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在你身边你玩手机
而是我对你倾诉衷肠
你却冷若冰霜
-----帮主导师01
许多人告诉我,她们和丈夫基本不沟通,除了不得不说的事,比如家长会谁参加、周末去谁家、物业费怎么交、谁接送孩子。
随着心灵成长,女性更愿意表达自我,更喜欢在亲密中寻找价值,而偏偏会遇到伴侣的回避。
问到原因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惊人相似:她们的丈夫总是拒绝沟通。
要么“嗯啊”应付,要么沉默,说急了就跑去另一个房间,一甩门留下自己在那傻站着。
她们不明白,老公和他那帮狐朋狗友胡吹海聊,有说不完的话,为何回家就像块木头。
最可气的,连吵架都是自己和自己吵,对方一言不发。
时间久了也就懒得诉说,他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今,女性的焦虑来源似乎越来越多。
她们不但需要承担和男性同样的职场压力,家务事一点也没减,依旧做饭、拖地、洗衣、刷碗,还要给孩子辅导作业,单就辅导作业这事,就非常消耗。
而丈夫总是巧妙地避开这些事,要么加班,要么应酬,回家也很耐心,什么事都不为所动。
于是,妻子压力越来越没有释放的渠道。
其实,身为女性的你并不怕付出,甚至都不求什么回报,只是渴望沟通,通过沟通来被看到,被理解。
你只是在寻求一种确认,确认辛苦被看见,确认付出被认可,确认压力有人知道。
这种确认就是“镜映”。
就像婴儿从妈妈脸上确认自己的情感,就像照镜子时候看见的自己,被确认了,就会心安。
而最合适、最便捷的就是寻求丈夫的确认,沟通只不过是形式。
遗憾的是确认总被打击,也就是“镜映失败”。
导致镜映失败的,是丈夫的沉默。
那感觉很糟糕,就像婴儿咯咯笑着扑向妈妈,或哇哇大哭寻求安慰时,妈妈却面无表情僵坐在那里,没一点回应。
就像照镜子发现镜子裂了,照见的是不完整的自己。
此刻什么感受?
除悲伤、委屈、憋闷之外,还有愤怒。
你一定想砸碎这镜子,因为它让你觉得自己不够好、有缺憾。
婴儿也会停止笑容和啼哭,变得麻木而安静。
你寻找的镜子,就是亲密关系里的安全感。
有价值的沟通是亲密的基础,只是沟通的方式往往事与愿违。
比如,下面四种方式不但起不到沟通效果,还会让本就回避的男性更加退避三舍。第一种:单刀直入。
“来,我们谈谈吧”,这是常用的开场白。
知道吗,这句话立刻会让气氛紧张,那感觉很像男人之间的茬架,翻译过来就是:“你,过来,我们聊一聊。”
是不是有种剑拔弩张的感觉?接下来就要面临一场恶战。
男人会本能地警觉、拉响警报,身心处于备战状态,接下来无论怎么谈,都只是在交战,而不是沟通,你们不是联盟,而是敌人,这会让男性随时闭嘴。第二种:偏离轨道。
常见的是“数罪并罚”,会同时谈好几个事,比如“你不但粗心,也不在意我的劳动成果,整天就知道和那帮狐朋狗友瞎混。”
再比如:“你说话从不算数,从结婚就这样,和你妈一个样。”
这种三管齐下立刻就会把对方打懵,他根本不知道你要说什么,这时沉默算好的,常见的是会激发对方更强烈反击。
很多时候,沟通本意并非如此,只是表达错位了,恨不能让对方全部理解你的情绪。
这只会让关系更糟。第三种:过度猜想
认为对方会读心术,能猜到你想表达的意思。这样的心照不宣只出现在**中,现实生活没人有空读懂谁。
比如:“我说那么多你不懂吗?”“你到底在不在乎我?”“你看不出我烦得要死吗?”“你觉得我是在开玩笑,对吧?”等等。
沟通之所以有效,就要把需要描述出来,猜来猜去没意义。
或自以为能猜对对方心思:“别以为你不说我就不知道”“别装了,你累不累呀?”“这么说你的意思是没得谈了?”
这不是沟通,这是投射性破坏。你在破坏关系,而不是在建设关系。第四种:以偏概全。
“我说的不是这个,你从来就没理解过我”“重点不是这事儿,是你根本不爱我”“我们是该好好聊聊了,别像原来那样沉默了”“孩子你从来就不管”“我的事你从不放在心上”“就知道事后诸葛亮”。
这些话忽略了当下的困境,对人不对事。当否定一个人的时候,是没法沟通的。
还有两种情况,会让沟通陷入更大的困境:一种是“虚假的理解”:
表面上很为对方着想,比如:“你说的很对,但是……”“我能理解,只不过……”“是的,但你要知道……”
这些话看起来是同意对方观点,实际上是在为反驳做准备,是一种强行植入自己观点的需要。
还有一种是“反向指责”:
对方说:“别这样,都把孩子惯坏了”,回应是:“你倒好,可你什么都不管!”
再比如:“你能不能别一干活就唠叨啊?”回应是:“有本事你干呀,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用指责回敬指责,结局大多是沉默。
这都属于把天聊死的法宝,对方除了拒绝沟通,也就只剩下爆发冲突了。02
而男性则更渴望被外界照见。
被领导、客户和同事确认,从而感受到价值与尊严。
家庭被男性视为“稳定”的需要,而不是“镜映”的需要。
这与文化、历史、教育都有关,事业攀升和赚钱能力被认为是男性魅力所在,而不是在关系中被情感确认。
对“稳定”的需要,让他们在家庭中回避冲突。
他们对沟通没什么期待。相反,在多数男性内心,沟通更像谈判,会有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会破坏稳定。
他们宁愿维系表面的和谐,也不愿陷入动荡。
他们回家就像回到了安全的巢穴,只愿意没张力的稳定,借此恢复体力和能量。
基于这样的需要,男性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他们往往屏蔽伴侣的需求,或选择性屏蔽:
特别是妻子边做家务边诉说,丈夫基本都不在意,不管对方说什么,他只关注当下的电视、手机或报纸。
当妻子义正言辞让他们无法逃避的时候,就会选择性屏蔽,最常见的就是忽略情感,只听具体问题。
比如妻子抱怨他不洗碗、不管孩子。
他听到的是这件事,而不是抱怨背后的情绪。
丈夫很容易就事论事,他也许没好气地洗碗,也许陈述诸多搪塞的理由。
而妻子要的并不是丈夫真的洗碗,而是看到自己的辛苦,说几句安慰的话。
丈夫们不是不懂,而是不愿意去懂。
因为表面问题处理起来很简单,而情感总是很复杂,会有潜在的冲突风险。还有些男性会认为家务本就是女性的义务。
自己分担就属于“帮忙”而非分内之事,这也会导致妻子的不公平的委屈。
家务活和辅导孩子往往不能立竿见影,有时累了一整天也看不到特别变化。而男性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他们厌倦毫无生机的繁琐,这会让他们缺乏“男子气概”而受挫。
有时候,男性往往提出不合事宜的需要。
比如性要求或旅行计划,根本无视妻子正处在劳累过后的焦虑中。最可怕的是丈夫会在“沉默中爆发”。
他会坚持看电视、坚持把袜子扔得到处是,故意激惹妻子,以此表达不满。
也可能突然大发雷霆、突然暴怒,比如摔东西、辱骂妻子、打孩子、甩门而去等。
那是他的稳定感被打破了,自尊受到了打击,而又不愿使用语言,继而情绪失控,就好像要毁了这一切。03
婚姻中,男女被确认的差异性,让彼此难以理解。
其实,婚姻要经营,沟通也要经营,否则都是打着沟通的幌子控制对方,都是单方面满足自己。
怎么办呢?
每个家庭具体情况不同,具体办法就不同,任何建议都是建立在一个大前提背景下:还愿意为了婚姻而改变,否则就不是沟通能解决的了。
如果说夫妻感情是大背景,那么每次聊天就是小联盟。
建立联盟最关键的只有一条:对对方的话感兴趣。
这就是共情的基础,如果你对这个人不感兴趣,是需要去探索的,沟通已经不起作用了。
你对他此时说的话感兴趣,或对他非言语表情感兴趣,才是沟通前提。
没有谁愿意拒绝一个对自己善意感兴趣的人。
有了这小小的联盟,需要才可以继续表达。
接下来,要提高表达的精确度。
就事论事,不要牵扯他人,也别旧事重提,更不可一次说很多需要。
情绪往往不可控,但事件是可控的,你只针对当下这事来表达观点,既清晰又易懂,对方没有被伤害的风险,很难总沉默以对。
当然,你完全可以谈第三方。
夫妻除了谈孩子和工作就没得谈,这是常态,用不好就是隔离,用的好就是沟通。
若是隔离,就真的是只谈这个事,没有情感;若是沟通,是有情感分享的。
比如:“明早你送孩子”就是隔离。“你送孩子吧,好吗?我觉得有些疲惫。”就是沟通。“周末不去你妈家了”就是隔离。“周末我们多年不联系的同学聚会,要不先不去你妈那边了吧?”就是沟通。
隔离不用第一人称,而且没任何感受的,同样是谈第三方,沟通是会有“我”存在的,而且还有“我的感受和想法”存在,这就是分享。
多数伴侣早就没了你侬我侬,普通的婚姻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琐事,但不代表小事不重要。
关键你们是否愿意一起面对“第三方”,比如孩子报什么补习班、周末去哪玩、晚上是否去你妈家、彼此的工作,等等,这些小事都是沟通的内容,没必要搞得像谈判一样。
亲密的婚姻,就是这样一起面对、一起经历、一起分担和分享的过程。
因此,没有所谓的家务活是谁的问题,也没有孩子应该由谁来负责,你们都不愿意彼此分担,就谈不上沟通的可能。
在双方都有工作的前提下,现代女性也承受着工作压力,对于双方工作的分享与讨论是非常有价值的。
最后请记住,最让人忽略的是“倾听”。
好的沟通不是诉说,而是倾听。
很多婚姻之所以举步维艰,就是从来不真的去听对方说什么,而是着急让对方听自己说。
还记得恋爱时候吗?对方托着腮专注看着你的眼睛,微笑着听你说话,仿佛那是世上最动听的音乐,这时还会沉默吗?
一定不会!你会滔滔不绝敞开心扉,因为有人在用心听。
尽管婚姻没了彼时的浪漫,至少你愿意听,不管他说的是什么,要听得见、听进去,并让他知道你在听,仅此而已。
说到底,沉默其实是一种诉说,在告诉你诸多信息,拒绝沟通恰恰是另一种沟通,也在提示你们的关系出了状况。
文章作者/帮主导师
挽回帮全体情感专家提醒您:在您遭遇到婚外情或情感婚姻方面的困境时,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免延误最佳解决时机
精灵王:对于“不含敌意的坚决”的理解很摸不着头脑。想听听大家的理解。 徐钧: 没有敌意的坚决就是,对于界限是很清晰的,但在坚守界限时候不是以攻击愤怒回应,而是以一种更成熟的温和态度去坚守。 例如母亲养育小孩,小孩要买一个玩具。但妈妈那天正好没有带够钱出去,要下次来买。小孩这时候就开始满地打滚耍无赖。那时候,一个没有敌意的母亲,就会阻止他,但阻止不了,就会在旁边等着小孩结束,而不屈服小孩的压力。灭绝到小孩停止耍无赖的行为为止。这就是没有敌意的禁止。 有敌意的母亲就会暴怒的殴打小孩,那就是有敌意的禁止。 2 很清晰的解释啊,这里面有对界限的坚守,温和充满耐心的态度,以及等待的艺术。 3精灵王 对于“界限”,我也觉得是一个很难界定的词。那个妈妈心一软了就买了,算什么呢? 4精灵王 首先科胡特这句话是单向性的。是针对父母对孩子,或者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其次,这句话是有前提的,也就是在这样的关系中,孩子或来访者有焦虑产生。 如果妈妈或咨询师解决孩子或来访者的焦虑,指导原则就是:不带诱惑的深情。如果妈妈或咨询师不解决孩子或来访者的焦虑,指导原则就是:不含敌意的坚决。 前一个情况下,妈妈和咨询师要解决的是自己的期待和目的性。后一个情况下,妈妈和咨询师要解决的是自己必须承受一定的焦虑感。(付诸行动的感觉一定比较爽一些。) 这都是为了孩子或者来访者的成长。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和边界。 5 这其实是在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来访者的焦虑,第一步 不带诱惑的深情:是使得来访者和咨询师建立镜应关系第二步 不含敌意的坚决:是让来访者有恰到好处的挫折。 6徐钧: 不带诱惑的深情:最好的关注态度。不含敌意的坚决:最好的界限原则。然后通过这两点,来没有创伤性的发展人格的自恋成熟度。克莱因有类似的说法,就是拉近两极化的分裂。弥合分裂的原始性。 7 不带诱惑的深情:最好的关注态度。====》偶觉得关注态度,有些主动,应该用感动,比较好,才是真正的不带诱惑。不含敌意的坚决:最好的界限原则。====》偶觉得界限原则,有些略显敌对,应该用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放弃,通过不带诱惑的深情带来的感动,来诱导咨客“认错”。 8 不带诱惑的深情与不含敌意的坚决是体现在互动中的,由治疗师主观认定并把握的评价性尺度。深情与坚决构成了关系发展的两个关键点或者说控制点。 由于诱惑与敌意意味着性本能与攻击本能的出现,很容易造成移情反移情的失察,所以不带诱惑与不带敌意的提醒可以让治疗师在这两个关键点上有个刹车参照的“信号灯”。此时治疗师的等待往往给治疗带来转机的原因是日常关系中很少如此处理,也很少对这两个关键点上发生的情绪情感变化做细致深入的觉察。 当咨客明显的感觉到与旧有经验范式不同时,纠结中会诞生新的觉察后的改变。而改变的方向依然是受下一个深情和坚决的点控制的。 9 不认为有“下一个深情和坚决的点控制的”的说法,偶觉得这是一个整体的突变的,一起发生变化,是哗一下,整个人的转变,这是一个积累,然后的突然变化——一个婴儿诞生了。治疗师就是这个接生婆。 10徐钧 在两个控制点的过程几乎是一个反复摆荡的过程,随着摆荡的进展,自恋利弊多最后被驯服在中道之中,分裂性的自恋以及自恋暴怒被中和到一种成熟的情绪功能中去了。 11 基本上,进入镜映关系则不会摆荡,摆荡是由于镜映关系的不牢固而破裂,而一旦镜映关系破裂,则非常难再进入。所以最好不要发生镜映关系破裂。 整个过程就如十月怀胎,前面都是没有诱惑的深情去给养,而那恰到好处的挫折则最后分娩出了一个新生。 12徐钧 基本上,进入镜映关系后由于恰好的挫折所引起的摆荡,的确是由于镜映关系的不牢固而破裂,但这种镜映关系破裂只要是非创伤性的,则经由修复技术则可以在此产生镜映关系的联接。这是科胡特所发展的经典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点。 也就是说处理来访者的负面情绪,是更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单单处理正向情感部分,在某种意义上会压抑来访者的负面情感的表达。 另外对于一些神经症来访者,或者一些理想化转移的来访者,则一直保持适度的镜映关系也是可能的。 但进一步说,对于这些是需要一个适度的恰好回应,不管是对于好的情景,还是对于不好的情景,都可以给予恰好的回映。 同时,就斯特恩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在摆荡的过程中成长成熟,是一个个体从婴儿出生就开始有的必经之路。 有这个问题引出的各种问题十分有意义。 131, 但这种镜映关系破裂只要是非创伤性的,则经由修复技术则可以在此产生镜映关系的联接。这是科胡特所发展的经典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点。==>基本上,如果发生镜映关系破裂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因为信任破裂后的二次建立,会难过第一次,所以咨询师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应该是比较麻烦。个人认为最后开始建立的镜映关系要牢固,这个要特别的功力才行。( 如同两个人的爱情,如果发生了分手,再和好,总是一个结在那,不是和第一次一样的爱情了)。2,同时,就斯特恩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在摆荡的过程中成长成熟,是一个个体从婴儿出生就开始有的必经之路。===》 个人以为,婴儿的摆荡是从无到有。是一种摸索。而情入则是从负到无,这里面就不是摆荡了,如果从负到无发生失败,则回到从前,再进入这个从负到无的过程,则是难过第一次的第二次情入,应该不是摆荡了。 14徐钧 这是一个临床的观点,信任的破裂对于修复来访者过去创伤的某个背景风格具有超级重大的意义。至少对于某些案例,如果没有处理到负面情绪,那么这个治疗基本是不彻底的。也就是说还是有某些潜抑的东西存在的。 这里爱情的比喻,使用的是分手的案例。但更好的治疗比喻实际不是恋爱分手,而是恋爱吵架。 一对恋人,开始吵架,这是一种成熟的标志,经由吵架(这种吵架只要不是以分手为目标的),两个人就会因为对对方更加了解和接受一些,也就是说在恋爱中更加成熟一点。而最后走向恋爱的稳定性,是经由无数次吵架又修复情感的,或小或大的非破裂性的过程,达到成熟的恋爱阶段的。治疗也是类似比喻。不过这个说的很细微了……。 就如成熟的夫妻关系不是不吵架,而是能够建设性的吵架,并且在吵架后彼此在婚姻关系中能够存活下来。 而一个心理治疗师(不是精神分析师),能够使自己在深度治疗的过程中存活下来,同时能够帮助来访者在咨询关系中存活下来,这是一个深度治疗的重大事件和技术。 15 如果和生孩子比的话,我觉得更像养孩子;如果和养孩子比的话,我觉得更像谈恋爱;如果和谈恋爱比的话,我觉得更像保持在恋与不恋之间的目标一致性能量重组应用。 镜映关系是点接触式的,每次接触都蕴含着多种发展可能性,不是治疗师一个人可以左右的。治疗师只能在每次的点接触中调整选择控制点,以此来推动咨客改变。完整不破裂的镜映关系,与镜映关系破裂的说法在点接触之外甚至连关系都没有。 16 而最后走向恋爱的稳定性,是经由无数次吵架又修复情感的,或小或大的非破裂性的过程,达到成熟的恋爱阶段的。治疗也是类似比喻。 经由无数次吵架修复情感,非破裂性的过程,达到成熟的恋爱阶段。 为什么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是相反的呢?吵架真的能修复情感吗?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表达。在治疗中如何处理负面情绪呢? 17徐钧 吵架真的能修复情感吗?——吵架本身不能修复感情,但吵架是试图修复情感的一种尝试。经历无数次大小的吵架,但能够努力的、建设性的度过这些吵架时日,能够解决吵架之前的情绪,最后彼此产生共情的体谅,那就容易向达到更成熟的恋爱状态迈出了重要一步。和和!能够包容吵架的婚姻广度更大。没有吵架的恋爱和婚姻有点让人棘手。 治疗中处理负面情感有许多方法,最主要:一是能够接受来访者表达负面情感,二是能够尝试去理解负面情感为何产生的历程,与来访者共同去探讨,三是能够就负面情感给出共情性的潜意识和意识二种的历程诠释。这些过程足以修复大部分负面情感的治疗过程。 更具体的网络上讲不清楚了,可能要来听自体心理学课。 当然,有时候不得不让自己还要喜欢受虐待。和和! 吵架是人类集体生活的本质之一,这也是人类内心生与死冲突的外显,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大的。但能够在吵架的冲突中存活下来,不要付诸行动去杀人或者逃跑,能够抱有一种建设性,那或许就有机会来解决一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吵架比战争好,吵架比老死不相往来好。和和! 181, ==>其实负面情绪一直都是存在的,而信任的破裂则是“不含敌意的坚决”做的不好,如果真的出现破裂,则应算作治疗失败。因为这个治疗师第二次治疗更难让他信任。负面情节其实不用处理,因为你的“不含敌意的坚决”就是来击败这个负面情节的。他的负面情节在与你的不含敌意的坚决作斗争,但是你是“超人”,他的认输,则是他放弃负面情节,进入了婴儿化。这种变化是天翻地覆的。2,===》吵架和“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合拍,不应该如此。你要记住你不是在谈恋爱,你的对象是一个比婴儿还脆弱的“负婴儿”,谈恋爱吵架使得恋爱经受考验,而和“负婴儿”吵架则是把他重新抛弃。如果你有了没有敌意的坚决,他的负面情绪他会自己琢磨,自己体会,然后收回。这时候,一个伟大的咨询师,又接生了一个生命。3,===》一个心理治疗师,必须使自己自己在深度治疗的过程中活下来,而且一定要活的很好,丝毫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依然乐哉乐哉,因为他不是一个凡人,他是在做一个人类最不易的,最激动人心的事。他只有在治疗中毫发无损,自信依然,他才能表现出:没有诱惑的深情,否则他的深情将不再是深情,也无从打动咨客。 治疗师是一个神,他非凡人。我们现在经过培训就可以成为治疗师的时代,真的让人惋惜。 19 负婴儿,这样的比喻再次引发我展开联想。 我怀孕生孩子养孩子没有过“负婴儿”的感觉,那个小生命在我肚子里的感觉也并不脆弱,甚至会觉得TA是奇迹,与我一体的同时又不是一体,我是TA成长的土壤,我是TA的养料供给者,我的职责是小心翼翼保护照料TA,同时也要照顾好我,为此,我需要参考其他妈妈们的感受来考虑怎样做对TA的成长更为有利,我不知道TA会长成什么样,在一片细心的呵护中等待。 可是,当这个婴儿不在我体内,而在咨客体内时,我真的无法把TA当做是我的婴儿,也无法把TA当做我与咨客共同的婴儿,TA是属于咨客的,我是一个生育过孩子的妈妈,咨客是想要怀孕并生产的妈妈,在两个成年人的关系中,的确不是谈恋爱,但是在为了那个婴儿进入深爱柔软并理性的关系中时,感受到的亲密程度真真是超过生活中普通朋友的感觉,很不同的时,在这样的关系中,我要更为约束自己的情欲反应,很慎重的思考并反馈信息。 20徐钧 没意思,你是就许多临床证据来提出你这个观点呢?还是就你的想象来提出这一点? 如果是就你的想象,而非你在临床上的证据提出这一点。那这个讨论就没有意思。 或者提一些案例来讨论!? 心理治疗师当然非全能,正因为非全能,所以没有哪个心理治疗师能够保证自己每个回应都是恰当的,所以就会有关系的摆荡。治疗师至少在一部分案例中能够面对负面情感去解决时,这样的机会同样可以产生感动。 另外,这个世界并不存在负婴儿。
**《秋日奏鸣曲》是一部家庭情感**,讲述了大女儿伊娃写信邀请已与自己七年未见、刚刚丧夫的母亲前来小住。在伊娃家里,夏洛特见到了自己的小女儿海淋,母女三人上演了严重矛盾冲突的故事
影片犹如一场秋日里的奏鸣曲,却传来哀鸣的声音
一、没有镜映,我倒底是谁?
影片的开始是从伊娃丈夫的视角来描述伊娃,他说,伊娃会在自己的小说中写到,人必须要学会如何活着,我每天都在练习,其中最大的障碍是我不知道我是谁?我在黑暗中摸索着,要是有人能爱我真实的样子,或许我就能够了解自己,但这件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知道自己是谁?我带着好奇心看到了伊娃写信邀请母亲夏洛特来自己的家中小住,刚见面,母女俩都很兴奋,亲密拥抱。伊娃轻盈的身体、开心的面容以及与丈夫活泼的对话都呈现出她的内心是何等愉快地期盼着与母亲共度这美好的时光。
伊娃快乐地和丈夫精心准备三人晚餐,晚餐结束后,夏洛特请女儿伊娃弹一首钢琴曲,伊娃优美的的钢琴声带着夏洛特思绪缥缈、流连忘返
然而演奏结束,夏洛特却是挑剔与傲慢地点评了女儿演奏中的不足,她甚至坐下来重新演奏,示范给伊娃看,镜头聚焦在伊娃凝视母亲的脸庞,泪水掺杂着羞愧、悲伤与无助顺着脸颊流下。
自体心理学海因兹科胡特的一句名言“我不称其为我,如果没有你来指认”,你自己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能够被另外一个人所镜映所看到,从另外一个人的眼睛里看到我自己,看到的部分是被欣赏的是被爱的是被接纳的,由此慢慢确认“我”的存在。
由夏洛特点评女儿的演奏来管中窥豹,伊娃的人生是没有被母亲夏洛特所镜映、欣赏与肯定。
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还会发现伊娃的情绪也没有被母亲所承接所涵容。
伊娃诉说:“我只是妈妈在闲暇时解闷的洋娃娃”,
“我病了闹脾气了,你都会把我交给保姆”,
“你会把自己留在屋里练琴,我会在你喝咖啡时悄悄溜进去,来确认你的存在”,
“你总是对我很热情,可是心却在别处”,
“我问你问题,你几乎从来不回答”,
如果“我”要证明我是存在着的,那么除了身体上的我以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我,心理的我是需要从这个世界得到一些回应,感到自己是好的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那么我的存在是有一个重要性,这会让我们活得自尊、自我价值感,情绪比较稳定,这一部分是需要外部别人给予我们镜映、肯定以及爱流过来的流动,让我们得到确认,“我”是存在着的。
没有养育者的镜映,没有情绪上的回应,伊娃用只有在黑暗中摸索,来寻找自己是谁的答案。
二、没有镜映,我倒底有没有活过
影片中在夏洛特与伊娃情感纠葛的一场对话中,夏洛特说,她小时候的事基本都不记得了,她不记得父母曾经碰过她,无论是喜悦还是责罚,他们都没碰过她,所有关爱的一切她都无从所知,喜爱、碰触、亲密、温暖
自我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对于婴儿的分离个体化理论来讲,婴儿在2个月到6个月的共生的状态下,虽然身体上已经和妈妈分离了,但是心理上仍然感觉和妈妈是一体的,需要妈妈这个强大的自体来护持住像它这样动荡的躯体体验,带给TA舒服和融洽的感觉,让她获得稳定。随着宝宝渐渐长大,在要玩的时候,妈妈会跟她呼应,拉手、用力、推拉;哭的时候,妈妈能够感知宝宝悲伤的情绪,马上会温柔小心地把她抱在怀里;笑的时候,妈妈会开心地及时回应:“宝宝高兴了哦”;哭的时候,妈妈传递关心与爱护说:“宝宝难过了”。妈妈通过非语言回应孩子的时候,让孩子通过妈妈的眼睛看到,哦,我原来是这个样子的。由此孩子的身体主体的自体感和情绪自体的主体感便从母婴依恋关系开始形成。
然而,在夏洛特的记忆里,却没有母亲的长相,隐约记住的是黝黑的皮肤、厚实的嘴唇、强悍的身体这些碎片,也无法将这些碎片拼接起来一个完整的自己母亲形象。
没有父母的形象,根本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自己的碎片又如何拼接?夏洛特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在夜里醒着的时候,我会想自己倒底有没有活过尽管我的身体和面容已经老了,可我的内心却从来没有活过
同样找寻自己的夏洛特在自己卓越的钢琴演奏中,在众人的欣赏与肯定中,才能一次又一次证明自己是活着的。在爱情追逐里,会让夏洛特在亲密关系中被对方所镜映到,来确认自己活着。
三、除了你以外,你在乎过其他人吗?
影片的一开始,母女重逢,夏洛特就急着向伊娃倾诉自己是怎样度过第二任丈夫过世前的那段艰难时光,伊娃温柔地安抚着母亲,夏洛特像个婴儿似的安然接受着,也像个孩婴儿一样只在意自己的感受,丝毫没有问及这七年来女儿伊娃的生活。
婴儿一般的夏洛特像是一个古老的自体客体,只是希望对方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根本不会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当伊娃向母亲倾诉自己对于死去孩子的情感时,夏洛特冷漠地不耐烦地打断她,叫她趁着天亮出去转
影片的末尾终于无法忍受的伊娃向母亲发出控诉:“除了你以外,你在乎过其他人吗?”
婴儿最初是与这个世界混合在一起的,在他的感受里,我就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我。我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我想要吃的,我哭了,就会有人送到嘴边。然而,当婴儿发出的这些所求没有没照料者及时地看见、回应到,而总是被忽略、被误解,带着绝望婴儿会把自己的关注点慢慢转回到自己身上。
父爱母爱的缺失,让夏洛特的关注点慢慢退回到自己身上。
她不会去顾及女儿的需求,只是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对待女儿,传递她认为的母爱。
伊娃控诉到:“你找不到更好的事情做,你会把你攒下的精力一股脑全用在我身上”,
“你觉得我花在头发上的时间过长,你就把我的头发剪短了,那发型难看极了”,
“你觉得我的牙齿长歪了,我就得戴牙套”,
“你觉得我的衣服、裙子是小朋友穿的,所以,你问都没问就擅自给我做裙子”,
不被尊重的对待,爱因此无法流动,伊娃觉得自己身上没有一处值得爱的地方,没有一处会被人接受,因此而憎恨自己的一切。
四、二元的竞争关系
经历不安全依恋的夏洛特,人格的某些维度依然停留在俄狄浦斯期中的二元竞争关系中,她没有办法与女儿们享受三元的多边关系。
二元的竞争关系总是会带来嫉羡与嫉妒,嫉羡又是指向死亡在影片的描述中,夏洛特的小女儿海伦娜与妈妈夏洛特同时爱上一个男人时,夏洛特其实是有觉察的,当那个男人最终丢下了海伦娜而选择了夏洛特后,海伦娜因此病情严重,而作为母亲的夏洛特却对海伦娜不闻不问,甚至觉得她早该死去
影片中一个片段,在伊娃告诉夏洛特自己把海伦娜接到家里来照顾时,夏洛特感到了被羞辱,她选择了一件红色的连衣裙去参加晚宴,缘由好泄泄愤,继而大声而又夸张地讲电话,所有的这些做法,母亲夏洛特把自己摆在了与女儿们的竞争关系中,而无法与她们分享爱
影片的末尾,夏洛特在与女儿伊娃发生情感冲突的第二天便离开了,伊娃带着内疚又给母亲写了一封信,希望与母亲和睦相处,孩子的心中始终深爱着母亲,她所能做的是继续弹奏与母亲的情感链接的曲目,琴声再起
2է
文/曾大雁
我两岁的儿子,有段时间总喜欢戴上我的发箍和眼镜,在我们面前模仿我给他讲故事的样子。有时,他也会站在哥哥房间门口,学他爸爸的动作:一边敲门一边催促哥哥快写作业。常常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其实这种模仿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行为,可能大多数孩子都会经历这个阶段。观察并模仿他人的行为也是所有动物学习的必经之路。小猫看猫妈妈洗澡,然后自己也跟着洗;小海獭看过成年海獭用石头开扇贝后,自己便拿起石头开始开扇贝。
英国心理学家菲奥娜·默登在她创作的《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里说: 一个人的语言、习惯、个性、信仰和价值观念,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等,都是通过观察他人,或与之互动,学习、模仿而形成。 大多数时候是无意识状态形成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镜映思维”。
有意识的镜映思维也是开启人类未来之门的钥匙,如果我们能对镜像系统有更深刻的认识,便能开发深藏在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的超凡功能,这将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巨大的好处。
1 了解镜映思维,帮助我们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学习的大部分内容是如何与他人共处,怎样社交,这些都是由镜像系统掌控。
我们的个性的形成受到本性、基因和所处环境的影响。当我们观察、模仿周围人和世界时,会把收获到的信息储存到大脑的观察探索区。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有现在的行为习惯、个性特征,价值观等,除了遗传因素,其他都是受成长环境影响决定。
因此,若要塑造自我个性,首先是清楚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从而选择自己的榜样,就是书中定义的“镜映楷模”。
听起来很简单吧。只不过,一个人从呱呱落地起,大脑会产生18亿个新的神经连接回路,其中绝大部分能够镜映他人的行为。因此,家庭成员,如父母,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叔叔阿姨等是主要影响一个人性格的形成镜映楷模。 而这些影响有积极正面的,也有消极负面的。
我们单位会计小李,他自小留守农村跟奶奶一起长大。奶奶不仅善良、勤劳、乐于助人、还有刻苦坚韧的性格,这些优点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小李,他也成为一个善良刻苦的人。
然而奶奶过渡节约的生活习惯也一直影响着小李。他从来舍不得浪费任何食物,哪怕过期发霉的面包也必须吃完。衣服已经变形掉色也不舍得扔掉,上司因此好几次找他谈话,提醒他注意个人和单位形象。
可见,我们了解镜映思维后,要有意识地选择积极正面的“镜映楷模”。另外,我们常说的“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实际上是我们的镜映楷模,会受到我们生活环境和范围的限制。
了解了镜映思维后,我们就知道了,花350万美元竞价跟股神巴菲特共进晚餐的人并不是傻子。他们只是懂得镜映思维的工作原理,有目的地突破圈层限制,希望获取更高级的、更宽阔的镜映影响。
著名歌星张韶涵说:她认为友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她觉得朋友很重要,是因为身边的朋友会以正面、正向、更积极的态度互相影响,把好的东西相互传递给彼此。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豹同行必是猛兽。与智者同行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能登上巅峰。想要成为什么人,那就去接近什么样的人。
2了解镜像系统,有利于我们科学养育下一代
美国前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说: “我们知道,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作为父母,我们是他们最重要的角色楷模。”
在人类生命初期的前几年,人体内每一秒要建立一百多万条新的神经元回路,父母对着刚出生的婴儿微笑,能促进婴儿脑神经回路的发展。婴儿在与周边人的互动中,镜映行为几乎随时发生。镜映神经元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和巩固。
遵照这一原理,父母应该及时响应孩子的诉求,鼓励孩子探索和自我表达等,给他们积极正面的互动,这些回应能创造一种积极的依恋关系。 另外,父母对婴儿情绪“共情”的能力,被认为是培养婴儿社交能力和推动其情感发展的关键因素。
镜映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婴儿镜像系统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他们理解和建立社会关系的基础。同时,镜映思维也让我们知道,孩子初期的个性形成,主要是通过镜映身边的人形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
所以,孩子的个性、习惯、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与亲近的人和环境,通过经营系统耳濡目染形成的,说教没用。
有一个短片很有趣,一个母亲嫌弃孩子的爷爷又脏又臭,当着孩子的面嫌弃老人,还扔给老人一个破碗,让他以后就拿个破烂碗自己坐在门口吃。
日复一日,孩子每天都一旁静静观察着母亲的行为。两年后老人过世,孙子捡起了爷爷的破碗想要拿进家里。妈妈怒斥道:“你这是干什么?这么脏的东西你还捡,扔掉扔掉。”孩子回答说:“这个不能扔,妈妈老了还要用这个来吃饭的。”
这故事很好说明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我们 让孩子小时候看到我们如何为人处事,他长了,就会用我们的方法为人处世。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努力为孩子建立正面的镜映楷模。
3 策略性运用情感同情和认知同理,能更有效解决问题。
人类镜像神经元被激活后,便能感受他人的感受,就是当我们看到别人难过时,就会感受到难过或悲伤,当我们看到身边人在开心地笑,我们也可能会因此笑出来,或者心情受到感染而变好。
这种对他人的情绪感受分为两种 ,一种为情感同情,就是我们会不自觉地代替他人感受某种感觉。另一种是认知同理:就是感知并理解他人的感受,但并没有因此而丧失理智。
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就提出:“培养医学专业学者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和同情心应是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一项基本课程。”
医生们因为长期接触病患,为自保,他们自然下调了大脑对疼痛的反应程度。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学会了忽略疼痛,为避免同情他人,会显得冷漠。而太过冷漠的医护人员不利于对病患的诊治,也不利于自身的职业幸福感。
医护人员需要适可而止地感知情绪及情感,不能受情绪影响而做出错误的行为和判断,因为谁也害怕看到自己的主治医生因为感受到我们的悲伤时,一边情绪激动、嚎啕大哭,一边持手术刀替我们做手术。所以医护人员需要做的是认知同理心。
比如,医生诊疗一个重症的孩子或告诉父母他们的孩子生命出现的危机情况时,无论多么让人难过,也不会在孩子的父母面前哭,这是一种认知同理。
一名优秀的医生“镜映楷模”应该是: 在接待各行各业,不同文化背景的病患时,他总能给他们温暖、同情和体贴,考虑他们的不同需求;他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考虑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告诉他们应该知道的信息。
我国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说:“同情心是道德的基础。”孟子讲道德,他主要是指:仁义礼智,这四个字里的“仁”实际上就是同情心,就是善良,仁者爱人也,实际上就是对人有爱心。
实际上,不仅医生需要有把控情感同情和认知同理的能力,教师也是如此。最有益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同理心之上的——要有温度、有教养、公开透明,这能提升师生关系的质量。
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给学生树立榜样的老师也能提高师生关系的质量。跟老师关系好的孩子,在学校更积极,对学习的意愿和行为参与度也更好。
写在最后
不管我们目前担任的是社会的哪种角色,从事着哪种职业,了解行为背后的大脑工作机制,对我们的成长都有巨大的好处。
本书作者菲奥娜·默登总结了16年来她给社会各界顶层人士的治疗和观察发现,创作了这本《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本书揭秘了任何人之间都会不可避免相互影响、相互学习镜映系统。
当我们掌握了镜映思维的模式,便可以根据这些原理,决定要不要采取这种行为,突破圈层,提升自己。原来,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很多事情我们虽然习以为常,但并不了解其真相,我们需要用一些理论来揭示事物运行的逻辑规律,推演命运发展的因果关系。
《镜映思维》
副标题: 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
作者: (英)菲奥娜·默登,特许心理学家,作家和演讲者,心理学硕士。
这本书讲了什么?
1 什么是镜映思维?
我们经常去做一些不经意间做出的动作,然后形成习惯,它们就成了我们的特征,无意中改变了我们的个性、信仰和价值观念。
再换个词,叫模仿,但又不只是表面的模仿。对于他人的言行,我们会先观察、模仿,然后理解、消化,而后就可以选择自己要做出的行为,选择我们对周遭环境的反应方式。
这就是镜映思维。
2 镜映思维有什么作用?
镜映思维影响了我们的性格养成、学习能力、自我定位、收入水平、社会地位、预期寿命以及生活质量。
我们出生后的前3分钟内,大脑里就会产生18亿个新的神经连接回路,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身边人的行为。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使我们可以快速熟悉这个世界,拥有模仿别人与学习知识的能力,也使人类文明得以传递和发展。
让人类繁衍生息到如今这个盛世的,少不了镜映的力量,有意识的镜映思维也是开启人类未来之门的钥匙,我们只需学习开发深藏在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的超凡功能即可。
3 如何利用镜映思维?
通过镜映思维进行角色建模,是理解人类行为和情感的细微差别及复杂性的唯一途径。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以下3种类型的角色建模:个人化角色建模、情境化角色建模和理想化角色建模。
我们主要讲个人化的角色楷模,你可能会认为,你根本不够格做别人的角色楷模。其实我们都是别人的角色楷模,只不过我们难以认识并接受这一点。
关于“角色楷模”的一种常见误解是,他们是英雄人物,是永不会犯错的人。其实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解,我们身边的“角色楷模”有好有坏,而且我们有时也是他人的“角色楷模”。
4 个人化角色建模的好处
据统计,一个人一生平均要见8万人,每个人都会对别人产生影响,而别人也会对你产生影响。
无论我们是否认识到了这一点,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角色楷模”,我们要模仿,就必须观察。观察让我们理解他人的行为,并按自己的理解去模仿。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角色楷模”,他们总是刺激着我们大脑的神经元系统。人们彼此传递文化习俗、观念和态度,教身边的人应该怎样做,不应怎样做。所以,每个人都参与了塑造人类的工作。
个人化角色建模就是需要通过相互联系、接触,相互信任、同情共理,建立牢固、高质量的关系。然后把情感倾向和价值观,输出给他人,让他们从中受益,得到帮助。我们也会反思总结,把自己从所犯错误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分享给他人,明确需要改善和提高的是什么。我们要有同理心和责任感,来与他人疏导沟通,打造长期互惠的关系。
成为角色楷模对双方都很有好处。给予他人、与他人共享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部分,对我们的心理和社交都很有益处。
其实就是打造个人品牌,我们需要有自我认知,清楚自己的个性,也要明白自己有哪些优势,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去影响到其他人。
5 一切都是为了更加美好
我们都是乌合之众里的一员,但我们也可以选择成为更好的自己。当我们利用角色楷模和集体镜像,来处理社交和情感问题,我们就会变得对身边的人,更加富有善意和同理心。每一次微小的变化,都能够成为蝴蝶效应,帮助我们改变这个世界,让世界更美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