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阅读《给亡妇》和《儿女》,谈一谈朱自清是怎么对待婚姻和子女的?

标题 阅读《给亡妇》和《儿女》,谈一谈朱自清是怎么对待婚姻和子女的?,第1张

《给亡妇》是一篇悼念亡妻的抒情性散文

作者朱自清第一个字“谦”,是作者对亡妻武钟谦的爱称。

作者与武钟谦于一九一七年结婚,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她不幸病逝于扬州家中。三年之后,作者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文章,尽情地抒发了对亡妻的悼念之情。

朱自清先生一生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奋斗,可从文中看出朱自清先生并未对家庭做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应有的责任与贡献,或许很多人会觉得不该批评朱自清先生,因为他在忙他的事业,忙着实现自己的理想。

或许为人父母方知父母恩!朱自清在1928年6月24日在北京清华园,写下了散文《儿女》。

当年朱自清正值三十而立之年,也已经是5个孩子的父亲。文中以父亲的角度就家庭生活而展开,抒发了对儿女的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需要朴素,但情真意切。

朱自清散文比喻修辞手法欣赏 ——荷塘月色 在文学作品中,一种恰当的修辞手法尤若闪光的珍珠,会使作品大大增色。每每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无不被那种种修辞手法所吸引。他的排比,如数家珍,五光十色一串串成列出来;拟人,好似神话,万物皆有四肢五官,活脱脱,呼之欲出;设问,又象深海垂钓,不仅钓鱼心切,更有深沉含蕴------ 还是看看他的比喻。  朱自清的比喻,既能使读者唯唯称是,又能令人拍案叫绝。其产生诱人的底力在于:他不仅娴熟于比喻的技巧性,而更在于他予以比喻以艺术性,使其产生新颖、奇特的美感。“野花遍地是------象星星、象眼睛(《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月色》),“那醉人的绿呀!-----象**拖着的裙幅;-----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绿》),“黯淡的水光,象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哪里是文章中的语句啊,这是绘画中的色彩,是音乐中的旋律,是舞蹈中楚楚动人的舞姿。这一处处比喻既描绘出一幅幅美丽而又动人情畅的画面,又唤起读者逸心的美感,使你得到艺术的享受。  朱自清运用比喻之所以这样美的、绝妙的艺术效果,与他新奇、无拘无束的联想是分不开的。纵观他的比喻的喻体有形象可睹的人、物,有抽象不可见的虚梦幻影。凡能涉及的,信手拈来便成一喻。而更成功的却是形成了的、他的比喻的规律。首先,以物喻物:“那溅着的水花,----象一朵朵小小的白梅”(《绿》),“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塘月色》),“远处----有一两片白云-----象美丽的贝壳一般”(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里把水比喻着白梅,把荷叶比喻着舞女的裙,把白云比喻着贝壳。他没有局限于本体与喻体的相似,也没有停留在喻体的某一点上,而是通过迁移、转换,从不同角度选取喻体,从不同深度摄获相似点,从而尽量朝着远的、美的事物意向产生联想。再是,以人喻物:在这类设喻构想过程中,他或取人体的某一部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荷塘月色》),春风“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岸上原有一株两株的垂柳树,-----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象就象一支支美人的臂膊”(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或取人体的全部,“墙面上用白的与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素朴的方纹,在月光里鲜明得少女一般”(《威尼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那醉人的绿呀-----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绿》)。一切喻体在朱自清的笔下,不但有了鲜明的特点,而且变得明丽鲜美、生动诱人,而使读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更显示出他比喻的独特风格,收到他比喻的特殊效果。 (文章阅读网http://wwwjingdianwenjicom/shishicai/) 在《荷塘月色》里,朱自清还采用了迁移读者感官的变位比喻。“缕缕清香”、“仿佛”、“渺茫的歌声”,“塘中的月色”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薄薄的青雾”象“笼着青纱的梦”。变嗅觉感为听觉感,变视觉感为听觉感,变具体事物为幻觉之物。这种“感觉移植”法的比喻,实在是修辞领域里难得的成功之作。  朱自清的比喻中的喻体并非偶得,而是他美学观点的反映,从他以为美的事物来设比取喻。所以他所用的喻体多为小姑娘、美人、小伙子、玉石、珠宝之类。在《春》的结尾为了表现他向上、向往新生事物的思想,用“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比喻春的新,用“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比喻春的美,用“健壮的青年”比喻春的蓬勃生机。有意用“新”、“美”、“健壮”的喻体比喻一年之始的春的开端,以激励人们去奋斗。  朱自清的散文,使用修辞手法很多,但比喻用得最好最成功,几乎形成了他的散文独具一格的艺术特点,而使他的散文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文学造

  朱自清的散文无论是中华民国时期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都有几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其中《背影》、《绿》、《荷塘月色》和《给亡妇》现在还被选入初高中语文课本,作为精读课本或自读课本。很多人都认为《背影》歌颂父爱,《给亡妇》既歌颂夫妇之间的的爱,也赞颂伟大的母爱。有的读者在读《给亡妇》时,都被朱自清对妻子的“爱”感动的潸然泪下,唏嘘不已。但是现在有人提出要求把《背影》在中学语文课本里去掉,认为“朱父的光辉形象是朱自清自己臆造出来的”,笔者也有同感,觉得朱自清为创作而创作,真实情感是做给人看的,有些虚情假意,特别是读了《给亡妇》后,不但没有被感动,反而觉得朱自清是一个封建夫权思想严重的人,是一个自私的、虚伪人,而他的妻子武仲谦则是一个深受“夫为妻纲”毒害的悲剧人物。

  首先,朱自清虽然考上北大预科,接受新式教育,但是他头脑里的封建思想并没有随着接受新式教育而自动消失。朱自清是在1916年,他考入北大预科后,在当年放寒假回老家期间就与武仲谦女士结婚。在1916年中国的女子可以上学了,如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林徽因1916年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可是朱自清却不鼓励年轻的妻子出去读书,而是把妻子一人留在家里照顾公婆,生儿育女,让她成为家庭妇女。婚后12年里朱自清不顾武仲谦羸弱的身体,让其为他生育儿女6个。朱自清作为一个现代学者,又曾留学英国,不会不知道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可是由于他深受封建生育文化的影响,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结果朱自清的妻子武氏为养育六个孩子,最终由于劳累过度,患肺病不治而去世。再婚后,又让第二个妻子生了三个孩子。我有时真能不明白,朱自清精力真旺盛,又要做学问,又要生孩子,到底是什么思想支配着他,非要生这么多孩子?如果朱自清是个没有文化的农民,因家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或者平时找不到别的乐子,晚上只能在床上讨快乐,我也能理解;可是一个接受现代教育而且留学英国的大学教授,难道真不知道现代生育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少生,是低出生,低死亡、重质量。特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般生孩子数量都比较少,比如像林徽因和梁思成、冰心和吴文藻、杨绛和钱钟书,他们生孩子都比较少。他们生孩子少,并不是生育能力差,而是在他们的头脑里没有“多儿多女多福气”的封建思想。和朱自清同时代的学者如梁思成、吴文藻、钱钟书,他们为什么都没有像朱自清那样,让妻子生了一个又一个,因为像林徽因和梁思成、冰心和吴文藻、钱钟书和杨绛夫妻之间都是平等相待,钻研学问,没有那么的多精力生大量的孩子。其实朱自清作为大学教授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之所以不顾前妻和后妻的身体和劳累,让她们大量地生孩子就是因为封建思想在他头脑里作怪。

  其次,为什么说朱自清是一个自私的人?不知读者在读《给亡妇》时注意到没有,朱自清说他的第一个妻子武仲谦“身子本来坏”,既然妻子身体不好,为什么不把妻子接到身边多照顾一些,而是让她照顾公婆,而且妻子一回娘家,朱自清就不高兴,发脾气。明明知道妻子身体不好,为什么还让她生那么多孩子?如果朱自清真的爱妻子,就应该让她少生孩,少劳累,应该让她多活几年,作为丈夫也应该为体弱多病的妻子多分担些家务,可是朱自清对这个家管了多少?在和朱自清10多年的夫妻生活中,武氏整日为丈夫与儿女们操劳,又时常拖儿带女逃避战乱,积劳成疾,在1929年因患肺病不治而去世,年仅37岁。如果朱自清真的爱他的妻子,就会像梁思成爱林徽因、吴文藻爱冰心、钱钟书爱杨绛那样少生孩子,不让妻子劳累。但是朱自清却只在乎拥有,不在乎长久,只要求媳妇多生儿育女,不管媳妇病弱的身体。

  再次,武仲谦也是一个深受“夫为妻纲”毒害的悲剧人物。我们知道封建社会所提倡的是“夫为妻纲”,即妻子一切要听令于丈夫,服从丈夫的管理与领导,没有政治自由,没有人生自由,没有生殖自由,且在一定程度上,要独自承担生育的后果。通读《给亡妇》全文,武仲谦短短的一生,都是为朱自清活着,甘愿成为朱自清的生育机器和老妈子。不知武仲谦有没有像林徽因、冰心、杨绛她们那样读大学、留学欧美的梦想,如果有,会不会被朱自清严厉斥责,使得她再也不敢有这些想法了,最后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用有限的生命,尽可能为朱家生大量的孩子,最后的结果是积劳成疾,年纪轻轻就离开人世。

  最后,当代读者在读朱自清这篇《给亡妇》时,千万不要被表面文字所迷惑,因为朱自清在妻子逝世后,又娶了一名年轻女子,名叫陈竹隐。婚后朱自清还是怕他们朱家人丁不旺,又让陈竹隐为他生了三个孩子。朱自清先生在自己新婚三月之际所写的《给亡妇》一文,有人说这是是一曲朱自清先生与武仲谦的爱情颂歌,各位读者,如果我们用批判性思维读这篇文章,难道还会认为《给亡妇》真是爱情颂歌?难道还会被朱自清的虚情假意所迷惑吗?

  (如果其他媒体或网站转载,要署作者之名“渔人鸣榔”或dongchunlaibd)

朱自清的散文都写得缜密深厚、情真意切,但具体分析起来,其思想内容又可概括为如下几类:  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最擅长浓书彩墨、精工细描水光山色,淋漓尽致地再现自然景观的风彩神韵。这类散文文笔优美、绮丽纤浓、雍容典雅,是他笔下的“美文”精品,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等,尤其可贵的是,这些散文无不深蕴着作者生命中的人生体味和感情色彩,表达出作者在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复杂的思想内涵。对于社会人生和自然景色,朱自清都很善于进行精确和缜密的观察,作出细腻和深入的描写。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与好友俞平伯一起泛舟郊游六朝金粉胜地的秦淮河,备极朦胧奇诡的美,作者在涂抹丰富浓郁的色彩来描绘秦淮河的灯影、水色、月光和歌声时,将自己深沉的感情灌注进去,让人深味作者心中隐藏的“幻灭的情思”。作者产生这样的心境,是可以理解的,当时,“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高潮已过去,他在文化思想界处于暂时沉寂的苦闷氛围中,不免有些“寂寞”和“惆怅”,但他依旧踏踏实实地进行着探索和思考;又如《荷塘月色》,文章一开头就将“我”的一时心情告诉读者,接着用简笔勾勒荷塘四周的轮廓,再以浓墨描绘荷叶、荷花和月色、蝉鸣、蛙叫,其中直写荷塘独处的妙处,曲写荷塘的清幽静谧,从而一起一伏地道出“我”由于夜游荷塘而牵引起一缕乡愁,折射出动乱的现实在知识分子精神上引起的时代忧思;即使象《绿》、《春》这种似乎纯粹写景状物的散文,也流露出作者执着现实,向往光明与美好未来的乐观情绪。此外,还有诸如《扬州的夏日》、《白马湖》、《南京》、《重庆一瞥》、《潭柘寺戒坛寺》、《松堂游记》等写景记游篇什,也都表现了作者对山水和乡土的热爱之情。总之,在朱自清的笔下,自然已是人格化的自然,情感也是自然化的情感,朱自清的此类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他作为一个正直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积极探求,使之成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东西。  记人叙事散文。最能传达朱自清散文神韵的,还有这类作者自叙性质的散文,如《背影》、《给亡妇》、《儿女》、《择偶记》等,这类散文,用笔朴实平淡,写得本色自然,甚至有点琐碎,但有着很强的感情冲击力,作者通过写人叙事,做到以事传情,从侧面暴露出旧社会的黑暗,洋溢着作者沉痛的无奈与申诉。《背影》所叙,是一件普普通通的生活琐事:父亲在车站为远行的儿子送行。作者着墨,笔力老到,情感内含,平静自然。此文没有从正面去刻画父亲的肖像、神情,而是以父亲的“背影”来作为全文布局的中心和行笔的线索,文淡而情深,着力地展示了父亲的慈爱之情,也出色地表现了在当时的社会里中下层知识分子家庭每况愈下的惨淡境遇。《给亡妇》是作者悼念亡妻之作,在这篇至情文字里,几乎都是家庭事:妻子变卖首饰,为他助学;忍气吞声,为他受两家之气;操持家务,为他解除后顾之忧;她时时想着丈夫的需要和爱好,却瞒着自己的病情,不愿打搅丈夫的安宁。这一件件、一桩桩都集中叙述了亡妻无私的母爱和妻情,字里行间也浸透了作者深切的哀思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灰暗的世态,展示了日暮途穷的社会哀愁。在《择偶记》中,作者老实、冷静地叙述了四次择偶的简单经过,揭露了牺牲于旧式婚姻枷锁下的青年男女的无限辛酸。而在《儿女》中,他哀叹的则是自己儿女成群如同“蜗牛背了壳”的痛苦。这些深刻地揭露人生凄凉与冷漠之作,实在是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而这类作品表露出来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同时又具有共通性,极易引发读者的共鸣,成为朱自清的名作。  在朱自清记人叙事散文中,除了他写个人和家庭的自叙性质散文外,还有一部分散文是为怀念朋友而作的,从《我所见的叶圣陶》到《怀魏握青君》等,作者均在朴实平淡的述说中,袒露出于朋友诚挚信爱的胸襟,散发着友情的温馨,从而也折射出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的影子。  反帝反封建主题散文。朱自清的散文多为写景状物、记人叙事,或写疆内域外名地胜境,或写家人亲情及友人友情,一般说来,这些散文题材都不算很大;但也有好些作品是重大题材的,这就是《执政府大屠杀记》、《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等。这类散文虽仍表现出他固有的细致沉着的风格,却细致中透出抑郁,沉着中透出激愤,显示出他作为正直作家应有的是非观以及很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因而能尖锐地触及社会现实,具有明显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意义。  《执政府大屠杀记》是朱自清散文中比较特殊的一篇,此文与他一贯的温文尔雅、老成持重的作风略有不同,全文语调冷隽,竟有些“金刚怒目”之势。作者以自己的亲历目击,控诉了“三一八”惨案中段祺瑞执政府对北京学生和市民的血腥大屠杀,在事件的叙述和场面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感到作者的激情,虽然压抑,仍存激荡,其中交织着对反动当局的愤怒、对无辜死者的痛惜、对英勇女性的钦佩以及作者自省的惭愧之情,表现了作者反抗暴政、追求民主、热爱青年、挺身而出的思想内涵。《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作者描写自己在电车上受到西洋小孩凶恶的逼视而痛切感受到民族歧视的屈辱,表达了自己反对民族歧视、反对强权政治的思想,抒发了自己反帝爱国的感情。《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写的是在旧社会里经常可以见到的悲惨事件──卖小孩,全文主题的揭示──表现了对受污辱、受压迫的弱小者的同情,揭露和抨击了吃人社会的黑暗。在《航船中的文明》中,作者则从航船中男女分坐的习俗写起,辛辣地讽刺了所谓的“国粹”和所谓的“精神文明”。  朱自清散文的思想内容,除上述三类外,还有一些作品,内容以写女性见长,笔调高雅,别有情趣。如《女人》、《阿河》等。《女人》是一篇格调高雅的优秀散文,作者站在圣洁高尚的起点,俯视和选材,令我们在欣赏女人时,原本是一些模糊的感受和体验,顿悟到其中的奥秘所在,使人的情感超越平庸、浅薄,而向更高一层的精神境界升华。《阿河》则是《女人》的姐妹篇,《女人》是宏观地描述艺术的女人美,而《阿河》是微观地描摹女人的艺术美。但是《阿河》中,却又有《女人》里没有的“感时花溅泪”的伤情情绪。可以说,这些作品也是朱自清散文情趣不可忽视的一面。  二、个性独特、风韵别致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大家,他的笔就象一支万能的神棒,不论什么题材,都能幻化成优美动人的散文。他的散文,内容上无不渗透着他个人经历与体验的社会内容与生活内容,而这些内容,每事每物,他“必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朱自清《山野摄拾》),他认为,“人生的丰富的趣味,正在细端末节的千差万别里,能显明这个千差万别的个性的文艺,才是活泼的、真实的文艺”(《文艺的真实性》),所以,他的散文,无论写景状物、记人叙事、抒情寓意,在艺术上都是风韵别致、个性独特的。正如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所言,他的散文“风华从朴素中来,幽默从忠厚中来,腴厚从平淡中来”。这正是对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中肯概括。  1、真挚深厚的感情流露。朱自清散文之所以亲切感人,脍炙人口,是因为他无论写个人、友人、家庭、景观、时政,都倾注了深厚的情感,且率直细腻,朴素自然,或温厚、或幽默、或感伤、或激愤,概因题材不同而强弱相宜、浓淡得度,以情动人。《背影》、《给亡妇》、《儿女》等流露的是父亲的舐犊之情及作者悼念妻子怜爱儿女之情,《我所见的叶圣陶》、《怀魏握青君》等流露的是作者怀念友人之感,《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流露的是作者当时的迷惘与忧思之意,《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等流露的是作者对时政的悲愤之旨,等等。这些感情的真诚流露,都深刻地打动了读者,令人难以忘怀。  2、情景交融的意境描画。“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朱自清善于将主观感受与客观景物融化为有机统一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他原是诗人,所写散文自然不失诗情画意,作者笔之所及,无论是写春花、状瀑布,还是记秦淮灯影、染河塘月色,都做到传情寄意,要么融情入景,要么借景抒情,使情随景生,景随意动,具有“情景合一,形神兼备”的艺术意境美。《荷塘月色》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那原是一个平凡的荷塘,然而经过作者的渲染、着色,却变得十分美丽、富有诗意:那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春雾、蓊蓊郁郁的树及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构成了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迷人的灯影、扬州城的风流古朴,威尼斯的异国情调……作者妙笔绘来,无不让人有亲临其境之感。又如《背影》,作者对父亲蹒跚地穿过铁道,跳下去又爬上来,去那边月台栅栏外为儿子买桔子的情景描写,父亲那胖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令作者流泪,也令无数读者心里感慨万千。  3、精巧缜密的结构布局。朱自清散文大多篇幅精短,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或以“情”为线,或以“物”为线,或以时间变化为序,或以空间转移为序,或先整体,后局部;要么一线贯穿、前后呼应,要么明暗交错、穿插交融,要么分散重合、反复点染。总之,纵观其文,布局缜密,衔接自然,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背影》中,作者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文中四次出现“背影”,首尾呼应,并以此为文眼,反复点题,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荷塘月色》开头写“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结尾又写我“轻轻地推门进来”,前后照应,缜密自然;此文立意本写“心里不宁静”,文中却处处见“静”。《冬天》一文,作者超前地运用了当今摄影艺术手法,用变幻的镜头摇出了三幅冬日的大特写,主画面中又重现出若干连动的小画面,大中套小,大小衔接粘合,主次相间补充,形成一组冬天里独有的不同景观,别有一番韵味。至于作者欧洲诸地的游记,行文力避“我”的出现,但“我”的情思及感受,却又历历可见。  4、灵活多变的技巧运用。朱自清的散文技巧老练,灵活多样。他既注意“形与神、虚与实、张与弛、动与静、详与略”等艺术手法的巧妙结合,又注意“对照、排比、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上,更注重“白描”手法的应用。如作者在《白水氵祭》中刻画瀑布的细薄轻盈时,是这样着墨的:  “……白光嬗为飞烟,已是影子;有时却连影子也不见。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象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贴贴的缩回来了。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微风想夺了她的,她怎么肯呢?”  这里有实景,有虚象;或比喻,或拟人;或白描,或议论。短短的一段文字,把小小的一个白水氵祭描绘成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令人叹服他的灵活多变的艺术才能。下面再着重论证他是擅用“通感”手法和“白描”手法的高手。  通感手法。朱自清在他的散文中大量运用这种手法,而且是现代散文作家中运用得最好的。例如《荷塘月色》有这么两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句写荷花的“清香”,本来是诉诸嗅觉的,他却用“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这种听觉来形容,让人感觉到香气的悠远、飘缈,若有若无,形象生动;后句写“光”和“影”的和谐,却用“梵婀玲上的名曲”来比喻,将视觉通感为听觉。在《绿》一文中,作者形容梅雨潭的水:“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这里则是视觉与触觉的通感,用“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形象地描绘了潭水的柔滑、细腻。  白描手法。擅用白描手法,是朱自清散文创作,尤其是他后期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色。写父亲、写亡妇、写叶圣陶、写韦杰三等,都是平平实实地述其行状,描其神韵,表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最典范的便是《背影》中描写父亲“背影”的文字: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段文字,作者抓住几个细节,将父亲爬铁道买橘子的艰难动作真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写得平静自然,没有任何修饰,平平道来,简洁勾勒,但情景细致,情感含蓄,人物神态栩栩如生。这种白描手法,在《给亡妇》、《儿女》、《我所见的叶圣陶》、《执政府大屠杀记》、《扬州的夏日》、《伦敦杂记》等篇章中均运用得非常出色,形成了简炼、流畅、朴素、平实的语言特色。  5、平淡清幽的语言艺术。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他的散文语言“在新文学运动初期,便已在领导着文坛”(杨振声)。他的散文语言有着多样的风格,显出了华美与朴素相结合的多种间色。《背影》质朴平实,《绿》绮丽纤浓,但总的说来,大多自然流畅、清新淡雅,甚至是纯粹的口语。这种平淡,真醇而不虚泛,丰富而不浅薄,朴素而不乏味,是他独有的“从朴素中来”的风华,“从平淡中来”的腴厚,“从忠厚中来”的幽默。这种平淡是上乘的平淡、成熟的平淡。《儿女》中的“蜗牛背了壳”、“要剥层皮呢!”都是平日生活中常用的口语,用来形容多子女带来的生活重负,可以说再也形象不过了。文中转述妻子的两句话,一是“手太辣了”,二是“真心寒呢!”都是在幼小的孩子无端的挨打后发出的,话语简短生动。《给亡妇》中的一段:“你的短短的十二年结婚生活,有十一年耗费在孩子们身上;而你一点不厌倦,有多少力量用多少,一直到自己毁灭为止。你对孩子一般儿爱,不问男的女的,大的小的。也不想到什么‘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只拼命的爱去。”这段文字可以说白到再不能白了,也精练到再不能精练了,它充分表现出她那无私的奉献和母爱,同时也表明作者对亡妻的深刻了解,在赞扬中有惋惜,在疼爱中有哀怨,把感情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是真正至情的美文。因此,作者的得意门生王瑶认为:他的散文用字遣句“十分凝练和贴切”、“在朴素自然中见精工”(《念朱自清先生》),堪称确论。同时,爱用叠词,也造成了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节奏感与音韵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用了72个叠词,《荷塘月色》用了26个。如“淡淡的”、“田田的”、“亭亭的”、“朦朦的”、“阴阴的”还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等,读来错落有致,朗朗上口,颇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的动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他反映了真情实感,而至诚的感情总是朴素的、自然的,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这种平淡是有着丰厚的内涵和巨大的感染力的,所谓“豪华落尽见真纯”,便是这样的一种语言风格。

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踪迹·

  匆匆

  歌声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温州的踪迹

  航船中的文明

  ·背影·

  序

  女人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背影

  阿河

  哀韦杰三君①

  飘零

  白采

  荷塘月色

  一封信

  《梅花》后记

  怀魏握青君

  儿女

  旅行杂记

  说梦

  ·你 我·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扬州的夏日

  看花

  我所见的叶圣陶

  论无话可说

  给亡妇

  你我

  谈抽烟

  冬天

  择偶记

  说扬州①

  南京

  潭柘寺 戒坛寺

  《忆》①跋

  《山野掇拾》①

  《子恺漫画》①代序

  《燕知草》①序

  叶圣陶的短篇小说

  ·欧游杂记·

  威尼斯

  佛罗伦司①

  罗马

  滂卑①故城

  瑞士

  荷兰

  柏林

  德瑞司登①

  莱茵河

  巴黎

  西行通讯

  主要作品

  散文: 《雪朝》(1922年;文学研究会的成员的合集)《毁灭》(1923年;长诗) 《踪迹》(1924年;朱自清首本诗与散文集) 《背影》(1928年)《春》1990 背影

  [2]《欧游杂记》(1934年) 《伦敦杂记》(1943年) 《你我》 语文论述: 《新诗杂话》 《经典常谈》 《诗言辨志研究》 《标准和尺度》 《语文零拾》 《论雅俗共赏》 《书评与议文》《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年出版,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年出版,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年出版,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96年出版,百花 《朱自清散文全集》 《朱自清散文集》

  1990年出版,江苏教育 (《荷塘月色》一文选自于该文集)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匆匆》唤起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反思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被选入人民出版社‘人教版’六年级教科书) 朱自清的《春》 《春》朱自清 (被选入语文版七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教版初一上语文教科书、浙教版六年级下语文教科书、上海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下语文教科书)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朱自清雕塑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编辑本段《背影》赏析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背影》是记实散文,朱自清作,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这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朱自清肖像

  1第一部分(第一段): 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 2第二部分(从“那年冬天”到“我的眼泪又来了”): 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第一层(从“那年冬天”到“我们便同行”): 交代这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从“到南京时”到“……太聪明了”): 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从“我说道”到“……又来了”): 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3第三部分(最后一段): 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 主题思想 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 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 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 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编辑本段《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耳熟能详的佳作,对此,近有吉林师范大学杨朴先生的一种最新的阐释。这即载于《文学评论》上的《<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 赵新建《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作者认为人们过去对它的解读是“牵强附会”。文章认为“此文是作者把潜意识的美人原形和爱欲投射在了荷花的意象上”,并说“这就是使此文章成为朱自清潜意识愿望的象征”。文章由此提出了自己新的文学阐释: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 作者认为《荷塘月色》表现的纯粹是个人的情感,并铺排而列:“这种个人的情感与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根本无关;与另外文学作品的表现的革命主体根本无关;与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意象表现坚贞的情操根本无关。”并强调:“这种个人情感完全是属于朱自清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内心体验。”且概括而言之“《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种潜意识的愿望表现。”是幻梦的描述与阐释中,作者把幻梦与现实作了如此的统一。 一、通过月色与人的沟通而淡化了梦境与现实的距离。作者把“妻”与“儿”的的睡熟的幻梦与“我”通过对暗夜里月色的氛围营造而形成梦境与现实的整一。 二、通过对曲径小道的描述而达到梦境与现实的整合,实现他们之间的情感性联系。作者以小径作为了融合现实与梦境的象征性通道。并言“是梦境通往现实的必由之路。” 三、这种梦境与现实的错位式描写,实质是为了宣泄一种被压抑了的愿望,是一种潜在的意识。作者把这种潜在的意识愿望脱离了政治性因素的包围。用以弗洛伊德的梦论分析为“深处感情”的因素。 其二,作者把这种恬淡月色中梦境的游离作为一种现实压抑中的突暴式愿望。并认为“夜游荷塘”只是一种情感心绪的抒情化表达。从而由这种内心的隐意识引延出“美人象征”这一说法。作者这样列举:写荷叶,“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 荷花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犹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的清香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花的颤动是,叶子与花被微风吹过,“象闪电般,霎时穿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荷叶的风致是,“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但流水的流动却使叶子“更见风致”了。 作者把这种形式的表现认定是情感的形式化表现,并以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的“(艺术形式)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听的形式”来作据。并因此推定荷叶象征着美人的新鲜论断。认为朱自清是以一种朦胧的象征来宣泄对美的独善情怀。解释为,梦的意识是显示压抑后的“爱欲”的迸发。“荷花是朱自清的潜意识的伪装”。 以“爱欲”替代了“政治性的压抑”是杨朴先生在《荷塘月色》流传近八十年来的对其思想解释的一大突破。政治性的退化,情感性的浓饰,使这种对《荷塘月色》的阐释赋予新的内涵。从而把梦者的“月下情怀”演绎为一种潜意识的象征,以满足情感的欠缺。 这种“爱欲”的象征性原因,关键在于“爱欲”的内存性原因。关于这个,作者解释为“爱欲”的移置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作者先是把荷叶的意象置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作结。即以传统的荷叶形象来阐释朱自清外露的原形意义。“采莲实质是一种文化仪式,一种野合风俗,一种浪漫游戏。”它是从生殖仪式发展而来。并强调,“说到底,采莲是为了爱情,为了性爱”。对此,作者搬了南朝民歌《西洲曲》,汉乐府民歌《江南》,以及《采莲赋》中的意蕴来作底论。从而把一种近乎原始的性与爱欲与梦境实现了完美的整合。在爱欲的移置问题上,杨朴先生着力阐释了《荷塘月色》对这种古代文化的延留。“以性换情,从而使性掩藏到象征的背后”,这是一种对美人意象的幻梦位移。 作者从朱自清的一系列散文作品中归结其中所孕籍的美人,爱欲与幻梦的延留问题。情感解释对《荷塘月色》的阐释不啻为一个全新的突破,尤其其中以弗洛伊德的梦境与性心理来分析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的写作心迹。这与当时社会的压抑性气氛是相通相适的一种心境写照。但朱自清作为一个革命作家,把《荷塘月色》的写作动因全部归结为一个情感与爱欲下的沉闷呻吟,是有失偏颇的。 我以为,假如说这是一种由政治性的意识到情感性压抑的潜意识移置,或许本文会有更大的包容量,想当时的政治性苦闷与情感性的即时苦闷,形成他写《荷塘月色》这一艺术与思想的动因。假若说是单纯的情感萌饰,于情可释,于理却不畅达。 另外,作者认为朱自清的性与爱欲的压抑是受着〃道德律〃的约束,并把游河(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看作他的一次不成功的情感释放过程。 最后,作者总结“我们所感受到的主题思想,仍是愿望没能满足的深深遗憾,”这既是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一个总结,也是对《荷塘月色》思想的一个概述。 这种以情感来定位的方法是必要的,但全部性的爱欲肯定与现实性的政治氛围的影响否决,是欠妥的。正如杨朴先生在文中所言,“对一代代中学生,形成了一种严重的错误诱导”,这也不能不说是此文中的一个矛盾。 《踪迹》是朱自清的诗与散文集,1924年12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第一辑是新诗。第二辑是散文。本书收录其散文部分,仍以“踪迹”为辑名,同时将散文诗《匆匆》也一并收入。

“真挚朴实”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朱自清为人正直、淳朴,他的文章也散发出率真的气息。朱自清有许多记人记事的作品,大多写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事在朱自清朴实无华的笔下真实感人,催人泪下。比如,《背影》里的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在为“我”买桔子回来过铁道的时候,“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普通的老人的背影,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做儿女的人。《儿女》里寥寥数笔就将小儿女天真可爱的憨态展现出来,表现了一个父亲在感叹生活艰辛同时的欣慰和乐观。《给亡妇》是纪念早逝的妻子的,作者用极其平实的语言回忆了妻子为家庭任劳任怨的一桩桩小事,怀念之情溢于纸面。类似的篇章还有很多,它们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正如文学史家赵景深所说:“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诚然,作者很少直抒胸臆,而只是用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只为家贫成聚散”的窘苦处境和当时灰暗社会的日暮途穷。 “细腻清秀,情致盎然”是朱自清散文的另一个特点,主要表现在他的描写文中。朱自清对景物观察细致,描写入微,而且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情感和景物交织揉合在一起,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心灵的共鸣。秦淮河的素月、灯影、碧波以及小船上坐着的歌伎,让人追思六朝金粉画舫凌波的繁华,然而“历史的重载”又引起作者对沦落风尘的歌女的深切同情,“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荷塘月色》描绘的是一幅错落有致的水墨画,在朦胧清幽的月光下,荷花绽放,荷叶田田,流水脉脉,作者暂时抛开了俗世的烦恼,享受着独处的自由和宁静,但是内心深处郁结的激愤却终究是无法排解的;《匆匆》是一篇令人警醒的小品:“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这样的话语让人悚然惊栗,激励人们珍惜光阴、热爱生命。此外,朱自清笔下醉人的梅雨潭的绿、烂漫的春色、如影如幻的白水漈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21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