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小说的开头怎样吸引人? 1、设定悬念。一开始就留下疑问,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
2、讲述故事。神话、传说等。为整个故事打下基础。
3、埋伏笔。一个好的伏笔可以让故事上升几个层次。
4、铺垫。细水长流的方式也会让读者觉得平和安宁。
问题二:小说什么样的开头最吸引人? 三个都不好。
第一个和第二个不是开头,是金手指。
第三个太渣了,为女人自杀读者绝壁不会觉得主角痴情,只会觉得 。
问题三:小说开头怎么写才吸引人? 可以学习一些名著:像《红楼梦》《三国演义》式的,就是开头写诗或者一些富有哲理也很简易的句子(暗示文章走向);
写侧面的片段(创造环境):再例如写声音(比如在Pub里很吵闹,一些极富有人物性格色彩的话)、色彩(环境);
开头十几个字可以不提人物名称(可以用人称代词),光写这个人的动作(一定要连续不然会让人不理解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或者这个人视野里的一些东西;我写一些例子你看一下:::动作:::俯身躺倒在水泥面板上,想伸展下身子,却连抬起胳膊的力气都没有了,他想着真的累了,歪着脖子安静地想着,这次真的累了(然后后面开始倒叙他的两段感情,第二次的感情浪费了他所有的力气,心累。最后再正叙第三段感情。)
其他,我个人喜欢第三人称的小说,开头任务绝对不能多,2-3个就行了,第一、二个出现的最好是一个主角or主角很要好的朋友(对情节一定要有推动,不然不能放在前面)。
小说一般都是第三人称,这样可以多方面描写各个人物的心理但切记不能过多的描述,很多东西不写的话,更有效果(其实读者都懂得)。比如:开头写的是两个人很恩爱,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最后我们分手了。(这样写有种不言而喻的伤感)。再比如:两个人热恋后分手,后来又见了面,但作者没有一句描写了两个人刚刚分开后的一段事,而是通过很多人的话(行动)来表达双方的伤感(生活有多荒诞,好长一段时间后好不容易恢复正常生活了,性格却突变)。
一般在正文前加一句介绍作者(自己)的话也会很吸引人,比如:本作者属性为二,文章略逗Or本文有雷点,读者自备避雷针。
~~~~~以上~~~~~(望采纳,谢谢!)
问题四:都市小说开头怎么写吸引人 开头嘛
先展现出大致的环境,也就是你这个故事的背景设定。
然后点出主角,体现出主角的大致性格。
最后设置一个冲突和一个悬念。
你这个开头就合格了。
----
至于到更吸引人?这就是你的写作水平问题了开头的骨架也就是这样的,就看你添肉添的好不好了
问题五:小说开头怎么写,如何写一个吸引人的开篇 第一,改变叙述的顺序,把后面精彩的卖点提前。按一般作者的思路,写作时应该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一路顺叙下来,比如从主角小时候受人欺负,到他想不开自杀,然后再是主角得到奇遇,最后回到人间扬眉吐气……这类老套作品,还是有一定的受众的,但问题是,这种开头,会显得很无聊、很压抑,这样,就很难吸引住读者了。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把后面的奇遇或者别的卖点提前。比如,正文一上来,就是主角得到法宝、学到仙术,然后,主角兴奋不已,逐渐陷入了沉思中,回忆起过去受的欺凌来……这样,就可以和原来一样,按部就班地叙述了,仅仅是在开头加了这么几句话,给读者一个盼头而已。类似的,也可以不写奇遇,而是以更后面发生的事情作为开头,甚至以结局作为开头,比如,开局就写主角踏上无敌舰队旗舰,踌躇满志,而同时,主角也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觉,经过多年的奋斗,他终于从一个小兵,升到了人类联军总司令,想当年……
第二,开局以突出主角的特殊,以此吸引读者。这里的特殊,可以把主角设定成一个武学天才,什么东西一学就会,或者写主角身体特殊,练功一年等于别人十年。这样,显示了主角极大的潜力,其实也就是预示着主角的不凡,这样,读者就会比较乐意往下看了。事实上,这里的特殊,不一定是要好的方面,不一定要写主角特别强、特别聪明、特别英俊,也可以是相反的方向,比如,写主角特别笨拙,到七岁都没学会说话、走路,或者写主角练功特别慢,别人几天就能练成的入门功夫,他练了十年都没练好。这类设定,看似与YY大流背道而驰,但在这个大环境中,读者读到这类开局,也同样会有期待,因为他们知道,主角这么笨,一定是有原因的,或者之后一定会有奇遇。这类开局,最好配合第三点来写。
第三,描写主角出生时的异象。这点和上述类似,只是上面着重体现主角本身,而这里则是强调外界环境。比如最老套的,主角出生时,电闪雷鸣,风云变幻。这种手法虽然恶俗,但也颇为有效,很容易就让读者知道,主角肯定不凡。或者,可以写主角出生时,引发了几位强者的大战,或者,写天界某人俯视人间,摇头叹息,又或者,写一个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脸色大变……
第四,在正文前面加上简短的引子。如果作品很难在开局显示卖点,又不太适合倒叙的话,可以考虑在正文前面加个引子。有两种类型的作品,是特别适合这种手法的。一是以特殊的法宝或功法贯穿全文的作品,这类作品,就可以用一个简短的引子,描写一下几百年前,几万年前,某古人得到法宝后,是多么的强大,然后笔锋一转,来个数百年后,正文开始,主角是个小人物,无意中得到一个怪东西……这时候,主角可以不知道这就是个神奇的宝贝,通过对它的描述,读者都会明白,主角发达了,这样,推动读者继续往下阅读的动力就已经产生了,哪怕主角暂时没有摸索出宝贝的功用,读者也会保持一段时间的阅读兴趣。类似的,武功秘诀也一样,当主角得到秘笈时,不一定要立刻学会,也可以随便看着玩,甚至随意往家里一放,这样,读者的胃口同样会被吊起来。
而另一类适合这种手法的作品,则是那种拥有玄幻元素,但作品开局暂时不便体现的那种,这类作品,开局有可能会是比较平淡的现实生活,很容易将那些期待着看玄幻情节的读者赶跑,这时候,就可以加个小小的引子,让两个强者打上一架,或者让某个强人显示一下超人的本领。这样,读者就会知道这本书的性质,作品也能留下真正喜欢该类作品的读者了。
问题六:小说的开头要怎么写才吸引人? 小说的开头是吸引读者关键的地方,像现在这种小说庞大的网络世界,一篇好的小说,除了要有好的标题,更重要的,就是小说的开头,那么怎么样写,才能更好的留下读者呢?第一,主角一定要尽快上场,在前三章节的时候,一定不要废话太多。第二,注意代入感,控制住视角,不要出现配角抢戏的情况。第三,设伏笔,故事的开始设置矛盾冲突,抓住读者眼球。一篇好的小说,设伏笔是非常重要的。第四,开篇点亮主角的金手指,给予主角无限潜力。喜欢写网文的朋友,推荐去17 K,那里不但对新人很好,也会很多关于如何写网文相关的培训,我有很多也都是在17k青训培训时学的,很有帮助。
问题七:写一本玄幻小说,开头怎样写,写什么才比较精彩吸引人 小说创作十戒 有很多小说创作技巧在里面,你看看吧
一戒:开篇不吸引人
看话剧,或者看**,我们看到了不好看的开始,我们可以抬起身来就走。我们看小说也同样,没有好的开篇,同样不能让人看下去,小说的读者,如同**或者话剧的观众一样,对待不吸引人的开篇,他们很快会选择“退场”了。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一条艺术法则。
1)这能吸引谁?
开篇常见的病症有四点;
a,没完没了的介绍环境:一部历史小说,上来就介绍黄土高坡,渲染奔腾的黄河,写景抒情,连土壤,气候,农作物等等地理上的材料都拿出来了。
b,不厌其烦地介绍人物:一部小说,一上来就介绍人物的祖宗三代,等到介绍到最后,读者都把前面的人物忘记了。
c,连篇累牍的介绍时代背景:一部小说,上来写东北沦陷,从满洲皇帝、日本关东军、协和会等等,虚实结合,一页又一页,作者大量功夫花在了这些材料上,读者受不了了。
d,用工笔画写风景:开篇写景,常用。可有些小说,不惜笔墨,把四季放到了显微镜下来写,不是也在向读者的耐性挑战么?
2)单刀直入的讲故事
比如:“我当然有秘密了。”很平常的口语。再看看外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始,这是作者写了12次,才找到感觉。小说开篇要符合了吸引人的秘诀,其中之一是单刀直入的讲故事。
3)悬念是引人入胜的磁石
有了单刀直入,好要有悬念。“让人猜不到,想不到便是好戏法,好戏文。”
4)多样化:让思路更开阔一些
生活是多样的,小说开篇也就千变万化。
5)多元化:让眼界更开阔一些
可以拦腰写起。打破“开始,,结尾”的老路子。
6)靠碰巧,还是靠规律?
开篇有规律,要下功夫。
7)廉价的吸引力
开篇有“偏向”也不合适。故作惊人之笔;神秘 ;虚晃一枪骗人;照猫画虎。比如:深夜,黑黢黢的下水道,手电一照,一具绿色女尸……
8)对艺术大师也不能迷信
《欧也妮葛朗台》的开篇,不成功。
开篇要吸引人,开篇要有创意,开篇要多样化。
二戒:情节落俗套
1)小说创造的神话
作者不具体谈论小说到底讲了什么样的一个故事,却谈论小说要表现生活哲理,时代心理,性格悲剧……这样缺乏基本故事情节的小说,从构思开始十有八九就是“死胎”。
2)为什么要看小说
读者要求的是:“希望看到一个好看的故事。”这是小说读者合理的要求。这个道理,宗教早就悟出来了,他们不约而同地,分别在《圣经》、《佛经》里,写进了许多生动的传奇故事。可我们的许多小说,挨着方面不能满足读者。
小说情节有三怕:一怕情节落俗套;二怕看头就知尾;三怕故事一般化。
3)套中人的悲哀
有些作者的中篇和短篇,看开来看很好,可是一旦结成文集,就立刻显露出它的大同小异,仿佛是一个模子立刻出来的。戏剧大师曹禺强调说:“我一直认为,无论写什么,下一个一点要和上一个不一样。”
4)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看开头知结尾,这种小说,谁也没耐性看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任务少,情节曲折,她的故事主线全在意料之外,不但看了开头不知道结尾,而且看了上一段也不知道下一段。故事讲的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果全在意料之中,读来索然无味,但一味强调意料之外,一味强调戏剧性情节,又必然导致生硬牵强,读来不合情理。
5)小说创作的癌症
“反对一般化”是创作出好小说的金钥匙。一般化是小说的癌症,小说既没有突出的缺点,也没有突出的优点,让人很棘手。一般化的故事,一般化的语言,一般化的人物,只能拼凑出平庸的作品。
6)>>
问题八:小说开头如何吸引人 你好,一本小说想要在开头的2分钟内疚吸引住读者的眼睛就必须要有可读性,也就是不同与说故事的那种,要一开始就要有冲击,要有爆发点,也就是亮点。
问题九:都市文小说的开头怎么写更吸引人? 千万表写风景啊,社会环境神马的,看着罚烦,不过有很多小说都素酱紫的……
最好直接切入主题,一个特别的场景,或者是一段特别的对话,这就要看你的功力了……
用倒序插叙回忆最好,最好能曲折点,有点阴谋……
问题十:-如何写一个好的小说。 -什么样的主题吸引人。 -如何寻找灵感。 世界上没有几个读者在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之后不心动手痒,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们无不是从最优秀的读者群中走向艰难的创作之路,最后造就辉煌,得偿所愿。要让我拙劣的资质认识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此,当自以为已经算得上一个优秀的小说读者,阅读过大量古今中外最杰出的小说,并执着相信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只有小说是最有力量让人意外不朽的东东,我自然也按捺不住激动,开始尝试写一个长篇小说。没想到多难并不兴邦,在我用了两年九牛二虎之力写到即将结束的时候,最终因为不知道如何收场,写一个好的小说结尾而痛苦不堪,自信心大受打击。 要想弄明白就不能被尿敝死,自然想到那些创作秘笈。翻箱倒柜,从文学教授开班讲授的创意写作教程,到作家现身说法的创作经验之谈,从享利詹姆斯的《小说的艺术》到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可惜都无法释疑解惑,获得指导,因为他们都无一涉及这个话题。即使是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卡尔维诺的《美国讲稿》(又有译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和戴维洛奇的《小说的艺术》三书谈到了结尾,但也论述得无法再简约了。作家们都说,万事开头难,开头是小说写作最困难的地方,《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写了十二遍才定稿,《复活》的开头更是修改达20多次,以色列当代文学泰斗阿摩司奥兹还写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故事开始了》,专门研究小说开头。这多少有点欺人之谈,起码也是自审不足的误区,没有行动就无所谓困难,小说无论怎样开头,只要下笔写都是确定无疑的事,有何困难?说白了,许多人无法下笔,还是自信心不足。中间部分相对开头就更容易多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怕写不到,只怕想不到。真正最困难的是小说结尾,我甚至敢肯定,有太多的作家对小说结尾是怎么回事几乎一无了解,因为他们写的小说都是稀里糊涂结束的。 福斯特说几乎所有小说都会有一个虎头蛇尾,卡尔维诺说文学史上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开篇,但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意义上都独具特色的结尾却寥寥无几,或者说很难让人记住它们。我即认为结尾是最考验作家耐心、自信心和想象力的地方,多少英雄都牺牲于这处胜利在望的最后阵地,即使如《战争与和平》、《红与黑》两部伟大的小说,它们的结尾也受到责难,殊为惋惜。而有评论家考证,最糟糕的小说结尾当属《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一个黑奴与一个白人少年成了最好的朋友,如此乏味的“皆大欢喜”直接消解了前面小说所批判的种族压迫,马克吐温终于无法背负深刻走完全程,不耐烦地用一个庸俗的幻象溺死了自己的小说。而我一直对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赞赏有加,独怀恨结尾的匆促和文笔粗糙,如果路遥再耐心打磨一下结尾,这将是一部多么完美的小说巨著! 卡尔维诺从传统类型小说上总结了几个俗套的结尾方式:童话故事结束时英雄战胜邪恶,传记体小说总以主人公的死亡而结束,教育性小说以主人公变成了成人而结束,警探小说则是最终挖出了罪犯。其它类型的小说则相对困难一些,大都无法如此干脆利落地结束,作者唯恐重复,只好不了了之。并强调,小说最重要的结尾要算那种最后怀疑整个故事、怀疑小说的价值观的结尾,即此前所说,小说的结局应该化解对现实的幻想,让人记住小说属于文字世界,它叙述的事件实质上只是留在纸上的言语。 一本喜剧小说,肯定是平庸而合理的情感照亮了生活,公正的办法是给他一个大团圆的结尾,因为作家们通常都不忍心伤害一个不够机灵但还诚实善良的好人。悲剧小说总有生离死别,让主人公最后一刻死去虽然有点愚蠢,但往往也成为必要条件。欧亨利是最喜欢在结尾处安排一个倒转乾坤的短篇小说家,让读者感觉好像发了一笔横财心生意外之喜,这一招曾广受欢迎,但真实>>
《写作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
这个假期首先选择了《写作教学教什么》研读。
本书不同于以往读过的书籍,在设计上颇具亮点。作者在前言中明确指出,这是“值得你慢慢读的书”,是“需要用笔来读的书”。分为主题学习工作坊、共同备课工作坊、课例研究工作坊三个部分,既有专家视角的引领讲解,也有研修学员的沉浸式体验,更有教研员的交流分享。每个章节的开头有专家介绍、热身活动、学习目标,还有讲解过程中的观察者点评,每个小章节之后的要点评议与提炼,一章结束后的反思、问题研讨和后续学习活动。内容十分丰富,这一系列的编排就使读者全身心的参与其中,一边读一边要思考问题,写下答案,记下笔记,回味反思。所以,整本书读的并不轻松,但确实也反思不少,收获不少。
书中的很多地方,我都做了圈点批注,写上了自己的思考,下面我就按书中章节顺序梳理自己最有感触的点。
第一章,写作教学的检讨与前瞻,我觉得这章是点点戳中我的弱点,深有共鸣。虽说教了十年书,也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可是我似乎还是不会教作文,总觉得没有教材,没有序列,不如小学初中那么明确具体。用书中的话说,“写作要么不教,一教就变成了应试化的写作教学”,我现在的作文教学基本都是围绕应试,缺乏过程指导。或者说,我们平时的写作其实是“散文写作”,散文是没有章法的,所以散文从本质上是不可教的,例如我很喜欢让学生写周记,但是这种非常个性化的写作,我是一点都教不了的,能做到的只是通过评语与学生交流,不能奢求在周记写作方面发掘出更多亮点,应该把写作教学重心投射到其他文体上。写作课程分为“任务写作、创意写作、随笔写作”。后两者其实教师的作用不是很大,我们更应把重心放在一些实用文体的任务写作中。比如李白坚老师教描写,其实就是把瞬间发生的事展开来和把综合性的事情分解开来,你只叫学生仔细观察,却不教学生如何观察,学生是做不到的。这又让我想起,我只叫学生积累素材,却不教他们如何积累,说学生描写不具体,却不教学生如何才能描写具体。另外我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写作,却忽视修改;空讲很多写作理论,却没有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困难与症结入手切入写作教学,是忽视学情的写作教学,是考虑“我要教什么”而非“学生要学什么”。
第二章,写作教学的新进展,郑桂华老师的讲座,更让我明白为何学生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随笔,并且随笔也写的很好,应该说写作水平不低了,可是为什么在考场上的作文成绩却一般的原因。郑老师把写作分为“为交流的写作”和“自我抒发的写作”平时的写作更多的是“自我抒发的写作”,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特别看重的,但“为抒发的写作”其能力主要依赖学生的学养和积累,往往不是语文教师能够独立做到的,就不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们却做了很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就类似第一章里提到的“随笔写作”和“创意写作”。而“为交流而写作”,类似于“任务写作”,则一定要引导学生有“读者”意识,“任务”意识。考场作文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为交流写作”,读者就是阅卷老师,学生眼中一定要有“读者”,明白我写这篇文章目的何在,任务何在。我们在引导学生学生积累素材的同时,其实更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些思维的训练或者表达技巧的训练,帮助学生构建语言模型。这些才是我们可以教的地方,用力要用对地方。另外郑老师也对我一直很推崇的读写结合提出质疑,为获得资讯的阅读对语言模型的构建作用是很有限的,很多经典是阅读范本而非写作范本,读好书是读到了好书中的有效信息,不一定能模仿,而且很难模仿,不一定对写作有帮助。我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其实是为了加深他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其情感与作者文字的交流,这个其实也是我不可教的地方,也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学。同时,郑老师也提出了改变以往作文教学以“模仿”和“习得”为主的高成本思路,转而讲作文教学过程具体化,一是从作文的写作过程入手来探讨作文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另一种是构成作文的知识和能力要素入手来设计作文分项训练过程,但是这些话对我来说还是很抽象,有隔鞋搔痒之恨,要继续研究揣摩。
第三章,交际语境的写作,第四章,功能性写作学习。这两章主要围绕交际目的,读者意识,创设情境,贴近生活,唤醒经验几个方面讨论写作教学的方法,但课例多为小学作文教学,于我的指导意义不是很明显,理论性也相对较强,所以感触不算太多,故略过不谈。
第五章,微型写作课程设计原理。这一章应该是整本书中可操作性最强,最能引发我思考的章节。我以前在写硕士论文的时候就专门提过“微写作”的概念,有时最有效的往往是最简单的。当然这是从降低学生写作难度,克服畏惧心理来谈的。其实,转换思路,我们教师教作文也可以“微型化”,我们以往总是在抱怨高中没有写作教材,没有写作序列可以参考,我还曾经设想过自己建立一个写作序列,但是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而本书也明确指出我国的写作课程一直试图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段内反复让早已具备“合金式”思维能力的学生削足适履去适应单一化的写作课程内容,写作课程序列化的追求是有待商榷的。今年带高三,我本打算像以往一样从作文的审题、结构、素材、语言等方面系统讲解。但读了本书后,我才发觉自己其实做了很多无用功,其实考场作文从高一开始的每次考试后我都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对以上内容其实是知晓的,如果再给学生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是没有效果的。所以本书提到的微型写作课程——主题来源于学生写作中的实际困难和常见不足给了我有益启示。我下一步的作文教学,重心应该在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上。为此,我以开学考的作文为例,先阅读学生习作,发现学生作文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混乱,没有观点。2、主题单一,或离题远。3、素材不能很好的说明观点。最为突出的两点是,这是写一封信,但有学生的写作是“无对象”的自我抒发,讲述的与内容和材料没有任何联系,另一点就是太过口语化,侃侃而谈,却分不清“观点”和“事实”的区别,例如有学生就认为“不要在开车时打电话”是一个明确的观点,觉得讲述完自己的话后用这句话来总结就可以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把全班57位同学的作文按不同问题分作8类,让他们集中讨论问题在哪,然后书面反馈,在我点评之后,全组集中力量修改一份作文,多次反复修改后,把原文和改文贴在一起让全班同学阅读比较。我想这就是基于学生写作问题和困难设计的微型课程。
同时,本书最后的课例研究工作坊中郑桂华教授的引导学生分清“事实”和“观点”的微型课程也给了我有益启示,刚好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叙述冗长却没有明确观点的问题,我下一阶段备课的重点正在于此。
最后一章,基于量表的写作教学。引导我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了我们的作文评分标准。其实当有学生问我为什么我的作文只能得45分的时候,我并不能有一个明确的回答。我其实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批作文标准训练,评作文分其实很主观,而且我似乎也只会评考场作文,因为还有一个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可以参考,我还能大致从内容、结构、表达方面摸索出一些得分的依据,其他类型的作文真是凭主观好恶打分。而这一章提出的评分量表是一种较为具体的评分标准,而且书中也提供了外国作文评价的具体依据,我手头也刚好有一本《美国语文》高中版,参看下来,我国的作文评分标准确实比较抽象,难于对学生产生具体的指导。当然,虽然知道了我们评价存在的问题,但是真要自己设计一份评分量表还是非常考验老师功力的,我目前能想到的就是把高考评分标准进行细化,有针对性的挑出几条,让学生自己对照、自评、小组评、师评。再深入的思考,期待在工作室中集思广益,能够和师傅姐妹兄弟们探索出更有效的评分标准。
厌倦遐思,其实这本书读一遍并不够,在写读书笔记时慢慢回味,又发现自己遗忘了不少有效信息,同时又产生了不少想法。同时,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启发你想,更启发了你去做,只有在做中实践探索,才能一步一步找到自己最想要的答案!
我国**业发展迅速,拍摄了很多优秀的**,但是**业还是很缺优秀人才的,所以让很多年轻人向往,想要参与其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我国教育业为了培养优秀**方向的人才更是开设了很多相关的专业,下面我根据方向的不同整理出了一些相关的专业明细:
**相关的专业方向很多,管理类专业的是不需要艺考的,但是其他的都要进行艺考才可以,所以如果想要报考**相关专业,那么就要最晚高三就进行系统的学习。
**相关的专业对文理科是没有什么要求的。但是我作为过来人建议最好选择文科,因为在高三你会有一半多的时间在准备艺考和艺考的路上,几乎没有精力学习文化课,如果文化课分不达标,艺术分再高也是没用的。所以选择文科补课快,复习也简单,多数为背诵。
如果选择理科,你的数学,化学,物理落下的科目真的很难补。我当时就因为选择了理科,真的焦头烂额,完全跟不上,我还是白天准备艺考晚上去学校补课的情况下,才很险的擦边过的高考分数线。而和我一起艺考的都选择的文科,都很轻松的过了分数线。
下面我从**相关专业里选择几个比较热门的专业介绍一下:
管理类:
1、影视制片管理
影视制片管理专业需要具备现代管理、经济和影视艺术的理论基础以及运作影视项目的专业能力。
就业方向:有影视节目策划、制作、运营管理、发行营销,节目制作、艺术设计等。
开设学校:中央戏剧学院、辽宁大学、吉林艺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
文学类
2、戏剧影视文学
戏剧影视文学以**、舞台剧、电视剧的文学剧本创作为核心,主要研究艺术学、中文学、**学、编剧基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电视剧、戏剧、舞台剧等剧本的创作、编写,以及戏剧、影视的评论评价等。
就业方向:影视制作类单位:剧本创作、节目策划、影视评价; 广告类企业:广告文案创作。
开设学校: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
导演类
3、**导演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具备戏剧、戏曲导演、**、电视剧导演和表演、戏剧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知识的导演人才。
就业方向:剧院(团)、**制片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等部门从事戏剧、戏曲艺术、**、电视剧制作等方面导演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
开设学校: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四川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贵州大学、暨南大学等。
**后期方向:
4、**制作
**制作专业系教育部特批目录外专业,适应影视工业规范和顺应多屏时代娱乐内容市场发展趋势。该专业将导演、制片、摄影、剪辑、美术、录音等专业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各种知识、技能和工具进行视听艺术表达和“讲故事”(Storytelling)的能力。
就业方向:导演、编剧、摄影摄像、制片人、美术指导、录音师、剪辑师。
开设学校: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
5、广播电视编导
广播电视编导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艺术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纪录片导演、频道与栏目策划、节目采访制作,以及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机构从事播音主持及其他语言传播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电视新闻节目、纪录片、电视专题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编导、编辑、采访和制作、电视频道和栏目策划以及节目主持方面的工作。
开设学校:北京**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武汉传媒学院等。
摄影类
6、摄影专业
摄影专业主要研究艺术学、美学、构图、摄影、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影楼、报社、电视台、广告公司等进行照片的拍摄、修图、冲洗等。例如:影楼里艺术照、婚纱照的拍摄、修图和冲洗,服装广告宣传照的拍摄与后期处理等。
就业方向:摄影、广告类企业:照片拍摄、后期修图、照片冲洗; 报社、电视台:摄影记者、编辑; 影视制作类企业:影视摄影、宣传照拍摄。
开设学校:中国传媒大学、吉林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
美术类
7、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主要研究戏剧、影视、舞台美术、视觉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剧院、**厂、电视台等进行戏剧、戏曲、影视和其他舞台演出的美术设计,包括舞台设计、场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布景绘制、灯光设计、服装与化妆设计、道具设计等。
就业方向:剧院(团)、**厂:美术设计、舞台设计、场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布景绘制、灯光设计。
开设学校: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
表演类
8、表演专业
表演专业主要研究戏剧、戏曲、影视、舞蹈、音乐等方面表演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涉及表演、台词、形体、配音等,进行**、电视剧、戏剧、舞台剧、话剧等表演中不同人物形象的创作、演绎等。例如:电视剧、**中男女主角的演绎等。
就业方向:影视制作类企业:影视表演; 文艺团体:舞台剧表演、话剧表演。
开设学校:北京服装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吉林体育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
序言
本书为“创意写作系列”中的一部,作者从创意写作学的意义上探究小说写作的教学原理和方法,并从小说写作技能训练的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的意义上提出了一系列写作流程,可谓小说创作的通用“攻略”。
本篇为解读的下半部分,包括:故事场景、看与被看、声音修辞等部分。
1 在书面故事中构造场景
场景构造是指作者通过画面描写、场面烘托和时空衔接或情节助推等途径,使小说中的环境要素具有文学视像意义上的可感性。
(1)用画面描写激活读者的感知和想象
作者要像画家、导演和摄影师那样,用画面、场面和镜头的方式去感知、想象小说的故事素材,并通过书面语言的感官叙事方式把这些鲜活而具体的视觉表象呈现为小说作品中的文学视像。
也就是说,画面描写既是作者用语言文字描述小说环境的书面表达方式,也是作者感知和构思小说环境的形象思维方式。
方式有:激活感知、画面构图、意象修辞
(2)在环境刺激与情感投射中烘托场面
场面烘托是在与小说人物的关系中描写环境的叙事策略,即作者以环境刺激或情感投射的方式,在人物的情感、意识等因素与其所处的具体环境之间形成一种感性互动的叙事场面。
环境刺激 是一种触景生情的场面烘托方式,作者从小说的环境中发现并呈现人物情感意识,进而引导读者与小说中的人物一起身临其境并感同身受。
常用有: 孤独型、恐惧型、愉快型。
情感投射 是一种移情写景的场面烘托方式,作者将小说人物的主观情绪移植或倾注到周围环境之中,进而引导读者依特定人物的情绪来感受和体验小说中的现实环境。
常用有: 喜悦型、痛楚型、浪漫型 。
(3)如何发挥环境描写在小说情节上的叙事功能
用环境描写为小说的故事营造出各种具体而感性的画面感和场面感,是小说环境描写的基础作用,其意义有:小说情节上的 转折性预兆 、小说情节上的 时空衔接枢纽 、小说情节上的 人物行动机制 。
2 小说中的“看”与“被看”
叙事视角可以定义为作者叙述小说故事的事件时所选取的角度和位置,以及由此表现的叙事判断取向。我们将从 视角类型、聚焦层次和调控视角 的路径三个方面,具体探讨作者如何在小说作品中使用视角的聚焦与调控的问题。
(1)从创意写作的角度区分视角类型
我们可以从叙述主体、叙事感知、被聚焦事件的视角呈现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小说中的视角类型。
全知视角、故事叙述者“我”的视角与限知视角;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外部视角与内部视角
(2)在三个聚焦层次上表现“看”与“被看”
聚焦层次是指作者通过特定的聚焦取向和聚焦组合等方式调控叙事视角的结构形态。
一度聚焦是作者从一个聚焦方向上设置的聚焦结构形态,即作者从一个聚焦方向上叙述聚焦者所看到和感知到的东西。
二度聚焦是作者从两个聚焦方向上设置的聚焦结构形态。具体表现为,作者从某个人物的叙事视角中叙述了被聚焦的他者的感知和判断,进而做出相应的叙事判断。
复叠聚焦是作者从两类聚焦主体的聚焦组合上设置的聚焦结构形态。作者可以通过不同类型或不同人称的聚焦者来配置“看”与“被看”的聚焦关系,旨在能从不同的叙事感知和叙事判断的聚焦组合中叙述小说故事,以及小说故事中的事件。
(3)不同路径的视角调控
指的是作者将小说故事中的叙事元素设定为聚焦媒介而实施的聚焦调控方式。根据聚焦媒介的特质,我们将从 人物调控、器物调控和场景调控 三个方面探讨小说写作中较为常用的视角调控路径。
人物调控 是指作者通过人物的身体语言或人物言说中的语音、语义的聚焦媒介,展示人物之间传递和获取信息的聚焦调控方式。
器物调控 是指作者借助某种自然物品或人工物品的视角媒介而实施的聚焦调控方式,旨在发挥转移聚焦重心、推进小说情节等叙事功能。
场景调控 是指作者从小说的场景格局中选取聚焦调控的视角媒介,进而调节小说场面或推进情节等。
3 叙述声音的修辞策略
作为小说写作的叙事修辞技巧,叙述声音的修辞策略是指作者在小说的言说话语层面上使用的创意表达技巧。其特点是,作者通过言说语义、言说语式、言说行为和言说意向等途径,在叙述小说故事中传递隐含作者的叙述声音。
(1)叙述声音:可靠与不可靠、假可靠与真可靠
可靠的声音与不可靠的声音,是小说故事的事实和真实意义上配置的声音修辞类型。作者时常会通过叙述声音在小说故事中的真实性与可信性之间的反差来实施其叙述声音的修辞策略。
不可靠的声音,是指不符合事实或违背叙述者真实意愿的叙述声音,可靠的声音则反之。
作者不仅要考虑如何在小说的故事层面上配置可靠的声音与不可靠的声音,而且也要顾及读者阅读时的接受效应,合理应用假可靠的声音与真可靠的声音的声音修辞策略
(2)言说语式的声音修辞:拟仿、戏仿
声音修辞指的是一种将小说的转喻方式引入叙述声音而形成的声音修辞策略,其特点是,作者将两个小说场景中的言说话语建立一种转喻修辞关系,使一个场景中的言说话语以邻近性等逻辑关系修饰另一场景中的言说话语,进而构成言说语式上的声音修辞。其中,拟仿与戏仿便是两种常用的言说语式的声音修辞策略。
拟仿 是一种以可靠的声音为言说语式的声音修辞方式。
戏仿 是一种以不可靠的声音为言说语式的声音修辞方式。与拟仿不同的是,戏仿的声音修辞方法是,作者以一种嘲弄的言说语式在人物说出的叙述声音与其实际想要表达的叙述声音之间建立起矛盾或对立的话语关系,较为常用的是调侃、挖苦等。
(3)不该说的话抑或不能说的话:失言、辍言
除了言说语义和言说语式外,作者也可以通过小说人物的言说行动来实施其叙述声音的修辞策略,我们以失言与辍言为例来探讨。
失言 是指小说人物说了不该说的话。其方法是,作者用说话人无意中跟受话人说错话的方式,在人物的声音中植入了与隐含作者叙述声音相抵触的叙述话语
辍言 是指小说人物不得不停止言说中的话。其运作方法是,作者通过改变小说人物的言说语境或言说心境,使人物在小说场景中突然停止正在言说的话语,旨在小说情节线上制造叙事悬念、展示人物言说时敏感的心理感受,以及暗示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等。
(4)模棱两可与言非所指的言说意向:含混、反讽
作者通过复调声音的语义结构与句式形态来表达叙述者的言说意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含混与反讽是两种言说意向上的声音修辞类型。
含混 是一种模棱两可的言说意向,即在互不矛盾的复调声音的语义结构中传递出隐含作者的话语取向。
反讽 是一种言非所指的言说意向,此处,作者设置了一种互相矛盾的复调声音,并总是选择与叙述者言说话语的字面意思相反的言说意向,进而使复调声音构成一种异声异质的关系,读者需要细心揣摩,才能从中发现隐含作者的叙述声音。
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在谈写作的重要性。
有的人说写作是未来不可少的一个交流和思考工具,有人说记录生活是一种态度,有人通过写作赚了不少钱,圈了不少粉。尤其是新媒体的崛起,让写作者们一窝蜂般地出现。
在一次线上写作课程的第一堂先导课上,老师一边讲授《为什么你学不好写作》,一边与学员的即时发言互动。有一名学员提问:“能不能早点进入主题,直接讲写作的方法。”
老师是这样回复的:“我认为这样的人不是爱学习的人,你希望学习的不是方法,而是期望我直接给你结果。如果不能从思维的底层逻辑了解来龙去脉,你永远都学不好。“
深以为然。
一为什么需要了解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简单来说就是共同规律。也就是那么多人同时做一件事情,失败或成功,原因看上去各种各样,其实都逃不出底层逻辑的解释。
知道是忽悠的照妖镜。
对写作动心的人,都值得花时间仔细思考有关写作的底层逻辑有哪些。至少有两点立竿见影的好处:
第一是对于市面上说得天花乱坠的写作方法论,你会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知道哪些方法可以借鉴,哪些方法就不是说给自己这样层次的写作者听的,而哪些方法只是浅层的经验传递,对你最多有些励志的作用。
我曾经上过豆瓣时间一堂很知名的写作课,课程传授的写作方式非常独特,我每日打卡交作业,第一次对写作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痛苦,绞尽脑汁挤出来的文字显得非常幼稚可笑,自己都不敢回头去看。于是开始怀疑课程本身有问题,要么就是断章取义地窃取了名家的内容,要么就是东拼西凑其他写作课程,导致逻辑不通。
但当我看到排名在前的同学的作业后,顿时明白了,问题出在积累上。这门课程适合已经积累了很长时间素材的写作者,让他们的写作更具特色和创意,因而叫《创意写作课》嘛。人家写作业只需要融会贯通,我却要无中生有,怎么会不痛苦呢。
这就是了解底层逻辑后能瞬间想清楚的道理。
第二,厘清这些底层逻辑,其实是在弄清楚自己有多想写作。这比一个人傻傻地去写更有价值,盲目地坚持一件自己都没有想清楚的事情,是浪费自己的时间,读者也会觉得你在浪费他们的时间。
每位教写作的老师都会在方法论以前讲解写作的误区和好处,这其中会谈到价值观、态度、金钱、人脉等方面的问题,看上去好像要开始谈人生。
这其实就是在讲写作的底层逻辑,在整个课程中的占比不大,但是这恰恰是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内容。
因为对底层逻辑的理解不是一通百通这么简单的事情,它更像水滴石穿的开悟过程,需要时间和经历来打磨。一位老师能把他的心得体会提炼出来告诉你,带来的是心智上的改变,才能掌握好后续许多的方法和技巧。
这一点,弗兰克老师在齐悦梦想社群的线上课说得很直白:在一堂课程里讲清楚写作的方法怎么可能做得到。
随后,他的整堂课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稍加总结一下,就会发现虽然内容很多,但他其实主要想讲明白两件事。
第一件事,写作者的价值观。价值观没有那么高深,就是什么事情对你而言最重要,而什么事情是你可以放弃的。
许多人困惑于如何平衡生活、工作与写作,但这是不可能的任务。不要考虑平衡,而应该去想你能够承受的代价。
如果决定将写作作为生活中一个正式的角色,至少在某个阶段占有主要的位置,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断积累。放弃的是胡吃海喝,抖音快手与社交,在我看来,还有自由随性的时间管理和说走就走的潇洒状态。
第二件事,写作者的态度。闷头记录生活是一种态度,博流量获取财富也是一种态度。两者均无可厚非。
关键是正视自己的态度。上过写作课的人往往发现,一起上写作课,一起开公众号的同学,凡是经常把写作是兴趣挂在嘴边的人,都坚持不了多久就不再更新文章了。但是一心想要通过写作获得收入的人反而能够坚持下去。
这不是很奇怪吗?
事实上,写作是一种表达方式,因而可以说所有的写作者最终都是渴望被看见的。
获得收入是对写作者最好的回报和肯定,是文章是否写得足够好最直接的指标。只有以此为方向,才能摆脱在写作中自嗨的毛病,真正不断进步;才能把学习当投资,舍得付出时间精力金钱去精进;才能有意识地去拓展人脉,结识写作者和老师,有督促和辅导才能够坚持。
文章有收入,说明写得好,是我的本事;文章拿不到钱,就是没写好,我也认。但千万别说,写作就只是为了兴趣。
不要做自我感动的奴隶,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二为什么对写作没有信心
写作的门槛并不高,多数人都能通过写作获得不同程度的收获。但是,很多人不是不想写,而是没有信心去写。
身边有许多同学以及朋友们文笔不错,他们发朋友圈时,短短几句话就很有调性;有时候聊天,如果把他们的文字拷贝下来整理一下,简直就是一篇抒情散文。但是,他们都觉得自己不会写作。
这主要是源于小时候糟糕的写作训练。
首先,分到一个无聊透顶的常识性主题,甚至是一个完全不认同的理念,但是还不能随意发挥。
我小时候作文成绩忽高忽低,就是吃了“思想不正确”的亏。比如上小学的时候社会上广泛宣传的赖宁救火事迹,我十分地心疼赖宁,但是坚定认为孩子们不能这么“勇敢”,遇到危险时更应该正确衡量自己的力量,森林着火,唯一应该做的事情是立刻逃命然后求救。
结果可想而知,分数惨不忍睹。后来乖乖改了观点,文章入选优秀。
其次,限时作文。 时间精力有限,连检查的机会都没有,草草改掉几个错别字就上交了。这种情况下,只有从童年时期就有大量积累的学生才有可能写出佳作,绝大多数人的写作体验就是交差。
最后,阅读量太少。 可以很肯定地说,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优秀的写作者是不爱阅读的。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把作文列为考核项目,却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发展出从幼时开始培养阅读能力的完整体系,同时还让大量重复机械的应试训练挤占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
虽然爱阅读的人不一定会写作,但是没有被佳作感动过的人,连写作的动力都不会有。
如果你感觉到有如下困惑,就是拜幼年糟糕的写作训练所赐:
意识到了这一点,改变并不是困难的事,需要的就只是方法,以及践行。
三对写作的误会
解决了信心的问题,许多人果然就开始奔着方法和践行而去了,新媒体写作也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了平台,不过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难以坚持下去,因为大家普遍对写作仍存有误会。
1写作不需要任何学习,只要写就好了。
如果你只是想记录生活,没有问题,可以不用学。
但只要你还稍微在意读者的感受,希望文字能赢得他人的喜爱,就必须有意识地提高写作技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人有时间去关注一个不相干人的生活。自嗨型的写作,就像请一个人来参观你的房间,只有特别亲密的人比如亲戚朋友才可能稍微感兴趣,陌生人肯定毫无感觉。
一篇文章必须具有吸引力、有干货、影响力任何一项特质,才能抓住陌生读者的心。每一点都需要作者有针对性地去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积累素材也是新人写作者特别容易忽略的问题。如何养成积累习惯,如果归类整理,如何使用素材,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的过程。
虽然积累素材是并不新鲜的话题,哪怕不写作的人用脚丫子也能想得到。可是别忘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到其他写作先行者做出来的模板,先从模仿开始,迈出行动第一步,才是学习的正确姿势。
2参加了写作营,就能写出好的文章
实际上,很多人根本还没有到应该关注写作方法和技巧的层级,而是基本的写作量都没有过关。
彭小六成名于,他异军突起的那一年,每周至少更新五篇文章。在保证文章更新频率的同时,还不断提高质量,学习高手的文案标题,表达方式,以及排版、布局、设置。
剽悍一只猫在2016年发布的新年目标是采访100个大神级牛人,写100篇人物访谈;阅读100本致用类书籍,写100篇读书笔记。这是多么大的作业量,但他就是想尽办法做到了。
弗兰克33岁从0开始写作,最多一个月23篇,一年写100多篇,我看了他自己编写整理的写作攻略,是吓死人的细致。用他本人的话说,想学写作先要逃离舒适区,每个月写上二三十篇再说。
写作量不够,很难说你有才能,有天赋,能谈论写作水平的资格都没有。
3以输出倒逼输入
这句话曾经风靡一时,意思是要以勤写作来督促勤阅读,乍听之下非常有道理。很多新媒体课程也借助这句话鼓励人们写作,你只要写,就会发现自己脑袋空空,于是会大量阅读,从而写得越好。这是一个多么理想的良性循坏呀!
现实没有这么丰满,不知多少人抱怨,大量阅读之后,还是写不出东西来。
我们时常感觉,洋洋洒洒读完一本书,莫名有一种“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快感,灵魂得到了升华,却说不出特有质量的东西。其实是阅读方法不对,说白了,有些自欺欺人。
当然,如果阅读是为了愉悦身心,大可随意读,但你希望每次阅读都能为写作提供养分,就必须学习阅读方法。
这是另外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此就不进一步展开了。
除了方法,当然还要强调阅读量。除了阅读量,当然还要强调每天阅读习惯。除了每天阅读习惯,当然还要强调阅读笔记。归根结底,这就是写作素材的有意识积累。
写作者应有一桶水的内涵,才能回馈给阅读者一杯水的内容。
想成为写作者,在阅读上下多少功夫都不为过。
一点总结:
关于写作的底层逻辑很多,如果要问最难解释的问题是什么,我反而觉得是写作的好处。
写作的好处固然有很多,比如升级思维,传播影响力,自我表达,还有赚钱,每个人各取所需。
但是成长、交流、赚钱的方式有很多种,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你想要写作?
我赞成以钱为目标,但每位写作者都应该考虑,没有收获财富,永远,都没有人给你钱,关键是,永远都写得不好,没有人看,没有人转,还会不会继续写下去。
在我看来,写作有其他事情无法替代的意义。那就是,他让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天的存在都有了真实的痕迹。
表达是写作者的宿命,这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方式。愿意用写作表达内心的人,无论有没有成为网红,能不能够靠码字吃饭,这就是他的情感通道。与文笔无关,与才华也无关,唯一的特质是真实。
写作会让人看到每一个阶段的自己,这是最有意义的一件事。照片视频可以记录当时的容颜,却无法记录当时的内心。尽管翻看五年前、十年前、甚至学生时代的一本本日记、随笔,你可能恨不得将自己掐死,写得那么恶心。
但没关系,证明你变得越来越好。
这些大概就是那么多人即使没有收入,也依然在深夜时分,凌晨时刻,一个人不停地写的原因吧。
<全文完>
齐悦梦想社群第10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