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和朱元璋这一对父子关系,在我个人看来十分要好,要不然朱棣也不会成为,最有实力的藩王。至于朱棣会在朱元璋死后造反,个人觉得也是一个必然事件。太子朱标在位时候,朱棣绝没有二心;但朱标死后,朱棣的心也开始躁动,对朱元璋的位置,充满了期待。
朱标成为了继朱元璋之后,唯一能够镇住朱棣的人物。这位太子如果不早亡,朱元璋也不会大肆屠杀功臣,可能大明朝历史,也会就此改变。
一、朱棣和朱元璋父子关系很好朱棣是朱元璋第四个儿子,也是朱元璋除了朱标以外,最喜欢的儿子。他和太子朱标是亲兄弟,可以说朱棣才能,很大一部分源自朱标培养。
朱元璋对这个有勇有谋的儿子,内心也非常喜欢,对朱棣也充满了期待和厚望。在分封诸王时候,就将朱棣分封到了大都,其目的便是想要借助朱棣军事才能,抵御元朝残余势力攻击。
为了给朱棣选一个好的妻子,朱元璋看中了徐达的女儿,这一举动使得两人亲上加亲,也给朱棣增加了筹码。
二、朱棣造反,就是为了当皇帝朱元璋在位时候,就选定了朱允炆作为继承人,在立朱允炆为太孙时候,内心最失落的人当属朱棣。原以为哥哥死了,自己最有胜算,不曾想半路杀出个侄儿,朱棣内心对这个侄儿,一点也不服气。
朱允炆即位后,朱棣就已经做好了谋反准备。他担心朱允炆,会对自己下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早早做好准备。对皇帝宝座觊觎,外加朱允炆削藩,给了朱棣起兵理由,最终反叛夺下大位。
明朝经过朱元璋和朱棣两代帝王治理,走向了强盛时期,朱棣迁都大都,更是在这里建造了举世闻名紫禁城。
朱元璋和朱棣虽然都杀功臣,但是朱元璋不仅杀尽功臣,还要灭其族人,有时甚至只是因为自己的一点疑心便痛下杀手,因此才会遭到后人的诟骂;而朱棣则只是因为功臣犯罪所以才下杀手,自然不会遭到后人的诟骂。
(一)、朱元璋杀尽功臣及其族人导致被诟骂
根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共有三十四位有功的大臣,然而最终只有四位得到了善终的结局,其余三十位都是被朱元璋杀害并灭族的。例如朱元璋时期的“洪武四大案”,每一次的死亡人数都是动辄上万,朱元璋为了永绝后患,不仅杀了有罪的功臣,还有功臣们的族人,因此,残忍的朱元璋才会被后人诟病。
(二)、朱元璋因为自己疑心而诛杀功臣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朝也是朱元璋从农民时期一点一点打出来的天下,因此朱元璋一生中,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拿他的出身做文章,最忌惮的就是手握兵权的人。在朱元璋统治时期,凡是被朱元璋疑心过可能会造反,或是因为行为举止无意刺伤到朱元璋后,就会被朱元璋处死,其中就包括很多功臣,这也是朱元璋被诟骂的原因。
(三)、朱棣时期的功臣都是因罪被杀,因此无可异议
朱棣在夺取朱允炆的皇位期间,有很多的大臣明里暗里地帮助他,因此朱棣登基后十分感激这些有功之臣,对这些功臣也是十分尊敬的。然而有的功臣却恃宠而骄,或贪污腐败,或压榨百姓,因此才会被朱棣杀掉。
综上所述,朱棣诛杀的功臣几乎都是该杀之人,且很少灭族,因此少有异议。而朱元璋不仅大肆灭族,还会因为自己的疑心而诛杀功臣,自然会被后人诟病。
朱元璋临终前重复问“燕王来了吗?燕王来了吗?燕王来了吗?”明朝礼制,皇帝驾崩藩王无需来朝吊唁,有的人认为是因为朱元璋忌惮朱棣,害怕他趁着自己去世,造反自立。但是我认为,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应该有另外的可能。
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承载着朱元璋深厚的期望。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时,便立朱标为世子。朱标自幼跟随“明初三学士”之一宋濂学习经典,他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待人宽厚和善,对兄弟们十分友爱,多次替犯错误的弟弟们向朱元璋求情,在藩王和大臣们之中很有声望。但是因抑郁早逝,有史料记载是由于与朱元璋发生争吵才郁郁而终的。
可能是出于对朱标早逝的惋惜和愧疚,也可能是朱标当时已经有了嫡长子,而朱允炆也同自己的父亲朱标一样宽厚仁孝,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所以朱元璋没有考虑其他儿子,而是选择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是为储君。
我们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与他的谋士,道家人士道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道衍又是朱元璋把朱标分封在燕京做燕王后,派去辅助朱棣的。于是我们可以大胆猜想,道衍的意思是不是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朱元璋的授意?但是朱元璋可能出于稳定朝政考虑,才没有另外选择其他的儿子,以免引起动乱。或者说猜忌心重,手腕狠辣之人,并不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朱元璋、朱棣、朱允炆,曹操、曹丕、曹植,性格、结局、人物之间关于皇位的关系,都有相似之处。
朱元璋并不是不喜欢朱棣,相反,朱棣是众多儿子中和他最像的一个,他自然颇为欣赏。
明朝那时刚刚建立,生灵涂炭,万里江山依然千疮百孔,此刻需要休养生息,而朱棣长年打仗,煞气太重,朱元璋担心朱棣继位后采取的方式不利于国家发展,相反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仁慈善良,一定会采取仁政管理天下。
朱元璋对朱棣更多的是忌惮。尤其在朱标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身上更多的是文人书生气质,所以朱元璋很是担心自己死后朱允炆会镇不住朱棣。
明成祖即位伊始,不仅恢复了诸王的王爵,还对他们大加封赏,如赐谷王朱橞钞十万锭、赐周王朱橚钞八万锭、赐齐王朱榑二万锭、赐辽王植钞二万锭等等,这同样是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朱棣在利用藩王集团巩固皇权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藩王集团对皇权的威胁,一面在对诸藩王封赏的同时,另一面则在严密注视着藩王的动向,进一步便着手削藩,只是他的手段较建文帝更加雷厉风行,其中较强有力的措施有三:迁徙边疆要地的藩王于内地,削夺藩王的护卫,废黜藩王为庶人。
前言: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三月,已是风烛残年的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皇宫内,又接到了一个令他难以承受的噩耗。远在山西太原的皇第三子、朱元璋本人最信任和喜爱的晋王朱棡在当月十二日去世,享年41岁。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事,从第十子鲁王朱檀、第八子潭王朱梓、嫡长子皇太子朱标再到嫡次子秦王朱樉,朱元璋已经承受了好几次,多一次不多少一次不少。但是这次嫡第三子朱棡的突然去世,让老皇帝此前为了皇太孙朱允炆顺利继位而做的布置,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这个漏洞,在后来的 历史 中被证明是致命的。
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之前,大明帝国的接班人一直是皇太子朱标。朱元璋自打朱标一出生就对其展开了精心的培养。从洪武十年开始,大小政事就已经先由朱标处分,然后才向朱元璋奏闻。
从这个角度说,朱标事实上已经位同副皇帝,人们一直称他是史上权力最大、最得皇帝信任的皇太子,诚不为过。甚至于为了朱标,朱元璋还在洪武二十三年忍痛除掉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淮西勋贵集团。韩国公李善长、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等人,无不是在自己最最艰难时刻就追随左右的老伙计,但是为了太子的江山,朱元璋也只能选择牺牲他们。
但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寄托了朱元璋全部心血的朱标撒手人寰。不但给了年过花甲的老父亲沉重一击,也把大明帝国接班人的危机暴露无遗。朱元璋在建国之初便定下了"封建诸王"的国策,皇帝的十几个儿子陆续就藩,星罗棋布般地分布在帝国的各个要害点上。亲王之中,不乏像晋王朱棡、燕王朱棣、楚王朱桢、蜀王朱椿、湘王朱柏这样的杰出人才。
此前有大哥朱标坐镇京师,兄弟们各守一方,相安无事。现在太子去世,诸王是否有觊觎之心?朱元璋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否定了"国赖长君"的建议,没有从诸子中再选择接班人。
当年九月,明太祖在经过精心考虑之后,选择朱标庶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出生时,其母吕氏为太子次妃。此后吕氏虽然被提拔为太子继妃,朱允炆的身份似可由庶子变为嫡子,但和太子正妃常氏所生的弟弟朱允熥相比,毕竟还是有天然差别。打个比方,倘若在《红楼梦》之中王夫人去世,赵姨娘升级为继室,难道就能让贾环的地位高过贾宝玉吗?
朱元璋当然不是不清楚其中的区别,但作为一个65岁的老人,他已经没有精力再去重新培养一位合格的接班人了。朱允熥固然是元嫡,但他背后的武勋势力:舅姥爷凉国公蓝玉、舅舅开国公常升以及蓝家和常家背后的军方力量,让朱元璋无法安心地将江山交到他手上。而背景简单的朱允炆,显然是一个更适合明太祖大刀阔斧为其铺路的人选。
于是在册立了皇太孙之后不久,朱元璋就发动了洪武朝最后一个大案 "蓝玉案" 。包括蓝玉、常升在内的大批公侯及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十多位五军都督府都督,乃至于京师附近卫所的众多指挥使都被一网打尽。大明的军权,彻底交到了各位戍边亲王的手上。为了防止亲王坐大,在此后的两年时间内,蓝玉案的漏网之鱼:晋王的岳父永平侯谢成、亲家颖国公傅友德,周王的岳父宋国公冯胜,楚王的岳父定远侯王弼相继被杀。
至此,朱元璋在太子死后勉强打造了一个内外平衡的体系。在内由皇太孙朱允炆作为核心,接受文官集团及大浪淘沙后残留的勋贵: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及长兴侯耿炳文的辅助。在外则北方蒙古一线,由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为双核心,辅以代王朱桂、辽王朱植、宁王朱权、谷王朱橞作为帮手。西北一带交给嗣秦王、肃王和庆王。西南一带交给蜀王和岷王。湖广一带交给楚王和湘王。在晋王和燕王身后,还有周王和齐王作为支撑。
作为这个体系的重中之重,晋王和燕王手上掌握了巨大的权力。当时山西属卫将校悉听晋王节制,北平属卫将校则悉听燕王节制。二王也在朱元璋的指示下频频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对北元残余势力进行威慑甚至直接打击。可以说,这个体系是朱标死后,朱元璋所能留给朱允炆的最重要遗产。
但是现在精明强干的晋王突然去世,最为关键的北境防线上双核变单核,朱元璋不得不认真思考起燕王作乱的可能性来。晋王死后不久,五军都督府指出朝鲜并不恭顺,请求发兵讨伐。若是太子尚在,或是晋王未死,只怕发兵也就发兵了。但现在的局面,显然不允许再节外生枝,朱元璋只是命礼部再去申斥朝鲜国王李成桂,白白可惜了这次收服朝鲜半岛的机会。
4月9日,朱元璋给燕王朱棣发出一道敕书。里面谈到秋天虏骑将南下侵扰大宁以及开平,需要朱棣早做准备。随即老朱越俎代庖,已经帮朱棣做好了军事调动。
庄德、刘真、宋晟等几位洪武朝后期的大将全部出动,北平、山西和辽东三都司的军队倾巢而出。同时朱元璋要求郭英和刘真、宋晟居左,庄德、张文杰和都指挥陈用居右,燕王本人则和代王、辽王、宁王和谷王居中。这样一个布阵,真的只是用来对付胡虏么?4天后,刚刚做完布置的朱元璋迈出太庙,看到门外的桐树和梓树,竟然感叹起人生来,预示着老皇帝寿数将终的悲凉。
4月21日,朱元璋派通政使赵彝持节赶往山西,立晋世子朱济熺为晋王。
5月8日,《太祖实录》记载 "上不豫。" 所谓的不豫,就是天子有病的讳称。仅仅四天之后,洪武朝后期最受朱元璋信赖的左军都督杨文被紧急派往北平,接管北平都司及行都司兵权。杨文此去,显然是奉旨催促燕王赶紧出塞备边的。同一时刻正在辽东的郭英也接到敕书,让他选拣精锐,随辽王至开平迤北择险要,屯驻堤备。
在杨文和郭英的敕书中,都有 "一切号令,悉听燕王节制" 的记载。但是在郭英后裔武定侯郭勋所著的《毓庆勋懿集》中,却根本没有" 悉听燕王节制 "这样的记述。很显然,篡位之后的朱棣经过仔细思考,发现当年父皇让他出塞的目的并不单纯,故而他才加上 "一切号令,悉听燕王节制" 这句话,希望可以掩盖 历史 真相。
5月20日,监察御史史仲成等人被分派前往北边诸王府稽阅牛、羊、马、驼、骡、驴的数量。在这紧要当口,笔者不相信朱元璋派出这些监察御史只是做这些事情。如果,他们是去检查诸王护卫有没有全部出塞呢?
5月29日,朱棣接到一道敕书,里面对他进行了夸奖: "朕之诸子,汝独才智 克堪 其任。秦、晋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而谁?" 这是朱棣日后修纂的《明太祖实录》要告诉我们的意思。但是,笔者怀疑就在这道诏书中,朱元璋将朱棣召回了南京。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十日,南京皇宫西内,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已经气息奄奄。在弥留之际,老朱依然在问左右之人: "第四子来未?" 在迟迟无人敢回答之后,这位农民出身,被称为 历史 上得国最正的草根皇帝终于驾崩,享年71岁。这里的第四子,当然是指燕王朱棣。
既然朱元璋在临终前还在关心朱棣到了哪里,那前提就是他此前要下旨召燕王南下吧?对于这一点,《太宗实录》并不否认。
现在问题就在于朱元璋到底是什么时候召朱棣南下的。根据《太祖实录》中对于马皇后去世时的记载,从南京发出敕书到燕王抵达南京,需耗时十六天。朱棣在《太祖实录》中称朱元璋是在 "(疾)渐剧" 的时候召他南下,那对应《明史》应该就是 "闰月癸未,帝疾大渐" 这段记载,即闰5月8日。那朱元璋如果没有头脑糊涂的话,他应该很清楚,仅仅两天时间燕王连敕书都没收到,更遑论赶到南京。但是如果这道命令就记录在朱棣5月29日收到的敕书之中,算上他从开平出发的额外时间,闰5月10日的时候,朱棣确实应该赶到南京了。
事实上,朱棣当时已经抵达了淮安。笔者不清楚燕王在这10天的旅途中有没有思考过为何父皇会召他南下?燕王府护卫大军在开平,北面是郭英率领的辽东明军,身边是山西、北平各都司的官军,就像一张大网一样,将燕山三护卫牢牢困在其中。而燕王本人,则被紧急召回南京,他真的以为父皇是让他回去继位吗?笔者以为不然。
朱元璋为了朱允炆能顺利继位,杀了多少人,朱棣是一清二楚的。现在临终前突然改变计划传位给自己?只要没有失心疯,都不会相信。故而笔者以为朱棣在南下之时必然仔细推敲了父皇近两个月的举措,想必他的背上一定会有阵阵冷汗冒出。这恐怕也是他没有按照计划中的时间赶到南京,而只是到了淮安的原因。过了淮安,渡过淮河,前面就是长江,过了长江就是南京。因此一旦渡过淮河,再想掉头逃跑,就没那么容易了。
那么朱元璋会如何处理朱棣呢?最极端的情况是直接赐死,但这样风险太大,把燕王护卫逼反就不好了。其次是废为庶人,这和赐死区别不大,同样容易激起兵变。最为妥善的方案是给予朱棣一个名义上的辅政官职,将其软禁于南京。这样朱允炆登基之后进退自如,手上有足够多的牌可以打。
可惜年轻识浅的朱允炆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祖父最后一次为自己保驾护航,他和自己的小集团成员听说朱棣抵达淮安之后慌作一团。甚至有一面为朱元璋送葬,一面匆匆登基的荒唐之举。另外根据朝鲜史料,当时朱允炆要求朱棣单骑入京,更是给了对方一个就坡下驴,溜之大吉的绝好借口。真是愚蠢至极,枉费其祖父的一片苦心。
结语: 通过本文的梳理,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自晋王朱棡去世之后,朱元璋为了防止燕王朱棣一家独大,进而危害到大明江山的安稳,已经在对朱棣收网。但凡他还能多撑两天,只怕明朝就不会再有"靖难之役"。
上文提到晋王死后不过一个月的功夫,朱元璋就立其世子朱济熺为晋王。在明初大内密档《太祖皇帝钦录》中,5月23日,朱元璋有一道圣旨给到朱济熺,里面通篇没有讲任何实际的政务,老朱只是给这位长孙讲了一个五代十国时后唐皇帝李存勖的故事。6天后,朱元璋就召朱棣进京。倘若燕王真的谋反,当年李存勖可是亲手杀掉了意图叛乱的叔父李克宁。燕王也是朱济熺的叔父,朱元璋的意思,还需要说得更明白一些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