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是什么意思?

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是什么意思?,第1张

一、一门三进士。

是吉水县曾存仁与子曾同亨、曾乾亨父子三人,同为明朝进士,县城原有座“三曾祠”。

二、隔河两宰相。

说的是欧阳修与文天祥。欧阳修是吉水沙溪人,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名声很好。文天祥是吉水永昌乡富川村人,著名爱国义士。两个村子隔江相望,所以叫“隔河两宰相”。

三、五里三状元

明朝王艮,吉水邱陂带原村人;刘俨,水南夏朗村人;彭教,水南泷头村人。三个都是状元,各相隔五里路。

四、十里九布政。

吉水在明朝有几处约距十里路的村子里,先后有九个任布政使。谷村李中,任广东省布政使;上曾家曾存仁任云南省布政使;泥田周延,任广东省布政使;螺陂肖晚,任福建省布政使;肖宽,任湖广布政使;泷头彭杰,任湖广布政使;李赞,任浙江省布政使;银村谢体升,任浙江省布政使;李维祯,官至布政使。

扩展资料:

一门三进士有多家。

1、最早被传诵的一门三进士是宋朝的苏家父子——苏洵、苏轼和苏辙。

苏洵是父亲,苏轼和苏辙是两兄弟。他们三人同时也是唐宋八大家,都以文采出众的著名。在嘉佑初年,苏家父子三人进京赶考,三人一举全部高中进士,轰动京城。他们的文章也争相被大家传诵,后世就合称他们为三苏,是最早的一门三进士。

2、第二家一门三进士是明朝的杨廷和杨家,二朝首辅杨廷和的父亲杨春又在成化十七年中了进士,后来一直官居湖广提学佥事。杨廷和本人也是聪明绝顶,12岁就中了举人,19岁就中了进士,后来官拜首辅。杨廷和的儿子杨慎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不但是进士还是状元。

——吉水县

王玄策,王虎剩和陈庆之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是因为他们在历史上的不同贡献和成就。

首先,王玄策是唐朝时期的官员,他以文采出众而闻名。在唐太宗时期,王玄策曾经担任过监察官吏的职务,他通过自己的才干和努力,成功地解决了许多重要案件,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因此,他被誉为“状元”,这是对他才华横溢的肯定。

其次,王虎剩是北宋时期的武将,他以勇猛善战而著称。在北宋与辽国的战争中,王虎剩率领军队多次击败辽军,为北宋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他被称为“榜眼”,这是对他勇敢无畏的表彰。

最后,陈庆之是明朝时期的将领,他以智勇双全而著名。在明朝永乐年间,陈庆之率领军队多次征战四方,平定了许多叛乱和战争,为明朝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因此,他被称为“探花”,这是对他聪明才智和英勇善战的赞扬。

综上所述,王玄策、王虎剩和陈庆之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是因为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和成就。这些称呼是对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的杰出表现的肯定和赞扬。

天有几多莫测风云,人有如许悲欢无奈。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正如歌里唱的,“向左向右向前看,爱(命运)要拐几个弯”,当你以为山穷水尽,却突然云开日出;然而当你以为已柳暗花明,其实却有大恶风波在。

(文章较长,请耐心看)

状元名叫龙汝言,安徽桐城人,嘉庆时期中的状元。(嘉庆之前的皇帝是乾隆,嘉庆上台后干掉了乾隆的宠臣和珅,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嘉庆之后的皇帝是道光,第一次鸦片战争就发生在道光任上)

龙汝言的人生一升一落,都很意外。

第一个意外:秀才简在帝心,状元白手捡来

我们知道,中状元得一级一级地往上考,也就是常说的秀才(第一级考试,院试)、举人(第二级考试,乡试)、状元(第三级考试,会试+殿试,即进士考试,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

这三级考试,往往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所以除了那种运气特别好,年纪轻轻就把三级都考完的人,多数人来说,都需要半工半读,一边工作一边复习。

龙汝言也是如此,他家境不好,中了秀才之后,就离家去了北京打工。这个人很有才气,脑瓜子也灵活,他给一个旗人官员做幕僚,写写公文算算账,很得主人的赏识。

于是机会来了。这一年,嘉庆大寿,普天同庆。这么重要的项目,只要有上奏章资格的官员,能不有所表示吗?给皇帝的表示,除了一些珍稀物件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写祝贺信。

祝贺信的内容,无非就是歌功颂德,为皇帝祈福。歌颂容易,但是要写得让皇帝“龙颜大悦”,难!平常言语,陈旧套路,皇帝看不上;满纸阿谀,那是“硬舔”,皇上也未必欣赏。所以就需要“舔”出新意来。

龙汝言帮这位官员写的祝贺信,就极为别具一格。他从康熙、乾隆两代皇帝所写的诗歌里,选了一百多句来,集成一首长诗。这就很了不起了!为什么?

一,创意好,没人这么干过;

二,难度高,像乾隆皇帝一人就留下了数万首诗作,怎么挑选诗句是第一道难题;将选出的诗句串成一首新作,符合诗歌的要求,比如得押韵,逻辑得连贯,是第二道难题;还有第三道难题,别忘了这首诗是用来做什么的,也就是还得符合“贺寿”这一主题,中心思想不能丢,否则就是跑题了。

作品送上去,嘉庆皇帝果然龙颜大悦,听说作者龙汝言,是个秀才,当即御笔一挥,“赐一等举人”身份。当时已近年关,马上就是考试季(会试,也就是进士考试),嘉庆很贴心地打了招呼:让刚刚获得举人资格的龙汝言,插队参加进士考试。

龙汝言去考了,结果没考上。龙汝言倒是不郁闷:毕竟是第一次,新人嘛,考不上是意料之中。但是嘉庆皇帝不开心呀:我这么看好的人,连个名次都没有?你们这些考官到底有没有用心?

主考官挨了训斥的事情,满朝官员都听说了。于是三年后再一次会试的时候,龙汝言一考即中,并且被录为第一名。嘉庆皇帝看到名单,也很满意,点为状元,还喜滋滋地跟人吹嘘:“我看好的人,果然实力很强啊!不错、不错!”

就这么着,北漂秀才龙汝言,本来离“举人”都还隔着一座山,结果转眼间就中了状元。

第二个意外:公子出身贫苦,**格外颟悍

颟顸(mān hān),是糊涂而马虎的意思。我特意用了“颟悍”一词,意思是此人不仅糊涂,而且还很强悍、泼辣。

“公子”说的是龙汝言,“**”指的是龙汝言的妻子路氏。

龙汝言出生于普通人家,父亲去世早,留下母子俩相依为命。幸好母亲家的兄弟们帮衬,龙汝言还能读上书,但家里的日子,确实清苦。

这时,戏曲中“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戏码出现了。有位姓路的富人家,看中了这位未来的状元公,常常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好衣好食地予以关照,嘱咐他安心读书。

“金主爸爸”的出现,确实改善了龙汝言的生活,也给年轻的龙汝言燃起了生活之光。他一边攻学,另一边,和路家的**相处日久,发生了爱情。也有可能,路家关照龙汝言,本就存着招为上门女婿的心思。于是你情我愿,水到渠成,公子**,喜结连理。

只是经济实力不匹配,这上门女婿也就不好当。“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科举成功之前,要钱没钱,要 社会 资源没 社会 资源,说得难听点,连书本笔墨纸,都得靠岳父家支持,龙汝言心里有点苦。

史书中没有记载龙汝言结婚和中秀才的年份,中状元是1814年,大约三十五六岁。可以推断,龙汝言在岳父家生活的时间,约有十年左右;这一期间始终只是一介秀才,估计也参加过几次举人考试,但都没考上。

寄人篱下、功名困顿,岳父当初的赏识渐变成了嫌弃,妻子曾经的爱恋如今只剩厌烦。于是有了龙汝言的北漂,于是也有了前面说的喜中状元。

龙汝言中了状元后,被特意提拔到南书房(皇帝办公室)工作,可谓一步登天。而他本就是嘉庆皇帝选中的状元,“皇帝的自己人”,如果顺利的话,龙汝言必然前途无量。

可惜人生不信“如果”二字。中了状元后,龙汝言和妻子的关系虽有改善,但十数年来生活中形成的男卑女尊、男弱女强格局,哪有那么容易改变!妻子的强悍和糊涂,终于导致了龙汝言人生的第二个大意外。

事情是这样的。龙汝言有一项工作内容,就是给前任皇帝乾隆写传记(实录),对文人官员来说,这是很重要、也很荣耀的事情。但是龙汝言出差错了。

这天,龙汝言又和妻子吵架了。有人说,夫妻关系中谁强谁弱,看吵架后离家出走的是谁就知道了。在龙家,当然是妻强夫弱,龙汝言吵架后,灰溜溜地离家出走,躲到了朋友家。正巧,办公室把乾隆皇帝的实录清样送了过来,让龙汝言校对。妻子代为收下清样后,扔在一边;第二天有人来取件时,妻子也不作说明,把清样原封递回。

就这么着,出事了。乾隆实录送给嘉庆皇帝审阅,嘉庆一看,错别字不少呀;再一看,“高宗纯皇帝”竟然写成了“高宗绝皇帝”!这是严重政治错误啊!

一查,是龙汝言负责校对的。好吧,这么不负责任的人才,我用不起!于是一道圣旨:办事疏忽,有负朕恩,立刻革职,永不叙用!

——刚刚前途无量、众人看好,马上就革职为民,而且永远剥夺做官资格,想翻身都没机会了!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

几年后,嘉庆皇帝去世,龙汝言被特许参加丧礼。丧礼上,龙汝言回首前尘往事:这是自己真正的“贵人”啊,而且,贵人不曾辜负我,反而是我辜负了贵人,让世人嘲讽我跳得高摔得狠,也暗地里笑话皇帝识人不明……心中又愧又苦,哭得那叫伤心啊!

新上台的道光皇帝听说了,心怀恻隐,重新给了他一个小官做。升官是不可能的,拿份工资糊口吧。龙汝言到死时,也只是个从五品的打杂官员。

这颠簸起伏的人生,真是意外重重啊!给龙汝言颁一个“人生意外奖”,应该没错吧?

李蟠,今江苏徐州人,康熙时期的状元。

历史 上,江苏、浙江是文华荟萃之地,出状元多。有清一代,一共有114名状元,而江苏一省就出了49名,浙江又有20名,两省相加,占了状元总数的六成。

李蟠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父亲都是在明末有功名的读书人。李蟠中状元时,应该是四十二三岁。这里有一个奇闻故事:

据说李蟠其人长得高大,饭量大。估计经过多年的科考之路,家里也是“余粮不多”了,所以李蟠参加殿试的时候,一等有钱人带人参,二等有钱人打包几样好饭菜,三等没钱人带干粮;李蟠就特别突出,他带的是36个饽饽(麦饼,一说是馒头)。

殿试时长是一天,就算按三顿吃,36个饽饽,也是太多了!何况这李蟠又不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龄(已经40岁往上),因为这点,李蟠一下子成了考场上的热门人物,很多人都看新奇。

李蟠又是个慢性子,据说书法水平也不咋的,答题的时候慢悠悠的,结果别人都考完交卷了,他还在磨磨蹭蹭。考官过来催促,李蟠急得苦苦哀求:“您看我,读了一辈子书,功名在此一举,您就行个方便,让我从容把试卷答完吧。”

考官也理解,而且这帮人已经通过了会试,不管殿试成绩如何,将来都会做官的,可能就是自己的同僚。所以拿来蜡烛给他点上,让他慢慢答卷。李蟠挑灯夜战,总算在考试终止时间前完成了答题。

成绩出来后,李蟠答得不错。康熙皇帝也听说了36个饽饽的故事,又念他认真答卷,是个沉稳、用心的人,学问和实务才干都有,于是钦点了他为状元。同考举子们笑他是“饽饽状元”。

为什么说“饽饽状元”最寂寞呢?正戏儿来了。

两年后,李蟠被任命为顺天府乡试主考官。顺天府在哪?就在今天的北京,相当于把皇城划出去之外,其他县区都归顺天府管。所以说顺天府是天子脚下,顺天府的乡试也是全国乡试里最重要的一场。偏偏,李蟠就在这次主考官任上,栽跟头了,而且是大跟头,一生都没能洗去的污点。

考试结果公布后,有考生举报李蟠收受贿赂、徇私舞弊,破坏国考的公平性。当时还出现一副对联:老姜全无辣味;小李大有甜头。

“老姜”,指副主考、新科探花姜某;“小李”,正是主考官、新科状元李蟠。姜某当时年岁已高,不大管事,所以说他“全无辣味”;“大有甜头”,自然是说李蟠在考试中给自己谋了很多好处。

这么一来,主副考官被撤职,入狱,等待查办。刚刚顶着状元荣誉才两年多的李蟠,转眼间成了阶下囚;探花姜某病死于狱中。时也?命也?

几个月后,判决结果下来了,李蟠被流放充军,发配东北。

其实,经过彻查后,证明李蟠并无舞弊情节,这次科考案根本就是有人别有用心地掀起的。但民心敏感,对科考的公平性怀有疑虑,多方因素交织之下,本应当意气风发、鹏程万里的状元李蟠,意外地折了翼,被白白地牺牲了。

三年后,李蟠被释放,回到老家。据说康熙后来还想起用他,但李蟠经此一事,已经心灰意冷,从此在家读读书、吟吟诗、钓钓鱼,就这么寂寞地过完了一生。

30余年寒窗苦读,两年状元风光,三年流放,然后就背着污名,消失在了 历史 中。这样的状元人生,不正是最寂寞吗?!

王式丹,江苏扬州人,康熙后期的状元。

王式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没中状元之前,大家都觉得纳闷:王式丹这么有才华的人,怎么考个秀才、考个举人,都这么费劲呢?

等他终于中了状元的时候,人们就觉得:哎呀!果然是金子迟早会发光呀!王式丹要么不中,要中就是会试拿第一,殿试拿第一,妥妥的状元之才呀!

就是这么一个人。王式丹年轻时就诗名远播,文章出众,文坛名人王士祯、查慎行等,都很推许他。江苏巡抚搞了一个“江左诗歌排行榜”(《江左十五子诗选》),王式丹被列为第一。

但是这时候,王式丹连秀才都不是。他是考了好多年,终于到30岁的时候,才有了个秀才身份。然后接着参加举人考试,这次时间更长,考了快30年,到58岁的时候,才考中举人。第二年参加会试,拿了第一名;参加殿设,又拿了第一名,也就是状元。

这一年,王式丹59岁,人称“花甲状元”“白头状元”,是清代科举史上,中状元时年龄最大的。

据说殿试结束后,康熙拿着王式丹的试卷,问考官们:“取这份卷子为状元,天下考生会心服吗?”

考官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无有不服者。”

可以说,王式丹中状元,确实是实至名归。

悲剧是在这之后。第一个原因,王式丹是个纯文人,清正廉洁,性情恬淡,在官场上混不开,常被人算计;第二个原因,他确实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这时康熙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实在不喜欢有这么个老头在自己身边。所以王式丹中了状元后,就在史馆编书写书,整整十年,没有得到过升迁。之后因病退休。

退休后刚回到老家,他有个同年榜眼(同一年殿试的第两名)叫赵晋,因任副主考官舞弊,被下狱了,就关在江苏。怎么说也是同年、同僚,且自己也退休了,对方就关在家门口,我去狱中探望下老朋友,不为过吧?

所以王式丹就去探狱了。探狱完第二天,赵晋在狱中自杀了。这下,麻烦了!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王式丹和赵晋是否达成了某种交易?赵晋是被王式丹掉包救出监狱了吗?为什么死者不像赵晋本人?……

一连串的质疑、传言扑面而来,年届七十的王式丹被关进了监狱,怎么申辩也没用,案情没查清楚之前,人是不可能放出来的。大约坐了两年多牢,康熙看他可怜,终于特旨把他放了。两年多后,王式丹去世。

想想看:少年负有盛名,结果58岁才考中举人,委屈不委屈?好不容易中了状元,在史馆坐了10年冷板凳,刚想着退休了可以安享夕阳红,又被弄去坐了数年牢,委屈不委屈?

这就是“太委屈状元”王式丹的故事。

清代科举刚开始时,曾实行过两届旗、汉分榜制,也就是分开算成绩,旗人开一个榜,汉人开一个榜。这样一来,每科考试就有两个状元。

但是,我们知道,读书、考试这件事,刚刚进入中原的旗人肯定是远不如汉人的。同时加上一些政治上的考量,比如让旗人都来参加科举了,以后打仗靠谁?所以很快,就改了政策,不再分榜考试,同一试卷,同一榜单;旗人想要照顾,没门;你爱考不考,觉得考不过汉人,正好,你就好好练武去。

这也是清朝一共112次科考,产生了114名状元的由来。

但是这么一来,崇绮这个旗人状元,就太独特了,这是清朝唯一一个,在考场上胜过了汉族学子,真正考出来的旗人状元。

崇绮,旗人,清朝中后期重臣赛尚阿之子,同治时期的状元。(同治是慈禧的儿子,他六岁即位,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崇绮这个人的生平,很有意思。他出身权贵之家,父亲是首席军机大臣(首席宰相)。但是崇绮24岁的时候,父亲因为镇压太平军失败,被革职查办,差点判了死刑;一家人都受牵连,崇绮本来在工部做官,也革职了。

盛极而衰,繁华瞬间转冷落。年轻的崇绮可谓是备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好在他喜欢读书,之前还考中过举人,书法和绘画都还算得上一把好手。于是,一边放下前宰相之子的身段,给人做幕僚打工,一边继续学习,走科举之路。

于是就在命运的阴差阳错间,唯一的旗人状元诞生了。36岁的时候,崇绮参加会试,被录取,接着参加殿试。那时候朝廷上层其实有一个默契:不可以取旗人为状元。

可是崇绮的试卷交上去之后,先是封住考生名字来阅卷,结果考官们选中的状元试卷,正是崇绮的这一份。状元试卷交到皇帝和两宫太后这里,打开封口一看,傻眼了:旗人崇绮。

皇帝才十岁,不懂事,嚷嚷着就说:那就崇绮是状元了。但是两宫太后不敢这么做,科举的目的就是要笼络汉族读书人,真让一个旗人做了状元,这闹不好就是政治大事件。天下士子会心服吗?汉族官员会不会有意见?

所以,试卷又回到了主考官和军机大臣们手里:你们商量个主意出来。结果商量来去,最后结论是:只论文字,何分旗汉。既然是考试,就以成绩论高低好了。当然,这也跟时代有关,这时已经是清朝入关200多年后了,取一个旗人状元,也不要紧;这也就破天荒的一回,总不可能下回还能有旗人考出这样的水平来吧。

最终,崇绮被定为状元,清朝 历史 上唯一一个被认可的旗人状元。

那崇绮的悲情人生又从何谈起呢?

一开始看来,崇绮的人生再度起飞了,似乎比他的父亲、曾经的首席军机大臣赛尚阿,还要来得更辉煌多彩。他成了小皇帝的授课老师之一;几年后,他的女儿被册封为皇后;崇绮自己也转任多职,被封为三等承恩公,官至盛京将军、户部尚书、吏部尚书。

但是,正所谓“福兮祸所伏”,女儿成为皇后,本来应是崇绮飞黄腾达的最好杠杆,实际上却成了他悲剧人生的下井石。

同治渐渐长大,不愿再受母亲慈禧的束缚;但慈禧哪里会是善茬?权力抓得死死的。母子冲突由此展开,而皇后自然是站在皇帝这边的。册封皇后才两年,年轻的同治皇帝死了;皇后被慈禧处处针对,必欲其死。皇后没办法,找来父亲,问:我要怎么死才好?

崇绮沉默良久,回答:不吃行不行?

皇后回答:行。于是绝食而死。

崇绮称病告退,被拒绝,从此便是奔波劳苦命,哪里工作最艰难,哪里让他去。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逃到西安,命令崇绮为留京办事大臣(也有崇绮是义和团的坚定支持者的关系),收拾烂摊子。

崇绮自知不保,终日在外奔走。他的妻子指挥仆人们在屋中挖出两个大坑,全家男女老幼,坐入坑中,请仆人们填土活埋。仆人们拒绝,惊慌逃出。最终全家人点火自焚。崇绮知道消息后,也自缢而亡。

这位有清一代唯一的旗人状元,于古稀之年,以这样一种全家殉国的壮烈方式,走完了悲情的一生。

走笔至此,沉默良久。看完四位状元的悲剧人生,不知道读者诸君,是否也会生出几分人生感慨来?古人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风水之说我是不信的,但“一命二运”,年龄越长却越有些感同身受。

人,抗阻不了命运,只得故作洒脱,道一声“随缘、随缘”。争所当争,爱所当爱,喝自己的寂寞,过平常的人生,其余成败,顺其自然!

秀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

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扩展资料:

一、历史背景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二、科举发展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

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科举制度

-秀才

-举人

-进士

-状元

古代参加科举考状元,参加科举获得殿试第一名才为状元。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经过第一次童子试后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之后以童生身份参加第二次考试—院试,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第三次考试叫乡试,只有获得秀才资格才可以参加,所有通过乡试的叫举人,被荐举之人。第四次考试叫会试,由有举人功名的人参加,通过会试的称为贡士,进贡给天子的士子。贡生里边的第一名叫会元;到皇帝那儿的考试叫殿试,通过殿试的叫进士,进士里边的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状元。

扩展资料

科举内容: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

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

“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科举制度

-状元

等级从高到低: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

1、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制度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2、“榜眼”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3、“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

4、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5、“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

6、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

扩展资料

科举考试内容:

1、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

2、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

3、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其他考试方式:

1、墨义

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在一张卷子中,这类题目往往多达30至50道。口试则是口头回答与墨义同类的问题。

2、帖经

帖经,有如现代试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3、策问

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

4、诗赋

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有人认为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还是表现不出真才实学,建议加试杂文两篇(一诗一赋),于是开始了诗赋考试。

5、经义

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如果说策问还有考生发挥的余地,经义便已经无所谓个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圣贤书”是遵。自宋朝开始,经义取代帖经、墨义,而明朝就干脆专考经义。

6、武举

唐代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至清朝时改称武科。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参考资料:

:科举制度

《谁料皇榜中状元》是陆洪非作词,王文治谱曲,卓依婷演唱的黄梅调歌曲,收录在2003年3月1日出版的专辑《黄梅戏名曲精粹》之中。

歌曲歌词: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人人夸我潘安貌,原来纱帽照哇,照婵娟哪。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

为了多情的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儿好月儿圆哪。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

为了多情的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儿好月儿圆哪。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

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

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

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有“夫妻观灯”、“蓝桥会”、“打猪草”等;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有“梁祝”、“天仙配”等。

现代黄梅戏在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常用于大段抒情、叙事,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专戏专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了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黄梅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以其它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的剧目。

一、唱腔:

黄梅戏唱腔有三种形式:主腔、花腔、三腔(“彩腔”、“仙腔”、“阴司腔”三种腔体的统称)。

黄梅戏的主腔:

主腔是黄梅戏传统唱腔中最具戏剧性表现力的一个腔系。它以板式变化体(或称板腔体)为音乐结构的原则,正是这一主要特点使它区别于曲牌联缀体(或称曲牌体)的“花腔”以及兼有两种体制特征的“三腔”。

主腔并不意味着在黄梅戏的所有剧目中每每为主。实际上,花腔小戏基本上不用主腔,有些大戏也并非以主腔为主,之所以把这一腔系称作主腔,是就它的音乐形态及音乐表现功能而言的。另外,从黄梅戏音乐发展史来看,主腔也晚于花腔和三腔。

这一发展过程又与剧目从独角戏、两小戏、三小戏发展到串戏而最终能演整本大戏的历程相吻合。因此,可以认为:主腔是黄梅戏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黄梅戏音乐的基本风格的框定。

黄梅戏的花腔:

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黄梅戏在形成第一个阶段性成果——两小戏、三小戏的进程中,也形成了百余首小曲杂调的“花腔”腔系。

花腔从民歌中来,但作用已与民歌不大一样。它已经从田头走上舞台,从随口而歌进入到规定的戏剧情境,传达角色的心声。今天所见的花腔小调,无论它与民歌有多大程度的类似,但它确已经历过戏剧浪头的打磨,具备了戏剧性音乐的某些特质,是一种民歌式的曲牌体制。

1.花腔的艺术特点:

花腔的艺术特点体现在调式色彩的明朗化、表情达意的质朴化、节奏律动的舞蹈化、旋律线条的口语化、唱词结构的衬字(词)化等方面。

花腔是一个调式丰富的腔系。有典型的五声宫、商、角、徵、羽调式,还有运用偏音的五声性的六声调式等。花腔不同的调式色彩并不导致表情上的巨大反差。无论是大调性质的宫、徵调式,还是属于小调性质的羽、角、商调式,既不用于表现昂扬豪迈之刚烈,也洋用于表现悲戚愁苦之柔弱。

在节奏律动的驱使下,在旋律线条的跌宕起伏中,它们充满着欢愉之情,谐谑之趣,似乎一切都很透明,一切都很乐观,纷繁的调式只不过是增添色彩而已。花腔这种求轻盈不求沉重,尚乐天而不沦于稳如泰山唐的表情倾向,成为黄梅戏的音乐乃至整个黄梅戏艺术不得不留意的基本品质。

表情达意的质朴化也是花腔的一个特点,从唱词看,状物言情都以快人快语、诙谐逗趣见长。如《逃水荒》中“小小竹竿三尺长,安几个铜钱响丁当”,名字叫“莲厢”和《夫妻观灯》中“长子来看灯,他挤得头一伸。

矮子来看灯,他挤在人网里蹲。胖子来看灯,他挤得汗淋淋。瘦子来看灯,他挤成一把筋”都是例证。从音乐看,简洁的乐汇、自然的语势、密集型的字位安排、结合成朗朗上口的旋律,既朴素又大方。

花腔的节奏具有民间舞蹈的律动。它用锣鼓伴奏,流畅的“长槌”,梧合人物上场下场,“花腔二槌”、“花腔四槌”、“花腔六槌”紧贴着唱腔的各个部位,或作入头,或作过门,令表演者和观众都有按捺不住的动感。

花腔的旋律线条非常口语化。它不仅符合当地方言的调值,还将人们说话时的锣辑重音以及有意强调某一字的语势都表达出来。

花腔的百余首曲调,来自很多地方,如“莲花”、“凤阳歌”来自北方,“鲜花调”来自江南,这些曲调在流变的过程中,语言因素带来的变异是十分明显的,因此,花腔旋律的口语化,是统一花腔的风格的重要环节。

花腔在唱词中常大幅度采用衬字衬词,有些曲调甚至有“本末倒置”的现象,如“汲水调”,表意性的词只有“走出门来抬头看,三条大路走中间,奴家的小情歌”20个字,而加进衬词就成了“走出门来咦么郎当,抬头看呀么郎当,三条大路嗨嗨咦儿嗬嗨嗨呀儿嗬走中间,咦么郎当,郎得儿郎当,郎得儿郎当,唆儿嘞,唆儿嘞,嗨嗨咦嗨荷,唆儿嘞,奴家的小情哥。”

需要说明的是,很多花腔的衬词都是曲调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扩大了曲式结构,使短小的两句头、三句头小曲丰富起来。衬字的非表意性,为演唱者留出空白,可以任意点染自己所认可的情绪。当然过多的衬字衬词使本来易懂的词意变得难以捕捉,这是不必讳言的。

2.花腔的用法:

从两上视角观察花腔的用法,一是花腔与小戏、串戏、大戏的关系,一是花腔各个小曲的自身变化以及小曲间的连接。

花腔与小戏密不可分,它几乎是小戏的代名词。在小戏中,花腔绝大多数是专曲专用,如“对花调”、“打猪草调”专用于《打猪草》,“开门调”、“观灯调”专用于《夫妻观灯》等。花腔在串戏中的使用情形与小戏类似。在大戏中,花腔仅作插曲。

花腔的某一首曲调自身的变化,主要是旋律线的变化。这种变化常常发生在小戏或串戏中的生旦角色共用一首曲调的时候。如“打猪草调”,陶金花上场与金小毛上场所唱略有差别。女腔在一个八度内活动,在乐句的开头每每碰撞最高音,旋律活泼而流畅;男腔则避开女腔的高音,在六度音域内活动,旋律线条较显棱角。

花腔属于曲牌联缀体。常见的是一出戏(小戏或串戏的一折)用1~2首花腔小曲。这些小曲用原型,也产生一些变体,在旋律上或板式上有所拓展。如《打猪草》前半部用“打猪草调”,男女腔有旋律上的差异。后半部用“对花调”,先是男女对唱齐唱,继而发展成“对花调对板”。

花腔在小戏中也偶尔用一下主腔,如《打猪草》就是在“对花调对板”之后,忽然终止在“平词切板”上。但更多的时候,花腔是与三腔中的彩腔联用。如小戏《夫妻观灯》,开始处便用了五声徵调式的男彩腔,接着,是女腔为主男腔附和的五声宫调式的“开门调”。

以后是“开门调”自身再产生板式变化,形成两首不同的“开门调对板”。当唱到“这班灯过了身,那厢又来一班灯”时,“彩腔”的变体与“开门调”结合,构成了内含调性调式变化的“观灯调”,“观灯调”进而引入“彩腔对板”扩大曲体,并强烈地维持着彩腔的调式调性,全剧最后结束在男女合唱的彩腔上。设彩腔因素为A,开门调因素为B,二者结合为C,《夫妻观灯》粗略的线条变是A-B-C-A-C-A,像这种材料集中、对比得当的结构手法,至今仍然是不可忽略的优秀传统。

3.花腔的戏剧音乐特征

花腔的戏剧音乐特征表现在角色意识的觉醒和板式手段的运用上。

如果把塑造典型的“这一个”音乐形象定位在戏曲音乐表现的最高层次,那么,居中的是程式化的行当唱腔,而处于最下层的是角色意识初萌的产物——简单的男女分腔。导致这种区分的动机很明显,即让人们从音乐中听出角色的性别来。

板式变化的手段对花腔的渗透,导致戏剧音乐特征进一步显现。如“对花调”、“开门调”、“讨学俸调”都演化出对板形式,这就增强了花腔的叙事功能。另外,被认为是青阳腔主要特色的滚调,也以滚板形式进入花腔,如“开门调”于一板一眼中夹入有板无眼的滚板唱腔,使音乐有了疏密快慢的比照,强化了戏剧性表现。

黄梅戏的三腔;

三腔是“彩腔”、“仙腔”、“阴司腔”三种腔体的统称。

三腔有许多共同点。首先,三腔在音乐体制上综合了曲牌体和板腔体的因素,呈现出“准板腔体”的状态。三腔各自拥有一个基本腔体,彩腔、仙腔为四句体,它们的字位安排、复句位置、锣鼓的用法都较固定,具有曲牌体的定格之感。

但三腔的每一腔体都派生出对板或数板,还形成一些补充腔句,因此,三腔也有板腔体的特点。其次,在男女分腔上,三腔既不同于主腔的男女腔转调相连,也不同于大多数花腔小曲的男女腔同腔同调演唱,而是男女腔在旋律上差别较大,容易区别开来。再者,在戏剧性表现功能上,三腔兼有抒情性叙事性表现能力。

三腔是一组情趣各异的姊妹腔,它们的不同之处也很显见。如三腔的来源各不相同。彩腔,又称“打彩调”,它由花腔小曲逐渐演变而成。仙腔也称作“道腔”、“道情”,产生于当地的道教音乐,直接进入黄梅戏或先由青阳腔吸收后由黄梅戏传承。阴司腔又叫“还魂腔”,来自青阳腔,故又叫“阴司高腔”。

三腔的表情及用途也不同:彩腔表达光高采烈的喜庆之情;而男仙腔则有舒展洒脱的气度,通过特殊唱法的处理,还可以获得奇异的喜剧色彩或表达伤感的情绪,阴司腔是一个表现沉郁的腔体,原为剧中亡灵或行将辞世的角色抒发悲伤的情感所用,其言戚戚,其音哀哀,恍若进入阴曹地府一般。另外,三腔的调式及句式不尽相同。彩腔、仙腔有五声徵调式、六声徵调式两种,阴司腔则是五声商调式。

1.彩腔

彩腔的基本结构是四句体。男女腔保持着共同的调式、共贩字位安排及共同的核心乐汇,但旋律线是男腔走低女腔走高。彩腔以“花腔六槌”作入头,第二句唱腔后用“花腔四槌”,第三句唱腔后用“花腔二槌”,一段彩腔唱完可用“花腔一槌”终止唱段。

彩腔为徵调式,大多是五声,偶尔旨直变宫音。四句腔的落音分别是5 5 6 5。老的彩腔与黄梅采茶戏有所近似是而非,四句腔的落音是6 5 6 5或1 5 6 5。从音乐的材料上看,彩腔的第二句与第四句旋律十分相近,而第三句则具有较强的展开性,形成ABCB的“起承转合”结构。

彩腔的辅助板式有对板和散板,均由上下句构成,这种板式或一人独唱或二人对唱,增强了彩腔的叙事功能。对板为一板一眼,词格有五字句和七字句。对板常以下句与具有“转”句功能的彩腔第三句相接,也可从彩腔第二句后接对板上句或唱完一段彩腔后再接对板等。

彩腔的补充腔句主要有“迈腔”,它代替第三句的位置。迈腔的句幅比第三句短小,落音在1上,具有新鲜感,以增加音乐的动力。彩腔的落板方式是将结束句放慢,利用速度的递减形成缓冲以造成终止。另外,彩腔也停留在“切板”上,“切板”的旋律与“平词切板”大致相同。

彩腔的四句基本腔,有时因唱词增多而有扩展。扩展的方式,一种是用“句首加帽”的方法增加行腔,另一种是增加滚唱。如在《三字经》的丑唱彩腔中,因唱词句式多变而生出有板无眼的流水落石出板和滚唱并用的大段彩腔来。

彩腔这种一曲多变的实例,说明黄梅戏传统唱腔的自由度历来就很大。当某种腔调形成了大致的框格,聪明的艺人们便“据本而衍文”,从这个边缘不十分清晰的本体中,孳生出许许多多的枝节,甚至可以大增大减,演化出多种多样的变体来。这大概就是民间艺人创腔的“作曲法”。

彩腔因其音乐体制介乎于主腔、花腔之间,与它们的联用也很常见,尤其是小戏中,彩腔与花腔联用更为频繁。

另外,在早期的花腔小戏演出中,彩腔常常用于“打彩”。所谓打彩是游离于戏外的一种筹款活动,是艺人获取收入的一种手段。且不论某些艺人在讨彩中不免有庸俗的表演,但用于打彩的曲调当是受众最广,最能代表剧种特色的唱腔。艺人们“百里挑一”选择了它,观众也“百听不厌”接纳了它,那么彩腔的形态特征及音乐情趣当是不可忽略的。

2.仙腔

仙腔的基本结构也是四句体,但形态比彩腔复杂。仙腔要在两个部位重复唱词,一处是第一句词(七字句)的后三个字,另一处是第四句词全句重复。这样,四句腔的长度变得参差不齐,在腔体内部造成了有的乐句一掠而过,有的乐句则重点强调的对比效果。

复句是高腔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段,在岳西高腔中,复句是要在抄本上用符号予以圈点的,足见艺人们对它的重视。高腔的复句,被重复的唱词披以新的旋律,腔幅也有很大变化,这与黄梅戏仙腔的复句手法相似。

仙腔也用花腔锣鼓。以“花腔六槌”作入头,可用“花腔一槌”收束,这与彩腔相同。但内战腔在第一句腔与三字复句之间夹入“花腔二槌”,在三字复句之后,接以“花腔四槌”,形成头一句唱词(含复句)紧锣密鼓的状态,这与彩腔中锣鼓较平均的用法有很大差别。

在老的仙腔中还运用帮腔,并且用“靠腔锣”随腔击节,这些都是高腔特点的留存。仙腔的辅助板式有数板(也称对板),是将仙腔腔体内的第二、第三两句予以变化重复而形成的上下句结构。

仙腔的补充腔句有“迈腔”,句幅及落音与“彩腔迈腔”相同。

仙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可以用变奏的手法形成不同变体,这种变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稍有不同,而是有相当大的表情差异。

以《天仙配》为例,当众仙女偷偷来至天河,观看人间美景时,表现她们得到解脱后的愉悦之情用的是仙腔;当七仙女小施法术,令千年槐树开口讲话时,配合这一神奇场面的是音色古怪、口吻夸张的男唱仙腔;当董永得知七仙女将被迫离他而去,那棵曾作媒证的老槐树也哑口无言,不能相助时,他伤心至极地唱着:“哑木头,哑木头,连叫三声,不开口。”这里用的还是仙腔。如此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物,反差极大的情感表达都以仙腔来体现。

3.阴司腔

阴司腔是黄梅戏主腔诸腔体与三腔之中表情最单一,拖腔最充足的腔体。专用于伤感之时,上下两句腔的末字上都有四到六小节的行腔。

阴司腔一波三折,凄婉动人,极善表达剧中人如死灰的绝望之情。由于这一特点,它常与主腔联用,以补足主腔的悲腔块面。

阴司腔是五声商调式。调式色彩既不同于主腔,也不同于彩腔,仙腔。这使它兀立于群腔之中,很容易分辨。

阴司腔因其腔句长大和表情单一而不宜反复使用,一般只用一遍就转入辅助板式和补充腔句。从这里似乎可以“悟”出板腔体对上下句的要求:它排斥非叙事性的过长拖腔,同时,它对表情的要求取“中性色彩”,那些情绪过于偏狭而不易更动的腔句,不宜用作变奏的原型,也就不配作上下句的母体。

阴司腔的辅助板式是上下句结构的数板,具有较强的叙事能力,它的旋律来自阴司腔的上下句,同样也是五声商调式。阴司腔的补充腔句是“阴司迈腔”,它的结构及落音与彩腔迈腔、仙腔迈腔同。常用于阴司腔上下句之后,以转向阴司腔数板或别的腔体。由于表情的互通,阴司腔常与“哭介”结合在一起,伤情之处,辅以哭喊的音调,以求更强烈的悲剧性表现。

扩展资料:

黄梅戏鼻祖——邢绣娘:本名秀莲,因会挑花绣朵,后改名绣娘。生于乾隆十四年,死于嘉庆二十三年(1749-1818),黄梅县孔垄镇邢大墩人。 邢绣娘出身贫寒,自幼聪明伶俐,乖巧可人,喜爱歌唱,且歌喉婉转,音韵悠扬,她的演唱别具一格,深受民众喜爱,她曾经四次为乾隆皇帝献艺,并获得了“黄梅名伶”的御赐墨宝。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

-谁料皇榜中状元

1921年6月,年近70岁的张謇为一个47岁的女人举行了大葬,期间,他还亲自主持了该女子的大殓、过七、百日、生忌、公祭等各个环节的活动,之后,他还一口气为她写下48首悼亡诗。

该女子墓碑上的字,是张謇亲自题写,上书:“世界美术家吴县沈女士之墓”。

这位沈女士的墓碑上,为何没有冠夫姓?原来,“不冠夫姓”也是张謇的意思,他不仅不允许她的墓碑冠夫姓,还不允许她的丈夫插手其葬礼。谁都知道,他这是“霸葬”,势必为他和她引来争议。

可张謇不仅丝毫不在意所谓的“非议”,还在她葬礼后,公然与其夫余觉进行了一场笔墨战。能让声名显赫的“状元巨商”如此“不管不顾”的沈女士不是一般女子,她正是中国“绣圣”沈寿——

沈寿(字云芝)出生在“苏绣之乡”江苏吴县,年仅十六七岁时,她就成了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才”和“貌”往往难两全,可偏偏沈寿却才貌双全。她面容清秀,嗓音甜美,是个标准的江南美人。

上天对沈寿似乎总是格外眷顾,在多数女子都只能接受“包办婚姻”的年代,她却以自由恋爱的方式成婚了。她的丈夫是常来自己家中做客的青年才俊余觉。余觉擅长书画,他和她,一个能画,一个能绣,堪称双绝。

婚后,余觉悉心将自己掌握的书画艺术融入妻子的刺绣之中,使沈寿的绣艺脱颖而出,名扬苏沪。

面对这个一直成就自己的男人,沈寿心里充满了感激。很长一段时日里,他们的婚恋都是当地“典范”一般的存在。只要提及沈余恋,年轻男女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神色。

然而,世间从来没有“圆满”。婚后的两人虽一直恩爱有加,却始终没有爱情结晶。婚后整整十年,沈寿的肚子一直没见动静。余觉也已30岁,眼见其他同龄男子都已儿女成群,可自己膝下却什么也没有,他难免心里有想法。

1904年,两人结婚11年后,沈寿居然怀孕了。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余觉不凑巧地得到了一个机会:给慈禧七十寿辰献礼。

原来,当年春节后,在清廷商部供职的单束笙为敬献慈禧太后七十寿辰筹办寿礼,登门拜访沈寿和余觉,恳请他们赶制一堂进贡绣屏。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要是你的绣品能得老佛爷青睐,那你可就真要声名大噪了。”送走单束笙后,余觉激动地对妻子说道。沈寿也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可她顾及肚里的孩子,她犹豫地道:“话是如此,可我刚刚怀上我们的孩子,我的年纪又不小了,万一有个闪失。”

余觉听了却不以为然地道:“我听我娘说过,这女人怀胎,就是要多动,只要不过度操劳,应无大碍。”

为了绣制令慈禧满意的绣屏,余觉从岳父家收藏的名画中选定了11件,亲自描摹,让云芝绣制。要在短时间内绣出11个绣屏,对于任何绣娘而言,这都是大工程。为了赶制绣屏,沈寿一不留神便因操劳过度导致早产了。

“头胎小产”是大忌,沈寿的身体受到了损伤,她也因此被诊断为“终生不育”。

所幸,其中的8幅绣屏被进呈慈禧后,慈禧欣喜不已,她还盛赞绣屏为绝世神品。高兴之余,她还亲笔写了“福”、“寿”两个大字,分赐余觉夫妇,并颁农工商部双龙宝星四等商勋。其妻沈云芝为此更名“沈寿”,绣名也随即传扬天下。

敏锐的余觉觉得“打铁需趁热”,他见太后高兴,直接上书朝廷“建议创办女子刺绣学校”。慈禧首肯并批准后,中国第一所公立刺绣学校也就此诞生了。

更让夫妻俩高兴的是,慈禧还令他们赴日考察工艺教育。考察回国后,他们率苏州刺绣教师等一干人马到京报到,余觉任绣工科总办,沈寿任总教习。他们的“夫妻搭档”,进入鼎盛时期。

赴日期间,天赋异禀且学习能力极强的沈寿,还开始尝试将西洋画用光线表现物体明暗的手法,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仿真绣”。也从此时起,沈寿的绣艺在国内达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

沈寿对余觉的感激又加了几分,她觉得:自己这一路之所以能这么顺利,全靠丈夫在关键节点上搭手。

1909年,沈寿第一件运用仿真绣法完成的绣品《意大利皇后像》,在1909年意大利世界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被授予“世界至大荣誉最高级卓越奖”。如果得慈禧赏识让她名噪京城,那么这次获奖,就真真让她名噪世界了。

眼见妻子的名气越来越大,余觉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开始琢磨如何利用妻子的绣品“变现”。可无奈,到京城多年,他依旧未能找到合适的模式。

1910年,余觉经人介绍认识了进京的状元郎张謇,此时的张謇,正担任江苏咨议局议长,他在南通创办的实业也卓有成效。在余觉眼里,他自然是个极其“吃得开”的人物。

余觉没有费多少气力,就给张謇留下了好印象,张謇甚至曾对人夸赞他说:“余冰臣,人才也”。

余觉与张謇认识没多久,清帝退位,绣工科也匆匆解散。无奈的余觉只好带着沈寿及家人借住天津,并自立女工传习所。此时,他们走的模式是:一边制作绣品,一边卖绣品。

因为生意较少,绣品销路也一般,余觉不得不写信给张謇寻求发展。余觉之所以求助张謇,是因为此时的他,已成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熊希龄内阁实业总长。

张謇收到信后,力邀他南下,共商刺绣发展事宜。张謇还透露说:自己本就有发展刺绣事业的想法。余觉南下后不久,沈寿也在丈夫的邀请下南下。这样一来,夫妻俩就都到了张謇当时所在的南通。

张謇很快发现:他们夫妻俩完全不是一路人。余觉重利,而沈寿却看重刺绣技艺的传承。到了南通后,余觉两只眼睛一直紧盯着“变现”,而沈寿却将注意力放在了绣品、培养刺绣人才等等上。

沈寿被委任为南通女子师范附设女工传习所任所长兼绣科主任期间,张謇因见她工作出色,几次主动要求给她加薪,但“每加每辞”。

张謇爱惜人才,尤其像沈寿这种“天才”级别的人才,他更是格外看重。为了让她更好地刺绣、教授学生,他为她安排了一个佣人照顾她的生活,沈寿为此感激不尽。

按理,有了张蹇的帮衬,夫妻俩的生活将更加如意。可出人意料的是:前往南通,竟成了他们夫妻感情生活的大转折。

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想法本就不一样的夫妻俩频繁因为刺绣事宜发生矛盾;另一方面,余觉对自己无子嗣一事越来越纠结,他甚至因此萌生了纳妾的想法。

“动心起念”,有了纳妾想法的余觉鬼使神差地将妻子安顿在了女师范学校宿舍里,自己则在外头单独居住,并接连纳妾。

1915年,沈寿赴旧金山参加第20届世博会,以创新的仿真绣法绣制的《耶稣像》荣获第一金质大奖期间,余觉就娶了两房姨太太。

沈寿心高气傲,她对丈夫在外头娶小妾的事极为不满,可碍于往日夫妻情分,她未曾为此吵闹过。

事实证明,越是不表现出情绪的人,往往情绪更大,而他们未能释放的情绪,终将以糟糕的方式被呈现出来。随着郁结越来越大,沈寿的睡眠质量也越来越差,与此同时,她将更多的心力放到了刺绣事业上。因为过度操劳,她得了肝病,且一直不见好转。

只有沈寿自己知道,她的病是心病,所以,再名贵的药材也医不好她。身染重病后,她仍旧不忘教学,她的执着和敬业精神感动了张謇。

张謇极其同情沈寿,他和她一样,在感情上也相当坎坷。而他们坎坷的方式,还颇有些相似。

张謇本有一个很好的妻子,名叫徐端,他们夫妻感情甚好。可徐端一直未生下儿子,张謇本不在乎也没有续娶的意思,可徐端却逼着他纳妾。为了能让张謇纳妾生子,徐端“祷神卜筮,博访良家,尝单车晨出,风雪,夜逾半而返”,后来她索性一下子为张謇纳了几位妾室。可即便如此,张謇也直到46岁,才有了 独子张孝若。

相比余觉,他俩的结果虽相似,可却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被动纳妾的张謇对妻子满是愧疚,妻子死后,他的感情之门也彻底关上了。而他与几房妾室也渐渐冷淡,并一直独居。

沈寿的遭遇,不得不让他想到自己的妻子,他将自己对妻子的歉疚和各种复杂 情感 ,不自主地转移到了沈寿身上。而对余觉,他则充满了怨恨。他和余觉终究是完全相反的人,他对余觉的做法很是不解。他实在想不明白:传宗接代真的如此重要吗?难道感情,不才是婚姻里最重要的吗?

更让张謇不解的是:沈寿病后,作为丈夫的余觉,竟一直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他甚至还为一些与钱有关的事情,和她争执不休。

沈寿耗时八个月绣成的耶稣像在美国旧金山被展出时,有富商愿以一万三千美金求购收藏。沈寿坚决不卖,而余觉却为此愤怒不已。张謇和沈寿都认为:这件作品是中华艺术精品是无价之宝,不可以金钱交易而流失海外。为此,他还派专人去美国取回绣像,珍藏于传习所内。

沈寿再次见到耶稣像后感动不已,深感“先生知我心”。相比为了钱财和她争吵的丈夫,张謇和她的灵魂契合度,明显更高。

余觉在外头养小妾时,张謇一直在悉心照顾病中的沈寿。他不仅嘱咐家人给沈寿送这送那,还经常为她“延医诊治,亲自煎药。”

为了让沈寿好好养病,张謇还将风景优美的谦亭一处“腾出”,给她居住。谦亭周围的风景极美,这里波光潋滟,垂柳依依,石雕回廊。住进谦亭的沈寿十分高兴,病中的她常常脱发,她将这些发丝收集起来,并“以秀发代线”绣成一方白绢横幅,献给张謇作为报答。

收到大礼后的张謇,欣喜若狂地赋诗答谢,其中一首写道:

无论是“鸳鸯”,还是“鹣鲽”,它们所指代的都是情人,这点,写诗的张謇清楚,“得诗”的沈寿也心知肚明。

人说“女人是没有爱情的,谁对她好,她就爱谁”,这话,放在旷世才女沈寿身上,依旧合适。她在应该得到爱的丈夫那里受了伤,重伤之下,她近乎本能地将感情转移到了张謇身上。

可沈寿心有顾忌,她顾忌的并非他们之间“二十年”的年龄差,而是她有夫之妇的身份。每次张謇进她房间时,她都特意让侄女粹缜在身边陪着,以防“人言可畏”。

张謇虽深爱沈寿,却也极其尊重她,她一直在等她,等她冲破一切和自己在一起。作为男人,他比谁都清楚:一旦她在没有想好的情况下,就选择了自己,若她将来后悔,那结果将是三败俱伤。

沈寿的卧室搬到濠阳小筑后,张謇才略微有了进一步的动作:他不顾世人的看法,也在此居住办公。只是,两人分居前后,更在中间开一个小门,方便进出。

正是在此间,关于张謇和沈寿的风言风语四起。得知消息的余觉竟醋意大发,跑来大闹,他看了两人的诗作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当时的男女关系就是这般奇怪,男人在外头纳妾、花天酒地,却不容许女子有任何“不检点”。

余觉在吵闹一番后,发觉自己也抓不到实际的证据,他于是逼迫妻子离开南通,回到苏州去。沈寿病情刚刚有所好转,她在南通的传习所也正办得兴旺红火,学生已越来越多,她怎肯放弃。

余觉见妻子死活不肯离开,一口咬定他们已有了见不得人的“勾当”,他死乞白赖地和张謇借了一笔钱,去上海办自负盈亏“福寿绣品公司”。在上海,他更是沉缅酒色,不能自拔,将苏州的房产全卖掉,拿去上海挥霍光了,再来找沈寿要钱,吵架……

余觉胡搅蛮缠的结果是:沈寿本已好转的身体,越来越坏了。又一次,因为被他气得太惨,她竟吐了血。

张謇懊丧不已,他心里更有一种说不出的醋意,他深知: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情绪大,往往意味着“她对他尚有感情”。但他明白,自己除了等待,别无他法。

沈寿的病情恶化后,她每天都离不开药罐子了。张謇十分心痛,他一面不断请名医为她诊治,一面亲自为她料理餐饮:“为劝衰年日进餐,朝朝亲手检厨单,宁抛蔬笋甘鱼肉,总辨清浓与苦酸。”

沈寿病入膏肓后,才彻底放下了与丈夫的恩怨纠葛,并看到一直陪伴左右的张謇。她对他已不再如以前那般“防备”,他每日到她病榻前,喂她吃药时,她开始用深情而留恋的眼神回望他。有时,她还会和他讲起自己少年时期的事。

这期间,张謇的日记里,常留下对沈寿病情的记载,“复病”“复不适”“又病”“渐愈”“忽晕厥,甚重”等字眼常常出现。

沈寿去世前后的5个月内,张謇日记中与沈寿有关的内容占到三分之一的篇幅,涉及她的病情、去世和善后等,流露出深深的不舍与思念之情。

为了沈寿的病,张謇几乎操碎了心,夜半,一听说她的病痛加重,他马上会披衣起床去看视。为了请如皋名医,张謇特派专用轮船去接,心急如焚。

所幸,沈寿在自知时日无多时,提出和张謇一起编成《雪宦绣谱》。这本谱子,由沈寿口述,张謇整理成文。这本传世之作,当可看作两人的爱情结晶。

沈寿离世前,肝腹水肿胀,从脚肿到脸直到眉间,肚子鼓胀极大,抽出腹水达十六斤,别人看了只觉得恶心,张謇的眼里却只有怜惜。

1921年6月8日,农历五月初三,沈寿终于病逝了。她走时,曾留下遗言:愿葬于南通,永不与夫同葬。张謇闻言,含泪应允。

沈寿去世时,张謇已负债累累,可即便如此,他也将她的葬礼办得风光无比。他将她的陵园修得规格极高,他还在她的墓碑上,缀上了他的名字。

余觉看了墓碑后大骂张謇“过分”:墓碑不缀夫姓,还刻自己大名。可张謇听了,却只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哼”。余觉并不知道,若非顾及沈寿,他绝不会“仅仅在她墓碑上刻名字”而已。

1926年,张謇于南通辞世,他的墓地正对着狼山,与沈寿遥遥相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2411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8
下一篇2023-10-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