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是衡量一个人聪明与否的标准,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看,包括观察力、判断力、创造力、应变力等等。明代的嘉靖皇帝后世对其评价不高,但论智力水平来说却是数一数二的。
一、大礼仪之争,嘉靖夺回朝政主导权
嘉靖是朝廷首辅选择的接班人,因为正德帝没有孩子,在正德帝死后的一个月内,朝廷最高掌权者是杨廷和。嘉靖继位皇帝的时候才十四岁,他不比一般孩子,聪明且城府极深。杨廷和要求嘉靖改爹,改认弘治帝为爹,这明显触犯了嘉靖的底线。
嘉靖不仅不同意,还要求必须追封他的父亲兴献王为皇帝,而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不同意。就这样新皇帝嘉靖和文官集团开始了三年的斗争。别看嘉靖年龄小,对权谋手段很精通,他先后提拔了张璁、桂鄂等人,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嘉靖三年,文官集团被打压了下去,杨廷和被迫辞官回家。
嘉靖的父亲兴献王朱佑杬追封为皇帝,至此,嘉靖获得了成功,夺回了皇权。从此事件可以看出嘉靖权谋老道,是玩政治的一把好手。
二、嘉靖擅于用人,文治武功可圈可点
嘉靖皇帝很聪明,所以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也多是聪明人,文臣包括张璁、夏言、徐阶等等。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都一顶一得强,夏言、徐阶等人都是忠贞报国的实干家,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在,严嵩最后才被收拾掉,徐阶忍辱负重二十年,不愧是权谋第一高手。
这个时期边境同样不太安定,鞑靼俺答部落经常进犯,东南沿海地区倭乱不断。嘉靖重用胡宗宪、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剿灭倭寇,抵御俺答。正是嘉靖用人用得好,才使得国家稳定,没有出现大的动乱。用人是帝王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哪怕再有能力的皇帝,不会用人,那自然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
三、抵制宦官,文官集团互相制衡
嘉靖是很讨厌太监的,所以他并不会重用宦官。他在位期间,东厂、锦衣卫的权力都受到很大制约。主要就是因为嘉靖吸取了正德帝的教训,宠信宦官都没有什么好结果,所以嘉靖裁撤掉了各地方镇守太监,宦官的权力受到了压制。
嘉靖最信任的太监就是黄锦,黄锦自幼陪着嘉靖,但黄锦很有自知之明,自我约束能力很强,从不妄加干预朝政。嘉靖扶持张璁等人为内阁大臣,不过嘉靖也明白,没有了宦官集团的制约,那么文官集团的权力就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威胁皇权,后世的隆庆、万历可以看得出来。
在任命内阁成员的时候,嘉靖总是要搞一些矛盾,让内阁成员互相制约,在夏言为内阁首辅的时候,就提拔严嵩来当次辅,互相牵制对方的权力,朝政大权就会一直掌握在皇帝手中。嘉靖在这其中花掉了大量的精力,因为这些人都是极其聪明的人,嘉靖必须比他们想得更远、判断力更强,才能控制这些人为他办事。
四、二十年不上朝,夜晚处理公文
嘉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修道,不过他没有因为修道耽误了政事,嘉靖和天启皇帝不同,天启皇帝是真的玩木匠活,把所有事情都丢给魏忠贤,才搞的朝政一塌糊涂。嘉靖则不同,他为了掌握全局,必须要对所有重臣和政务了解透彻,这样他才能控制群臣。
不上朝并不是嘉靖不干活,嘉靖帝喜欢挑灯夜干,经常通宵处理政务,这也是很多皇帝比不了的,嘉靖当然不是勤政的皇帝,却很聪明。如果皇帝依靠小聪明是无法成就大业的,只有勤奋才是大智慧。
五、不杀海瑞
海瑞上奏的那份《治安疏》直接把皇帝批斗得一文不值,但如果嘉靖是个昏君,绝对会直接将海瑞凌迟处死,然而嘉靖并没有这样做,他明白海瑞所奏基本都是事实。海瑞批判皇帝炼丹修道不问政务、宠信严嵩朝廷腐败、军务驰废大兴土木等等。
嘉靖看到这份奏疏的心情是复杂的,身为一国之君,皇家威严是不能被人亵渎的,不过嘉靖也为海瑞这种人所折服。如果能多一些像海瑞这种,能痛斥利弊、直言敢谏的人,那么贪腐就被压制、政治会更清明。所以嘉靖没有杀海瑞,而是留给了隆庆帝。
嘉靖皇帝一生沉迷修仙,他头脑极其聪慧,只是用错了地方,如果他能花更多的精力才处理政务、振兴大明,也许大明帝国还能走得更远。
重读海瑞的时候,突然发现海瑞绝对不是“迂腐”的存在,也不是”不懂变通”的存在更不是”妄想症”的存在!他是一座山!
清朝张廷玉所编的《明史》,里面有个《循吏传》所写到明朝的清官洪武年间30多年,占所有总人数的三分之二。里面有一段话:“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旨,吏治焕然丕变矣。”也就是说,在朱元璋的重拳整肃下,洪武年间保持了廉洁、自律、高效的主流官场氛围。
而到了嘉靖年间,大明公司已经运作100多年了。此时的大明已经各种利益链条丛生、各种积弊堆积、官场各种潜规则横行。往往年对问题无处下手,牵一发动全身!明初在陕西几个负责缉私的小吏都可以把驸马状告道朱元璋那里。而在嘉靖年间,哪怕是二品京官在地方上被小吏打劫,都不敢声张,因为你不知道他背后通着哪个天?
所以从上到下,事实上没人对这个现状满意,谁都没有安全感。位居再高,从严嵩到张居正,贵为首辅,一等红人,在位时风光无限,落地时,要么晚年丧子,要么掘坟戮尸。而大明公司也因为底下利益链条丛生,国库空虚,几乎难以为继。
徐阶、张居正意识到只有权力,才能改变一切。而为了这个权力自己必须放弃名节,屈身事“贼”!所以徐阶隐忍可严嵩20年,张居正装孙子8年,最终以阴谋手段让自己掌握天下权柄,从而进行改革。
“一条鞭法”是张居正发明的吗?不是!桂萼在嘉靖10年(1530)留提出来了,可是一直到万历9年(1581)才得以推广到全国。期间等待了整整51年啊!这个时间成本实在太高太高!而为了争取到拯救大明的“改革”,至少三代人付出了自己全部精力。而造成这种时间成本的浪费,恰恰是大明公司腐败的吏治,和通过正常律法无法通畅运作的“现实世道”。
而面对这个现实世道,去追求根本之法的人,恰恰就是大家觉得“顽固不化”、”刻板”、”不懂变通”的海瑞!
有人说海瑞“图名”,非也!他是“立诚”。整个大明真正做到“立诚”的惟海瑞一人耳!《治安疏》就是海瑞一生的政治理想!实现吏治清明,天道永昌,大家依法办事。大明公司的各个环节才得以顺畅运作。那样的大明才是健康,有活力的大明!
然而海瑞起于微末,他并非张白圭那样的天才,他并没有机会进国子监,翰林院,无法成为庶吉士,自己就没有资格入阁,掌握天下权柄。嘉靖28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写了一篇《治黎策》,从而中举。但是他在会试的时候,落榜了。
他从一个教谕(公办老师)出身,最终成为朝廷二品大员。靠的是“不懂变通”?非也!
海瑞在淳安当知县的时候,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向驿吏发怒,把驿吏倒挂起来。结果海瑞不但打了胡公子,还没收了胡公子的金子。并且立刻修书报给胡宗宪,说:“有人假冒你的儿子,侮辱你的名声,我已经替你处理了,你就不用谢我了,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手段充满了政治智慧,你敢说海瑞古板不懂变通?
海瑞上《治安疏》的时候,被嘉靖打入诏狱,很多御史言官上书请求处死海瑞。多亏徐阶多方营救,对嘉靖说,”他带着棺材来,正是希望你这么做”。还处处打招呼,防止有小人买嘉靖得好,悄悄弄死海瑞。徐阶为什么要救海瑞?因为他懂得海瑞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但是他对徐阶下手的时候,可是丢丢情面未讲。因为按照律法,徐阶就是强占了人家土地啊!
嘉靖本身就是个人精,身边更是人精如云。嘉靖死的时候,就有人知道海瑞不但不会死,还会加官进爵,于是恭喜他。而当他得知嘉靖死后,呼天抢地,几欲哭死!这是因为他对君主的忠贞。
整个明朝历史中,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他能当上皇帝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嘉靖皇帝在位一共46年,也是相当的长。而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饱受争议,他经历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壬寅宫变,差点死在了宫女手上。有很多人诟病嘉靖皇帝虽然在位时间长,但有一半的时间不上朝,是懈政的表现。不过嘉靖帝虽然不上朝,但朝中发生的大小事物他全部知晓,而且权利是牢牢握在手中。这样一位鬼才皇帝,究竟该如何评价呢?
1、鬼才嘉靖皇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5月,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继位后的嘉靖帝开始了与文官集团的各种较量,嘉靖帝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嘉靖帝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以及嘉靖帝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争议,史称大礼议之争。嘉靖帝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改称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
兴献帝被追尊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并将兴献帝的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武宗之上,改兴献王墓为显陵。按照封建王朝的礼制,这完全是有背祖制,最后群臣争不过妥协,大礼议事件至此以嘉靖帝的胜利最终结束。第二轮冲突嘉靖帝又获得了胜利。然而第三次以明太宗朱棣的称号改为明成祖朱棣,也是群臣败下阵来嘉靖帝获得胜利而告终。
所以就可以看出咱们这位嘉靖皇帝可不是一般的皇帝,有他独特的手段,所以嘉靖一朝,文官集团是处于下风的。
嘉靖帝统治前期,出现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嘉靖帝继位后有感自己继位的不容易,也在安陆当王的时候见证了百姓之苦,所以一心要大有作为,造福于民。以下有史为证:嘉靖执政前期力革前朝时弊,励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大刀阔斧推行了改革,政治上集异纳谏,勤于政务,打击权臣和封建地主贵族势力,大赦天下,诛杀了钱宁、江彬等佞臣,整顿朝纲,总揽内外大政,推行新政,裁抑司礼监的权力,撤废镇守太监,严肃监察制度,严分厂、卫与法司职权,重视任用张璁、夏言等贤臣,他吸取了前朝宦官当权乱政的教训,对宦官严加管束,中央集权得到复兴和加强,使朝政为之一新。
嘉靖二十一年后更是移居西苑修玄,不顾国家的正途。方士、道士们利用嘉靖帝梦想长生不死和灵瑞现象的迷信,屡行诈骗之术,愚弄嘉靖帝,使每年不断修设斋醮,造成巨大的靡费。也因为吃了太多道教方士敬献的仙丹,以为可以长生不老。最后重金属超标中毒而亡。
2、二十几年不上朝
嘉靖皇帝之所以二十几年不上朝,和壬寅宫变有着直接关系。嘉靖皇帝是道家学派的脑残粉,不仅将道术作为自己的信仰,而且还应用到治理国家上。既然迷恋道家术士,自然免不了长生成仙的套路,于是走上了前人炼制仙丹的老路。可能由于炼丹不顺利吧,嘉靖皇帝就好像偏执狂的精神病患者似的,动不动就抽风暴怒,一生气就鞭打宫女。
据史记载,嘉靖后宫的宫女有上千人,这么大波人忍受着惨无人道的折磨,总有几个受不了的,与其每天担惊受怕,活的战战兢兢,不如豁出去,搞一波大的。1542年10月21日夜,宫女中有个叫杨金英的,小姑娘胆子大,联合了十几个宫女,开始实施搞死皇帝的计划。当晚,嘉靖睡在端妃的宫中,一群宫女进入寝室,一拥而上,死死按住嘉靖皇帝,并且把绳子套在嘉靖的脖子上。嘉靖瞬间被惊醒,想要喊救命,然后就被抹布堵住了嘴,他只好拼命的挣扎。
宫女们只好再打一个绳结,然而慌乱中打了个死结,结果就是勒不死皇帝。宫女们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意外情况,慌乱中没了主意,个个拔下金钗首饰疯狂乱刺。嘉靖被数名宫女按住,毫无反抗之力,但宫女们慌乱之下,愣是怎么都弄不死皇帝。
嘉靖帝被吓得半死,浑身都被扎的都是血,但却没有致命伤。张金莲事后还把自己的伙伴们一一出卖,十余名宫女被凌迟处死,杨金英被诛九族,张金莲自己也没能幸免。这事发生在嘉靖二十一年,而嘉靖皇帝当了足足四十五年皇帝,长时间服用丹药,又经此事惊吓,嘉靖竟然还活到了六十岁,这事吧还真没地说理去。
这个事发生后,嘉靖认为是道教保佑自己,于是更加迷恋道教,开始彻底放弃亲揽朝政,专心修道,直接导致了严嵩专权的局面,明朝的朝政局势开始极速下跌。
3、如何评价嘉靖帝
嘉靖帝在位46年,六十岁驾崩。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提及嘉靖第一件大事就是大礼仪事件,将父亲送进太庙。第二就是壬寅宫变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第三就是一味好道,不理朝政。嘉靖不是昏君,也不是暴君。但也绝非明君圣君。他是一个自私的坏皇帝。大明就是从嘉靖死后开始衰落。早年嘉靖可谓意气风发,颇想有一作为,一个16岁少年,没有经过任何帝王教育的皇帝,能够击败两朝宰相杨廷和,可见嘉靖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而一场大礼仪事件,当场打死打伤一百多人,打出了嘉靖一朝的威风,打出了一片天地。实际上,当时明朝的士大夫已经僵化,不让皇帝认亲爹,不打你打谁。一顿板子大臣们老实了,也确定了自己的地位。
嘉靖觉得自己足够聪明,神武。可以驾驭一切。完全能够掌控朝局,朝臣的能力高低,清廉贪腐都在他心里。夏言,严嵩,徐阶都是他利用的筹码。但这三个人又何尝没有利用嘉靖。但实际上不过是相互利用罢了,晚年好道,又何尝不是放弃?嘉靖一朝是大明封建王朝从全盛走向衰落的时期,如果有一个中兴之主,明朝完全可以浴火重生。可惜,嘉靖不是没有这个这个能力和水平,他是不屑于去做。而壬寅宫变彻底让嘉靖换了一个人。难道嘉靖不知道无法长生不老吗?他显然知道,不过是在逃避。逃避现实是让唯一的选择。就皇帝这个职业而言,嘉靖不是称职的皇帝。
嘉靖在位46年,明朝国事日渐衰微,如同冰山下的火山。随时都可以爆发,谁赶上谁倒霉。这个火山就是嘉靖造成的,只求自己求天下太平。哪怕死后洪水滔天。这就嘉靖的第三个特点自私。皇帝都自私。但嘉靖的自私到了极致。由于嘉靖的自私,使得明朝士大夫道德水平急速下降。不理事不做事成为平常事。嘉靖头脑极其聪明,极有能力的人,但他的极端自私让他无法施展。嘉靖的坏在于,他不愿意去做事。别人做好做坏与他无关。说大明王朝,始亡于嘉靖,是有一定道理的。
嘉靖有才而无德。嘉靖是权谋家、不是政治家。而且党争当时已经开始,始作俑者就是嘉靖玩弄权术的结果,嘉靖是只想享受当皇帝的幸福。而不愿意承担义务。嘉靖他自私,自恋,无德。而极度的欲望使得他成为大明转衰的一个皇帝。
纵观中国历史,在长达两年多的封建王朝中,有很多不靠谱的皇帝。但是,换个角度看,很多不靠谱的皇帝其实也没那么惨。有些是史料留下的假象。另一方面,很多伟大的成就也有很多水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史上最不靠谱的皇帝。真的有那么不靠谱吗?
这个皇帝就是嘉靖皇帝,很多史家和史料中都有记载。即使在野史的民间叙事中,嘉靖皇帝也绝对是一个昏君。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最被人诟病的是他20年不上朝,而更不可思议的是,嘉靖不上朝的主要工作就是求仙。
嘉靖帝即位以来,传奇的事情发生了。先说一件好事:他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决蒋斌。其实嘉靖皇帝登基也是一个意外。也许他只是想成为一个自由和不受约束的队长。他没想到的是,他登基后首先要面对的是承认母亲的地位。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型仪式。按照我们普通人的思维,自己的母亲是无法被认可的。实在不合理,嘉靖皇帝自然不同意。最终,面对这些读诗读书的知识分子,嘉靖赢了。也是从这件事开始,嘉靖开始慢慢意识到,那些大臣可能没那么简单。
各种事件的积累,再嚣张的皇帝也无能为力。嘉靖选择了20年不上朝,但在此期间,即使整个朝廷充斥着各种不可思议的混乱,整个明朝还是得到了一定的繁荣。嘉靖选择不上朝,不代表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代表他真的什么都不做。也许他只是想安静一下。
有人说嘉靖时期最大的污点就是纵容严嵩父子。与其这么说,不如说嘉靖纵容了整个文官集团。如何看待这样一个生活在混乱的后宫,20年不上朝的皇帝?
这个问题刚好是我擅长的,我就跟你说一下
关于这两种差别,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明朝的官场文化。
海瑞是一个文官。文官系统的发展方式有三种,一种是科举当堂部官,一种是科举当清流官,还有一种是非正常晋升道路,就是由讼师,师爷,医官等小吏半路转投做官。海瑞走的是第二种。
御史清流言官。这种官员到了明朝中后期,想要升官,只有一条路,刷声望。谁的名望越高,朝廷给的官就越大。那么,在明朝这个大副本里面,刷谁的声望最好呢,侍郎?内阁?不不不,是皇帝。
另外再说一下明朝的皇帝,除开朱元璋和朱棣。明朝的皇帝,不论权谋多厉害,都是成为当朝官员刷声望的首选。皇帝也曾反抗过,谁特么天生愿意被刷,都想当刷副本的不想当副本里面的怪。大的来讲,比如嘉靖朝的正位之战和万历朝的不当朝,甩手不干,皇帝杀的人多吧,三省六部,内阁元老差不多全得罪光了。结果怎么样呢,命丢了儿子上,半条命就OK,以后的政治生涯稳了。皇帝特么想吐血,到最后万历干脆就二十几年不上朝(我不想被你们刷了,你们爱咋地就咋地吧,也是我国最初的知本主义君主立宪的雏形)。
最后再说一下胡宗宪,这人是谁?名声不好,贪钱,贪权,贪人,一方封疆大吏。最最重要的是,他是严嵩严党在地方的最大门面。海瑞去得罪他?不要命了?这是跟严嵩去死磕。
不是严嵩非得要干倒裕王,而是裕王必须要和严嵩斗。严嵩上了嘉靖皇帝的船,一条路走到黑;裕王却是必须要选择站队,皇帝老子不能让权臣和储君一条心。
嘉靖皇帝是整个大明王朝权谋之术运用得最娴熟,帝王手腕使用得最巧妙的皇帝,没有之一。在嘉靖一朝的政治家、阴谋家、权谋家那如过江之鲤,四十多年的嘉靖朝出现了众多的权谋高手,但是真正的赢家只有嘉靖一人。
严嵩是嘉靖皇帝使用最顺手的权臣,嘉靖一直重用严嵩的目的有两个:平衡朝中势力、找钱。
平衡势力是严嵩夹在嘉靖与朝中文官集团最重要的棋子。嘉靖非常清楚,大明朝权势最大的不是皇帝,而是那帮文官。嘉靖从16岁进京就开始与百官斗,斗倒了杨廷和,斗倒了夏言,但是依然无法对摆脱文官集团对皇权的影响。
必须要有一个与文官清流们对峙的权臣出来平衡势力,严嵩就是不二的人选。严嵩算不算奸臣?肯定的,他都奸得名垂青史了。聪明睿智的嘉靖难道看不出来严嵩是奸臣吗,他就是要用他的奸来与所谓的清流们朝中激斗,嘉靖才能从中权衡左右,确保两派都需要皇权的支持。
嘉靖皇帝既要严嵩平衡朝中势力,又要严嵩给他找钱。明朝的钱库分两种:内库和国库。皇帝要用钱,得用自己内库的钱,国库的钱那是朝廷的,皇帝要用需得内阁同意,并且有相当的理由。
嘉靖用钱主要是修道,这个理由无法说服朝廷拨拉国库的钱,只能通过内库来满足。嘉靖皇帝的内库银子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需要去赚。于是那帮太监们就负责给嘉靖皇帝赚钱,也就是杨金水去江浙干的那些活儿。
内库赚的钱还是无法满足嘉靖皇帝的修道需求,这个时候就要指望严嵩了,严嵩是内阁首辅,虽然无法全面掌管内阁,却能在内阁里面为嘉靖皇帝斡旋银子,更何况严嵩养了一大帮徒子徒孙们,他建立起来的“贪腐系统”可以给嘉靖皇帝弄来大笔的银子。
说清楚了嘉靖皇帝为什么要用严嵩,就能明白为何严嵩要和裕王斗了。
裕王是储君,却不是太子。嘉靖皇帝到死都没有确立裕王的太子地位,严嵩真正支持的储君人选是裕王的弟弟景王。裕王是文官清流派的靠山,徐阶、张居正、高拱都曾经是裕王府的老师,裕王又是嘉靖皇帝活着儿子中岁数最大,极有可能继承皇位。
严嵩本来是嘉靖皇帝在朝中的平衡木,又是朝中公认的“权奸”,自然双方针锋相对,裕王是清流的靠山,那么严嵩要打击裕王是很正常的。更何况,严嵩一党一直都想扶持景王为储君,这完全就是政见之争。
严嵩要与裕王斗,嘉靖皇帝是乐意看到的。嘉靖皇帝希望双方争斗的目的既是希望严嵩来压制以裕王为代表的清流文官对皇权的限制,也是期望裕王在斗争中学会权谋之术,同时为裕王培养自己的势力。
裕王可以不与严嵩斗,自己作个清闲王爷岂不乐哉?
如果裕王不站队,那么他就完全没有机会继承皇位,嘉靖皇帝会推出景王,至于景王站在哪一方,不重要。就算景王与严嵩一起打击文官清流,嘉靖也乐于见到,简单的说,嘉靖皇帝必须让朝中形成两派势力,这两派势力谁斗谁,无所谓,最终的裁判权在嘉靖手中。
嘉靖皇帝需要一个三角的权力关系来平衡朝廷的势力,他更希望在这三权平衡中为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他的权谋之术才是最高的。
为何说明朝亡于内斗,看明朝皇帝的非正常死亡名单:
① 崇祯:上吊;
② 天启:落水死;
③ 正德:落水死;
④ 景泰:谋杀;
⑤ 光宗:吃红丸而死;
⑥ 嘉靖:差点被勒死;
⑦ 朱高炽:纵欲死;
⑧ 朱允炆:死因不明;
明朝16位皇帝,看看多少非正常死亡的,
仅仅“落水死”的就两个,还有得“脚气死”的,“纵欲死”的,“嗑药死”的等等,简直五花八门。
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明白这里面肯定有鬼,
而鬼是谁呢?是“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文官集团。
而文臣和明朝皇室的矛盾还要追溯到朱元璋时代,也可以说是因果关系。
·历史从来都没有真相
幼稚的小朋友总是希望探讨历史的真相,但历史真的有所谓的真相吗?
即使今天,媒体那么发达,二战离我们那么近,如果不是官方一件件解密,我们知道多少真相?
而仅仅朱棣篡权成功之后,为了自己的名声就三次大修过历史,甚至连朱允炆的年号都给抹去了,够黑够狠吧!
有人说明朝灭亡于两大害虫:
① 蛔虫:啥事不干,还享有各种特权的朱家子弟;
②吸血虫:明朝错综复杂的文官集团(大家族);
而今天,我们重点讲明朝的文官集团。
·是谁将最赚钱的外汇创收黑成了劳民伤财
明朝的历史因为乱而有意思,就拿正德来说。
明明是一代明君,却被黑成了“非洲人”。
嘉靖黑、文官集团黑、满清更是往死里黑!
清朝黑正德可以理解,嘉靖和明朝文官为何也要黑正德?这就是今天要讲的重点。
正德能被称为“武宗”,其雄才大略绝非一般人能比。仅仅一次“小王子之战”就确保了大明江山十几年安稳。而正德想做三件事:
①收权(老子无能,放权太多收不回来了);
② 提升武将的待遇,并以此压制文官;
③ 重启郑和下西洋,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收权;
提到郑和下西洋,很多人就喜欢人云亦云的人说什么劳民伤财。
拜托说这话的人查查朱棣在位22年干了什么事:
① 打了4年内战;
② 远征安南,并将安南变成明朝的一个省;
③ 5征漠北,开疆扩土(其中4次亲征);
④ 编修《永乐大典》,文化宝库,巨烧钱;
⑤ 七下西洋;
不算郑和下西洋,前5件事都是烧钱的买卖。
朱棣一生打了70多次仗,将版图扩大到900多万平方公里(明末300多万),他的钱从哪里来的?
再看看整个明朝期间,全球50%的白银都流入到了中国,而80%的黄金流入到了印度,
说郑和下西洋是赔钱的人才是被文官集团洗脑了的傻子。
因为,文官集团和朱家王朝竞争的焦点就在对外贸易上。
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实施了“片板不得下海的”最严海禁政策。
但朱元璋禁的是老百姓,可没说自己不下海赚钱啊!
整个14-16世纪,世界都是围着印度洋为核心的全球贸易体系转。
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香料等都在国际上处于暴利行业。
别看朱棣派郑和组建了28万人的皇家贸易船队,但朱棣时代是对海禁是最严的。
因为朱棣巨大的战争消耗太需要钱了,而郑和率领的“无敌舰队”横扫整个印度洋海域,就是确保这条发财之路能顺利进行。
既然是肥肉,大家都想吃!因为朱棣和朱元璋都太强了,文官集团和民间是没机会吃。
而等有机会吃时,谁不来饿狗抢食,那谁才是傻子!
·明朝文官集团的贪婪和狠毒
“土木堡之变”之后,明朝的武官势力彻底崩溃,而朱家也大权旁落,最大的受益人就是文官势力。
如果说土木堡之变是一场阴谋,那谁是凶手一目了然!
土木堡之变的诡异,简直和正德以及天启的死一样,是无法用常理来解释的。
而当文官集团掌握了权力,他们马上组建起了自己的海上贸易组织,这就是后来的“倭寇之乱”。
就日本那几个失业浪人,能和明朝的正规军拼10多年吗?
其背后是沿海的大家族、是文官集团自己的贸易船队、是刘大夏家族、汪直家族、赵之龙家族等希望获得“民间自由贸易权”的“贼寇”。
著名的“戚继光抗倭事件”背后,难道不是明朝君臣之间的利益之争吗?
而文官集团拼命
黑郑和下西洋是劳民伤财的目的就是不想再让皇室一家独大,而要利益均沾。
明的不行咱来暗的,暗的不行就来硬的!
最终,还是嘉靖妥协后才结束的沿海之乱。
·明朝君臣之斗的罪魁祸首
而正德和天启的死,都和改革有关。
这也为何崇祯宁可将税负添加到已经快被压垮的穷苦老百姓身上,也不敢再提天启向富商和地主阶层收税方案了,因为崇祯也怕“落水死”。
即使崇祯在和李自成、满人打仗时,文官集团也没停止过和敌人做生意。
很多人不理解文官集团为什么那么傻?那么贪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2415610100iih4html 嘉靖:“有建树也不一定要在阵前斩将夺旗。敢为天下先还不是有建树? 海瑞:“视国为家,一人独治,予取予夺,置百官如虚设,置天下苍生于不顾。这就是病根!” 胡宗宪:圣人的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做事的! 嘉靖:任何人答应你的事都不算数,只有你自己能做主的事才算数。 胡宗宪:世间万事万物都只有一个理,各人站的位置不同,看法不同而已。 裕王:大明朝谁是贤臣 嘉靖:没有谁是真正的贤臣,贤时用之,不贤黜之。 郑泌昌: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 高拱:小阁老,你知道奸字怎么写吗?是一个女字加一个干字!就在昨天,你都已经娶了第九房姨太太了!!" 沈一石:“这两个人更不用提了,就是两个官场的婊子! 王用汲:官场无朋友,朝事无是非,唯有利害二字。 海瑞:官做大了就没有书生,赵贞吉要的就是没有郑泌昌的郑泌昌的那一套! 严蒿:大明朝只有一个人能呼风唤雨,那就是皇上!大明朝只有一个人能替皇上遮风挡雨,那就是我! 胡宗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 嘉靖:这个世上,真靠得住的就两种人,一种是笨人,一种是直人。笨人没有心眼,直人不使心眼。 沈一石: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归邙山,我之后,谁复伤,一曲《广陵散》,再奏待芸娘。 海瑞:我不查你,朝廷不查你,上天也会收你!” 胡宗宪:做事情,不问能不能做成,要问应不应该做。 严嵩:大明朝离不开你爹;皇上离不开你爹;你爹不光能杀人;治人;罢人;还会用人,只有用对了人,才是干大事的第一要义!" 嘉靖:让好汉查好汉,让英雄查英雄 海瑞:不谋全局者,不可谋一隅,不谋一世者,并不可谋一时。 嘉靖: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只要不因长沙水清而偏用之,也不只因黄河水浊而偏废之,自古皆然。 吕芳:为官要三思:思危,思退,思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