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何这么严重?4角度找出答案

欧美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何这么严重?4角度找出答案,第1张

近日新冠肺炎的疫情在欧美持续恶化,令人很难想像的是,欧美在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排名中,竟然反而名列前茅。这些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准高、医学与医药产业都极为发达,为什么现在疫情死亡率反而比其他国家都要高?

欧美疫情的高死亡率,其实是由很多客观原因造成的。

一、欧美高龄化比较严重

一般发达国家,由于医学发达,人们收入高,自然人均寿命高,老年人比例就高。美国现在的死亡病例也都是年龄很大的老年人,大部分还是从一个养老院出来的。

以美国为例,美国65岁及以上老人数量全球第三,约为5168万,仅次于中国和印度,高龄化比例约为16%。之前网上也有很多人质疑,印度为什么新冠肺炎疫情竟然不严重。也和这一点有关,印度的老龄化比例仅为6%。而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绝大部分为免疫力下降的老年人。

二、 不够重视

欧美对于新冠一直不够重视,也没有配戴口罩的习惯。像是美国流感感染人数2600万人,死亡14万人,现在很多人认为这里面肯定有新冠肺炎的患者。

轻视疫情导致现在美国的局势越来越难控制,甚至,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表示,该中心确诊了第一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

三、欧美的老年人大多独立居住

和亚洲老年人和孩子一起住不一样,美国的老年人,大部分和孩子分开住。仅有10%的成年子女因经济、健康等原因与父母同住。子女和父母分开住,这有可能导致老年人病情不能及早发现送医,耽误了救治的宝贵时间。

四、检测费用很高,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可能负担不起

欧美的医院基本都是私立,而且医疗收费特别高,救治一个新冠肺炎患者在美国的治疗费用非常昂贵。做一次新冠肺炎检测,就要3500美元。

即便 想买单,也很难计算出足够的金额,在国会上要通过就更复杂了。美国人看不起病的情况很突出,去一趟医院,收到几万美元的账单很正常,没有足额保险,一般中产也负担不起。

3月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新冠肺炎检测费用需要由私人的医疗保险支付,有记者追问「没有保险的人能检测吗?」并没有得到正面回复。

据美国官方数据,2018年美国医保还未达到全民覆盖,16-64岁没买医疗保险的美国成年人占比约133%,总计约2700万人。

现在国外的疫情比较严峻,那么近期有要从国外回国的人员,回国需不需要隔离呢,关于近期从国外回国人员的具体隔离政策以及回国所需要的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回国隔离政策1、入境北京口岸,调整为5+3

      入境人员隔离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明确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为核酸检测Ct值

      2、入境口岸为国内其他地区

      若在当地集中隔离满14天,即可参照国内人员政策进京;

      不满14天,原则上不得进京;

      不满14天进京的,居家隔离补足14天,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进行集中隔离。

      原规定:14+7+7

      北京口岸入境人员在14天集中隔离期满后,继续开展7天居家或集中隔离,期满后再进行7天健康监测;

      国内其他口岸入境人员满21天方可进京,进京后补足7天健康监测;未满21天已进京的补足7天居家或集中隔离+7天健康监测。

      对于入境未满14天人员将继续开展大数据监测预警,民航铁路部门将对此类进京人员进行购票限制,“北京健康宝”会弹窗提示。请有入境进京计划的朋友,合理安排行程,严格遵守首都防疫规定。

      3、各口岸入境政策表

      二、国外回中国流程防疫健康码国际版

      填报要求防疫健康码国际版由外交部领事司推出,是近期自意大利、美国等疫情较为严重的27国回国的所有人员必填的资料。回国留学生可在微信中搜索“防疫健康码国际版”获得小程序入口,进行实名认证并上传护照照片。随后,大家必须至少于登机前14天起连续逐日填报健康信息以及相应的航班号,航班日期,入境口岸,入境目的地,目的地地址等个人信息。填报人应每24小时内至少填报一次。每次填报后,即刻可以生成健康二维码。健康码颜色说明健康码一共分为三种颜色。

      若为绿色,则说明你处于“连续填报”的状态,且健康状况一切正常。如果你的连续填报达到或者超过了14天,健康码中央会出现蓝色的飞机标志,这说明你具备了乘机条件。乘机时出示健康码给航空公司查验即可。

      若为灰色,则说明你已经超过24小时未填报,这时可以马上补填。补填后,若健康码变为绿色,说明你的填报恢复正常。如果健康码多次出现灰色,将会影响你的连续填报记录。

      若为红色,说明你已经超过48小时未曾填报,或者你的健康状况不符合乘机要求。此时必须重新开始逐日填报。注意事项填报过程中如遇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服务):+86-10-12308/+86-10-59913991或使用外交部12308小程序在线客服-客服咨询功能。

      为确保连续填报,可在24小时内多填报几次。

      填报时不能马虎大意,提交前需反复检查所填信息是否正确。倘若因马虎大意误报而导致健康码状态发生变化,行程会受到很大影响。流程1、登机前检查体温,检查口罩。

      2、落地后,机舱等待。然后根据一份名单念名字,分批分次下飞机。这名单我猜测是根据飞行前填报的那个海关信息目的地来划分的,要去广州以外其他地区隔离的人先贴标签,然后后先下飞机。目测我下飞机1小时后,还有人没下呢。

      3、各种扫码填信息、问话。这种没办法提前准备,都是单独的二维码,没小程序,稍显麻烦。流程很容易,有人会告诉你下一步去哪的。还有问心理问题的,个人感觉吧,那些问题多少有点形式主义。

      4、测体温,核酸检测。这一步的核酸是两步,一种是把长条的东西插进鼻子通到口腔那种,另一种是弄嗓子眼儿的。都不舒服,想吐,但是能忍受。

      5、出海关取行李,去座大巴,送到一个分流点,这是第一次分流,再一次量体温,贴上城市的标签,把不同城市的分开。(创建时间:2022-12-22)

      订票请登录铁路客服中心12306

现阶段,我国要实现新冠肺炎的零感染、零传播是非常困难的,代价也比较高,我们可以考虑,密切追踪,做到发现一起控制一起,防止第二代传播,坚决遏制第三代传播,就可以维护好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状态。”

4月20日,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宁毅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直播间时指出,在应对新冠病毒的终极武器——疫苗问世前,只要坚定不移地遵循传统传染病防控方法,疫情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靠消极的群体免疫战胜传染病

人类历史上尚无先例

“群体免疫”是近期引起广泛热议的一个词汇,对此,宁毅指出,群体免疫分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群体免疫就是公众及时接种针对某种病毒的疫苗达到一定比例,形成人群的免疫屏障,该病毒无法进行持续传播,从而控制住疫情。消极的群体免疫,就是消极防御,步步退缩,让病毒对人群的感染达到一定比例,感染者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屏障。但这样做,各国政府和民众要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感染人群中会有一定比例的死亡。

目前对新冠肺炎传播指数的测算是22到58,如果达到58, 这意味着必须有82%的人都产生抗体,才会形成免疫屏障,但如果不是疫苗产生的,那就意味着这82%的感染者人群里会有5%~10%的人要死亡。按照5%来算,也要付出25亿人的生命,这个代价任何政府也承担不起。

“从目前新冠肺炎全球流行情况看,感染人数已经达到240多万,某些地区医疗资源已无力支撑,但数据显示,目前这些地方的感染率充其量也就20%左右,距离82%的免疫屏障要求还差很远。”因此,宁毅指出,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想通过有限医疗资源支持下的节节退缩式的抵抗,让病毒感染的人数达到免疫屏障要求,完全不现实。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现实角度考虑,靠消极的群体免疫来消灭新冠病毒是不可能的。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次传染病是靠消极群体免疫战胜的。以流感为例,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死亡人数保守估计在1700万以上,1957年保守估计有150万人死亡,1968年大约一百万人死亡……”针对新冠流行,一些国家提出群体免疫策略的基础是认为新冠肺炎是一个大号的流感,能够控制新冠肺炎的病死率在较低水平,但是但是目前的病死率搞群体免疫,代价之大根本承受不起。

宁毅表示,就目前各国家公布的确诊率来看,距离达到群体免疫的门槛依然还很遥远,已经出现了多个国家医疗资源吃紧的情况,如果患病和死亡人数继续增加,任何国家的医疗资源都无法承受。

“更重要的是,这一新发疾病我们还有太多未知,是不是感染了一定会产生抗体?抗体能在人体内维持多久?如果病毒变异,抗体是否还会生效?发病和治疗方法是否会带来并发症和后遗症?”宁毅指出,群体免疫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人群必须产生稳定的抗体,但是这一点现在还未可知,不能拿健康去冒险。

中国不会成为免疫力的洼地

和免疫暴露的孤岛

“现在,很多国家的新增确诊人数已经开始下降,这是由于当地采取了居家隔离、停工停产等措施,控制了病毒的传播,并非是群体免疫的成效。”宁毅说,此前部分国家的疫情呈现大暴发的势头,不能看作是变相的群体免疫,而是面对疫情的被动应对,没能在最短时间内检测出所有感染源并及时隔离密切接触者,导致疫情失控。

退一万步讲,即便各国实现了消极条件下的群体免疫,有了免疫屏障了,中国也不会变成哪里也不能去的免疫力洼地和孤岛。中国人去这些国家肯定也是安全的。这些国家的人一部分人有了抗体不得疾病,另一部分人得到了保护也不得疾病,未能被感染,来我们这边也不会造成传播。

在2023环球时报年会生命健康分论坛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疫情政策调整之后,医疗系统的冲击是比较大的,医院里有很多的职工,不仅是医生护士,包括财务、药房、后勤、保洁、行政等都发生了严重的群体感染。很多医院的发热和急诊成为了医疗挤兑的重灾区。

其实自从“新十条”开始实施以来,国家防控政策放松,身边的阳性病例越来越多了,尽管很多专家和主流媒体,纷纷发声,强调奥密克戎的致病力越来越低,但是当真正面对家中老人孩子高烧不退,痛苦不堪的表情时,很多人还是会纷纷跑向医院救治,无形中给医院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医疗挤兑,医护感染仿佛无法回避,那么国外的一些经验是不是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呢?

美国的躺平政策,对国民的生命健康是毁灭性的,根本不适合中国

美国人崇尚所谓的“自由”,在疫情一开始就是放开躺平的姿态,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0月21日06时22分,美国新冠肺炎累计感染病例达到97148095例,累计死亡病例达1067171例。

那么如此庞大的感染人群以及如此之高的病死率之下,怎么可能没有医疗挤兑以及医护感染问题呢?美国早就想到了这一点,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政策是,将所有确诊病例的隔离时间从10天减到5天,同时也缩短了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时间。此前CDC还放宽了对医护人员的隔离规定,允许感染了Covid-19但无症状的医护人员在检测结果呈阴性7天后即可返回工作岗位,而以前对这一时间的要求是10天。CDC在该指导意见中还表示,如果出现严重的人员短缺,医护人员的隔离时间还可以进一步缩短。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不顾医护人员安危,增加了医疗资源。

之前由于印度防疫不力,导致印度国内的新冠疫情愈发严重,每日新感染人数高达30万。由于印度种姓制度以及国情的原因,导致印度无法控制疫情的蔓延,因此现在很多印度人都选择逃难往国外,因此这就导致了从印度传出很多感染病例导致了这些病例影响了其他国家的安全。目前我国三个地区也出现了17例印度输入的感染病例,这虽然不是什么太大的疫情扩散,但是依旧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首先对所有外籍入境人员进行严格彻底的筛查,防止感染人员混入国内

要想控制我国,由于外籍人员入境导致的疫情感染,则第一道的关卡就是海关。只有在海关严防死守防止感染的外籍人员入境,才能够防患于未然,彻底杜绝感染人员进入我国境内,从而导致疫情扩散的结果。

二、其次对筛查出的感染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和治疗  

其次要对筛查出的感染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和治疗,我国作为一个在新冠疫情防治方面领先全球的国家,自然不可能将这些感染者遣返回国,这样是不人道的。因此应将所筛查出的感染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和治疗,这样既能够彰显我国的大国风范,又能够防止将其遣返后偷渡进入我国境内造成更大影响。

三、治标还需治本,我国可以为印度提供一定的疫苗以及医疗力量,略尽绵薄之力

由于我国的抗疫水平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因此当我们尚有余力的情况下,应当给予印度一定的医疗物资以及医疗力量的援助,这样对于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只有治本才能够彻底杜绝印度人群四散外流,从而影响全世界防疫状况的情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16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