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诗: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

闺怨诗: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第1张

#诗词鉴赏# 导语闺怨诗一般来说意境很美,情感很饱满,而且它的字句可以说是,字字妥贴,句句恰当,也许每个字都是很平常的字,连在一起却成了很美的诗句,句句都有诗意。下面是 为大家带来的:闺怨诗: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宋代: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译文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注释

柳庭风静人眠昼: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昼眠人静风庭柳: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香汗薄衫凉: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薄汗香: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手红冰碗藕: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藕碗冰红手: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习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郎笑藕丝长: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长丝藕笑郎: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担心他薄情寡意不如藕丝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回文四时闺怨》之一。这四首词均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十月。东坡被贬黄州,“杜门谢客”,冬至后又去天庆观养炼。在无所收获之后,写闺怨回文以解脱。

赏析

 东坡的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东坡的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等,下句补充发展了上句,故为妙构。

 这首回文词是作者“回时闺怨”中的“夏闺怨”。上片写闺人昼寝的情景,下片写醒后的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柳庭”二句,关键在一“静”字。上句云“风静”,下句云“人静”。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写“静”,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三、四句,细写昼眠的人。风吹香汗,薄衫生凉;而在凉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变化在“薄衫”与“薄汗”二语,写衫之薄,点出“夏”意,写汗之薄,便有风韵,而以一“凉”字串起,夏闺昼眠的形象自可想见。过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动。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上句的“冰”是名词,下句的“冰”作动词用。古人常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写以冰水拌藕,犹此词“手红”二句意。“郎笑耦丝长,长丝藕笑郎”,收两句为全词之旨。“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绵长,古乐府中,常以“藕”谐“偶”,以“丝”谐“思”,藕节同心,故亦象征情人的永好。《读曲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怜),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调笑的意味的,故闺人报以“长丝藕笑郎”之语。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领情或是不识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丝之长,末句始露出“闺怨”本意。

 这首词在格律、内容感情、意境等方面都符合回文词的要求,同时又不失作者的大家气派,实为难得。

在古代的时候,闺怨诗大多数是由男性书写的。他们在书写这些闺怨诗的时候,所想要表达的情绪并非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表达的是女子在闺阁之中的这一种哀愁之情。大多数男性在书写闺怨诗的时候,其实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境之下。

他们将自己的这一种情况比喻成是在闺中的女子一样,因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得不到实现,在自己的才能没有办法施展的时候,他们就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烦闷心情。于是在他们书写的闺怨诗之中,他们将自己比喻成是在闺中的女子,而诗中提到的思念的男性其实代表的是他们心中想要实现的理想和抱负。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自己怀才不遇这一种情况的抱怨。除了男性书写的师闺怨诗之外,有一些国闺怨诗也是由一些女性的诗人来写的。在这个时候她们写的是真实的感受,表达的是自己对于所想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在闺阁之中的无奈和悲伤。

很多的男性是人在书写归怨诗的时候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女子的心情,其中在书写闺怨诗的时候,如果不是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而是在书写女子在规格之中的悲怨心情时,也并不能够完全的准确。

大多数这样的一种情绪和态度是由他们自己在心中所想的,因此所表达的情绪也并不是当时女子真正的心情,全部都来自于他们自己对这一种感情的猜测。

我们课上讨论这个问题。大家各抒己见。1、能力说:过去女子大多不识字,不会写诗。(一旦会写,就比男子强,比如李清照。)2、含蓄说:中国传统女性都比较含蓄,羞于将这样的情感告人,所以只好让男诗人代言。(从历史看,李清照等才女确实因此蒙受了道学先生许多的指责。)3、 埋没说:女子其实写了更多,只是埋没于闺阁之中,没有流传于世而已。(看《女性文学史》时就曾慨叹:有多少有才华的女子把一腔锦绣心事压在箱底最后葬在时间的灰烬里?)4、 同情说:过去有许多被抛弃的女子,男诗人写闺怨是给予她们深深的同情。5、 自恋说:闺怨诗只是男诗人自恋的方式之一。他们总愿意做白日梦,总愿意设想女子们 这样苦苦地等着他们。6、 愧疚说:写闺怨诗的诗人正是那久游不归的游子。他们写出女子的幽怨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情。(老杜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中还是有愧疚和思念的。)7、 阴谋说:这是男人的审美和价值观的体现。他们塑造这样的贞妇怨妇,并且把这类诗歌写的很美,写的怨而不怒,是为了诱使女子们放弃别的选择,从而把她们禁锢在闺阁和等待中。8、 变态说:女性的内心世界对男诗人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值得探索和表现。男人写女人是常态,女人写女人是变态。9、 空闲说:女子各自在闺阁中正发愁呢,顾不上写诗。10、 情深说:情至深处,归于沉默。还写什么诗呢?11、 自我说:男人们很多怀才不遇,他们一生等待一个机会,等待君王的看重就像闺阁女子绝望地等着不归的游子。男人们写闺怨,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而已。(的确,从屈原那里开始,写美人香草就是个传统。) …… 你觉得呢?

李清照的作品是真性情的流露,真生活的写照。其情感、生活与作品合为一体,具有浓烈的女性创作主体色彩。某些闺怨诗,如王昌龄的“闺中**不知愁”等多客观镜头,缺乏作者主观真实的情感,所谓闺怨,是男性创作主体的越俎代庖,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憾,“终隔一层”。与清照真情作品之别不可以道里计。清照所写情词,写离别,寂寞,伤感,相思,都是真实的情感,女性成了抒情主体。李清照向整个社会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倾吐自己身为女性的喜怒哀乐。其情感是心灵的展示,真情的喷涌,是女性审美情趣的流露,表现出女性对生命意识和价值的内省和感悟。她作品摆脱了女性作为世俗玩物和被观者的遭遇,摆脱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物化的倾向,女性成为有血有肉有自己内心情感世界的活生生的人。咏花词中自我女性意识鲜明,塑造了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灵魂。

希望采纳

沈如筠

沈如筠,润州句容(今属江苏)人,大约生活在武后至玄宗开元时期,在文学方面有一定成就,长于诗歌文章,其作品包括志怪小说。曾任横阳主簿,与储光羲(约707~760)等齐名,是当时著名诗人。其诗共四首录入《全唐诗》,以《闺怨》为其代表作。其志怪小说《异物志》、《古异记》均已失传。

闺怨

原文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译文

大雁都已飞走,书信再难传出,愁绪多得令人难以成眠。多希望能跟随那无处不在的月亮,将光辉照射到你的军营。

鉴赏

此诗虽题为“闺怨”,但其内容并未只停留在儿女私情、哀怨苦楚之上,而是将人物的感情上升到爱情的高度,以主人公的口吻娓娓道来,表达形式更为直接,效果不凡。

传说古人以飞禽传递信件,雁足传书出自《汉书·苏武传》,是表达思念之情的典故。诗人却说“雁尽”,可见人物相思无处倾诉,爱人音讯难寻。家中妻子想要传书给远在塞外的爱人,可惜连大雁都归家而去,自己却只能独守空房,愁绪油然而生,以致夜晚也难以入梦。叙述清楚,平实感人。

后两句,女子抬头看到窗外悬挂的明月也是同样的形单影只,同病相怜之感油然而生,愿随明月远行,追随无处不到的月光去到爱人身边。“伏波营”出自东汉马援的典故,点明出征的爱人在南方边境从军。

此诗以妇人的心情,倾诉对离乡征战的爱人的相思之情,叙述、描写委婉自然,细腻深沉。诗人并没有单纯地去写主人公的哀怨,也没有只凭借旁观者的同情心来行文,而是通过主人公自己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主人公纯洁、真挚、高尚的思想感情,提高了全诗的格调,是一首千古传诵的佳作。

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形象跃然纸上。闺中**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她平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故**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

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闺怨诗王昌龄赏析:

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从“未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故**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而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

原文: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

闺中**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装扮之后兴高采烈登上翠楼。

忽见野外杨柳青青春意浓,真后悔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注释:

1闺怨:**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2"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

3凝妆:盛妆。

4陌头:路边。

5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觅,寻求。

6悔教:后悔让。

创作背景: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76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