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亲密关系,情绪不稳定怎么处理

什么是亲密关系,情绪不稳定怎么处理,第1张

亲密关系是指两个人之间建立起的密切关系,包括感情上的依赖、信任和支持。在亲密关系中,人们会分享彼此的想法、感受和经历,共同经历生活中的高峰和低谷。

情绪不稳定可能会对亲密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处理情绪不稳定的建议:

1 了解自己的情绪: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尝试找出触发这些情绪变化的原因。

2 学习放松技巧:例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焦虑。

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情绪波动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可以考虑寻求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4 建立健康的沟通方式:与伴侣或朋友进行坦诚而尊重的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尝试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感受。

5 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例如运动、旅游、看**等,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

尽管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之中,但是对于如何维护这种人生最富有意义的关系,我们却没有多少人真正做好了准备。在生活中常常发生的情形是--无论我们的意愿是多么诚恳,行动多么努力,我们关系的现状和结果却还是愈发成问题,甚至令人不安。我们经历着混乱、沟通不畅、相互怨恨、情感疏离、缺乏相互支持,最终和最坏的结果则是导致关系的破裂和分离。

亲密关系的建立让我们看到:关系里除了交换和控制,属于灵魂的彼此懂得、陪伴、真爱是如何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们将如何作为彼此的旅途伴侣来度过有限的有生之涯。

要需学会如何理解什么才是亲密关系,更加理解社会交往的核心。

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学习如何做自己,同时在关系中与他人互动是一个困难的课题。我们常常会在关系中"忘了我是谁",甚至有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接纳真正的别人。如何直接面对对并且梳理这些过程对于拥有健康的关系不可或缺,同时也是实现个人生命抱负的秘诀。

一般说来,在关系中,我们的焦点通常会放在如何去处理它,却忽略了如何使关系加深及成长。了解如何加强关系的深度,而不是只去维持现状,给了我们机会去选择创造一个令自己满意同时也值得尊重的生命。

亲密关系的定义:在定义亲密关系之前,我们先需要对关系加以定义。心理学家Kelly(1983)认为,关系是指二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也就是说,只有当两个人之间互相影响与依赖的时候,我们才能认定他们之间存在着关系。Levinger和Snoek(1972)在这个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互赖模型(Model of interdependence),并用它来说明随着互赖关系的增加,关系变化的特点。

他们以两个人之间关系发展阶段为例把人们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种:

一是两个人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彼此无任何关系,称为零相向性;

二是单向性:一个人知道另一个人的信息,但未发生任何直接接触;

三是双向性:两个人开始互动,如借谈话或书信来往;

四是多项性:两个人的依赖程度增加。

在共同关系中,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亲密关系的特点有三个:

一是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

二是在这种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

三是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很大。

适度依赖是一个很好的状态,你既能依赖对方,同时也拥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比如说,你在感情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对方就会在你身边给予你支持、理解、帮助。你们互相信任对方,不怕自己的缺点在对方面前展露无遗。在和对方相处的过程中,你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掌握自己的人生。

过度依赖对方往往都会有自卑的心理,总是在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不够完美,想要时时刻刻都和对方保持亲密关系,害怕对方的离开。这样状态下的相处导致你无时无刻都需要对方来带领自己生活,渴望被保护,又害怕被抛弃,这样患得患失下,你会越来越焦虑,以至于需要不断的讨好才能留住对方。

障碍性疏离者会认为在精神或者是物质上,能够真正独立起来才算是强大,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拒绝向对方提出求助信号。所以,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对方会感到不适,对方会认为自己是无能的,需要接受你的投入,所以他们为了平衡彼此的关系,不得已在别的地方付出更多。

分开后只有先懂得分离才能重回亲密!

1、依恋是最基本的情感

你说你喜欢雨,但当下雨的时候你却撑开了伞;你说你喜欢阳光,但当阳光没酒的时候你却躲在了阴凉之处。我害怕你对我的爱也是如此。那些有“恋爱恐惧症”的人,他们大多也想谈恋爱,只是不敢再分手了。把人和人连在一起的底层动力是依恋,依恋是人最强烈、最基本的情感。那么分离呢分离不是情感,是不得不面对的痛苦。老师通常说分离时痛苦感越强的人是越重情的人,但其实可能是依恋感更强的人。这与你儿童时期的教育经历有关。

2、从分离的过程中成长

人人都会受“离别苦”,分离的过程,也是孩子能够独立自主的过程,更是学会珍惜,学会接纳和包容的过程。大部分成年人在面对各种分离之后已经懂得或者麻木,知道这是世事常态。可是小孩不懂,很多父母也没能好好教他们如何处理。分离焦虑症成为了学龄儿童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所谓分离焦虑症就是指分离时出现的不适当的、过度的损害行为能力的焦虑)。看下这个征兆是不是和失恋的你很像所以老师说失恋的人大多像不成熟的孩子,这与年龄无关你的童年和原生家庭老师无法回到过去为你改变,但曾经父母没有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分离。我希望你们能够利用失恋,重新学习这门必修课,用正确的方式面对“离别”。而真相,是痛苦是你自己的选择。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一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3、放不下是因为还有感情

痛苦在内耗的同时,也能让人感觉到灵魂的深度,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某些情绪和认知。这样的内在力量不可估量,可以让人“一夜白发”,或者夜长大。我希望我们都能学会分离,不是让你放下,而是希望我们都能更勇敢,真正学会如何去爱。老师在咨询的过程中会特地去点醒那些一场分手后,永远消沉下去,不敢再爱的人。我说一段好的恋情是教人成长的,如果你认定他是对的那个人,就去挽回,自私点也没关系。生离没有不可能,死别才有。如果你说那人不可能再回头,你来找我,我让你知道什么叫“打脸”;你放不放下,不是看对方还爱不爱你,而是看你还爱不爱ta;如果你不爱了,也就不存在放不下。

4、学会如何去爱!

感情是动态变化的,可能曾经爱现在不爱,也可能现在不爱了之后再重新爱上。不是你们的感情经不起考验,是爱本身就需要好好维护和珍惜,它可以最牢固,也可以最脆弱。我们说要感谢前任,因为我们读了很多年书,学校却没有真正教过“爱情”这一堂课,但前任可以。我让你挽回是因为最后你终将明白,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包括他值不值得你继续去爱。亲密关系经营的文章都会说我们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找到真正的自己。但是我们不是孤单的个体,想要获得幸福,我们更要学会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伴侣。所以分手失败的并不是爱情本身,而是过去的你和你们。如果你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爱人”,下一段感情也是注定会失败。可能你觉得对方伤害了你,辜负了你的爱,但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没有对错。

5、错误的坚持使人更痛苦

感情中的过度索取和疏离都是不恰当的行为,过度付出和依赖也是。我不是让你继续否定自己,只是你不要去恨前任或者报复前任。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人的人却终将遍体鳞伤。我希望看到我这篇文章的人都能离痛苦远一点点。如果还喜欢,坚持一下。开始一段感情很容易,只要你说“来”我“好”。可结束一段感情,却要耗尽所有力气。如果没有办法放下,就不要结束了。虽然这篇文章老师的本意是想说如何学会分离。但是我知道“分离苦”所以还是受苦的人越少越好。人们都觉得“错误的感情”坚持下去会更痛苦、错。错误的坚持才会让人更痛苦。

6、重新审视你们的感情

任何人都可以为爱变成一个更好更有幸福力的人。如果你的挽回是纠缠是哀求甚至是“苦肉计”,那你就不是在挽回,你是在消磨你们原本就脆弱不堪的感情。真正的挽回是回过头去审视你们的感情,去修复它,不是置之不理,也不是拼命去撞它去试试看它是否真的坏了。对方是那个置之不理先离开的人,又也许你们曾经都试过尽力去磨合,只是没找到真正的关键点和方法。但凡事不是感动自己就可以。所有的挽回成功都需要你认识分离,认识到你们过去感情已经失败的事实一你们已经分手了。挽回大多都是从零或者从负开始。脱离了那层恋爱契约关系,你再也没有任何立场去责怪对方不爱你不理你。分手后无话可说是因为你们之间除了感情没什么可聊的但你们没有了感情关系,最没得聊的也是感情。

7、分离是人生常态

好多人啊,都梦想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我们想想发现有些恋爱不容易分手。比如家族联姻、两朝和亲。可是永不分手哪里是恋爱呢利益关系常常都比感情稳固得多。维护利益靠物质就可以,维护感情靠的是人心,可是最不可能不变的就是人心了。那些说好永不分手的恋爱,往往都败给了新鲜感,那些说好永不回头的分手,也最终败给了需求感。分离是人生的常态,我们总有一天要明白这世上没有永恒,所有我们爱的人都会离我们而去,但聚散都是缘,爱恨总关情。前任能教会你的第一件事就是:没有人会永远不离开你除了你自己。越是怕失去一个人,越会失去。心理学管这种行为叫“心理暗示”。

8、结语

一个人对负能量的召唤,往往都会梦想成真。相反你不怕了,也没那么容易失去;或者说你相信你最终能挽回成功,他也可能回到你身边了,能量场的召唤也有正向的,前提是你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是你不能再拥有幸福了,你还想要就可以。分手失败的并不是爱情本身,而是过去的你和你们。

现实中是否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总会有人在关系中逃避关系,通俗点说就是他们内心始终渴望着能与一个人达到绝对亲密的状态,表面上却拒人于千里之外。当然这不仅仅指恋爱关系,也可以发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伙伴之间。

在展开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一个词: 依恋模式(attachment) ,它指的是幼年与父母互动中会形成的一种情感上、心理上联结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会决定成年后与情侣的互动。

现代心理学通过研究,将成人的依恋模式分成了三类:

1安全型(secure): 如果父母常陪伴在旁,且总是及时给予孩子回应和关注,他们会形成安全型的依恋模式。他们长大后,在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中既不担心被抛弃,也喜欢亲密的距离,与伴侣互相独立又互相依赖。成人中,约60%认为自己是安全型。

2焦虑-痴迷型(anxious-preoccupied): 如果父母对孩子忽冷忽热,孩子就会感到强烈的不安和困惑,会总是担心被抛弃,会非常依赖对方,长大后他们总是不确定对方是不是爱自己,怀疑另一半不愿像自己一样渴望亲密融合,但始终渴望着高度的亲密融合。成人中,约20%认为自己是焦虑-痴迷型。

3回避型(avoidant): 如果父母离孩子很遥远,不陪伴、不回应孩子,表现得很冷漠,孩子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回避型的孩子成年后会有两种表现: 疏离型(低焦虑高回避)和恐惧型(高焦虑高回避) 。 高回避的特点是对亲密关系感到不适,而高焦虑的特点是总是担心被抛弃。 成人中,约20%认为自己是回避型。

那什么是假性疏离呢?

假性疏离是依恋关系的一种, 它的内核是绝对的痴迷型,外在表现是疏离型。 直接表现就是看起来有多高冷(疏离:低焦虑高回避),内心就多痴迷(高焦虑低回避)。

不过假性疏离和恐惧型有很大不同的地方,恐惧型自身的想法会摇摆——他们既担心被抛弃,但有时又觉得自己也不那么喜欢亲密,对亲密感到不适,时而想要依赖时而又渴望独立。 而假性疏离是不会不喜欢亲密的,一切只是假装。

假性疏离深层表现具体有以下几点:

1因为内心的不安全感和羞耻感太深,所以对别人的要求很高。比如,他们期望这个对象能够读懂自己的一言一行,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

2因为对自身的 “自恋损伤”(narcissistic injury) 过度敏感,会扭曲中立的事实,解读为对方不符合自己的期待。(PS: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自恋的部分,每个人也都需要健康的自恋。当一个人的自尊、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的时候,被称为“自恋损伤”。 遭受自恋损伤时,人会感受到,自己现在的样子是不被接纳的、没有价值的。 )

3当他们爱上一个人时,会给对方一系列测试,来试验对方是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痴迷对象,他们非常渴望对方能通过测试,和自己达成绝对的亲密。但如果对方没有通过小测试, 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愤怒 ,并作出看似疏离的情绪和行动,比如:竭力表现出自己对对方没有兴趣的样子,甚至内心说服自己“对方不过尔尔”。

依恋类型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你要清楚你的本质是一个痴迷型 ,作为非安全依恋类型的一种,痴迷型的人最欠缺的是对亲密关系的合理预期和客观评估,所以在你感到暴怒之前,要明白对方不可能一步到位做到所有你满意的一切,你需要改变的是去树立对人性、对爱、对亲密关系更客观的认识,和更现实的期待。

——分割线——

刚看到一个熟知的例子,作为假性疏离者,张爱玲把这种特性发挥得更淋漓尽致。

在张爱玲四岁时,父母离婚,母亲远走他国。父亲的责骂毒打等行为,让她本想靠近的心放弃了父爱。

在港大读书时,她的老师佛朗士,给了她八百块钱作为奖励,张爱玲得到极大鼓舞,拿去给她母亲黄素琼看,她母亲没说什么,只叫她放在那里。

张爱玲惴惴然放下,离开,过两天再来,听说那钱已经被她母亲在牌桌上输掉了。甚至母亲以为她是卖身给导师,母亲的这种想法让她自我厌弃。

很多成年后的纠葛,都是童年时的问题。当她想靠近时,父母却都在否定她,遗弃她。至此,在她心里便落了一杆秤,父母的爱渐渐的失去份量,直到消失。

然后再用一辈子去寻找“父亲”,又渴望成为像母亲一样的人。她不被看见,也不被爱。于是成了心理上的弃儿,弃儿有爱,更多的是疏离。

Reference:

Knowyourself

Wikipedia

Baidu Encyclopedia

Dormitory f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20186

温馨提示:

整篇文章1300字左右,需要你3分钟阅读。

每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间和自由,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是人类的共同需求。这样没什么不好,只是有些人和别人太疏远了,对自己的另一半来说大概不是什么好事。

有很多女生遇到一种恋爱中的男生。他为什么突然消失了?怎么突然不回消息了?但是下次见面,他还好,好像也没有什么矛盾。

这个问题很复杂,除了男生是渣男或者你因为表现差而被扣分之外,很小的可能性对方是亲密关系中的异化人格。

当一个性格顺从的女生爱上一个性格疏离的男生,你可以想象那是多么痛苦。

性格顺从的人认为自己和别人没有距离,这是因为他们需要亲近别人。所以当他遇到一个性格疏离的人,越想靠近,对方越退缩,那么他们就会感到害怕,不安全,恐慌。

梳理性格,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和别人保持情感上的距离,这个距离不会被侵犯。

更准确地说,他们只是表面上看起来能够继续与他人交往,但实际上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决定与他人进行任何形式的情感联系,比如恋爱、合作、竞争。就像把自己放在一个没人能进入的空间。一旦有人进入他的安全空间,就会感到担心,担心,想要逃离,继续和别人保持距离。更可怕的是这个。

为了不与任何人或事务有太密切的接触,他们必须自给自足,这是他们的优势之一,但这种优势被他们过度操纵了。

例如:

疏远别人之后,他们会在独处的空间里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但他绝不会让这种快乐建立在别人的付出之上;

他们不喜欢社交,但偶尔和几个朋友共度一夜,他们也很开心。

对于人际关系中的合作与斗争,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

疾病是他们最讨厌的,因为这个时候,他们会需要别人的照顾;

他们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生活的细节;

他们相信自己亲眼所见所闻,会坚持亲自学习了解,而不是相信别人说的话,等等;

这些态度可以帮助他形成宝贵的独立人格,但绝不允许发展到过分的程度。例如,当他们去陌生的地方时,他们从不向别人问路。

相反,性格顺从的人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害怕被别人打扰。至于从音乐、**、旅行或与他人交流中获得的快乐,他们当时不会感受到,以后会感受到。性格顺从的人在过程中满足了自己的需求。

他们基本上想要绝对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是他们不想被束缚,不想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所以可以说是消极的。所以对他们来说,结婚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这会让他们和别人产生亲密的关系,这对他们来说是极其危险的,所以他们总是试图避免长期的关系或者结婚。

但是,为了避免冲突,表面上他们会遵守这些东西,即使别人和他的建议和他想的一样,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那么他都会在行为上选择拒绝,因为他会觉得这是对他的一种控制。

不同于顺从型人格,在遇到朋友的时候,顺从型人格会想:他会喜欢我吗?性格疏离的人想的是:他会打扰我什么?他想干涉我的生活吗?

在情感生活中,顺从型人格的人追求爱、亲近、爱,有积极的目标,所以有固定的情感生活模式。然而,人格异化的人有一个消极的目标。他们不想介入,不想让别人参与,不想被别人干涉或影响。所以,要想和性格疏离的人谈恋爱,就必须接受他们的框架。

发送“锦囊”,我就送你一份女生恋爱36计。

商务合作或转载。

请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我们:1264721681@qqcom。

人际关系受依赖类型影响,根据巴塞洛缪提出的四种依赖类型,温蒂对自己不自信,在亲密关系中投入全部情感(无工作,在家带小孩)。属于“痴迷型”,这种类型的人若要觉得心安,得过分依赖他人的赞许,沉溺于人际关系。

而马克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也安心,相信自己能自力更生,不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这属于“疏离型”。

“痴迷型”的人爱上了“疏离型”的人,就会产生依赖类型的不匹配。

符合传统期望的男人应该具有高工具性(与任务有关的“男子气”才能)、低表达性(与社交情感有关的“女人味”的技能)的特质,坚忍、强悍的铁血真汉子,符合传统期望的女人具有高表达性、低工具性特质,热情友好但不够自信主动。

传统夫妻相处不会太融洽,且这种缺憾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人一旦投入亲密关系中,就期望得到关爱、温情和理解。表达性低的人(不怎么热情、温柔、敏感)不太容易付出这些热情和温柔,与之结合会过得不那么满意。

同时,因为不能从丈夫那里获得足够的接纳和欣赏(马克希望妻子节食减肥并照料好自己),长期处于低自尊的人就会形成负面的自我评价。

低自尊的人有时会低估伴侣对他们的爱,从而有损亲密关系。低自尊一旦形成就很难克服,即使结婚10年后仍倾向于认为伴侣对自己的爱恋和接纳不足。

综上生活前景不会很幸福,10年后在一起的快乐可能会有些许归属感,但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是不幸福的。

人类拥有安全型、痴迷型、疏离型与恐惧型四种不同的人格分类,而在这其中,疏离型的人格形成与早期依恋关系的建立有很大的联系。也就是说,疏离型人格的形成与孩子时期和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亲密关系是有重大关系的。对于疏离型人格来说,在成年后会表现出抗拒与他人接触,但是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正常人际交往有着渴望与追求。其实很多人身上都存在一定的梳理现象,并不会对人们是社交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而疏离型人格如果想要在亲密关系中良好相处,就需要先弄明白几件事情。

(1)是否只对特定的人产生抵触与拒绝。

如果是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只对特定的人产生抵触与拒绝,而对于其他大多数的人拥有着正常人际交往的渴望。那么这并不能准确的属于疏离型人格,在这种情况下,仅需要按照正常的方式与他人相处即可。不必过多的考虑,因为这只是很多人身上都会出现的疏离现象,但是并不会严重到影响人们的社交。

(2)如果意识到自己是疏离型人格,就需要跨越自己的情绪无能,重新建立起对感情的知觉。

在亲密关系中,疏离型人格带给他人的感受是痛苦的,但是这并不是他有意义所要做的。只是由于曾经的经历让他形成了这样的人格。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是这类人时,需要及时进行调整,防止伤害到身边的人。首先就是要意识到自己与情绪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可以通过日记、读书、绘画,戏剧表演等使着自己的情绪能够与本人建立联系。然后勇敢地与亲密关系中的其他人讨论自己对于情绪的感受与理解。这样能够帮助树立型人格的人重新获得对于情感的知觉

在处理亲密关系的过程中,疏离型人格往往会对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伤害。所以要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尽量克服,如果实在无法做到就去进行心理咨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842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