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荣心特重,狂热追求“流芳千古”,导致他很多做法都有很重的“做秀”嫌疑,有时候让人觉得他太虚伪了。比如他对魏徵不遗余力的吹捧,人为地把老魏“大树特树”成那个时代的偶像,其实就有做秀的成份在内。很多时候,特别是涉及战争相关政策的时候,李二明明知道老魏的观点不可取,他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的措施也是跟老魏主张正相反的,但是口头上还不时要表现一下“唉呀我当初真应该听老魏的”“还是老魏说的好说的对,我真后悔啊啊啊”之类。
2生活的确是追求奢侈,而且言行不一。贞观初局面比较困难的时候,李二多次宣扬“俺要向汉文帝学习,不修宫殿不打猎不玩乐”,但是几年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他就开始年年出去巡游打猎玩,到贞观后期更是大造宫殿。这个毛病连他自己也承认,他死前写给儿子的书里就说“我奢侈放纵犯了不少过错,只因为我功绩大过错小,老百姓才能容忍我。你没俺的资本,千万别学俺”云云。
3脾气很暴,很多时候相当任性,说话做事不走脑子。《贞观政要》《魏郑公谏录》这些原始史料里都记载了不少他冲动发脾气,随便责罚身边的宫人大臣、听信挑拨冤枉“好人”的事(当然后面一般都会接上老魏等人一拥而上拍砖把他拍回正轨的情节)。
4无可避免的“帝王权术”……这个东东在李二刚上台的时候,他本来宣布自己坚决不用的,但是很快就发现行不通,那毕竟不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李二的“帝王权术”主要是用在武将身上,特别是李靖、侯君集、李世绩这些功高威望大、对皇权有可能构成威胁的武将,比如李靖和侯君集出征打了大胜仗灭国回朝,李二都要找借口杀杀他们的威风挫一下气势,算是泼盆凉水叫他们保持清醒头脑吧^-^,后期临死前贬李世绩出京的手段更加著名,而且被后世不知多少帝王学了去。
不过,唉。。。。要说这些权术让功臣们不满寒心了,那还得看跟谁比。。。。俺觉得如果韩信徐达蓝玉在地下看到李二对臣子的这些“权术”,大概会眼泪哗哗的只恨自己没生在贞观朝。。。。
5关于玄武门的杀兄逼父,对于老李、李大、李四这三只的遭遇,俺个人倒没有什么同情的。说到底他们都是这场博奕的主动参与者,没有人表现出想中途退出的意向,那么他们就理所当然应该自己来承担这场博奕的结果(李二也是,他也承担了,就是玄武门的一生阴影)。要说这场战斗中李二应该负什么道德上的责任,那么俺觉得是他下令杀了十个没有反抗能力幼侄,这一手道德上很丑陋。作为李二粉,俺可以说那时候局面险恶,他必须斩草除根迫不得已,但是综合此人一生光明磊落自信心强劲的总体表现来看,杀侄时,他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自信心……那一刻的李二,的确是个没有道德考量、只顾眼前利益的凡人而已。
6关于李靖灭突厥后李二跟老李“翻旧帐”的问题,牛致功的《唐高祖传》列举了李世民种种“不孝”行为……目前史界很多人对这本书的意见就是:总体来说价值很高,但就是因为“唐高祖的过错”以及“李世民不孝”这两节,掺杂了作者太多个人情绪的东西,从而拉低了全书的水准……
7加一条,因为看到又有人拿李唐皇室的男女关系来说事儿。历史上比较著名的“脏唐臭汉”说法,其实并不只是说汉唐两朝皇室秽闻多,因为那两个朝代风气就是非常开放、男女关系比较自由的时期,上下相互影响,象李世民纳弟媳、李治娶“庶母”都并不算违反当时主流道德(李隆基抢儿媳是该BS的)。事实上李世民父子如果不是想把弟媳/庶母立为皇后的话,大臣们根本就不管。
而且还有,因为李世民父子与那两个女人结合时,她们的前夫都已经死了,那么就算在现在,这两桩结合也不违反法律(当然你要说他们重婚俺也木法子。。。)。所以后世对他们父子这一行为的鄙薄,其实是基于宋明理学流行之后的社会心态,也就是那种BT片面追求贞操观的心态……天啊,这都什么时代了,还有人抓住这个不放……
译文
唐太宗容貌威武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见到他都会紧张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太宗知道情况后,每当见到有人奏事时,总是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能够听到谏诤,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君主假如自以为圣明,臣下又不去纠正,要想国家不倾危败亡,能办得到吗?于是君主失掉他的国,臣下也不能独自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残暴,臣下都把嘴闭起来不讲话,最后终于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而导致灭亡,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事不远,你们今后每当看到事情有不利于百姓的,必须直言规劝谏诤。”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也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正直的君主和忠直的大臣相处共事,如鱼得水,那么天下就可以平安无事了。我虽然不算明君,幸亏你们多次匡正补救过失,希望凭借你们直言鲠议,以实现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回答说:“我听说木材弹上墨线就能锯得笔直,君主听从规谏就能成为圣明。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必须设诤臣七人,说的话如不被接受,就一个接一个地以死相谏。陛下开拓思路,采纳臣民忠言,我等处在不避忌讳的圣朝,实在愿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太宗称赞说得好,下诏规定今后宰相入宫商量处理国家大事,必须让谏官跟着进来,听一听如何处理。有话敞开说,一定虚心采纳。
贞观三年,唐太宗对司空裴寂说:“近来有人上书奏事,条数很多,我都贴到卧室的墙壁上,出入时看看想想。之所以要这么孜孜不倦,是想把臣下的想法都弄清楚。我每当一想到治国大事,有时要到三更以后才睡觉。我也希望你们用心不倦,以符合我的心意。” 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说:"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高兴就胡乱升赏无功的人,不高兴就乱杀无罪的人所以社稷沦丧,天下混乱,没有不是因此而造成的我现在每晚没有不把他当成心事,一直想让你们尽力进谏,而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谏言,怎么可以因为别人的话与自己的不同,就护短不接纳如果不能接受别人的谏言,又怎么能去劝谏别人呢
贞观六年,唐太宗因为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杜正伦、秘书少监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人所奏的事很合心意,召见时对他们说:“我曾把从古以来臣子尽忠的事迹一一看过,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自然就能够诚心规谏,但如像关龙逢、比干那样的处境,就不免身遭杀戮株连家人。做君主不容易,做臣子也难。我又听说龙可以驯养得听话,但喉下有逆鳞。你们就敢于犯逆鳞,各自进上奏书。常能这样,我难道还怕宗庙社稷会倾覆!每想到你们一片忠心,一刻也不能忘怀,所以设宴共享欢乐。”还给每人赏赐了数量不等的绢。
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每当无事静坐,就自我反省。常常害怕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对下被百姓所怨恨。只想得到正直忠诚的人匡救劝谏,好让我的视听能和外边相通,使下面没有积怨。此外近来见到来奏事的人,常显得心怀恐惧,连讲话也变得语无伦次。平时奏事,情况尚且如此,何况要折面谏诤,必然害怕触犯逆鳞。所以每当有人谏诤时,纵然不合我的心意,我也不见怪。假如立刻发怒斥责,恐怕人人心怀恐惧,岂敢再说话!”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魏征:“近来朝臣都不议论政事,这是为什么?”魏征回答说:“陛下虚心纳谏,本来应当有话说。然而古人说过:‘不被信任的人劝谏,会被认为是毁谤自己;已被信任而不劝谏,就叫做尸禄。’但是人的才能气度,各有不同:胆小怕事的人,心存忠直而不能进谏;被疏远的人,怕不信任而无法进谏;贪恋禄位的人,怕不利于自身而不敢进谏。所以大家沉默不言,应付着混日子。”太宗说:“这些现象确实像你所说。我常想,人臣要劝谏,动辄害怕有死亡之祸,这和赴鼎镬被烹杀、冒刀剑被斩杀又有什么两样?因此忠贞的臣子,并非不想竭尽忠诚,竭尽忠诚实在太难了。所以夏禹听了好的意见要拜谢,岂不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如今敞开胸怀,接受谏诤,你们无须因为害怕而不敢把想说的话说出口。”
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是明智的,但要做到实在困难。这像会写作的文士、有技巧的工匠,都自夸自己有本领,别人比不上。如果遇上著名的文士、工匠来评量指责,杂乱无章的文辞和拙劣的技艺就会显现出来。这样说来,君主须有匡救谏诤的臣子,来指出过错。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事情,若单靠一个人来了解判断,即使再辛苦劳累,怎能把每件事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呢?我常想念魏征遇到问题时随事谏诤匡正,多次切中我的过失,这好像用明镜来照形体,美与丑都会显现出来。”因而举起杯子给房玄龄等几位敬酒,勉励他们也应这样做。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从前虞舜制作漆器,夏禹雕饰祭器,当时劝谏的有十多人。饮食器皿一类的小事,何必苦谏?”褚遂良回答说:“从事精雕细琢会妨害农耕,编织五颜六色的彩带会妨碍妇女的正常事务。首创奢侈*逸,就是危亡的开端。有了漆器不满足,必然要用黄金来做。金器还不满足,必然要用玉石来做。所以谏诤之臣必须在事情的开端就进谏,等到已做完再劝谏也不起作用了。”太宗说:“你讲得很对,我所做的事情,如有不当,不论是在刚开始,或者是将做完,都应当及时进谏。近来我翻阅前朝史书的记载,有时臣下进谏,君主就回答说‘已经做了’,或者说‘已经同意做了’,终究不肯停止改正。这样下去危亡的灾祸在一反手之间就会到来。”
唐太宗评价魏征说:”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
一、原文: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
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二、译文:
唐太宗评价魏征说:“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大臣魏征,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
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
二、人物简介
魏徵,现作“魏征”(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 。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葬礼从简。 同年入凌烟阁。
首先以我们现在的思想来看,按理说这样的事情,如果说发生在我们周围的话,很显然是不会全部人都回来的,也许真的会有一部分人去履行诺言,选择按时按点按地点的回来,但是肯定会有一部分人进行潜逃,但是在历史的这件事情当中,这400人居然到最后全部都返回了,按照约定回到了地点等待着死刑,而组织这场活动的皇帝就是李世民。
而当初李世民宣布这场决定的时候,当时跟随着李世民的大臣们,对于这件事情可以说也都是感到很诧异,就像我们刚听到的样子一样,也都表示着自己不赞同的意见,毕竟这是400位要被杀头的犯人不是四个,它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万一说把他们放出去以后,到时候他们又不按照约定回来,而且再次为害着天下的百姓该怎么办?
但是李世民对于大臣们这样的质问,李世民只是笑了笑说,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履行自己的诺言回来的。而也有可能这就是李世民作为一位君王的智慧所在,凭借着他对这400人的信任,这400人最后也确实真的完成了自己的诺言,在约定的时间回到了地方集合,而李世民对于这400人的举动也是感到非常的感动。
试想一下,一个被除以死刑的人还能这么追求诺言,想他如果说有再次给他一次机会的话,他一定会改过自新,于是李世民就给了400人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并没有杀掉他们400人,而是把他们400人放了。
01
李靖大破突厥,这是个天大的功劳,等班师回到长安以后,肯定少不了大加封赏。然而等他刚到长安,等待他的不是什么封赏,而是一封弹劾书。
有人状告李靖治兵不严,在平定突厥王庭的时候,有士兵抢了王庭的财宝。按规矩,这些缴获的财宝应该全部入账交给朝廷。可是,这种事情可大可小,立了战功,抢点东西算什么呢?
可是李世民却对此事大发雷霆。李靖不但没有了功劳,反而成了戴罪之身,他只好躲在家中闭门不出,等待皇帝的裁决。
在这几天时间里,朝廷一直在审查财宝的事情,李靖在家中如坐针毡,心中不但没有了想封赏的打算,甚至只希望能不受惩罚。
几天过后,李世民召见他,先是批评了他几句,然后话锋一转,说你的功劳还是很大的,该封赏的还要封赏,于是加封李靖为尚书右仆射,成了大唐出将入相的第一人。
李靖听到这个结果,心理稍微缓和了很多,和前几天相比,真是冰火两重天。
李靖虽然成了宰相,但是却谨小慎微,在议论国家大事的时候,他基本上都不发言。下了朝以后,他紧闭家门,基本不和其他人交往。
处理李靖的问题,是李世民高超的管理哲学的体现。当初李靖功劳之大,肯定会有些心高气傲,李世民心里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于是他先敲打敲打,防止李靖居功自傲。
李靖当了宰相没几年就离开了官场,远离了政治中心,安度晚年。
02
李世勣有一次生病,医生给开了药方,其中有一味药是‘须灰’。所谓‘须灰’就是人的胡须。
李世民听说李世勣病了,前去探望,听说了‘须灰’的事情,他当场割了自己的龙须给李世勣入药。李世勣感动的热泪盈眶。
先不说李世勣的病有没有因为龙须变好,单说这一举动,就足以让李世勣感恩戴德一辈子。
李世民驾驭李世勣最高超的一次,莫过于他在弥留之际跟李治说的一番话,他说,李世勣是一员勇将,你对他没有恩德,很难驾驭他,我现在将他贬到外地,如果他能及时离开,你过段时间再提拔他,他对你报答与你。如果他迟迟不走,那你就可杀了他,以防后患。
国家正在权利交替之际,李世勣突然被无理由贬谪,这让他摸不着头脑。不过没用多久他就想明白了,连家都没回,当天拿着诏书就去赴任了。
李治终于松了一口气,李世民也感到很安慰。半年后,李治将李世勣重新提拔上来,委以重任。数年后,75岁高龄的李世勣被任命为大将军征讨高句丽,立下了赫赫战功。
03
虽说李世民对大臣都非常信任,但终究还是有远近。如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邀请李靖帮忙,李靖拒绝了,李世民不可能不生气,只是胸怀宽大而已。
李世勣原来是瓦岗寨的,跟李世民的关系也不是多深,李世民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对这两人用点帝王术还说的过去,但是对他的心腹之臣,如尉迟敬德和房玄龄,他也同样不放心,随时敲打一下。
有一次宴会上,群臣聚集,尉迟敬德发现有个大臣座次在他前面。尉迟敬德站起来咆哮,说你有什么功劳,座位能在我之上。不由对方分说,一拳向对方打过去,血流如注。
李世民非常愤怒,拂袖而去,当天的宴会不欢而散。
第二天,等到尉迟敬德醒酒,李世民召见了他,对他说,以前刘邦诛杀韩信等功臣,现在看来也并非是刘邦的过错。
尉迟敬德听到这么严厉的警告,顿时浑身冷汗直下。
数年后,李世民找尉迟敬德聊天,本来聊的好好的,李世民突然说,有人告你谋反,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尉迟敬德自从平定王世充时就跟着李世民,立下战功无数,并救过李世民两三次。后来又在宣武门之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李世民最贴心的武将。
如今遭到李世民这样怀疑,尉迟敬德突然站起来说,是,臣是谋反了。然后脱下上衣,将身上的伤疤亮出来,开始说起与李世民浴血沙场的事情。
李世民有些尴尬,让尉迟敬德赶紧将衣服穿起来,好生安慰。
经过此事之后,尉迟敬德也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他开始不问政事,一心在家修道,一副话外之人的样子。
04
如果说对武将有必要敲打敲打是必要的,那么对文臣,李世民也同样运用了他那套管理哲学,或者说帝王心术。
文臣之中,最受恩宠的非房玄龄莫属。李世民经常搞一些小动作,冷却房玄龄几天。
第一次无缘无故让房玄龄回家‘休息’的时候,房玄龄感到非常害怕,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想着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惹怒了皇上,会不会大祸临头?
之后没几天,长孙皇后替房玄龄求情,说房玄龄是一个很好的宰相,在朝中威望很高,做事公允,朝臣们都服他,如果他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就不应该让他待在家里,应该让他赶紧回来处理国家大事。
李世民也没有真心想处理房玄龄,就就坡下驴,让房玄龄重回中枢。
过了两年,李世民又无缘无故让房玄龄回家休息,这次是褚遂良上疏求情,房玄龄又重新回到中枢。
之后数年,李世民又玩了一次,这次房玄龄已经知道了李世民的用意,无非就是想告诉他房玄龄,没有你大唐照样转,你不要太居高自傲,做事还是要小心谨慎,为我大唐好好出力。
参透了李世民的心思,房玄龄已经不像第一次那样慌张了,他甚至难得清闲,真的过起了退休的日子。可是李世民受不了了,朝中事务那么多,没有人处理怎么行呢。
可是这次说来也怪,竟然没有人上疏替房玄龄求情,没有人求情他就没有台阶下。李世民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对外宣布,要到某处去赏花。房玄龄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让家童打扫庭除准备迎接皇上。家童不明白,房玄龄就说,要去赏花,肯定要从我家门前经过,到时候皇上一定会过来坐坐。
果然不出房玄龄所料,李世民的本意并不是赏花,而是要经过房玄龄的家门口,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然后跟他拉家常,向他透露回朝的信息。
知道了皇上的用意,房玄龄以后做事更加的谨慎。贞观晚期,皇上要亲征高句丽,留房玄龄处理朝中大小事情,授予他临机专断之权。这个时候的房玄龄可以说权力达到了顶峰。
李世民出发之后没多久,就有人找到了房玄龄说要告状,而被告就是房玄龄。房玄龄命人将这人押送给李世民。经过询问,李世民得知此人是告房玄龄的,于是将此人腰斩,并派人告诉房玄龄,以后这样的事情可以自己决断。
房玄龄本来有决断之权,但是他万万不敢这样做,虽然皇帝信任你,但是你也不能没有分寸。
除了敲打施威之外,李世民也用恩,他将公主嫁给房玄龄的二子房遗爱,又把房玄龄的女儿嫁给一个亲王,这样亲上加亲,加大对房玄龄的恩宠。
总结
李世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臣子完全的信任,但这并不表示他什么都不做。李世民深知自己的臣子都是非常有才干的人,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管理,才能发挥他们最大的作用,同时也打消他们的狂妄之心。
李世民的管理手段可谓高明之极,在臣子们有功的时候,他不忘敲打一下,让他们收敛一点,施恩的时候又是非常的舍得,极尽恩宠。
正是由于他的管理方法高明,才镇压的住这些悍将,避免了刘邦和朱元璋时期臣子们的悲剧。
1、美轮美奂初唐风
走进《贞观之治》,淡定、古朴而又大气的初唐气息迎面扑来,大到宫阙楼阁、小到日常摆设,无不尽显唐风,那种简练、典雅和含而不露,初见之下,已经让人宛若身临大唐。
朝堂(虽然很多外景是用特技做出的效果,但总算没把汉宫直接拿来用)没有《汉武大帝》般夸张的壮丽雄伟,然雍容凝气的庄严和大度同样存在,梁、柱、斗拱等等点缀上片片金饰,有一种洗练简洁的美,站在那里你会感叹慑服,但不会手足无措。居所使用的屏风、幕帐和竹帘,除了最大限度展现唐风,还很好地增强了视觉效果。尤其喜欢剧中的屏风,折页与不折页的都设计精美、端庄,例如那扇经常出现的牡丹屏风,在虚虚实实的光线衬托下,带着淡彩画效果的它更笼上一层幻境色彩;大殿上的屏风,纹理华贵而矜持,即使用的是很眩目的金和红,站在那里也是如此的内敛毫不浮躁。 这部片子从头到尾的光影和色彩运用都非常好,通过窗棂、门缝,或者屏风和竹帘的投影,甚至人为制造的树影,生动地营造出既稳重雅致,又极富生活气息的光影世界。在这里,每一个镜头、每一祯画面都犹如美好的古画赏心悦目。 在庄严的大殿上,我们可以很亲切真实地感受到早上的阳光从东边透过门窗檐角投射进来,干净简单的光和影落在皇帝和议事的大臣们身上,一种严肃而和谐的气氛便油然而生,这种效果较之《汉武》里那个采光极强的超级大殿所展现出来的场面更富层次和生活感。自然、开阔而没有压迫感,这也是初唐社会风气的折射。在居所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背后、屋外清亮的绿叶闪闪发光,让人主动去设想那是如何晴朗的一天;而斑驳的树影和直条纹的窗棂、竹帘的投影则共同构成另一幅美好的居家生活画。
有人说这部片子偏暗、色彩沉闷,其实是我们过于习惯明亮的现代生活剧所带来的视觉惯性,如果换一种思维和角度,用心欣赏就会发现此中的良苦用心和令人赞叹的光影之美。
2、开创治世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贞观,正而示之也。所谓正,是树立端正、公平、明朗的社会风气;示,标示之意,意在倡导开放、自由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贞观可能算不上多大的盛世,但贞观绝对是堪称一代典范的治世。
从来所谓的治世,无非对内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民众安居乐业,对外足以御敌于国门,能迎四海于一家,最起码也无边患。但这些都是治世的表面现象,促使治世形成和维持治世局面的不仅仅是执政者的能力和政策,更在于来自社会上下一致的一种共同思想、认识和信任,这就是民信而国立。字面简单,做起来却异常艰难。贞观治世的开创,来自于君臣一心、上下同德的对“贞观”的坚定坚持和切实落实。
《贞观之治》的立意就在于此,所围绕的主题也在于此,通过史实和文学的结合道出了贞观的特点:一是自由,包括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二是敬畏,对生命、对民众、对人的敬畏——人有敬畏之心,方有互相尊重之意。能将这一点做到不容易,这一点是很多剧本做不到的。剧本,一剧之本,它的高度和深度决定一部戏的品质层次,优秀的剧本胜在立意,合格的剧本重在叙事,劣质剧本恐怕只有靠其他外在条件来弥补不足了,而《贞观之治》无疑属于优秀行列,尽管也有不少瑕疵。
治世如何开创呢?治理天下从何处入手呢?得到的回答是:“取信于民”、“从让臣子说话开始”。于是有了魏徵那段忠社稷、还是忠君王的精彩对话,有了李世民坚定起用魏徵出使河北的信任和决定,有了孙伏伽骂天子却得到皇家园林赏赐的意外结果,等等,不一而足。虽然大部分故事自有史实出处,但以严谨姿态还原并做到有韵味不容易,如果不是这样,我们看到的就不是群臣轻轻击笏以示赞同的优雅场面,而是山呼万岁的谄媚景象;不是昂首扬眉理直气壮细述己见的正气,而是俯首贴耳的唯唯诺诺;不是以国家和生命为重的据理力争,而是为争权夺利而展开的阳奉阴违;不是上下一心精诚团结的互相信任,而是尔虞我诈的官场斗争,等等,若非用过一番功夫,哪来唐初开明清正的气象?
《贞观之治》演绎出了少有的自由和敬畏,并很好地把握和发挥了这两个主题,这是难能可贵的。“自由”不等于无政府、无约束,而是最大限度的宽松和包容;“自由”也不是可以无知和无厘头,它更需要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为支持,所以我们所看到的《贞观之治》,尽管为人有内敛有嚣张、言论有委婉有激烈,却无一不在以苍生为重的强大共识下,无一不在独立思考和畅所欲言上,这决不是某些影视里生硬做作的放纵和故作叛逆,当然也不是这些作品所能仰望的。“敬畏”则更为古远,尤其是在当今讲“敬畏”似乎更不入流,然而事实是,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保持应有的敬畏,这点《贞观之治》的诠释也很好。尊重是来自于敬畏心理的,也正因此人与人的关系才能有起码的和谐、上下级之间才能产生相惜互重之情,执政者才知道必须谨慎决策。剧中李世民登极前一天的一段话耐人寻味:行军打仗要是错了,一人一骑兜个圈就带回来,可是治理的是天下的话,决策错了是不可能很快兜回来的,必须严格要求才能少出差错、不出差错。也许这是涉政未深的小李的困惑,但这就是敬畏,有敬畏才有自知之明,才有对人对事的克制和尊重。
从史实上说,贞观的特点是:创新、开放和和谐,例如调整民生政策、修订律法、完善科举和行政的设置,改善和促进与各族的关系,等等,用剧中话说:“贞观要有贞观的一套东西”,这一系列的努力使得海内一统、天下归心。而这一切的实施和收获,离不开君臣一心的团结和以社稷为重的共识,支持这一点的,是朝野共同对的自由与敬畏的认同。敢说敢干、精干实干和人与人之间、上下级互相之间的理解和尊重,蔚然成风。“天可汗”的称呼,是对大唐那种海纳百川、包容自由和平等互重的认可与敬服,“天可汗”的心胸不止是李世民的心胸,更是大唐的心胸。
编导能将这些生涩抽象的意念于平凡处、于不经意处表现出来,表达到位,不能不说其诚意、认真和用心良苦。 对于帝王形象的塑造,《贞观之治》最大限度还原了李世民作为一代伟人的“人”的一面,而不仅仅拘泥于过往帝王戏的“伟”字上,为观众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果断坚强、善良爱恶作剧和机谋大度的太宗皇帝,对父亲、兄弟和妻子的情、对子女的爱、对臣下的信和对生死之交的义,无不淋漓尽致。当然了,它还没完全摆脱帝王剧高大全的路子,很多方面还是以褒扬为主,只是这个太宗皇帝,能让你在不知不觉间为他或喜或悲、或哭或笑。
另外说一下主题曲歌词,这与本剧未必有关,但却扣着本剧,那句“看这锦绣山河,给我已经太多,让我全心全意把这土地建成理想国”,于朴实中见真诚,这是很少帝王戏用到的,一般的片子必然一片歌功颂德或气吞万里如虎的姿态,《康熙》和《汉武》这类算精良的片子也不能免俗,不是“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就是“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就连最近的《卧薪尝胆》也开口就是“史册煌煌,千古一王”,一副施舍者、救世主的嘴脸,而《贞观之治》的歌词,却体现了自信、真诚和敬畏,与唐初贞观年间的务实和精干呼应,是上下齐心互相信任建设国家的气象。
3、和你在时空这点相遇
说实在这个剧本的故事性并不很强,冲突并不十分激烈,矛盾并不明显尖锐,要靠剧情塑造人物形象实在很难,然而一部好的戏离不开优秀演员的演绎,《贞观之治》的主要演员可能谈不上特别有名,却表演得尤其好。
马跃(李世民):以前只知道挺帅的,没想到在这里的太宗扮相如此出彩,简直让人觉得历史上的李世民就是长这样子。除了扮相,马跃的表演也十分精彩,一是眼神,一是细微处的小动作。青年时期干净锐进、中年时期沉稳谋国、老年时期孤寂无助的眼神,在他伸收自如的运用和施展下,一个李世民几乎可以说成功了一半。有时候真想不通,一个人怎么可以有如此能耐去表现一代“天可汗”摄人魂魄的眼神、逼真的表情和性情。由眼看心,成功的眼神和表情,带给了角色的巨大成功。马跃使用的各种小动作,传神地诠释了李世民性情中人的一面,例如“喝醋事件”喝“菠菜事件”的坏笑,自鸣得意等待臣下夸奖地捻胡子,被魏徵气得掉眼泪,合伙“陷害”赵德言,抓住长孙皇后的手摇啊摇,等等。这些小动作非常细微,非常生活化,观众很难一下看明白和发现,但十分精彩和耐人寻味。
正如当年陷入对唐国强版诸葛亮的崇敬不能自拔一样,《贞观之治》后,马跃版的李世民成为了我心中的经典和唯一,在我看来,历史上的太宗皇帝就是如此。
苗圃(长孙皇后):虽然这位对我来说比较陌生,但却演了一版最坚强和有骨气的长孙皇后,可惜的是编剧和审查的缘故,能看到长孙皇后的场面不多,于是苗圃在我印象里,也就只有一个神态和表情。
金士杰(魏徵):虽然古怪刻板和贼头贼脑,但是戏份不少,表演也很出色,很经典的寒儒,跟以往文绉绉的大臣形象比起来,生动和亲切了许多。小时候看连环画识字,我第一本接触到的就是《魏徵与唐太宗》,那时候我说话还带磕碰呢,但自此留下深刻印象,而这部戏也演出了我心中的那个魏徵。一个能把李世民管到一见他来了立刻把鹞鹰收起来扮三好学生的人,肯定不止有教导主任大道理碎碎念那一套硬功夫,更有锲而不舍的执拗精神和一生为公的信仰。
金士杰的眼神也很独到,有正气、有铁骨,还有一些被视为不入流的市井小动作,眨巴眼睛、咽口水和舔嘴唇,细微处见神采。
马少骅(长孙无忌):据说长孙无忌曾被嘲笑其脸如面团,于是明白为什么让马少骅来演这一角色了。长孙无忌介于伙伴、亲戚和大臣三者身份之间,并不容易演,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能不露声色出鬼主意的玩伴、老成忠于政事的重臣和亲切而两肋插刀的亲戚,角色虽然复杂,但却演得层次分明、立体生动。
马精武(李渊):在《卧薪尝胆》之后继续演一个让儿子郁闷到的父亲形象。在位那段基本不怎么样,退休之后的几段倒十分精彩,把一个郁闷、无聊、孤独和偶尔耍老顽童性子的太上皇和依然爱着自己的儿子却对曾经发生的惨剧不能释怀的父亲演得入木三分。
《贞观之治》的精彩情节往往不在慷慨陈词间,而在无声却胜有声处。这是一部需要表演来丰富剧情的戏,因此对演员的要求很高,他们的付出也是巨大的,而他们的努力和诚意也是有目共睹的。
4、醇酒清茶看戏文
有人说这片子比较闷,平淡而沉重——除了与剧本立意有关外,与台词也有关系。这里没有生涩但韵味十足的古文——窃以为这是本剧的不足之一,与前面的古装剧一样低估观众的理解能力,将一些已成经典或耳熟能详的典故和名言“翻译”地不止是白开水那么白,不要说韵味了,连意思也难保不走样的。话说回来,这里也没有剑拔弩张、或尖锐华丽的对白,只有很日常生活的台词,但日常并不平常,这些台词很考究。
剧中君臣父子的性质和角色转换,就在这样小小的称呼中巧妙地表达着,精准、含蓄:
老李与小李吵架 小李:……父皇。
老李:称我陛下!
小李与小小李吵架 小李:承乾……
小小李:请陛下称“太子”!
高阳与小李吵架 高阳:父皇连我的人都要杀?
小李:如果你闹,我就是皇帝;如果你不闹,我还是父亲。
所以本剧里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皇上”、“圣上”和“娘娘”、“王爷”,只有“陛下”、“殿下”和“大人”。 玄武门之后,李世民与李渊的关系非常尴尬和微妙,当最受李渊信任近的裴寂被贬后,小李去看老李时,老李说想弹琵琶。
小李:这琵琶怎么只剩下一根弦?
老李:原来还有两根的,现在,就只剩下一根了……
太上皇孤独、无聊的晚年心境、痛失儿子的悲惨阴影、去日苦多的无奈感慨,在聊琵琶弦数上表现得非常到位,风烛残年不要紧,形单影只更伤人。
郁闷的李渊考虑退位,但又不确定李世民会如何对待他及武德的老臣们,于是开始了一番试探性的询问:
老李:如果你,坐到这里,他们还会在吗?
小李:陛下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裴寂:最近陛下常常想起晋阳起兵前,和我们一同饮酒作乐的快活时光。
小李:如果我坐在这里,陛下的大臣,还会坐在原来的位子上。
老李:酒也会有吗?
小李:酒,也会有的!
小李非常含蓄而平静地向老李保证了玄武门之后不再会有血光之灾,父亲“交班”后将“一切照常”,连父亲大人的待遇也没有降规格,于是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李世民与颉利有几段不多但颇为精彩的对话:
颉利大营前,指着颉利军营 小李:你没见过叛变吗?你来这么多人看?!
渭水便桥边,指着颉利兵马 小李:我刚刚即位,你们就来朝贺,不必来如此多的人马。
对话简单略带打趣,与李世民和颉利交手的经历形成呼应,战场上熟悉的对手,彼此都是让自己想起来寝食难安的外患,同时带着军人独有的干练爽快和互为英雄的惺惺相惜。
玄武门之后,有人避而不谈、有人讳莫如深、有人居功自傲,等等,李世民这样对他的大臣们说“我有一句话,憋了很久,今天必须说出来。玄武门的事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不愿说,你们不敢说,于是好像从没发生过这件事一样。但是,我没有一天忘记过这件事,那一幕一遍又一遍地在我梦里出现……这没什么对和错,我做了什么永远都抹不掉。”人贵有自知之明、有敬畏之心,记住自己的污点不容易,坦然承认并时常引以为戒更不容易。
总之,《贞观之治》的台词温和如风、婉约似水,波澜不惊却总是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力量,是需要、也是值得平心静气慢慢感受和回味的,其实要听明白这些台词,倒的确要有点唐史基础才行。
5、梦回大唐
说到这里,也许还有人觉得这部戏情节太过单调、历史太过枯燥、对白太过平淡、画面太过沉闷,那好,推荐几个精彩的情节:
玄武门前夜的谋划: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忠心耿耿的属下和谋划得当的良臣,可以听到感人的盟誓,可以感受到不屈不挠和众志成城的慷慨与豪气,连“人衔枚、马裹蹄”这样的细节,也表现得很生动和感人。
渭水便桥之盟:目前为止最令人热血沸腾的一版便桥。画面很美,太宗便服立马桥头的英姿和气势让人叹为观止,在镜头的运用下,形象更为高大。相对于那些太宗在渭水边全副武装的版本来说,这里不仅更突出了他“孤胆英雄”的气质,而且与他征战四方、每战当先的将军形象更为贴近和相符,那种时刻以天下安危为己任、凡事亲力亲为的个性和气质跃然荧幕上。
魏徵夫人“喝醋事件”:小李恶作剧天赋的典型表现。
尊“天可汗”的八方来朝:没有长篇幅的歌功颂德和溢美之词,没有排山倒海的朝拜,甚至看上去场面也不是想象中的宏大,但天可汗的气质还是出来了,雍容但绝不是金玉满地,包容而不以天朝自居,平等而不是颐指气使,自信而不是吹胡子瞪眼,大度却没有激扬文字的表态……优雅的大唐,就这样从李世民顾盼生辉的笑容里呈现出来。
长孙皇后去世:全剧最悲情情节之一。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一方的嚎啕大哭,小李默默地把皇后梳落的头发收好揣进怀里、长孙无忌压抑的哭泣、承乾的绝望,都在长孙皇后平静地交代后事和用毒药包表明心迹的叙述中让你感到莫名的悲戚,眼泪于是很自然就流下来了。
魏徵吃菠菜事件:又一场有预谋的恶作剧,只不过策划者是长孙无忌,具体实施是小李,而魏徵的吃相也的确“不负众望”的难看。
废太子事件:承乾和老爹两次对话,都很精彩。
李世民去世:绝对经典的表现手法。同样没有大哭场面和群臣侍从的问候与忙碌,略显空荡的大殿,李世民弥留之际回想起当年金戈铁马的生活和出生入死的兄弟,然后跨上白马而去;殿内,白色的麻布慢慢地、一件一件地掩盖上他生前用过的盔甲、刀、御座、屏风和其他遗物,最后盖在遗体上,整个过程没有其他的喧嚣,而此刻你可能已泪流满面。
纵观此剧,缺点和遗憾不少,例如过于古雅平静的剧情和对白,拙劣的特技效果,剪得让人有点莫明其妙的情节,等等,令人赞叹的细节也偶有疏漏,如天子平天冠的十二旒,数来数去居然是十三根——难怪小李后来一直用无旒的了,其实拆掉一根就可以了,读圣旨的礼官也偶有念错音的,诸如此类,但瑕不掩瑜,初唐的精神到底是出来了,贞观是什么也基本说清楚了,同时塑造了目前为止最靠谱最让人感动的一版太宗皇帝——这才是大唐,这才是那个时代应有的精神风貌。最后引用下片尾曲的两句歌词,以表达对此片的感受和敬意:
永恒,从你开始,要运气也要勇气;
时间,证明一切,我们不用再怀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