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凤霞于1998年4月12日突发脑溢血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享年71岁。
新凤霞(1927年1月26日-1998年4月12日),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祖籍江苏,生于苏州,人贩入津。著名的评剧演员,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曾饰演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党员。
童年时期随“姐”杨金香学习京剧,十三岁拜王仙舫、邓砚臣、张福堂等学习评剧,十五岁即开始担任主演。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乌龙院》、《女侠红蝴蝶》、《可怜的秋香》、《双婚配》、《三笑点秋香》等剧目,在天津、上海、济南、秦皇岛等地获评剧观众的好评。
扩展资料:
在中国评剧院时期,新凤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新派艺术在众多的评剧流派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成为了评剧革新的代表。传统评剧《花为媒》是新派艺术的经典之作。
新凤霞以纯熟的演唱技巧,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塑造了青春美丽富有个性的少女——张五可的艺术形象,从而将新派艺术推向了高峰。
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春香传》、《乾坤带》、《金沙江畔》、《无双传》、《杨乃武与小白菜》、《凤还巢》、《三看御妹》、《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阮文追》、《调风月》、《六十年的变迁》等几十出剧目。
她所塑造的刘巧儿、祥林嫂、赵淑华、李秀英、春香、银屏公主、珠玛、无双、小白菜、燕燕、刘金定、张五可、杨三娥、阮氏娟等一系列的艺术形象为评剧画廊增添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篇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新凤霞
人民日报-1998年4月12日 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逝世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 、落子戏 ,又称平腔梆子。1935年改称今名 。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腔;采用全套的河北梆子乐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戏。
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东北韩少云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欢迎。
历史沿革
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为主。东路评剧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对口莲花落阶段
清嘉庆(1796-l820)以后流行于东滦县、宝坻、迁安、三河等地农村的莲花落已发展为彩扮(对口莲花落)形式。当地农民于逢年过节或上集、赶庙、外出卖针和香面时,往往组织起来演唱。形式有“单板”和“对口”两种。“单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块竹板,一手拿七块竹板)自打自唱,一个曲调,来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时也唱成本故事,如《杨二舍化缘》等。“对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装(也叫上、下串)。上装为旦,包半头,脑后留假辫,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装为丑(多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装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时也用弦、笛、锣、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双跨”)的。即一人打击架上所有的锣、鼓、镲等,表演者同时扮演几个角色,且说且唱,亦歌亦舞,有时有一人或几个帮腔。当时,人们称这种艺术活动为“双玩意儿”、“落子”、“唱花灯”。又因在演出前总要先演一段“什么不闲”,故又称为“什么不闲”。演出剧目多为民间故事,如《思夫》、《十绣门帘》,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杨二舍化缘》、《小借年》、《小姑贤》、《西厢》、《摔镜架》等。光绪七年(1881)前后,唐山地区开平矿务局建筑铁路、厂矿相继出现,莲花落开始进入乡镇、码头卖艺,并建立了班社。光绪十七年(1891)前后,东北二人转传入关内,最先入关的是锦州汪荣,后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妇等,他们加入莲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时冀东已有十几个莲花落班社,如乐亭的崔八班,演员有张来、张根、石凤等;丰润的孟光武班,演员有东发红、东发白等;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演员有东发红、东发亮、东发白等;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演员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鸹、佛动心、汪荣等。此外还有东三省的杨发班;三姑娘、李顺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妇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随着班社的建立,莲花落由原来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发展成八、九人有组织的专业演出。演出形式也趋丰富多样,每场演出均需由四个击鼓者“报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么不闲”的),然后唱莲花落,最后由对口莲花落压轴。演出已有“出场”和“入场”之分。这一时期主要演员有金菊花(杜之意)、杨柳青(余勇)和石榴花(刘永泰)等。清中叶,冀东一带习武之内盛行,莲花落亦受其影响,产生武戏。到清末,习武中有许多人参加对口莲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来一段“把式”,讲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枪,进而创造了“耍镰刀”、“耍锄头”、“耍铲子”等武艺。
二、“拆出”阶段
对口莲花落因受东北二人转影响,特别是接受了它的“拉场戏”这一表演形式,将“对口”的唱、白拆开,将故事分成场次,并改原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第一人称的表演,称为“拆出”。在音乐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转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缩短,行腔放慢。乐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唢呐、锣鼓、梆子等,但锣鼓点未变,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时期的剧目主要是来自唱本子和子弟书曲目,并将《小姑贤》、《借女吊孝》、《蓝桥会》和《刘金定观星》等拆出演唱,从而推动了对口莲花落向对戏曲方面的发展。光绪二十年(1894),二合、庆顺、义顺等八、九个班社首先进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动心、东发亮等又带着“对口”和“拆出”剧目《小姑贤》、《小借年》等进入天津。但不久,天津当局以“有伤风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将这些班社全部逐出,艺人们被迫返回乡里,加之军阀混战,两次“国丧”(光绪和慈禧死),禁止响器,莲花落班社大部分解体,拆出亦到此结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戏)阶段
1908年,成兆才、张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带着莲花落子《开店》,拆出戏《乌龙院》、《鬼扯腿》,闯入“北平禁地”,并一度唱红,从此定名为“平腔梆子戏”。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为平腔梆子戏主角,与成兆才、张化文等另组庆春班社,二次进入唐山。当时,唐山是冀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京剧、梆子在戏剧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戏艺人,不得不先学几出河北梆子戏,如《杀庙》、《武家坡》、《桑园会》等,以站稳脚跟。这种艺术上的交流,促进了平腔戏艺术的革新,并产生了专职编剧,如成兆才(艺名东来顺),一生编写了近百个剧本,有《开店》、《占花魁》等。乐队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并采用河北梆子锣鼓经。同时吸收皮影、乐亭大鼓、京剧等的唱腔、过门和身段,从而提高了艺术表现力。此时的平腔戏演唱因用真声,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戏”,至此评剧作为一个剧种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凤亭父子筹建永盛茶园,为评剧的第一个剧场。该剧场可容纳近千观众,因其在唐山地区,故剧种又称作“唐山落子。”1915年,庆春班社以月明珠为主演,在天津的奥、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贤》、《刘云打母》等,颇受欢迎。当时李大钊观看了《花为媒》后,题词“似戏非戏,比戏出奇,改良平戏!”1917年,天津大水,庆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经天津到山海关,在兴业茶园首演《珍珠衫》、《樊梨花骂城》、《百年长恨》等,赢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赏,乡绅奎旭东赠送“唐山首创警世戏社”的匾额,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戏社,即后人盛称的“警世头班”。这个班底由成家(兆才为代表)、任家(月明珠为代表)、张家(金开芳、张德礼为代表)三家组成。他们制定了严格规矩,在艺术上讲究准纲准词,同时也编演了一些新剧目。
四、奉天落子阶段
1619年春,警世戏社部分艺人应邀赴营口、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受到东北观众欢迎,尤其是在哈尔滨首演成兆才编写的《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等,影响更大。其时又被称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员月明珠因劳累过度,在沈阳去世,警世戏社也因人员变故而解体。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艺人重新组织,先后去唐山、天津、哈尔滨、吉林、长春等地演出,剧目有《枪毙驼龙》等。1923年,李子祥和莲花落老艺人李春盛在唐山组织警世戏社二班,经常在东北铁路沿线活动。班主先是王凤亭,后为高景山,编剧是窦宝安和张连成,演员有盖月珠(王东海)、金灵芝、李义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复盛戏社,主要演员有芙蓉花、花云舫、李小霞、花小仙等,这个别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时很有影响。与警世戏社二班成立同时,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戏社三班,编剧有杨树森、温东山,主演是盖王珠(王庆昌,旦)、周济(凤鸣,生)、花莲舫、筱桂花(张丽云)、筱荷花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女演员为筱桂花。这一时期的班社还有“二孙班”(南孙班和北孙班)、元顺剧社等。南孙班(歧山剧社前身),1912年成立于天津。领班是孙凤鸣(东发白),主演是孙凤令(艺名开花炮)。南孙班是招收、培养女演员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员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筱桂花、小麻红等都出自该社。北孙班(洪顺剧社前身),1918年成立于河北,由孙洪奎(亦名孙恩,艺名丁香花)主持,演员有碧月珠(邓海)、天下红、葡萄红(孙凤楼)、倪俊声等。此班培养了一批落于演员。元顺剧社成立于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顺为班主,演员有李金顺、喜彩春等。他们在天津演出时,第一次用“评戏”一词。1929年,评剧第一部剧作汇编《评戏大观》(1-6集)由魏茂、李小舫编辑出版。奉天落子时期,主要的评剧班社大多在东北活动,唱腔激越高昂,热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称。特别是女演员的出现,标志着评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很多班社回到关内,在天津、北京一带演出,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杰”:刘派(刘翠霞)、白派 (白玉霜)、爱派(爱连君)。此外,还有喜彩莲、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红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评剧阶段
1935年起落子艺人大量涌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后又到重庆、成都、贵阳等地,并在这些地区扎下根。此年年初,上海报纸戏目广告出现“评剧”名称。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轰动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红》还搬上银幕,并为此而获“评剧皇后”称誉。继之,“时代艺人”喜彩莲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评,并得到著名戏剧家阿英、洪深、欧阳予倩的支持和称赞。但在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下,也有些艺人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级庸俗的节目;有的演员则因吸毒不能演出,许多班社被迫解散,评剧一度衰落下来。
评剧的另一支派西路评剧,是20世纪初由西路莲落花演变而来,初名“北京蹦蹦”,后改称西路评剧。1893年,宝坻(今属天津)以莲花落艺人金叶子(来凤仪,小生)、韩九令(花旦)、人人乐(彩旦)、柳叶红(青衣)为主的班社,首先进入北京演出。后有河北省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须生),蓟州(今天津蓟县)的挑帘红(花旦)等相继进入北京,为西路评剧的创始人。西路评剧进京后,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等地方剧种的剧目、音乐和舞蹈,初具小戏形式,常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为“两下锅”。西路评剧以河北民歌为基础,唱腔高,甩腔长,多用“依哟嗬,依呀哈”为装饰音和衬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评剧兴起时,以“打地摊”或在茶园演出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艺术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员挑帘红即为当时赴沪演出的主角。但后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国后,经过挖掘、改革,艺术上又有新的发展。如过去由男演员饰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后,转由女演员演旦角,唱腔、表演、对白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1958年后,中国评剧院曾先后演出了《花亭会》、《杨二舍化缘》、《卖水》和《顶锅》、《三女除霸》, 长春评剧团也演出了《刘伶醉酒》等西路评剧剧目。70年代以来,中国评剧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状》、《甜蜜的事业》等,也运用了西路评剧的唱腔。
建国后,相继成立了中国评剧院、沈阳评剧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长春、哈尔滨等地也先后成立了评剧团。并涌观出一批著名演员,如筱白玉霜、 新凤霞、筱俊亭、韩少云、花淑兰、鲜灵霞、李亿兰、喜彩苓等。同时,在剧目和表演艺术上进行改革。至1985年全国有百余个评剧团体。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中国评剧院,著名演员有花月仙、赵丽蓉、马泰、张德福、刘萍、谷文月等;沈阳评剧院,著名演员有筱俊亭、花淑兰、韩少云等,以及天津评剧院、河北省评剧团、唐山专区评剧团、长春市评剧团、哈尔滨市评剧团、石家庄市评剧团等。
艺术特点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早期评剧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后发展为生、旦、丑的“三小戏”。以后又受梆子和京剧的影响,逐渐发展为青衣、花旦、彩旦、小生、小丑、老生、花脸等行当。其表演艺术虽吸收了梆子、京剧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现京剧化的倾向,但仍保持着民间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在唱、做、念、打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上,评剧的唱功最为突出,早期的男旦演员月明珠和女演员李金顺等,都曾以唱功称绝一时。3O年代初,奉天落子时期,又产生了著名评剧声腔革新家白玉霜。她大胆运用低腔,发展了评剧的中音唱法,形成“白派”。与白玉霜同时,刘翠霞创造了高亢脆亮的“刘派”唱法,爱莲君创造了“爱派”的疙瘩腔唱法,此外,还有在北京与白玉霜相对峙的喜彩莲创造了华丽而清新的“喜派”唱法。四名女演员在建国前被称为评剧“四大名旦”。继之而起的是筱白玉霜,她继承和发展了“白派”唱腔。建国后,新凤霞在演出《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祥林嫂》、《刘巧儿》等新戏过程中,创造了不少新的唱腔,人称“新派”。她的唱腔清新甜润,玲珑婉转,富于华彩,塑造了一批新型妇女形象。她还与新文艺工作者合作,创造了蜻蜒调、凡字调、送子调等新板式,为丰富和发展评剧女声唱腔作出了贡献。
善于表观现实生活是评剧的一个传统。辛亥革命后,成兆才依据当地的时事新闻创作和改编了《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枪毙骆龙》、《枪毙骆虎》、《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基本上奠定了评剧以演现代剧目为主的特长。以后,不少文明戏演员加入评剧队伍,带来了编演现代戏经验,对评剧多方面地反映现实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建国后,评剧演出的大量现代戏,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社会主义建设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讴歌了社会主义新人,提出或试图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些问题。这些剧目的出观,为评剧以后更好地反映观实生活,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派别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1958经中国评剧院发掘整理,始重现于舞台。《花亭会》就是经过整理并由青年演员继承下来的一出好戏。
评剧流派划分参照 撰稿人:王森 (本人知识有限,此文只供参考)(本文更全)
月明珠(调):花莲舫、
倪(俊声)派:桂宝芬、成国祯、刘子熙、马连成、张润时、泰海贵、刘凤杨、李月楼、杨振邦、艾景全、贾兰亭、刘小楼(后学桂派)、侯德山、王喜瑞、李义廷、王凤池、窦龄童、郑伯范、孙连芳、呼勋卿、倪伟、杜宝宇等。
李(金顺)派:朱宝霞(兼刘派)、花玉兰、筱麻红、筱桂花、鲜灵霞(兼刘派)、六岁红(兼刘派)、李宝顺、羊兰芬、小花玉兰 小玉霜(退休后改为白派)、宋玉文(后改鲜派)等。
金(开芳)派:李小舫(李岱)、韩少云、夏青、于筱芳、于筱芬、张晖、宫静等。
王(金香)派:喜彩苓、小王金香、小王银香等。
张(凤楼)派:张丽华、碧燕燕等。
碧(莲花)派:花月仙等。
刘(翠霞)派:朱宝霞(兼李派)、新翠霞、鲜灵霞(兼李派)、六岁红(兼李派)、郭砚芳(兼喜派)、李玉芬、花艳玲、筱紫玉,花淑兰(兼爱派)、董瑞海、张淑敏、小灵霞、筱佩茹(后学筱俊亭)、董美珠、筱美荣(兼爱派)、马淑华、吴博莉(兼白派)、郭美美(后改新派)等。
白(玉霜)派:碧月珠、筱玉凤、筱月珠、李兰舫、筱白玉霜、菊桂笙、李文芳(兼爱派)、高艳敏、吴博莉(兼刘派)、刘萍、林慧欣、小玉霜、王冠丽等。
爱(莲君)派:莲少君、莲幼君、莲小君、莲雅君、小摩登(钱玉舫)、李文芳(兼白派)、筱玉芳、花淑兰(兼刘派)、筱美英(兼刘派)、王曼玲(拜新凤霞)、王冠丽(已改白派)、张砺云等。
喜(彩莲)派:郭砚芳(兼刘派)、喜少莲、小喜彩莲、邢韶瑛、李忆兰、申增丽、张秀琴、孟素洁等。
花(莲舫)派:筱月珠(兼白派)、花秦楼、花楚馆、文金舫等。
筱(桂花)派:唐淑兰,王彩云
桂(宝芬)派:袁凤霞、刘小楼、李金铭等。
花(玉兰)派:小花玉兰(后转李派) 小幼兰 汪玖 (谷文月也曾向花玉兰学习了 杜十娘 三勘蝴蝶梦)
新(凤霞)派:张金秋、李晓梅、李忆霞(兼刘派)、李红霞、谷文月、王曼玲、刘淑琴、戴月琴、刘秀荣、高闯、赵三凤、王瑾、郭美美等。
鲜(灵霞)派:小鲜灵霞、李秀云、孙桂荣、宋玉文等。
花(月仙)派:刘淑萍、张淑桂、刘珊、恒红等。
李(忆兰)派:刘晓勤、张红琴、赵丹红、孔庆玉、刘惠欣等。
魏(荣元)派:韩学门、李维铨(兼马派)、王文有(兼马派)、高金元、王杰、孙路阳等。
张(德福)派:张彦生、崔英杰、徐培成、李志华、陈胜利、齐建波、赵立华(兼马派)等。
马(泰)派:李维铨(兼魏派)、张彦春、王文有(兼魏派)、赵立华、张文鹏、马惠民等。
韩(少云)派:胡桂秋、宋丽等。
筱(俊亭)派:筱佩茹、新少敏、小筱俊亭(郑小娣)、李冬梅、王晓萍等。
花(淑兰)派:解郁文、徐广琴、王镇芝、郑桂芳、张丽华、赵俊芝、冯玉萍、曾昭娟、田敬阳、李娟娟、吴丹阳、艾丽珍、赵继兰、张秀云等。
谷(文月)派:张秀云、王丽京等。
洪(影)派:孙振宇、陈立行、李焕双、包连伟、杨继勉、张俊玲、石文明等。
京剧(安徽省)、越剧(浙江)、黄梅戏(安徽)、评剧(河北)、豫剧(河南)。
1、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
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越剧
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 ,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
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越剧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黄梅戏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黄梅戏前身即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称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评剧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
1950年以后,以《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华北、东北一带流行。
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
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豫剧
豫剧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2006年,国家文化部门统计的国有专业豫剧团体数量为163个,是全国拥有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剧种,成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之榜眼。
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曾叫“河南讴”。“豫剧”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剧种。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据文化部统计,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以及新疆、台湾等省市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
——京剧
——越剧
——黄梅戏
——评剧
——豫剧
到有500G戏曲资料免费下载的学知网找找:
wwwdownknowcom
├—[剧目]
│ ├—三看御妹
│ │ 1rm
│ │ 2rm
│ │ 3rm
│ │ 三看御妹
│ │
│ ├—刘巧儿
│ │ 刘巧儿1rm
│ │ 刘巧儿2rm
│ │ 刘巧儿3rm
│ │
│ ├—白玉霜 马寡妇开店 音配像
│ │ AVSEQ01DAT
│ │
│ ├—花为媒(新凤霞)
│ │ 花为媒1rm
│ │ 花为媒2rm
│ │
│ └—花为媒(谷月文 赵丽蓉)
│ 谷文月 赵丽蓉 《花为媒·上》rm
│ 谷文月 赵丽蓉 《花为媒·下》rm
│
├—[宋士方]
│ 宋士方 傍妆台mp3
│ 宋士方 八板mp3
│ 宋士方 变调哭皇天mp3
│ 宋士方 变调小开门mp3
│ 宋士方 哪吒令mp3
│ 宋士方 回回曲mp3
│ 宋士方 夜深沉mp3
│ 宋士方 山坡羊mp3
│ 宋士方 新玉芙蓉mp3
│ 宋士方 春日景和mp3
│ 宋士方 柳摇金mp3
│ 宋士方 梨园情mp3
│ 宋士方 汉东山mp3
│
├—[小白玉霜]
│ 小白玉霜 临江驿(听谯楼打罢了一更时分)mp3
│ 小白玉霜 杜十娘(一闻此言大吃一惊)mp3
│ 小白玉霜 秦香莲(三年前你为赶考奔京路)mp3
│ 小白玉霜 秦香莲(华堂上夫君豪饮妻卖唱)mp3
│ 小白玉霜 秦香莲(相爷与我作了主)mp3
│ 小白玉霜 金沙江畔(烈日高悬万重山)mp3
│
├—[新凤霞]
│ 新凤霞 会计姑娘(黑大爷情深意厚说了一番话)mp3
│ 新凤霞 凤还巢(洞房中蜡烛双烧奴心欲碎)mp3
│ 新凤霞 花为媒(叫一声王俊卿你来得正好)mp3
│ 新凤霞 花为媒(张五可用目瞅)mp3
│ 新凤霞 花为媒(慢闪秋波仔细观瞧)mp3
│ 新凤霞 花为媒(春季里风吹万物生)mp3
│
├—[谷文月]
│ 谷文月 三看御妹(天晴气爽红日上)mp3
│ 谷文月 杨三姐告状(一见哥哥上锁条)mp3
│ 谷文月 杨三姐告状(尊厅长休要怒气发)mp3
│ 谷文月 筱玉霜 花为媒(张五可用目瞅)mp3
│ 谷文月 金沙江畔(穿丛林越峻岭疾如飞鸟)mp3
│
├—[马泰]
│ 马泰 夺印(我良言苦口将你劝)mp3
│ 马泰 朱痕记(望坟台望不见慈母的面)mp3
│ 马泰 野火春风斗古城(承你们好意要我把话讲)mp3
│
├—[魏荣元]
│ 魏荣元 一杯茶(这水碗是我们翻身的碗)mp3
│ 魏荣元 包公三勘蝴蝶梦(我包拯坐开封万民称颂)mp3
│ 魏荣元 夺印(冷风习习湖水寒)mp3
│ 魏荣元 席宝昆 秦香莲(与驸马打坐开封堂上)mp3
│ 魏荣元 朱痕记(望坟台望不见慈母的面)mp3
│
├—其他未归类
│ 三节烈·跪至在大堂上连连把头叩 花淑兰mp3
│ 三节烈(曾昭娟)avi
│ 井台会(4)·在当中闪出一员小将 筱俊亭mp3
│ 六岁红 独占花魁mp3
│ 刘秀荣 刘巧儿mp3
│ 刘立明 徐九经升官记mp3
│ 刘萍 小女婿(鸟入林鸡上窝黑了天)mp3
│ 刘萍 小女婿mp3
│ 刘萍 秦香莲(观只见两旁站的本是宫娥太监)mp3
│ 周连生 刘伶醉酒mp3
│ 喜彩莲 打狗劝夫(二弟你重财轻义)mp3
│ 宋 丽秦香莲rm
│ 对花枪·老身居住南阳地 筱俊亭mp3
│ 崔连润 花木兰mp3
│ 新凤霞 赵丽蓉 刘巧儿(大婶说柱儿就是赵振华)mp3
│ 李忆兰 樊梨花斩子mp3
│ 李忆兰 花砚茹 花为媒(绣罢了绿线绣红线)mp3
│ 李惟铨 金沙江畔mp3
│ 李福安 王少安赶船mp3
│ 李秀云 卖妙郎mp3
│ 杨三姐告状·尊厅长(刘秀荣)rm
│ 杨三姐告状·杨三姐上大堂从容回话mp3
│ 相思树·恨昏王 花淑兰mp3
│ 穿针引线刘姥姥mp3
│ 筱俊亭 小院风波mp3
│ 筱玉霜 付嘉祥 马寡妇开店mp3
│ 筱玉霜 秦香莲(观只见两旁站的本是宫娥太监)mp3
│ 筱玉霜 马寡妇开店(又来了店妇李秀茹)mp3
│ 红楼梦(评剧)rm
│ 羊兰芬 借罗衣mp3
│ 花为媒·报花名(刘秀荣视频)rm
│ 花为媒·报花名(刘秀荣)rm
│ 花月仙 桃花庵mp3
│ 花淑兰 茶瓶记mp3
│ 花淑兰 谢瑶环(忽听得堂上一声喊)mp3
│ 花淑兰 黛诺(人常说景颇山上云雾深)mp3
│ 茶瓶计·窥婿 花淑兰、鑫艳玲mp3
│ 莲小君 李香莲卖画mp3
│ 评剧-刘巧儿-小桥送线mp3
│ 评剧-小女婿-鸟入林mp3
│ 评剧-报花名mp3
│ 谷文月 三看御妹mp3
│ 赵丽蓉 小二黑结婚(树老皮厚叶儿稀)mp3
│ 赵丽蓉 弄假成真(山沟里头这个娃娃长得可真俊)mp3
│ 赵丽蓉 张德福 刘巧儿(退婚的那个柱儿她不爱)mp3
│ 赵丽蓉 花为媒(正月里开迎春十四五六)mp3
│ 这样的女人·人逢喜事精神爽 筱俊亭mp3
│ 陈胜利 无双传mp3
│ 韩少云 凤还巢(洞房中蜡烛双烧奴心欲碎)mp3
│ 韩少云 小女婿(小河流水还是哗啦啦地响)mp3
│ 马淑华 杜十娘mp3
│
├—小白玉霜
│ 小白玉霜 临江驿(听谯楼打罢了一更时分)mp3
│ 小白玉霜 临江驿(谯楼上打罢了三更鼓尽)mp3
│ 小白玉霜 小女婿(鸟入林鸡上窝黑了天)mp3
│ 小白玉霜 杜十娘(几年来受尽了你的欺凌)mp3
│ 小白玉霜 杜十娘(闻听此言大吃一惊)mp3
│ 小白玉霜 杜十娘(阵阵寒风透骨)mp3
│ 小白玉霜 玉堂春(听说是要起解一阵心酸)mp3
│ 小白玉霜 玉堂春(苏三离了洪洞县)mp3
│ 小白玉霜 秦香莲(三年前你为赶考奔京路)mp3
│ 小白玉霜 秦香莲(华堂上夫君豪饮妻卖唱)mp3
│ 小白玉霜 秦香莲(我与你一无仇来二无恨)mp3
│ 小白玉霜 秦香莲(我们二人成亲整十年)mp3
│ 小白玉霜 秦香莲(相爷与我作了主)mp3
│ 小白玉霜 金沙江畔(烈日高悬万重山)mp3
│
└—魏荣元
魏荣元 一杯茶(这水碗是我们翻身的碗)mp3
魏荣元 包公三勘蝴蝶梦(我包拯坐开封万民称颂)mp3
魏荣元 包公赔情(蒙嫂娘十八年将弟来抚养)mp3
魏荣元 夺印(冷风习习湖水寒)mp3
魏荣元 席宝昆 秦香莲(与驸马打坐开封堂上)mp3
魏荣元 朱痕记(望坟台望不见慈母的面)mp3
魏荣元 秦香莲(一见国太把脸变)mp3
魏荣元 秦香莲(与驸马打坐开封堂上)mp3
魏荣元 钟离剑(一语警心心明亮)mp3
魏荣元 钟离剑(匹夫之志不可夺)mp3
魏荣元 钟离剑(小小心灵胜精金)mp3
魏荣元 钟离剑(拜君王王珍重)mp3
魏荣元 钟离剑(明月团圆到中天)mp3
中国评剧院剧目
一:音配像
1 白玉霜音配像:《白玉霜唱段选》(马寡妇开店;花为媒;可怜秋香;苏小小;棒打薄情郎;锔碗丁;杨三姐告状;双蝴蝶;潇湘夜雨;玉堂春;绿珠坠楼)
2筱白玉霜音配像:(1)《秦香莲》;(2)《杜十娘》;(3)《闹严府》;(4)《朱痕记》;(5)《玉堂春》;(6)《搬窑》;(7)《桃花庵》;(8)《金沙江畔》;(9)《包公三勘蝴蝶梦》;(10)《马寡妇开店》;(11)《李双双》选场;(12)《打狗劝夫》;(13)《临江驿》;(14)《小女婿》;(15)《王少安赶船》;(16)《锔碗丁》;(17)《珍珠衫》选场;(18)《劝爱宝》;(19)《小借年》;(20)《家》选场;(21)《苦菜花》(选场);(22)《筱白玉霜经典唱腔选(卡拉OK刘萍配像)》;(23)《小白玉霜唱腔精选(卡拉OK王冠丽配像)》
3新凤霞音配像:(1)《无双传》(2)《凤还巢》(3)《春香传》(4)《小二黑结婚》
(5)《新凤霞唱腔精选(卡拉OK王丽京配像)》;
4魏荣元 马泰音配像:(1)《夺印》;(2)《向阳商店》(3)《魏荣元唱腔精选(卡拉OK孙路阳配像)》;(4)《马泰唱腔精选(卡拉OK张文鹏配像)》;
二:名家** 电视剧
1《秦香莲》(小白玉霜**) 2《花为媒》(新凤霞**) 3《啼笑皆非》(李忆兰**)4《抢状元》(张淑桂**) 5《杨三姐告状》(谷文月**) 5《丝绒计》(刘萍**)6《红白喜事》(马泰赵丽蓉电视剧) 7《马寡妇开店》(筱玉霜电视剧)
8《闹严府》(刘萍电视剧) 9《花街》(刘萍电视剧) 10《驼龙传奇》(谷文月电视剧) 11《凤冠梦》(张淑桂电视剧)
三:名家舞台剧
1《祥林嫂》(李忆兰赵丽蓉刚立民) 2《高山下的花环》(李忆兰张德福花月仙谷文月)
3《帝女花》(张淑桂) 4《花为媒》(谷文月赵丽蓉筱玉霜)
5《花为媒》(谷文月戴月琴高闯朱怀旭) 6《杨三姐告状》(谷文月赵丽蓉刘萍绝版)
7《杨三姐告状》(谷文月赵丽蓉张秀兰) 8《秦香莲》(刘萍谷文月李惟铨绝版)
9《大脚夫人》(筱玉霜) 10《刘萍演唱会》 11《朱痕记》(刘萍马泰)
12《评剧皇后》(刘萍马泰) 13《二楞妈》(刘萍李惟铨) 14《牡丹仙子》(谷文月) 15《离宫怨》(谷文月刘淑萍) 16《香妃》(谷文月) 17《田嫂》( 谷文月齐建波) 18《祥林嫂选场》(谷文月) 19《谷文月演唱会》 20《包公赔情》(李惟铨朱怀旭) 21《风雨聚财人》(李维铨) 22《大路情话》(李维铨) 23《凤仪亭》(戴月琴齐建波)24《黑头与四大名蛋》(李维铨李金铭) 25《凤仪亭》(戴月琴齐建波)
26《杨乃武与小白菜》(马惠民高闯) 24《山花》(宋丽) 25《金沙江畔》(齐建波宋丽) 26《宋丽专辑》 27《玉堂春》(宋丽齐建波) 28《祥子与虎妞》(宋丽)
29《贬官记》(齐建波韩剑光) 30《血溅乌纱》(马惠民王平) 31《闹严府》(恒红)
32《卷席筒》(恒红王景为) 33《恩与仇》(恒红) 34《张羽煮海》(刘惠欣齐建波)
35《李三娘》(刘惠欣) 36《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韩剑光于文华)
37《桃花庵》(孟素洁恒红) 38《情恋万家》 39《大脚皇后》(恒红张文鹏)
40《劝爱宝》(王冠丽) 41《秦香莲》(王冠丽邹海群)
42《评剧名家折子戏集锦(劝爱宝十五贯凤还巢)》(花月仙李忆兰花砚茹傅嘉祥)
43《评剧名家折子戏二(顶锅杨三姐告状包公赔情)》(花砚茹王景明李惟铨朱怀旭)
44《评剧名家荟萃》(筱俊亭花淑兰刘秀荣李秀云羊兰芬六岁红崔莲润李忆兰花月仙谷文月刘萍李惟铨刘立明莲小君马淑华)
45《纪念新凤霞评剧名家演唱会》(谷文月刘秀荣戴月琴高闯崔莲润李红霞宋丽于文华等)
天津评剧院剧目
1《包公三勘蝴蝶梦》(鲜灵霞**) 2《牛郎织女》(小花玉兰小鲜灵霞)
3《拜月记》(小花玉兰) 4《哑女告状》(崔莲润) 5《花木兰》(崔莲润)
6评剧《狗不理传奇》(崔莲润王友才) 7《卖油郎独占花魁》(崔莲润王友才)
8《回杯记》(崔莲润) 9《半把剪刀》(曾昭娟) 10《宝马圆情》(曾昭娟)
11《牧羊卷》(曾昭娟) 12《卖妙郎》(曾昭娟) 13《夫人令》(曾昭娟)
14《谢瑶环》(曾昭娟) 15《费姐》(郭美美赵茹意) 16《卖妙郎》(李秀云)
17《村南柳》(李秀云马淑华) 18《祥林嫂》(马淑华) 19《杜十娘》(马淑华)
20《妇女代表》(新翠霞六岁红) 21《周仁献嫂》(赵斌)
沈阳评剧院剧目
1《打金枝》(筱俊亭) 2《对花枪》(筱俊亭) 3《杨八姐游春》(筱俊亭)
4《穆桂英挂帅》(筱俊亭) 5《小院风波》(筱俊亭) 6《包公审太后》(筱俊亭)
7《茶瓶记》(花淑兰) 8《谢瑶环》(花淑兰) 9《相思树》(花淑兰)
10《梅香》(花淑兰) 11《人面桃花》(韩少云) 12《小女婿》(韩少云)
13《小姑贤》(韩少云**) 14《梁山伯与祝英台》(韩少云)
15《姊妹易嫁》(宫静) 16《女秀才》(宫静) 17《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宫静)
18《小寡妇上坟 朱买臣休妻》(宫静) 19《王少安赶船 夜宿花亭》(宫静)
20《小二黑结婚》(宫静) 21《劈山救母》(宫静) 22《珍珠塔》(艳铭杰宫静)
23《红楼梦》(宋丽) 24《雪花飘飘》(冯玉萍) 25《风流寡妇》(冯玉萍)
26《山里人家》 27《牛郎织女》(周丹牛一波) 28《打神告庙》(周丹)
29《玉堂春》(何欣) 30《武松与潘金莲》 31《莲花庵》
32《哑女告状》(李懿 柏坤) 33《杨二舍化缘 小姑贤》 34《柜中缘》(尹敬红)
长春评剧院剧目
1《半把剪刀》(筱王金香)
2《密建游宫》(王曼苓周连生)
3《奇冤义胆》(刘立明)
4《徐九经升官记》(刘立明)
5《牢狱产子》(郑桂芳)
哈尔滨评剧院剧目
1《风流小狐仙》(赵三凤)
2《天雨花》(刘小楼赵三凤史双寅)
3《伯虎吟》(赵三凤史双寅)
石家庄评剧院剧目
1《刘巧儿》(刘秀荣) 2《梦断萧墙》(刘秀荣) 3《乾坤带》(刘秀荣)
4《胡风汉月》(刘秀荣赵立华) 5《宝玉与黛玉》(刘秀荣) 6《花为媒》(刘秀荣)
7《刘秀荣专辑(卡拉OK)》 8《珍珠衫》(徐金仙剧文林)
6《杨乃武与小白菜》(刘淑琴) 7《五彩水晶山》(尚丽华) 8《张海迪》(尚丽华)
9《花魁女与卖油郎》(尚丽华) 10《凤落梧桐》(尚丽华) 11《状元与丐乞》(靳玲展)
12《冷月香魂》(徐金仙) 13《喜脉案》(刘凤芝赵立华)
14《张羽煮海》(袁淑梅) 15《窦娥冤》(袁淑梅) 16《牧羊圈》 17《五女拜寿》
唐山评剧团剧目
1评剧小生《洪影专辑》 2评剧小生《石文明专辑》 3《太白进宫》(洪影筱俊亭)
4《御河桥》(刘淑琴洪影) 5《三看御妹》(李忆霞) 6《打金枝》(李忆霞)
7《姐妹皇后》(李忆霞) 8《成兆才与杨三姐》(罗惠琴) 9《包公审太后》(小筱俊亭)10《红龙泉》(罗惠琴张俊玲)11《王二姐思夫》(王英) 12《状元打更》
13《红丝错》(罗惠琴)
其他评剧团剧目
1《秦香莲后传》(邢韶瑛 北京燕京评剧团)
2《海棠红》(邢韶瑛 北京燕京评剧团 )
3《啼笑因缘》(邢韶瑛 北京燕京评剧团 )
4《桃李梅》(邢韶瑛 北京燕京评剧团 )
5《生死情》(邢韶瑛 北京燕京评剧团 )
6《嫁不出去的姑娘》(李淑珍何广敏陈振之 **)
7《赌婚记》(张素娟骆丽娜 辽宁建昌县评剧团)
8《深宫孽海》(青皇岛小海燕评剧团)
9《鸳鸯胆》(天津溏沽评剧团)
10《王妈买驴》(天津宝坻评剧团)
11《包公三勘蝴蝶梦》(营口评剧团) 12《砸銮驾 冯奎卖妻》(营口评剧团)
13《状元与丐乞》(宋小霞 刘玉萍 营口评剧团)
14《蝴蝶杯》《屠夫状元》(营口评剧团) 15《孟姜女哭长城》(丰润评剧团)
16《保龙山》(丰润评剧团) 17《曹雪芹》(丰润评剧团)
18《清风亭》(李鹏念 丰润评剧团) 19《盗金砖》(曹华 鞍山戏曲剧院)
20《三娘教子》(蒿城评剧团) 21《狸猫换太子(8碟)》
22《李三娘打水》 23《打狗劝夫 刘云打母》
24《李彦贵卖水 刘翠屏哭井》
贺飞
贺飞,男,评剧作曲工作者。山西省汾阳市人。贺飞先生是著名评剧作曲家。他毕生致力于评剧音乐的全面发展及评剧男生唱腔的改革。吸收兄弟剧种的板式,融入歌剧写作的技法,尝试多调性、多调式的唱腔,使评剧从“半班戏”逐步变成了行当齐全,板式丰富,具有正调、越调、反调、凡字调四大声腔体系的大剧种。其中,男声越调的、;男声反调的、及凡字调均由他首创。他留下了独立创作和参与创作的《秦香莲》《乾坤带》《金沙江畔》《钟离剑》《孙庞斗智》《家》《向阳商店》《阮文追》《高山下的花环》等几十出剧目。特别是他在《金沙江畔》《高山下花环》中塑造的评剧革命军人的音乐形象生动感人,至今久演不衰,脍炙人口。他的一生是为评剧音乐倾情奉献的一生,他为继承和发展评剧声腔艺术做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宝贵的贡献,在评剧音乐史上留下了永恒的足印。
中文名:贺飞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西省汾阳县
出生日期:1921年
逝世日期:2004年3月5日
职业:评剧作曲
代表作品:高山下的花环,金沙江畔
基本资料
贺飞,男,评剧作曲工作者。山西省汾阳市人。
简介
1938年至1949年在战斗剧社、西北文工团、七月剧社等,从事音乐创作、指挥、导演等。1950年随马可同志参加歌剧《小二黑结婚》的创作,1953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到中国评剧院投入评剧音乐改革。在他的提议下,从确立将传统唱腔降低四度的越调唱法开始,吸收兄弟剧种的板式,融入歌剧写作的技法,尝试多调性、多调式的唱腔,使评剧从“半班戏”逐步变成了行当齐全,板式丰富,具有正调、越调、反调、凡字调四大声腔体系的大剧种。其中,男声越调的、;男声反调的、及凡字调均由他首创。
特别是他在《金沙江畔》、《高山下花环》中塑造的评剧革命军人的音乐形象生动感人,至今久演不衰,脍炙人口。其中《高山下的花环》还获得1985年文化部全国现代戏曲调演的音乐设计一等奖。另外,与何为、杨培等同志合写的《评剧音乐概论》、《革新是评剧音乐的生命线》均为30万字以上的专著,为评剧发展总结了经验。
活动年表
1959年5月23日,农历己亥年四月十六日:昆曲《渔家乐》座谈会召开
北京市文联戏剧组召开昆曲《渔家乐》座谈会。欧阳予倩、范钧宏、景孤血、刘吉典、郑亦秋、胡丹佛、林涵表、高琛、安西、贺飞及外地观摩人员、记者30余人参加。
人物事迹
贺飞于1921年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县,自幼喜好音乐,1938年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从此走上了音乐道路。1939年调到八路军一二零师战斗剧社任创作员,在晋绥解放区他广泛地学习和收集民歌、道情、_户等民间音乐素材,并编演、歌颂解放区的新生事物。1945年加入中国***,1950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进修,学习期间参与了歌剧《小二黑结婚》的音乐创作。1953年作为新音乐工作者随马可先生来到中国评剧院,投入到戏曲音乐改革的工作中。1955年后担任中国评剧院艺术处处长,成为评剧音乐革新的****。
几十年来,贺飞先生在继承评剧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为评剧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男腔,带动评剧音乐的全面发展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评剧还是以“三小”(小旦、小生、小花脸)为主的地方戏,女生唱腔丰富,而男生唱腔基本上只有一种板式,即小生板,且与女生同腔同调。男生在评剧舞台上处于从属地位,因而评剧被称为“半班戏”。为改变这种局面,建立和完善男生行当,贺飞先生与同事们一道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①改调易弦1954年在整理恢复《秦香莲》一剧时,贺飞发现一些低嗓男演员采用走低腔的“越调唱法”以适应同台演出的高嗓女演员。在此基础上,他借鉴西洋歌剧中声高划分的理论,按男女声的音高相差四、五度的道理,采用上五度关系调记谱,降四度定调的办法终于解决了男女同腔同调,男生唱不上去的困难,解放了男生,扩展了音域。为使伴奏配套,贺飞先生受山西梆子大板胡的启发,提议制作男腔专用的板胡,又取得了成功,这样一来评剧就产生了低四度定调的男腔“越调”和与之相匹配的大板胡,从此打开了男生各个行当顺利发展的大门。
②移植女腔用“改调易弦”解决了男声新的定调方法之后,要丰富男腔旋律又不失评剧的传统风格,贺飞首先选择了就近移植女腔。女腔的基础板式是,观众非常熟悉。在移植时,他采用了的基本格式,旋律上适应男腔的条件和音区,用越调行腔并加以变化,例如《秦香莲》一剧中陈世美的唱腔首次移植了女腔,并根据演员的音域调整了落音,得到了观众的认可。通过移植女腔的试验,开启了男声唱腔成套发展的思路。
③移植女腔反调在一出戏里往往是女主演的核心唱段,根据女腔正调转反调的规律,1955年贺飞与著名演员魏荣元合作在《朱痕记》一剧中成功地创作出男腔,演唱起来同女腔反调一样风格浓郁,味道醇厚。男腔反调丰富了评剧老生的音乐形象,为评剧男生走上主演的地位奠定了基础。评剧音乐由此大胆地使用转调这种形式,带动了唱腔的大幅度突破与发展。
二、博采众长,丰富评剧音乐
①吸收唐山皮影戏本着“输血也要对型号”的精神,贺飞一直重视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和吸收。他曾和音乐组的几位同志扛着笨重的钢丝录音机两下唐山采风,收集了长达八小时的唐山影调音乐素材,然后在创作中逐步吸收。他们首先在《向阳商店》中把皮影的甩腔运用到反面人物傅桂香的唱段中,再进一步把皮影腔加以改编,运用到一些主要人物的唱段中。如《会计姑娘》中李秀英的重点唱段。在《成兆才》一剧里,则把皮影音调作为素材运用男生唱腔中,创作了成兆才的重点唱段《瞎子歌》。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派著名的其主要来源是皮影戏中的,又含有山、陕梆子、_户、秧歌、道情等民间音乐的成分,颇有西北燕乐的风格。的创作充分体现了贺飞先生对民间音乐的厚积薄发,自其于1960年创作出来后至今在许多戏及各种行当中都使用过。
②开掘西路评剧1958年,评剧院开始对绝响于舞台几十年的西路评剧(北京蹦蹦)进行挖掘整理。贺飞领导音乐组成员参与创作了《花亭会》、《孙继皋卖水》等传统西路剧目,同时根据西路评剧粗犷、质朴,喜剧性强的优长和板式简单、抒情不足的弱点,取长补短,大胆进行创新。如《向阳商店》一剧中,曾广为流传的“夸手”唱段,就采用了移位、临时变调等作曲手法使西路唱腔的情绪层层推进,激昂起伏,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至今流传。
③重视民歌、曲牌的发展为弥补板式变化体剧种旋律性不足的缺点,贺飞先生也非常重视民歌和民间曲牌的吸收与再创造。1958年在排练关汉卿的《调风月》时,为了刻画燕燕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的性格,给她设计了一个民歌风味很浓的插曲叫“蜻蜓调”,后来这个插曲在**《花为媒》中被采用,成为新派唱腔里较有色的一个新曲牌。
传统的曲牌红火热闹,乡土气息浓;贺飞在1962年曾把它用在《孙庞斗智》一剧中,生动地体现了孙膑身残志坚的乐观精神。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说明评剧音乐以板腔体为主,辅之以民歌曲牌的做法是有益的,是对评剧音乐的丰富与发展。
三、激情满怀,谱写时代音调
贺飞十六岁参加革命,当他还是一名文艺兵的时候,看到千千万万的战士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他们编演的民间戏曲节目时,感触颇深,他认识到“革命也是需要音乐的。”当年贺飞在中央戏剧学院深造时,曾观看了新凤霞主演的《刘巧儿》和韩少云主演的《小女婿》,听到她们的唱腔是那样清新,唱的又是新人新事,贺飞被感动了,“拥有大量观众的评剧现代戏是大有可为的呀!”正是这种燃起的激情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评剧每一出戏的创作中。
建国十周年,剧院排演大型现代戏《金沙江畔》,剧中所描写的红军部队正是贺飞当年所在部队的前身,他倍感亲切。同时戏曲如何表现现代生活?怎样使原有的音乐形式适合于表现新人新事?这样的难题摆在了面前。联想到歌剧、**音乐中常用的“主题音乐变奏发展”的手法,贺飞认为要运用某种时代音调,贯穿全剧,唤起观众对某一历史时期的回忆是适合于评剧现代戏的创作的。于是选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旋律,代表红军长征时期的特色音乐作为全剧的主题音调贯穿发展,每一次变奏都尽量与评剧音乐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他还把进行曲,三拍子节奏,领唱、合唱都引入到评剧中来塑造红军干部战士的音乐形象。最令人难忘的是政委谭文苏所唱的“高原风景极目望”这段评剧男腔首创的抒情慢板,贺飞在谱写这段唱腔时,追忆峥嵘岁月,旋律奔涌而出。他运用了传统男腔的音乐语汇,又突破了传统慢板的结构形式和弱拍起唱的习惯,同时借鉴了抒情歌曲的写法,因而使唱腔新颖大方,气势豪迈,经马泰演唱后成为经典评剧唱段,至今仍广为流传。
建国三十五周年之际,中国评剧院排演大型现代戏《高山下的花环》(简称《花环》),是评剧艺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新开拓,也是贺飞创作上的高峰。《花环》文学本所提供的“诗的意境”和“群像结构”对评剧音乐的时代感和创新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塑造一群同穿军装,但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过去的手段已显不足,为此,贺飞和他的同事们一道又展开了新的探索。在创作中贺飞除了运用国际歌的某些音调作为时代音乐的背景之外,还根据每个演员的音域、音色、演唱风格分别定调。全戏男腔的定调为C、D、E、F、G、A六个调,仅赵蒙生一人就唱了四个调;又运用了徵、羽、宫、商四种调式来丰富旋律色彩。这种多调式并存、多调性灵活转调的尝试为创作风格新颖的唱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令人难忘的军民形象。
《高山下的花环》在1985年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现代戏曲调演中获得演出一等奖及十三个单项奖,其中就有贺飞及合作者的音乐设计一等奖。
四、创新求索,打造评剧风格
贺飞先生认为,所谓风格是在不断革新的运动中得到保持,而不是固定不变、停滞不前的,关键是让革新永远姓“评”,永不脱离评剧观众。本着这样的思路,他每创必有新意,又不失评剧风格。一段词他可以日以继夜地反复琢磨半个月甚至二十天才拿出来,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六十年代前半期,评剧男演员在首都舞台上担纲主演了《向阳商店》、《钟离剑》、《孙庞斗智》、《阮文追》等一批反响热烈的剧目,这些剧目都倾注了贺飞的心血。著名评剧老生马泰就是在这些剧目中成长起来的,他曾坦率地说:“没有贺飞创腔,就没有我马泰”。
当然,革新的道路上也会有挫折。在完成《金沙江畔》后,文化界某领导批评他把评剧改得“歌不像歌,戏不像戏”,他一连几天吃不下,睡不着,暗自落泪;爱人舒克女士在最艰难的革命岁月里都从未见他流过泪,因此非常诧异,经过她的一番劝解和胡沙老院长的鼓励,贺飞坚定了革新的信念,他说:“只要观众喜欢,剧院还有一个人支持,我就要干下去!”
从他1953年进评剧院到1959年创作《金沙江畔》,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高山下的花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在评剧声腔的革新方面所迈出的几大步,尤其是男腔的发展过程:从男女同腔同调到男声转为上五度关系调唱“越调”,这是第一次革新;在越调的基础上再转一个上五度唱“反调”,这是第二次革新:在《高山下的花环》中男腔可以上、下五度随意转调,并根据刻划人物的需要定不同高度的调门,这是第三次革新。
男腔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女腔的发展,使女腔在六十年代也更加丰富多彩,如、都是女腔首创,又很快被男腔移植。剧院一度出现了男腔与女腔交叉革新,相互促进的局面,评剧各行当也随之建立起来,评剧声腔艺术得以全面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贺飞为人性格耿直率真,做事富有激情。业务上他常常为争取音乐创作时间与导演“论战”,对不过关的唱词绝不“放行”。唱词定下来之后反复推敲,一段词能写六稿之多。经常是半夜唤起老伴舒克听腔,然后唱给演员、伴奏员听,广泛争求他们的意见。平日里乐于助人,邻家的老人生病,他背起就走,看完病又从医院背回来。看到别人浪费粮食,他能气得鼓鼓的。总之他是个热爱生活的性情中人。
年过花甲之后,他还辛勤笔耕十几年,参与了《中国戏曲音乐·北京卷》、《戏曲志》、《中国评剧院史》等多部书的编写工作。其中《革新是评剧音乐的生命线》一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他和同事们的实践经验。
2004年的3月5日,贺飞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留下了他创作和参与创作的《秦香莲》、《乾坤带》、《金沙江畔》、《钟离剑》、《孙庞斗智》、《家》、《向阳商店》、《阮文追》、《高山下的花环》等几十出剧目。他的一生是为民族音乐、评剧音乐倾情奉献的一生,他为继承和发展评剧声腔艺术做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宝贵的贡献,在评剧音乐史上留下了永恒的足印。
1、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落子戏,又称平腔梆子。1935年改称今名。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腔;采用全套的河北梆子乐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戏。
2、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东北韩少云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欢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