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晚清的三大名臣,我们的脑中就会出现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这三人。
但是,世人不熟悉的是,李鸿章和曾国藩之间还有一种更加亲密的关系,那就是曾为李师。曾国藩这一生做了一件极为后悔的事,为了弥补,他在暮年曾让爱徒李鸿章替自己补救,可惜李鸿章并没有完成他的遗愿,还间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这究竟是什么事呢?
曾国藩的一生,最骄傲也最屈辱的事情都与“湘军”有关。
话说当年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可是因为缺少正确的指导,在“天京事变”之后,各王相残,实力急速暴跌。面对着实力大减的敌人,湘军士气高涨,势如破竹,而他们的领袖曾国藩自然也成为了朝廷权倾一时的人。
然而,祸福相依,曾国藩作为一个汉族臣子,手握全国最强的兵权,而满人自己的绿营确实一个花架子空,慈禧自然放心不下,所以一直盘算要解散湘军。
但是曾国藩并不是一个只想着权势的人,他有很强的政治思维,能理解慈禧的担忧。但此时湘军正在围剿太平天国,同时捻军还没有完全平定,江淮地区就成为了一个最不安全的地方。这里被称为粮仓和钱库,又连通着西方的交通要道,必须安排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作为后才行。
此时,曾国藩已经在心中想好了人选——徒弟李鸿章。寄希望与他能够训练出一支能力非凡的军队。
李鸿章出身江南地区,在那里有一定的威望,同时他还是自己的幕僚,日后湘军一旦解散,曾国藩还可以联合他发展淮军,为大清保留一点实力。因此,在曾国藩的建议之下,淮军由李鸿章带领创建。
后来,湘军果然面临着裁军的命运,但是曾国藩却发现一切都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他曾经在回到京城后面见慈禧太后,却在交谈中发现,原来慈禧将裁军作为了一等一的大事,她毫不关心其他的国家大事,只一直问曾国藩裁军多少,是否顺利,这个女人只关心自己的权势是否会再受到威胁,根本没有一点治国的才能。
在见完慈禧之后,曾国藩就写下了日记:
恭亲王“有小智”,但受慈禧猜忌,“晃荡不能立足”;文祥人很正派,“而规模狭隘”,不知道广纳贤良辅助自己;倭仁操行尚好,特立独行,“然才薄识短”;其余的人就更是庸碌不值一提了,尤其是太后,根本没有治国的才能。
此时的曾国藩十分后悔裁掉湘军,这几乎就让清朝最后的实力成为了云烟。所以他此时只能将希望寄托与李鸿章的淮军之上,在死前尽力嘱咐李鸿章要训练好淮军,因为只有拥有足够的军事力才能保卫国家,这也是救国的唯一希望。
然而,李鸿章再一次让他失望了。
据史书记载,曾国藩在提到淮军时有这样一段评价:
淮军既富而骄,夙乐合肥相国宽大,视文正公儒将约束颇以为苦,遇有调度,阳奉阴违者颇多。文正时与所亲书,有撤湘军一事,合九州铁不能铸一错之语。
就这样,曾国藩带着对清朝的遗憾和自己的懊悔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他还是对李鸿章说让他继续发展淮军,这可是清朝最后的机会了。可惜李鸿章听命于昏庸的慈禧,挪用军事物资款为慈禧建造颐和园,贪污腐化之下的北洋水师不堪一击,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中国也因为兵力不足而一步步被列强瓜分。
倘若曾国藩没有裁撤湘军,或者李鸿章听从恩师遗愿,或许大清还可以延续一段时间。
不过曾国藩不裁撤湘军,必然会背上乱臣贼子的罪名,只能临终前将救国希望寄托在李鸿章身上。然而,李鸿章却将其弃如敝履,导致后来中国几十年的屈辱历史。
谈话只在曾国藩和李鸿章两人之间进行,算是“私房话”,但论的全是如何办“国事”。在曾国藩与李鸿章交接直隶总督前后的某日,当年的学生仍以“学生”的身份,去拜谒请教“老师”。“老师”尽管这时被教案事弄得狼狈不堪,但在“学生”面前仍不想丧失斯文,还不忘摆点架子。见面后不等“学生”开口,他便先问道:“少荃(李鸿章字),你如今到了此地,是外交第一冲要的关键,我今国势消弱,外人方协以谋我,小有错误,便贻害大局,你与洋人交涉,作何主意呢?”李鸿章说:“门生就是为此特来求教的。”曾国藩道:“你既来此,当然必有主意,且先说与我听。”李鸿章说:“门生也没有打什么主意。我想,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我只同他打‘痞子腔’。”
所谓“痞子腔”,是李鸿章家乡皖中土语,即油腔滑调的意思。曾国藩听了李的话,沉默着以五指捋须,过了好半天才慢慢开口,拉长声音说:“呵――‘痞子腔’,‘痞子腔’,我不懂得如何打法,你试打与我听。”李鸿章听出曾国藩是不以为然,赶忙说道:“门生信口胡说,错了,还求老师指教。”曾国藩眯着眼,又不停地捋起胡子来,好久才抬起眼来看着李鸿章说:“以我看来,还是用一个‘诚’字,诚能动物,我想洋人亦同此人情。圣人言,忠信可行于蛮貊,这断不会有错的。我现在既没有实在力量,尽你如何虚强造作,他是看得明明白白,都是不中用的。不如老老实实,推诚相见,与他平情说理,虽不能占到便宜,也或不至过于吃亏。无论如何,我的信用身份,总是站得住的。脚踏实地,蹉跌亦不至过远,想来比‘痞子腔’总靠得住一点。”李鸿章碰了钉子,受了这一番教训,脸上着实下不去。但他回心细想,觉得老师的话实在有理,是“颠扑不破”的,心中顿然有了把握,急忙应声道:“是,是,门生准尊奉老师训示办理。”
显然,此番津门论道,实际是曾国藩“主讲”,李鸿章“听课”。事后多年,李鸿章向别人作忆述时,还表现得对当年事情刻骨铭心,感慨不已。他说,别人讲到洋务,认为老师还不如我内行,“不知我办了一辈子洋务,没有闹出乱子,都是老师一言指示之力”。这神乎其神的“一言指示”为何?就是指曾国藩讲的“诚”字经。李鸿章对人说:“后来办理外交,不论英俄德法,我只捧着这个锦囊,用一个‘诚’字,同他相对,果然没有差错,且有很收大效的时候。古人谓一言可以终身行,真有此理。要不是我老师的学问经济,如何能如此一语道破的呢?”
李鸿章
如此看来,李鸿章对曾国藩的外交之道,似乎奉若神明,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但揣摩起来,李鸿章这样对人言,多少也不免带点儿“痞子腔”。不错,李鸿章既在早年做过曾国藩的学生,后来又在曾国藩的幕下多年,他的起家与曾国藩的提携分不开。他对曾国藩始终不失起码的尊敬,也的确从“老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但从曾国藩的为官生涯看,他并没有太多地涉身外交事务,而在包括处理天津教案在内的有限外交活动中,也没有表现出太出色的身手。他的“诚”字外交说,一方面是基于他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的“学理”基础,特别是他理学伦理观的推衍,另一方面,也是出自慑于列强实力强大的无奈。其实,他也明白并说过外夷“论势不论理”这样意思的话。既然人家“不论理”,靠一味讲“诚”难道就真的能够打动它?外交,从古到今都是各方为争竞本国利益的较量,可能的敷衍、迷惑和欺骗,不但是外交活动中所不忌用的,而且是其“艺术”构成的一种内容。当然,不能靠胡侃乱说耍无赖办外交,“痞”亦有道,要有它的“游戏规则”。就此而言,总体上李鸿章要远比乃师到位。并且,李鸿章在为政方面受儒家学理的牵制远没有乃师那样明显,他的“功利”色彩要浓重得多。他的所谓“痞子手段”也好,“痞子腔”也罢,无非是想在办理外交中掺入一些敷衍、迷惑和欺骗对方的策略成分而已。在“弱国无外交”的残酷法则下,这种招数的大效用自很难说,但曾国藩的“诚”字说也未必真是什么“锦囊”。李鸿章对此想必也是心中有数的,他之所以如此“贬己褒曾”,除了“尊师”的因素外,或许也与他说话对象的身份有关,他是对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庚子西狩丛谈》的口述者)如此讲的,好话好听嘛!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否认李鸿章会从曾国藩那里真的领受外交见识上的一些教益,也不是说他们两人的外交思想和行为迥相抵牾。
同治四年,在山东一带有匪患,慈禧太后接到当地的奏折之后,需要派一位大臣去剿匪。其实当时朝中有一位比较合适的人选,那就是李鸿章,因为他组建了实力相对雄厚的淮军,用来剿匪很合适,而慈禧太后在此时并没有派李鸿章前去,而是让手底下没有兵的曾国藩前去剿匪。
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曾国藩很困惑,自己手底下没有兵,而且又不想打仗,慈禧应该知道,可是这次为何派他前去?其实他料到了慈禧这次让他去是为了杀杀他的威风。曾国藩上了很多道奏折,可是慈禧根本不放在眼里,依旧不改主意,于是曾国藩只好去山东负责剿匪。此时曾国藩手底下的湘军基本都裁掉了,只能调动其他的军队。他深知手下都是客兵,打起仗来确实不好打。山东境内僧格林沁军营首领战死,为了鼓舞军营士气,曾国藩调来了隶属于淮军的刘铭传等部下,殊不知两支军队一见面就矛盾不断。
僧格林沁军队中有位大将叫做陈国瑞,此人原来是太平军,随后投降,跟随僧格林沁,一生脾气火爆。刘铭传部下的人装备稍微先进一些,有很多洋枪洋炮而陈国瑞不服气,心里想为什么淮军有他们没有,既然没有那么就去抢,于是当天夜里,陈国瑞率领一些人假扮成盗贼来到了刘铭传先锋队中,杀了几十个士兵,硬是抢走了很多洋枪洋炮。而面对这么多的洋枪洋炮,陈国瑞自然不会用,此时刘铭传部队就知道是陈国瑞捣的鬼,于是来到僧格林沁军营中,抢回了武器,还杀了五百多人才罢休。
陈国瑞并没有被杀,主要是淮军给曾国藩留面子,毕竟之前湘军和淮军的关系不错。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让曾国藩杀鸡儆猴,毕竟还没到战场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要是不在军中树立威信,后面还有很多事情。曾国藩并没有理会,而是把二人都叫了过来,毕竟都做了错事,两人都很紧张。不过曾国藩这次什么都没说,而是让两人坐下,夸赞两人的功劳,其他的只字未提。
刘铭传部队这次虽然有错在后,杀人终究是不对的,面对曾国藩这样的态度,刘铭传部队的人也很羞愧。而陈国瑞心情就不一样了,他是很不解,很疑惑,不知道曾国藩到底要干什么。第二次,曾国藩面见陈国瑞,两人聊天的时候揭露了陈国瑞的种种罪状,陈国瑞心想曾国藩终于露出本来面目了。陈国瑞对自己犯下的过错都不理会,而是朝着曾国藩发火,曾国藩此时也对陈国瑞发火了,还让陈国瑞换种态度。后来曾国藩话锋一转,赞扬陈国瑞不贪财也不好色,算是一位不错的将领,陈国瑞紧张的心情又舒缓下来了。
不过陈国瑞回去的路上越想越不对劲,看来这个曾国藩一直是在为淮军说话的,他和不服气又一次找打了曾国藩。这次面见曾国藩,曾国藩拿来了两道奏折,一道上面写满了陈国瑞的种种恶行,另一道上面写着要严惩陈国瑞,面对这两道奏折,陈国瑞傻眼了,看来曾国藩是很有魄力了,真的会拿他来开刀。陈国瑞这次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要是继续和曾国藩作对的话,自己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后来曾国藩让陈国瑞离开这里到其他地方听候调遣,此时陈国瑞只好听命,要是一直和他作对,朝廷知道之后必定会严惩自己,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陈国瑞这次害怕了。
之后,陈国瑞带兵离开了,在行军的途中,他越来越觉得曾国藩并不是有意为难自己。毕竟曾国藩能做的都做到了,对陈国瑞算是仁至义尽了。甚至在陈国瑞的心中还十分感谢曾国藩,毕竟没有严厉的惩处他,这样做也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责罚。曾国藩的处理事情很有手段,在这件事中就可看出一二。首先是尊重,曾国藩一开始就夸耀两人的功绩,这样两人的心理防线会崩溃,要是一开始就很严厉,也不会有后面继续谈话的机会。其次这两个军营的将士都是调遣来的,自己作为主将,面对客家兵,确实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要讲求方式方法,不然客家兵不愿意在自己手下,战场上不卖力,曾国藩的也会受到责罚,所以不能轻视手下的人,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其次在私底下道明缘由,说明这件事的严重性,这样当事人就会放在心上,最终顺利解决了矛盾。
同治四年,在山东一带有匪患,慈禧太后接到当地的奏折之后,需要派一位大臣去剿匪。其实当时朝中有一位比较合适的人选,那就是李鸿章,因为他组建了实力相对雄厚的淮军,用来剿匪很合适,而慈禧太后在此时并没有派李鸿章前去,而是让手底下没有兵的曾国藩前去剿匪。
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曾国藩很困惑,自己手底下没有兵,而且又不想打仗,慈禧应该知道,可是这次为何派他前去?其实他料到了慈禧这次让他去是为了杀杀他的威风。曾国藩上了很多道奏折,可是慈禧根本不放在眼里,依旧不改主意,于是曾国藩只好去山东负责剿匪。此时曾国藩手底下的湘军基本都裁掉了,只能调动其他的军队。他深知手下都是客兵,打起仗来确实不好打。山东境内僧格林沁军营首领战死,为了鼓舞军营士气,曾国藩调来了隶属于淮军的刘铭传等部下,殊不知两支军队一见面就矛盾不断。
僧格林沁军队中有位大将叫做陈国瑞,此人原来是太平军,随后投降,跟随僧格林沁,一生脾气火爆。刘铭传部下的人装备稍微先进一些,有很多洋枪洋炮而陈国瑞不服气,心里想为什么淮军有他们没有,既然没有那么就去抢,于是当天夜里,陈国瑞率领一些人假扮成盗贼来到了刘铭传先锋队中,杀了几十个士兵,硬是抢走了很多洋枪洋炮。而面对这么多的洋枪洋炮,陈国瑞自然不会用,此时刘铭传部队就知道是陈国瑞捣的鬼,于是来到僧格林沁军营中,抢回了武器,还杀了五百多人才罢休。
陈国瑞并没有被杀,主要是淮军给曾国藩留面子,毕竟之前湘军和淮军的关系不错。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让曾国藩杀鸡儆猴,毕竟还没到战场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要是不在军中树立威信,后面还有很多事情。曾国藩并没有理会,而是把二人都叫了过来,毕竟都做了错事,两人都很紧张。不过曾国藩这次什么都没说,而是让两人坐下,夸赞两人的功劳,其他的只字未提。
刘铭传部队这次虽然有错在后,杀人终究是不对的,面对曾国藩这样的态度,刘铭传部队的人也很羞愧。而陈国瑞心情就不一样了,他是很不解,很疑惑,不知道曾国藩到底要干什么。第二次,曾国藩面见陈国瑞,两人聊天的时候揭露了陈国瑞的种种罪状,陈国瑞心想曾国藩终于露出本来面目了。陈国瑞对自己犯下的过错都不理会,而是朝着曾国藩发火,曾国藩此时也对陈国瑞发火了,还让陈国瑞换种态度。后来曾国藩话锋一转,赞扬陈国瑞不贪财也不好色,算是一位不错的将领,陈国瑞紧张的心情又舒缓下来了。
不过陈国瑞回去的路上越想越不对劲,看来这个曾国藩一直是在为淮军说话的,他和不服气又一次找打了曾国藩。这次面见曾国藩,曾国藩拿来了两道奏折,一道上面写满了陈国瑞的种种恶行,另一道上面写着要严惩陈国瑞,面对这两道奏折,陈国瑞傻眼了,看来曾国藩是很有魄力了,真的会拿他来开刀。陈国瑞这次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要是继续和曾国藩作对的话,自己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后来曾国藩让陈国瑞离开这里到其他地方听候调遣,此时陈国瑞只好听命,要是一直和他作对,朝廷知道之后必定会严惩自己,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陈国瑞这次害怕了。
之后,陈国瑞带兵离开了,在行军的途中,他越来越觉得曾国藩并不是有意为难自己。毕竟曾国藩能做的都做到了,对陈国瑞算是仁至义尽了。甚至在陈国瑞的心中还十分感谢曾国藩,毕竟没有严厉的惩处他,这样做也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责罚。曾国藩的处理事情很有手段,在这件事中就可看出一二。首先是尊重,曾国藩一开始就夸耀两人的功绩,这样两人的心理防线会崩溃,要是一开始就很严厉,也不会有后面继续谈话的机会。其次这两个军营的将士都是调遣来的,自己作为主将,面对客家兵,确实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要讲求方式方法,不然客家兵不愿意在自己手下,战场上不卖力,曾国藩的也会受到责罚,所以不能轻视手下的人,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其次在私底下道明缘由,说明这件事的严重性,这样当事人就会放在心上,最终顺利解决了矛盾。
李鸿章之所以一直打压曾国潘的儿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为了不让自己的权力丢失,李鸿章便做出了这样的举动。读过史书的人应该都知道,无论是在哪一个朝代,都不乏有为了权力做出种种不理智事情的人,其中有些人为了权力甚至可以做到兄弟相残,由此可见过于追求权力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在1845年的时候,22岁的李鸿章第一次进京赶考,可惜的是最后还是名落孙山了,不过这也并不算是一件特别坏的事情。在李鸿章落榜后不久,他便在他父亲的带领下,投靠在了曾国藩的麾下,在此后的日子里,李鸿章对于曾国藩一直都是执弟子之礼,而曾国藩对于李鸿章也是十分的满意,于是便一直栽培他,最终将他培养成了朝廷的一名重臣。
随着时间的流逝,曾国藩最终敌不过时间的侵蚀,在1872年的时候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在他的葬礼上,李鸿章仍然还是十分的敬重他。不过当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继承了他的位置后,李鸿章便换了一副嘴脸,当曾纪泽刚开始在政坛崭露头角的时候,李鸿章早已经是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但是对于自己恩师的儿子,李鸿章不仅没有对他提供过任何的帮助,同时还一直在打压排挤他。
我们都知道,曾纪泽可以说是从小便精通多国语言,于是长大后便一直活跃在外交领域。在1880年的时候,他曾奉命出使过俄国,在左宗棠的帮助下,成功的修改了一些不平等的条约,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但是在回国后,李鸿章不仅没有表现出欣赏的样子,反而责备他们态度过于强硬。
朝堂之上,恩恩怨怨是非曲直,到最后是谁也说不清。一旦涉及到政事,任何感情都会质变。也许之前有恩的两个人会反目成仇,也许从前可以称兄道弟的两人会因为政事的对立而相互诋毁起来;就如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关系一样。当初左宗棠之所以能在朝堂崛起,就是因为有曾国藩对他的屡屡提携。梁启超曾评价李鸿章是因为先有了曾国藩,才有了后来手握朝廷重权的李鸿章;可以说李鸿章是登着曾国藩给他铺垫好的阶梯上的位。而这也因为曾国藩有意要从朝廷一线退居下来的缘故;所以才主动让李鸿章搭着他的肩膀向上爬。
而左宗棠与李鸿章的情形是颇为相似的,若是左宗棠离开了曾国藩的提携,可能连入朝为官的机会都是渺茫的。这并非说左宗棠没有本事,而是晚期的朝堂不是有能力就能进的;而且他的为官道路是颇为坎坷的。不仅如此,曾国藩对于左公还有救命的大恩情。然而就是有了提携和救命之恩,左宗棠最后还和曾国藩彻底决裂了,致死两人的关系都未缓和多少。
能力出众的人总是自负的,左宗棠就是这么一个天生我才自负之人。可是他有自命不凡的爆棚信念,却没有一路顺畅的官途。左宗棠仅比曾国藩的年纪小上一岁,不过他却比曾国藩要早两年考中举人;所以当时左公对自己的未来很是意气风发,对于将来科举中榜自是信心十足。然而现实却给了他重重地一击,本来左宗棠是可以在两年之后的科举会试上中第;可是谁会料到当时湖南的名额已经满人了。所以他的名字就从榜上被撤了下来,只得了个“誉录”之名倒是能当个缮写的文书。这对自负的左宗棠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不甘心的他决定来年再重考科举。
可是三年后的科举考试他又落榜了,反倒是曾国藩在这年考中了。面对这个结果,左宗棠无疑是对科举失望透顶了;于是他写信给家人表示今年又榜落孙山,从此不再考科举不与群儿争道旁的苦李。这话中吃不到李子说李子苦的意味有些明显了,不过左宗棠之后来真没再去考科举了;而是回到家乡读书教书育人了。要知道林则徐在世的时候曾赞誉左宗棠是绝世的奇才,可惜却是这么一个结果有负奇才之名呀。本来左左宗棠还想借助林则徐步入官场向上爬,然而还没等他付诸行动林则徐就去世了;这如何不让他心情烦闷沉重。
而曾国藩却从中榜后一路在官场上青云直上,地位和权势那是一年要比一年好;仅是十年的时间他就从朝中小官做到了礼部侍郎的二品高阶。而这个时候的左宗棠还在朝堂之外徘徊,郁郁不得志就是当时他的写照。曾国藩的确是好运连连的,就是回家丁忧也能有莫大的升官机遇找上门。若是换成他人,或许只能在家老实地呆个三四年再重回朝堂。可是曾国藩却在此期间,趁着太平军肆虐湖南创立起湘军;并让湘军成为晚清镇压太平军起义的强力军队。自此,曾国藩就成了晚清朝廷的巩固大臣;凭借着湘军让满清入关以来打压汉官的情况得到好转,汉族官员的崛起就此开始。
好在左宗棠也凭借着不错的能力,先后进入张亮基和骆秉章的湘军幕府并作出了一番成绩;使得他的才能也逐渐朝廷所知,就连当时的皇帝咸丰也知晓他的存在。八年的幕府生涯可谓是让他峥嵘的头角尽显,本来朝廷也是想让他入朝当个官的。但是他因为一直对当年科举屡次不中而耿耿于怀,所以他自然是傲娇地拒绝了;当时的他暂时还放不下心中的芥蒂。最后还是有曾国藩为他向朝廷举荐,左宗棠才得以有了浙江巡抚一职;并逐步艰难地走向权势滔天的中兴名臣之位,可以说左宗棠欠了曾国藩很大的人情。
然而左宗棠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一直以来都固执地认为曾国藩只是运气逆天;若论才华曾国藩仅是一般哪能比得上他,至多就是他的精神上可嘉罢了。左宗棠一直自认为自己才华冲天,就是他的科举之路难以走不通;所以他才不得不憋屈了这么久的时间才大展他的才能。晚年他作的《铜官感旧图》的画序就表明了他心中所想,他认为当初曾国藩在靖港因大败投江自尽成功了,天下离了他还是会有救的;因为还有他左宗棠在。言外之意就是若曾国藩挡了他的道,若是他命陨这天下第一的功名就是他的了。
想当初左宗棠以幕僚之身辱骂朝廷命官之后,被人到朝中参了一本。本来他会因此而惹上麻烦甚至有杀头之祸,就是有曾国藩为他四处奔走请人为他到皇帝面前说情;才使得他捡回了一条性命。并且左宗棠的楚军也是在曾国藩的帮助下才组建成功的。然而他屡次得曾国藩的大力帮助,可心底里却始终是瞧不起曾国藩的。仅是几次接触下来,他就评价曾国藩人品虽正派也敢于人士,但是其才平平无奇难成大事。这是对一个恩人的态度?简直就是说他是白眼狼也不为过。
不仅如此,左宗棠还在曾国藩背后接连捅了几刀。一次是曾国藩本想借父亲病逝撂挡子来胁迫咸丰帝给他督抚实权,结果得了个满面灰。而左宗棠这时不但没有几句安慰的话,反而是对他是大加嘲讽;狠狠地在他的伤口上撒盐。之后,曾国藩虽因此很长时间都没有搭理左宗棠。但是当他重新出山的时候,还是选择了原谅主动修复两人的关系;并更是不余力地帮助他。然而得到却是,左宗棠又对扎了深深一刀。当时湘军平定了太平军后不小心放跑了幼主,也就是洪秀全的年幼的儿子。
本来就是逃跑了伪幼主也不能对晚期造成什么威胁,所以曾国藩就上表朝廷之时撒了谎表示幼主已焚烧而死。这时左宗棠就跳了出来揭发他撒谎,并把幼主逃走的危害扩大化。这样的一刀下去不可谓凶狠;所以最终曾国藩怒了彻底和左宗棠决裂,两人就这样成了朝堂的政敌。其实这也有两人做戏给朝廷看的缘故,他们俩都知道帝王最忌讳重臣抱团。若是他们不这么敌对,不仅是乌纱帽不保很可能连性命都堪忧。所以左公晚年虽总是诋毁曾国藩,但是对其家族还是颇有提携的;大义和分寸他算是把握的很好。
李鸿章和左宗棠都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大臣,在他们在职期间曾经都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成为近代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大臣。
不过其实左宗棠和李鸿章这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好,尤其是在晚清时期汉人大臣出现对骂,不只是左宗棠和李鸿章二人曾经对骂,就连曾国藩和李鸿章师生之间也曾经有过矛盾。
就在李鸿章和左宗棠互怼期间,双方都是互不留情面僵持不下,当时李鸿章甚至说了一句话狠狠重伤了左宗棠,左宗棠因为这句话可是气得开始威胁起慈禧太后来。
也就是在光绪帝即位的第一年,在朝堂之上发生了这样一件大事情,当时朝堂之中因为边防要塞这个问题争执不下,李鸿章认为应该着重发展海军,巩固东南沿海要塞。
左宗棠则认为西北不能丢,当时的沙俄和英国人都对西北虎视眈眈,于是两人争吵不休逐渐发展到人身攻击,李鸿章说了一句话攻击左宗棠。
这句话的大意就是说左宗棠不过是个举人出身,李鸿章这句话虽然是没说错,但因为举人这个身份也是左宗棠一生中最忌讳的一件事情。
他曾经参加多次科举考试但最终还是只考到了举人,因而算得上是左宗棠的一个短板,而李鸿章这句话可谓是狠狠打击了左宗棠令他无力反驳。
可左宗棠生完气却开始威胁慈禧太后起来,毕竟当时慈禧才是大清真正的掌权者,他一则奏疏称自己不带兵打仗了要留在北京安心参加科举考试以完成自己生前最大的心愿。
慈禧看到奏疏也就知道这是左宗棠的“威胁”了,在太平天国立下功劳的他怎能不西征呢?于是最后慈禧赐予左宗棠“同进士出身”,左宗棠这才满意地出征了。
如果你读过晚清历史,对曾国藩和左宗棠一定不陌生。
两人同为晚晴四大中兴名臣,经常被人用“曾左”放在一起讨论。
这两人也的确都很多共同特点。
第一 ,他们是湖南同乡,而且年龄相仿。
曾比左大一岁,所以他们年轻时就认识,。
第二 ,他们都是对抗太平天国起义的汉族将领。
两人都是以地方团练起家,拥有了自己的部队。曾国藩是湘军,曾国藩是楚军,两人共同对抗太平天国。
第三 ,他们都是洋务运动的领导者。
曾国藩搞了个安庆内军械所,左宗棠打造福州船政局,两人都希冀于通过洋务运动来富国强民。
第四 ,他们还曾经是同事。
曾国藩在组建湘军初期,左宗棠有段时间一直是曾府幕僚,曾对左右提携之恩,左对曾有谋划之功。
第五 ,两人私德都很好,一生为官清廉,口碑名望都很好。
按理说,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个人同乡又是同事,同为名臣,都是君子,关系应该不错,但非常奇怪,这两人关系非常差,差到什么程度?
左宗棠嘴巴大,到职业生涯后期基本上是逢人就说曾国藩坏话,说他伪君子不诚信爱耍大,曾国藩虽然比较低调,但也是硬茬,所以也会上报朝廷细数左宗棠嘴仗。
两位名臣花了不少精力打嘴仗,这一切到曾国藩死了才结束。
曾国藩和左宗棠可谓一生之敌。
那我们不禁要问,曾左到底为何交恶?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渐入分析:
01 性格决定命运
这两个人的性格脾气不同,人生轨迹不同,处事方式不同。
我们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曾国藩和左宗棠这两个人,性格完全相反,如同硬币两面。
曾国藩这个人的性格呢,比较严谨理性。
曾一辈子除了做官、带兵、写文章,还是当时有名的理学家,一天喜欢研究程朱理学,讲究修身的功夫。
这个理学就是当时的“成功学”,号称通过自我修养就可以走向成功。所以曾没事就喜欢研究“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类的学问,每天要早起、读书、运动、写日记。
逢人就喜欢说鸡汤,按理说这是个挺正能量的人对吧,不过曾国藩这人严于律己,但对别人也很苛刻,你要跟他在一起玩耍,你做事得规规矩矩,跟他一样自律,要不他就要说你。
比如四大名臣的另一位,淮军的***李鸿章,李鸿章在太平天国时期还是曾国藩的学生和幕僚,但当时已经40多岁了。
李鸿章很有才华,曾也很欣赏,但两人关系也不行。
李鸿章这人脑子快,但身子懒,天天爱睡个懒觉。按理说,当时上班又不打卡,幕僚也不需要准点上班,但曾国藩就非常不高兴。
他一辈子最看重的品质就是“勤劳”,而勤劳的一个体现就是早起,所以有一次李鸿章在睡懒觉,曾国藩就跑过去把李弄醒,留下一句:此间所尚的,惟一诚字而已,然后扬长而去。
这话意思就是说:你要再不早起,就别跟我混了。
李鸿章当时已经40多岁了,也是当时有名的幕僚,你作为湘军最高长官这样批评他,让人家以后怎么混?
当然,你可以说李鸿章是晚辈,曾国藩可以教育他,打是亲骂是爱么,但由此也可以看出,曾国藩这人不好相处,事情比较多。
左宗棠的性格恰恰相反。
他为人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喜欢开玩笑,对身边人很宽容,只要你有能力,他就重要,也没有那么多束缚。
左宗棠性格很张扬,年轻的时候就自称“今亮”(今天诸葛亮),书房里挂的对联是“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口气大的不行。
他还是个段子手,说话是妙语连珠,反应很快。
当时的人,聚会的时候喜欢对对子,这是文人的娱乐活动,类似于现在玩“三国杀”,大家轮流作对,接不上来就喝酒。
有一次,湖南官员聚会,曾、左两人都参加了。曾国藩官当的大,所以先出对,曾是当时的对对子专家,所以轻松出对:季子自鸣高,与我心期何太左。
这对子很巧妙,左宗棠一听就急眼了。左宗棠字季高,古人为了表示尊敬,一般是不叫人名字的,都会叫你的字或者号,比如大家叫左宗棠就叫他左季高,曾国藩就叫曾涤生。
所以这个对子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你左宗棠一天爱吹牛逼,没事爱跟我作对。这是在嘲讽左宗棠。
左宗棠是什么人,马上针锋相对,直接回了一个下联:藩臣身许国,问君经济有何曾?
这个下联也很巧妙,把曾国藩的名字也加了进去,同样嘲讽了曾。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你曾国藩牛逼啥啊,一天跟我扯淡,你到底有啥真本事?
由此可见,曾、左两人互相看对方不顺眼。
左宗棠觉得曾国藩这个人很假不真诚,表面道德文章,内心虚伪做作;曾国藩觉得左宗棠口无遮拦,爱说大话十分不靠谱。
当然,仅仅是性格不同,也不足以造成对方关系破裂,其实在两人心里尤其是左宗棠心里,有一个解不开的心结。
这个心结就是两人不同的仕途命运。
曾国藩属于少年得志,28 岁中进士,之后被认命为翰林院侍讲,相当于中央办公厅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属于七品官,正处级级别,起步就很高。
而且曾国藩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十年时间,连跳十级,从翰林院侍讲升到礼部侍郎,相当于外交部副部长,属于二品官,副部级待遇。
所以曾国藩对自己的仕途很得意,给弟弟写信很得意地说:“37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
左宗棠仕途就比较坎坷了。
他最高学历是举人,怎么考都考不上进士,只好回家种地。之后太平天国起义,风云际会,天下纷争,左宗棠名气比较大,就到湖南巡抚骆秉章那里当了师爷,相当于省长秘书。
左宗棠脾气大,但能力确实强,有他在,路秉章基本上不用操心,湖南大小事务,军事民生,左宗棠一把抓。
当时朝野上流传一句话:“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可见左宗棠的地位。
但是,说到底左宗棠也就是个师爷,是给人打工的。
看到自己同龄人曾国藩步步高升,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当然,后来左宗棠凭借着军功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但总是被曾国藩压了一头,这让老头心中不悦。
有段时间,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人一起和太平天国打仗,曾国藩是主帅,左宗棠是一个方面军的将领。
按理说,曾是左的上级,但左宗棠却从心里瞧不上曾国藩,觉得他不会打仗。
曾国藩做事严谨,打仗比较求稳,他的战略叫“扎死寨,打呆仗”。
遇到太平天国军队,他的做法是:
第一,我不跟你打野战,运动战我打不过;
第二,我把防御工事做好,让你攻不过来;
第三,我把你的城池一层一层包围起来,让你缺粮缺水,我好围点打援。
这样打仗的好处是风险小,损失小,缺点是时间长,消耗大。打安庆,曾国藩围了八个月,打天京,围了一年。
曾国藩这套打法必须是优势兵力,以多胜少,打的是顺风局。
但“兵者诡道也”,打仗需要的不仅仅是稳扎稳打的战略相持能力,还要有出其不意的战术方法,这点曾国藩不行。
湘军刚刚组建的时候,兵力不足,训练不够,曾国藩一打仗就输,而且他心理素质不行,动不动就要自杀。
有一次呢败得很惨要跳河,还是左宗棠把他拉住哥们才坚强地活了下去。
所以曾国藩打顺风局可以,靠优势兵力步步为营,但是打不了逆风局。
而左宗棠则恰恰相反,善于以弱胜强,而且奇谋百出,什么招都使得出来,在打太平天国和收复新疆的时候,都是劣势局翻盘。
性格不同,做事风格不同,决定了两人天然的不和。
但作为儒家门徒,朝中重臣,两人的修养也很好,仅从性格来解释两人的不和,未免有些苍白,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
02 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
想探究两人不和的深层次原因,要从清朝当时的政治格局讲起。
曾左所处的年代,有三股政治势力:一是皇权统治阶级,代表人物是皇太后慈禧、议政王奕昕;二是中央各部满蒙贵族,也就是满族高官,比如肃顺、;三是地方高管汉族大臣,比如曾国藩、左宗棠。
这就像一个公司,慈禧是董事长,把握方向;奕昕是CEO,管理全局;满蒙贵族是公司高管,负责各项业务;曾国藩是分公司的头,负责各个区域业务扩展。
其实,一开始没有汉族大臣什么事,清朝军队打仗不行,对付汉族那是有一套,清朝的既定国策就是:攘外必先安内,一定要刀口向内,保持队伍的纯洁性。
但是,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爆发,清朝自己的军队实在是不管用,谁都瞧不上,谁也打不过,节节败退,直至南京被攻陷,自己政权受到威胁。
没办法,只能靠曾国藩等人组建的地方武装。
这些军队属于私人军队,要自筹军饷,自己招人。
这就相当于,一家公司突然出现危机,总公司没钱发工资,就给分公司说:你自身自灭,公司牌子给你用,你自己好自为之。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按照正常历史轮回,遇见太平天国这么大的农民起义,一般王朝都是GAMEOVER了,但没想到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扶江山于既倒,不单平灭太平天国,还搞了一次洋务运动,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实现了晚清中兴。
但太平天国之后,中央力量严重削弱,地方力量明显增强,形成“强枝弱干”的政治局面。
所以,如果你穿越到清朝,穿越到满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身体里,你面对的局面大概是这样的:
朝廷经过十几年战争,国库空虚,军队羸弱,可以说是要钱没钱,要人没钱。
地方上,曾国藩等人的部队完全是私人武装,只知道大帅,不知道朝廷。
虽然暂时看不出反叛迹象,但是曾国藩坐断江南拥兵10万,连左宗棠都问他: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搞不好就有下属黄袍加身,那清朝几百年基业,可能分分钟完蛋。
试想下,你要是慈禧,面对这样的局面,你怎么办?
不好办,但慈禧有办法,其实也很简单,两个字: 分化 。
汉族大臣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之间总有矛盾,只要他们互相争斗,朝廷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力。
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威胁是曾国藩,因为他是湘军的创始人,也是地方武装的创始人。他的威望最胜,功劳最大,军队最多。
所以,要在湘军内部给他培养一个敌人,培养谁呢?
胡林翼,与曾国藩齐名,身为湖北巡抚坐镇华中,军中威望很高。但胡林翼和曾国藩是关系好的不得了,你分化不了。
李鸿章,当时还没啥名气,只是曾国藩手下的幕僚,而且是曾国藩的学生,就算后面发展再快,再有自己算盘,也不太好和自己老师公开作对。
剩下的人,要么名气不够,要么职位太低,对曾国藩不构成威胁。
想来想去,左宗棠进入慈禧的视野。
左宗棠作为曾国藩的敌人有几个优势:
第一 ,他名气大,当时人的评价是“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第二 ,他能力强,有出将入相的经天纬地之才。
第三 ,他没有政治势力,学历不过举人,职位只是幕僚,只要提拔他,他会全心全意和朝廷一起干。
第四 ,最重要的,他和曾国藩素来不和,经常吵架,可以说是天敌。
好了,左宗棠得蒙圣眷,自然是官运亨通,连续升级,从无名无份的小师爷,几年之内被提拔成为闽浙总督,竟然和曾国藩平起平坐,这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这才有了后来两人之间的争斗,比如有名的幼天子案,
事情起因于洪秀全的幼子洪天贵的下落。曾国藩向朝廷报告说洪幼主已死,左宗棠却报告说洪幼主逃跑了。两人在皇帝(太后)跟前打起了笔墨关系。
曾国藩后来解释说,他最恼恨的是左宗棠影射他在撒谎,他一生最看重的就是诚信二字,怎么会撒谎?
左宗棠却也不依不饶,说这件事自己的错是二三分,曾国藩的错是七八分,他太小心眼。左宗棠到晚年还动不动大骂曾国藩是个伪君子,以此为乐。
一代名臣,分裂如此,令人唏嘘。
但这正是慈禧想看到的局面,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曾、胡交恶,朝廷才有时间分而治之,保持稳定的统治局面。
每次历史读到这里,我都会感喟,历史上没有绝对脸谱的坏人,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每个人背后都是三个字: 不得已 。
无论是慈禧,曾国藩,左宗棠,他们都只是为了维护自己利益而做的理性选择。
历史,从来不是意气风发的自由,而是无可奈何的抉择,所谓个人的恩怨情仇,不过是大时代背景下的注脚。
03 生态位上的最佳敌人
前面说了曾左关系不和的两个原因,一是个人性格不同,这是内在原因,一是时代背景使然,这是外在原因,但我觉得,两人交恶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他们故意把对方当作敌人,他们在合作演一场戏给朝廷看。
生物学中有一个概念叫 生态位 ,生态位说的是每个生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都要占据一个特殊的位置。
比如,在非洲大草原上,狮子需要捕猎羚羊,羚羊需要吃草,草需要肥沃的土壤,土壤需要微生物。狮子、羚羊、草、微生物,他们虽然力量不同,但是都在生态系统占据了一个生态位,系统就离不开他,他就有了存在必要性。
想在一个系统中生存,就要找到自己的生态位,而有一种生态位叫:敌人。
智者会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敌人。
百事可乐成立的时候,只打出一个口号:干掉可口可乐。它当然没有这个能力,但是一旦占据了这个生态位,它的品牌就在消费者留下一个印象:百事可乐是可口可乐最大的竞争者,因此它可以迅速占据市场。
而对于可口可乐来说,虽然有个百事可乐很烦,但是无形中消灭了其他竞争对手,形成两强瓜分市场的局面,也可以接受。
同样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诸葛亮与司马懿,耐克与阿迪,谷歌与微软,林丹与李宗伟等等。
他们互相是敌人,但也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如果一方被消灭,另一方会因为系统崩溃而收到损失,所以最佳策略是在和谐中斗争,在斗争中共存,在共存中发展。
再回到曾国藩与左宗棠,两个人的确是性格不同关系不好,但绝对没有撕破脸皮的地步,两人都熟读史书,对统治阶级分化的手段洞若观火,为什么两人还要互相拆台、互相作对呢?
唯一的解释是,两人都清楚认识到,对方是自己生态位上的敌人,只有互相斗争才能生存。
对曾国藩来说,只有让左宗棠成为敌人,才能逃过慈禧的猜忌,才能明哲保身;
对左宗棠来说,只有天天骂曾国藩,才能提升自己的存在感,才能得到重用。
两人天天撕逼,看似不可理喻,恰恰是给朝廷演的一出戏,这出戏让晚清的政治生态达到平衡,最后实现了中兴之治的局面。
这才是两人交恶的深层次原因。
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按照传统,曾国藩病逝后,与他有过交情的人都会敬送挽联。曾国藩的家属担心左宗棠在敬献挽联时,故意说几句过头的话。然而,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左宗棠送来的挽联是:“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他们不是最好的朋友,确是彼此最好的敌人,“相期无负平生”就是两位名臣一生关系的最真实写照。
西方谚语说:靠近你的敌人,他带给你远比朋友要多。
知己难觅,敌人更难得,朋友让你变得温暖 ,敌人让你变得伟大。
有了敌人,凯撒征服了世界,拿破仑翻过了阿尔卑斯山
有了敌人,人生就有了坐标系,就有了奋斗的方向。
没有敌人,我们难免放纵;没有敌人终将平庸。
敌人,不是你要恨之入骨的对手,而恰恰是你最应该感谢的人。
《三少爷的剑》书中,神剑山庄三少爷谢晓峰10多年来历经上千场大战未尝一败,被天下人尊为“剑神”。
传奇剑客燕十三一直以谢晓峰为目标,苦修剑道,终于在生死边缘悟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夺命十三剑”,一时之间,江湖沸腾
然而,就在燕十三赶到神剑山庄下战书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三少爷谢晓峰的灵柩。
我们用一生去修炼本领,去追求无敌的境界,但真正在顶点等待你的,却是无尽的孤独与寂寞。
从这个角度讲,找到自己最好的敌人,相互斗争、纠缠却又彼此认同,真是一件人生幸事啊!
E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