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情感是如何产生的?

人类的情感是如何产生的?,第1张

第一发现:对称之美

人体始于一种概念,由分裂的细胞发展而来。如果每次分裂都能进行完美,其结果就是一个身体左右侧如同镜像的婴儿。但大自然不会按照这种方式造人。基因变异和环境压力使对称发生变化,其结果具有终身意义。人体匀称表明一个人具有良好生存能力的基因优势,这有益于健康。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进化生物学家兰蒂·特霍西尔说:“这表明择偶过程中利用对称变化性很有道理。如果你选择对称完美的伴侣,并与她繁衍后代,那么你们后代拥有对称性身材的几率就会很大,能更好处理情绪不稳。”

特霍西尔过去15年一直在从事对称性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特霍西尔将不同人的面孔和身体用扫描仪录入电脑,以测定对称比。男女两性均认为身体对称性更好的异性更具吸引力,健康状况更佳。这种差异很小,只有几个百分比,虽可以感知,但并不明显。

此外,通过向志愿者提出问题,特霍西尔还发现,对称性更高的男性比会对称性低的男性拥有更性感的伴侣。特霍西尔对LiveScience网站说:“除了对方的吸引力,女性的性伴侣数量还要依赖于其它方面。由于人类性系统特殊的工作方式,女性是十分挑剔的。她们要在性方面展开竞争。她们身边可能会有大量追求者,需要经得起诱惑。”

第二发现:臀部之美

当然,体形也是个重要方面。科学家用一些数字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心理学家德文德拉·辛格对人的腰围与臀围的比例(WHR)进行了研究。具有07腰围与臀围比例(表明臀部比腰要细得多)的女性最令男性心驰神往。科学家对《花花公子》杂志模特和美国**参赛选手的体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女性中多数都拥有07以下的腰围与臀围比例。

辛格在2004年的一项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一般而言,腰围与臀围比例在067至118之间的女性对男性最有吸引力,而腰围与臀围比例在08至10之间的男性对女性也最有吸引力,同时,男性宽肩也更能引起女人性欲。

精确的臀部比率到底应该是多少?臀部可提供有关此人是否将有足够能量抚育子女的线索。脂肪堆积在身体什么部位是由性激素决定的:男性的睾丸激素和女性的雌激素。如果女性所分泌的雌激素数量和混合物适当的话,那么她的腰围与臀围比例自然属于有吸引力的范围。男性的睾丸激素也是如此。

研究表明,属于理想臀部比率范围的人(无论其体重多少),更不易得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而且属于此范围内的女性在怀孕时遇到的困难会更小一些。辛格在一次电话采访中表示:“这一思想是,美传递着有关一个人健康状况和生育能力的重要信息,所以,我们都渴望美丽和潇洒。”

第三发现:面部和体味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面部结构洞察其生育能力。特霍西尔解释说,雌激素限制女性下脸庞和下巴的骨胳生长,使它们相对短小,同时这种激素还控制着女性眉毛的生长,令其更加突出。男性则受到睾丸激素的影响,这种激素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下脸庞、下巴和浓眉。

特霍西尔说,拥有这些特征的男女两性被看作更具吸引力,因为它们预示着生殖健康。特霍西尔还谈到目前急速发展的“nip-n-tuck”行业(主要是从事改善人的对称水平),借此作为人们视对称性具有吸引力的有力证据。另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对称性高的舞蹈演员被认为更具吸引力。

上月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在某月的某些时候闻上去、看上去都对男性更有诱惑力。身体对称的男性散发着令人心醉的体味。特霍西尔从不同男人当中借了一些有汗渍的衬衫,然后让女性分别闻一闻,并让她们回答对这些体味的感觉。女性很轻易就发现身体对称男性散发的体味更有吸引力,更令人渴望,尤其是在女性处于月经期时,她们的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大家可能正在考虑我们对此的认识到底有多深。显然,吸引力规则有时似乎在我们下意识中产生。在一些情况下,参与特霍西尔研究的女性报告说她们闻不到衬衫上有体味,但仍表示她们被其所吸引。200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更喜欢一些具有不同寻常基因男性的体味。

第四发现:信息素的影响

这些下意识的体味可能与信息素有关,信息素是人体分泌的传达生育质量的化学信号。人类基因组包含有1000多个嗅觉基因,而眼睛光感受器则有大约300个基因,所以,信息素受到从事基础性研究的科学家和香水生产商的广泛关注。但信息素在人身上的作用目前尚存在争议。

信息素显然在动物世界起到性引诱剂的作用。例如,上了年纪的雄性大象具有超乎寻常的性能力,这种性能力具有一系列年轻公牛所不能聚集的化学分子。美国印地安那大学信息素研究所米罗斯·诺沃特尼的研究表明,雄性老鼠分泌的特殊分子能吸引雌性老鼠,同时排斥甚至激怒竞争者。其它研究已发现动物王国普遍存在着类似反应。

然而,许多研究人员对这些无味化学分子在人类相互吸引过程中发挥作用提出质疑。美国密歇根大学进化生物学家张建志(音译)就是质疑者之一。2003年,张教授研究发现,大约2300年前在非洲和亚洲灵长类动物(被认为是人类祖先)中间发生变异的一种基因能使它们看到颜色。这可以令雄性注意到,一旦雌性准备交配,它们的头顶就会变得鲜红。

张教授说:“随着性颜色的发展,我们并不需要信息素的敏感性去感知雌性猴子是否准备交配。利用视觉线索而不是信息素对它们而言更加有利,因为从远处就能看到这些线索。”然而,去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信息素以相似方式影响女性和男同性恋大脑中涉及性的区域。

像其它气味一样,信息素也能通过空气附到其它颗粒上,例如水珠。不过,它们一般在距离地面10英寸处悬浮着。所以,信息素飘入人的鼻子、增加夜总会中顾客“性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你观察一下向半个街区远的女性吹口哨的建筑工人,就会发现视觉线索有多么的强大。尽管信息素能像其它气味一样进入人的鼻孔,但在那里它们的比较活动就会停止。信息素的目的地是一个称为犁鼻骨器官(volmeronasal organ)的特殊器官,人类现在还没有这种器官。从这里,信息素顺着神经通道进入大脑。进化在此时也会发挥作用。

张教授表示,在我们开始看到颜色后,一种对信息素信号通道十分重要的基因遭受了有害变异,使这种气味信号不可能到达大脑。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看作是一列从洛杉矶开往纽约的列车发现圣路易斯的路轨遭到破坏。尽管东半球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信息素通道机能不全,但其分泌信息素的机能仍能发挥作用。部分科学家认为,人类信息素可能会通过正常的嗅觉通道影响我们的决定。

吸引力规则可能让我们最初的决定或好或坏。但永恒的关系不仅仅只涉及我们所能看到和所能闻到的。行为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生物学也是令人感兴趣的起作用因素。有关吸引力最古老的理论之一是,情生情,爱生爱。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已婚夫妻有时看上去十分相似的说法。

第五发现:结合之谜

去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鲁什顿对人类基因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根据一系列可遗传个性特征的不同,相似基因在人们建立友情和择偶过程中起到34%的作用。鲁什顿表示:“主要理论是,部分基因在相互结合后会发会更大作用。如果这些基因结合后作用更大,那么你就不希望过于频繁地分裂基因。找到具有相似基因的伴侣将有助于确保这一点。”

譬如,如果你的配偶与你的基因相似,那么你们更有可能拥有美满幸福的婚姻。研究表明,一旦基因相似性高,虐待儿童比率就会相对较低,此外,你们还会更无私,更愿意为那些与自己基因更相似的人做出更大牺牲。

因而,我们更有可能与具有相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结合,这与爱荷华大学心理学家埃娃·科洛南2005年针对新婚夫妇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这些特征更明显,更容易被其他人所感知,能够在最初的相识阶段发挥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一旦恋人完成爱情长跑,性格相似性将会让他们的关系更加牢固。另外,幽默感也会有助于维持双方长久关系。加拿大麦克马司特大学的埃里克·布雷斯勒表示,幽默对男女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布雷斯勒200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更会青睐能令自己经常欢笑的男性,同时,男性更喜欢被自己玩笑逗乐的女性。

我们所有人都希望,吸引力以及性能在一定阶段升华到真爱。但哪些因素能真正促使我们的关系升华?令人感兴趣的是,科学家对最近刚刚坠入爱河者的大脑扫描揭示了更多与爱情而不是性有关的活动。罗格斯大学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表示:“浪漫爱情是人类所有体验中最有力量的体验之一。毫无疑问,爱情要比性欲望更有力量。”

吸引力规则已构成了长长一个名单。不过连科学家都不清楚这一名单的顺序。但接近榜首的品质可能是在寻找完美伴侣时需提前考虑的方面。尽管存在差异,但男女两性全都对一个品质给出了高度评价,那就是诚实。

美国康奈尔大学斯蒂芬·埃姆伦及同事对近千位年龄从18岁到24岁不等的年轻人进行问卷调查,让他们将身体吸引力、健康、社会地位、抱负、诚实等品质和特征进行排列。将自己列为长期伴侣的志愿者尤其在意潜在伴侣的这些方面。仅次于诚实之后的重要特征是相貌、家庭奉献、财富和地位。埃姆伦说:“父母对孩子良好教导、奉献、性忠贞是人们挑选未来伴侣的标准和条件。”

首先很感人,敬佩这位女士!

灵魂真的有,灵魂有记忆,而且灵魂拥有的是无数生死轮回的记忆,简单说,就是每一次轮回到人世的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一点不漏的写在灵魂里。所以没有忘的可能。

他跟你走到一起是生生世世缘分的积累,非常不容。

这一世你们结下情缘,如果你们两个都念念不忘,没有放下,那你们下一世再轮回人间的时候必定相遇,再续前缘。当然,再遇,可能不是情人,也可能是母子,兄弟都有可能。总之,缘分深,关系也深

1 记忆并不是存储在大脑某一部分,而是广泛存在于皮质各处,可能就是在神经元以及突触及他们的通道之间. 2 刺激大脑皮质可引起人的某些回忆. 3 最近研究表明,神经元的活动能改变RNA含量,RNA在大脑记忆功能上有可能有重要作用,当然现在不乏有人在研究,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产生了新的神经突出,形成了固定的反射回路。但是短时记忆呢?遗忘呢?以及选择性记忆呢?记忆到底是化学的还是结构的?等等等等,问题真的很多很多。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

1.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形象记忆。这些具体形象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或味觉的形象,如人们对看过的一幅画,听过的一首乐曲的记忆就是形象记忆。这类记忆的显著特点是保存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典型的直观性 。

2.情绪记忆

是以过去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如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等。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或情感内容,这些情绪或情感也作为记忆的内容而被存贮进大脑,成为人的心理内容的一部分。情绪记忆往往是一次形成而经久不忘的,对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如教师对某个学生的第一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该生的态度、行为,就是因为这一印象是与情绪相连的 。情绪记忆的映象有时比其他形式的记忆映象更持久,即使人们对引起某种情绪体验的事实早已忘记,但情绪体验仍然保持着。

3.逻辑记忆

是以思想、概念或命题等形式为内容的记忆。如对数学定理、公式、哲学命题等内容的记忆。这类记忆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等特点 。

4.动作记忆(运动记忆)

是以人们过去的操作性行为为内容的记忆。凡是人们头脑里所保持的做过的动作及动作模式,都属于动作记忆。如上体育课时的体操动作、武术套路,上实验课时的操作过程等都会在头脑中留下一定的痕迹。这类记忆对于人们动作的连贯性、精确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础 。

以上四种记忆形式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动作记忆中具有鲜明的形象性。逻辑记忆如果没有情绪记忆,其内容是很难长久保持的。 1.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这种记忆是指作用于人们的剌激停止后,剌激信息在感觉通道内的短暂保留。信息的保存时间很短,一般在0、25~2秒之间。瞬时记忆的内容只有经过注意才能被意识到,进入短时记忆 。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大约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据L·R·彼得逊和M·J·彼得逊的实验研究,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18秒后回忆的正确率就下降到10%左右。如不经复述大约在1分钟之内就会衰退或消失。有人认为,短时记忆也是工作记忆,是一种为当前动作而服务的记忆,即人在工作状态下所需记忆内容的短暂提取与保留 。

短时记忆有三个特点: 记忆容量有限,据米勒的研究为7±2个组块。“组块”就是记忆单位,组块的大小因人的知识经验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组块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数字,也可以是一个短语、句子、字表等。 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主,兼有视觉编码。 短时记忆的内容一般要经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从时间上看,凡是在头脑中保留时间超过1分钟的记忆都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所存贮的信息也都经过意义编码。我们平时常说的记忆好坏,主要是指长时记忆 。

瞬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虽各有自己的对信息加工的特点,但从时间衔接看是连续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 。

 每个人都有情绪,在人头脑中保存着人情绪,每个人都有情绪,但很多人不了什么是情绪记忆。下面由我给你带来关于情绪记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什么是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又叫情感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当某种情境或事件引起个人强烈或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时,对情境、事件的感知,同由此而引发的情绪、情感结合在一起,都可保持在人的头脑中。

 在回忆过程中,只要有关的表象浮现,相应的情绪、情感就会出现。情绪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情境性等特点。情绪记忆往往较其它记忆更为牢固。有时经历的事实已有所遗忘,但激动或沮丧的情绪依然留在记忆中。情绪记忆在文艺创作和表演艺术中起着重要作用。

绪记忆忆的特点

 情绪记忆是情绪和记忆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个体的成长、行为、知觉、信念、目标,甚至自我和心理健康状况都有很大相关性。有关情绪记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Ribot,Ribot于1894年提出了情绪记忆,由于受到主流心理学流派的排挤,情绪记忆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直至伴随热认知研究的兴起,情绪记忆研究才重新焕发生机,受到了心理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情绪加工在注意阶段的特点及机制,情绪记忆的研究相对较少,况且已有研究往往重视负性情绪记忆的研究,忽略了正性情绪记忆,研究的视野也主要置于情绪唤醒上,忽视了情绪效价的作用。本文操控情绪的唤醒和效价,借助生物反馈仪、眼动仪,采用记忆研究的再认范式和记得/知道范式,对情绪记忆在编码阶段、巩固阶段和提取阶段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实证部分包括三个系列研究:研究一,采用一个实验(实验1)进行情绪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四个行为实验(实验2a、实验2b、实验3a、实验3b)和一个眼动实验(实验4),考察了情绪记忆在编码阶段的特点。实验1为情绪的选择,实验通过主观报告和生理指标来评估情绪是否真实的诱发了情绪,结果选择了210张情绪,包括正性、负性和中性三个类别。正性和负性唤醒程度相同,均高于中性的唤醒程度,体现在主观报告和皮电指标上;三类有不同的效价,体现在主观报告、心率和肌电指标上。

 实验2a,在时间紧迫编码下设置了三种注意程度,比较正性、负性和中性记忆的成绩,考察情绪记忆的特点。结果发现,较之中性记忆,分散注意极大的削弱了情绪记忆的成绩,说明情绪记忆具有高注意依存性的特点;启示唤醒和效价对记忆起作用是需要一定的编码时间或注意资源的。

 实验2b,在时间充裕编码下设置了三种注意程度,比较正性、负性和中性记忆的成绩,考察情绪记忆的特点。结果发现,较之中性记忆,负性情绪记忆具有较低的注意依存性,而正性情绪记忆具有较高的注意依存性,说明在编码时间相对充沛时,较少的外部注意就能调节情绪记忆的成绩,而正性情绪记忆需要更多的注意来排除错误记忆的干扰。

 实验3a,在时间紧迫编码下设置了三种注意程度,操控场景类型、记忆类型,比较各类正性、负性和中性记忆的成绩,考察中心和边缘情绪记忆的特点。结果发现,三种注意程度下边缘记忆的差异不显著,中心记忆成绩随注意负荷的增加而提高,但是集中注意和轻度分散注意下差异不大,说明了中心记忆具有较低的注意依存性和注意强制性的特点。实验3b,在时间充裕下编码设置了三种注意程度,操控场景类型、记忆类型,比较各类正性、负性和中性记忆的成绩,考察中心和边缘情绪记忆的特点。结果显示,在注意资源较少时,唤醒提高了中心情绪记忆的成绩,降低了边缘情绪记忆的成绩;注意资源较为充沛时,中心情绪记忆的优势逐渐消失,而边缘情绪记忆成绩则提高了,尤其表现在负性情绪上。提示中心负性记忆的低注意依存性和强辐射性。

 实验4,在时间充裕编码下设置了三种注意程度,考察三类情绪在眼动指标上的特征,结果发现注意为情绪记忆的增强效应提供了部分解释。

 研究二、采用两个实验分别考察情绪记忆、中心和边缘情绪记忆的遗忘特点。实验5,操纵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的间隔时间,来考察情绪记忆的特点,结果发现,正性情绪记忆的遗忘规律是先慢后快再慢,而负性情绪记忆则是先快后慢。实验6,操纵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的间隔时间,来考察中心和边缘情绪记忆的特点。结果发现,中心负性记忆和边缘中性记忆较难遗忘;情绪对细节情绪记忆的遗忘有减缓作用,而对纯要义情绪记忆却有增强作用。

 研究三、采用记得/知道范式发现,情绪提高了基于意识性的记得,即负性正确记得d′的成绩好于正性和中性记得,且三类情绪在反应偏向上差异不大。提示情绪记忆具有鲜活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主要是获益于意识性加工。本文发现了情绪记忆的注意依存性、坚韧性和鲜活性等特点,它们是记忆的加工阶段与情绪本身的唤醒和效价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培养

 情绪记忆所保持的是人们体验过的情感。有时记忆的具体内容忘了,但它的情绪效果却一直保留在记忆中。所以应该注意从小培养儿童积极的情绪记忆,消除消极的情绪记忆。

 第一,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情绪记忆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温馨、和睦、民主、互爱、互信的家庭,常会使孩子产生愉快安全的体验。孩提时代,一次小小的成功,一件漂亮别致的礼物,父母的一次奖励,都会使孩子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情绪反应。相反,在一个父母关系紧张、缺乏温暖、缺乏爱意、充满压抑和吵闹的家庭中,孩子常会感到害怕,会变得自卑、孤僻、不合群、怕交往。

 第二,少让孩子受视觉和听觉上的恶性刺激。父母要多关心孩子,当孩子害怕、不安时,要给予亲切的爱抚、安慰,使孩子不再害怕,以消除孩子消极的情绪记忆。

 第三,当孩子害怕某一事物时,父母可以有意识地把这些事物与愉快、甜蜜的刺激联系起来,使孩子逐渐消退或消除对这一事物消极不安的反应。另外,父母还可以通过一些故事中的主人公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事迹使孩子逐渐改变胆小、懦弱、敏感等不良个性,使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发展。

文/曾卉

  如果一个人的记忆中没有了情感,那会怎么样? 看完《记忆大师》这部**,我突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素,没有了情感是否意味着会变成行尸走肉。

 影片把故事定格在2025年的T国,科技文明已经无比发达的人类,拥有了可以提取、删除记忆的“本领”,黄渤饰演的江丰走进记忆大师中心接受记忆手术,摘去与妻子张代晨(徐静蕾饰演)之间的爱情回忆。

 这里的记忆手术,并非忘记这件事情,而是舍去情感,以旁观者的身份回忆过往。失去了情感,即使记忆还在,也不过是一个路人甲旁观他人的人生罢了,所以对参与者的喜怒哀乐一概不知。

 不曾想,张代晨在签离婚协议书的时候要求江丰恢复记忆,否则拒绝签字,无奈之下江丰再次来到记忆大师中心恢复记忆,故事才真正开始。

 画面中,跟随着江丰的记忆,我们并没有看到太多与妻子的过往,反而是看到他成了杀人犯, 原来,江丰与一个有家暴倾向的杀人犯的记忆互换了! 也就是说,他的妻子张代晨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

 记忆的错位,使江丰亲身经历了一场谋杀案,神秘杀人者的情绪也在不知不觉中牵扯着他的神经,曾经温和的一个人变得像一个怪物,暴躁而又令人恐惧,妻子张代晨所描述的那个很好的人在记忆的重置中缓慢地消失。

 睡梦中记忆不断重载的过程,让他以旁观者的角度亲历了案发的现场,亲身感受了血腥、冷漠的一幕幕。跟随着江丰的记忆,黑白影像里面的画面,让我们都屏住呼吸。

 被推下楼的受害者,被淹死的女人,画面冰凉凉地凝固在一起,这场谋杀案似乎仅仅是受害者被老公家暴,可江丰突然记忆,杀人犯经常使用白手套,受害者的女儿可能有意包庇凶手……这些推理让事件出现了不一样的转机。

 警察(段奕宏饰演)的徒弟雷子分析杨子珊所饰演的护士是凶手,因为护士经常戴白手套,会接触到被家暴的女性。案发现场女主口中的那句”你让我感到恶心“,让人不禁怀疑凶手是不是“蕾丝边”,其实凶手根本不是男的!

 银幕上杨子珊所饰演的护士千方百计与张代晨的接触,似乎印证着所有人的猜想。凶手是女人,是杨子珊所饰演的护士

 谁也不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出现在妻子身边陈姗姗,记忆中浮现的神秘女子,案件的继续展开,记忆的缓慢重现,所有的一切冲击着江丰的内心,他几近疯狂,想要组织这一切,生怕妻子出现安全问题。

 

他发了疯似地想要救自己的妻子,为了逃离牢房,他吞下了锋利的刀片,鲜血从他的口中汩汩流出,看到杨姗姗和妻子在一起,他急得说不出话来,“ 快走!我要你快走! ”说这话的时候,他近乎歇斯底里,杨姗姗一脸茫然,他怎么变了?变得如此蛮横无理?

 看到这里,我还是忍不住想要感慨一下,既然还相爱,又何必离婚呢?若不离婚,哪会有之后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但转念一想,若不是记忆互换,有怎么能发现原来深爱着彼此呢?

 跟随着警官的记忆,我们看到了他和妻子两个人第一次在台阶上遇见的场景,这一切曾是他们幸福的源泉,也正是因为这一幕,警察动了恻隐之心,他的眼神里藏着柔情,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见证了他们爱情的初始,正因为如此,他最终不忍杀害张代晨。

 在救护车上,两个人和好如初,但江丰却失去了恢复自己记忆的72小时。他对妻子的深深歉意和为了妻子的安稳舍身忘死的举动,深深的感染着我。

 影片的最后一幕,张代晨却用行动表示着她的爱和释怀——  “ 您好,初次见面,我是张代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qinggan/8074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 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