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趋势

简述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趋势,第1张

简述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趋势

简述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趋势,身心发展是家长都都关系的问题,儿童的身心发展一般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凌乱到体系。以下简述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趋势。

简述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趋势1

1、 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这种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又表现在两个方面。

(1) 从不齐全到齐全。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在出生的时候并非已经齐全,而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比如,头几个月孩子是不会认人的,1岁半以后才开始真正掌握语言,逐渐出现思维和想象。各种心理过程出现和形成的次序,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

(2) 从笼统到分化。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简单的,后来逐渐复杂和多样化,例如:婴儿的情绪最初只有笼统的喜怒之别,之后逐渐分化出愉快,喜爱,惊奇,厌恶等各种情绪。

2、 从具体到抽象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和概括化,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就典型的反映了这一趋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怎么具体形象化,比如他们认为儿子总是小孩子,不理解“长胡子的叔叔”怎么会是儿子?成人典型的思维模式——抽象逻辑思维在学前末期开始萌芽,发展。

3、 从被动到主动

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主动性逐渐得到发展。主要表现在:

(1) 从无意到有意发展。新生儿的原始反射是本能活动,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完全是无意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开始出现自己能意识到,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然后发展到不仅意识到活动目的,还能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进行和过程。

(2) 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随着生理的成熟,儿童心理活动的主动性也在增长。比如:两三岁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生理上的不成熟,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也在发展,四五岁的孩子在某些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某些活动中注意力容易分散,表现出个体的主动选择和调节。

4、 从零乱到成体系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比如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都是心理活动没有形成体系的表现。因为不成体系,所以心理活动特别容易出现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有了系统性,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每个人特有的个性。

简述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趋势2

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

进入学前期以后,儿童逐渐产生了各种道德感,如同情、互助、尊敬、羡慕、义务感、羞愧感、自豪感、友谊感等等。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随着儿童交往的发展,成人不断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他们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

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感很肤浅、易变,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学前中期儿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中班儿童常向老师“告状”,就是由道德感而激发的;学前晚期儿童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行为的对与错,有了比较稳定的认识。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一种替代性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的情感。学前儿童已具有较强的移情能力,会由他人的情绪状态而引起自己与之相一致的情绪反应。可以置身于他人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

在道德判断方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只要成人说是好的,或自己觉得有兴趣的,就认为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

同时,他们在判断行为时,还不能把行为的动机和结果结合起来,常常只看到行为的结果,而注意行为的动机,仅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学前晚期儿童,开始注重行为的动机、意图。比如,小朋友A把玩具乱扔打碎了一个盘子,小朋友B帮妈妈刷碗打碎了一打盘子。让儿童来评价哪个小朋友好一些时,学前早期的儿童会说A好,因为他只打碎了1个盘子;而学龄晚期的儿童会说B好,因为他是在帮妈妈干活。

成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符合儿童的道德意识水平。比如,告诉儿童不要玩某个玩具,对一组儿童说:“这个玩具很娇气,拿了很容易打破。”对另一组儿童则说比较抽象的道理,比如:“这个玩具是别的小朋友的。”对3岁的儿童第一种(具体道理)比较有效,而对5岁儿童第二种(强调所有权)比较有效。

由于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可以对他们进行有系统的道德品质教育。但是,由于他们的道德意识还是很初步的,一定要注意结合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避免空洞说教才会有效果。

简述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趋势3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人的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学前期开始的。在学前儿童个性形成中,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对自己或别人的评价往往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对成人的评价,有一种不加考虑的轻信态度。例如,他们评价自己是(我不是)好孩子,是因为“老师说我是(或不是)好孩子”。到学前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渐对成人的评价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儿童的评价不客观、正确,儿童往往会提出疑问,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二、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一般只能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还不能评价内心状态和道德品质等。如他“为什么说你自己是好孩子”4岁儿童回答“我不打架”或“我不抢玩具”,而6岁的儿童则可以说到一些比较抽象、内在的品质特点,如“我听话,遵守纪律”或“我谦让,对小朋友友好。”

三、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对自己的评价是比较简单、笼统的,往往只根据某一、二个方面或局部进行自我评价,例如,“我会唱歌”,“我会画画”。学前晚期儿童的评价就比较细致、比较全面些。如,他会说“我会唱歌,也会跳舞,可是就是画画不好”。

在整个学前期,甚至学前晚期,儿童对自己评价的能力还是较差的,成人的态度对儿童的评自我评价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适当、客观、公正,任何过高、过低或其它不恰当的评价都是有害的。例如,如果成人对儿童说:“你永远也学不会”,“你总是不会安静”,“你老是爱打人”等等,儿童就会认为自己真的是毫无希望的人,变得没有信心。

幼儿情绪发展是指个体情绪发展的一个阶段。情绪在幼儿阶段的发展过程及规律性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扩展,幼儿情绪种类不断丰富,情绪体验不断深刻。其发展特点:

情绪日益丰富和深刻化,引起情绪体验的动因增多,情绪逐渐分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现象转化为指向事物的内在特征;情绪的稳定性逐步提高,随着脑的发育和语言的发展,幼儿对情绪的控制能力逐渐发展,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减少;社会性情绪产生并发展,幼儿最初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幼儿情绪特点有以下几点。

1幼儿情绪的特点分别是:易感性、易变性和冲动性,两岁以后,小孩子的情感表现就会变得越来越丰富,会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

2 因为幼儿的情绪还具有易感性的特点,他们的情感表现往往是十分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以及受到周围人的情绪感染的。

3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家长的情绪十分愤怒、暴躁,或者是悲伤、失落,是非常容易同化孩子的情感表现的,这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有很大影响,因此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家长应当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

4 幼儿时期的小孩子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他们的情绪常常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也就是易变性特点的体现。因此当小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不妨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喜欢的地方。

孩子情绪的冲动型表现在,当他们不高兴的时候,是会随时发泄不满的,并且这种冲动的情绪是很难立刻平静下来,因此在稳定孩子的情绪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诱导。

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这种发展趋势又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不完备到完备。我们知道,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在出生的时候并非已经完备,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 比如,1岁半以前,儿童还没有想象活动,也谈不到人类特有的思维。各种心理过程出现和形成的秩序,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待各种心理过程都己完备,并形成个性时,儿童的心理就比最初复杂得多。

  (2)从笼统到分化。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笼统而不分化的。无论是认知活动或情绪态度,发展的趋势都是从混沌或笼统到分化和明确。也可以说,最初是简单和单一的,后来逐渐复杂和多样化。比如,新生儿不但对碰到他嘴唇的东西发出吸吮反应,对一切碰到他嘴附近

  脸颊的东西也作出吸吮反应;后来,婴儿逐渐不作出这种笼统的反应,只在东西碰到嘴唇时才动嘴吸吮了。又如,最初孩子的情感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之分,后来,逐渐分化为喜爱、高兴、快乐和痛苦、嫉妒、畏惧等等复杂而多样的情感。

  2从具体到抽象: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概括化。从认识过程看,从最初的感觉,到以后出现较为概括化的知觉和表象,再发展到产生思维。思维过程本身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从非常具体发展到略有抽象,最后形成人类典型的抽象逻辑思维。从情绪发展过程看,最初引起情绪活动的,也是非常具体的事物,以后才是越来越抽象的事物。

  3从被动到主动: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发展起来。这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儿童心理最初是无意的,或称不随意的心理活动,即直接受外来影响所支配。新生儿的原始反射是本能活动,即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最初各种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后来发展到以有意性为主,即由自己的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为主;最初没有意志活动,后来逐渐形成意志,心理活动的自觉性也不断提高。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很大程度受生理的制 约和局限。比如,几个月以内的孩子,其快乐和不安,主要决定于生理上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三岁儿童的注意不集中,坚持性不强,主要是由生理上不成熟所致。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较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的注意可连续集中3-5分 钟,4岁幼儿可集中十分钟左右,5、6岁幼儿可以集中15分钟左右。如果活动方式适宜,教育得法,6岁幼儿可以保持20分钟的稳定注意。随着儿童生理的成熟,它对心理活动的制约和局限作用渐渐减少,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渐渐增长,四五岁儿童有时(比如在某些作业中)注意力非常不集中,有时 (比如在他自发的游戏中)又能长时间坚持集中注意。在生理发育达到足够成熟的时候,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甚至包括心理发展的速度,都和儿童心理活动本身的主动性有密切关系。

  4从零乱到成体系: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混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且非常容易变化。比如,七八个月的婴儿离开妈妈时,哭得很伤心,当妈妈的身影刚刚消失,阿姨和他玩一个诱人的玩具,他立即会破涕为笑。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是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形成整体,有了系统性,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了各人特有的个性。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汽车,不论在何时何地,他的兴趣都首先集中在汽车上。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主性、协作性和创造性发展。

在这个阶段,幼儿多为视觉思维、形象思维和操作思维的结合,喜欢询问、探究事物的原因,通过学习游戏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学前儿童通常指3-6岁的幼儿,此时期是幼儿身心发展重要的年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长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家长开始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促进学前儿童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幼儿心理发展不仅影响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也被认为是其他领域(如语言、社交、认知等)发展的基础。

学前儿童逐渐产生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表达需求,在家庭和教育环境中,需要鼓励幼儿尝试自己的想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环境与教师对这种需求的支持和扶持,会使幼儿越来越有勇气和决心尝试实现自己的目标。

“协作性”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协作性可以帮助幼儿互相帮助,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在家庭和教育环境中,需要创造一些协作机会,小组讨论、集体游戏等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合作和分享的快乐。通过这些活动,幼儿逐渐建立起健康的社交关系,提高角色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创造性”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创造性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学前儿童期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他们喜欢模仿、想象,有天马行空的思维和无限的想象力,积极探究、发现、创新。在进行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时候,要注意提供一些创造性的游戏,如动手制作、艺术创作、戏剧表演等,帮助幼儿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想象力。

情绪的社会化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3~4岁,以主要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满足社会需要过渡

(3)情绪表达的社会性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

2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化。

情绪的日益丰富情绪过程的分化;

指向物增加情绪的深刻化 从指向物的表面到内在特点

根据与认知过程的关系,情绪的发展可以分为: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295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