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最初就是一个的严肃平静地方,不管是亲戚家的**还是贾府的下人们都能够在这里自在的生活,特别是元春开启大观园给众人居住之后,大家都能在大观园活得张扬且快乐,可是这美好的一切都被王夫人下达抄检大观园的行为给毁了。抄检大观园,各处都引发不同程度的毁坏。
这一次宝玉的怡红院晴雯怒倒百宝箱,秋爽斋探春大怒,还打了抄检大队为首的王善保家的,迎春屋里司棋因为私情被撵走,惜春入画因为替哥哥私藏物品被撵走,宝钗因为没被抄查而自动搬走,反正各处都不平静,黛玉的潇湘馆也被查抄,为什么还能保持风平浪静呢?
第一,抄检大观园,触动探春“家族自我毁灭”的序曲,所以她反应激烈抄检大观园是一件破坏性很强的事情,特别是对贾府的自身而言。一个大家族外界的伤害一时半会是不会触及到根本的,可是内部自我的破坏却是致命的。
探春很有家族责任感而且她负责管家,她深知这些道,所以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她清醒而难过,她很想叫醒这些负责抄检的人,可是这一切不过是她自己一个人在唱戏罢了。探春已经很生气了,可是没有眼力界的王善保家的还故意来搜探春的衣服,于是探春顺手就给了她一巴掌。
探春说的这些道理,王熙凤也是明白的只是她没有办法对王夫人说清楚这个道理,所以她是故意或者说借探春的口告诉众人抄检的危害,所以在这里停留了很久,王熙凤的目的达到了,于是也带着众人去往下一个地方了。
第二,王熙凤故意不查宝钗的蘅芜院,宝钗为了自证清白和避祸搬走宝钗和探春的反应完全不同,是因为她们受到的影响不同。按理说既然抄检大观园,那么每个院子都会被检查,可是王熙凤就以“不查亲戚为由”,偏偏不查宝钗的芜院,于是宝钗就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因为没有检查,所以就不知道蘅芜院到底有没有事,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宝钗就得担着了。
宝钗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姑娘,这一次抄检大观园是贾府比较大的一次波动,如果今晚查了芜院,那么她还可以暂留,可是现在她是不得不走了,即是为了自证清白,也是为了躲避贾府的内部危机。贾府这一次之后就会出现了逐渐败落的情景,所以宝钗这个时候搬走是最好的事情,贾府的任何事情都不会危及到宝钗。
宝钗是一个很明达的人,她在贾府的生活就是“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这个时候宝钗离开贾府是她必有的选择。贾府抄检和她无关,那么她的离开而是悄无声息,即便面对大家的挽留她也毫不动摇。
第三,抄检大观园来的突如其来,这个时候保持平静才是道理黛玉平日里就是一个敢做敢说的人,可是这一次面对抄检大观园,她反而是最为平静的那一个,潇湘馆经历一番抄检之后却依旧风平浪静。这不是黛玉被吓到了,而是她此时需要保持冷静。
抄检大观园是突如其来的事情,大家都不知道这项举措到底意义何在?所以此时静观其变才是正理。王夫人因为“绣春囊”而发出抄检大观园的命令,这个时候不被人注意和在乎才是最好的做法。
王夫人介意的人就是黛玉和宝钗,宝钗在心中觉得无事,王夫人想要抄查的人就是黛玉,这一次潇湘馆抄完一点事情都没有,那么大家的关注点正好从潇湘馆移开,所以这个时候黛玉什么事情就是比价好的。其次,黛玉和潇湘馆本身都没有什么事情,那么黛玉也无须发声,这种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无须作为。
总的来说,王熙凤这一次组织抄检大观园,大家不同的反应都是各有根源的。探春的大怒是必然,因为她是贾府三**,她的家庭责任感让她不得不说出心里话,不能不妨碍抄检的人,只是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他们完全都不懂;宝钗的搬走是自证清白,也是无言的反抗,她主动搬离大观园是为了保护好自己避开贾府的危机;黛玉的不发声也是为了保护自己,能够让潇湘馆在乱世里保持风平浪静,这也是一种能力和智慧。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薛宝钗一家人,自从进了贾府之后,便一住不走了,即使是日常支出自己担负,但是这么一大家子,长久住在贾府,确实是有些尴尬。长久住在贾府的还有林黛玉,但是林黛玉当初本身就是被贾母派人请了几次请来的,又与贾府众人都是亲戚关系。虽然花销是贾府出,但是当初来贾府时,也只是带了一个丫环婆子。贾府一顿饭都花销颇多,再多养一个林黛玉根本不算什么。
相比之下,薛家住的越久,他们的处境也就会尴尬,想要与贾府联姻的野心也就更加显露。但是薛姨妈都带着薛宝钗走到这一步了,换句话说,脸已经豁出去了,自然没有轻易就撤的道理,肯定是不达到目的不罢休。
对于薛姨妈来说,她与王夫人是姐妹,又是大家族的夫人,即使真的住下就是不走了,她的身份在那里,没人会议论什么。但是薛宝钗不同,她还只是一个未出阁姑娘,倘若真的长住不走,难免会落得名声难堪。而这么一大家子人住在贾府,尴尬也只是被大家可以忽略,倘若一旦拿到台面讲,对于薛家的人尤其是薛宝钗来说,都是极为难堪的。
而查抄大观园事件,就暴露出了薛家人住在贾府的尴尬处境。王熙凤直接没有检查薛宝钗的住处,理由是她是客人。但是说好听是客人,说难听,也就是说大观园的人包括林黛玉都是自己人,只有薛宝钗是外人。任薛宝钗之前如何避免住在贾府的尴尬问题,她也在这一次事件中被撕下了脸面。
更令她难堪的是,她本想就这么找个理由,静悄悄地搬出去,不成想,这事就这么被探春说破。探春直接说薛宝钗其实就是被撵了,并且这走了,即使不回来也是可以的。这话听了,薛宝钗心中大概想找个地洞进去,故意不提的话,就被探春这么说了出来。但是看探春与薛宝钗之前的交往,探春对薛宝钗还是十分客气周到的,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想要跟着撵薛宝钗走呢?
探春是贾府中少数的清醒之人,她早已经看透了贾府的腐败与不作为。但是这种事情,说白了也是自己家的家事,家丑不可外扬,在她心里,薛宝钗怎么说确实是客人,就让她这么住下去,贾府更加衰败不堪的境况都会被她知晓。而探春又是一个要强之人,自然不想如此,因此趁此机会也想让薛宝钗离开。
除了是对贾府的维护,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为了薛宝钗好。探春怎么说也与薛宝钗相处了这么久,都是同龄人,没有什么仇恨。薛宝钗这样住在贾府,不知道有多少闲言碎语会去抹黑这个千金**。
况且这次事件也证明,贾府始终没有把薛宝钗当做自己人,再要住在这里,就更加难看。作为一个相处还算不错的同龄人,探春也想劝薛宝钗搬走。只不过她心直口快,心思单纯,话就那样说出来了,让听的人有些难堪而已,但是实际上是在为薛宝钗考虑。
《红楼梦》中贾府有“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元春在宫中是贵妃,探春在贾府关键时刻也能不掉链子,四个女子中有两位人才,已是难得。对于探春来说,自己不只是要面对贾府未来的理财之任务,对于心目中的嫂子到底是黛玉还是宝钗,也一定有自己的评判。
我们先来看来看黛玉是个什么样的人,会有小性子,会多愁善感,女生的缺点她占了不少。但是在关键时刻她敢于为自己发声,这是薛宝钗不敢做的,也是她和黛玉的差距。而这种性格,恐怕在真正处事时就会有障碍,毕竟有话藏心里,做事情又怎么能做的成功呢?
探春能管家确实不容易、很难学,但是像记账算钱这种东西,主力需要一人就够,第二个人如果干活利索还行,要是有什么问题,耽误的是两个人的进度。探春和宝钗配合得好,那还好说,要是这其中有什么岔子,可是宝钗却又不管不说,耽误的是公事不说,还影响探春的发展。
其实对于探春来说,自己是没有什么野心和追求的,也不指望身边的朋友有什么地位和权力,日后能帮助自己。像迎春、惜春,虽然在贾府是个小透明,但是探春照样对她们一视同仁,不会厚彼薄此。但是宝钗却只会看利益选择对人如何,宝钗这种家庭和追求,和探春就不是一个等级的,换句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就算宝钗以后是她的嫂子,那二人也不会上升到知心朋友的关系。
客观地看,宝钗还会有影响探春日后的发展。就书中这种趋势,贾府也是有要把探春培养成第二个王熙凤的心思的,虽然她出身只是庶女,但是贾母从来不顾这些表面工作,只要探春有才能,就愿意培养她。
若是宝钗一家日后“入驻”贾府,薛姨妈加上那个不懂事的儿子薛蟠,指不定要给探春添多少麻烦。而且宝钗是有管家的野心的,不会放任探春跻身自己之上,若是日后给探春找麻烦,同样令人头疼。
相比之下,黛玉虽然口头上不饶人,但却不会去追求贾府权柄,在钱财方面也看得比较轻。虽然有时候黛玉会比较较真,但是一不会耽误探春公事公办,二不会影响贾府的发展,有时候目光犀利的黛玉说不定还会有什么点子,难说是不是个贤内助。虽然黛玉不会管家,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日后才不会和探春有这方面的冲突,只要管家的在平时的供给上不亏欠黛玉,她也不会有什么无理要求。
探春确实不参与宝玉和谁成亲这码事,但是为了自己与贾府的发展,再加上平日里黛玉、宝钗和探春的关系,还是这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黛玉更让自己看重,适合做探春的嫂子,不止不惹事,还广结善缘,也更有生活情趣,有了她的贾府,才会熠熠生辉。
我觉得探春更多的还是喜欢黛玉,和黛玉在一起玩更单纯有趣。
第一,探春和黛玉之间更亲密,关系也更好。
探春兴起发起了一个诗社,大家对这个活动都特别的喜欢。黛玉更是提了很多好点子,比如大家不要受辈分的约束,都要起一个诗号。
探春的号就是黛玉给解释的,探春叫“蕉下客”,黛玉找到了“蕉叶覆鹿”的典故,说探春是鹿,把大家都逗乐了。黛玉会开玩笑的人都是黛玉喜欢,和有趣的人。
探春也给黛玉起了绝美的一个号“潇湘妃子”,黛玉很喜欢也很认可这个号,如果不是了解,探春起的号怎么会对黛玉的脾气。
黛玉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真诚待人,刚开始相处的人也许会喜欢宝钗,但是相处久了就会更喜欢黛玉,因为大家的相处是纯粹的。
而且宝钗老是一副大人的模样,一般人都和她亲近不起来,就没有看到探春和她有这样打闹玩耍的情景。
第二,因为在黛玉临终的时候探春还陪伴在她身边。
锦上添花的不一定是朋友,但是雪中送炭的一定是朋友。黛玉在快要弥留之际,探春还依然守护在她的身边,那个时候宝玉正在成亲,如果探春与宝钗更好,自然该去祝福。
可是就在黛玉这样无依无靠的情况下,她还是来了,说明她心中是有黛玉的,是记挂着她们的姐妹情谊的。
第三,探春和宝钗同行相斥,交流多半是工作上的。
探春和宝钗一样心中都是有宏伟抱负的人,这样两个人多少会有一些摩擦。虽然探春和宝钗一起管家,但是交流也多半只是工作上的。
探春没事的时候就去探望生病的黛玉,也许只能和黛玉随便说几句话,探春也不会觉得烦,赵姨娘顺道也会去探望黛玉,是不是也有探春的缘故呢!
42回:因为黛玉在宴席酒令中说了《西厢记》里的两句词“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没有红娘报”,而《西厢记》属于禁书之列的,所以宝钗跟她谈心,说女儿看书已经不是有德得了,她们既然识了字也该看些女诫之类的书,不可以进入邪门歪道;黛玉感叹宝钗悄悄的提醒,所以心里很服气,从此更敬重宝钗了;且说宝钗等吃过早饭,又往贾母处问过安,回园至分路之处,宝钗便叫黛玉道:“颦儿跟我来,有一句话问你。”黛玉便同了宝钗,来至蘅芜苑中。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宝钗冷笑道:“好个千金**!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黛玉不解,只管发笑,心里也不免疑惑起来,口里只说:“我何曾说什么?你不过要捏我的错儿罢了。你倒说出来我听听。”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搂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宝钗笑道:“我也不知道,听你说的怪生的,所以请教你。”黛玉道:“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不说了。”宝钗见他羞得满脸飞红,满口央告,便不肯再往下追问,因拉他坐下吃茶,款款的告诉他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56回:众婆子去后,探春问宝钗如何。宝钗笑答道:“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探春听了点头称赞,便向册上指出几人来与他三人看。平儿忙去取笔砚来。他三人说道:“这一个老祝妈是个妥当的,况他老头子和他儿子代代都是管打扫竹子,如今竟把这所有的竹子交与他。这一个老田妈本是种庄稼的,稻香村一带凡有菜蔬稻稗之类,虽是顽意儿,不必认真大治大耕,也须得他去,再一按时加些培植,岂不更好?”探春又笑道:“可惜,蘅芜苑和怡红院这两处大地方竟没有出利息之物。”李纨忙笑道:“蘅芜苑更利害。如今香料铺并大市大庙卖的各处香料香草儿,都不是这些东西?算起来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还有一带篱笆上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藤,单这没要紧的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几个钱。”探春笑道:“原来如此。只是弄香草的没有在行的人。”平儿忙笑道:“跟宝姑娘的莺儿他妈就是会弄这个的,上回他还采了些晒干了辫成花篮葫芦给我顽的,姑娘倒忘了不成?”宝钗笑道:“我才赞你,你到来捉弄我了。”三人都诧异,都问这是为何。宝钗道:“断断使不得!你们这里多少得用的人,一个一个闲着没事办,这会子我又弄个人来,叫那起人连我也看小了。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人来:怡红院有个老叶妈,他就是茗烟的娘。那是个诚实老人家,他又和我们莺儿的娘极好,不如把这事交与叶妈。他有不知的,不必咱们说,他就找莺儿的娘去商议了。那怕叶妈全不管,竟交与那一个,那是他们私情儿,有人说闲话,也就怨不到咱们身上了。如此一行,你们办的又至公,于事又甚妥。”李纨平儿都道:“是极。”探春笑道:“虽如此,只怕他们见利忘义。”平儿笑道:“不相干,前儿莺儿还认了叶妈做干娘,请吃饭吃酒,两家和厚的好的很呢。”探春听了,方罢了。又共同斟酌出几人来,俱是他四人素昔冷眼取中的,用笔圈出。本来平儿推荐莺儿的娘来管理香草,但宝钗自认为不是贾家的人,而跟她的也都不是贾府的人,如果她的人管理园子,肯定有人不愿意,所以还是推荐了贾府的人——茗烟的娘,这样也不会落贾府下人的口实,而且因为有亲戚关系,也不担心弄不好,所以说明宝钗考虑的周到。
探春说宝钗“死住着” ,亦真亦假。
探春最初与宝钗的关系的确很好,她处处维护薛宝钗。海棠诗社写诗的时候,探春极力推崇薛宝钗的诗。
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多,特别是探春与宝玉宝钗一起管家,探春对宝钗有了看法。贾府改革,大观园搞承包本来是探春提出来的,得罪人的也是探春,可是承包人大多是宝钗安插的自己人。人们感谢的是宝姑娘给了她们挣钱的机会,而不是感谢三姑娘!承包之后,大观园里的一枝花,一个果子都不让乱摘,人们恨的是三姑娘。连宝玉对探春拿他和凤姐作法,都不理解,何况其他人?
探春突然发现自己给宝钗做了嫁衣,宝钗是提前实习当荣国府管家人。
当然了,谁当宝二奶奶,探春管不了,她也懒得管。然而,宝钗这些年在贾府的经营,探春看出来了。宝钗对贾府的了解竟然超过了她这个正牌**。想想,一身冷汗。
如今宝钗要回家陪母亲,探春正好一语双关。
第一,撵宝钗回家。
亲戚家好,也不必死住着。你回家吧!姨妈病好了,也不必再回来。
尽管宝钗回家也是回贾府东南角的家,但总比在大观园里强些。贾府的家,你也别管了!
第二,告诉宝钗远离贾府这个是非之地。
探春说自己家的亲骨肉,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你一个外人就别掺合贾府的事了,走了也干净。甄家已经被抄家,贾府也威胁了,宝钗走也对,早日划清界线,免得日后受贾府的牵连。
第三,探春把宝钗搬走的真正原因摆到桌面上。
探春把撵宝钗的罪名安到邢夫人头上。
尤氏笑道:“这话奇怪,怎么撵起亲戚来了?”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宝钗要搬走,是因为抄检大观园,探春这是帮着宝钗说出了自己回家的理由。你们暗地里撵我,我只能走。
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耳光,骂她挑唆主子生事!探春把王善保家的和邢夫人当成抄检大观园的始作俑者。
实告诉你罢,我昨儿把王善保家那老婆子打了,我还顶着个罪呢。探春这是告诉宝钗:你反对抄检,我也反对抄检!我还把始作俑者打了!
鉴于此,探春虽然撵了宝钗,宝钗并未生气,反而问探春为何打人。说过之后,各回各家。
润杨阆苑恭候您多时了!欢迎关注,转发!欢迎留言探讨!这种说法不准确。不是探春赶走宝钗,是宝钗自己要走,探春不过是顺水推舟说了一句看似不挽留还把人往外推的话而已。
说这话的目的,也不是要赶走宝钗,只是一种情绪发泄而已。
王夫人听从王善保家的的建议,决定抄检大观园。凤姐带队,王善保家的打前锋,一行人浩浩荡荡,把大观园弄得鸡飞狗跳。但是宝钗所在的蘅芜苑得以独善其身,因为凤姐一开始就向王善保家的说明不要抄检蘅芜苑,因为宝钗是亲戚,不是自家人。
可能是消息灵通的宝钗得到了消息,虽然没有被抄,但是被特殊关照也就等于洗不掉嫌疑,不如早点离开这是非之地。于是第二天宝钗就找了个妈妈生病需要照顾的理由向李纨辞行,搬出了大观园。
虽然宝钗刻意低调,嘴上说等薛姨妈病好了她还会回来,也不必专门去向贾母和王夫人辞行了,李纨和在场的尤氏都知道怎么回事,也只能顺着她的话,让她出去一两天再回来。但实际上,宝钗是不打算回来的,还把同住的史湘云的去处都安排好了。
此时湘云和探春一起过来,得知宝钗要出去,探春就不像李纨那么客气了,直接就点破了宝钗的真实目的:
探春道:“很好。不但姨妈好了还来的,就便好了不来也使得。”表面看来,是探春在赶宝钗走。但实际上,探春不过是戳破了宝钗的谎言。宝钗说等薛姨妈病好了再搬回来,其实只是为了气氛和谐的场面话,大家都知道她是不会回来的,但都没有戳穿,只有探春一语道破。既然离开是宝钗自己的意愿,探春替她说出来,当然不能说是探春赶她走。
那么,探春在这样的场合直接把宝钗的掩饰撕下,算不算对宝钗失礼呢?
我觉得其实也不算。事实上,平时探春能和宝钗的关系还挺不错,诗社活动时探春没少为宝钗叫好,一起协理大观园的经历也让她们有了“同事”般的情谊,探春个人对宝钗的做法应该是没什么意见的,她说这话其实只是在发泄情绪,并不针对宝钗。在场的人包括宝钗自己也都知道,所以对她这句话并不怎么在意。
探春在凤姐患病期间,治理大观园。抄检大观园时,她为了在婢仆面前维护作主子的威严,“令丫环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人动一下她丫头的东西。“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对探春动手动脚的,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表现出决断果敢的气概。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首先宝钗对自己可以说很严苛,但对于朋友她则出手大方,这是当代职场人值得学习效仿的地方。其次是她的聪明和果断,最后还有她广阔的胸襟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职场中,一个有心而又用心的员工,是要体察领导的难处的,虽然不需要察颜观色,但一旦自己有用武之地之时,一定要挺身而出,那种事不关已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态度很难有提升的可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关心身边的大事小情,是立于职场不败之地的根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早已不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时候。 在职场中如何化干戈为玉帛?团结身边可能团结的所有人?这就要学到宝钗身上难能可贵的豁达,在小事上得过且过,对于不是原则问题上的指责和误解都付之一笑,总有一天清者自清。在重大的人格问题和原则性问题上,一定不能姑息养奸,该出手时就出手。职场关系说穿了就是人际关系,能帮到别人的一定不要吝惜,对于眼前的委屈和责难能忍则忍,能受则受。呈一时之快也可能毁其全部,这样的例子在单位不胜枚举。 我们总是这样,在职场中一次不经心的付出,有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只有真心实意地体察身边人的冷暖才能赢得朋友。很多人对人际关系头痛不已,却没想过,如果付出了,就会得到人们的尊敬。生活中有一位朋友,他父亲去世的时候,我正好在场,他对老伴也就是我朋友的母亲说得最后一句话是:“别太抠门了,这样你一个人也交不下,孩子们都大了,他们都有了另一半了,该放手就放手吧,钱带不到棺材里……”朋友的母亲是个特别节俭之人,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对儿女花钱也是百般挑剔,这让临死之人不能放心离去……我不知道这样的话会不会在生死关头起作用,可我知道,一个人如果太吝啬是交不到朋友的,生活中我们鄙视那些占小便宜的同事,很少愿意与之交往。其实,吝啬并不是根据条件而定的,起决定因素的是性格。 薜宝钗 职场中最忌讳封闭,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都要拿出自己的热情。对上面我们做起来容易些,对那些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也能一视同仁这就不容易了,懂得体谅别人的人才能赢得人心,谁也不知道在今后的职场路上,会碰到什么样的人和事,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多交友,少结怨,尽可能地做到面面俱到。即使你没有这么多的功夫用在这方面,至少你也要把身边人维系好,不能因为怕事,只好尽量什么也不做。但什么也不做,别人最多不说你坏话,却绝不会有什么好话传出来。反而不如宝钗,偶尔麻烦人一回,只要下了重赏,反而可以邀名买誉,比无所作为要好得多。 小事上不注意,就会在大事上栽跟头。在这种可说可不说的事件上,没有必要把还没发生的结果事先预知出来,而且还是不利的一面,黛玉在这方面在职场中很可能会陷入困境。没有良好的同事关系,对今后的工作和发展都存在阻力,这也是当代职场人应该注意的事项。 薜宝钗的处事哲学决不止这些,她的才干和智慧同样令人信服,宝钗协理大观园,同探春、李纨共同管家之时,几乎所有人都把功劳归功于探春,其实宝钗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颁布包干到户的新政时,她便果断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薛宝钗在确定由谁来承包时是绝对公正的,她与探春、李纨三人精心选择了一批忠厚老实,会种地有一技之长的人来承包,薛宝钗却让租到地的拿出一部分钱来分给他们,因为这批人是贾府最低层的人,没能耐没体面,做着最苦最累的活,收入却最少,贴补他们一点也是应当的,这种行政干预的方式是否是最有效的方法还有待商榷,但是它无疑体现出人文关怀的色彩,这一点,就算是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给老妈子们找些事做,但随后可以有丰厚的收益,远比让她们闲着强。因此那些得了差使的人都来给宝钗等磕头,千恩万谢的,只恨不得替她立一块碑去。 总之,从几百年前的宝钗身上,我们可以汲取营养,去除她身上的冷漠,在职场中随心所欲地打拼。在当今的职场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宝姐姐身上的优点,还要学会有效的倾听; 正直、诚恳、热情。倾听让我们能静下心来体味他人身心的需求,肯定对方、尊重对方、赏识对方,学会换位思考。如果职场白领能够得到宝钗长袖擅舞的真传,必定会在名利场上如鱼得水,平步青云,就算捞不到一官半职,至少可以在职场中游刃有余。 做任何事,成功的关键是做人。薛宝钗在咏絮词里写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个“好风”与“力”不可或缺。好风就是好的人脉关系,而“力”则靠得是自己的维系能力。迷糊蛋子济w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