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第1张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是一本由雪小禅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80,页数:320,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读后感(一):愿你有这样的生活

雪小禅全新散文集,2015年仅此一部回归内心之作,岁月、往事、不安与静笃化为岁月沉淀之后的温热家常,一个人享受明亮或低温的光阴,有慈悲的蜜意。

深情笔触记录身边那些真实存在、精神强度饱满的低温女子,最好的生活是活成一棵树,绝非一枝花。日常的动人流淌在寻常的逝水流年中,在一箪食、一豆羹中,在清晨、黄昏的重复中,读来如吹云见日,心灵为之一振。身上衣、篮里菜,瓜菜米香里,日子泛着光泽。一页页翻下去,全是人间真味。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是把自己活成一种方式,活得没有时间、年龄、性别,与光阴化干戈为玉帛,云山梦水,且听风吟。看似薄情,实则深情。恰到好处的孤独与深情,绝不温暖,但足以心仪。

可素琴白马纵横四海,可心怀广宇爱人及人,可花间饮酒续写缠绵,愿你有这样的生活。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读后感(二):在脏乱的世界里矫情地活

这个我必须要来说:太矫情太矫情了!前面的画风真跟安妮宝贝一样的,动不动就海藻般的长发,再来就是麻布长裙。小白鞋,抽烟,偷花,妥妥的抬头45°仰望天空的无病 。刚读完张晓风再来读雪小禅,一个天一个地好么!随意说几个细节你们感受下: 1去看舅母,说“每年来看她便是个隆重的节日”,多大脸?

2写集市上遇到的初中同桌,说人家“矮而胖”,拍个照“一直很局促很拘谨”。还圣母地抱了一下人家后匆匆离开?

3不管写谁,自己总是要窜出来找存在感,借z姐的口说自己“富贵相,心眼好”。借z老师说自己“孩子气”。

4公主病严重。写初中后桌“如兄长异样体贴爱护我”,写自己家境是“同学中最好的”。写无血缘关系的大姐,自然又是把自己往死里疼的“一针一线给我缝在蓝袍子上,整整缝了两天”。朋友的清酒,是因为自己来了才舍得打开的。

5最尴尬的那句(不好意思原句子记不住),说书架上摆满了外国文学,于是让人心生“敬意”,这句话真是把我恶心坏了。中国文学招你惹你啦?

6看到后面,会发现作者不仅仅是安妮宝贝,反而颇有郭敬明的风范儿了。去日本,买茶壶,必须强调是“上万块”。买水得说是“依云”。在广州喝的咖啡必然得是猫屎咖啡。

7最不能忍的是有错别字!313页上居然来了个“夸夸奇谈”,简直不能忍!前面还有哪里有一句明显的病句的,标点加错了引起的,后来倒回去没找出来,但是确实存在。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读后感(三):高强度的精神读物,反鸡汤!

生活越是平淡,内心越是绚烂。以极致的热爱对待生活,纵使生活多数时是无情而冷漠的。

很赞同作者的观点,人生中有一两个知己懂你便可。无关风月,胜似恋人,把每个朴素平凡的日子过成属于自己的良辰。

喜欢这本书的生活态度:朴素真实的生活才更生动。人到一定年龄,慢慢往回收的时候,是一种平静自足的回收。活得从容、无忧,并且有闲情雅致,从容于那些更闲情雅致的事情。然后保持着那些必要的孤单,把过多无用的东西删除,只剩下这简单的几根瘦骨,支撑起最饱满的精神世界,就足够了。

这本书适合所有浮躁世界里焦虑狂奔的人。繁华与喧嚣背后,每个人都渴望一种平静。无论社会如何繁杂,无论人际关系如何混沌,要过简单的日子、美妙的生活。生活的上品,是不着痕迹,把自己融入自然。

沉溺雪小禅的文字,更欣赏她和她所代表的那类特立独行的低温女子的生活方式,带着淡淡的芬芳盛开在尘世,不张扬,不喧嚣,任凭风雨阳光,端然笑在春风里。一个人写作、旅行、唱戏、画画。慢慢地,把日子酿成诗。任窗外雪飞叶落,任红尘滚滚扑打,这诗意隽秀的小世界,固定而清简。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读后感(四):用华丽丽的手笔,写飘飘然的生活。

虽然我标记了“在读”,但实话是:读了两篇,现在已经弃读了。

他把书摔在我面前,只说了一句:你不觉得这只是时代商业炒作的产物吗?

我摇摇头,那算炒作的太失败了。

而我一直思索的是,这本书出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第一,作者难道是想我们放弃现在的奋斗和追求,去深山里过她所谓的朴素平淡的生活吗?

第二,作者难道在宣扬一种“不争不抢、随遇而安。不追求也不跌落”的精神吗?

之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是impossible

于是,恕我愚见,我在这本书中真的感受不到任何鼓舞。

与大多数人一样,除了羡慕书中的那些所谓低温女子的生活,我真的什么感觉都没有。而唯一这个感受,我在玛丽苏小说的女主人公身上也能感受到。

其次,在我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好像看了一个“四不像”。

笔法像前期的安妮宝贝,掺杂了三毛的痕迹,加了一点儿村上春树的意思,还有点儿汪曾琪。

至少我看安妮宝贝(庆山)笔下的男人和女子的时候,他们的性格、追求和命运对我还是有些启发的。

第三个感受就是,作者……挺不谦虚的。令我感到疑惑。

一点儿愚见。当然肯定有人觉得好,就不多言了。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读后感(五):书名给六星,内容给负五星

读《当与君相见》和《素心以莲》后,按捺不住,乱说一通。

首先承认我对这种调调的书或者文章免疫力比较高,买这本书是因为被书名吸引,对其内容期望不高。可是翻了前两篇文章,实在失望甚至厌恶。

第一,词藻匮乏。

书名、目录让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是属灵的。在读完第一篇后,能够明显感觉到作者似乎想表达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读完第二篇,也可以感觉到作者似乎以“大隐隐于市”自居,极力把主人公刻画为那种“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遗世独立般仙人。可是,通篇下来,所有的细节描述都只是器物道具的堆砌,对氛围营造完全依赖于流水账。即使是交换“修仙”心得感悟人生本该如此自我陶醉的 阶段,也是你说我说,妄图用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孔子与众弟子之间的“问答体”来渲染气势与氛围,却完全南辕北辙不得要领,看来可笑。

第二,言之无物。

开篇两篇文章,句句强调的是一种豁达而精致的人生观。也许我性别男,没那么细腻。但我也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看过《还珠格格》的,以作者这种叙事方式,仅仅看几句话就完全明白了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旨。第二篇更是如此,只看名字就知道了内容,更不必说第一篇名字故弄玄虚,完全可以盖在第二篇上。并且我比较讨厌插一副图附一段所谓精要文字的形式:这恰恰证明作者的文字文章部分很难给读者留下印象。

第三,附庸风雅。

很显然,作者认为自己种花养草喝茶遛鸟吸烟饮酒旅游会友就是“名士风流”了。

第四,无知可悲。

这点我十分费解。事实上,许多中国人可能不太恨日本,因为这段历史正在变成一件公案。民族仇恨在全球化的影响下遭到削弱,这些姑且不提。但以作者这么大年纪,会不知道日本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死敌吗?第一篇文章出现“日式茶具”这一标榜脱俗的道具,我以为是顺带提及而已,毕竟作者只会罗列道具。可是第二篇里,提到日本二十余次,并完全以作者所臆想的日本的精神内核为主线,突出衬托作者与主人公的清冽脱俗。“莲”作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形象在这篇文章中荡然无存。作者似乎认为自己可以超越和代表“莲”这一形象,谬以千里!文章用“日本”来形容“清冽”是对“莲”最大的侮辱。作者显然对日本这个民族的文化、社会、精神一无所知:他们是可以在茶社喝完茶、在花舍插完花后杀人放火奸*掳掠的,他们的世界只有所谓尽忠与义务,是没有善恶的,是可以根据需要随便改变道德标准和立场的。作者显然只看到了器具表象,并无意或者有意忘记了那段苦难历史。退一万步讲,中国的这类器具也比日本雅致不止十万八千里。为作者的无知致哀。

第五,植入广告。

各种牌子,车、店、城等等吧,想不起来了,也敲不动了。

作为一个轻度强迫症患者,我实在不能容忍买来的书、翻开的书弃读,但此书是我目前读过排名前三low的书。

其他都可以忍了,拜托第三篇开始,不要再用日本来作正面典型了:这是一种折磨,也是另一种侵略。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读后感(六):许时光花好月圆,愿你爱的都不老

世间有这样的女子,她蛰居于自己的寂静一方,研墨绘画、读书听曲、写字修行,她的一支素笔,为光阴遣词造句,为铭心刻骨的事结绳纪念,为看过的书邂逅的人句读。这样心素如简、宠辱不惊的和婉女子,便是文字伶人,雪小禅。

这是一本文字温淡、柔雅、意境闲适美的书,书里没有盛大繁丽的烟火气息,只有寻常生活里的琐细二三,关于吃茶养花、文房清玩、种菜制衣等等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里的寻常事,但作者却能够让朴素的日子盛开成一朵花,把生活过得如一幅古画,一首诗,把时间统统浪费在生活美学里。这本书,亦如作者本人如莲的脾性,低调宁静,不染尘垢,即便要在这世间为生活的琐事操劳忙碌,但也要出淤泥而不染,要见素抱朴,以文字为道场,修好柔软的心。

老早的,便读过雪小禅的书。只是比起她曾经的作品,这本《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更让我赏心悦目。这本书没有精雕细琢的清词丽句,只有朴素的简,幽淡的美,像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一般自在,又像明清小品文的闲适。作者雪小禅在这本书中写的是这些年遇见的“奇人”,说是“奇”,不如说成是“妙人”,这些人有设计师、手艺人、茶人等,他们落落大方地放下城市繁华,只愿与山水结缘,与古画旧书文玩作伴,于山村小镇里独守自己的一片清明天地,徜徉在自己饱满精神世界里。这些人,好似与浮华红尘拉开了界限,他们不理纷嚣,不迷艳媚,更不耽溺声色犬马的奢靡生活,只守住自己内心世界里的风清月明。

在这本书里,我好似发觉这寻常生活里的幽微风雅之美,宛如是一坛老墨,她染了生活的色,蘸了朴拙的墨,泼出一帧山村田园生活画卷。

她写清净雅人,比如寒玉,比如素莲,比如书林,比如设计师马可,同是对生活心怀敬意与素朴之心的人,他们退居小镇山野,营生着一家小店,在不计时长的小镇时光里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吃茶养花,刺绣缝补,读书听雨,沉湎于花草树木、日月星辰、露水清茶,热爱邻里爽朗坦然的笑声,热爱小狗小猫的慵懒,没有拼了命的奔跑,只有缓下来的日子。当然,这些人并不是仙人,他们也是凡人,也吃过苦、尝过痛,只是如今的他们在看遍岁月浮沉繁华后,选择回归内心清宁世界。

她写日常掌故,写素日里在家中与故友见面相谈甚欢的场景,与友人聊吃食、文物、书籍、戏曲、茶道。一个人如若喜欢一件事物,定会被这样事物的精魂所沾染。雪小禅迷恋草木,她在书中写养花心得,而她活得也像草木,静默欢喜。此外,她也写回忆里的人,写回忆里的旅途,絮絮叨叨的,像是你听她面对面给你说她繁盛记忆里最美好时光里的二三事。

这样心意澹然静若山桂的女子,她以文字为针,用往事作线,在岁月的衣裳上一针一线缝补着那些花好月圆的时光,有清风明月,有禅茶,有老酒,有字帖,有线装书,有旧人。

我作为一个正在奋斗的写作者,读到书中这句话让我思考良久。她写“有时候掌声是多余的,他要的只是懂得”是了,任何一个写作者都要做好人走灯灭的孤独,也许我写的这些文字只是残字冷墨,难登大雅之堂,但我不管有没有观众,舞台搭建好了,灯光亮起,我便表演,哪怕自娱自乐,也是一场圆满。更无妨,像作者书中所言“同道的人,终会相见。”

不过,有人说雪小禅的散文真的很散,零零碎碎的句子,常常读起来会令人感觉“不知所云”。在我看来,恰好是这种“不知所云”给雪小禅的文风贴上私家标签:散淡、碎语。因为她情思细腻、丰盈,所以读她的文章好似看见她给你倒了一壶茶,像寻常老友慢慢地和你说着话,聊生活柴米油盐的琐事,聊戏曲文学,声音温柔但有力量。因为我们平日生活里的聊天通常是“琐碎”的,所以,她把这股“琐碎”带进了散文里,独树一帜地练就自己的文章格局与风格。

在目前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盛行的时代,在以“大”字冠名的“大IP”、“大数据”、“大产业链”的当下,有人说,散文处于瓶颈期了,写散文的作者不利于自身发展,尤其是写生活琐细文艺小资类型的散文。但我觉得,只要有那么一群人愿意读散文,也只要有人写,那么散文与生活美学相结合的精神就一直都在,也如作家黄碧云说过这样一句话,她说五万个读者会让她的写作生活太过喧嚣,她不要那么功利化的写作,她只要五千个读者便足够,能够在文字中彼此映照,见心明性。更何况,这本书不落窠臼,她与寻常市面上所见的散文不同的是,这本《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太唯美,书中图文结合四色印刷,排版文雅,采用的纸张好,选取的配图更加符合这本书古色古香的气质,还附赠老树画画的二十四节气信笺,看得出策划编辑杨帆做书过程中的用心。我想,一个好编辑与一个好作者的相遇,就是一场锦上添花的美事。

寻常生活里的美好与温度,当你摩挲这本书便能感受得到。书中的宁静、安然,书中对生活热爱的精气神,适合在都市里身心疲惫的我们阅读,慢一点,再慢一点,让身体得到休憩,让灵魂得到放松,细心品味,你终究会发现只要多留心身旁的花草树木,多注重节气变化,每个人的生活都能够活得诗情画意。

若是你倦了乏了,愿你美美的睡一觉。等你清晨睁开眼醒来时,我还在。

因为,我温好茶,煮好酒等着你到来。要不然花好月圆的时光没有良人一起虚度,岂不辜负。

书评人/沈善书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读后感(七):世间万物,有美且灵

诚如很多一二星的评论所说,作者在无形中透漏着自己的小孤高,在小细节里强调自己的清新与脱俗,但这就是文人的骄傲与追求,无可厚非,我仍旧是向往她书中这个充满美的世界的。

在她的笔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仿佛游走于世俗之外,不被生计所累,不被物质所困,耽于美与精神的享受,热烈地爱与被爱。

——是我这种文青(伪)的理想生活。

但是,我很清醒地知道,想要过上这样的生活,首先,你得成为一个富有的人———物质的富有,以及才能的富有。

脱离世俗的生活,往往是建立在殷实的经济基础和有底气的才华上。

而这两者,我都不具备。

自抱自泣。

作者于书中极力描绘了精致生活的种种细节,简单粗放的手作、随手采撷的花枝、亲手采集的蔬果、市集淘来的宝贝,粗陶细瓷、铁壶银碗、粗布麻衣、花草鱼虫……有情调极了。

虽然有不少人吐槽矫情与做作,但私认为,能够脱离温饱的局限,享受生活细节与物件带来的精神愉悦,是更精致的人生。

其实说起来,这应该是另一种意义的物欲——当你看到一件美好的器物,想要占有它的迫切;当你终于拥有一件物品,无比愉悦的心情。

为什么美好的事物会让我们产生幸福感?

世间万物,有美且灵。

在东方的观念中,“物”是有灵识。

中国的玉石、手把件,由于与主人的亲密接触,被视为沾染了主人的气味,具有主人的秉性。

在日本,大到山川湖泊,小到生活中使用的器物,都有“灵”。于是他们信奉很多的“神”,对天地充满崇敬,爱护自然。他们对生活中使用的器物,总是带着“珍惜”和“感激”的心情。有无数的匠人为雕琢一件器物花费毕生的深情。

与其说器物有“灵”,不如说是因为你投入的情感,才让它产生了灵识。

第一眼见到它们时的一见钟情,你便与之产生羁绊,在使用它们的过程中,与之进行了一次直抵灵魂深处的交流。

你的灵魂与之契合,使其成为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存在。

于是你不再向对着一个静物,而像是对着一个有趣的灵魂,与之对话,收获惊喜。

于是渐渐耽于“物”。

当然,这不是我疯狂添置书籍、文具、胶带的借口,我只是个爱“美”之人。

拥有这些美丽、有趣的小玩意,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富有的人。

这世界上,求而不得的事情那么多——不爱你的人、一去不回的时光、无法修复的裂痕……所以,能用钱买到的愉悦,是最廉价的幸福了。

在你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有点小爱好,这样的人生是美好的,它会让你对生活还有期待,在冰冷的现实里收获些许温暖。

愿你我都能在这薄情的世界里,发掘每一件器物的价值,发现每一个动人的情节。

爱万物,也爱这人生。

有人说“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不断重复简单的事情”。朝九晚五的工作总是令人羡慕,工作简单轻松大概更令人向往。

以前的我就是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每天重复着简单的工作:打卡上班、打印资料、查收文件、归档文件,偶尔跟着老同事布置一下会议,其余时间就是同事间的闲聊。

下班以后的生活:游戏、同事约酒、KTV等更是成了夜生活的常态。在百无聊奈的时候,刷视频、网络小说成了我打发时间的工具。

2020年疫情期间,由于各娱乐场所暂停营业,下班只能呆在家里。偶然的一次与以前大学里的几个同学聊天,在聊到这些年的经历,曾经的同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而我几乎原地踏步。我突然意识到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得做出改变了。

在经过无数个夜晚的煎熬和挣扎后,我毅然在网上报了很多免费课程,开启学习的模式。但是几个月的努力,却收效甚微。人也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迷茫。

如果说2020年是我脱离醉生梦死的一年,那么2021年就是我认知开始觉醒的一年。

2021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读书写作变现这个课程,免费试听了几节课,我决定博一把,逼自己一下,于是买了后来的付费课程,跟着老师的节奏,进入了35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过程。

从开始的写作小白到四种读书变现文体均过稿,我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

1荐书稿写作,认知上的改变

在刚开始听到荐书稿这个词的时候,按照我以往的理解,应该和书的简介差不多吧。听了小钱老师的课后,对于荐书稿我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荐书稿是分为种草型和卖货型,其中的关键点是吸引读者,让读者种草或者想要买书。

在写第一篇荐书稿的时候,语句的排序上不是很有逻辑,经过老师点评自己再修改后,对于一开始就抓住读者的心,理解更加深刻。开头抓住读者的心,这也是各种文体写作的基层。试想一下,如果一开始不能吸引读者,或不能让其产生好奇,或不能引发读者共鸣。可以肯定,读者是没有兴趣继续读下去的,即使你后面有再好的内容,可能读者也看不到啊。

总之,我收获的不仅是荐书稿的写作思路,更是对读书变现写作的全新认知。在开始的一周里不仅阅读完《认知觉醒》《我的第一本人生规划手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3本书,更是借助这3本书,取得了3篇过稿的成绩。我想这就是我读书变现过程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这种努力后有收获的成长,也是支撑着我继续下去的动力。以至于在后来的几种文体的写作中,在写不下去的时候,前面取得的成绩,总是能够鼓励着我继续前行。

    2读书写作认知突破,我的第二个高光时刻

写书评大纲的时候,方法部分总是不能聚焦到一个主体上,也就是主体部分方法不够硬。豆豆老师的点评建议是,在书中选取与痛点场景对应的三个方法,且最好在书中是这些方法的叙述较多,更容易写。在写书评全文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特别是写主体部分的案例,总是大而空,不够具体。后来按照老师的点评建议,或者用书案例改写,或者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案例改写。感觉总算能写下去了。

当然,按照豆豆老师的说法,现在对于我们基础班的学员来说,选取比较有深度的方法类书来写书评,还是难度较大,这个我深有体会,感觉书里的方法很高大尚,但是要用简单易懂的话去解释这些方法,难得不是一般的大。所以,一开始选取较简单的方法类书,特别是书里关于这些方法的叙述篇幅较大的书,更适合现在的我们练笔。

书评的写作就是在荐书稿的基础上不断突破认知的过程。在经历一周痛并快乐着的阅读、找素材、列大纲、写全文、老师点评后不断修改,最终过稿3篇书评。这大概就是努力后最好的奖励。

    3逻辑递进,课稿就是书评的升级版

关于课稿,一开始的感觉都有点难以下笔,后来拆解了一篇样稿后,我的理解就是,课稿就是书评的升级版,他不再拘泥于一本书中找素材,可以是一本书或者是几本书,也可以完全不借助书,在其他网络平台收集素材,还可以是几者相结合收集素材,在理解了这些后,思路更加清晰。

在写全文的时候,方法不够具体 也曾一度让我抓狂,而豆豆老师的批改点评恰好为我指明方向,然后就是把已经写好的方法部分推翻,重新收集素材,整理素材,再继续写。

总之,把课稿理解成书评的升级版,你就不再畏惧这个3000字的长篇写作。只要牢牢记住“开头扎痛点、主体部分方法硬、过程环节多互动”,并运用在写作过程中,课稿过稿不在是多么难的事。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是过稿的喜悦,更是一种通过思考带来的思维逻辑的跃迁以及克服了对写长篇稿件的恐惧。

    4情感文写作,理性思维到感性思维的转变

对于像我这种从事机关工作5、6年,长期与公文打交道的人来说,要从主打逻辑思维的公文写作一下子转到感性思维为主的情感文,确实有点难度。但是在听了老师的课程后,对情感文,我有了自己的理解。

情感文写作就是一个情感疗愈的过程,在写作中自我疗愈或者疗愈他人。读起来让读者心情愉悦,或者读了你的文章后,能够让读者某些解不开的情节慢慢化开。所以,就不难理解,情感文是以小故事开头作为话题引入,主体部分也同样是故事作案例来印证观点。

在主体部分,我的思路是,先写故事,再对这个故事进行总结,最后引出观点句子的段落。在写故事的时候,引用的故事最好新颖,且这个故事不能是在新闻、报道等各种媒体被写得太多。

在写作的过程,这种从理性思维到感性思维的转变远比过稿的收获更大。而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结合,更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游刃有余,成就更好的自己。

写在最后

最后,写作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就像《认知觉醒》里讲的复利原则一样,积累到一定的量,总会出现拐点,那时候就是爆发式增长的时候,总之,学完课程后,写就是了。

或许人生的每一次成长,都是磕磕跘跘,熬过了那些痛苦和煎熬的日子,总会迎来你期待的高光时刻。

齐帆齐微课

这个世间有一种角色是永远不会变质的,那就是母爱,就像多年前埋在地下的女儿红,多年以后再拿出来依旧不会变质,我想这就是一个母亲的天性吧。

我一直觉得母亲只是人类,但是后来观察一些小动物,我才发现在动物界依旧是如此。鸡会护着小鸡,这类的事情太多了。母爱是一种自然,这种自然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

最近几天看了一本短篇小说,名字叫《狼妻》,是动物大师沈石溪的作品,讲实话我是第一次看他的作品。《狼妻》这部作品被收录在小说集《最后一头战象》当中,作者的作品众多,而且都是动物。

沈石溪绝对是一个动物专家,他笔下的每个动物都有生命。《狼妻》这部小说那只母狼,是一个隐忍性很强一位狼妻。但这只母狼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名字,那就是“母亲。”

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这个作者一点都不知道,是我表弟把这书拿给了我,并且告诉我,这本书是多么地好看。看完之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任何一种动物,它都是有感情的。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猎人打死了一只公狼,他们把公狼的皮扒了下来。那天夜晚听到母狼嗷嗷地叫着,声音十分地凄惨,猎人从狼的叫声察觉到这是一只即将生产的母狼。

他把那只公狼皮缝了一下,穿在身上一个狼丈夫陪在那个即将生产的母狼身边,因为猎人深深地知道,如果没有丈夫的陪伴,母狼和小狼崽儿都会死的于是他决定披上狼皮,让母狼认为这个就是他的丈夫。

那只母狼开心的不得了,母狼丝毫没有察觉这不是她的丈夫,而且十分地开心来迎接他,没过多久,母狼开始发作了,她的孩子们即将降临在这个世界上了。

那只母狼艰难地生下个小狼崽儿,当看到三个孩子的时候,母狼是十分高兴的,世界上母亲是最伟大的,可以为了孩子放弃一切,这世界上没有比母亲这个角色更幸福的了。

小狼在怀抱里安安静静地吃奶,他们还不能逮捕猎物,而母狼必须在小狼身边耐心地照顾他们,捕猎的重担当然落在了猎人的身上,他披着那狼皮,四处地奔走。为母狼和小狼崽们能带来一点吃的。

猎人用他的猎枪打猎,每次他回到母狼身边时,母狼总是热心肠地在他的身上蹭一蹭,当然也有捕捉不到食物的时候,  母狼也是一如既往地迎接他,在他身边环绕着,好像是一位贤妻,丈夫无论做什么永远都会顺从。

                                                                                                                              两个月后的一天,猎人睡着了等他醒来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身上的狼皮已经不见了,好像有人故意把那张狼皮给他扒掉似的。

原来这只母狼早已经发现了,他不是自己的丈夫,只是不能拆穿他,因为几只小狼还不能去捕捉食物,靠她是养活不了的。所以当他一进来的时候,母狼就决定在他的小狼不能捕捉猎物的时候,就伪装到孩子们可以独立地生存,那个时候再来拆穿他。

此时我想到了《藏羚羊的跪拜》中的那只藏羚羊,知道猎人是想射杀它之后,哀求无果,只能跪下去求他,求那个猎人放过她的孩子,可是猎人还是开枪了,最后的结局也是让我很难过的。

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是有情感的,特别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都会拼尽全力来守护自己的孩子。

想知道猎人的结局吗?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书吧。

 齐帆齐书评写作营,打卡第2篇,字数1231,累计2316字。  

大家好,我是轻小说爱好者摘星的红孩儿,一直计划着为这本书写一篇书评,但患有严重拖延症的我就一直拖到的现在。

可能大家认识野川美月老师,可能是因为那套让她声名大噪的《文学少女》系列书,而我则是来自这本《审稿男孩和投稿女孩》,从而喜欢上这个作者的。

基本信息

小说名称:审稿男孩和投稿女孩

副标题:温柔青空所注视的、羞涩大海的故事

插画:えいひ

册数:一卷完结

本书以爽朗的青春恋爱喜剧的载体向读者科普了关于日本轻小说创作与编辑审稿的相关知识,并且阐述了轻小说的魅力,加上野村美月老师细腻的文笔,就算是从未读过轻小说的读者,看了本书后也会对轻小说有个大致了解。

国漫开始兴起,国内的轻小说开始萌芽,同时不少资本都涌向了内容生产的轻小说的板块,二次元文学在这以一年多的时间得到了爆发性的发展。尽管国轻跟日轻不一样,但是这本书可以打开大家对轻小说的一些困惑和误解。

作为一个国内轻小说的作者,看完这本书,我得到的感受就是——

如果国轻也能出一本这样的书,该有的多好。

故事简介(内含剧透):

亲切开朗的平凡高中生青,事实上是轻小说新人奖的审稿专家。那样的他,某天在应征的原稿中,发现了同班同学冰之宫冰雪的作品。被称为「冰之淑女」的孤高少女,竟然会写出充满变化字体和表情文字的轻小说来投稿!

惊讶的青开始产生了「隐瞒我是审稿者的事实、稍微找她聊一下」的想法,经过一些囧囧有神的尴尬搭讪和尬聊后,青发现冰雪其实是个孤独羞涩的女孩子,在她羞涩的请求下,答应帮助让她的轻小说通过第一阶段审查,开始为她的投稿作品提供建议并教其写轻小说,途中双方由于误解、冰雪奶奶的阻拦等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青春创作故事。

故事 结构:

起承转合相当扎实,细心布置的结构让人很有好感。不过一开始用了差不多整整1万字(十分之一)的篇幅描写男主青是如何当上审稿员的,占的篇幅有点多,入题较慢。

故事开篇以男主审稿时发现女主的投稿作品开始主动接近开始,以女主收到该作品的评语单后采取主动表白结束,过程经历的误解和各自的成长让人唏嘘又回味。

情感的铺陈表达与情感线的发展

本书主要有2条情感线,1条是男主青与女主冰雪的主线,另外是冰雪奶奶对孙女(也就是女主)的情感。

作者对两条情感线的铺陈表达各有不同,同样的是前面细心设置的伏笔和铺垫。尤其男女主角的情感表达都写得非常细腻且很有亮点,读来并不会觉得生涩突兀,反而能深有体会、回味无穷。

本书在情感表达方面的最大亮点就是用贯穿全书的冰雪所创作轻小说的男女主人公来喻指本书的主角青与冰雪。

女主冰雪创作的幻想故事里面的男主角“昴”代表现实中孤独一人的冰雪她自己,而女主“安希”则代表开朗温柔的青,虚构故事中两个角色之间对彼此的感情正是现实中男女主角之间那青涩懵懂的感情,两者交互发展又相互影响,令读者看来也唏嘘不已。

另外就是冰雪奶奶对其孙女那复杂的情感,冰雪的奶奶形象塑造得很严厉,但内心一直爱着她唯一的孙女冰雪、因为女儿在婚姻上的遇人不淑,一直严格要求冰雪坚强的性格,足以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情节上虽然有些剧情的神展开让人想吐槽,但是看完结局两人在一起洒花完结后,突然觉得槽点什么的都无所谓了,甚至还想为本书喝彩。

角色 性格和成长:

野村老师太厉害了,书中每一个主要角色都我都印象深刻,根本没有厌恶反感的角色。

而且关于男主角爱看书的特性,大概跟云云喜欢看小说的读者都会有共鸣吧。

开朗亲切的男主风谷青的成长主要是从感情线来体现的,从一开始只是因为好奇与好心的性格帮助冰雪,到后来一步一步意识到自己对冰雪的感情,然后到大声去表达它;

而本书主要是围绕女主冰之宫冰雪的成长而展开的。

孤独羞涩的女主冰之宫冰雪是一个没有写作才华,除了外表以外,其余方面就只是个普通女孩,她透过轻小说的创作重新发现自己、拓展自己的世界,逐渐改变。

在情感方面,她从难为情地请求青教她写小说到渐渐意识到朦胧的情愫到最后终于发现并鼓起勇气面对这份情感。

总结

如果你对轻小说创作感兴趣,如果你喜欢青涩温馨的青春恋爱喜剧,如果你喜欢追逐梦想的角色,那么这本《审稿男孩与投稿女孩》不可错过。

学习写作有小半年了,但是写出来的文章却没有几个人阅读。最初,我以为是生活节奏快的人们没有时间去读,后来才发现是自己写得不好,写的文章没有感情,内容也只是根据结构拼凑在一起。

前几天,看到著名创作者“慕言慕妤”推荐了《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这本书,看介绍说,如果写文章干巴巴,没有感情,可以通过这本书得到改善。

我看了之后,发现想要写出情感需要进行“自由写作”,这对我来说收获还是蛮大的,自己也再次熟悉了写作的过程,许多不明白的地方也茅塞顿开。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李华,她是我国首位获得创意写作终端学位的老师。

这本书是一本英汉双语版的非虚构写作指南,它从自由写作,创意写作,回应写作和采访这几个部分展开,详细地说明了每个部分的写作过程,其中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内容。下面我和大家分享:通过自由写作收集素材,如何写一稿,如何修改和复盘这几个步骤,愿你看了之后也有所启发。

写作之前要收集素材,素材收集得越丰富,写作的时候就越流畅。

我们可以在写作之前进行几次自由写作来收集素材,具体做法是:自己拟定几个相关主题,以每个主题为题目,在本子上写出所有想法,直到每一个主题都写完。

比如我们要写书评,就可以把主题定为阅读过程中产生深刻感想的那几个地方,针对这几个部分写出想法。这个想法也类似于奥野宣之介绍的“葱鲔(wei)火锅笔记”中的评论。在阅读的过程中专心地阅读,再针对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写出评论(想法),评论(想法)就成为我们写书评时绝佳的素材。

在这个方法中,写作是自由的,但是要给自己限定时间,可以是5分钟或者10分钟,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习惯确定长短,时间一到,立马要停止写作。刚开始可能掌握不好时间,慢慢练习就会适应。

为什么要限定时间呢?因为人在有限的时间内会有一种紧迫感,促使自己赶快写出全部所想。如果不限定时间 ,我们会认为自己的想法还不成熟,还要再好好考虑。

我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写作的白纸,思考了好几个小时,也没有写下多少字。

当时间有了期限之后,就会倒逼自己,让自己赶快写完,无论自己的想法是否成熟。这也是自由写作的核心,想法是自由的,想写什么都可以。但是,时间是固定的,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要写的内容写出来。

写一稿的时候,要找一个不会被打扰的时间,一气呵成,用笔写完自己的一稿。

写作要一气呵成

在开始写作之前,我们可以浏览一遍自己写好的素材。但是,一旦开始,就不能再去翻阅,要一气呵成地写完。这样我们写作的思路不会被打断,写出的内容也连贯。

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思路是连续的,一旦被打断,再要接上上次的思路,要么花费好长时间,要么直接就会是另外一个思路。写出来的内容,也会出现上下文衔接不好,中间有断点的情况。

我之前在写书评的过程中,老害怕自己写偏,总是在写的过程中去翻阅之前的评论。当再次提起笔时,就发现要接上上次的思路,要想好久,写出的内容也感觉不连贯。

用笔手写一稿

在学习写作的时候,最好用笔在纸上写下全部的内容。

这个过程看似有点慢,但是我们可以不用在多个词语之间进行选择,也不会被弹出的信息打断。有了想法,直接用笔写出来,这种心手相连的感觉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另外,看到空空的白纸上,很快被自己的字填满,内心也会有满满的成就感,看吧,我还是挺厉害的,一会就写完了一张!这也有助于激发自己的创作兴趣。

现代作家赵树理曾说,好文章都是改出来,这也成为了我们的共识,那么,文章到底要怎么修改呢?

先休息后修改

写完一稿之后,我们不要急着去修改,因为修改是一个仔细推敲的过程。我们写出一稿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写完直接改,一是没精力,二是效果也不好。

我们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不要去想自己的创作,做点别的事情,比如运动,逛街,听音乐,看电视等,让自己的大脑充分休息后再来修改也不迟。

修改时专注于内容,而不是结构和词语。

休息一段时间后,我们终于要修改一稿了。在修改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对内容进行修改,看一下所写的内容是不是和中心思想一致。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思想,每段有一个中心句,所有的中心句支撑起中心思想,中心句就是为了中心思想而存在,它们在结构上是下级对上级的关系。

如果有不一致的地方,马上改正,让文章的内容在整体上一致,段落间一致。

修改完内容之后,你会发现结构自然而然地就变合理了。词语和句子的修改比较容易,多读几遍就会发现错误,就会找到合适的词语。

在修改的时候多朗读,多推敲,改出满意的作品就指日可待。

完全写好创作之后,可以针对自己写一稿和修改的过程写一个复盘,记录下来自己的写作过程,让自己学习其中的可取之处,绕过自己踏过的坑。

这个复盘可以不用太详细,只要写出了自己写作过程中的感想就行。因为人都是善于遗忘的,只有写下来时常翻阅,自己的进步才会更快。

书的后面还介绍了,利用三幕剧结构写影评和怎样写出满意的采访稿的内容,感兴趣的伙伴可以阅读。

《写出我们心灵深处的故事》这本书通过开始写作到修改的每一个步骤,教我们学会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看了它, 你的写作技巧肯定能得到不少启发。

如果你写作也像我一样没有感情,那么尝试阅读一下这本书吧。

合适的书像一个好老师一样,引导我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让我们离终点越来越近。

(PS:这篇文章用了1个小时就写好了,平时写的话基本上都在4个小时左右,个人感觉自由写作还挺好的,感兴趣的伙伴可以一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220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