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是一首渊远流传的内蒙古乌拉特民歌,据资料介绍,《鸿嘎鲁》(鸿雁)最初的词曲作者是乌拉特西公旗莫日更庙活佛,创作年代是清乾隆55年(公元1790)。 《鸿嘎鲁》曾经是乌拉特宴会歌曲的代表作。蒙语的“鸿”是 “白色”的意思,“鸿嘠鲁”是“白天鹅”,并不是鸿雁。它原本是一首传统的乌拉特敬酒歌曲。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翻译词义的演变,把“白天鹅”译成了“鸿雁”,歌词的大意也有所变化了,由敬酒歌曲变成了思乡歌曲。前几年,电视剧《东归英雄》将其作为片尾曲,由吕燕卫作词(应该是改写),额尔古纳乐队重新编曲,胡斯楞演唱,《鸿雁》的旋律才传遍大江南北:鸿雁天空上,队队排成行。江水凉,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
民族文化特征:
如果想要对《鸿雁》有更多深入的理解,那一定离不开对其民族文化特征的了解。蒙古族的民族文化,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 社会 被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而且音乐、舞蹈也在艺术上居于相对显赫的地位
作品 情感 赏析:
壮丽的草原景色,亮丽的蒙古服装,动人的 历史 再现,精湛的明星演绎,让我沉醉其中,沉醉在哀婉的乐曲中,慨叹的同时赞叹这些英雄们的东归壮举,漫天飞舞的暴风雪,湍流不息的乌拉尔河,令人生畏的沼泽地,杳无人烟的沙漠,围追阻击的敌人……这是怎样的一条东归路啊?土尔扈特人用他独有的顽强执著,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回到了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蒙古草原,回到了他们朝思梦想的祖国怀抱。
每每听到这首歌时,心就会隐隐的有种痛的感觉。当我们听到呼斯楞清澈的嗓音演绎下的《鸿雁》,不难产生共鸣,他的歌声里有你的乡愁,有你的成长,于是家乡就成了每个人心底最柔软最美好的缱绻。同时,这也是一个寄情于草原的男人自语。一个人,一杯酒,独对苍天,想一想曾经的过往,用力的遥望未来,那里是不是真的有彩虹挂在天堂。悠远蜿蜒,直抵内心。这是一首属于游牧民族的经典创作,《鸿雁》也一定会让世界听见中国民族的音乐之美 。
今夜,在这首舒缓的《鸿雁》陪伴下,再一次为渥巴锡所感动,再一次为一个民族,一个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去搏一搏的东归部族——土尔扈特部所感动!!耳畔传来这舒缓悠长的《鸿雁》,心便也随着这悠远荡旋的音乐飘向了无垠的原野上……广袤的草原上,天苍苍、水茫茫,那对对行行的鸿雁向何方啊!?
表现手法:
从整体看,歌词里主人公的家乡在北方的内蒙古草原,而工作地点在南方,至于白领、蓝领还是迷彩领则由听众对号入座。主人公这种无规律的南来北往经历,与鸿雁有规律的春来秋往经历形成了相似点和纠结点,因此主人公每次望见鸿雁飞翔,便触景生情,感慨系之。
从结构看,前两节的观察点在家乡草原,表达的是主人公看到鸿雁离家南飞时的心情。后两节的观察点在南方(相对于内蒙的南方,不是地理意义的南方),表达的是主人公看到鸿雁北归返家时的心情。了解了歌词的结构安排,许多困惑就容易理解了。下面逐段顺一顺。
第一节先写鸿雁飞翔的形象:成群的鸿雁长途飞行时确实排着队,或者排成“一”字,或者排成“人”字。“对对排成行”比较费解,可能是笔误。“一对”说的是一雌一雄,是一对夫妻。两只鸿雁怎么排成一行呢?那不是鸿雁的队形。况且在雁群里还有未成年的雁,怎么个排法?此处想说“队队排成行”吧?写的是大批鸿雁分成好几队在飞翔。主人公仰望天空,见到鸿雁一队又一队地高飞,便知道鸿雁要远行了。鸿雁为何要远行?接下来就写原因(环境):“江水长(不是秋天的特征,似乎应改为江水凉),秋草黄”。天要冷了,不适合鸿雁生存了,他们就拜拜了,去寻找适合他们生存的地方。最后写草原上的人们。他们知道冬天要到了,却不能成群结队地背井离乡,他们要留在北方的草原,应对冰天雪地的寒冬。此时仍然有人拉着马头琴,在秋风萧瑟的草原上,那琴声流露的淡淡忧伤人们听出来了,鸿雁也似乎听出来了。
第二节先写鸿雁的去向:他们要飞向遥远的、温暖的南方,离开他们眷恋的芦苇荡。在这片芦苇荡里,他们曾经觅食、恋爱、嬉戏、歌唱、筑巢、养育后代,度过了多少难忘的日日夜夜!然而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告别家乡。这与主人公的命运何其相似!第二句写主人公对鸿雁的呼唤,有挽留之意。“心中是北方家乡",是说鸿雁虽然飞向南方,但他们知道南方不是他们的家乡,真正的家乡还是北方,他们还会回来的,回到这片芦苇荡。这一节写的是鸿雁,却表达出主人公即将远离家乡的不舍之情。
第三节写主人公看到鸿雁北归,勾起自己思乡之情。主人公在南方工作,无意中看到一队队鸿雁飞向北方,对家乡的思念不禁油然而生,但是他却有家难回,就请鸿雁把他的思念带回家乡吧。想到家乡的春天到了,天气转暖了,他的耳边似乎又听到那熟悉的歌声和马头琴的乐曲。然而歌声是那么遥远,若有若无;琴声则游丝一般在他的心弦上微微颤动。
第四节两句词之间似乎没什么联系,但从暗线去体会,就感受到主人公的 情感 线索是清晰的,水到渠成,过度自然。“鸿雁向苍天,太空有多遥远”,表面是忧虑鸿雁,实则是忧虑自己。自己志向高远,背井离乡闯天下,可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太遥远了,有多少实现的可能呢?是留下还是回去,这是个问题。无论天空多么遥远,鸿雁都能飞回家。可是他呢,有家难回,有志难成,仰望苍天,忧从中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个命运相同的哥们儿凑在一起,啥也不说,只管举杯痛饮——“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原蒙古民歌《鸿嘎鲁》是敬酒歌,后两句可能就是原歌词。词作者把思乡主题与敬酒主题结合起来,不但不牵强,反倒产生了奇妙的效果。
1诗词中“鸿雁”的意象是什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刘清华
古诗词意象鸿雁
古诗词意象鸿雁趾间有蹼,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大型候鸟,也叫“大雁”。每当秋冬季节,古诗词意象鸿雁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域都可以看到雁阵飞过的景象。正因为如此,它被人们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1借代书信
鸿雁作为书信的代称,典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从此,它就成了书信的雅称。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希望远道而来的鸿雁能够带来友人的消息。诗人对李白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寄托思乡
鸿雁定期往返于南北方,使许多滞留外乡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限忧思。诗人借此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隋朝薛道衡的《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诗人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借此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唐代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也生发出“乡书何处达★训练
2鸿雁在古诗词中有什么象征意义鸿雁来指代书信。
出处: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白话释义:
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
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
创作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于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和《梦李白二首》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当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前二首诗中的怀疑总算可以消除了,但怀念与忧虑却丝毫未减,于是杜甫又写下《天末怀李白》表达牵挂之情。
文章赏析:
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
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
吟诵全诗,如展读友人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3以大雁为意象的诗句以大雁为意象的诗句1)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如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2)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3)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故诗人常用来比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之情。
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古诗中“鸿雁”象征什么原发布者:李鹏亚
鸿雁象征的含义篇一:鸿雁象征的含义篇二:鸿雁象征的含义鸿雁是一种大型候鸟,春来北国,秋去南方,在千百年来的往返途中,传递了多少故事,承载了多少文化,真是难以尽数!作为最常用的原型意象,在古代诗文中,鸿雁的文化内涵是最丰富,最深厚的为了便于掌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试陈述之1、哀鸿遍野哀鸿,即哀鸣的鸿雁,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灾民哀鸿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音渠)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这一意义,是由这首诗引来的后起义黄侃《水龙吟秋花》“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愁侣”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这几首诗词的作者都是对战争和社会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为“哀鸿”而哀也杜牧《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虏弦”是外族人的弓箭,云外惊飞四散哀鸣的当然是汉族边地的百姓这是“哀鸿”的哭喊2、孤雁失群据说,鸿雁群栖群飞时是不鸣叫的,鸿雁鸣叫意味着失群所以古诗文中写孤雁失群都是从鸣叫声入笔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蒋捷《虞美人》:“壮
5亲们,告诉我关于 落日,鸿雁,梧桐,分别代表什么意象,列举几个诗鸿雁:
1它往往和贫苦的老百姓联系在一起。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2它往往寄寓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音信的盼望和羁旅伤感之情。例如,隋朝人薛道衡的《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诗人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借此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3有时,它还可以用来借代指书信。鸿雁作为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4 它还可以表达诗人或孤独,或孤高,或受尽迫害等情感。
在诗人笔下,“孤雁”的意象很多,诗人往往用“孤雁”、“孤鸿”、“断鸿”来喻人。代表作品有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演讲词的基本特点。
(2)理清文章层次,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范读、默读、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通过合作探究,弄清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张思德的高过品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张思德同志精神,树立正确人生观。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视频《为了谁》导入课文《为人民服务》。
二、演讲和演讲词
在某一特定的、正式的场合,面对听众把自己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较为系统全面地说出来,这就是演讲。演讲时所说的内容就是演讲词。
在内容上,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在表达上,偏重于议论,说明,也不排斥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清楚不繁杂。
演讲词特点:(一)要有针对性。要考虑演讲的场合,听众的年龄、文化程度,听众需要了解或解决些什么问题。
(二)要有启发性。要通过充实的内容、严密的逻辑,晓之以理,让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演讲词需要阐明的观点,明确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目标。
(三)要有感染性。由于演讲词是说给听众听的,因此语言要明白晓畅、自然朴素;演讲者能够结合现实,与听众作情感上的交流,以情动人,无论议论、说明还是记叙,在字行间孝应该倾注作者的真情实感。
三、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1893年12月26日生于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即开始革命活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成为中国***的创始人之一。
历任中国***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平生于政务、军旅之暇,喜爱诗词、书法,用功尤勤,造诣甚深。
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张思德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时以后,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四、张思德简介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人,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加入红军。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 1935年,他跟随红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伤。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员。
1944年,张思德接受上级的烧炭工作。9月5日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中午时分,窑洞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标注生字词。
2.为下列生字词注音(课件出示)
嬉.戏(xī) 遮蔽.(bì) 参.天(cān) 心弦.(xián)
拯.救(zhěng) 愚.蠢(yú) 樵.夫(qiáo)
3.解释下列词语
固有:本来有的。固:本来。
泰山:山名,在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五湖四海:本文指全国各地。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种事物上)。
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
追悼:怀念死者,表示哀悼。
4.请同学朗读课文。
思考:演讲的听众是谁?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
听众是根据地的军民。围绕的中心是:为人民服务。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我们应该追悼他,学习他,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5.这篇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讲了哪些内容?
(1)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2)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5)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四、合作探究
1.指名读第1段,探究:
第1段第二句话中的“这个”指代的是什么?本段前两句话有什么含意?
“这个”指代“***和***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两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性质是“革命的队伍”;二是***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宗旨是“为着解放人民”“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2.齐读第2段,探究: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鸿毛还轻”这个句子论证了什么?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这个句子承接上文,进一步论证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判断一个人死得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在于他是否为人民利益而死。这句话阐明了死的意义和价值,运用了对比论证法。
3.齐读第3段,探究:
第3段毛泽东同志举他鼎铭先生提出的“精兵简政”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
举例意在说明革命队伍要采纳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建议和批评。
事实论据:增强了说服力,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
4.指名读第4段,探究:
怎样理解第4段中“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句话?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定会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的复兴,为了民族的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5.朗读第5段,探究:
第5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感情?
号召大家给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开追悼会,寄托哀思——不仅要在党和军队中这样做,还要将此方法介绍给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一做法表现了党的领袖对普通党员、战士和群众的无比关心和爱护之情。
五、课堂小结
了解本文严密的论证及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
1.严密的逻辑思路
推理论证练习:根据逻辑思路,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板书)
(1)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是队伍中的一员,所以——。
(2)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所以张思德死比泰山还重。
(3)仿照这样的逻辑推理写一段话。
关联词语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
2.用具有组织说服力的事实进行论证。
从第三段中找出事实诊所并说说它的作用。
第三段中举出李鼎铭精兵简政的建议被采纳的这一事例,证明我们能够做到为人民的利益坚持 好的,改正错的。从而坚信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事实论证增强了说服力,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
3.逐层深入的论证结构(学生讨论后归纳)
首先提出论点: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接着论述论点:为人民服务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为人民的利益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最后发出号召:悼念烈士,寄托哀思,团结一致。
本文的论证结构与一般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演讲思路十分清晰。
六、课堂练习
1.品味语言
下列句子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1)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2)一切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排比句的应用会增强气势,增强演讲词的感染力。
2.课后练习二、三
七、课后作业
1. 由语文课代表在班级组织召开一次“我为人人”的主题演讲,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
2.阅读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想一想,同样是追悼会上的演讲,二者语气有何不同?
教学反思
毛主席这篇演讲词论点鲜明,论述缜密,采用了一系列的论证方法使语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因此教学中我主要抓住重点句体会。例如在第2自然段的教学中,黑板出示重点句。理解句意,引导学生体会两种人死的不同感情色彩,再通过对比朗读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道理。
第3自然段的教学主要是抓住关联词,采用填空的方式,通过关联词的咀嚼,揣摩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体会主席语言的严密性。
第4、5自然段的教学是由扶到放,在“死的意义”、“不怕批评”的语段中感受了文本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体悟,体会毛主席语言的严密性.
我们看见了鸿雁结尾表达了青年舞蹈工作者对精神传承的喜爱情感。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在《我们看见了鸿雁》中,创作者运用戏剧式的叙述方式,带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既表达了深扎精神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也反映了青年舞蹈工作者的精神传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