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心理学观点
所谓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
认知作为理性的心理活动,对人的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有较强的调控作用,被用在心理咨询与心理矫正方面,便产生了与认知有关的疗法。
认知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这一事实并不是在认知心理学实验室中发现的,而是心理学临床实践的产物。《触龙说赵太后》
认知心理学最大优点是能够不带成见的吸纳各种理论中的科学见解。如对某一具体认知过程进行细致分析,进而客观化、量化的工作程序,就是来源于行为主义疗法。
知觉过程:
刺激物-(感觉器官)~感觉材料-(以往经验和人格结构)~赋予感觉材料具体意义
通过这一知觉过程,个体可以对过去事物作出评价,对当前的事件加以解释,对未来事件进行预期。这些评价、解释和预期进一步激活了情绪系统和运动系统,产生各种情绪和行为动机。
这种被激活的情绪行为系统不是纯粹的、孤立的情绪与行为,而是由认知因素决定的一种特定的情绪,如喜、怒、哀、乐等。至于目的动机和行为,也是有认知过程来把握的,特定的目的、动机和行为。
由此看来,从刺激物的出现到行为反应,在整个的“反应链”中,认知活动的确是无处不在,所以从理论上说如果改善认知因素的结构调整,认知的逻辑理顺,各认知阶段的联系,就有可能矫正心理问题,从而达到心理咨询和矫治的目的。
二、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人本主义的“人”。主要是指个体自我自我的存在,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
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咨询,实质上是求助者和咨询师之间应存在人本主义的人生哲学为准绳,围绕着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平等、自由地”讨论。
这一理论相信求助者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强调和谐的治疗关系,即真实的,真诚的,团结的、正直而诚实的、没有保守的偏见,让求助者感受到一种和谐、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氛围,是治疗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一种治疗关系中求助者无限的“潜能”便可迸发出来,推动求助者直逼“自我实现”的顶峰获得“自我高峰体验”。
罗杰斯说,如果咨询的过程满足三个条件即①和谐的咨询关系,②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积极关注,③咨询师对求助者共情的理解,那么求助者身上这种已1存在的能力就很有可能释放出来。
三、人性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理论观点
(一)基本概念
1人性
人作为一个类,其自身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叫做人性。
人性是人的三种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体,人的三种基本属性如下:
①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它体现为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②以生物属性为前提,社会属性为内容的精神属性,它体现为:为生存发展而对外界环境进行的探究反射,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
③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它是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本能,体现为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2人性心理学
人性心理学是从人性出发,在三种基本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人性心理学明确提出,心理现象是人性的表达,是人的三种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形式。
人性心理学是以人性中的精神属性为中心,进而说明心理、脑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依据他们之间的具体关系,讨论心理自身的性质、特点以及变化的规律。
3心理动力
人性心理学认为心理发展变化的动力,来自人性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源于人的三种本能:
①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本能,
②为认识世界,向自然界索取生活必需资料和适应环境的探究本能,
③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存本能。
三种发自人性本能,在心理层面上化为人的体验,这就是人的三种基本需要,生物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三种基本需要构成了人类心理种系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全部心理动力。
4个性心理
心理的差异有两大类型,一是彼此有差异的群体心理,二是彼此有差异的个体心理。通常所谓个性心理,就是指彼此有差异的个体心理,或称作个体的心理差异。
个体心理差异也可以说是不同个体的生物学差异在不同生存条件下的表达。
个性心理总是遵循生物学规律,因袭着不同的社会文化传统,在人类不同的认知水平制约下渐渐形成的。现实的个性心理永远是充满矛盾的,只要矛盾不被激化,处在相对稳定状态,就可以说是健康的个性心理。
5情绪与健康
人有三种发自人性的需求,需求获得满足,产生正向的有利于健康的情绪,否则产生负向的不利于健康的情绪。
(二)对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认识
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是人性的某种属性出现了问题,或者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失去了平衡,这种平衡导致了不同性质的人性偏离,扭曲和异化。
诊断:应全面收集与三种基本属性相关的资料,经过对比综合,最后在症状的背后,从人性的内涵中找到造成症状的主次原因。
咨询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触及人性中的各类失衡状态,使他们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
谈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怎样运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如何浅谈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人本主义强调教育对人的潜能发展的作用,将教育过程规定为人“自我实现”的过程,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及学生情感的发展,对于克服行为主义及信息加工教学论的机械性,对于改变教育环境、促进人健康全面地发展,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观
1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学校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激发自己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和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能够自己教育自己,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2主张意义学习及自发的经验学习。罗杰斯在描述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的特征时,经常使用“意义学习”这个术语。他认为,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在这种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此外,罗杰斯还用“自发的经验学习”描述他所提倡的这种学习类型。其特征为:(1)它使整个人沉浸于学习中——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2)教学的方向来自学生。(3)它产生学生不同的行为和态度。(4)根据学习者而不是教师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
3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适应性。罗杰斯认为,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和个人成长,这些将使他们更加建设性地对付“现实世界”。而这根本不是凭借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就能实现的。
罗杰斯主张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改革和学习。变化是确立教育目标的根据,而对这种变化的适应取决于学习过程,而非静态的知识。所以,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从而成为能顺应社会要求“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4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罗杰斯对外部评价模式持反对态度,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他认为学生是处于学习过程中心的人,只有他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已作出了最大努力,才能发现哪些方面失败了,哪些方面意义深远和成果累累。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因而能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意义学习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怎样运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人本主义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找准一个角度、围绕一个中心、扮演好两种角色。
1一个角度。首先要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有关原理作深入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好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高扬“人本主义”旗帜,促使个体和谐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特别重视人的情感、勇气、自信等方面。它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的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无意识和情感所滋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决定。这些基本理论,是我们实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出发点。
2一个中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学习者中心”教育思想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要求教师具有这样的品质:(1)最基本的重要态度——真诚、坦诚;(2)成功地促进学习的态度是重视学习者,认为他们是有价值的;建立以共情式理解的学习氛围。
3两种角色。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则是人的潜能不断得到发挥的一种动态的、形成过程。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创造最好的条件促使每个人达到他所能及的最佳状态,帮助个体发现与他的真正的自我更相协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提供一种良好的促进学习和成长的气氛。因此,必须制定出适应的课程,培养作为促进者而不是权威者的优秀教师,来作为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最可靠的载体。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扮演好“两种角色”,一是促进者,一是提问者。人本主义教育家坎姆勃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规定、传统、模板、发号施令,它也是管理存在的过程。这个角色要求教师是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当好课堂教学的促进者,是教师的重要角色。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的自然结果,没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材料中的教师不是教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善于提出问题,扮演好提问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实现“自我”,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形式,尽可能切合学生的兴奋点,以引起强烈的共鸣,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要注意问题的梯度,体现教学对象的个性差异;要以民主的态度组织好学生进行讨论,对于问题的解答,不追求千人一面,肯定有偏颇的答案,允许有不同的答案,鼓励有创意的答案。
;一 诺丁斯关怀德育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与理论背景 1.诺丁斯生平 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女,生于1929年,是一名教育家、哲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她根据吉利根出版《不同的语言》做进一步哲学上的概念分析,建构出《关怀伦理学》。
她的主要著作包括:《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观点》(1984)、《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1992)、Justice and Caring(1999)、《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2002)、《培养道德的人:以关怀伦理替代人格教育》(2002)等等。
2.时代背景
诺丁斯的关怀德育论出现在后西方社会,所以她的思想明显受到了后现代理论范式的影响。后现代理论是一个庞大的概念家族,其核心概念有解构、去中心化、去主体、多元、反对单一视角等。诺丁斯对现有课程和教育评价体制漠视学生的巨大差异深为不满,在后现代社会背景的影响下,诺丁斯提出“必须有一种广角的教育引导所有的学生关怀自己,关怀自己身边的人们,关心人类,关心植物动物和思想。”这样定义的道德生活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
3.理论基础
诺丁斯的关怀思想是亲人本主义传统的。对师生关系的重视、将关怀理解为关系性而非个体美德、关注学生对教育关怀的感受与反应,这些正是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突出特点。
现代哲学中,诺丁斯讨论最多的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政治哲学。罗尔斯的“正义感”直接启发了诺丁斯重新审视“在意”,以此概念为纽带,诺丁斯才扩展她的“关怀”及至公共领域,才使“关怀”成为私人和公共两个范畴兼顾的伦理学体系。在教育学背景中,对诺丁斯启发最直接的无疑是布贝尔。诺丁斯在《教育哲学》一书中坦言布贝尔对她形成关怀伦理学具有直接影响,并多次引用布贝尔的“我――你”关系和讲故事法。诺丁斯非常推崇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
二 诺丁斯关怀德育论的内涵和特征
1.关怀的范畴
诺丁斯指出“caring”是出于爱、责任、道德理想,因此是一个价值性术语。有否价值性被舍勒用做区别“伙伴感”和“爱”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诺丁斯将“caring”的论述重点放在伦理性而非自然性上,即“ethical caring”基于并高于自然性的“natural caring”,同时,她强调“caring”的行动性,而非隐而未发的意向性。
诺丁斯不同意塑造人们常识观念的《牛津大辞典》将关怀定义为移情,原因在于移情具有投射性,而关怀的首要环节是接受对方。所以,关怀性同感是和对方一同观察感受,这样关怀者在关怀的过程中就成了“duality”,即二位一体的人。
当诺丁斯在中正大学演讲后,研究者问,为何在她书中所读到的论点都是强调女性以关怀为主、男性以正义为主,且所举的例子也都显示是以性别作为区分。她的回答是:When there is a new point you want others to listen to and then you should on a stronger position to state it Actually I don’t mean caring is women’s and justice is men’s
那么依据诺丁斯的说法,她一开始强烈地宣称是为了在由男性主导的伦理学中引起他人对女性经验、声音的注意。诺丁斯认为真诚的关怀应该是出于自身的善意志。关怀是对自身的一种真诚的关怀,之后到对他人的关怀引出道德自己。
诺丁斯继承Gilligan关怀的观点,认为传统道德哲学重在探讨道德判断及道理推理,但这似乎并不是探讨道德事件最佳的开始点。因为一开始就对道德事件做出规则、定义及示范,则无法分享做道德推理判断时所产生的想法。因此,诺丁斯提出“关系是存在的基础,关怀是道德的基础”作为其关怀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2.诺丁斯关怀德育论的内涵
第一,道德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内尔•诺丁斯提出关怀德育模式的本质即关怀。德育的根本是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爱”人,学会感恩。诺丁斯提出,关怀不是盲目的,尽管关怀不是功利主义者,然而关怀无疑也是讲效果的。关怀是处于关系之中的一种生命状态,而不是一套具体的行为方式,也不仅仅是人的一种美德或个人品质,它是指向双方的。
以关心为核心的道德人生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追求,培养关心型的人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首要目的。在目前的生活中,人们对关心的需求尤其迫切。诺丁斯认为,一向合乎道德的教育政策应认同人类兴趣和能力的多样性。应教育学生尊重一切诚实劳动,让所有的孩子都学会关心他人。因此她主张把关心学生和培养学生的关心作为教育的首要道德目的,以此培养出一个关心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
第二,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是榜样、对话。榜样在关心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关心,不是用语言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与学生建立的关心关系来向他们表明关心是如何进行的。只有体验过关心的学生,才知道什么是关心。榜样是教师对学生有示范作用的一种承诺,教师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必须有专业的警觉才行。
诺丁斯认为,对话在学习中如何创造并维持亲密关系是基本而重要的。对话是培养和完善关心这一道德理想的重要途径。它并不仅仅是交谈,而是对开始未定的事情的真正的探寻。学生每天应至少有一段和成人对话或互相探索的时光。在对话中,老师要教导学生如何接纳感情。
二是实践、认可。诺丁斯认为,所有的学生都要实践关心,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关心能力。学校应让学生无偿地参加定期的服务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实践关心,培养关心的技能和态度。要想使关心实践起到理想的作用,首先要把教育看作一项所有人参与的事业;其次取消目前的奖惩制,避免学生可能会为荣誉而竞争关心。
认可指的是对优秀者的肯定和鼓励。认可不是为学生树立一个单一的理想,而是从学生身上识别出一种更好的或至少是可接受的、潜伏着的东西。教师在认可学生时,并不是只说学生的好话或只说学生爱听的话,而掩饰过错,变成溺爱或放任,而是看清其所掩藏的真实心意。诺丁斯指出道德理想是非常脆弱的,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去呵护培养。要发挥认可的实际功能,善于与学生对话,以及把握对学生关怀实践的时机。
3.诺丁斯关怀德育论的特征
第一,以女性思维为视角的关怀德育论。吉利根(carol Gilligan)以心理学立场阐述关怀伦理学之后,诺丁斯以哲学和教育学为关怀伦理学作理论建构,而其中关怀伦理与以情意为主的论述,已成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核心。
诺丁斯在1999年出版的《正义与关心――探讨教育的共同基础》一书的导言中她写道:“妇女总是将自身置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之下,表现出自信的人的责任感。她们常用‘关心’一词说明她们的行为,并从关心者的角度处理道德问题。”诺丁斯所要论述的关怀伦理学就是类似于母亲的声音,从特性和本质上说是不同于以往以“公正”、“正义”等为特征的理论。她的理论不是传统上体现一系列普遍的道德判断的伦理理论,而是注重关怀、注重情感的。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中重视关怀、情意、差异中的公平对待等,这些都是女性主义者在各种论述中重要的取向。诺丁斯认为道德实践的根源要重新定位,而以女性经验为出发的关怀伦理学,让大家都能以一颗更为宏观的心来看待道德教育。
此外,诺丁斯选择了以关怀为出发的母亲语言,以女性经验出发,将表象层层剥落后,探究其核心关系。一个关系的形成包括两方面,诺丁斯将关系的两方命之为关怀者(one-caring)和受关怀者(cared-for),这个策略的使用是受到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启发。诺丁斯引用鲁译的话说:女性主义呈现出善恶价值观的根本改变。女性主义神学的独到之处不仅在于运用经验原则,而且在于运用女性的经验。女性体验中最大的善就是关怀。
第二,通过关心实现的道德教育。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当一个人处于婴幼儿时期,或者病痛或者衰老来临之际,这种需要显得尤为迫切和普遍。我们接受关心,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被关心几乎是普遍人类愿望。学校里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得到关心,他们不愿意被视为数字,不愿意被视为像方程式一样的东西。
而教育最好围绕关心来组织。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或与自己没关系的人等等。关心伦理学是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他对许多传统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学的理论前提构成挑战。它有自己独特的核心,并不将关心仅仅视为一种个人化品质。在道德教育领域里,关心伦理强调动机,从而向道德教育中推理的权威地位发起挑战。诺丁斯关心一方的作用,它是一种关系伦理。
第三,以家庭为起点的道德教育。与身边最亲近的人的关系即是道德生活的开端。在一个充满支持和鼓励气氛的环境里,孩子们学会如何适当回应他们所依靠的人给予他们关心,进而发展关心他人的能力。诺丁斯认为,要充分讨论道德生活和社会生活,学校和家庭便是核心。
母婴关系是最初的关怀。在每一个关心的接触中,母亲是关心者,婴儿是被关心者。但婴儿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他有各种反应,这些反应是对付出关心的人最好的奖赏。如果婴儿不能正常地做出这些反应,母亲们肯定会灰心丧气。为什么会有一种家庭比另一种家庭好?有一种家庭不强调义务概念,而是指导孩子如何回应他者的需要,并珍视他者对其责任感的回报,为什么我们更欣赏这种家庭?究其原因便是儿童一旦懂得他回应的需要会带来快乐,至少是积极的影响,其人生便可能幸福。
诺丁斯在始于家庭中说道:我不想将平常的家务劳动浪漫化,也不想抬高对孩子的关怀。更多的危险在于我们看不到真实存在的快乐。在最佳的家庭中,人们能得到关爱,并可以享受自己身体的快感。家庭应该教会孩子体验,尊重孩子的自由,促使孩子发展,让孩子懂得接受关怀并能关怀别人。
三 诺丁斯关怀德育论的实践启示
长期以来,我国对德育价值的认识一直有失偏颇。德育常常被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统一人们思想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德育应有的人文关怀价值被忽视了。另外,当前社会是一个崇尚竞争的环境,人们对道德的冷漠使道德教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诺丁斯从伦理学层面对关怀伦理学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并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围绕师生关系中的关怀以及“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对整个教育领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诺丁斯认为道德情感高于道德认知,认知是为情感服务的,两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因此,应把情感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道德知识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并在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因此,我们在进行道德情感教育时:第一,在德育的目的上,既要注重德育的工具目的,又要重视德育的本体目的。第二,在德育的内容上,不仅要注重感知、概念、判断、推理及逻辑认识和实践能力等理性因素,更要关注情感、灵感、需要、信念等。第三,在德育的方法上,采用母爱的关怀模式,运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不仅要在正规的课程中进行情感教育,还应把它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和交往,转化为精神沟通、交往和理解的“我――你”关系,增强德育的情感性和生命活力。第四,在师生关系上,改变传统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间建立一种“我――你”的对话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给学生以充分的爱、理解和尊重,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
另外,在培养学生学会关心时,应注意师生间建立一种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系,学生先作为一个会反应的被关心者,然后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学会关心,最终成为一个关心者。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关心的机会。学校应多组织一些具有关心性质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关心、实践关心。同时,不能只靠学校的力量,而是要全社会来合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侯晶晶关怀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3
[2]诺丁斯著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余天龙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徐诗晴诺丁斯关怀伦理学及慈济大爱理念会通之探究慈济大学教育研究所�士�文,2004
[4]诺丁斯著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侯晶晶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王亚琳母亲的声音[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
[6]关怀伦理学与道德教育――Nel Noddings思想之初探https:// www省略/P-10815137html
[7]王静生命关怀:德育新视角[J]教育教学研究,2008(7):91
[8]关怀伦理学相关理论开展在社会正义及教育上的意涵[D]第二届台湾教育社会学论坛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办
[9]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
[10]李守彪关怀型德育师生关系的建构――诺丁斯关怀德育模式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报,2008(1):93~95
〔责任编辑:李锦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