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成长中的“危”与“机”——伍新春。

儿童青少年成长中的“危”与“机”——伍新春。,第1张

主要内容

儿童青少年的年龄阶段与发展危机

成长过程中的自然危机与人际危机

面临危机后的心理反应(PTSD、 CPTSD、PTG、自伤与自杀)

心理危机的应对与转化(降低消极、促进积极、预防自伤自杀)

一、理论观点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

1、在生命的最初几年,父母对儿童原始驱力(本能)的管理方式对儿童健康人格的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2、在学前期,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个体基本的人格

(1)本我(id、本能我)

是唯一天生的成份,是本能的心理能量的贮藏室,是完全无意识的;其活动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ego、现实我)

在本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本我服务,是本我与环境的调节者,使本能能根据外界现实在适当的时机满足;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 super ego、道德我)

对自我满足本我需要的方式、方法起着监督和指导作用,代表着良心或道德力量;其活动遵循“道德原则”

心理发展阶段说

1、口唇期(0-1岁)

本能主要投放在口唇

在这个阶段的后期,自我开始出现

如果口唇期的需要没有得到适当的满足,个体会发展出一系列习惯,如儿童期吮吸手指、咬笔头,长大后饮食过度或吸烟等

2、肛门期(1-3岁)

本能主要投放在肛门区

孩子喜欢控制和排放大小便

如厕训练成为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一个主要议题

过度控制或要求较少,会让儿童变得极端秩序井然、清洁干净,或者肮脏不堪、无序混乱

3、性器期(3-6岁)

本能主要投放在生殖器官

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幼儿对异性父母感到了性的渴求

为了避免惩罚,他们放弃了对异性父母的欲望,取而代之的是接纳同性父母的特性和价值观,从而形成超我

在此时期建立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决定了个体的基本人格

——弗洛伊德主要关注0-6岁儿童发展

4、潜伏期(6-12岁)

性本能逐渐减弱,超我进一步发展

快乐来自外界

5、生殖期(青少年期)

中心转到对异性的情感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死亡,人格的发展。经历了相互连续的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种确定的危机为其特征。—发展危机

一个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增大下一阶段危机。解决的可能性。如果危机不能解决,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或情绪障碍。

八阶段理论

1、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出生-1岁):婴儿的基本需要——父母的敏感和及时回应

2、自主/控制对羞耻和疑虑(1-3岁):动作能力发展一独立探索环境,藐视外界控制,显示自我力量

3、主动/自发对内疚(3-6岁):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更广阔地主动探索

——像弗洛伊德一样,也关注前三个阶段

第一反抗期

4、勤奋对自卑(6-12岁):系统学习文化知识,期望通过学业成就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鼓励和支持,勤奋感——期望过高和过于挑剔,自卑

5、同一性获得对同一性混乱(青少年期):父母和教师等重要他人的认可,自我努力的成就——获得健康的自我概念——重要他人的混乱评价,出现角色混乱探索和承诺(获得,延缓,早闭,混乱)

探索与承诺:

孩子主动探索,家长要支持尊重,发现自己想要的,自己的能力——获得;有探索,寻而勿得——延缓;没有自我探索,听从父母指令——早闭;没有探索,也没有承诺——混乱

家长不要早为孩子做决定,要让孩子自己去探索

6、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

7、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

8、自我整合对绝望(老年期)

二、儿童青少年成长中可能面临的自然危机与人际危机

(一)突发的重大自然灾难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难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的自然灾难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情严重

近年来,重大自然灾难在我国频频发生,如汶川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外,台风、洪水、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

(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

"2019冠状病毒"( COVID19)全球疫情已累计确诊超1500万。疫情属于典型的创伤事件(致人死亡或具有死亡威胁性的事件),会引发民众的各种负性情绪,容易导致抑郁、PISD等心理问题的高发。

《柳叶刀》6月26日发表的社论表示, COVID-19疫情中关闭学校和疏远社交的举措,会危及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增加受虐待的风险。

3人际创伤

除自然灾难和传染疾病外,青少年遭受虐待、性侵、欺凌、暴力伤害等人际创伤事件的新闻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

人际创伤经历由于社会文化等限制,往往 更具隐匿性 而难以被知晓。但是这些长期、反复、真实发生与存在的创伤经验带给个体的影响是十分深重的。

儿童期受虐待是最常见的人际创伤之一。

童年期创伤的类型(家庭中的虐待)

身体虐待——抚养者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实际或潜在伤害的,行为,如打耳光、打屁股

情感虐待——

性虐待

身体忽视——抚养者未为能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应有的条件。

情感忽然

中国文化下的童年期人际创伤

中国文化更多以成人为中心,强调家长权威,相较于从儿童视角出发的“儿童虐待的是成人视角出发的“严厉管教(Wang&Liu,2017)

打是亲骂是爱”“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体罚

·“知耻而后勇”“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言语暴力

(2)教师虐待

“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

教师被认为是与家长一样的权威对象,当孩子不顺从老师的安排,或是未能达到他们的期待时,常常会受到 体罚 (身体虐待)或 辱骂 (情感虐待)( Chan et al2012;Tang,1998)

教师对学生的 漠视 ( gnore),与家长对孩子的忽视相似,会造成学生与教师间出现关系问题。但与忽视不同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漠视还含有 区别对待 的意味,即这种漠视是有选择性的,学生可以通过与其他同学的比较而感受到教师漠视的伤害

校园教师性侵害

教师虐待的发生率(以辱骂为例)

15%的儿童报告在幼儿园会遭到老师的辱骂,这一比例在进入小学阶段后会逐步上升 Brendgen, Wanner  vitro, 2006)

16%52%的儿童是教师辱骂的受害者( Olweus,1996)

·在国内,有965%的学生曾遭遇或目睹过教师的辱骂,即使仅目睹过教师辱骂其他同学,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邓云龙等2009)

(3)校园欺凌

同伴欺凌指身体更强壮或社会地位更高者运用其力量来威胁、贬低或忽视其他人;不管欺凌者主观是否故意,只要给受害者带来身心痛苦,都属于欺凌( Olweus,2013)。

·直接欺凌是对受害者直接的肢体或者言语攻击,如殴打、推搡等 身体欺凌 形式和当众恐吓、辱骂等 言语欺凌 形式

·间接欺凌则通常是对人际关系的操纵,旨在暗中败坏受害者的声誉或贬损其社会地位也称为 关系欺凌 。

目睹他人受欺凌(观察)

同伴性侵害

校园欺凌发生率

约19%45%的儿童曾遭受过同伴的欺凌( Craig et al,2009; Hawker& Boulton,2000 <lomek et al,2007;张文新,2002)

有研究发现,高达32%的儿童每周至少遭受一次欺凌( Berger,2007)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还存在旁观者,其人数甚至是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4倍

三、儿童青少年面对危机事件后忐儿童青少年成长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

1、短期的创伤后应激反应。

情绪、认知、行为、生理

创伤后应激反应 (如何看待)

在 创伤后短时间 内,有以上的反应及症状是十分自然和正常的

非正常情况 下的 正常反应

每个人面对创伤的反应程度各异,创伤复原时间的长短也因人而异

二八定律——80%经过时间,自己可以爬出来

2、重大/持续应激事件的长期影响

PTSD、CPTSD、抑郁、焦虑、自杀自伤——心理韧性,正性情绪,共情能力,PPG。

3人际创伤的影响

·童年期的创伤经历会严重危及个体的心理发展,且这种消极影响会贯穿个体的一生( Cicchetti&Bany,2014)

·儿童期遭受过父母伤害的孩子一生都将活在创伤的阴影之下( Badr et al,

2018),儿童期虐待至少会使个体成年后患精神障碍的风险增加1倍(Nani

Uher,& Danese, 2012)

≥ 童年期创伤会破坏儿童在成长阶段的发展性资源和技能

(1)情绪能力(难以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自我安抚能力)——情绪化

(2)人际技能(对他人缺乏信任、缺乏交往能力)——孤独感

(3)自我认知(未从重要他人获得对自我充分的认同和爱,从而怀疑和否定自己)——不自信

人际创伤的影响

(1)敏化效应

童年期的创伤经历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其在成年后出现心理障碍的性增高

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2)钢化效应

·“那些杀不死我们的,都会使我们变得更强大

创伤后成长、心理韧性、共情能力

双刃剑的作用

(1)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CPTSD)

·人们在经历长期、反复的人为创伤事件(例如:家暴、性侵)后所形成的一

种精神障碍( Herman,1992)

·区分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主要聚焦于单次、重大的创伤事件(如

地震、交通事故等)

(2)发展共情能力。

共情即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的一种心理状态。

人际创伤下的自我防御/保护—更敏感地觉察施虐者的情绪情感状态,提前做出相应的心理准备,从而避免自身受到伤害对自身情绪有更多的体会,对情绪感受有更敏锐的觉察,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他人的处境,与他人进行深层的情感连接

共情是源于对他人情感状态的理解、并与他人当时体验到的或将会体验到的感受相似的情绪情感反应

·共情是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结合体:认知能力是辨别、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及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情感能力指个体的情感反应能力,两种能力交互作用,使个体产生共情

4、自伤与自杀

相同点:两者都是指向自我的,并伴有自我伤害意图的行为。

不同点:自伤者以人际或自我奖赏作为目的,且没有主动死亡的意愿;自杀者有明确的自杀计划,并以结束生命作为目的。

>有自伤行为史的青少年,有更高的自杀风险。

>即使自伤者起初采取自伤行为时没有自杀意图,但是在反复自伤的过程中,提高对疼痛的忍受,很有可能会产生自杀的想法,进而产生严重的后果!

自杀

自杀包括从产生自杀意念、到进行自杀尝试最后完成自杀的这一系列行为的连续体。

>自杀意念:存在伤害或杀死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但没有付诸行动。

自杀尝试:具有明确的杀死自己的意图,并开展了自杀行动,但由于抢救及时或是采取的自杀手段并不致命,个体最终并没有死亡。

自杀死亡或进行自杀尝试的个体,往往具有严重的自杀意念!

自伤

>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简称自伤):在没有自杀意图的前提下,以不被社会文化接受的方式,直接、故意地伤害自己身体组织的行为。

常见形式有割伤、撞伤、烧伤等。

>自伤行为在青少年阶段高发,在同伴间表现出明显的传染倾向。

>自伤行为常常具有明确的目的,像是发泄情绪、寻求关注、发出求救信号、处理人际冲突、威胁他人等。

四、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应对与转化

1、自然危机的应对-自然危机的影响因素。

灾难前的因素。

灾难当下的因素。

灾难后因素。

2、人际危机的应对:关注高风险人群

消除对自杀和自伤的误解

自伤、自杀这个话题离青少年很遥远么

我国每年有超过6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

我国青少年的自杀意念的年发生率约为1799%,自杀尝试的年发生率约为294%。

我国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年发生率约为29%

那些嘴上说“不想活了”“活着没意思”的人并不会真的自杀么

·自杀死亡者中,约80%在行动以前清晰地表露过自杀意念。

自杀未遂是因为他们并不想死

自杀未遂并不代表回心转意。每一次自杀的完成背后,对应的是10-20次的自杀尝试。

随着自杀尝试次数的增加,采用的方式和程度趋向于越来越强烈,自杀完成的可能性也会变大。

自杀的人就是懦弱、不可理喻、羞耻

大多数自杀者或长期遭受身心痛苦、或近期面对重大创伤,陷入深深的绝望和痛苦,渴望通过自杀结束难以承受的痛苦。

谈论死亡是大忌,会“鼓励”他人采取自杀行为吗

谈论死亡,有助于理解自杀者的处境。

教师/家长在促进创伤后成长中的角色

教师/家长是“ 陪伴者 ”,倾听孩子的经历,真诚地接纳孩子的情感,陪伴孩子在创伤后所走的历程。

教师/家长是“ 促进者 ”,对孩子的成长保持开放态度,发现孩子创伤后成长的迹象,予以孩子充分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促进孩子真正地获得成长。

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

认识自身情绪,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情绪、情感、动机、性格、欲望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等,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妥善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

妥善管理自身情绪,是指对自己的快乐、愤怒、恐惧、爱、惊讶、厌恶、悲伤、焦虑等体验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协调。比如,自我安慰,主动摆脱焦虑、不安情绪。有人发现,当自己情绪不佳时,可用以下方法帮助调整情绪:(1)正确查明使自己心烦的问题是什么;(2)找出问题的原因;(3)进行一些建设性引动。

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指面对自己欲实现的目标,随时进行自我鞭策、自我说服,始终保持高度热忱、专注和自制。如此,使自己有高度的办事效率。

认识他人的情绪

认识他人的情绪,指对他人的各种感受,能“设身处地”地、快速地进行直觉判断。了解他人的情绪、性情、动机、欲望等,并能作出适度的反应。在人际交往中,常从对方的语言及其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姿势等来作判断。常常真正透露情绪情感的就是这些表达方式。故捕捉人的真实性情绪情感的常是这些关键信息,而不是对方“说的什么”。

人际关系的管理

人际关系的管理,这是指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一个人的人缘、人际和谐程度都和这项能力有关。深谙人际关系者,容易认识人而且善解人意,善于从别人的表情来判读其内心感受,善于体察其动机想法。这种能力的具备,易使其与任何人相处都愉悦自在,这种人能充任集体感情的代言人,引导群体走向共同目标。

述情障碍的人在经历情绪时,特征是不能表达情绪。

述情,即为情感的表达。所谓述情障碍,又名“情感表达不能”或“情感难言症”。在经历情绪时,他们无法表达情绪。

述情障碍是一种人格特质,又被称之为“情感色盲”,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无法感知和表述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因此作为述情障碍者的爱人会觉得很孤单、委屈。而对于述情障碍者本人,他们时常面临被误解的情况,非常影响人际关系。

情障碍都有哪些具体表现:

1、与人交流长期存在障碍,并且不是单次情况。

2、从不使用隐喻,暗示,隐含意思等,对于这些言语技巧一窍不通。

3、只会用行动来表达情绪,比如生气了就一声不吭摔门出去,但怎么问也不说。

4、在讲述一件事情时,只提客观的地点,人物,经过,结果,不提任何人的心理活动或者情绪反应。

5、经常为身体问题而烦恼。

6、整个人表现得缺乏想象力,很少幻想,也无法响应别人的幻想。

7、基本上不记得自己做过的什么梦,或者从来不做梦。

8、喜欢动作片,不喜欢或者看不懂情感片。

9、大部分时间都觉得生活很无聊,很少表现出兴奋之情。

10、和情障碍者说话,会很无聊,迫切的想逃走,因为他接不上你的话,你也接不上他的话。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音乐是人类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另一套符号系统。对学前儿童来说,最容易接受的一个信息交流途径就是音乐。认真从事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就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音乐发展心理学家哈格里夫斯,英国的心理学家舒特——戴森,美国音乐心理学家戈登等人。

(一)学前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舒特——戴森)

0——1岁,对音乐作出各种反应

1——2岁,自发的、本能的“创作”歌曲

2——3岁,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段模仿的唱出

3——4岁,能感知旋律轮廓,如果此时开始学习某种乐器的演奏,可以培养绝对音高感 4——5岁,能辨别音高、音区,能重复简单的节奏

5——6岁,能辨别理解响亮之声和柔和之声,能从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模式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

6——7岁,在唱歌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的音乐好听 (二)对音乐的反应 穆格于1976年对6个月——55岁的儿童的音乐能力发展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1、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主动的对音乐作出反应,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音乐。表现为他们会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并作出高兴乃至惊喜的表情。

2、6个月——1岁,伴随音乐,儿童会连续的晃动身体。但在这个阶段早期,婴儿可能只是对纯音响作出反应,到一周岁时,才会对较鲜明的节奏作出相应的反应。

3、1岁左右儿童开始发声的唱歌,这种唱歌称为“咿呀之歌”。 所谓咿呀之歌,它是一种类似说话和简单的歌唱,其特点

a、有变化的音高

b、用一个元音或很少的音节唱出的

c、在音节系统和节奏组织上还是不定型的、杂乱的,停顿只是呼吸的需要。 注意:当听到咿呀之歌时,大人要高兴的看着孩子,模仿孩子的声音和唱法,让孩子与你产生目光对视,这样会促进孩子以后有意识的去唱。

4、1岁以后的儿童对声音刺激的反应表现出明显的进步,不同类型的身体活动明显增加。15岁左右的儿童已有试图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节奏相协调的迹象,同时也表现出与大人一起跳舞的意向。

消费者行为产品有个体消费者与组织消费者。 2. 个体消费者是指购买和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个人或住户 3. 组织消费者是指为维持其组织的运行而购买和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政府,公共机构等。 4. 参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倡议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和使用者都将是研究和讨论的对象。 5. 节约时间的产品。对于许多营销者来说,他们往往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市场机会主要存在于为消费者提供节省非自由处置时间的产品和服务方面。 6. 消费者能力的构成包括认知能力,感知能力,辨别能力,评价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等。决策能力是消费者购买行为中所需要的最主要的能力。 7. 需要的含义:需要虽然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但它并不总是处于唤醒状态。 8. 需要是消费者行为,特别是购买行为的最根本的原动力。 9. 动机的含义:是指推动个体采取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动机虽然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需要转化动机还要相应的刺激条件。外部刺激尤为重要,因为消费者需要处于潜伏或抑制状态,需要外部刺激加以激活。外部刺激越强,需要转化为动机的可能性越大。否则,需要将维持原状。 10.个性的含义:指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特征表现 为个性的稳定性,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倾向性,个性的可塑性。 11.感情的概念: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刺激下所产生的直接的心理上的感受和体验,在感情 反应的状态下,消费者往往伴随有一定的身体体验,使其似乎已成为人们身体的一部分。他与认知不同。认知是一个智力过程,而感情则不涉及思考。 13.感情反应的五方面的特点。A感情反应源于条件反射。B感情反应不能直接控制。C感情反应能在身体中感受到。D任何刺激都有可能引起感情反应。E大多数感情反应是后天习得的。 14.影响消费者情绪情感反应堆的因素。 A产品:是决定消费者情绪和情感形成与变化的最基本的因素。 B服务 C环境 D心态 15.阈下知觉:在听觉,视觉或其他感觉阈限值之下产生的知觉。 阈下广告:在其他媒体背景上呈现极微弱或极短暂的广告的信息。 16.消费水平学习:指“个人获得有关购买和消费的知识与经验,以应用于未来相关行为的过程”。 17.学习的基本构成要素。动机,暗示,反应,强化,和重复五要素 18。条件反射的泛化,也称刺激泛化。是指刺激对象在不能辨别条件刺激与一定范围内的其他相似刺激时,对相似刺激作出与条件刺激相同或相似条件反应的一种现象,其反应程度则随着相似刺激与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而定。 这现象给营销者带来机会,是如何应用的。 1) 在产品策略上的运用: 2) 在品牌策略上运用; 3) 在包装策略上运用; 4) 在广告策略上运用; 5) 在商品陈列展示中运用; 19.认知学习分三种类型:增加型学习(大多数认知学习的类型),调整型学习,重组型学习。 20.消费者知识的分类:叙述知识与程序知识。叙述知识分为情节知识和语意知识。 21.产品知识的层次。既产品种类,产品形式,品牌和型号的知识。(表)P194 一是下位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概况水平上高于新观念时,新久观念之间构成类属关系。称下位关系。这种新旧知识的互相作用过程称为“下位学习”。 二是上位学习。当学习者的认知的概念高于原有学习的概念,就产生了上位学习。 三是并列结合学习。当新的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时。它可能产生联合意义,这种学习称并列结合学习。 22.参与的含义:指当消费者意识到某事物,事件或行动具有与其个人相关的重要结果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激发状态。 23.参与的种类。情景性参与与持久性参与。一般来说,需要购买决策时,情景性参与就会产生

差不多,是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反应表达主要有不协调,即该哭的时候却笑,(比如说着很伤悲的事情却面带笑容--部分人所谓强作欢颜并非是情感不协调,这种笑容是其主观无法控制的)情感反应的高涨,是只对外界事物的高反应表达,非常地开心,非常的话多,什么事都喜欢争论,喜欢与人辩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自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如果是部分幼稚的小孩,应该相区别,那是与其文化及知识层次相符合的)情感低落,这个是典型的抑郁症多见,主要应该看其情绪有无明显低落,有些人失恋后的不开心,连续1-2周只能说是不开心,但并非能因此判定为抑郁症,因为一般人4周内会自我恢复时间很长的无法自我缓解的,有明显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很没用,这个需要反复询问,比如某些人仍认为自己部分能力很强,就不是自我评价低)欣快,此类情感主要在器质性疾病中多见,表现为整日乐呵呵的,但无明显开心的原因,淡漠,即对周围事物莫不关心,几乎没任何事能引起其的关注和在意,多见精神分裂症衰退者

情商EQ的核心因素是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客观事物符合需要时,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如高兴、满意、愉快、爱等;否则,便产生相反的情绪情感,如痛苦、不满意、愤怒、恨等。人的情绪情感根据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各种不同需要,需划分出各种不同的种类。

幼儿出生时就存在最原始的情绪。这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是与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直接联系

的,如饥渴会引起哭闹等不愉快的反应。2个月起开始出现对人脸的积极情绪反应,6~7个月时出现对母亲或抚养人的依恋情绪,这都是幼儿情感社会性的最初表现。1岁以后出现对人、对物的关系的体验,如与熟悉的成人在一起的喜悦感和离开时的痛苦感或怕见生人的害羞感等。2~3开始产生与

社会性需要

相联系的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等高级情感的萌芽,如对故事中

正反面

人物的爱或憎等。

幼儿期

的情绪情感继续不断发展,特点有两个:

情感的稳定性

和有意性逐步增长

幼儿前期,情绪

情感不稳定

,有意性也很低。一个表现是富有

易变性

,极其容易受外界事物支配,特别是新鲜的事物立即能引起强烈的情绪情感;还极其容易受感染,一个幼儿哭,大家都会跟着哭起来。另一个表现是富有冲动性,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破涕为笑的现象经常发生。从幼儿中期到末期,稳定的情绪情感不断增强,如对父母及

幼儿园老师

、小朋友的爱和依恋是不大容易变化的。情绪情感有意性提高,这通过幼儿多少已经能够有意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如故意不哭)体现出来,甚至通过控制情感本身体现出来。

社会性的高级情感逐渐发展起来

幼儿前期,情绪情感主要受生理性需要支配,社会性的高级情感刚刚开始萌芽。在正确教育下,到了幼儿中、末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明显开始发展。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思想、意图、言论、行动是否符合人对道德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这时的幼儿已能逐渐分辨一般的

是与非

,知道什么是好和不好,而且逐步学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同时产生喜欢或痛恨的情感。理智感是关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对某种认识或追求真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

幼儿从5岁左右开始,理智感主要表现为求知欲显著发展起来,他们特别好问、爱动脑筋,这种迫切求知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会引起强烈的

情感反应

,此时期有“发问期”之别称。

美感是关于客观事物或人的思想、意图、言论、行动是否符合人对美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同时也会逐渐掌握对美进行评价的准则和要求,培养起了一定的

审美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155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