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第一诗的颔联与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内心感情?

落第一诗的颔联与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内心感情?,第1张

《落第》全诗为:

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

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

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

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

颔联是第二联,即“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本来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但是落第者心情自然是极其低落的。所以春花锦簇诗人看不见,只看见叶子上打着的寒霜。

这是什么样的内心感情?失望、悲伤,境由心生,甚至感染到了真实世界。

颈联是第三联,即“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雕鹗”,雕与鹗。猛禽。比喻才望超群者,这里是指代诗人自己。“鹪鹩”,小雀鸟,比喻弱小的文人。

我是猛禽,却时不我予,像病了一样。那些才能普通的人却能高中,无非是运气好罢了。

颔联感叹完自己的心情差,看世界的颜色都变了。颈联便开始分析原因,对自己怀才不遇发出命运的不公哀叹。

按照今天的说法,这两联都是负能量满满的句子。

霁夜 (宋·孔平仲)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其中颈联(律诗的第三联)是: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此句表现的意象是:

上半句写秋风大作(形成了秋声),秋风吹扫了落叶,这是秋天下大雨前常见的自然现象。

下半句写的是雨霁(秋天大雨停歇后)阵阵的秋凉伴随着萤火虫流动飞舞。

表达的情感:秋天让人清凉,让人有一种轻快愉悦。

全诗核心是一个“清”字,秋天雨后的清爽。所以颈联描写的场景也是为此服务,秋叶飘落伴随着秋声,再加上那闪闪发亮的点点流萤,更为秋夜增添了清凉之意。

当代作家吕晴飞在《中国历代名诗今译》里曾经评价此诗:“此诗写秋夜雨的情景,表现出轻快、愉悦的情绪。自宋玉以后,传统诗文写秋景,多哀伤情绪,此诗则反其意而用之。结构上也有特色全用倒叙,并交叉进行,将时空拓展,饶有兴致“

次北固山下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不同点:颈联是因景伤情;尾联是由景思乡。

全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扩展资料: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诗人杜甫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感情有很大关系

有一种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杜甫是一名对国家忠诚的人,同时也是一名诗人,诗人的情感往往是纯真而真挚的,但又与外部世界是连接在一起的,国家正在走向衰亡,自己无力报国,国破人亡,妻离子散,诗人以泪洗面,恍惚中,发现小花小草也是有情感的,甚至鸟儿的鸣叫也充满了凄厉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请采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秋兴八首·其一》颈联由景生情抒发了身在夔州,心系故园的情感。

  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诗人《客社》一诗亦云:"南菊再逢人病卧",《九日》又云:"系舟身万里",均可参读。此处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园,为下七首张目。

  原诗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常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赏析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愫。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民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

  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诗人《客社》一诗亦云:"南菊再逢人病卧",《九日》又云:"系舟身万里",均可参读。此处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园,为下七首张目。

  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砧杵声是妇女制裁棉衣时,槌捣衣服的声音。砧即捣衣之石。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面接着写夔州孤城,一气蝉联。钱注杜诗称:"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

唐代王绩的《野望》,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孤独、抑郁、惆怅、寂寞的思想感情。

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和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都是写薄暮中所见景物。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暮归的“驱犊”和“带禽”,是田园牧歌式的热闹,反衬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这两联诗,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典范。望景而生情,把情寓于景,让读者在景物中去体味感情,是诗人的高超之处。因此,《唐律消夏录》评价说:此立意诗,“薄暮望”、“欲何依”,主句也。下边“秋色”、“落晖”、“牧人”、“猎马”,俱是“薄暮望”之景;“皆”字、“惟”字、“归”字,俱是“欲何依”之情。

此诗作于王绩辞官隐居东皋时,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葛溪驿》颈联是“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抒发了诗人对国家艰难时势的感慨,对政治和民生的关心,表达出诗人心中壮怀激烈、郁愤不安的情绪。

《葛溪驿》的翻译

天空中挂着一钩残月挂,月色朦胧,有漏声在滴答作响,黑夜仍有很长时间;油灯忽明忽暗地照着我的床。生病的时候总是最容易感觉到风霜的寒意,梦中回到了家乡,不觉得远隔千山万水,道路漫漫。坐着感慨岁月和时事,情不自禁地慷慨悲歌;起身下床,看见天地间是一片孤寂凄凉。鸣蝉声传入我的耳中,让我心烦意乱;它紧抱着萧疏的梧桐树,树上的叶子已经半黄。

《葛溪驿》的全诗

《葛溪驿》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629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