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情感纽带是什么意思 就是链接你们情感的枢纽!比如家庭的纽带就是孩子!
问题二:维系男女之间感情的纽带是什么? 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拥有,但拥有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去爱他!!
当你经历过爱与被爱,学会了爱,才会知道什么是你需要的,
也才会找到最适合你,能够相处一辈子的人。
但很悲哀的,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种种原因真心相爱的人并不一定能在一起;
你最爱的,往往没有选择你;
最爱你的,往往不是你最爱的;
而最长久的,偏偏不是你最爱的,也不是最爱你的。
只是在最适合的时间出现的那个人,
才会真的和你永远在一起!
没有人是故意要变心的,他爱你的时候是真的爱你,
可是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是真的不爱你了,
他爱你的时候没有办法假装不爱你;
同样的,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假装爱你。
当一个人不爱你要离开你,
你要问自己还爱不爱他(她),
如果你也不爱他(她)了,千万别为了可怜的自尊而不肯离开;
如果你还爱他(她),你应该会希望他(她)过得幸福快乐,
希望他(她)跟真正爱的人在一起,绝不会阻止,
你要是阻止他(她)得到真正的幸福,就表示你已经不爱他(她)了,
而如果你不爱他(她),你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他(她)变心呢?
爱不是占有!!!
你喜欢星星,不可能把星星拿下来放在脸盆里,
但星星的光芒仍可照进你的房间。
换句话说,你爱一个人,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拥有,
让爱人成为生命里的永恒回忆,
如果你真爱一个人,就要爱他原来的样子──爱他的好,也爱他的坏:
爱他的优点,也爱他的缺点,
绝不能因为爱他,就希望他变成自己所希望的样子,
万一变不成就不爱他了。
真正爱一个人是无法说出原因的,
你只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心情好坏,你都希望这个人陪著你;
真正的感情是两人能在最艰苦中相守,也就是没有丝毫要求。
毕竟,感情必须付出,而不是只想获得;
分开是一种必然的考验,
如果你们感情不够稳固,只好认输,
真爱是不会变成怨恨的。
两人在谈情说爱的时候,
最喜欢叫对方发誓,许下承诺我们为什么要对方发誓,
就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对方,我们根本不相信情人,
而这些山盟海誓又很不切实际。
海枯石烂、地老天荒,都不能改变我对你的爱!
明知道海不会枯、石不会烂、地不会老、天不会荒;
就算会,也活不到那时候。
许下诺言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许下可以实现的诺言,
最好是承诺做不到的事,
反正做不到的,随便说说也不要紧,
请记住:“不可能实现的诺言最动人”
在爱情里,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讲的人不相信,听的人也不相信 ……
茫茫人海中,你遇见了谁?谁又遇见了你
问题三:招聘过程中 感情纽带有什么作用 5分 首先,我们需要界定的情感不仅仅包括个人情感,更包括民族情感、对国家的大爱,是一种非功利化、利他性的正当情感。情感起到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的纽带作用,而利益更多是一种调节的手段。在我们当下这个功利泛滥的社会里,资本的组合,相互依赖让我们显得有点眼花缭乱,当我们真正想找到一些关系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真正的关系从来只存在于那些以纯正美好的情感为基础的联结中。
第二,对方辩友举出李世民与兄弟一起长大,一起打江山,有着血浓于水的兄弟之情,可最终为了争夺皇位,还是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两位兄弟的例子,更振振有词地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试图证明利益在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上起基本纽带作用的观点。可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当彼此的关系仅靠利益维系时,一旦彼此的利益发生变化,导致共同利益不复存在时,相互间的关系也就土崩瓦解了,正如例中的李世民,当他为了争夺皇位这个利益时,就不惜手刃同胞兄弟一样,当利益处于不正当状态的时候,它就是破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致命因素了。正所谓以才交者才尽者情绝,以色交者色衰则情衰。事实上,面对选择时,我们每一个都必须面对情感与利益的融合协调问题,所以我们要在充分权衡各种因素的前提下,力图让自己具备既为个人所悦也为社会所容的利益观和情感观。
第三,对方辩友反复多次质问我方假如用一千万买断自己与爱人的感情时,将作何选择,试图以此论证在金钱诱惑面前,情感的苍白无力。诚然,在市场把一切社会细胞都货币化了之后,以钱为本也就成为某些人做出选择时的主导法则了。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金钱不是万能,更不能带来一切,其所能带来的快乐仅仅是暂时的,仅靠金钱无法换取真真正正的幸福感、归属感。换句话说,金钱单单是获得幸福感、归属感的条件之一,而绝非充分条件。俗话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当你用“一千万”去横刀夺爱时,实际上是在用利益破坏对方彼此间的情爱关系,而同你建立新的情爱关系。此时,利益并没有在任何层面上起到维系人与人关系的作用,反而成为分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当你在“一千万”和“与爱人的情感”面前,选择前者的时候,唯一能证明的就是你与对方的关系只是一种浅薄的露水情缘,甚至仅仅是逢场作戏而已。更进一步讲,只有彼此用心守护、经营好相互间的感情,自觉 各种诱惑,一起努力奋斗,才能最终收获情感上的完满和利益上的满足。
第四,对方辩友后来承认在爱情、家庭关系上,情感是维系它们的基本纽带,但这些关系在形形 的社会人际关系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因此从总体上讲利益在更大层面上起着维系人际关系的基本纽带作用。殊不知,家庭作为构成社会的细胞,其在引导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正常化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基础性作用。正所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只有家人之间,爱人之间相濡以沫的情感才从根本上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趋于稳定、和谐。另一方面,放眼其他各色社会人际关系,假如以利益作为维系这些人际关系的基本纽带,将利益作为社会交往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话,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的不良社会风气的潜滋暗长,导致在社会各个群体和各个角色之间,在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存在越来越严重的信任危机。而信任是任何一个社会能够正常运作的最基本前提条件,一旦社会群体与角色之间出现以利益最大化为导向的隔阂之后,信任自然解体,社会也跟着解体。在这个层面上,功利化的利益即成为破坏人际关系的刽子手。因此,从根本上讲,情感在维系除爱情、家庭关系外的其他社会关系上,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不然,正如汶川地震发生后,四面八方的人救援,这当中又发生了多少感人的故事,将作何解释?现>>
问题四: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1)正是上片宿雨初干,一一风荷举这一熟悉的景致引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两片之间感情纽带的是荷花这一意象,上片的风荷举与下片的芙蓉浦对应。荷花又名芙蓉,菡萏等。
(2)这两句炼字的功夫了得。“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的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的淋漓尽致。“风”造成了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
问题五:孩子真的是感情的纽带吗? 人们说孩子是夫妻感情的纽带,可以让夫妻生活更加美满。但美国研究人员八年调查所获结果却令人惊讶。研究人员发现,90%的夫妻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对婚姻满意度下降。
感情降温
美国丹佛大学在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下随访218对夫妻。
调查结果显示,第一个孩子降生后,绝大多数夫妻感到生活改变,包括家庭财务支出和夫妻生活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90%的夫妻因而婚姻满意度下降。
英国《每日邮报》10日引述丹佛大学心理学家斯科特・斯坦利的话报道,以上结果并不意味着没有孩子就不会经历夫妻感情“低迷期”,只是这一低谷来得相对较晚。
“没有孩子的夫妻经过(婚后)一段时间也会感觉婚姻质量下降。只不过孩子的出现会加速这一过程,这种感觉在孩子出生后的(夫妻)调整期尤其明显,”斯坦利说。
这一调查结果发表于美国《人的性格和社会心理杂志》。
夫妻差别
调查结果显示,婚前同居和收入较低的夫妻更容易在孩子出生后感受情感低迷期。
研究人员说,夫妻若婚前同居较长时间,可能形成固定的二人世界生活习惯,一旦由新生儿打破,会感到压力,导致夫妻感情降温。
另一方面,收入不高也容易使夫妻因孩子而对婚姻生活不满。
当然,并非所有夫妻都会在孩子出生后经历情感低迷期。
“一些夫妻说,他们的感情在孩子出生后更加牢固,”研究报告说,“与收入较低、结婚时间较短的夫妻相比,那些结婚时间较长、收入较高夫妻因孩子遭遇的婚姻问题似乎少一些。”
另类幸福
研究人员说,以上结果不能一概而论,孩子并非家庭幸福的“破坏者”。孩子的出生可以让一个家庭更加完整,带来不同于婚姻幸福的家庭幸福。
斯坦利说:“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幸福。婚姻带来的幸福可能会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失色,但夫妻共同营造家庭带来的幸福和满足却会因此变得更加完整。”
“这种幸福更积极有力,只不过不是本项研究的关注点,”斯坦利说。
先前一项类似调查显示,为人父母者比没有孩子的人消沉。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现代社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因为如今的父母不能像前几代人那样,从家族得到足够的帮助。
问题六:什么是水的外表火的内涵感情的纽带力量的源泉 爱情是水的外表火的内涵感情的纽带力量的源泉。
杯子,被倒进开水,滚烫的感觉,这就是恋爱感觉。水变温了,杯子很舒服,这是生活感觉。水变凉了,杯子害怕,也许这就是失去感觉。水彻底的凉,杯子难受,把水倒出。杯子舒服了,但不小心掉在地上,摔成一片一片的,发现每一片上都有水的痕迹,知道心里还爱着水,想再爱一次,却不可能了。
问题七:搭石是乡亲们什么的情感纽带 赞颂了搭石什么精神
联结着乡亲
们什么美好的情感
赞颂了搭石什么精神
联结着乡亲
们什么美好的情感
赞颂了搭石什么精神
联结着乡亲
们什么美好的情感
问题八:感情都是指什么 感情是什么?
感情是一架心灵的天平,但砝码却不知重量;感情是一道难解的方程式,谁也解不出它的答案。
感情是什么?
感情是春天的小草,不经意间便悄悄萌发出莹莹的绿意;感情是满怀春心的杨柳,只要一扬手,便招徕了阵阵柔风;感情是艳丽的鲜花,用不着涂脂抹粉,便会招徕纷飞的彩蝶。
感情是什么?
感情是枝头的黄莺,灿烂的喉咙里总有动人的歌;感情是夏夜里的青蛙,不消你请,便为你合奏一首蛙鼓曲;感情是身着绿袄的蝈蝈,美妙的 也有迷人的情怀。
问题九:友谊是什么 友谊是联系情感的纽带 友谊是一种来自双向(或交互)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任何单方面的示好,不能称为友谊。
友谊以亲密为核心成分,亲密性也就称为衡量友谊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罗杰斯(Rogers,1985)对这种亲密性作了三点概括:
(1)能够向朋友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秘密;
(2)对朋友充分信任,确信其自我表白将为朋友所尊重,不会被轻易外泄或用以反对自己;
(3)限于被特殊评价的友谊关系中,即限于少数的密友或知己之间。
问题十:情感的背离,什么意思 背离是背向远离的意思。它的反面是,面对面的亲密聚合。背离是对双方感情纽带的挑战,发展到极致、无法挽回的结果就是分手或离婚。
背离可以指感情双方,一方主动背离另一方,也可以是双方相互背离。
社会静力学就是从静止的状态去研究社会,是研究一般的社会关系、秩序、结构及其性质的学说。简而言之,社会静力学是关于人类社会自然秩序的一般理论的预备性考察。 孔德主张社会学研究应从经验事实出发,认为个人是社会的构成要素,个人的特性关系到社会的特性,因而个人是社会最基本的经验事实。首先,人有感情和理智两种资质。感情资质使人喜好变化、厌恶忍耐,理智资质使人为了生存而忍受长期、枯燥、单调的劳作。前者一般处于绝对优势,所以人总是容易感到疲倦。但在社会进化过程中后者不断发展,削弱了前者,使人接受哪怕是最不合意的活动,并把它转变为必要的活动。两者的关系如何,对人类社会性质具有重大影响。孔德主张,人应发展比动物高出一筹的理智资质。其次,人的感情可分为个人感情和社会感情。个人感情倾向于利己,甚至使人为了满足个人本能需要而置道德于不顾。社会感情倾向于利他,使人爱人如爱己。在现实社会中,人的利己本能往往占绝对优势,但不能由此认为人性从根本上是不道德的,因为个人的利己本能是现实生活中“第一个不可缺少的动因”。孔德说,个人感情给我们的社会活动指出了目的和方向,若没有它,个人对社会生活就会漠不关心,甚至反过来抵触社会感情,有损于社会利益。他有句名言:人不爱己,焉能爱人。因此他主张,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不是消除个人本能的支配地位,而是妥善协调个人感情与社会感情,使二者相得益彰。 孔德十分重视对家庭的研究。在他看来,社会起源不是个人而是家庭,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组织是个人本能和社会本能的调和。家庭是利己的,又是利他的,所以对个人本能和社会本能具有调和作用。个人本能和社会本能是决定社会起源、性质的东西。这是说,社会性质不是由生产方式而是由人的意志、感情决定的,因而是明显的历史唯心主义。 孔德认为家庭生活的协调规律是爱与感激。关于家庭的社会学理论归总起来是研究两种关系,一是男女两性从属关系,二是长幼从属关系。前者创造家庭,后者维系家庭。男子在体力、智力上优于女子,所以女子从属于男子。两性关系的凝聚力在于“爱”,而爱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在女性手里。男女关系不平等却能表现出完善的和谐。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子女应服从父母,长幼之间的维系力在于“感激”,家庭生活由家长调节,全家服从家长,小辈服从长辈,妇女服从男人。家庭关系的原则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在社会生活中,政府负责调节,政府是社会本能(利他心)的自然产物。政府的职责在于防止知识和社会解体、调节社会关系和巩固社会秩序,人民必须服从政府。
利他主义是伦理学的一种学说,一般泛指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社会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的原则。是指那些靠牺牲自身生存和生殖而增加其他个体生存机会和生殖成功率的行为。有些是表现型层次上的利他;有些是基因型层次上的利他;有些是彻底的利他行为,即表现型和基因型均是利他的。------摘自
《社会静力学》是法国孔德社会学理论的两个组成部分之一,与“社会动力学”相对。着重静态地研究一般的社会组织结构、关系、性质秩序、规律。
出发点如下:
首先,人有感情和理智两种资质。感情资质使人喜好变化,厌恶忍耐;理智资质使人为了生存而忍受长期、枯燥、单调的劳作。前者一般处于绝对优势,所以人总是容易感到疲倦。
但在社会进化过程中后者不断发展,削弱了前者,使人接受哪怕是最不合意的活动,并把它转变为必要的活动。两者的关系如何,对人类社会性质具有重大影响。孔德主张,人应发展比动物高出一筹的理智资质。
其次,人的感情分为个人感情和社会感情。个人感情倾向于利己,甚至使人为了满足个人本能需要而置道德于不顾。社会感情倾向于利他,使人爱人如爱己。在现实社会中,人的利己本能往往占绝对优势,但不能由此认为人性从根本上是不道德的,因为个人的利己本能是现实生活中“第一个不可缺少的动因”。
孔德说,个人感情给我们的社会活动指出了目的和方向,若没有它,个人对社会生活就会漠不关心,甚至反过来抵触社会感情,有损于社会利益。
主张
孔德认为人人都有利己(个人本能)和利他(社会本能)两种心理,社会生活起源于这两者的调和。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其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社会的细胞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一个小社会,而社会正是按家庭的方式建立起来的,社会是家庭的总和。
他有句名言:人不爱己,焉能爱人。因此他主张,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不是消除个人本能的支配地位,而是妥善协调个人感情与社会感情,使二者相得益彰。
自利还是利他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些人则慈眉善目,忍辱礼让,有一副谦恭待人的好气度。修心必先修德,养身须先制怒。也许有人会说,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生活在充满矛盾的世界上,谁不曾遇到过生气别扭、令人气愤发怒的事呢?然而,生气发怒无论从人体养生还是修心养性上讲,都是有百害无一利的。古人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宽怀大度,忍辱不辩,自然就能远离是非,无忧无虑,度过一个逍遥自在的人生。
《论语·卫灵公》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小不忍害大义”;民间也有“忍能生百福,和可致千祥”、“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养太和”的谚语。唐代张公艺写的《百忍歌》中说:“仁者忍人所难忍,智者忍人所不忍。思前想后忍之方,装聋作哑忍之准。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结邻近。忍得淡泊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勤苦有余积,忍得荒*无疾病。”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的大堂上也曾高悬着“制怒”的警言,这说明中国的古人们对发怒的危害性早有认识。林则徐官至两广总督,一次他在处理公务时无法克制,盛怒之下把一只茶杯摔得粉碎。当他抬起头,看到自己的座右铭“制怒”二字,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因此立即谢绝了仆人的代劳,自己动手打扫摔碎的茶杯,表示悔过。与人相处时,不分是非曲直、话不投机动辄发火,这是一种没有涵养的表现。火气太大的人,应该像林则除那样,要有自知之明,加强修养,注意“制怒”,心平气和,以理服人,不可放纵心头无名之火,否则既伤害他人又伤害自己。
中国古代的中医,对于“怒”有着精辟的论述。中医认为,怒皆由气而生,气和怒是两个孪生的兄弟。由怒忿不平,而怒火勃发。怒气会使“血气耗,肝火旺,怒伤肝”这些常识早巳被人们所熟知。而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生气、盛怒而身亡者。俗话说:“一碗饭填不饱肚子,一口气能把人撑死”。历史上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在恼恨暴怒之下,口吐鲜血而亡的故事人人皆知。世人的许多怒气大都来自贪欲与私心,邻里之间的争吵,马路上的争吵无非为了一点小利,或受了一点小损害。如果能用一颗淡泊的心对待世上的功名利禄,怒气自然就小了,也就不会为了一点小小的得失而大发雷霆。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让一般人感到生气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能把发怒的心态转换为感激的心态,就能化怒气为祥和,到达高尚的精神境界。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智慧;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让你学会了忍耐;
感激生命中所有结缘的众生,因为他们的存在使你的人生丰富多彩!
苦难利他的个体影响因素
按:分两次登出2018年在《南开学报》第四期的文章“生于苦难的利他: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中的第三节,并做了节选,在体例上也有所调整,去掉各种参考文献。如果通过苦难反思能产生更为广泛的利他,恐怕就是最高级的和最有价值的认知和行为。
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对苦难事件的认知代表着受难者对所经历苦难的看法,这会影响受难者的行为表现,影响其是否会产生利他的倾向和行为,只有合理地调节经历苦难后自身的消极情绪才有可能促使利他行为发生,与受助者相似的苦难经历则会通过唤起受难记忆和提高共情水平而激活利他动机。
1 对苦难的认知和归因
苦难对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往往与受难者如何看待创伤事件有关,认知因素影响着人们对创伤事件的心理表征、注意、解释、记忆和对未来危险的预期。个体对待苦难的方式能够使人们从创伤后脆弱的、不信任的感知转变为更积极地看待他人和世界,因为个体的心理弹性往往比人们通常所预测的更为普遍和强大。研究发现,个体对苦难的解释是预测其在创伤后恢复和成长的重要因素,个体将自己在地震中的经历看作是“幸运”的会有助于其以一种更为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和应对创伤,利他行为产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当人们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解释时,对积极生活事件作持久的、普遍的和内在的归因,而对不良事件作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是一种乐观的归因方式,反之,则为悲观的归因方式。四川5·12大地震后受灾的羌族人民因其民族独特的群体性生活方式以及丰富的民间艺术使得地震后所感受到的悲伤感和孤独感相对更轻,这种小族群的认同也能带来内心深处源源不断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加之对天神怀有敬意,认为遭遇天灾死亡是“天收”,是天命不可违,这种对创伤事件较为乐观的解读和应对方式更利于他们进行创伤后成长,从而更有可能产生利他行为,也就更有利于受难者的心理恢复和创伤后成长。
创伤事件还会使个体失去从前的意义系统,因此恢复创伤的中心任务就是恢复“破碎的、假设的”世界,并在生活中寻找新的意义和价值。在创伤事件后,受难者甚至旁观者都会对“生命”、“人生价值”、“生活意义”等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因为为了生存,受难者不得不为无意义的苦难创造意义。Midlarsky认为,利他可以创建或增强人生的意义,通过利他,个体可以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认知能力,积极地解读苦难,从而更好地应对苦难。可见,对苦难进行乐观的归因和重新理解苦难所具有的意义可以促进受难者心理上的转变,从而去支持和关心他人。但是,如果过分关注苦难事件本身,容易使人难以察觉他人的痛苦感,失去对助人相关的信息的关注,产生相反的效果。
2 对自我情绪的调节
有研究显示,助人行为会在遭受过更多苦难的个体中表现得更多,而苦难后强烈的痛苦感可能是助人动机产生的最初来源。这证实了消极情绪也可引发助人行为,但是这种“坏心情—好行为”现象也存在例外,并非所有的消极情绪都能引发利他行为,消极情绪对成人和儿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有研究认为,内疚感是引发助人行为的主要消极情绪。成人处于内疚、悲伤或其他消极心境时,助人行为有助于抵消不良感受;而助人行为对儿童不能起到类似的奖赏作用,儿童并不能从助人中得到很多快乐。因此,经历苦难后带来的消极情绪会增加成人的助人行为,对儿童则不会有相同的作用。
然而对成人来说,这种消极情绪也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对消极情绪进行适当的管理才能促进助人行为的产生。Wakslak等人的研究证明,内聚痛苦会导致助人行为减少,包括对社会上弱势群体的支持减少。如果个体聚焦自我痛苦感过多、情绪控制失败,那么帮助他人的意愿也会大大减少。因此,管理破坏助人意图的消极情绪对增强利他的动机倾向十分必要。
3 相似的苦难经历
根据消极状态解除假说(Negative State Relief Hypothesis),在目睹他人受难时,经历过苦难的个体的痛苦感会增强,因此会通过助人行为来帮助解除或缓解他人的受难状态。尤其是当此苦难与自己从前遭受的苦难相似时,从前自己受难的记忆会被激活,会更主动更迫切愿意对他人施以援手。还有研究者发现,曾经经历过暴力伤害的警员和经历过与患者相同的心理疾病的心理健康从业人员比缺乏同样经历的同事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工作投入,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相似的苦难经历带来的积极作用。
相似的苦难经历不仅会通过激活受难记忆而带来利他行为,也会通过提高个体的共情水平间接引发利他行为。共情是利他情感来源的一个主要因素,虽然关于共情的准确界定在学界仍存在较大的分歧,但有国内研究者通过总结相关文献提出了一个相对较为准确的定义:共情是个体面对(或想象)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情绪情景时,首先产生与他人情绪情感的共享,而后在认知到自我与他人有区别的前提下,对其总体状况进行认知评估,从而产生的一种伴有相应行为(外显或内隐行为)的情绪情感反应,且主体将这种情绪情感和行为指向客体的心理过程。共情包含了情绪和认知两大主要成分,有过相似苦难经历的个体在目睹他人经历苦难时相关记忆会被激活,通过观点采择理解他人的经历并产生认知共情,进而通过想象产生情绪共情,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并激活自身的亲社会动机。有研究者提出,情绪共情能够诱发亲社会行为,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此外,也有研究发现,共情水平和帮助行为都会随着感知到的与受害者经历的相似性而增加。Barnett与同事的研究发现,与没有被强奸经历的妇女相比,有过被强奸经历的妇女对其他被强奸妇女经历的描述表现出了更高水平的共情。这一研究也表明了苦难经历的相似性与共情之间的关系。此外,高共情引发的高利他在紧急情境中会更加明显。当处于紧急状态时,经历过苦难的个体更易观察和感知他人的求助需求,发现更多的助人机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