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认同,什么是认同感?

什么是认同,什么是认同感?,第1张

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认同,即一个人变得像另一个人的心理现象,人们可能变成自己曾倾注强烈情感爱或恨的人,不由自主地。

深层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模式在5岁之前就已经确定,随后的人生岁月不过是对那5年的不断重复。

心理认同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里比比皆是,例如:

1在家暴家庭中长大的男孩,从小发誓长大了绝对不像父亲那样打老婆,有一天却突然将拳头挥向自己的妻子。

2一个暴力的丈夫经常醉酒后殴打妻子,愤怒的儿子暗暗发誓,自己长大以后绝不喝酒,也绝不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女人。于是,等到他结婚以后,当双方发生冲突,他怒不可遏时,他便半夜开车到高速公路上去飙车。虽然他不喝酒不打人,但他也并不懂得如何化解关系中的矛盾,他以“不认同”的方式“认同”了父亲。

3一个强势的妻子经常指责、贬低懦弱无能的丈夫,并在女儿面前诉说丈夫的种种不是和自己的种种委屈,女儿认同了母亲所建构的意象,便也对父亲冷眼相待,妻子因为女儿和她“统一战线”而觉得满意。 但是,对于女儿来说,她心中最早最重要的男性形象便是非常糟糕的,于是她和男性的沟通模式要么争吵,要么冷战,因为这是她最熟悉的亲密关系模式,除此之外不会其他。当她成年后,自己建立伴侣关系时,本应相爱的情场便也成了相杀的战场。

4母亲煮饭时喜欢切一小块面团放在一边,女儿并不知道她为何这么做,但是因为母亲都是那样做的,所以女儿长大后自己成为家庭主妇,也会在煮饭时切一小块面团放起来。

5动画**《玛丽和马克思》里,玛丽的母亲不满于自己的生活,染上了酗酒的习惯。后来玛丽长大成人,遭遇了挫折的时候,也和妈妈一样沉迷于酗酒。

6一个自卑的母亲生了一个活泼好动的女儿,这个女儿在外人面前的调皮让妈妈特别担心别人会评价自己“教子无方”,所以经常呵斥女儿要乖、要听话、不准乱动,否则别人会笑话;而她自己和人相处时,也总是小心翼翼、看人脸色。长此以往,孩子天性中的自在被羞耻覆盖,而内摄了母亲的低自尊,变成了非真实的她自己的、一个像母亲一样的人。

7一个小女孩儿得意扬扬地从母亲手里“抢”走了父亲,让父亲给她讲故事,搂着她入睡,而母亲并没有伤心和嫉妒,而是允许了“分享”的存在,并仍然以原有的方式去爱她。慢慢地,当女儿长大成为母亲以后,她再遇到类似的情境时,往往也能够保持安然与平静。

有时候,人们会认同父母的某个特质或行为;有时候,人们会认同他们经营情感关系的模式;还有些时候,人们可能两者兼有认同。

当然,认同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也不是除了父母以外就没有其他人,我们的生活中会出现不同的照料者和重要他人,也会在旧有模式的基础之上出现新的发展,而不只是被动地“强迫性重复”。比如那些早年家庭环境不好,但成年以后自己走了出来,并建立幸福的家庭,或者找的伴侣特别具有“疗愈性”,从而帮助其修复情感创伤或缺失。

父母的人格和水平发展到哪里,就会把孩子带到哪里,就像在心理咨询这个再养育的过程中,咨询师的人格水平发展到哪里,就会把来访者带到哪里。

最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深远不可估量,所以想摆脱命运之手只能后天千磨万练。

1、保留意见:过分争执无益自己且又有失涵养。通常,应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发表意见,让人们捉摸不定。谨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

2、认识自己:促进自己最突出的天赋,并培养其它方面。只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并把握住它,则所有的人都会在某事显赫。

3、决不夸张:夸张有损真实,并容易使人对你的看法产生怀疑。精明者克制自己,表现出小心谨慎的态度,说话简明扼要,决不夸张抬高自己。过高地估价自己是说谎的一种形式。它能损坏你的声誉,对你的人际关系产生十分不好影响环境。有损你的和风雅和才智。

4、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要花太多精力在杂事上,要维护好同事间的关系。不要每天炫耀自己,否则别人将会对你感到乏味。必须使人们总是感到某些新奇。每天展示一点的人会使人保持期望,不会埋没你的天资。

5、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同朋友的交流中,要用谦虚、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把同事当作教师,将有用的学识和幽默的言语融合在一起,你所说的话定会受到赞扬,你听到的定是学问。

6、言简意赅:简洁能使人愉快,使人喜欢,使人易于接受。说话冗长累赘,会使人茫然,使人厌烦,而你则会达不到目的。简洁明了的清晰的声调,一定会使你半事功倍。

如何培育当代大学生的认同感——一个思政工作者的思考 之所以想到这个话题,源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思索。理论的层面,概括地说,来源于当今时代价值领域的多元化;实践层面来源于当代大学生对学校认同度的惊人的低下。 当今时代价值的多元化,我个人觉得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通病,或者说它本身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这得从现代社会的世界观对传统社会的世界观的改变谈起。传统的世界观是一个超越的、目的论的世界观。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有目的的,或者说都被一个崇高的目的所牵引,在西方,这个目的来源于上帝;在中国,这个目的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人一生下来,就会被告之做个什么样的人才有价值,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才有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社会里的人一点都不“郁闷”。只是由于这个目的虽然是一种牵引,但它同时也是人的一个重负,在这个崇高目的或者说标准的“统治”下,人是没有选择的自由的,也就是说,传统社会里的人生活在“没有选择的标准”下,生活在“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的痛苦里。然而,近代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改变了目的论的世界观。建立在经验之上的科学从事实层面证明了目的论宇宙的不存在,它所展现的是一个以因果关系连接起来的机械论的宇宙观。事物与事物的关系不再是必然的、有意义的,而是充满了偶然性、不确定性。也就是说,价值与事实出现了分离。机械论的宇宙观再也无法推导出普遍的意义联系,它只能证明事实是怎么样的,却无法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应该做什么。事实与价值的分离,使得价值最终失去了其客观的保证。究竟什么是好,什么不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成为众说纷纭之事。现代人的尴尬在于:我们被要求坚持我们的价值,同时又承认它们没有终极的合理依据---在一个无意义的宇宙里追求有意义的生命。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价值,不选择什么样的价值,不再有客观的理由,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偏好与决策,这就是所谓的“决策主义”。在这样的情形下,现代社会在关于什么是善、什么是美德、什么是美好的人生这些问题上,对所有的答案和选择都是开放的,只要它们是合理的。也就是说,现代人生活在“没有标准的选择”之中,可我总是觉得有时候选择是相当痛苦的,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的“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 社会的状况必然会投射到大学校园,于是现今经常挂在大学生嘴边的就是“郁闷”,原因就是缺少了对一种价值的认同。 大学生缺少的另一个认同就是对自己大学的认同,通俗地讲,就是大多数大学生看不起自己的学校。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的工作时间不长,但就是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我经常听到我们的学生在抱怨我们的学校,甚至于称我们的学校是“垃圾学校”。我知道有些学生可能有点过分,可作为教师的我们,作为管理者的我们,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作为学校的管理制度与体制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重视规范伦理的教育 面对价值分化的事实,我觉得有必要将善与正当这组伦理概念相分离进行不同的教育。因为价值无法从事实中推出,所以,我们不得不接受价值主观主义,在什么是善、什么是美好的人生这些价值问题上,只能留待个人自己来解决,把这方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治精神。不过,我们不再有统一的德性伦理,但不可没有统一的规范伦理。规范与价值是有区别的,价值回答的是什么是善的问题,而规范处理的是什么是正当什么是对的问题。前者属于私人领域,涉及到的是个人的价值追求,而后者属于公共领域,关涉到社会规范的一致性。我们可以在善的问题上容许多元,但在正当在对的问题上承担不了相对主义。对学生的整合必须建立在规范的一致性上,在什么是正当这一问题上,有明确的、一致的立场。这样的校园,才是一个秩序良好的、正义的校园。只有在公平正义的校园中,各种理想的人生或生活方式才有实现的客观可能性。在大学生中间可以有无数的价值观,但只能有一种正义的标准,建立在什么是正当问题上的规范标准。让大学生们在当今这样的一个时代既有选择的自由,也有正义标准的牵引,更有对正义追求的责任,使他们不再“郁闷”。 有了这样的正义的标准,这样的规范,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将这些规范制度化,以制度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最终达到大学生对制度形成认同这个最好的效果。另外,制度需要执行者,需要监督者,这就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把大学生们组织起来,形成各种各样的组织去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当然,这也离不开学校的管理,只是我们应该知道,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应当建立在学生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并与学生的自我管理形成良性互动,其实,学校的管理在科学的意义上就是对学生自我管理的服务,而且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 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家”的观念 所谓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就是心理觉得自己和学校是一体的,自己是学校的一部分,而学校就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我理解”家”有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地理意义上的家,就是你家所在的地方以及所住的几间房屋;二是情感意义上的,我们经常说想家,显然你想的不是你住的几间房屋,而是住在房屋里的人;三是职业公共生活意义上的,就是上面我提到的学校就是我们共同的家。 小到一个家庭的”家”,稍大到一个单位的”家”,再大到一个”国家”,对它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它里面的”人”对它有深深的依恋,有积极的责任感,有理性的认知,有高度的认同。有了这些,不论这个家是小还是大,它都会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到哪里去找寻这种认同如何去找寻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个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它既需要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努力,更需要学校以及学校领导从价值、制度、组织上为我们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之家”,让我们在家里成长、学习、生活、工作,为这个家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和理想。(李乐 蚌埠医学院社会科学部) (文中均为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要想拥有一段深层次的感情,那么就需要以下几个方式:

1改变认知,并合理利用

生活和情感中充满不一致。有些变化恰好是走向深层次关系的起点,过去的任何经历都不应该是自己在亲密关系中伤害对方的理由,如果自己想要追求长久稳定的关系,他应该努力意识到问题的本质,从想法上进行调整。我们也可以合理地利用某些断裂性。比如,你发现自己在几段恋爱关系中常常陷入同样的“剧本”,那很可能是因为你在不断重回过去的某些情境。你不必灰心地以为这是自己的情感宿命,反而可以努力思考自己那未被满足的心愿、那缺失的究竟是什么。

2避免关系中的角色“固着”

我们之所以会在一些时刻,感受到自己突然回到了过去的剧本中,是因为我们身上有一些过于“固着”不变的、不灵活的角色比如在现实的关系中,某些时刻因为被激发突然变成了一个偏执的、极端自我的孩子,此时是因为在你的体内,你还一直死死抓着这个孩子的角色,让它固着不变。

而在一段深层次的关系,两人往往都能较好地意识到对方当时呈现的角色。两个人也都能较为灵活的选择自己此刻呈现为哪个角色。即便我们不一定都能走出过去的迷宫,这些角色也不会消失,但可以利用不同的角色定位来调整关系。

3努力完善自身,从具体处境出发看待问题

在关系中似乎有个悖论:越是那些不必与对方共生的关系,常常是长久稳定的。这恰恰说明两个人在自我独立上的重要性。我需要你,但没了你,我也不会活不下去。在这样的关系中,两个人的结合更加自由和轻松,情感的交流空间更大。即便关系最终因某些原因破裂,两人也能更坦然地面对。

1000个人有1000种哈姆雷特,所以不同的情侣当中,当然会有不同的情感框架。所以在我们的感情相处当中,有自己的相处方式,那么就会有一定的相处框架,能让自己的爱情更加的巩固和稳定。以小编的恋爱经验来说,如何让自己的爱情,更加稳固。那么就是给自己建立一个情感框架。

一、你一定要和男朋友,一起去体验情侣该有的约会,而且在约会当中一定要体现自己有价值的存在。因为如果你和你的男朋友以后不管再怎么闹脾气吵架,不管男朋友去到哪个地方都会想起来你的好,如果你在这个回忆当中是美好的,那么他对你的回忆肯定也是美好的。你不管怎么样,我们在相处中尽量一定要去掩饰自己的小缺点,可以适当的撒撒娇那么也对于男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恩爱方式。

二、也要给男朋友送礼物,而不只是男朋友送你礼物。因为当你送男朋友礼物的时候,男人都会觉得你是一个非常好的女孩,没有那么物质,而且如果你送男生生活用品的话,因为每天都要用到,所以他都会想起你的好,更加珍惜你的存在。

三、多多安慰和多多理解男人。在他的生活给他提供帮助,不能只是一直去依赖他,去给他找一些麻烦,这样你们的爱情也会是不堪一击。只有你在他背后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那么他也会想起你的好,一起渡过爱情的瓶颈期面,向最好的未来。不管以后生活是怎么样的,每一对情侣都会有自己一定的独特的相处方式。什么样的是最合适自己的只有自己和自己的男朋友相处以后才能知道,相信你们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情感框架来为你们的爱做一个保障。

职业认同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让员工获得成就感,能够帮助企业和员工紧密联系起来。

建立职业认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接受职业背后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不仅包括我们和共事者的关系,同时还包括我们和服务对象的关系。

范伦特(心理学家)认为,职业认同的四个标志是:胜任感(能够胜任、成长、有成就感)、承诺(愿意投入,有忠诚、将之视为自己的一部分)、报酬(报酬要和投入匹配)、满足感(工作和自我不违和,自然而然)。

人是以故事来阐述人生及自我意义,职业的满足感,需要我们能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嵌入到自己整个人生之中,将之变成整个人生故事的一部分,这是建立职业认同感的关键环节。

如果我们不认可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之中不能获得自我认同感,则工作对于我们而言,只会是身外之物,是一种负担,是一种不得不为的行为。

如果我们以自己的工作为荣,比如做一名教师,从工作中可以获得满足感和认同感,那么工作对我们来说就不再是一件不得不为的痛苦之事。

职业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生计、事业、使命。生计是不得不为的,对于自己是一种负担;在事业中,人和服务对象是平等的;使命感则是人为服务对象来服务、奉献。

建立职业认同,一定不是将职业当做维持生计的手段,至少应当是将之当做一项事业,或是将之作为自己的使命。

可以参考一下几个方面

1 坦诚相对:首先要坦诚地告诉对方自己的情况,让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要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尊重对方的决定。

2 沟通交流:在恋爱中,多沟通,了解对方的喜好和需要,建立情感的连结和信任,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和关心。

3 支持包容:在恋爱中互相支持和包容,坦诚地对待彼此的感受和需求,建立健康的关系。

4 非性行为:一些非性行为,例如 cuddling、手牵手、亲吻等也可以增强感情和亲密感。

5 探索性别认同:一些性单恋者还存在对于自己性别认同的困惑,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认识自己,探索自己的身份认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43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