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词美:“小时侯、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词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递增;
2、名词的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
3、数量词的美:“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在于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4、叠词美:“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的使用,增加了句子的音韵感,富有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5、方位词美:“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显示了空间的距离,反复应用使人感受到一种字字关情、琅琅上口的韵律。
6、另外,“乡愁是……”这一句式又营造了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诗人善于使用传统民歌的层递层进、互衬对比的手法。前三节诗逐层描绘了他幼年、成年、成年之后的三段生活经历,母子分离的乡愁,情侣难见的乡愁,皆由生活拮据造成。生离死别的乡愁,是由生命规律使然。三段乡愁写个人,却为写中华民族乡愁打好铺垫。最后一节,抒写的国愁才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它唱出了几千万台湾同胞的赤子之心。
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意象的笔法。诗中主要设置了四个象征性的意象:
一是“小小的邮票”,它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母亲牵挂儿子,儿子想念母亲。
二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它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这是青年男女之间的思恋和向往。
三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它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的生死之情。这是一种只能埋于心底、无法在两者之间传递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墓里墓外虽然只有咫尺,然而却又是那么遥远。
四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乡愁的故国之情。海峡虽然“浅浅”,但是故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而且,作者的情感是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它绵远深长、回味不尽。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界,随着自己的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形容抽象的句子
抽象_词语解释
拼音:chōu xiàng
解释:1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2不能或没有具体经验到的,只是理论上的;空洞不易捉摸的。与“具体”相对。
例句:匿名类是一种语法速写标记,使您能够在需要实现某个抽象类或者接口的地方创建一个类的实例,而不需要显式提供类的名称。
想象中的情感,也可以说是理想化的感情,从主观意愿出发,把恋爱中的人想象得如何完美,如何尽人意,如果这种情感占据每个人的心中,那就会总感觉现实对你不公平。渴望完美的感情这是人之常情,但现实生活中并不能事事都如人意,这就是生活!
1、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2、我的眼泪像断了线似的掉了下来。
3、桃花大片开放,远远望去,好像火红的朝霞。
4、他失了钥匙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5、谷子被饱满坚实的大穗儿压弯了腰,随着微风,一起一伏地荡漾着。
6、母爱是深夜书桌旁的一杯热水,让人滋心润肺。
7、到了5月底,娇艳的凤仙花开了,缀满了红的、白的花朵,活像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
8、这弯弯曲曲的大道,像一条没有尽头的长绳,缠绕山腰,越过山冈,爬进积着残雪的沼泽滩。消失在遥远的天边。
9、桃花开了,白色的桃花洁白如玉似棉,粉色的桃花粉如绽放的杜鹃。
10、母爱就像一座大山,蕴藏着万物,哺育我们成长。
11、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秀美羞怯。
12、风吹拂,河边的垂柳已经爆出嫩绿的芽叶,密密细长的柳丝整齐地轻摆着,倒影在清澈的河面上,犹如一位美女在河边梳妆,美极了。
13、母爱就像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14、大树像一位充满活力的少女,那满树的绿叶便是她艳丽的裙装。
15、老人充血的眼睛里只有愤懑与悲哀,浑浊的泪水像小溪似的流淌着。
16、爱心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使长途跋涉的旅者得到心灵的片刻的休憩。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就像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的漂浮,衬着天空中那种忧郁的蔚蓝色,久久地直到我长大理解意思:这个句子是比喻句表现了作者对故乡难以言喻的心情,似云般轻盈环绕心头又隐约可见。
文/丹老师
今日,读到于永正老师《秋天的怀念》的课例时,在课堂上,于老师巧妙地运用炉火纯青的读、品真功夫,将悠悠母亲情渗透课堂。
一.自读自悟。
于老师在指导学生研读“母亲”时,将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串成一条线,引导学生边读边做记号,何处写“行”?哪里有“言”、有“色”?将母亲对“我”抽象的情感通过行、言、色具体表达出来。
课堂上,同学们很快把关键词找到了,在边读边思考后,进行开放式地交流:从自己画的词中读懂了什么?用最简练的语言来描述。有的学生说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母亲对“我”的关心,有的学生感受到了母亲非常爱“我”和妹妹,也有的同学感受到了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这一环节的畅所欲言,是学生自由表达的一个必经过程。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才会让具体的感受更深刻。
二.提炼方法。
在体会到母爱时,于老师问到:如果有人要你回答什么事母爱,你怎样回答?此时于老师用手指着黑板上的“行”、“言”、“色”,并提示学生:母爱就是——,母爱就是——,母爱就是——。学生回答:母爱是行、言、色的提炼。
母爱在一个个动作里,母爱在一句句话里,母爱在一个个表情里。概括起来说:母爱是一堆细节。
于老师指导学生仔细品味这一个个细节,提出方法:眼睛盯着这些词,看,认真看;想,仔细想,每个细节又具体地告诉我们母爱是什么?
在这个环节的方法提炼的过程中,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去品味“母亲是一堆细节”的内涵,同时领悟作者是如何选择和表现这些细节的,这正是于老师的高明之处,将写作训练润物无声地渗透课堂。
三读穿母心
在指导这一堆细节中,于老师主要抓住了“躲”、“挡“这两个表示动作的字和一个不起眼的问号来解读母亲的心情和感受。
史铁生把家里的东西摔坏了,母亲为什么不制止儿子,反而躲出去?透过“躲”你看出了什么?躲,是理解儿子,儿子瘫痪了,他需要宣泄。
有一天,史铁生站在窗前,看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挡在窗前,不让儿子看,为什么?史铁生看到这些落叶,他可能会想到自己像这些落叶一样,要凋零了,而母亲的挡,挡住了儿子的绝望,给儿子一个希望。
当“我”表示愿意去看菊花的时候,母亲心里很高兴,她对我说:“你要是愿意,就明天?”这样一句简单的问句,是母亲在征求儿子的意见,是一种商量的口吻,这就是母爱。
读于老师的课例,总是被浑然一体的感觉所感动,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本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