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大学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第1张

怎样才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呢?一些做法可供大学生们参考。一是努力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仅口才论口才是远远不够的。君不见那些伶牙利齿的“巧舌媳妇”,尽管能说会道,但却登不了“大雅之堂”。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其实是由多种内在素质综合决定的,它需要冷静的头脑、敏捷的思维、超人的智慧、渊博的知识及一定的文化修养。为此,可努力学习有关理论及知识、经验。如学好演讲学、逻辑学、论辩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二是努力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如在讲课、讲演时,就要做到:(一)准备充分,写出讲稿,又不照本宣科;(二)以情感人,充满信心和激情;(三)以理服人,条理清楚,观点鲜明,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四)注意概括,力求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传达最大的信息量;(五)协调自然,恰到好处地以手势、动作,目光、表情帮助说话;(六)表达准确,吐字清楚,音量适中,声调有高有低,节奏分明,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七)幽默生动。恰当地运用设问、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及谚语、歇后语、典故等,使语言幽默、生动、有趣;(八)尊重他人,了解听者的需要,尊重听者的人格,设身处地为听者着想,以礼待人,不带教训人的口吻,注意听众反应,及时调整讲话。三是积极参加各种能增强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如演讲会、辩论会、班会、讨论会、文艺晚会、街头宣传、信息咨询等活动。要多讲多练。凡课堂上老师讲的或自己在书本学到的知识都尽可能地用自己的话就出来,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要有刻苦精神,要持之以恒。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大胆实践,善于总结及时改进,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能不断提高。 35、应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一样,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思想的工具,是学好专业、成就事业的利器。对大学生来说,如果缺乏文字表达能力,不会写或写不好读书笔记、工作总结、实验报告,特别是毕业论文等,还不能说学好了专业,甚至会影响自己的事业和今后的前途。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物质化,不再有学生该具有的精神享受。

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情感问题我认为应该:多读书,多去读一些文学家们

的作品。应该增加文化交流课程,进行情感对话。让学生们感受到人文

情感的重要性。不要扼杀学生的情感探索,要进行鼓励。

所谓的积极心理的思维模式,就是遇到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先往好的地方思考,就算是有一件坏的事也能发现其中比较好的角度,只要培养积极心理就需要让自己多接触一些温暖的事,比如说交非常好的朋友,看一些温暖的文学内容。

大学里的恋爱,一部分是甜蜜的回忆,一部分是毕业后分手的无奈。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学生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谈恋爱很美好,不过还是要有清醒、正确的恋爱观才好。比如:

01、我喜欢你,但我依旧是我自己

千万不要因为恋爱脑,就盲目到什么都听对方的,为了对方无底线地改变自己。

如果一个人真的爱你,那一定是爱本真的你,能够包容你的缺点。如果一个人口口声声说爱你,但又嫌弃你这个、嫌弃你那个,要求你做各种改变,甚至是变得不像你自己。那么,对方一定不是真的爱你,他有的只是满满的控制欲。

对于这样的恋爱对象,看清楚之后一定要及时离开,不然迟早会陷入痛苦之中。

02、恋爱不要夹杂物质、刺激、攀比等

有的人生来就爱攀比,别人的男朋友都给她买手机了,你就得给我买电脑;别人约会都去高档餐厅,我们这路边摊算怎么回事……

恋爱,虽然不像过日子那般全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但一个爱物质、爱攀比的对象,也足以让对方退却。

不要任性地认为,对方给自己花钱不多,就一定不爱自己。用物质去衡量爱情,才是最愚不可及的。

03、守住身体的底线

女孩就应该自重、矜持,这并不丢人。因为,守住身体的底线,是对自己的负责。

不要理会别人怎样,做好自己就足够了,相信如果对方爱你,一定会尊重你的选择。

如果觉得真的可以托付终身,那也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千万不要去轻易尝试做一些,这个年纪你无法承受的事情。

大学恋情很美好,但说实在的,延续到婚姻殿堂的可能并不多。所以,一定要擦亮眼睛,也要保持住清醒。

一、正确地表达自己的亲身体验 

 ⑴适当的原因和对象,引发与之相适应的情绪反应  ⑵情绪反应与情境刺激相一致  ⑶情绪反应有一定的时间限度  二、克服不良情绪  ⑴宣泄  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方式,把个体的情绪体验表达出来  ⑵转移  从主观上奴隶把注意力从消极或不亮的情绪状态转移到其他事务上取得一种自我调节方法。

 ⑶自我安慰  学会找出合乎情理的原因来为自己辩解和解脱  ⑷积极的自我暗示  运用内部言语或书面语言以隐含的方式来调节和控制情绪   ⑸调整认知结构  三、保持和创造快乐情绪  ⑴知足常乐  把理想和需要定得切合实际,增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⑵增强自信心  只有自信的人,才能使快乐的  ⑶创造快乐  善于发掘快乐,善于用微笑迎接困难,善于从身边平凡的琐事中  ⑷发掘乐趣,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乐趣  ⑸多点宽容,少点责备  宽容既包括对自己也包括对他人  ⑹多交朋友

大学生在校期间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多少是内心会有一点孤单,但是大学生也可以广泛结交朋友。也可以和他人成为之心。如果真的碰到了解决不了的情感问题。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首先要给自己足够的心理暗示。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不要给自己泄气。这种大学生情感问题并不代表你内心有问题,他只是代表你在这一阶段,所受的挫折是你这一时期无法进行排解的。我们应该把自己看作为正常人,去用正常人的思维去分析这个情感问题。

不要尝试一个人去承担整个问题,要学会与他人进行分享。俗话说,你把开心分享与他人就会得到双倍快乐,把难过分享给他人就会得到一份安慰,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要去解决它,如果真的碰到解决不了的情感问题,我们应该尝试着去减小它对我们的进行的伤害,而不应该任由它放肆下去。

室友是比较接近你生活的朋友,但是你也可以去找学长或者学姐进行心理的咨询。或许他们有和你类似的经验,他们可以给你一些帮助,顺利度过这时期的难关。

你也可以购买一些书籍。书籍是心灵的窗户,他能帮你打开心结,让你感受到书香四溢的早晨,还会有喇叭花香幽幽散开。安静舒适的环境也会助于你。抚平内心的伤。我希望在大学期间,每个人都可以活得开开心心,每件事都可以做得漂漂亮亮的,我们这些做学生的最重要的就是开心的度过每一个周末。

遥之梅花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对我们所造成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坦然去接受他。

最后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度过难关,不管是生活上的难题还是心里的心结。

教学情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交流情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老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2〕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1、 创设兴趣情境,引发好奇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创设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兴趣的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好的状态,唤起他们强烈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

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创设了故事情境导入:小红今年12岁,已经过了12个生日。爸爸今年37岁,只过了9个生日,小红问爸爸:“您过生日为什么比我还要少呢?”学生也都不知道,一直摇头这时就抓住时机:“你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这样的导入方法,学生就觉得好奇,激发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加学习,这就唤起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产生了创新的欲望。

2、创设矛盾情境,诱发求知欲

教学中有许多地方似乎是矛盾的,教师如能抓住矛盾及时设疑,学生会感到疑惑,并且会产生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从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求知欲一般由好奇心发展而来,是儿童探究、了解自己未知的东西而产生的愿望和意向。如在教学毫米时,我创设矛盾环境,让学生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一根跳绳长2( ),一根铅笔长15( ),一个硬币大约厚1( )。前两题学生可以用学过的厘米、米来填,而一个硬币用他们都不合适,这时我给了一个答案厘米。这时很多学生脱口而出:“错了,硬币比1厘米还要小”。那到底用什么来表示呢?这时出示正确答案“毫米”,由此加深了对毫米的认识。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难点,提出疑点,揭示矛盾,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内在动机。

又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先复习用面积单位直接量平面图形面积的方法,然后提出“如果量游泳池的面积或者高楼的墙壁面积,也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合适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造成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他们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很自然就会思考“有怎样的简便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创设争论情境,激发批评性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还应该培养他们大胆的探索和批评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4〕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例如:在练习课上的一道题:找规律填数10、( )20、( )、30、()。让一位学生回答了是15、25、35,这答案大部分都同意了。教师也判断了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有一位学生有疑问的站起来说:“我的答案是12、22、32不行吗?我认为10到12增加了2,12到20增加了8,20到22又增加了2,22到30又增加了8,30到32又是增加了2”学生思维又被激活了,到底这样行得通吗?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是有分量的,这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所发展。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好奇、好玩是学生的天性。卡罗琳·原伯说过: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5〕因此,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也最愿意参与的一种学习方法。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活动,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了最好的环境,能吸引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投入学习中去,创造性地进行游戏,能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新课开始,利用游戏能激发兴趣。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同时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课中穿插游戏,能延长学生注意的时间。如:在教学“9+几”时,进行抢答游戏,出示活动教具:转盘。用9加外面的数,指针一停,就站起来说出得数。随着活动的开展,教室里立即活跃起来,同学们都集中精神,用最快的速度,抢先说出得数。这样,课堂“活”起来了,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了无意注意,延长了有意注意的时间。

3、在课末尾进行游戏,能悟理益智。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到课的末尾设计了一个小商店游戏,学生自己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商品的交易,他们的兴趣很高,通过游戏,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交往能力。

(三)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从心理角度来看,人在愉快、平心静气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最容易产生创新的灵感,德国教育家戈特福尔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的班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6〕因此,教师必须爱学生、尊重学生,维护和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例如在数学活动课中,提出问题,分小组进行解答,让他们讨论中得出结果,这是其中一种做法,又例如,在教学新课时,先放手让他们根据已学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推想,把要学的先解答出来,然后各自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发表,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具体方面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应极力避免引起学生害怕的心理压力。制造和谐宽松的气氛,自由的环境。害怕会阻碍学生通向新的思维,不利于发现和创新。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宽松的空间中才能得到发展。因为没有宽松的环境,小学生就没有自主性,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情境教学特别强调宽松的学习情境的营造,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形成利于创新、易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在宽容的情境中自由驰骋。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中的一道练习题:“每张桌子的桌面是正方形,它的周长是32分米,2张桌子拼成的桌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很多学生都做成了32×2,在这样的情况我不急于批评他们和说出正确答案。我先让他们再小组里讨论,我参与到他们的讨论当中,他们都喜欢我跟他们一起讨论,热情的让我到他们组听他们的想法,在倾听时我也会适当提示他们。在这样的良好的气氛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教学中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相长,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创新氛围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而在情境中促进师生互动,则有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下面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或与加减有关的算式。①5+5+5+5+5=  ②7+7+7+7+7=  ③8+8+8+8+4= 学生很顺利地完成①、②,而完成③就有些困惑了。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列出7×4+4,教师给予肯定后,接着鼓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他简捷巧妙的解法,同学们认真观察题目的特点,看看哪位同学最聪明,发现得最早。学生又投入紧张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中。结果,有的学生列出了4×9,把4个8看成了8个4,在加上后面的4,就得9个4。有的同学列出了8×5-4,学生看到了一个不存在的8。还有的学生把信息进行整体改组,把原来的4分成4个1,分到每一个8中,列出了算式9×4。我不由得为学生鼓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索、发现、创新的快乐。教师的信任就是学生创新潜能的支撑,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63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