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应该如何掺杂自己的理念及情感进去?

摄影应该如何掺杂自己的理念及情感进去?,第1张

第一要先对理念和 情-感 的表达方式有所理解。

例如:伤感的情绪一般采用低调,沉重的冷色调,情-感 是否借助人物或者事物来进行表达,如果借助人物,就又会涉及到人物表现的引导和设计,环境,服饰,色彩,氛围,等很多方面的烘托

然后搞清楚自己要表达的理念和 情-感 是什么。

再根据主题思想进行各种元素的设计优化

备注提醒:简单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理解,这里面的细分专业知识很多,学会了其中的规律,就会觉得简单了

先以朱自清老先生的《背影》开篇吧。

有人说《背影》非有阅历者不能通透,卡夫卡说过人们为事物拍照是为了将其赶出心中,我的故事则是一种闭眼的方式。在我眼中一部相机和一支笔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用来记录的工具,甚至于不吐不快,对于一篇没有情感的文字如同没有灵魂的人,一张没有情感融入的照片也只能称作照片亦或是随手拍。

摄影并不简单,拿手机随手一拍不能叫做摄影。

杨晓利老师说摄影的本质是瞬间性,最高境界是艺术情感的表达。

上图的作者凯文卡特,在这张照片获得了普利策奖之后便自杀了,它的情感饱含在作品里面,他希望救助这些人们,他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救助这些人们,但他深深的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太微薄了,于是陷入深深的抑郁之中。

一张照片如果仅仅是曝光正确,色彩还原,用光规矩(眼神光,主光以及辅光的运用),是不能称作艺术摄影作品,充其量只是一份作业。

无论是拍摄者还是欣赏着,当你面对一幅优秀的作品时你应该能够从相片中体会到摄影者的饱含的情感,而如果一个摄影者没有感动到自己,又如何能够拍摄出感动他人的照片呢。

1948 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后采访了中国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折,照片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布列松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摄影家。著名的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主席B·格林曾说:“看上去,布列松的摄影好象是漫不经心随手拈来。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上面是布列松脍炙人口的一幅名作,中间完美体现了布列松关于决定性瞬间的内涵,但是如果你没有摄影对象形成感情对接,又怎么能够感受到摄影对象的决定性瞬间呢(对,摄影永远是以对象为中心)?

在纽约105街区,一个小流氓将枪直指摄影家的镜头。"他只有11岁,却学会了一切狰狞。"摄影师克莱因回忆说:“当然,他手里是一把假枪,他正玩的也不过是美国孩子街头巷尾惯玩的游戏。但在我看,这一瞬间早已不再是儿童的游戏。”

布拉弗曾说:摄影是人们经历多年的努力结果,并且会继续开拓下去--摄影必须朝改善人的形象和生于斯的环境而努力。人和环境是多样性,且经常会改变的,我们要把观点放在上面,才有可能使影像表现永保丰富。

所以当你发现你的摄影作品没有提高,缺乏艺术性,缺乏感染力,缺乏震撼力,欣赏着不愿意看你的作品的时候,你要从作品的内涵中去找原因,你是否与拍摄对象对接了,比如拍人像,如果你没有深入的了解你的摄影对象,没有与他形成对接,你又怎么会找到这个人的决定性瞬间?比如拍风景,如果你没有体会到自己对于大自然中特定事物蕴含的微妙的情感,你又怎么会找到一个最适合的角度,并能在众多参数中寻找到自己最想要的组合?

禅宗说只要活在当下,日常生活便是参禅。而摄影也是活在当下的一门艺术。摄影是个伟大的发明,我们每一个学摄影的人应该从作品中了解自然,了解被摄影对象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新了解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经历,审美观以及艺术观,当你真正的了解了你的摄影对象和自己是你才真正走上了艺术摄影之路。而到那时,你会发现摄影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的姿态,你的摄影才算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请你们放下思考,停止对自己心灵的约束,请你们仔细地感受现在你们的位子,你们的身体状态,感受风在轻轻地吹过,请你们看着自己的内心,各种念头来来去去,就像看着一条河流从你们面前流过,不要去捉住哪一个想法,不要‘驻’在那些想法上面,请你们平和地看待自己的心灵,感受你当下的感受……(我们每个人都值得更好的生活)

人像摄影是摄影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摄影师艺术境界的摄影领域之一。以笔者拙见,人像摄影的艺术境界从低到高,可以概括为赏心悦目、惟妙惟肖、张扬个性、诠释生命四个层次。

一、赏心悦目

赏心悦目是一般大众也包括一般摄影师对人像摄影作品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商业人像、家庭留念照、新闻人像乃至任何一个摄影领域中涉及的人像,无论是被摄者、摄影者和观看者,只要无特殊目的,无不希望看到赏心悦目的人像,而使观众、听众的身心得到愉悦是任何艺术形式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赏心悦目首先成为商业摄影师和顾客共同追求的目标。而现代摄影的发展从技术上以较轻易地解决了很多前辈摄影家很难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因而使实现赏心悦目这一境界变得相对轻松一些,对于商业摄影来说。这一境界的人像摄影作品,除了对摄影师本身的素质提出要求之外,还依赖于一些客观因素,如:优秀的化装师、美丽的服饰、精致的道具,高档的摄影器材、高级的灯光、设备先进的摄影棚,高级的照片后期加工系统、精美的装裱和精心的编辑策划等等。对于这一境界的人像摄影来说,非摄影本体语言过多的介入和摄影本体语言的淡化是最大的缺陷。所谓摄影本体语言就是摄影技术、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段,包括胶片的运用、曝光的控制、摄影用光和构图的经营等等。而非摄影本体语言主要是指原本对摄影起辅助作用的非摄影表现手段,如化装、服饰、道具等等。

在这些人像摄影中,摄影本体语言一般较为淡化,而在所剩无几的摄影本体语言中,绝大多数已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和套路,甚至还会有所扭曲。比如在用光上说,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更多地采用了正面光和柔光;在曝光上说,为了使肤色显得更白,经常采用曝光过度的方法。

但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顾客,这是无可厚非的。赏心悦目就是使顾客和普通大众的身心得到愉悦,所以,这种人像摄影本身就是摄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这种赏心悦目的摄影作品把万千大众吸引到影楼里,而这成为中国摄影艺术尤其是业余摄影艺术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

既然摄影作品具有吸引大众的能力,就说明摄影作品具有引导大众的审美倾向的能力。这种以赏心悦目为代表的商业人像摄影流行十年以来,大众的审美倾向已经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而且,近年来,随着一批极富艺术表现力的青年摄影师对商业摄影的突出贡献,使的目前的人像摄影正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惟妙惟肖

摄影术的出现使得人像再现的“相象”问题变的轻而易举,当代人像摄影的发展又似乎脱离了这一发展方向,尤其是流行的当代商业人像越来越不象本人,而离惟妙惟肖的距离也显得更为遥远。这里的惟妙惟肖当然不仅仅是简单的“相象”,而是在赏心悦目基础上的神形兼似。

这一境界的人像摄影作品,一般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摄影本体语言和非摄影本体语言的正确运用

摄影本体语言的运用不以是否赏心悦目为唯一依据,而以能否表现人物的神态特征为主要依据,用光自然考究,曝光准确,体现正常肤色及质感。化装道具不过分张扬和哗众取宠。化装的目的不时掩盖什么,而是要进行衬托,道具只是修饰而不是表现什么。

2:精妙的神态捕捉和眼神塑造神态的捕捉是摄影师永恒的主体,也是一幅人像摄影作品能否做到惟妙惟肖的关键。,在柔美型的当代人像摄影中,应该说在这一点上做得是很不错的。在在眼神的塑造上就有所欠缺了。这主要是由于摄影用光的平淡造成的。正面的柔光所营造的高调是很难突出眼神的。所以通过光线的运用来表现人物的眼神是这一境界的人像作品的关键。

三、个性飞扬

人像摄影中个性的张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张扬被摄人物的个性,二是张扬摄影者的个性。从被摄影者的角度出发,拍摄人像的目的无非是留念、欣赏及展现自己的个性魅力。从这一点上说,摄影师就是要帮助被摄者展现自己的个性魅力。而从摄影者的角度出发,他作为一个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要通过摄影手段、借助于模特的表现能力来表现自己的摄影创意,来体现自己的摄影风格乃至通过摄影语言来诉说自己对生活的确理解。

这一境界的人像摄影作品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独特的摄影本体语言

从摄影语言的运用上说,第一境界人像摄影作品的摄影语言运用一般流于平淡,第二境界人像摄影作品的摄影语言运用趋于自然,第三境界摄影作品的摄影语言运用重在卓然不群。用光是摄影最独特的本体语言。

如谢墨拍摄的《对影双姝》,巧妙地利用阴影,营造了奇妙的错觉,令人过目难忘 。又如朱恩光的《圣徒》,柯林·托马斯的《一线光明》,萨博·亚历萨顿的《纯》等等。摄影本体语言妙处体现得淋漓尽致。

2:独特的而简练的戏剧性情节

如阿德莱尔·穆萨威拍摄的《生命中的阴影》,画面中的男女主人公在摄影者苦心经营的光影效果中诉说着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它不是一部电视剧,但却似乎比一部电视剧要说的更多。当然,这幅作品在用光和构图上也都有独到之处。

3:展现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

纯粹的人像摄影也许是不包括自然的,但在这个特殊的环境危机时代,不少摄影者把镜头对准了自然,对准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或是热情的讴歌,或是尖锐的批评。不管是卡尔·考雷的《人与太阳》还是易水生的《人与太阳》,都表达了人与自然融合的渴望。 4:强烈的视觉冲击

无论是匠心独具的光影、别出心裁的构图还是创新大胆的镜头运用,其目的都是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张扬被摄人物的个性就是使拍摄出来的人像摄影作品要与众不同而富于戏剧性的。而摄影者个性的张扬要通过自己个性化的摄影本体语言来展现自己对摄影的理解、对被摄人物的理解、对人像摄影的理解,甚至对生活的理解,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摄影作品就是摄影者无声的自白。

四、诠释生命

伟大的人像摄影作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刻画了人物的灵魂,是因为它讴歌了生命的伟大,是因为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是因为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大悲大喜。

从人的个体来看,伟大的人像摄影作品深刻地记录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是悲伤或是喜悦,或是思索或是呐喊。也正是因为它呈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这样的摄影作品才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同时它讴歌了生命的可贵与伟大,面对这样的作品,每一个观众都将为拥有生命而自豪。

从人类社会的总体来看,伟大的人像摄影作品记录了一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大悲大喜。伟大的人像摄影作品的意义已经完全超出了普通肖像的意义。它是社会的象征,是时代的象征,是历史的象征,从这一意义上说,人像摄影的意义远不止被摄者的留念和摄影者的个性张扬。

照片在生活当中是十分常见的,很多大学生在大学的生活当中都会对摄影感兴趣,从而购买相关的摄像机,或者是报相关的摄像班,从而学习到一定的拍照作品,要知道想要提高风光摄影作品的情感表现力,那么就要注意色彩的情感表达,同时也要注意抓拍的时机,这样才能够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一、提升方法

首先要知道要想让照片拍的非常好看,那么就要注意情感色彩的表达,要知道色彩是最能够体现出照片的情感表现力的,如果照片的颜色把握不住的话,那么就会导致这张作品处于一个失败的状态,同时色彩是视觉艺术当中最具有表现力的元素之一可以传递出很多的东西,因此人们在看照片的第一直觉,也就是看整个照片的构图以及色彩。其次一定要注意自己拍摄的角度以及时机,因为很多地方的自然景象都是昙花一现的,所以如果抓拍不住的话,那么就会导致这幅作品是一个很差的东西。

二、注意技巧

除此之外也要注意拍摄的技巧,要知道拍摄照片也是有相关技巧的,因此将这些技巧掌握好了之后,就能够拍出不一样的照片,而且拍人跟拍景色的拍法是很不一样的,另外也讲究将人拍的高拍的瘦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方法,都是值得大家注意的。

三、结语

最后小编想说,拍摄本来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因此在拍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摸索,失败了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不必过于担心,也不必苦恼,经常拍一拍就能够得到很好的作品,同时在拍摄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看一些网络的教程或者是拍摄的构造法,这样都能够很好的拍出大片,另外也能够提升风光摄影作品的情感表现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337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