[古典诗歌中“黄昏”意象的情感指向]用意象表达情感的诗歌

[古典诗歌中“黄昏”意象的情感指向]用意象表达情感的诗歌,第1张

  大自然中的“黄昏”是一种极其平凡的自然现象,但是,这种平凡的自然现象,一经诗人敏锐的目光捕捉之后,便被赋予了诗人的情感。达到与诗人自己的心灵高度和谐地统一的境界,这个普通的自然现象也就升格成诗人表达情感志向的媒介。

一、黄昏意象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

古典诗歌中表现出来的黄昏意象不是单一的黄昏之景,也不是单纯的以夕阳为写作对象,而是以夕阳暮霭为中心,连接夕阳下、暮霭中的诸多景致一起构成的一种可感的综合的形象,引起读者的想象。因此,黄昏意象的构成就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例如:①孤鸟寒鸦:“夕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范成大《鹧鸪天》)等等,运用“飞鸟”的形象渲染黄昏时候凄凉的氛围。②冷风急雨:“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咪梅》);“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三闾庙》),风雨黄昏本身就会给人一种愁思,加上诗歌意境的点染就显得更有韵味了。③荒山浮云:“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董思恭《感伤》);“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魏夫人《菩萨蛮》);“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长亭怨慢》姜夔),运用大自然中的山、云等自然现象营造一个伤感的氛围。④破阁残亭:“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落日下的亭台楼阁最具有历史的沧桑之意,也最能勾起读者对历史中人与事的感喟。⑤江水棹帆:“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棋斜矗”(王安石《金陵怀古》);“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等等,运用江水以及水面上的行船、白帆与黄昏一起构成了苍远辽阔的气势。

当然,黄昏的构成因素还有许多种类的组合。但是,黄昏这一特定情景下蕴涵着的情调。极易勾起人情感中的某种潜在因素,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染于作者刻意经营的愁绪离怀,从而达到诗歌欣赏中的共鸣效果。

二、黄昏意象的内涵总体上呈孤寂感伤的特点

在古典诗词中,不管诗人将黄昏的意象描摹成何种形态,黄昏意象始终呈现出一种孤寂、感伤和悲愁的情怀。究其原因:

首先,黄昏意象表达的是一种生命意识,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对时间的流动和生命的消失特别敏感,总是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能登上时间的方舟,把自己带向成功的彼岸。“人生如白驹过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都是规劝人们珍惜时间,在时间的流逝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人生迟暮就是文人们面对黄昏,面对夕阳最容易发出的生命的悲叹。“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阳”(朱熹《水调歌头》)。人生如萍,时光易老,西落的夕阳象征苍老的人生,蕴涵着无尽的伤感和落寞。“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是诗人在对自然和生命的抗争中赋予黄昏意象以人生苦短的深沉怨情。

其次,古代建筑中留存下来的片砖只瓦、断墙残壁、旧亭破阁等,往往与黄昏相融合,成为怀古伤今最动人的抒情载体,黄昏意象所表达的便是昔盛今衰、人世沧桑的感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当年的刘裕誓师北伐时是何等的气概,“气吞如虎”仅仅四个汉字就概括得入木三分,可如今,只有“寻常巷陌”在斜阳下呈现出死一般的沉寂。“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词人运用凄清的黄昏色彩,含蓄地点明了扬州城过去繁华今天衰落的变化,写出了一个关心国事的词人心中的“黍离之悲”。柳永游览“三吴风景,姑苏台谢”,感叹“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双声子》),在诸如此类的诗词中,黄昏夕阳已寄予了无数词客深沉的历史兴亡的悲凉意蕴。真是“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

三、“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也”

分别是人的感情中难以排遣的一种情绪,而选择黄昏的特定时间去送行,更增添了送行场面的凄清氛围,这成为黄昏意象的另一种内涵。因为中国人的普遍心理,认为日夕乃当归之时,所以许多文学作品离别怀思都以黄昏为背景,形成了“暝色起春愁”(唐·皇甫冉《归渡洛水》)的固定意象。以“日夕当归”这一原型意象为核心,后世形成了一个由这一意象衍生出来的作品链条:“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林》)渲染的是一幅凄清冷落的情绪,用以衬托人物心境的伤感;在凄切的寒蝉哀鸣声中,在刚刚过去的一阵急雨后,面对长亭送别的地方,一个“晚”字,点出了场景正处于黄昏时令,为人物的心境蒙上一层感伤的情绪。“如今寂寞东风里,把酒无言对夕晖”(赵孟頫《纪旧游》);“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萧萧雨”(朱淑真《蝶恋花·送春》);“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阮籍《咏怀》之十);“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刘琨《重赠卢湛》);“日暮天云合,春风扇微和”(陶渊明《拟古》(之二));“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等等,无不是把黄昏时的愁怨点染得深沉含蓄。

四、家园故土永远是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乡愁永远是浪迹天涯人喝不尽的苦酒

暮霭渐起,斜阳西落,这是大自然对游子归家的无声的呼唤,最能触动人的情感中共同的情绪。诗人从大自然中选择黄昏的意象,并且将其编织进短短的诗行中,使黄昏演绎成游子思乡怀家的缕缕愁肠和不尽的悲愁。“日当故乡没,遥见浮云阴”(吴迈远《胡茄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都是以黄昏作为人的内心乡愁的寄寓对象,用夕阳之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情景交融,意味隽永。马致远的一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小令,写尽了羁旅行役者的愁苦,而这种愁苦的倾诉,全都浸泡在“夕阳西下”的意象里,读来怎能不伤感哀人。

当然,古典诗词中也不乏以黄昏意象表达另类情感的诗句,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出了恬静宁静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喜悦的心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沙漠的雄奇壮美,表达出诗人内心雄浑壮阔的情怀。黄昏意象寓含的“另类情感”的诗歌毕竟较少,这只是在一种特定情景下的文人心中的特定的情感心态。

总之,古代文人对黄昏的观照与反思,大都是通过“以情观物”“融情入景”的手法来实现的。文人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仕途失意,旅途劳累,世态炎凉等扰人愁肠的事,而这些事又无不在诗人的心灵上留下感伤忧郁的心理伤痕,于是,借助黄昏这一特殊意象寻找发泄和排遣的渠道实乃是人的正常心理。但诗人们又观微知著,敏锐地捕捉到了黄昏的意象中蕴涵着的深刻的表现力,因此,心旌摇荡,冷色低调的黄昏之象与悲寂感伤的落寞之情便自然地遇合,使黄昏意象成为浸泡着中国文人寂寞冷落之情的最富魅力的载体。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

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汴京上书,授全州通判,柳永随父赴任。淳化五年(994年),柳宜以赞善大夫调往扬州,柳永随往,习作《劝学文》。至道三年(997年),柳宜屡迁至国子博士,命其弟携画像前往故里崇安,以慰家母思念,柳永随叔归乡。

咸平元年(998年),柳永居家乡,游览名胜中峰寺,作诗《题中峰寺》。柳永读到《眉峰碧》,甚爱此词,将它题写在墙壁上,反复琢磨。咸平四年(1001年),柳永尝试为词,作《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歌颂家乡风景武夷山,有“飘飘凌云之意”。

流寓江淮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部考试,

由钱塘入杭州,因迷恋湖山美好、都市繁华,遂滞留杭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咸平六年(1003年),孙何知杭州,门禁甚严,柳永作《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此词一出,即广为传诵,柳永亦因此名噪一时。

景德元年(1004年)秋,孙何还京太常礼院,柳永做《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追忆陪孙何游乐情事。

景德年间(1004—1007年),柳永离开杭州,沿汴河到苏州,作《双声子·晚天萧索》;不久入扬州,作《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追忆旧游,度过了青年时期的一段放浪生活。

科举之路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入京师汴京(今开封

)。时北宋承平日久,都城繁华极盛:元宵,皇帝与民同乐;清明,郊外踏青;端午,龙舟竞渡;汴京风情,纸迷金醉。柳永凌云辞赋,将帝都的“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及试,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柳永初试落第。愤慨之下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但对中举出仕并未完全绝望。不久之后,柳永作词《如鱼水·帝里疏散》,对此次应试的不利,柳永已不再介怀,对试举仍抱希望。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柳永第二次参加礼部考试,再度落第。同时,与相好歌女虫娘关系出现裂痕,柳永作词《征部乐·雅欢幽会》,抒发失意兼失恋的苦闷情绪。

天禧二年(1018年),长兄柳三复进士及第,柳永第三次落榜。

浪迹天涯

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愤而离开京师,与情人

(或为虫娘)离别,作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由水路南下,填词为生,词名日隆。因漂泊日久,身心疲惫,柳永作《轮台子·一枕清宵好梦》,追忆“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感叹“芳年壮岁,离多欢少”。

天圣七年(1029年),柳永返回京师,汴京繁华依旧,但故交零落,物是人非,触目伤怀,柳永又离开京都,前往西北。

明道年间(1032—1033年),柳永漫游渭南,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不久,至成都,时田况知益州,锦里风流、蚕市繁华,柳永作词以赠。出成都后,柳永又沿长江向东,过湖南、抵鄂州。

释褐为官

景v元年(1034年),仁宗亲政,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

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闻讯,即由鄂州赶赴京师。是年春闱,柳永与其兄柳三接同登进士榜,授睦州团练推官,暮年及第,柳永喜悦不已。

二月,柳永由汴京至睦州,途经苏州,时范仲淹知苏州,柳永遂前往拜谒,并作词进献。九月,睦州知州吕蔚爱慕柳永才华,向朝廷举荐,因“未有善状”受阻。

景v四年(1037年),柳永调任余杭县令,抚民清净,深得百姓爱戴。宝元二年(1039年),柳永任浙江定海晓峰盐监,作《煮海歌》,对盐工的艰苦劳作予以深刻描述。柳永为政有声,被称为“名宦”。

转官辞世

庆历三年(1043年),调任泗州判官。时柳永已为地方官三任九年,且皆有

政绩,按宋制理应磨勘改官,竟未成行,柳永“久困选调”,遂有“游宦成羁旅”之叹。秋,柳永进献新词《醉蓬莱·渐亭皋叶下》,因有“太液波翻”等语,不合圣意,改官投诉无果而终。八月,范仲淹拜参知政事,颁行庆历新政,重订官员磨勘之法。柳永申雪投诉,改为著作佐郎,授西京灵台山令。

庆历六年(1046年),转官著作郎。次年,柳永再度游苏州,作词赠苏州知州滕宗谅。

皇v元年(1049年),转官太常博士。次年,改任屯田员外郎,遂以此致仕,定居润州。

皇v五年(1053年),柳永与世长辞。

文学成就 柳词内容

1、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

柳永词大量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词中的女主人公,多数是沦入青楼的不幸女子。柳永的这类词,不仅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还写出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在词史上,柳永第一次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柳永的词才走向平民化、大众化,使词获得了新的发展趋势。

2、描写都市生活和市井风光

柳永词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这些都市风情画,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

3、描写羁旅行役

柳永多次科举失利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干谒,以期能谋取一官半职。柳永工于羁旅行役词,正是基于他一生宦游沉浮、浪迹江湖的切身感受。《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在这类词中,柳永写其行踪所至,自抒漂泊生活中的离别相思之情,背景远比五代以及宋初词人所写思乡念远词阔大,意境也更苍凉,特别真切感人。

4、其他

柳永还写过不少歌颂帝王、达官贵人的词,也写过一些自叙怀抱,自叹平生遭际的词,例如其《戚氏》一篇,是《乐章集》中最长的一首词,他在词中对自己的生平作了回顾,字里行间颇多感触,唱出了天涯沦落的不遇之士的悲音,被誉为《离骚》的遗风。

艺术成就

1、丰富词调

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是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柳永还是两宋词坛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据统计,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 ,属于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个。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2、雅俗并陈

词本来是从民间而来,敦煌曲子词,也多是民间词,到了文人手中后,渐渐被用来表现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感。柳永生活在市民阶层已渐壮大的北宋中前期,混迹青楼酒馆,对市民的生活相当了解,柳永表现女性生活、感情的词作,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使词从贵族的文艺沙龙重新走向市井。

但柳永的羁旅行役词,又相当的典雅。羁旅行役词,多和怀才不遇、天涯沦落有关,这一类词抒发的是士不遇的感情,这本身就属于“雅”的范畴;在创作手法上,柳永还兼容了诗的表现手法,意境的创造、气氛的渲染,用典使事,遣词造句,无不体现了“雅”的特色,使其词呈现出雅俗并陈的特色。

3、表现手法

①抒情的自我化

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采用的主要是“代言”的抒情模式;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采用“代言”的抒情模式,注重自我的情感体验。其《鹤冲天·黄金榜上》一词,尽情地抒发了名落孙山后的愤懑不平,也展现了他的叛逆反抗精神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是这类作品的典型。

②语言的通俗化

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诸如代词“我”、“你”、“伊”、“自家”、“伊家”、“阿谁”,副词“恁”、“怎”、“争”,动词“看承”、“都来”、“抵死”、“消得”等,柳永都反复使用。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③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小令由于篇幅短小,只适宜于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

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而慢词则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故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

与铺叙相配合,柳永还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叙事,不需烘托渲染,而直抒胸臆。如《定风波·自春来》不加掩饰地吐露了青年女子的生活愿望,写景状物,运用白描手法,描述十分精细。

④结构巧妙

同时,柳永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将一般的人我双方互写的双重结构发展为从自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体现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如“想佳人、妆楼J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后世影响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又说沈唐、李甲、孔夷、孔榘、晁端礼、万俟咏等六人“皆在佳句”,“源流从柳氏来”。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

柳词在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象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都给苏轼以启示,故苏轼作词,一方面力求在“柳七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另一方面,又充分吸取了柳词的表现方法和革新精神,从而开创出词的一代新风。黄庭坚和秦观的俗词与柳词更是一脉相承,秦观的雅词长调,其铺叙点染之法,也是从柳词变化而出;周邦彦慢词的章法结构,同样是从柳词脱胎。

人物评价

黄裳:予观柳氏文章,喜其能道嘉佑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是时予方为儿,犹想见其俗,欢声和气,洋溢道路之间,动植咸若。令人歌柳词,闻其声,听其词,如丁斯时,使人慨然有感。呜呼,太平气象,柳能一写于乐章,所谓词人盛事之黼藻,其可废耶?

张端义:①自宣政间,周美成、柳耆卿辈出,自制乐章。②项平斋所训“学诗当学杜诗,学词当学柳词”,扣其所云,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

晁无咎: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唐人高处矣。

苏轼:人皆言柳耆卿俗,然如“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高处,不过如此。

胡寅: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柳奢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不可复加。

陈振孙:其(柳永)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叶梦得: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陈师道:(柳永词)]c从俗,天下咏之。),

王灼:(柳永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俞文豹: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严有翼:(柳永词)所以传名者,直以言多近俗,俗子易悦故也。

李清照:①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②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久成。

周济: 词多从耆卿夺胎,思力沉挚处,往往出蓝。然耆卿秀淡幽艳,是不可及。

陈廷焯:秦写山川之景,柳写羁旅之情,俱臻绝顶,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

宋翔凤:耆卿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唱。

郑文焯:(柳永词)高浑处不减 ,长调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做挥绰之声。

刘永济:其通俗之作,本代歌妓抒情,自必为此辈所喜闻乐道者,故其所作,传布极为广泛。

夏敬观:耆卿多平铺直叙, 特变其法,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 。

吴熊和:在北宋重声乐的时代气氛中,光靠歌词是难以传之遐迩、雅俗共赏的。(柳永词)是得力于新声,即大量新兴曲调的。

主要作品

柳永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存世词作有《乐章集》;柳永亦善诗文,多佚。

(柳永作品

参考资料:

《乐章集校注》)

轶闻典故 奉旨填词

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仁宗洞晓音律,早年亦颇好其词。但柳永好作艳词,仁宗即位后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及进士放榜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

宋人严有翼亦载有此事,说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填词”,并说自此后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眠花宿柳

柳永生在一个典型的奉儒守官之家,自小深受儒家思想的系统训练,养成功名

用世之志,然而,他一旦出入“秦楼楚馆”,接触到“竞赌新声”,浪漫而放荡不羁的性格便显露出来,因此,青楼成了他常去之处。科举落第后,柳永沉溺烟花巷陌,都市的繁华、歌伎的多情,使柳永仿佛找到了真正的自由生活。

在宋代,歌伎以歌舞表演为生,其表演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她们的生活处境。演出效果取决于演技和所演唱的词,演技靠个人的勤奋练习,而词则靠词人填写。歌伎为了使自己的演唱吸引观众,往往主动向词人乞词,希望不断获得词人的新词作,使自己成为新作的演唱者,以给听众留下全新的印象,同时也希望通过词人在词中对自己的赞赏来提升名气。柳永落第后,频繁地与歌伎交往,教坊乐工和歌伎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济资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

歌伎是柳永词的演唱者和主要歌咏对象,存世柳词中涉及歌伎情感方面的约150首,歌伎激发了柳永的创作热情,满足了他的情感追求,促成了他的创作风格,也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

白衣卿相

柳永年轻时应试科举,屡屡落第;即暮年及第,又转官落魄,终官不过屯田员外郎。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柳永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以毕生精力作词,并在词中以“白衣卿相”自诩。表面上看,柳永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但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希望走上一条通达于仕途的道路。柳永是矛盾的,他想做一个文人雅士,却永远摆脱不掉对俗世生活和情爱的眷恋和依赖;而醉里眠花柳的时候,他却又在时时挂念自己的功名。然而,仕途上的不幸,反倒使他的艺术天赋在词的创作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

据传,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无亲人祭奠。歌伎念他的才学和痴情,凑钱替其安葬。每年清明节,又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宋室南渡。

家族成员

祖父:柳崇,字子高,曾为沙县县丞,有威信,家训甚严。

父亲:柳宜,字无疑,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任雷泽县令,官至工部侍郎。

叔父:柳宣、柳宏等五人,也皆有科第功名。

长兄:柳三复,天禧二年王整榜进士。柳永兄弟三人均擅长诗文,号称“柳氏三绝”。

仲兄:柳三接,与柳永同榜登第,官至都官员外郎。

儿子:柳纾字温之,庆历六年贾黯榜进士,官至大理寺丞。

侄子:柳淇,熙宁八年曾作《宋故郎中柳公墓志》。

后世纪念 墓葬

有关柳永的史料记载甚缺,其墓址自宋以来就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其说有四:

襄阳说。 宋人祝穆记载,柳永卒时,家无余财,由群伎合资葬于襄阳南门外。

花山说。 据说柳永晚年游历到湖北枣阳,与教坊乐工和歌伎为伴,靠作曲填词度日,后来死在枣阳兴隆一带,歌伎们凑钱将他安葬在花山上。宋人曾达臣、元人陈元靓均持此说。《枣阳县志》亦记载有:“宋词人柳耆卿墓在兴隆镇花山”。

镇江 说。 宋人叶梦得曾说,柳永客死润州僧寺,由王和甫(王安礼)掩埋,但未提及葬于何处。明代《丹徒县志》载,柳永墓在丹徒土山下;万历《镇江府志》还记载在土山下发现柳永墓志铭残碑;元代镇江籍学者俞希鲁曾说土山改名银山,按此说,柳永墓所在的“土山”,就是银山。柳永的故乡福建崇安也支持镇江说,但认为柳永墓位于镇江北固山,并非银山。

扬州说。 王士祯在《分甘余话》考证说,柳永葬于真州,其墓位于仪征西边的仙人掌,并有诗文印证。明《隆庆仪真县志》和清《嘉庆扬州府志》都记载柳永墓位在仪征县西七里,接近胥浦,此说似较可信。

纪念馆

柳永纪念馆位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宫古街中段,建成于2004年

武夷山柳永纪念馆,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是一座三层楼阁式仿宋民间建筑,李锐题写馆额,照壁高悬 书写的巨幅柳永佳词《望海潮·东南形胜》。

馆前草坪上矗立着柳永的全身铜像,旁边有一方长方形石头,上面刻写:“柳永墓冢g土还乡记”。纪念馆内设有生平馆、柳词书画馆、《巫山一段云》词意画之馆和《煮海歌》词意画之馆。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宠谢天香》 (《 谢天香 》)

元·戴善甫《柳耆卿诗酒玩江楼》

明·冯梦龙《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明·邹式金《春风吊柳七》、《风流冢》

明·王元寿《领春风》

1 如何用古文表达“我现在很难过”

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者;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伤害心已死,泪也干,不堪回首魂亦牵梦惊醒,不了情,往事如烟挥不去亦虚亦实,亦爱亦恨,叶落无声花自残只道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却无奈,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

2,绝期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作者; 元好问《雁邱词》

释义;这首词是金代的元好问写的,他路过山西汾水,听捕雁人说了这样的事情,两只大雁被捕,一只被杀,另一只脱网,盘旋数日不肯离去,最后一头撞地殉情,元好问买下了买下了这两只大雁,将他们合葬,并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词。

3,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作者;李煜《垂泪对宫娥》

释义;四十年:南唐自建国至李煜作此词,为三八年此处四。 独奏" 垂泪:别作"挥泪" 鉴赏 这是李煜降宋之际的词作。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作者;曹雪芹《红楼梦》

释义;意思是花儿已经枯萎凋残,风儿吹得它漫天旋转。退尽了鲜红颜色,消失了芳香,有谁对它同情哀怜?

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作者;陆游《示儿》

释义;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作者;晏殊《浣溪沙》

释义;:无可奈何啊,百花总是要凋零;那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画檐。美丽的事物总是无法挽留,即使再现也与先前决非一样,只不过是似曾相识而已。

7,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作者;李煜 《南唐》

释义;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作者;苏轼《江城子 》

释义;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9,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作者;苏轼《江城子》

释义;十年来生死相隔,音容渺茫。不用思量,自然难忘。你远在千里之外的孤坟,我无处述说自己人生的凄凉。即使我们相逢了你也应该是认不出我了,现在的我已是风尘满面,鬓。夜里幽幽的梦中我忽然回到了家乡。梦见你正在小轩窗的前面,精心的梳妆。我们相顾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想来你年年思念丈夫我而极度悲伤之处,就是你的坟地所在的明亮的月夜,种着小松的山冈。

10,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李煜《虞美人》

释义;《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在写下这首《虞美人》后,宋太宗恨其“故国不堪回忆月明中”之词而毒死了他。写的是处于“故国不堪回忆”的境遇下,愁思难禁的苦楚。全词不加藻饰,不必典故,纯以白描方法直接抒情,寓景抒情,通过意境的发明以感染读者,集中地体现了李煜词的艺术特征。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愁思不尽,恰当感人。

2 心里十分难过用文言文怎么说

用文言文表达难过的心情,如下:

1、宋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释义: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

2、宋 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释义: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3、清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释义: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4、先秦 佚名《采薇》: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释义: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5、南唐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释义: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6、清 谭嗣同《有感》: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释义:四亿人民啊一起痛哭,辽阔的远方哪里还有中国的疆土!

7、凄

释义:形容悲伤难过。

出处:秋气潜以凄泪兮。——《汉书·外戚传》

译文:秋天来临似乎也隐匿悲伤的眼泪。

8、戚戚

释义:忧惧;忧伤的样子。

出处:《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经常感到悲伤和抱怨不断。

3 伤心的文言文说说心情

伤心的文言文句子有: 1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意思是:如果没有这棵枇杷树,我还以为你一直离我不远,我还可以骗自己说是一切如昨。恍如隔世,只记得那年我流着泪种下它,却想不到如今的我,站在它面前,面无杂情,再没感性的泪水,可心里却像是打翻了中药罐一样的苦涩。

原来思念的味道这么这么的苦……时光远去,真情永存! 2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民国·林觉民《与妻书》 意思是: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人世间一个人;你看这封信时,我已经成为阴间一鬼了。

于是,我饮血泪与你倾诉,我想你,很想很想…可我无法再见到你了。 为了正义,为国捐躯,这是我的理想。

只是,苦了妻子你了… 纵使阴阳相隔,我们的心依旧相依! 3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五代·钱镠《寄夫人书》。

那年,你又回到了娘家,我走出宫门,却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多想你,心中恨不得你立马回到我身边。

可面对这无限春景,还是压抑住对你的思念,只对你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对你的爱,平淡才最自然! 4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民歌《饶歌》 意思是:只因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我与你,不羡比翼双飞,不羡蒂结连理,只求心心相守,用心呵护你的倾世温柔。

你如花的笑靥,此去经年,别期若有定,请君归来。 我与你相约: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诺言,永不褪色! 5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明·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 意思是:初次遇见你,爱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

我爱你,甚至可以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只要与你一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又能如何?陪伴,就是最深情的告白! 6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隋·李密《陈情表》。

我与祖母的爱,远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般轻浮。如果没有我的祖母,便没有如今的我。

我们祖孙曾相依为命,如今想要我离开我的祖母,万万不能。哪怕是高官厚禄,哪怕是金山银山,我都不会丢下我的祖母。

祖母对我的爱,早已抵过了世间的一切…亲情,永远是心中无法割舍的情怀。

4 古文中表达悲伤的句子,或者古诗词中表达悲伤无奈的句子

唯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眉 ——悲伤的思念亡妻之作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踏莎行·雾失楼台》

北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5 表示痛苦的句子或者文言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三、愁损辞乡去国人。 —— 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四、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 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五、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 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

六、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 —— 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七、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 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八、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 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九、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 —— 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6 有什么悲伤的古文句子形容爱情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无题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7 用文言文表达爱恋一个人的伤感句子

1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 泪雨问花花不语,又见散花落满地。步雨深夜夜不许,再盼长夜破晓时。

3 一夜白头万事非,对花对酒断肠归。满地空余梨花雪,鸳鸯何时知双飞。

4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5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 春去百花暗自悲,红叶何忍花骨埋。孤月凄凉断肠处,阵阵秋霜往昔别。牡丹心碎啼花泪,泪洒秋风送香魂。问君可有怜花意,莫等香消玉殒化云烟。

8 形容深切悲伤的古文

1、人事互消亡,世路多悲伤。——刘希夷

2、最为悲伤多,心焦衰落苦。——白居易

3、挥袂千里远,悲伤去住心。——戴叔伦

4、悲伤意则同,岁月如流星。——苏轼

5、如今憔悴不相似,恐君重见生悲伤。——李涉

6、景物不尽人自老,谁知前事堪悲伤?——杜牧

7、归去水云多阻隔,别来情绪足悲伤。——刘兼

8、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陆游

9、正是悲伤愁绝处,更黄昏。——石孝友

1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11、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陆游

12、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唐婉

1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

丰富回答,提高回答通过率。

(读音)『XX』

(释义):XXXXXXXXXXXXXXX

(造句):

1)XXXX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XX

(出处):XXXXXXXXXXXXXXX

一、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 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二、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 —— 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三、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 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

四、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 —— 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五、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六、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 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七、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八、愁损辞乡去国人。 —— 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1 表达痛苦绝望的文言文有哪些

1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2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3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4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5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6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7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8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9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10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11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12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13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14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15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16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2 表示痛苦的句子或者文言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三、愁损辞乡去国人。 —— 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四、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 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五、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 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

六、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 —— 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七、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 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八、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 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九、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 —— 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3 面对困难的古文

天将降大任于私人也,必先哭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

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不知我是在什么时候爱上它的,只知道它指引我渡过难关,是它抚慰我心灵的创伤,是它让我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是它让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充实美丽的时光,所以我爱它。

我爱诗文。爱李白的浪漫飘逸,向往他“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旷达的气概,知道生活中应淋漓尽致地挥洒内心的真实感受。

爱子美的沉郁,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情感,从而明白了人生不仅仅有斑斓的彩梦、成功的微笑、荣誉的鲜花,也有酸涩的泪、紧锁的眉、徘徊的脚步。 我爱名著。

一个好的作家,必然有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以及渗透着这种人格魅力的作品,从而给予读者动人心魄的力量。我读梁启超的自信,司马迁和海伦·凯勒的勇气,海明威和保尔的坚强。

很多名著的内容也许已记不太清,但书中显现的人格力量,或多或少地内化成一种动力,在我心中沉淀出一份成熟的自信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与不屈。 我爱古文。

从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到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都让我领悟到了。

4 痛苦到极致用古文怎么说

1、肝肠寸断

拼音: cháng cùn duàn

意思:肝和肠断成一寸一寸,比喻伤心到极点,也形容饥饿到了极点。

出自: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一时想起碑中记中薄命之话,再看看书香、秀英诸人前车之鉴,不由不毛骨悚然,肝肠寸断。

2、伤心欲绝

拼音:shāng xīn yù jué

意思:指极度悲哀,万分伤心的样子,形容悲伤到了极点。

造句:她听到儿子遭到车祸的消息伤心欲绝。

3、悲痛欲绝

读音:bēi tòng yù jué

意思:指极度悲哀,万分伤心的样子。形容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出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4、哀痛欲绝

拼音:āi tòng yù jué

意思: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5、痛不欲生

拼音:tòng bù yù shēng

意思:形容人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一般是心灵上的无法短时间抚慰的令人失望的崩溃的伤害,甚至都让人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气。

出自: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在孤寂的空房中,她念起日后这漫漫的岁月,有时痛不欲生,几要自杀。”

-肝肠寸断

-伤心欲绝

-悲痛欲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31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