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来佛祖是佛教的创始人,而玉皇大帝是中国神话中的天帝,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传承或管辖关系。
在佛教中,如来佛祖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佛,他的形象通常是双手合十、盘腿打坐的姿态,代表着慈悲和智慧。而在中国神话中,玉皇大帝被认为是众神的领袖,他的形象通常是一个头戴金冠、身披龙袍、手持权杖的老人,代表着权力与威严。
因此,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是不同宗教和文化体系下的两位重要神灵。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要知道欲界六道轮回是: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你知道“天”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天界的一切天人,也包括玉皇大帝。凡是在六道轮回之内一切有情(六道众生),皆都比六道轮回之外众生(如佛、菩萨、缘觉、声闻)低。只有六道轮回之外(如佛、菩萨、缘觉、声闻)才是最贵。也就是说(只有四圣法界)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才是最大的。
你们猜“玉皇大帝”和“阿罗汉”,谁贵谁轻呢?
佛曰:阿罗汉贵。因玉皇大帝(也叫天帝,即是天,还在六道轮回之内,尚未跳脱三界)是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而阿罗汉(又称自了汉,已经断除了见思烦恼,证得了有余涅槃,一旦证得此果位,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小乘佛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究竟果位。虽然属于出世间圣人中最低的位置,但毕竟也是个圣人,依然超出了天帝四条街的等级。是在六道轮回之外,已超越三界的)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所以阿罗汉更贵,是天帝(天人道的帝释天,低于基督教的耶稣七层天的修行境界、神通力、福德力、寿命、禅定力量、智慧度与断除烦恼度、清净度与慈悲力、行政神权力与地位、善良度与情感力,即是玉皇大帝)的上级。天帝见阿罗汉,皆要诚心礼拜,叩首顶礼。要知道天帝(即是天,天乃六道轮回内),虽是天、地、人(天界、地府、人间)三界之内的极小王帝、极轻小天王,有神权的神仙。但终究是尚未超脱三界的六道凡夫,也有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根据地藏经记载,无间地狱之所以叫做无间地狱,之四原因:“是无论男女、种族、年龄、贵贱、或龙、或神、或天(“天”指的是三界二十八天中的一切诸天老天爷,更何况是玉皇大帝,乃超级低级的老天爷也,也叫天帝,幸亏下面还有个四大天王垫底,不然还挺伤人家心的,他的上级只要是高于他的忉利天皆是他的上司、老大、座下)、或鬼,有了造罪行恶的业感,堕在这地狱里,都是同样的受苦,所以叫做无间。”你仔细看,有说过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吗?因四圣法界有情是很至高无上的果位,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彼岸。且超出六道不在三界中,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即永不打入无间地狱的。要知道,不但阿罗汉比天帝生命昂贵、连三界之外的一切辟支佛,一切阿罗汉,皆都比天帝尊贵的。如:降龙罗汉、伏虎罗汉、坐鹿罗汉、长眉罗汉、欢喜罗汉及其他(她)所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皆都比天帝大的,知道吗?
天帝即是天,天仍然在六道与三界中,是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而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缘觉、声闻)很至高无上的果位,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且超越了六道不在三界中,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天(天帝)也有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但他知道因果业力的恐怖,不敢造业而不作恶业,导致机率较小。而四圣法界有情是永不堕入无间地狱,可能性机率完全是零的。天(天帝,也叫玉皇大帝)是比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低的,且四圣法界皆是他的上级。简单划分一下:佛乃老大(“佛”是佛教中的至尊,是全宇宙第一尊贵的生命。任何高贵的神灵与非神皆无法超越,是九法界有情的大BOSS)、
菩萨老二(“菩萨”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功力高强、威神力不可思议,是仅次于佛的果位。且无论比:“地位、神权、智慧、善良、福报、法力”皆低于佛。只有佛才是全方面最究竟圆满,无上正等正觉的圣贤)、
辟支佛老三(要留意“辟支佛”非佛,他只是也带了个“佛”字而已,他与“佛”比起来相差还很悬殊的,就如同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其实他比圣贤阿罗汉中的四种果位都高,但连比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皆低的,他们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
阿罗汉老四(别说是阿罗汉,就算证得了阿罗汉中的最低果位,声闻须陀洹。就已经受人天供养,是“天”的上级与导师)、
天(三界二十八天中的一切上天,天帝也在其中)乃老五的。
天帝也与我们南阎浮提世界的人那样,也有七情五欲之心。“七情”所谓:喜、怒、哀、惧、爱、恶、欲。“五欲”所谓:财、色、名、食、睡。这五欲也就是地狱的五条根,我们应立即将这五条根给斩断才行,再清净我们“身语意”的五欲作业(注意:只有欲界天的六层天皆有五欲之心,但只要修行到达了色界天与以上,皆永离五欲,皆彻底清净了五欲之毒,不再受欲望所控制)。且还有“贪嗔痴”三种烈毒(所谓:贪心生饿鬼、嗔心生地狱、痴心生畜生)。再且也是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念地藏王菩萨名号积修功德的。而佛、菩萨皆不是。
华严经里面讲过:“我们众生造业深重,弄得灾难重重,民不聊生。玉帝受命于须陀洹,昔日奉须陀洹的一道旨曾跪拜观世音菩萨七天七夜,恳求菩萨大发慈悲,消灾增福。”可见,玉帝是多么的仁慈啊!
佛教把一切众生分成十大类,也就是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天界、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前四种是已经解脱了六道轮回,生死苦海的圣人。后六种是还没有解脱生死轮回的六道凡夫。即要生生世世根据自己所做的善恶业去或好或坏,或高或低的地方受生,受业力支配。新的一生开始,善业成熟就到三善道,天、人、阿修罗去享受善道的生命。如果恶业成熟了就被迫转到三恶道出生。没有一成不变的生命境界。都被善恶业所牵引去感受苦乐不同的生活。玉皇大帝是天人,也是由于做了善业,受善业所牵出生到天界。但这生结束了还要受善恶也牵引再去其他道投生。所以他是要生生世世受业力牵引在六道或好或坏的环境中生存。但是六道中乐少苦多,到善道有如长时间掉到海里的人刚出来喘口气,又掉到下面去了。很苦。而四圣法界众生是了脱了生死苦海,不再下堕的圣人。观音菩萨当然是已经脱离生死苦海,离苦得乐的圣人。而玉皇大帝这生福报受尽,如果以前有恶业还要去三恶道受生,做畜生,饿鬼,下地狱。这样反反复复没完没了。因为不觉悟就业,造业就要受善恶报。佛下生,为众生宣讲破迷开悟,了生脱死的方法。使一切众生都能依照他讲的方法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
在佛教中,“阿罗汉”与“玉皇大帝”那个级别高呢?
次第而下:
佛---菩萨(大乘)---辟支佛(缘觉乘)---阿罗汉(声闻乘)。之后还有声闻三种果位:阿那含(三果)、斯陀含(二果)、须陀洹(初果)。
以上,前四种是圣人,已经解脱生死。后三种虽然暂时没有解脱生死,但是,即使是初果人,也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即可解脱。因而,这些有情。都不是凡夫了。
再而下之:
天人(玉皇大帝也在其中,且常受阿修罗的攻打与欺凌,受尽种种伤害与辛酸)---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这六种有情(六道众生),虽然因善恶果报有高低差别。前三者名为“三善道”,后三种名为“三恶道”。然而,并无本质区别:皆是凡夫,皆未能解脱生死。完全有可能下坠地狱,在六道中升降沉浮不止。如《优婆塞戒经》云:
“诸外道等,获得非想非非想定,寿命无量劫,若未得解脱分法,应观是人为地狱人。”(非想非非想定,是天界最高层次;解脱分法即部分的解脱法;最起码是声闻初果:须陀洹)
如上,合“六凡四圣”为“十法界有情”。涵盖一切有情。需要注意的是:十法界有情,各各具足“佛性”,皆有成佛的可能性。因而才有诸佛教化众生,令其解脱生死,乃至究竟成佛。
建立以上知见,楼主就能明白:玉皇大帝与阿罗汉,一者是凡夫,一者是圣贤。犹如天渊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一切众生毕竟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这个问题要从十法界讲起。佛陀告诉我们,全宇宙也就是包含我们地球的空间由十个不同的能量空间组成,其中分为六凡界和四圣界,六凡界就是我们常说的“六道轮回”,分别为天道(神仙界)、阿修罗道(半人半神)、人道(我们)、旁生道(动物)、饿鬼道、地狱道,这里面的生命体因为都存有爱欲烦恼的缘故,都在反复转世轮回,逃不出六道轮回。而四圣界则由彻悟宇宙真相、没有烦恼爱欲的修行者组成,分为声闻道(听闻佛法而悟道)、缘觉道(没有听闻佛法的机会但能凭借自己的经历悟道)、菩萨道、佛四个层次的生命体。
所以玉皇大帝在六凡界的最高一层,天道里面的天人,有福报的神仙,但是仍处于六道轮回中。对于所有的低级天人而言,他是领袖人物,故称“神头”;对于成佛的预备人员,他却是小老末,相隔太悬殊了,故称“佛尾”,也就是“神头佛尾”;佛则是四圣界的最高一层,如来也就是佛的别称;而观音菩萨则仅次于佛,他们比玉皇大帝高出四、五个级别呀(请注意,是高出四、五个“特大”级别喔)!
当然是阿罗汉大。要知道四圣界有情果位永远是至高无上的。且超越了三界,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而玉帝虽是六凡界中最高级的一道,但还在六道与三界中,终究要受着轮回之苦。
四圣界是了脱了生死苦海,不再下堕的圣人。是永不受三恶道之苦,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而玉帝这生福报受尽,如果以前有造作了恶业,就要被业力有所牵引即堕入三恶道中,还要做畜生、饿鬼、下地狱。是一直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玉皇大帝是比四圣界有情低的,且四圣界皆是他的上级。
玉帝见须陀洹是要礼拜的。因佛教网上记载:“玉帝见到须陀洹皆要下跪礼拜,且须陀洹下的每一道命令、使唤、旨意、吩咐,玉帝都不敢违背。且须陀洹在玉帝面前自称“本座”,玉帝竟连抬头看须陀洹一眼都不敢。”且佛教书籍上也是这样讲的。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这是什么意思呢?
即:这个偈颂当中讲到了,在天上天下,对整一个上下的世间当中,都没有像佛这样子了不起的、殊胜的、至高无上的、不可思议的,在十方世界也没有谁能比得上佛。世间的一切我都见完了,就是没有见到一个能像佛这样子最尊、最上、最高贵、最第一的。为什么佛陀能够成就这个偈颂的功德呢?我们应当知道,这就是般若让佛陀成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佛。因为他证悟了般若、他现前了般若、他圆满了般若,所以他是天上人间最尊、最上、最高贵、最第一,十方世界无法比拟。世间的一切见多了、见尽了,也无法像佛陀这样子。
世间事离不开因果定律,就不要操心了。有四圣法界之圣人在做主宰,是全宇宙最高领导与统帅。有护法龙天在执行,一心听从上级的每一道命令、使唤、旨意、吩咐。
护法龙天指的是天龙八部。天龙八部又称龙神部、八部众,是以天龙为首的八部鬼神像。天龙八部分别是: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迦。据佛经讲,天龙八部因受到佛的教化,皈依佛法,并以护持佛法,保护众生为天职。
天:梵文音译的简称。即佛教所说的众天神。包括著名的护法二十位诸天中的大梵天、帝释天、大自在天、四王天、大功德天皆是佛经中所谓的护法神,他(她)们一心以守护众生为动机,以听经闻法为修行,也以根据众生的善恶身语意来执行奖励与惩罚,一心听从上级的旨意,来建立因果业力的运行。在我国石窟造像中很早就出现了天部的形象,如云冈窟第8窟窟门两侧,雕出了摩醯首罗天和鸠摩罗天。
龙:梵文音译的简称,与和我国的传说中的“龙王”或“龙”有相仿之处。佛经中有五龙五、七龙王、八龙王等名称,古印度人龙很是尊敬,对德行崇高的人尊称为“龙象”。并认为下雨是龙从天海中取水而洒下人间。我国民间也有这种说法。云冈第11窟顶、第10窟的窟门上有龙雕像,在敦煌第158窟唐代壁画中也有龙的形象。
夜叉:梵文音译。是佛经中的一种面目狰狞,能腾飞,能土遁,能食鬼,还能伤人鬼神。分地夜叉和飞夜叉。地夜叉,怒发上冲,形似鬼怪的杠托人像,如云冈石窟中的石塔下层常见这种造像;飞行夜叉,作飞行状,手托莲花或博山炉,如云冈第7、8窟前室窟顶上刻有这种造像。
乾闼婆:梵文音译,又称为“香神”,意为变幻莫测。是服侍帝释天的专管演唱俗乐的乐神之一,演奏的音乐威力极大。乾闼婆的形象为头戴八角冠,左手执笛,右手拿宝剑,如普陀山普济寺就有这种造像。
阿修罗:梵文音译“阿修罗”,意译“不端正”、“非天”等。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极其丑陋的怪物。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位恶神,曾与帝释天激烈作战,后成为天龙八部之一。
许多石窟的门两侧,雕出阿修罗作为守护神的形象,三头六臂或八臂,上身裸露,双手持日月或弓矢。如云冈石窟第6、7、9窟的壁画及天井上就有这种形象。
迦楼罗:梵文音译,即金翅鸟神。佛经中讲金翅鸟为佛的护侍,住于须弥山下层,靠食龙维生,人身鸟头,有时全身呈鸟形。迦楼罗就是大鹏金翅鸟,云冈石窟第6窟后室中心塔柱顶端有各种迦楼罗浮雕。敦煌158窟的唐代壁画中,金翅鸟变成了头戴鸟冠的武士形象。
紧那罗:梵文音译,相传是专门演奏法乐,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所以称为“人非人”。在石窟中常见的伎乐、歌舞天人,应是紧那罗的形象。普济寺的紧那罗是马面或鹿盛典,半裸体,手中持乐器形象。
摩喉罗迦:大蟒神,也是一种乐神。人身而蛇头,或头上顶一条蛇,或是蛇面,手中持笙,或腰系腰鼓,手执鼓槌。
参考资料:
上天毕竟是仙,也会转世轮回吗?也会出现天人五衰相现吗?
即:上天还只是一介凡夫,肯定是要轮世轮回的。等到上天的天福将享用尽了,快要失去生命的时候,便会出现天人五衰相现:
(一)头上花萎。
天人戴的帽子是花做成的;等到五衰相现的时候,这花冠帽子就谢落了。
(二)衣裳垢腻。
天人的衣服是不需要洗,总是洁净;但等到他的衣服上一有了垢秽,就知道他快死了。
(三)腋下汗出。
天人的身上不出汗;等他五衰相一现,两腋汗出,身体和胳臂中间的地方就出汗了。
(四)身体臭秽。
天人的身上总有一股香气,总是放香;等他五衰相一现的时候,身上就有一股臭气,臭气入体。
(五)不乐本座。
天人总是坐着,坐在那儿有一种禅定相;等到五衰相一现的时候,禅定相就没有了,也不知道坐着好,还是站起来好,站起来又坐下,坐着又站起来。
在这个时候,他就该堕落了;一堕落,或者就转饿鬼、转畜生、下地狱,或者做人,都不一定的。
极为简单之讲,欲界天人五衰相现情节是:1、衣服开始变得垢秽,微尘可以落到他的身上。2、头上的鲜花,开始枯萎。3、腋下开始流汗。4、身体变得臭秽。5、不乐于端坐于本座之上。(以前曾与他们嬉戏玩乐的天女们,一见到这五衰相现的情节,皆立即远离。这些天女也挺现实的呀)
以上叫大五衰相现。还有小五衰相现,小五衰相现是什么呢?

(一)乐声不起。
天人的声音都非常之美妙;等他五衰相一现的时候,声音就变恶声,不美妙了。
(二)身光忽昧。
天人的身上都有光亮;等到小五衰相一现的时候,身上的光就黯然失色了。
(三)浴水着身。
本来天人沐浴的时候,身体不沾水,像玻璃似的,有水就流下去了,不会着身;但小五衰相一现前时,沐浴的水就会沾在他身体上了。
(四)着境不舍。
他遇到什么境界,就着住在境界上,不能舍离境界。
(五)眼睛数瞬。
小五衰相一现前时,身体非常的虚弱,不强健,没有气力了。还有,天人很少睁开眼珠来回地转动。但是小五衰相一现前时,天人的眼珠就来回来回地动,这叫眼瞬。
另外又有七衰说,这七种其中包括有大五衰的五种。
(一)光灭。他的光没有了。
(二)花萎。头上的花冠凋落了。
(三)色变。天人的相貌很圆满的,但是他衰相一现,就变了;本来很好看的,现在变成不好看了。
(四)衣着尘埃。
(五)两腋汗出。在胳臂底下出汗。
(六)身瘦。天人不需要吃什么补品,身体也不瘦。但是他这种衰相一现时,身体也就瘦了。
(七)不乐本座。离开自己所坐的位子。
小五衰、大五衰、又有七衰说,这些都是天人天福尽时所现的相。所以,即便天人福报特别大,寿命也特别长,但是福报也有享尽的时候,仍然有堕落的可能。所以,我们还是要听闻修习佛法寻求究竟解脱,而不是一味的求不究竟的人天果报!
《佛的九种无上殊胜》
一、身无上。是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没有可以超过他的。
二、道无上。佛以大悲心自利利他,度脱无量无边众生,世出世间没有可以超过他的。
三、见无上。佛以正戒、正见、正威仪、正命之法成就正果。佛陀的见地,世出世间没有可以相比的。
四、智无上。佛具足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能遍知一切法,辩说融通,了无凝滞,世出世间的智慧没有能和佛相比的。
五、神力无上。佛有不可思议的神通之力,世出世间所有的神力都比不上。
六、断障无上。佛能断除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世出世间没有可以超过的。
七、住无上。佛本住于大寂灭定,其中有三种住,一是住于圣人之位,二是多于天中住,三是多于净土中住。世出世间众生安住之处没有超过佛的。
八、权无上。佛成就了全宇宙间第一强、第一烈、第一惊人的神权,掌管九法界内一切有情无情,主宰业力,统冶宇宙。世出世间皆比不上的。
九、福无上。佛已具备了全宇宙间所有的福报与享受。舒润身心,欢乐无限。世出世间任何美妙的享受皆没有可以相比的。
这九种胜事,菩萨也已部分获得,但远不及佛圆满。佛还证得了十八不共法,此十八种功德唯佛独有,菩萨无法证得,所以称为“不共”。另外,菩萨已断分段生死,但是尚有变易生死,而佛已断此二种生死,安住于无住涅槃中。
对于西游迷们来说,最遗憾的一件事莫过于孙悟空没有和玉帝斗上一场,即便悟空提着金箍棒打到了灵霄殿外都没有见到玉帝一面(原著中),读者们都哀嚎他们有生之年还能见到两位神仙打架吗?但是,他们二人真的没有交过手吗?
答案是有。孙悟空曾经和玉帝交过一次手,而且,最后的结果也是非常清楚明了的,两个人之间额比拼谁胜谁负呢?其实,如来早就告诉了读者答案。孙悟空什么时候和玉帝交手的呢?在取经路上。
孙悟空随着大部队走到凤仙郡时,这里的百姓们早已是怨声载道,几年不下雨让他们这些靠天赏饭吃的农户们几乎绝了粮,平时一碗水都要分三顿喝,生怕连进食的机会都没有,悟空在外面打听了一圈,把他们的惨状都看在眼里,在善心的驱使之下,悟空找了一趟阎王,希望靠着他的这几分薄面为老百姓们求来一场雨。
但是,往常特别容易说话的龙王当场掉链子,他摊摊手耸耸肩表示他也没有什么办法,想要求雨就得去找玉帝,凤仙郡这个地方已经被玉帝划为重点观察对象,悟空没有难为他,驾着云去了天庭。玉帝见了猴子仍然吹胡子瞪眼,即便悟空把嘴皮子说破了都不改变主意,良久,猴子才得知了玉帝和凤仙郡的恩怨。
原来三年前玉帝在外巡游时路过凤仙郡,看到凤仙郡的领导和自己的夫人吵架中途,将进献给玉帝的瓜果们一把扫到了地上,这一行为完全触怒了玉帝,这位掌门人当即下令不许给凤仙郡下一滴雨,他一定要给这些凡人一点教训。
在孙悟空的百般纠缠之下,玉帝终于松了口,告知他解决的办法:除非鸡吃完米山,狗啃完面山,烛火把铁链烧断,龙王才能给凤仙郡下雨。看过86版西游的同学们肯定觉得这点要求没什么,八戒和悟空上天走了一趟就全给解决了,但是,原著真是如此记载的吗?
悟空得到玉帝的口头承诺后返回凤仙郡,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理了一遍,又让郡守写了一封道歉信,随后悟空独自一人返回天庭跑腿——
行者笑道:“我昨日已见玉帝请旨。玉帝着天师引我去披香殿看那三事今已善念顿生,善声盈耳。适间直符使者已将改行从善的文牒奏上玉帝去了,老孙因特造尊府,告借雷部官将相助相助。”
悟空在天庭凡间来回跑了几趟,玉帝才松口说下雨之事。这时,可能有人有疑惑了,孙悟空不是能大闹天宫吗?为啥不和玉帝打上一架,他哪里到处托关系呢?不是孙悟空不想和玉帝斗,完全是因为他斗不过人家,如来在悟空大闹天宫时劝过他一句话——
“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玉帝是拥有2亿年寿命的大佬,还是一位经历过1750劫的高手,而孙悟空呢?他是个寿命不足1000岁的初出茅庐的小子,还是个没有经历完“三灾利害”的社会小白,如此悬殊的战斗力,悟空哪里还敢硬碰硬?这么看来,悟空果真把玉帝说的话放到心里了。
假设如来佛不出手,玉皇大帝也可以派其他人搞定孙悟空。
孙悟空的实力其实很有限一、杨戬对战猴子时,对猴子是压着打,此前散仙已经详细论述过,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散仙之前的文章。
二、猴子从八卦炉出来后,这一路上实际上没有遇到什么对手,书中有一句话: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也就是说,这两个天界最低端的战斗力不敢阻拦猴子。
接着,猴子一路打到通明殿里和凌霄殿外,此时遇到了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王灵官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好杀…… 他两个斗在一处,胜败未分。
佑圣真君也就是真武大帝,他手下一个副官就能跟猴子打成平手,不过,更厉害的他自己却没出手,他干出了什么事呢——又差将佐发文到雷府,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
打了一段时间后,还是不分胜负。
玉帝就直接请如来佛来了。
能打败猴子的神仙多了去了1、太上老君等三清,这个没争议,老君的芭蕉扇(对于老君只是扇火用的扇子)、葫芦(装丹药的)、玉瓶(插花)、幌金绳(裤腰带)、金刚镯(牛鼻环),这些法宝都可以秒杀猴子,老君随便派个徒弟或青牛都可以搞定猴子。
2、太乙真人,他的坐骑狮子就可以打得猴子变狗熊。
3、28宿中的中等水平的奎木狼只是略逊于猴子,如果28个一起上,猴子不够打。
4、玉帝本人出手,或王母出手均可轻易搞定猴子,但他们地位高,亲自出手太掉价
5、其他多了去了。
为什么诸神不敢出手从原著可以看出,猴子对于天界来说,其实就是个流氓,天界诸神,特别是高手不愿出手。原因有三:
1、随着玉皇大帝坐稳三界至尊的位置后,对诸神的管理过为严苛,不满的声音其实遍布朝野。猪八戒只不过是调戏嫦娥,放到人间也就是性骚扰,行政拘留+罚款+赔钱也就够了,玉帝竟然把他免职后再打下凡间做猪;沙和尚更冤枉了,打烂琉璃盏,也就是个酒壶,放到人间也就是扣点工资,玉帝竟然把他打下凡间不算,还天天用飞刀插他,太过于残暴,失去了诸神的神心。
2、玉帝作为至尊,当然有猜忌心理,越是厉害的且身处高位的神仙,越不敢出手,干掉猴子这么大一桩功劳,玉帝肯定要封赏,对于真武大帝、北极紫薇大帝这种高阶神仙来说,本来地位就及其尊崇,实力强劲,再立大功不是找死。这就是所谓的功高不赏。
3、玉帝想引进佛教势力来平衡道教,通过让如来立功,可以打响如来的名头,用如来来挑战三清的权威,自己则可以居中调和,收取最大利益。
在天庭中,长期以来,道教势力一家独大,玉帝一直要看三清脸色;有三清这三个太上皇在,三清在天庭中的弟子当然首先是听三清的,而不是听玉帝的。
除了三清、玉帝、王母五大山头以外,还有一些小的派系,实力越来越强,如北极紫薇大帝、真武大帝。就连自己的外甥杨戬,都听调不听宣,培植出较强的势力,成了神界一个小山头。
在西游记中,如来是至高无上的佛祖,超度生灵,而玉帝是掌管天庭的皇帝,有人认为如来的地位高于玉帝,那是否如此呢,那我们从如来与玉帝的唯一一次碰面说起吧。
在第七回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和各路神仙都拿他没办法的时候,只好去求如来帮忙,如来镇住孙悟空之后,玉帝为了表达感谢,请如来来参加参天大会,如来毕恭毕敬的来了,不敢推诿,待如来回到灵山之后,向弟子吹捧自己受玉帝之邀参加参天大会,还请他坐了首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如来很在意玉帝对他的评价,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玉帝的地位更高一些,但是如来的法力更强一些。
他们处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各司其职,很难区分谁强谁弱,在关键时刻都是会互相帮忙的。
而太上老君这个人物,实际上就是老子被神话了,成为天上的太上老君,他居住在兜率宫,受玉帝的管辖,他主要是为玉帝熬炼仙丹,所以玉帝与太上老君之间,就像是皇帝与道士之间的关系,皇帝想要长生不老。
如来与太上老君也没有太多的瓜葛,如来的法力会高于太上老君,因为如来可以很轻易的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而太上老君想把孙悟空放进炼丹炉里烧炼,无料却将他炼成了火眼金睛,由此可见如来略高一筹,但是太上老君有一个法宝叫金刚琢,曾经收了如来的金丹砂,可见太上老君的法宝非常厉害。
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如来三方在不同的地域做着自己份内的事,在关键时刻,他们会鼎力相助,都是位高权重的重要人物。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唐僧师徒以及各路妖怪,应该就属天上的各路神仙了,每当孙悟空遇到降伏不了的妖怪时,神仙总会出面解决。其实这一切都在玉帝的掌握之中,毕竟玉帝掌管着三界,妖怪也罢,神仙也好,都在他的管控范围内。
孙悟空不怕玉帝的原因
如来在《西游记》里的地位和玉帝其实是平级,如来是佛教的统治者,玉帝是道教的管理者,他们互相不干涉。但是因为玉帝管理者三界,权利还是比如来大的,所以如来对玉帝还是要恭恭敬敬的,但有一个人丝毫不怕玉帝,他就是孙悟空。咱们来看看孕育他的石头上刻了什么。
我们先来说下孙悟空和玉帝的交集。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玉帝拿其束手无策,只能派人去请了如来来收服,从这里可以看出,孙悟空是真正不忌惮玉帝的。后来如来派孙悟空去保护唐僧,这也说明了孙悟空的直系领导是如来,而非玉帝,所以他和玉帝的交集自然也比较少。孙悟空每次遇到困难时,都是直奔天庭去搬救兵,大家看在如来的面子上都会帮助他,所以他求助于玉帝的几率很低,相当于他和玉帝也是各司其职、互不打扰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看孙悟空的出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有印象,《西游记》第一回合就有交代孙悟空的出生,他是从一块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过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据说这是女娲娘娘补天时漏下的一块石头,本身就是一块有灵性的石头;而且石头上面写满了道教的文字。
据记载,这是一块"昆仑胎",里面孕育的生灵非常有灵性,但它是走两个极端的,要么是魔童,要么是仙童,没有人能改变他的生长,只能任其发展。所以当孙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时,玉帝还是报了一些期望的,结果却出来了一只顽劣成性的猴子,连玉帝都拿它没有办法,毕竟石头上刻了道教的文字,即使是只大逆不道的猴子却也是道教孕育出来的产物,只能认了。这也是为何孙悟空不怕玉帝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