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类社区,哪个好?

情感类社区,哪个好?,第1张

情感比较好的论坛有1百度情感吧,或者百度wow吧

2天涯论坛情感天地,不错呀

3猫扑也挺有名的,你可以去看看

以上都是中国非常著名的论坛,人数也非常的众多,祝你好运

刻苦学习、勤于思考

情感与认知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情感必须建立在认知基础上,一个人要想具有较高的情感水平,就必须首先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知识的增长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将有利于情感水平的提高,而且不同形式的知识和智力将会侧重于从不同的角度影响人的情感水平。

“数学使人精密”。数学手段一旦被人所掌握,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各种情感反应活动中,就会使情感与价值之间建立更加精确的对应关系。

“历史使人深刻”。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历史就是人类社会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价值关系的发展过程。经常阅读历史和研究历史能够使人习惯于和善长于从时间推演的角度或从逻辑因果关系的角度探索社会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有利于深刻地认识社会事物及其价值关系变化的必然规律,使自己的情感在其时间推演和因果变化上具有更高的深刻性。

“哲学使人明智”。明智就是指一个人能够从长远的角度、整体的角度和辩证的角度来考察和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哲学反映了事物最一般的本质特性和规律性,哲学的学习有利于客观地、历史地、辩证地认识各种价值事物最一般的本质特性和规律性,从而有利于培养人的长远观念、整体观念和辩证思维能力。

“逻辑学使人严谨”。学习逻辑学可以使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某些逻辑法则的制约和影响,从而提高了思维的逻辑严谨性。

小孩社会情感的培养,有哪些好的做法?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小孩社会情感的培养需要多交朋友

如果孩子在与他儿童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以自己的社交能力结交很多伙伴,那么孩子们就会对自己的社交能力感到自豪。这种“社会情感力”可以成为孩子的成就感,变成孩子自己的自信心。有些孩子不知道怎么交朋友,孩子的心理就会产生自卑,容易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孩子过于自卑的心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家长培养社会情感能力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认识水平,实现自我理解,充分认识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在小孩社会情感的培养中需要鼓励孩子

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作为爸爸妈妈,孩子出生时,总是给孩子无限爱的一方,自己的孩子渐渐长大,在父母的观念中,孩子对爸爸妈妈的作用永远不变。在父母眼里,孩子总是自己最喜欢的孩子。事实上,孩子长大后会独立生活,孩子渐渐有了自己的伙伴,自己的朋友圈,这是孩子自己成长的阶段。孩子永远是自己最爱的人,我们也永远是孩子最爱的孩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永远和我在一起,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知道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交往,结交伙伴。

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帮助孩子们学习解决问题

孩子犯错或遇到困难时,要培养建设性的思维方式,指导他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我们可以让孩子们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孩子说大致的时候,我们可以帮他再总结一、二、三个归纳问题。然后,让孩子们想出解决办法,不管孩子发言时答案是否偏颇,我们都要耐心听他的话,保持尊重。再次,就是和孩子们讨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看看什么方案效果最好。最后,通过一系列比较得出最有效、最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制定活动计划。

作为一个向来都以“要成长”和“爱学习”自称的我,当在分身术训练营的课程上了解了积极主动的含义时,才发现其实在过去的人生中,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除非遇到特别喜欢的男生(笑)或遇到对自己特别特别重要的事情会花心思、想办法找资源,其他的时候都是一切随缘,想改变不知创造条件、想成长不知自我管理,但因为一路走来都还比较顺利,所以也就这么凑合着过了。

直到非常幸运的获得了参加分身术训练营的名额,经过仅仅4天的学习,把我从“应该的暴君”+“赌徒心理”转变为能试着对事情思考出三种有效解决方案、试着去倾听和理解接纳小我、希望通过积极主动成长为自己想要样子的人了。那在这几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大家请跟我往下看就知道啦!

当一个人产生了成长的愿望时,他才能采取行动获得成长,而且这个意愿还必须是强烈的,带着“一定要”的色彩,如果只是“有点想”,那么多半只是三分钟热度,然后不了了之。如果你不是封建的宿命论者,那么你就一定要知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通过积极主动对自己定位,然后再安静而持续的努力投入,长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在不断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以通过积极主动获取到你需要的一切资源,你不断的成长不断的收获,你的内在动机也在不断得到满足,与此同时你需要的那些外在的东西也会随之而来——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第一天的作业是写书写感受和填表,当时书写感受还比较顺利,还想到了一个以前在学校自己为了上台跳舞积极主动了一把的例子。但还未进行自我觉察的理论武装就被迫填自我觉察表就比较苦逼了,抱着满脑袋的疑惑去填表,填完之后脑海里更多问号了。当时填表举例,我举的是出门之前风衣的腰带找不见了的导致烦躁的事情,自我觉察表上白纸黑字的要求列出三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我觉得别说三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我连一个满意的都找不到。无奈之下就在小组里发问,小伙伴们就帮我出主意,后来助教支燕@支燕 说要找到问题的本质并向我推荐了老师的PKS问题解决模型,于是我赶紧学习了以后去应用——先明确问题Problem是什么——腰带找不到;在明确问题的本质和关键Key是什么——想要穿的美美的出门;一旦明白了本质,解决方案Solution就可以围绕本质展开,而不会一直死磕在腰带没有了的这件事上,于是很容易就找到三个有效解决方案。在小组讨论中拓展了思路,利用同侪力量解决问题的感觉真好。

第一次作业地址: 安利一颗积极主动的药丸,你吃么

小我和理性我都是自我的一部分,是可以被我们同时意识到,进而分离的。小我是基于恐惧形成的,然后在不安全感和负面情绪的刺激下长大,放养小我恣意生长的后果就是我们会变得容易情绪失控,这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有害无益的。觉察语言就是通过理性我有意识的注意到带有情绪化特色的小我语言,来帮助我们做到积极主动。

书写感受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经常对同事、朋友的话听到一半就要着急概括得出结论的情况就是在“简化思考”,把小时候父母对我的一些不当教育方式产生的影响作为理由而不去改变自己的一些问题是在“推卸责任”…原来我的小我通过语言给我传递了这么多的讯息而我在之前却没有注意到,原来就是它把刺激和回应之间的选择权从理性我手中夺走了…

对于这点我很有体会,每当我在别人面前自谦的贬低自己时,哪怕我内心本来并不是这么想的,但是话说出口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自己的情绪明显低落了,小我不开心变任性了,所以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多多益善的去口吐莲花吧。

第二次作业地址: 说积极的正经话,分身术训练营之觉察语言

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每一种负面的情绪都有积极的意义,如果能找到负面情绪背后的积极意义,那就能把它转变为财富,帮助我们成长。比如纠结是对价值观不清晰,所以是在提醒你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定位了。对情绪的简单处理流程包括觉察、倾听、理解、调整和行动。当情绪的小我出现时,不要试图去控制它或者压抑它,而是要去倾听它、理解它,要知道它的出现其实也是想要保护我们,想要给我们安全感,只不过用了我们不适应的方式。

书写感受的时候我其实很想跟小我说声对不起,以前的我总是在排斥它忽略它控制它,从来不曾试图去了解它,我以为就是因为它的存在才让我很情绪化,让我感到痛苦,让我不能完成任务。现在才知道,其实它也只是想引起我的注意,去帮我找到问题的症结而已。那天@jojohu 很郁闷,在群里问大家,她同事让她做本不属于她的工作,她不想做,但又担心如果她不做会由她来承担未完成任务的责任,于是感到很烦躁、焦虑。所以在群里求助。其中,@夜光巴比 从团队平衡和个人成长的角度,分析了团队里面为何要拒绝无效的助人之事等等,当事人听了表示茅塞顿开,我听了也很有收获。再次感慨同侪力量!

另外,@jojohu童鞋的课程笔记做的非常详尽认真,里面还包括了老师在上课讲的所有负面情绪的积极意义,在调整对情绪的认知时很有用,大家可以去参考学习一下。文章地址: 分身术训练营第2天《觉察你的情绪》学习感受

在《心里的苦,身体知道》一书中提到可以通过身体上的疼痛来挖掘内心那些被忽视被掩埋的情感,学着放下过去,原谅自己或他人,接纳内在的小我,身体上的疼痛就会消失。我认识一位长辈跟他父亲的关系不好,他有胃病一直都无法治好,直到他父亲去世,他的病居然就不治自愈了。如果只有当亲人离世时,我们才能放下,那放下的代价是不是有点太大了?学着原谅自己和他人,也许以曾经我们或者他们的认知,才能和修养在那时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研究表明解雇者也会因为他的解雇行为而感到痛苦,也许让你耿耿于怀的人也曾经为伤害了你而感到痛苦呢?假如心里装满了痛,内心就无法柔软。选择对事情的态度,就如引言所讲,我们将掌控自己的世界。

第三次作业地址: 分身术训练营---换个角度看情绪

信念是我们对事物坚定的看法,是无理由的认定。每个人都带着信念的有色眼睛去看世界,所以信念影响我们的感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语言,最终表现在我们的行为上。我们的信念可能来自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迁移,来自守株待兔般的行为确认,来自痛苦促使我们产生的思考,一旦信念错了,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就会举步维艰。找到信念的源头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与过去和解,告诉自己我们已经长大了,可以对自己负责了,不再需要这些信念来保护自己,指导自己了,也带着感谢的心情放下这些也许当初是源于爱的信念。限定性的信念:绝对化的要求、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极以及错误的信念:无能、无助和无价值都是我们要警惕和纠正的不合理信念。我们要深信“白兔爱肥鹅”的正确信念——

书写感受时我想起了一些发生了很久但是仍然让我记忆犹新的事情,那些事情上深深的打着上面提到的限制性信念和错误信念的烙印,事情发生后对我的负面影响很大,让我困在情绪里很长时间出不来,因为不合理的信念没有变,过去的经历就变成了负担,让我沉重让我疼痛让我逃避。现在我终于认识到这些信念的不合理以及它们对我的伤害和束缚,所以我将毅然抛弃它们,奔向“白兔爱肥鹅”的怀抱。

细想觉得挺有道理,糟糕至极是认为事情“应该”以一种完美、瞬间的方式被解决,它认定了事情的结果必须以自己的期待为转移,所以也是不接受现实,忽略事物内在规律的一种表现。另外,文章配的PPT插图非常有趣,构思也很新颖——不合理的信念被她拟人成了必须消灭的伏地魔,读起来就像在读小说,很棒。另外,她的其他两篇文章也很好:

小妖,休走!——抓住“小我”的“信号兵”

拥抱“无脸男”——发现情绪怪的另一面

第四次作业地址: 觉察信念,拯救心灵

读了奔奔的文章很感动,他勇敢的讲出自己的成长故事来挖掘和剖析自己,看得到他对自己的高要求和他为此付出的努力。通过文章更了解了他,也解开了前天看他的自我觉察表中跟女朋友之间发生故事的不解,也许我永远没法理解是怎样的经历造就了眼前这样的人,但是我深信每个人都已经做到了当下最好的自己。PS,奔奔的文笔也很不错!

这篇文章看完我感到内心一下柔软了,对小我的排斥和忽视,很容易让我们弄丢心的地图。对自己的高要求和强迫坚强,可能会让我们在一时表现的很好,但是不允许表达脆弱和不原谅自己当下的不够好,则会让我们走向抑郁。感谢巴比这篇文章打动了我,让我想坚定不移的跟小我牵手,一直幸福的走下去。推荐大家看一个TED视频: 脆弱的力量 ,可能看完你会对脆弱有全新的认识。

何老师跟我们日夜颠倒,看了他的文章才知道他是克服了怎样的困难才完成了训练营的学习和作业,原来每个渴望成长的人都很不容易。文章以关键词开篇,从与分身术训练营的渊源谈起,涵盖课程内容和自己的一次分身体验,以作业画上完美的句点,另外文中的导图课程笔记也不错。

文章开篇就是从刻意训练积极主动的能力,使用自我觉察表并养成觉察习惯,构建语言,情绪,信念触发器以及加深六大元规范四个方面对自己的完成度和满意度进行打分,从这个角度来写结营作业真是赤裸裸的目标导向和及时反馈,让人佩服!还有心的优化了自我觉察表,在每一项后面增加了选项,让填表变得更简单。觉察表的内容也填写的很有质量,值得学习。

jojo的文章我看到了详细到像同声传译般的课程笔记、整齐悦目的排版和加入分身术训练营的渊源,这些让我觉得她是一个细致而又有主见的人。文章还让我回顾了这几天的训练营课程和生活,我还记得清晨5点起床写的作业和凌晨还在听的课。虽然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是我们正在努力成长为平凡而不平庸的人。没有什么比有伙伴一起成长更幸福了。一起加油吧。

我们经常在群里进行讨论和学习,当把问题抛出去时,你会收到来自他人视角的解答,他人提供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拓宽了自己的思路,也验证了每个人的资源都是富足的,只要你开口去要。当别人把问题抛来时,自己也会马上开动脑筋思考起来,希望能帮到别人,同样也很有收获。组内讨论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是一种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很好的形式。

从往期优秀学员结营作业里选读一些文章,发现大家的内容都非常详实,有自己的思考且都是以高标准高要求来完成。我想,大概大家都以设定的标准决定人生的高度,做一件事的态度就是做所有事的态度为信念的。

我感受到了aliss爱美丽的利他主义和同侪力量,如果她没有助人的精神,也就不可能留意到更别提主动去分析同伴表格的填写问题,并给出有理有据建议了,我敬佩她的分析能力和助人精神,也希望自己能够提高思考能力、尽一己之力去帮助他人。

一开始我们有成长的意识想要去很多事,但是我们不具备能力,我们就要从简单的开始做,慢慢提升能力,在这过程中由于意识和能力的不对等带来的焦虑和痛苦必须要忍受,调整对情绪的认知,找到情绪背后积极的意义,持续做下去,时间会给你想要的。

原来每个人都会有不合理的信念、各种负面的情绪,即使能力场强如石老师。如果不去刻意破除不合理的信念,调整情绪的认知,不接纳自己,最终都会因为过于内耗而无法快速成长。所以倾听小我,理解小我,接纳小我,是要做一辈子的事。

经过对觉察语言的刻意训练,我发现了我的小我有“简化思考”的偏好。“就是”“反正”这样的字眼常常出现在我的口中,表现为不耐心,不想听下去,急于得到结论或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不禁冒了冷汗,我原以为只是自己的急性子的所致,哪知道是小我正在自我膨胀的信号,以后真得多加注意。

经过对觉察情绪的刻意训练,我发现以前我对负面情绪的处理是要么压抑要么释放,都是无益而又危险的,不仅不能成为汲取经验的财富,反而成为潜意识里埋着的地雷或者已经炸了的雷,需要强迫自己找到负面情绪背后的积极意义,但是毕竟知道到做到是有本质差别的,所以还要继续忍受一段痛苦的有意识无能力的焦虑阶段。

经过对信念的刻意训练,我发现限制性观念和错误观念里都有我熟悉并坚信的信念。强制自己替换掉这些信念,总有一种很别扭不舒服的感觉,同时潜意识还有些怀疑的态度,可见旧信念之根深蒂固。但是当我把正确的信念默念或大声念出来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股积极的力量,产生一种只要我想,我就能完成我的任何梦想的幸福感觉。所以前途如此光明的,尽管道路曲折,也还是要走下去滴。

积极主动是一种对自己的成长负全部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不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过去和环境,而是去想我还能怎样才能做的更好; 努力从过去和现在的经历中获得的经验以更好的应对未来;跟积极成长的人接触,远离“装睡的人”; 以“一定要”的心态去做事,以目标为导向,尽全力去做,同时也要大胆主动的向别人求助以获得资源; 主动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然后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积极主动绝对不是一个舒服的状态,也不是一个轻松的行为,因为不舒服才意味着成长,因为辛苦才代表着进步。

当面对问题的心态不再是消极逃避,而是积极主动时,还要什么能拦住我奔向梦想的步伐呢?

分身术训练营作为一个免费的训练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水准真是意想不到。课程内容的安排从觉察语言到觉察信念逐步由浅入深,随着课程的深入,前面的疑惑也在后面一点点被揭开。永澄老师在课程期间有每日的固定答疑时间,针对大家的疑问进行集中解答,非常专业精准有耐心。

同时课程也让我体会到同侪力量的魔力。小组的成员都非常努力优秀,当我想敷衍了事时想想小伙伴们还在努力,我就会打起精神继续奋斗。助教@支燕特别贴心负责,每次我们的文章一提交总能收到她长长的评语,她称赞每一个人文章中的优点,鼓励大家,其实每次交了作业我们都很期待她的评语。平时,大家有课程或者工作上的疑问就会放在群里一起讨论,互相支持,一起逗逼,形成了一个情感连接的小圈子,共同努力一起成长。这短短几天的学习,让我收获了很多东西,感谢分身术训练营,感谢小群成员 @夜光巴比,@支燕 @jojohu @奔奔 @老包姑娘 @何曾伟。

一个非常值得参加的训练营,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你可能会在短短几天内被虐翻,但是会收获一个升级后的自己。渴望成长的你,一定不要错过它。

第一次作业地址: 安利一颗积极主动的药丸,你吃么

第二次作业地址: 说积极的正经话,分身术训练营之觉察语言

第三次作业地址: 分身术训练营---换个角度看情绪

第四次作业地址: 觉察信念,拯救心灵

读元规范的感受: 成长路上的这3个套路,你学会了吗

文章地址: 分身术课程答疑汇总

分身术训练营的结束,只是成长之路上的一个结点,而不是终点,这条路还很漫长。橙子学院9月的习惯养成训练营我是优秀学员,于是我觉得自己挺积极主动的,没想到来到分身术训练营,发现了一群比我优秀很多的伙伴们,大家的行为和意识,对我而言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唯有继续努力,向优秀的人看齐。最后以这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送给大家也勉励自己。

“分身术训练营”是由幸福进化俱乐部发起的元习惯提升类产品。活动具体内容请详见:http://bloghiddenwangcccom/productact

心理疾患是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应当广泛开展心理训练,以解决青少年心理成长、心理缺陷、心理障碍及挖掘心理潜力等问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青少年心理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青少年心理浅析论文篇一

《关爱青少年心理,培育创新人才》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以及造成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因素,并针对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提出了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策略。

关键词:关爱;心理培育;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变迁的过快、生活方式的日新月异、社会成员的价值、婚姻、生活等观念的变化、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疏于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致使一些青少年对周围事物缺乏理智的判断,心态失衡,从而引发了诸多的心理障碍,成为影响部分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成才的症结之一。青少年正直心理和心智的发展时期,身心均未成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面对市场经济纷纭变化的社会环境,心灵上必然受到冲击,如不能及时引导,难免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障碍。为使青少年一代身心和谐成长,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身心健康氛围,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引导至关重要。

一、青少年心理障碍的问题

1、塑造青少年良好的人格的必要性

在社会转型、人才辈出的大潮中,人才竞争的底蕴就是健康的社会心理。从这个意义来说,人之所以成才,所以成就,就源于健康的心理素质。一位知名的教育家认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15%由于卓越的学识和专业水平,85%靠的是优秀的人格心理素质。青少年朝气向上,富于憧憬,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处于对自己的认识进入高层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将要做什么人的时期,同时,又处于好走极端,应对方式情绪花、简单化、心理障碍的易发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由于认识和实践的局限性,往往产生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尖锐对立,造成心理上的困惑、障碍甚至疾患。新世纪青少年的自强奋发精神、人际间的交往能力以及他们的成才意愿都无一不与健康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连。因此,切实加强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亟待引以为重视的实际问题。

2、同步于城市化、信息化以及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青少年心理障碍呈上升趋势

概括起来是:学业上的自我负责意识、竞争意识、自我奋发向上、成才观念的冷漠;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层面的放任、自负、猜忌、自卑、孤独等心理的困扰;恋爱心理及青春期焦虑;挫折心理以及特定环境中形成的自暴自弃、乖张心理等等。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形成,既有自身因素的制约,同时又时刻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温馨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学习与社会环境是青少年保持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而目前,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成长这三个最为重要的育人环境的实际状况确实难尽人意。

3、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具体因素

一是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身濡目染中奠定了青少年心理品质的基础。如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放任;富有家庭对子女的娇宠;贫困家庭对子女的无助;权威式家长对子女的专横;失和家庭对子女造成的身心创伤等等。

二是社会大环境中的负面影响实际上在潜移默化着青少年的身心。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条件下,一些不良影响和 网络 的色情、暴力、凶杀情景的泛滥;一些宣扬腐朽生活方式书刊的腐蚀;一些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生活的诱惑;经济活动中的拜金主义和人际交往中的虚伪言行等社会大环境不良思潮的熏染,无一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一代,并成为他们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无可回避的事实。

二、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作用、营造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当务之急

认真组织事实部颁《中小学心理健康纲要》,是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纲要》的贯彻、实施、不仅体现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关怀,而且也反馈出教育理念上的创新。

1、营造利于排解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环境

作为重要育人环境的学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活动,创设有助于青少年成长的美好环境和融洽和谐的整体氛围,对青少年的心态无疑是一种自慰和升华。须知,这种良好的育人环境会使大多数属于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心理障碍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的提高,社会阅历的延伸,承受能力的增强,很多心理问题都可能在这个氛围和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自我排解。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青少年心理差异的特点

青少年心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教育、咨询、辅导过程中要结合差异,区别对待,诸如年龄的差异;中小学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发达地区与偏远地区的差异;富有家庭与贫困家庭的差异;美满家庭与单亲家庭的差异;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差异等等。

3、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趣,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人文精神,采取以充分发挥师生主体价值为取向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感,在主动参与的心态下,促进教学效果。对施教者来说,这既是一个心理上的辅导,更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其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和情感心态下发展自己。

4、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家庭活动中,构成家庭、学校双重教育功能

家庭和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来说是两个最大的人化教育环境,在这两个人化教育环境氛围中,通过转移、自慰、宣泄、升华自己的心绪,既可以使家长摆脱与子女心理沟通上的无助、无奈,同时又摷用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整体教育力量。从一定意义来说,家庭教育的教育功能与效果往往是最佳的,也是最直接的。

5、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从关爱青少年一代人的发展,为富民强国奠定人才资源的大局出发,发动更多的社会团体及成员参与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动,多角度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特别是教育系统的人员参与活动是十分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二)从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使命感出发,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启迪,开发青少年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及其它潜在知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尤为重要

1、开展自信教育

坚持对青少年进行自信的教育,使其消除自卑、增强其心理自信,坚定信念,抵抗一切诱惑的影响。自信、自强的精神作为心理的高层次需求,对社会和青少年自身的发展都极其重要。

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尊重的教育,既在营造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中,以尊重为切入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人的隐私权,尊重他们个性发展及其创造性。诚然,被人尊重是任何一个人的高层次心理需求。如果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层面上尊重青少年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其教育效果无疑会是事半功倍的。

3、在教育功能上与尊重教育相媲美的赏识教育(亦称激励教育),其教育实效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和认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亦然。古往今来的多少英才,当他们还处在孩提时,被赏识教育所激发出的潜在才智就促使他们早期成才。赏识教育从关爱激励的视角出发去培育青少年,提升他们的心理潜能,也体现了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4、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层面上需要挫折教育

青少年正处于危险的心理年龄段,这个时期的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极其脆弱,因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遇到挫折而心灰意冷、离家出走、自我伤亡、伤及他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挫折教育的目的,一是教育青少年迎战挫折,要有经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要他们认识到,挫折对任何人都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引导他们自立、自强,增强在逆境中发展自己的奋发进取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刚强意志。二是要教育和引导他们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帮助青少年分析构成挫折心理成因,让他们振作精神,积蓄力量,重塑自我。

在一个欣欣向荣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他们成长成才的厚望,期望他们以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积极的人格、奋发的精神去迎接世纪的挑战。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青少年心理浅析论文  

好。

1、为父母提供教育指导。清华子贤教练式父母训练营致力于提供科学、实用的教育指导和支持,让父母能够更加自信和有能力地教育孩子。

2、沟通与情感建立。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情感建立方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良性互动和理解。

李克富||强化心理服务努力不做贱人

李克富||测测你的心理助人水平在哪个层次

李克富||“咕咚”来了

一、复习并掌握如下内容

1“要对来访者的‘依赖’时刻保持警觉,要能够做到通过求助者的言谈便立马能区分开依赖的四种形式:不易察觉的依赖?阻抗式依赖?间接的依赖?直接依赖?”

2“不要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迅速通过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去发现问题背后隐含着的问题,然后判断这个问题是否具有心理学的性质并协助求助者解决其心理问题!”

3“心理问题都是当事人逃避的结果,解决心理问题必须从直面开始。因此,心理助人绝非告诉求助者‘怎么办’或者直接替代就能万事大吉,要在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去探讨求助者‘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然后去发现到底求助者遇到的到底‘是什么’心理问题。”

二、认真阅读并体会“咕咚来了”!

今天的作业特别重要,大家一定不要囿于知识层面理解,而是变成行动!否则……[流泪][流泪][流泪]

上午的补充!

来自闻岱:做心理咨询不能有“救世主”情结(点评视角训练营26/90)

“要对来访者的‘依赖’时刻保持警觉,要能够做到,通过求助者的言谈,便立马能区分开依赖的四种形式:不易察觉的依赖?阻抗式依赖?间接的依赖?直接依赖?” ——李克富

依赖,永远不会单飞

依赖,是指当咨询师引导、帮助求助者探索、解决自身问题时,求助者却依赖咨询师,企图由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这种现象是依赖。

1.依赖的四种表现形式

“您帮我分析分析,我怎么就是对丈夫不放心呢?”——不宜察觉的形式;

“您让我思考没有与他人搞好人际关系的原因,可我想不出来!”——阻抗的形式;

“您说我是毕业参加工作,还是考研究生,在这件事上,该怎么办呢?”——间接的形式;

“您直接告诉我,我离,还是不离婚吧!”——直接的形式。

无论哪种表现形式,依靠他人而不是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是依赖最基本的特征。

2依赖产生的原因

(1)来自于求助者的原因

①有些求助者可能不理解心理咨询的实质,是咨询师通过促成求助者的心理成长,自己动手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希望咨询师主动替自己解决问题。因此,当咨询师提出问题请其思考、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时,求助者会产生依赖。

②有些求助者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依赖个性,遇事不是靠自己去解决,而是等待他人、依靠他人、要求他人,企图由他人解决自己的问题。

③有些求助者的个性懒惰,有时明明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但不肯付出努力,等待他人现成的帮助。

④有些求助者虽然愿意解决自身的问题,但不愿意承受抉择的痛苦,希望咨询师替自己做出选择,把选择的痛苦转嫁到咨询师身上。

(2)来自于咨询师的原因

①有些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存在偏差,认为咨询师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因此可能过于主动,致使求助者依赖。

②有时求助者性格内向,也缺乏解决问题的积极主动性,性格急躁、缺乏耐心的咨询师可能会主动地替求助者探索解决问题。

③有些咨询师可能经不住求助者的再三请求,对求助者有求必应。这些都可能使求助者产生依赖,阻碍咨询的顺利进行。

3对依赖的处理

(1)咨询师务必向求助者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发生效果的机制,使求助者对心理咨询有正确的认识,对咨询效果有理性的期待。

(2)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依赖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旦出现依赖,咨询师应鼓励求助者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努力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3)咨询师必须坚持正确的咨询理念,以促进求助者的心理成长为咨询的总目标,以促进求助者心理能力提高,视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为己任。咨询中应做好耐心的启发、引导工作,不主动替求助者解决问题,不替求助者选择,不给求助者出谋划策,不帮求助者“拿主意”,不对求助者有求必应,避免使求助者产生依赖。

心理咨询

“不要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迅速通过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去发现问题背后隐含着的问题,然后判断这个问题,是否具有心理学的性质,并协助求助者解决其心理问题!”——李克富

1关于问题背后隐含着的问题:

需要深入探讨求助者,具体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求助者的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可能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互为因果,错综复杂。原因不仅有横向的交叉,还有纵向的联系。也可以说,影响原因是一个立方体结构,既有横向诸因素的作用即共时态原因,又有纵向诸因素的作用即历时态原因,并且这两者是互相交叠在一起的。

在一个原因的背后,可能还有一层又一层的原因,形成原因层。有些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人和事,却是问题的关键。有时以往是组成困扰的原因,细细探究,不过是一种表现。

此外,人的某种心理活动往往是与整个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情感、行为三者互相联系,牵一发动全身,很难把三者完全割裂开来。一般来说,一者有问题,另两者或多或少、或迟或早也会出现问题。

求助者的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的,人际关系的障碍,也会同时表现为情绪抑郁、暴躁、烦闷,或注意力不集中,或对生活感到厌烦、失望等等。咨询师应善于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和根本原因,寻找最合适的突破口,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咨询师在倾听求助者叙述、分析心理问题原因时,要避免先入为主。尽管咨询实践中,咨询师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不见得适用于每一个具体求助者。不可凭经验下结论,否则就会偏离事实的轨道,咨询难以进行。为此,咨询师不应有偏见或刻板效应,而应多倾听,在没有明确事实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

2关于问题是否具有心理学的性质:

咨询的任务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因此,咨询目标应该是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对于不牵涉心理问题的来访,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

心理咨询主要涉及心理障碍问题、心理适应问题、心理发展问题。只有属于心理学范畴的认知、行为、情绪、个性等方面的内容,才有可能成为咨询目标。 对于有躯体疾病又有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心理咨询的目标并不是解决躯体疾病,而是针对躯体疾病引起的心理不适,或者针对引起躯体疾病的心理因素。此时,心理学的目标和医学的目标会有联系,但两者仍有明显差异。

在医疗部门,虽然也会涉及心理咨询的思想和方法,但本质上是医学模式的。而心理咨询中,虽然有时也需要药物或其他医疗手段的辅助,但主要的和首要的是心理学的方法。

直面,而非逃避

“心理问题都是当事人逃避的结果,解决心理问题必须从直面开始。因此,心理助人绝非告诉求助者‘怎么办’或者直接替代就能万事大吉,要在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去探讨求助者‘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然后去发现到底求助者遇到的到底‘是什么’心理问题。”——李克富

1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

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咨询师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对自身的问题进行探索和有所改变,从而实现咨询目标。

如果求助者通过心理咨询发生了某些改变,其中最为重要的改变是,求助者开始探索解决自身的问题。为使咨询取得进展,关键是要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

有些求助者可能对心理咨询不甚了解,往往以为咨询应该是咨询师努力为自己做些什么;有的求助者可能个性懒惰,不愿意自己主动探索解决问题,这都可能造成求助者将咨询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归结于咨询师。而有些咨询师由于职业理念的原因,也可能不去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不去促进求助者的心理成长,不鼓励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和改变,只是实施了指导性的教育。这些都会阻碍咨询的有效进行,也很难使咨询取得双方满意的结果。

为解决这一问题,咨询师应该在咨询开始阶段,着力调动求助者自己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咨询师有必要向求助者明确说明心理咨询的实质、咨询取得效果的主要原因。

2对求助者启发、引导,支持、鼓励

咨询时,咨询师既要站在求助者的前面,启发、引导,帮助求助者认识、领悟自身的问题;还要给其以支持、鼓励,推动求助者自我探索和实践解决自身的问题,向着咨询目标前进。

(1)启发、引导

咨询师务必清楚:咨询中应以促进求助者的成长为主,自己去探索解决自身的问题,并由此获得心理成长,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因此,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启发、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心理咨询师的任务,心理咨询的临床实践等,对求助者的启发引导,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启发、引导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深化自我认识,认识自己的内部、外部世界;认识、领悟、解决内部冲突;矫正错误认识;学会接纳现实;增加心理自由度;构建新行为、新的行为模式;塑造良好的个性特征;掌握心理学的知识与技巧,等等。

启发引导,就是咨询师根据咨询目标,启发引导求助者,探讨解决自身的问题,而不是咨询师自己动手解决。 启发引导,是帮助求助者的最基本、最一般的形式,在咨询中会大量应用,咨询师务必要掌握。

(2)支持、鼓励

咨询师对求助者进行支持和鼓励,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①提升求助者解决自身问题的信心。求助者咨询时往往已经体验到了自身种种问题所带来的困扰与痛苦,但可能缺乏改变自我的信心,此时咨询师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大大提高求助者改变自我的信心。 ②激发求助者改变自我的内在力量。求助者可能有改变自我的愿望,但缺乏改变自我的力量,咨询师的支持和鼓励恰恰激发出了这种力量,求助者因此具有了改变自我的强大动力。 ③咨询师的支持和鼓励使求助者不断受到鼓舞,可以强化求助者的咨询动机,使求助者更加愿意通过咨询,解决自身的问题。 ④支持和鼓励本身就是助人的过程,也是助人的技巧的展现,通过支持和鼓励,求助者向着咨询目标不断探索、实践,最终实现了咨询目标。 ⑤通过咨询师的支持和鼓励,求助者具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敢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克服阻碍咨询顺利进行的种种不利因素,使咨询得以顺利进行。咨询师所掌握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的方法、技术等,都可以起到支持、鼓励的作用。

把事情弄个明白

李克富老师名句:

1我发现所有的恐惧症患者,都是一只只害怕“咕咚”的兔子。再后来,我就确信所谓的焦虑障碍,不过就是因担心“咕咚来了”而一路呼唤狂奔的结果了。

2突然间,我也就明白了,心理助人的起点在哪里!解决问题一般需要三步:先搞清楚现状或事实,即问题到底“是什么”(what);继而寻找造成问题的原因,明白“为什么”(why);最后才能是具体的应对即思考“怎么办”(how)并付诸行动去解决问题。

3一切因心理问题而求助于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忽略或干脆省略了“是什么”、“为什么”而为“怎么办”而来,他们问的最多的就是:“我该怎么办呀!”

4心理医生当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即使知道,也不会直言相告。他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启发、引导、支持、鼓励——主要借助于有效的提问而实现,让求助者止住因恐惧或焦虑而狂奔的步伐,然后转身,回到问题发生的原点上去看看“咕咚”到底是什么!要想解决问题,总得先知道问题是什么吧?

5对于心理医生而言,咨询水平的高低其实就体现在能否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让那些被“咕咚”追赶着的求助者们,止住狂奔的脚步。一旦脚步止住了,转身就容易了。这样,接下来求助者才会放下“怎么办”和“为什么”的思考,用行动去搞清楚自己遭遇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6《大学》开篇就提出了“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后的几句话我非常喜欢,在做了谬解后经常在临床上运用:“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定→静→安→虑→得。这个顺序,层次分明,不可更改,诚如斯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的谬解是:要想有所收获(得),就必须思考、谋划(虑);而能不能“虑”,取决于是否心“安”……依此类推,根源在于“止”。

7一言以蔽之,要想有所得,先要学会止。我运用经文,扯虎皮作大旗,想达到的目的,通俗说来就是:只有止住旧的,才能开始新的;止即接受,而接受是改变的前提。

感情生活问题包罗万象,其来源与性质也错综复杂,如果在感情生活上出现了问题又不及时解决的话,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果不知道这样合理的处理感情问题的话也没关系,平时可以多去新浪show的情感版块下的房间和他人进行交流沟通或者去心理咨询房间,时间久了,相信很多感情生活难题也都会迎刃而解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40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