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是公认的高情商的人,虽然长相着急,但是说话让人舒服到无可挑剔,即便你是个鸡蛋里挑骨头的人。上《鲁豫有约》的时候,
鲁豫说:“听说你最近很红啊!”
黄渤说:“是啊,都上《鲁豫有约》了,能不红吗?”
所以问到什么是高情商?通常会被人们理解为会说话,说他人喜欢的话。
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要委屈自己的意愿,去取悦他人,说违心的话呢?
蔡康永也是娱乐圈出名的高情商者,他说: 所谓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他人放在心上 。
于我而言,我会这样描述情商的结构: 识别自我情绪、管理情绪、认知他人情绪,处理相互关系 。
顺藤摸瓜,原来提高情商的基础是与情绪友好相处。
我的上一篇是 《告别情绪化并不难》 ,和本文有很高的相关度。
当我们提及一个人很情绪化时,大抵都是指消极情绪,通常会用焦虑、愤怒、孤独、绝望、内疚……来描述感受。
你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感受吗?
当你感到焦虑时,你是在担心,还是恐惧?当你感到愤怒时,你是在烦躁,还是愤慨?
这里引入情感颗粒度的概念,就是识别情绪的敏感度或者说辨别情绪的能力。
情绪就像沙子,我们的认知系统如同筛子,如果筛的网眼大,细腻的情绪就会被忽略,这就是情绪颗粒度低。
反之,当我们的内在认知系统的“网眼”较小,那情绪“沙子”的小颗粒也会被识别,就是情绪颗粒度高,对于情绪更加敏感。
情绪颗粒度高的人,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也能够识别他人的情绪。
和他们在一起,你会发现自己的小情绪总能被发现,被关心,你在他的心里有那么一块儿地方。
而那些情绪颗粒度低的人,自己情感不丰富,如同木头一样,更多时候用行动来表达情感,总觉得做出来的比说出来的更实在。
为什么男生总是被女生嫌弃不贴心?因为大网眼遇到了小网眼,很多男生不以为然的事,在女生心里是天大的事。
更重要的是,事情本身早就过去,女生早就讲感受了,把问题升级为“爱不爱她”,而男生还在讲事情。
那这种情绪颗粒度是天生的吗?颗粒度低的人是不是没救了?
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不是,因为我改变了。
只有识别了情绪,才能有效管理情绪。
为什么不用定义中的控制情绪?管理和控制有什么区别?
我们代入公司员工的概念来体验区别,管理员工和控制员工,管理是运用合理有效的方式提升员工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更多的价值。
而控制员工更多是一种以上对下的约束,员工不是提线木偶,这种约束只会带来更多的反抗,终有一天会爆发。
那情绪也是,控制情绪的意思是在情绪来临之时,压抑它,不让它发泄出来。这种情绪会进入到了自己的潜意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会被暂时遗忘,但是不会消失,它伺机而动。
这时候,视角是向外的,我们的情绪对象是外部。
而管理情绪就不同了,情绪来临时会被识别到,运用ABC法则分清楚事情本身是什么,带来了什么样的情绪,造成情绪的认知偏差是什么?
最后落脚点到自己的认知结构,我们的情绪对象是自己内部。当所有的问题落到自己身上时,就没有那么大情绪了。
自己总是更容易被原谅。
其实在管理情绪的环节,最重要的是要调整认知结构,认知没有对错,只有差别。这种差别源自过往的不同经历。
我生活在北方,2015年1月底去成都,看天气预报说十几度,我的反应是和早春晚秋的温度差不多,毛衣加大衣就可以了,羽绒服都没有带。结果南方湿冷的天气,加上没有暖气,我简直要被冻僵了,把可以套的衣服全都套身上了,特别狼狈。
这都是我的经历带来的真切的体验,下次我出门就知道如何去做了。
经历越少的人,认知越僵化,认知扭曲越严重,固守自己过往的经验,听不得他人的不同意见,自然感受不到别样的生活状态。二元对立思维之下,一直求真,为难的是自己。
情商提升的根本是不断推动自我发展与成熟。那现在也就不难理解从小缺乏父爱母爱的孩子为什么情商高了。我们有父母挡风遮雨,他们都需要自己承担,相同的成长时间,他们的空间更广阔。
痛苦的地方就是改变动力产生的地方。行动中受挫,认知会相应调整,通过自我觉察与他人反馈,不断迭代自己。
当我能够自我觉察时,我看待周围的人事物都变得美好起来。同样的事情换了不同的认知结构,整个世界都变了。
当我能够接纳自己的时候,我也可以接纳他人。如果他人的行为你不能够理解的话,一定是还有没看到的部分,不要着急下结论。你会发现他的内在需求,如同发现自己的需求一样。
凡事有因果,每个人的决定都是当下他可以做出的最好的决定。
上面的这段话又让我想到了黄渤,网络有个段子说马云问他:“我长地丑不丑?”
很多人都觉得这个问题很尴尬,如果自己是黄渤,会怎么回答?
“外表不重要,男人重要的是看内在。”
“不能说是帅的,但是也不丑。”
……
黄渤说:“挺丑的,和我一样丑。”真实而自然。
当我们可以看到他人内心的需求,并可以尊重他,不评判,我们会被他人喜欢,也会成为自己喜欢的人。
低情商的突出表现是什么?讲道理!
这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人是谁?《大话西游》里的唐僧有没有?
高情商的人会说话很重要,不擅长说话之道,我们可以选择倾听。倾听是特别好的交流方式,不知道如何说话就先保持沉默,总用嘴巴去说,脑子去想的机会就少了。
在显之前先学会藏,非常必要。
前一天还完全没有症状,几天之后就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下不了床,连呼吸都觉得困难,任凭亲人在旁边怎么呼唤,都再也无法应答一声。
前一天还在微博里跟无数的网友说我很好,等我恢复了,我还要继续穿上我的白大褂,给患者服务;可不到一周,我们等来的,是心跳图变成一条直线……
有人说,COVID-19就像个恶魔,不管是医生还是普通人,不管是刚刚30出头还是已经走过了人生的大半旅程,一旦“中招”,绝没有全身而退之说,只会对“不幸”二字有更深刻的认识。
冯小刚的**《如果芸知道》中,徐帆老师饰演房东林太太,家里先后来了一男一女两个中国租客。看见这两人最后喜结连理,她很高兴。酒桌上,她喝着喝着,竟哭出声来。
她用标准的武汉话,呼喊着已经离世的老公:“林国梁,当年我在大学里读书读得好好的,你为什么偏偏要到我们学校写生?我只看了你一眼,就一眼啊,我的魂就丢了……可你为什么要丢下我一个人?一个人?”
林太说,半路上被留下的那个人,才是真的苦啊。
从2019年年底至今,因为这场疫情,在你身边,像林太这样,被半路留下的人,有多少?
“你的感受我都懂”,是真正的安慰吗?
看蔡康永的情商课,我学到了一个词,“情绪的颗粒度”。
颗粒度,代表着粗细,代表着情绪感受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每一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我们以为我们懂得,其实很可能只是自以为是的想象。
看到别人哭,下意识就会判断别人是难过;听到对方哈哈笑,就以为别人一定是开心;而如果有人皱起了眉头,他就下意识的反应:你生气啦?
这样的反应,说明情绪颗粒度粗。人是多么复杂的动物啊?哪有那么简单?每一种行为背后,情绪的层次可能千差万别。
情绪颗粒度很细的人具备更强的情绪识别能力,更能体会自己的情绪,也更能觉察别人的情绪。
情绪颗粒度很细的人看到别人流眼泪,会下意识的去辨别眼泪背后的情绪,是悲伤,是难过,是惆怅,是失落,还是失望呢?
这绝不是小题大做。
德国有个叫约翰凯尼格(John Koenig)的作者,花了7年的时间,制作了一本“悲伤”词典。这本词典里,有8000种形容不同种类的悲伤的词汇。
一颗眼泪,8000种不同的悲伤。面对这样惊人的“情感颗粒度”,你还敢说自己“感同身受”?
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讲过一件事。他的一个朋友是医生,妻子因为癌症去世了。医生很爱妻子,一直没有办法接受她的死亡,想要追随妻子而去。
想象一下,如果医生是你的朋友,跟你说,他不想活了,你要怎么安慰他?
弗兰克尔是这样做的。他问这位医生:“如果你是先离去的那个人,你的妻子现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她会不会很痛苦?
医生回答说:“那可她要受苦了,她怎么能受得了呢?”
弗兰克尔说:“你看,你的妻子免除了这种痛苦,你替代了她的痛苦--代价就是你还活着,并且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医生摇了摇头,离开了,可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听到他说过要寻死的事。
弗兰克尔把这件事写成了书,书名叫《活出生命的意义》。在他看来,他跟医生的对话,帮医生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看到苦难的意义。
当苦难有了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
其实,弗兰克尔本人也是经历过大难的人。他是犹太人,曾和全家人都被关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他这样总结自己幸存的原因:我关注的并非注多数人丧生的原因,而是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幸免于难。
正是基于这样的经验,弗兰克尔建立了心理治疗领域的意义疗法。这种疗法的核心是:人要关注的不是获得快乐或者去除痛苦,而是找到生命的意义,去爱,去工作,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如果你的身边有在疫情中失去亲人和爱人的朋友,弗兰克尔的经验或许是你对他们提供有效安慰和帮助的途径。
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够生存。
帮助你的朋友找到生命的意义,远比说一句“我感同身受”要有用的多。
当然,寻找生命的意义是一个过程,在那之前,请静静地陪伴,温柔地在他需要时递给他纸巾。
找到了意义和责任的生命,才会展现出内在的张力,在春天,重新生机勃勃。
在做早教老师的这些年里,看见过很多带小朋友来上课的家长,他们对于孩子在刚开始适应环境时的胆怯,上课途中的哭闹,都特别抗拒。 看见孩子有情绪了,就试图压制下去 ,似乎觉得这是件特别丢脸的事情。
记得当时有位男家长,每周都带孩子来上课,操着一口东北音,对孩子特别不耐烦。而这位男孩又很害羞,不愿多开口说话,也不愿和老师小朋友交流。
有一次,在上课途中,其他小朋友都做了自我介绍,轮到这位男孩时,他一直往爸爸怀里靠,一如既往地不愿意介绍自己,这时爸爸的脸上挂不住了,把孩子往外推的同时,忍不住破口大骂:“你就说你有什么用,一天到晚像个女孩子一样哭哭啼啼。”男孩开始小声地抽泣,最后,这节课也没有上他们就走了。
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而男孩也越来越沉默,不愿意交流,眼泪也常常在眼眶里打转。
同样在生活中面对孩子的撒泼打滚,不配合,你是否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妈妈带6岁的男孩看表演,
男孩说:“表演太无聊了。”
妈妈说:“一点都不无聊,太精彩了。下次我再也不带你来了。”
3岁的男孩上课躲在妈妈后面
孩子说:“我不去。”
妈妈说:“有什么好害羞的,胆子这么小。”
妈妈转头和其他家长说:“我家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胆子小。”
6岁的小女孩哭着跑来对妈妈说:“妈妈,我的玩具丢了。”
妈妈回应说:“哭什么哭,谁让你乱扔的。”
“我就要那个玩具,哇!哇!”
“你怎么总是这样,这不是第一次了,告诉你玩具不要乱扔就是不听。”
大家看出来了吗?父母在一遍遍地 否认孩子的感受 ,对话最终指向争吵。父母不停向孩子传递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而要相信父母的判断。父母们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
孩子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孩子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
孩子没有自己的感觉。
行为有对错,而情绪没有好坏 。这意味着孩子 所有的情绪父母应该接纳 ,而 行为却需要父母去限制 。只有 先处理情绪 ,从情绪中脱离出来,才能更好地 处理事情 。一个人在气急败坏的时候,所作出的决定大多数都是错误的,同样地,孩子只有在 好的感受 下,才会有 好的行为 。
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时,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情绪。我们来举个例子。
14岁的玛丽要过生日了,玛丽分别邀请了ABC同学来参加她的生日会。
这些同学会有什么样的反馈呢?
A同学:我很沮丧,因为我很怕社交的场合,而且挑礼物让我伤脑筋。
B同学:我太开心了,玛丽是我最好的朋友,而且我喜欢热闹的场合。
C同学:我很平静,这对我来说既没有让我很开心,也没有让我烦恼。
情绪的ABC理论告诉我们, 事情本身只是引发我们的情绪和行为的间接原因,而我们对事情的认知和评价,才是导致我们情绪和行为的直接原因。
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每个人有截然不同的情绪,这些情绪有错吗?如果孩子和我们的情绪不在一个频道上,我们就该暴力制止吗?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不是孩子开始质疑自己的感受出了问题,继而否定自己的感受,时间久了,变得麻木,不愿意接纳自己的感受。我们知道我们老一辈的父母,喜欢压抑自己的感受,习惯牺牲自我来成全别人,但感受压抑久了会以另一种形式显现,比如唠叨、抱怨、冷暴力。我们常常听的一句话是不是“我这么做还不都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啊。” 帮助孩子去管理自己的情绪,是每个父母的责任。
还记得之前17岁男孩因为和母亲争吵了几句,从高架上跳桥身亡的新闻吗?
因为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理解和释放,他们没有能力去管理自己的情绪,父母一味地责骂,让孩子用这样自我毁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蔡康永在他的“情商课”中讲过一个心理学名词叫 “情绪颗粒度” ,这是指我们辨认情绪的能力,如果你是 情绪颗粒度很细致的人,你就很懂得分辨不同的情绪 。有些人不仅能够判断出来,这个人流泪是因为难过,还是因为感动,还是因为惆怅,他甚至能够辨认出难过当中不同的类型。
帮助孩子成为情绪的主人,才能让孩子真正地做自己,孩子才会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慢慢地,孩子也越来越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大量研究表明,情绪健康和情绪管理能力,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占据着甚至比智商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要再鼓励孩子像我们这一代一样,永远在隐藏自己的情绪,活得很寂寞。
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第一步,帮助孩子确认情绪。孩子所有的情绪和感受都是通过父母领悟到的,他们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知道什么是生气。
还记得上面描述的第一个场景吗?孩子觉得表演无聊,妈妈可以 帮助孩子确认他的情绪,描述出孩子的情绪 ,“宝贝,所以说这个表演让你很烦,你很不喜欢对吗?”这样的方式引导孩子关注到自己的情绪,并且一次次确认自己的感受。慢慢地,父母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情绪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那么第二步呢,就是 寻找宝宝出现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 在前面提到的场景二当中,孩子害怕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母亲公然责备孩子胆子小,这就给孩子贴上了一个标签,那么当孩子害羞时,她发现她变成了大家关注的中心,也引起了妈妈更多的关注。如果孩子害羞时,得不到任何关注,就没有什么理由继续害羞了。
在帮助孩子确认情绪的同时, 我们更要注意“共情” ,这就是我们的第三步。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人类本性中最深层次的需求是“渴望被重视”,当我们重视孩子,真切地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心去倾听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的情绪才会得到更好地管理。
在上述的场景三中,女孩的玩具丢了哭着找妈妈,妈妈如果能蹲下来,抱抱孩子,对她的感受表示理解,“宝贝,这太让人伤心了,如果妈妈心爱的东西丢了也会很伤心的。”并且让孩子尽情的把情绪发泄出来,痛苦一场,那么这个事情就能在孩子心中留下最小的创伤。在孩子最伤心的时候,父母还要恶语相向,无疑在孩子的心上多投射了一片阴影。例如那个跳桥的17岁少年,他的情绪无处安放,最后情绪达到饱和,只能自我毁灭。
上述我们讲到,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方法有帮助孩子确认情绪,同时对孩子产生共情,更要寻找情绪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此外呢,我们更要学会倾听,平等地对待孩子。
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感受非常重要,当我们承认孩子的感觉是千真万确存在的时候,我们给予孩子的是行动的力量。 好的感受才会有好的行为。 如果大家还没有意识到帮助孩子接纳情绪的重要性,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著名的育儿专家阿黛尔,她讲述了一件发生在自己孩子吉尔身上的事情,吉尔和朋友有一次在游泳池游泳时,有个大男孩来和她们一起玩,还带着她们去远一点的树后面,大男孩要舔她们的脚趾,朋友觉得很好玩,但吉尔赶紧跑回了家,她觉得有些不舒服,但是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吉尔依靠自己的感觉远离了危险,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直觉。如果我们否定孩子的情绪,不就等于破坏他们感知危险的能力。当我们告诉孩子他们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我们在撕掉他们的保护层,使他们的感知能力变得迟钝,不敢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因为一向来都是大人在替他们感受。
一个农民遇见了三个工人,他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回答:“我在赚钱养活自己。”
第二个工人说:“我在砌砖头。”
第三个工人回答:“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我们都是工人,都在养育子女,我们只是单纯的养大孩子,还是把它视为铸造孩子性格的机会, 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情绪是自我的重要的一部分。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情感体验的人,也只能分辨出“不太好”和“还不错”这两种情绪状态;每天我都好像活在一个打满了马赛克的世界,自己好像被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包裹着;自己虽然可以像个机器一样正常地学习和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谈,但我总是能感觉到没有来由的空虚与孤独。或许那时的我早已习惯了否认、压抑和隔离我的情感体验,以至于自己成了一个没有情感体验的机器。而在最近三年当我尝试去体验自己的感觉时,尘封的自我被重新打开,我开始不断地了解我自己,我成了一个有内在生命力的人,而非僵化的机器。
我需要不断地摸索处理情绪的方式并进行梳理。一年前我开始通过看小说等方式去熟悉人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的颗粒度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但很快我就陷入了一个困境,那就是我不知道我要如何处理我体验到情绪,也因此开始了一段时间的处理情绪的学习。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体验我的情绪,并且阅读了一些相关书籍,也跟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了一些交流,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体验。我想把这些经验和方法梳理一下,供我自己日后不断参考和完善,同时也把这些内容分享给大家。
第一部分:如何对待比较熟悉的情绪
有些情感自己或许已经很熟悉了,自己已经反复体验过并且对它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已经很了解了,这些情绪可以这么对待。
(1)我可以把它放在一边不管它,专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把它当成自己书房里出现的安静的且对我没有什么需求的小动物,不必理会它。
(2)如果我的注意力会被它带跑,我可以有意识地去调整注意力快速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上;或者在时间的情况下暂停几分钟去处理它。
(3)在处理它的时候,可以告诉自己为什么拥有这样的情绪,看一下现实中是否发生了什么从而激发了我这样的情绪体验。也可以通过冥想等处理这些情绪。
(4)倾听这些情绪告诉自己的关于他人和外界环境的信号。
例举一些曾经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情绪,这是我现在可以从这些情绪中”听到“的一些东西以及自己的一些应对方式。
自己觉得被贬低时或者想要竞争时,或许是别人在秀优越感、在刷存在感,或者在打压人。若自己出现“自己不好”的念头,要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反应,自己并不是不好;若自己想要着急跟着出风头,可以先思考一下自己现实中是否需要去表现自己。
当自己觉得内疚和自责时,或许别人想要通过引发我对这些感受来操控我,自己要留心让自己不要在这种情况下答应别人的不太合理的请求。
当自己觉得委屈时,或许是因为自己的一些需要被忽视了,自己或许要去为自己的需要多争取机会。
当自己觉得无能为力时,或许是因为发生了一些我无法掌控的局面,这种局面往往是因为那样的情境是不受我控制的。要记住,自己仍然和平时一样有能力,自己仍然有力量去掌控自己的生活,自己并不是只能无力得等待命运或者它人的安排。无能为力的感觉只是一个感觉,它不等于我在现实层面是无力的。(同时,我也不一定非要去控制现实中的局面。有的局面是它人的因素造成的,此时我无法控制它人,只能自己调整自己。)
当我觉得愤怒时,或许别人的举动侵犯了自己的边界。这个时候,不要仅仅因为生气就怼回去,而是要考虑一下别人是否真的是心怀恶意的以及自己是否在意跟对方的关系,再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即表达看到了对方的关系又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边界。
(5)自己不必太快简单得依据情绪做出反应,要给其它可能性更多的机会。比如,当自己内疚时不要立马答应别人请求,当自己愤怒时不要立马攻击别人。
第二部分:如何对待自己不太熟悉的情绪
(1)如果某个强烈的情绪体验对自己来说是陌生的,自己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或者很少体验到,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时,自己不必立马去处理这些情绪。自己可以先将这个情绪打包,然后就专心做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该做的事情。打包的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把那些情绪隔离,还有冥想。
(2)等到合适的时机(对我来说,是休息日或者跟咨询师会谈时),去消化这些情绪。
(3)在合适的时机消化这些情绪时,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
这个情绪是什么?为什么我会体验到这个情绪,当时是发生了什么吗?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是否也体验过这样的情绪?我生命中最早体验到这个情绪是什么时候?这样的情绪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想要告诉我什么信息?这个情绪现在想要告诉我什么样的信息?
(4)在合适的时机处理这些情绪时,可以结合《伯恩斯新情绪疗法》里的内容,检验一些自己在这样的情绪背后的思维方式,从而对自己的思考方式多一些了解,也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一些调整。
第三部分:预测一些事件中自己的情绪
自己并不是只受突然出现的情绪的摆布,有些事件中的情绪是可以预测的,自己可以体验做准备。
举个例子。当我见到一些亲戚时,我可以先预测亲戚的状态和他们跟我的互动方式,思考自己会如何处理它们。
我可以预测某些亲戚见到我之后会从头到家扫视我、像看一个器具一样打量我,我预测在那样的情境中我会有不适甚至愤怒;若对方对我来说是有深厚的情感联系并且关心我的人,我可以选择到时候先把不适感放在一边并且礼貌地跟对方打招呼;若对方的眼神不怀好意,那我可以心里默默吐槽一句甚至视而不见,或者稍微忍耐一下打个招呼;自己不必单纯因为愤怒就对他们发怒或者把表情写在脸上。
再进一步,我也可以尝试理解一下这些亲戚的举动。比如有的亲戚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在意通过跟他人对比来确认自我价值,当有人出现时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拿自己和别人去比较,他们脆弱的自我价值让他人的生活中充满了竞争对手和敌人,他们或许也因此活在痛苦中。通过对他们的理解,我对他们的愤怒转化为了同情,甚至在跟他们见面时可能会对他们进行夸赞从而帮助他们确认他们是有价值的。
第四部分: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
感受不等于事实,不要认为自己感受到的东西在现实中就一定发生了。
不要在强烈的感受的驱动下去做太重要的决定。
感受是人类正常的反应,它们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不必从道德上评价它们,也不必因为自己有各种各种各样的感受而自我谴责。
以上是我个人目前的处理情绪时的一些心得。目前稍微有些不成系统;随着对情绪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我将会不断地完善它们。以上内容主要是我的一些个人体验和方法,我选择这样的方法背后也有基于我自己的个人喜好和生活习惯的考虑,这些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若对相关理论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伯恩斯新情绪疗法》、《情绪急救》、
家长们普遍觉得,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难养了。
但如今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孩子们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物质都已不成问题。
于是,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基本的生理需求获得满足后, 孩子们就转而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了, 比如安全、社交、尊重以及他人的肯定。
可能有些父母也会发现,孩子们常常会提出问题,有时即便回答了娃的问题,麻烦仍然未从真正意义上被解决。
这是因为孩子的问题,本质上就是个假问题,而父母没有看到其背后的真需求。只有解决了孩子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给麻烦画上句号。
下面用一个故事来说明:
埃里克在妈妈下班回家,还没来得及脱下外套的时候,就从卧室里冲出来,带着眼泪问道:我怎么才能写完这篇作文呢?
然后妈妈告诉他:“没事儿,一会儿妈妈跟你一起做。”
可埃里克的情绪丝毫没有冷静下来,仍然继续问:我怎么才能写完这篇作文呢?
听到埃里克重复问这个问题,妈妈觉得很奇怪,她以为孩子没听见,于是又重复了一遍答案。
可这次孩子的情绪反而更糟糕了,开始大声嚷嚷道:“我写不完这篇作文了!”
妈妈差点发脾气,但她觉得孩子总是问同一个问题,一定有什么不对劲。于是试探性地问埃里克:“是不是今天老师给你留的作业太多啦?”
埃里克紧接着点了点头。
妈妈这才明白,孩子并不是想解决写作文这件事, 而是想告诉自己他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于是,她过去拥抱了孩子一下,然后温柔地说道:“哦,原来是作业太多,你担心今天写不完作文,所以才觉得着急,是吗?”
埃里克嘟囔了一声,随后情绪就慢慢缓和下来了。
实际上,埃里克的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假问题。
表面上——他想向妈妈询问如何写完这篇作文。
可内心真正的问题是——妈妈,我担心我写不完作文怎么办?
其实,在孩子提出问题或发脾气的时候,自己都无法解释内心真正的需求和感受是什么, 于是便出现了假问题这样的媒介。
他不知所措,所以像大人求助,但又无法准确描述出自己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因而在亲子间的互动砌起了一堵围墙。
于是,他们可能会浮于表面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发现孩子听不进去时,便怒火中烧,出现指责、暴怒的情况,而这样的处理,也会让处于情绪漩涡的孩子变得更暴躁。
失望、压力、担忧等各种负面情绪膨胀,亲子之间难以沟通,情绪的互动之门也就关闭了。
事后,父母又常常会觉得后悔,而孩子的问题不仅没得到解决,反而新添了更多的问题。
既然孩子的心理不够成熟,无法表达出自己问题背后的需求。那么,作为倾听者的父母,就更应该 主动去探寻假问题外表下隐藏的担心、失望、无助、压力等各种真需求。
如果他能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父母理解并接纳,身上如同刺猬般锐利的尖刺就会逐渐消失。想要理解这个问题,不妨把当事人的角色转换到自己身上。
■换位思考的例子:
比如早上在家烙饼,此时手机来电话了,孩子又在哭泣。在你解决完这两件事后,发现饼也糊了。
这时如果你的丈夫说:天呐,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烙饼呢?
相信你当下的心情也会十分糟糕,因为丈夫并没有体会到你把饼烙糊了的原因,以及你当下的情绪感受。
正确的三要素是,在孩子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家长需要 理解、不责怪、不告诉他应该如何改进。
否则,原本善意的回答也可能产生敌意,沟通问题是影响家庭氛围的直接因素。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教会孩子体察并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情绪理论中有个概念叫 “情绪颗粒度” ,这是一种辨别自身情绪的能力。
当然,既然是颗粒,就代表它有大小粗细之分。生活中,我们常说有的人粗线条,辨别不出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实际上指的就是情绪颗粒度比较大。
孩子在认知和表达上比较模糊,常常空泛笼统,让人无法理解。因而家长要帮他缩小情绪颗粒度,做到精确感知并表达自己的情绪。
1)帮孩子建立情绪词汇库
受尚未完善的大脑控制,孩子的情绪概念系统都比较弱,要形成比较丰富的系统并非一日之事,需要经过家长有意识的漫长引导。
从一开始了解简单的词汇,比如开心、不开心等,一直到后来能对愤怒、悲伤、沮丧、生气、害怕、担忧的负面情绪,形成清晰的概念。
这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 帮助孩子建立情绪词库, 通常从一岁左右就可以开始。
比如,在孩子自己或家长出现情绪后,可以通过词汇进行准确描述,来给孩子的大脑形成记忆刺激。
也可以运用正面管教中这张经典的情绪认知脸谱图,时不时教孩子将当下的情绪与脸谱相对应,加深理解。
2)帮孩子捋清情绪产生的原因
比如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大吵大闹时,家长要让他对自己情绪的来龙去脉拥有清晰的认识。
与此同时, 告诉他这样表达情绪并不是种好方法 ,不仅会让自己陷入到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还无法达成目的。
这是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情绪,和自己正确表达情绪的基础,对日后的社交而言具备重大意义。
3)教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如果孩子比较小,父母可以抓住他出现情绪的机会,教他描述当下情绪的词汇,告诉他现在处于什么状态。
对于年纪比较大的孩子,可以采取启发式的提问: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并让他搜寻情绪词库并找出对应的解决方式。
4)坚持记录情绪日记
让孩子在遭遇一些重大的情绪经历后,花点时间把自己的情绪记录下来,并对其进行分析。让他学会思考情绪背后的原因,需要如何去做出改变。
要求记录时不能使用宽泛模糊的字眼。 比如难过,分为很多种:郁闷、空虚、遗憾、后悔等。
孩子必须尽可能细化地描述情绪,才能提高对情绪的敏感认知,这样就不会再使用假问题来表达真需求了,亲子间的沟通也会友好许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