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抑郁症的人可以结婚吗

患有抑郁症的人可以结婚吗,第1张

抑郁患者可以结婚,但是有前提条件,在双方都知情并且都同意的情况下,是可以登记结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如果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

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抑郁症应该住院,不会影响生育,精神病有遗传史。可我有两个同学一个在复旦,一个已经工作了,他们都很正常。但他们的母亲都有精神疾患。怎么说呢不是每个人都健康的,或多或少都有疾病,看人们怎么看了。如果她结婚后心情好些,应该会好起来的。这种事情外人只能说这么多,抑郁症不好治,但不是治不好,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个人。天助自助者。你应该去看看医生,重新做下测试,看看抑郁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才决定。

关键还是要遵医嘱。 补充: 由于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精神病患者大多在青壮年期发病,故不少家属都为患者能不能结婚,会不会遗传而发愁。 精神病人是可以结婚的。但有两个条件:一是精神病已经痊愈,病人能适应社会生活和恢复正常工作、学习。病人是否痊愈,应由精神科医师判定。另一个是治愈已有一年以上没有复发。值得注意的是在病人结婚之前,应让对方了解到病人曾患过精神病使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这样对精神病人结婚后的生活、工作及病情稳定才有好处。 在下列情况下,精神病不能结婚:正处于发病期间的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或其他重性精神病患者,应禁止结婚。因为他们在发病期间已经失去理智,常难以料理自己的生活,甚至会危害社会治安。所以,让这样的病人结婚,不仅对病人本人无好处,也会给对方造成不幸。第二是发病期虽然已过,但精神症状尚未彻底缓解或正在治疗中的病人,也不能结婚。因为此时病人对生活中和婚姻上挫折的承受能力尚差,往往使他们在热恋中,或新婚之夜,或婚后不久病情加重,再次住院。所以,那些想用喜事冲一冲来治疗精神病,或担心儿女患了精神病,影响终身大事,而给他们匆忙物色对象,草率结婚的做法是错误的,不仅难以达到目的,甚至还会因此而酿成悲剧。因此,精神病人的婚姻问题,家属一定要慎重、合理地给予解决。至于遗传问题,精神病的发生确实与遗传有关,但它又并非完全由遗传所决定,而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抑郁症已经成为了严重危险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而不少人其实都存在或严重或较轻的抑郁症,其中有一部分人就比较担心抑郁症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例如结婚生子。那么患抑郁症可以怀孕吗?抑郁症可以生孩子吗?

1、患抑郁症可以怀孕吗

(1)患抑郁症可以怀孕吗

患抑郁症是可以怀孕的。抑郁症女性要怀孕的话,要看病情的轻重程度,来确定是否能要孩子。

如果是轻度或中度的抑郁症,并且没有服用药物治疗,就可以放心怀孕;如果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并且有服药的话,就要曾勋医嘱,最好等病情调理好再怀孕。

(2)抑郁症怀孕有什么危害

抑郁症怀孕如果得不到治疗,危害还是存在的。有抑郁症的孕妇常有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失眠等症状出现。目前有研究发现,孕妈妈抑郁症状和早产,新生儿体重低,头围小有关,该过程有可能是由于抑郁症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子宫血流受影响,子宫功能亢进,进而影响太胖功能所致。

已经使用抗抑郁的女性在怀孕前后停药,容易出现抑郁症反复发作的危险,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残自杀行为。

(3)对孩子的影响

抗抑郁药物对孩子是有一定影响的。大多数抗抑郁药都会很快通过胎盘,对胎儿产生影响,导致胎儿畸形和发育畸形。美国FDA根据临床及动物实验,将抗抑郁药物分为A,B,C,D,X五类,X类禁用于孕妇,目前我国在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绝大多数是C类药物,虽然尚未发现抗抑郁药物与胎儿畸形有明确相关的证据,但有几种用于双相抑郁症和难治性抑郁症辅助治疗药物是与胎儿畸形有关的。有的人担心抗抑郁药物对胎儿有影响,在孕期停用抗抑郁药物,用安定类药物来代替治疗,认为这样副作用小,对胎儿比较安全,其实这种治疗方案更不可取,安定类药物并没有抗抑郁作用,反而对胎儿的影响比抗抑郁药物更严重。孕妈妈在孕期如果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新生宝宝可能出现肠梗阻,敏感易激惹或癫痫发作。

服用新型抗抑郁药物,新生儿可能出现适应困难,呼吸困难,喂养困难,易激惹等,但大部分症状不是很严重,短期内会消失。抗抑郁药还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出现神经行为异常。

2、抑郁症会遗传给孩子吗

(1)抑郁症的病因

抑郁症的病因较为复杂,至今尚未能完全确定。一般认为生物因素构成了发病因素或倾向,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往往起到“触发媒介”的作用。

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等;社会文化因素包括竞争冲突、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和应激生活事件;心理因素主要是抑郁症患者的性格特征、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

(2)抑郁症会遗传吗

遗传因素对抑郁症的发病具有重要作用,可能不是直接遗传了致病基因,而是遗传了多个与抑郁症相关的基因或易感素质。

研究表明,很多抑郁障碍患者有精神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的家属患同类疾病的几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其患病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15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几率越高。内源性抑郁和双相抑郁的类型比其他形式的抑郁症遗传危险度更高。

(3)抑郁症遗传的概率

如果家中有某一家庭成员患抑郁症,则其一级亲属(子女、父母及同胞)的患病危险比普通人高2—3倍。如果父母双方和一个孩子均患抑郁症,则家中其他孩子抑郁的可能性达40%,家中其他孩子患同种精神障碍的可能性为25%。

(4)影响的其他因素

父母抑郁症发病越早,其子女患抑郁症的危险性就越大。出现焦虑障碍和有酒精中毒史的

家庭中,患抑郁症的概率也比普通人群高。其中一种理由是,酒精中毒常掩盖抑郁症状,因为抑郁症患者经常饮酒以缓解疼痛。于是一旦被诊断为酒精中毒,其可能潜在的病因-----抑郁症也许就会被忽视(这并不是说所有酒精中毒者都患有抑郁症)。

(5)小贴士

虽然抑郁症和遗传相关,但是与后天的成长环境也密切相关,患有抑郁症的家庭中,其氛围容易比其他家庭沉重,所以父母如果患有抑郁症,应该努力治疗,早日走出抑郁,给孩子营造一个开心快乐的氛围,更利于孩子的成长,避免其患上抑郁症。

3、抑郁症的原因

(1)综述

尽管对抑郁症的病因做了大量研究,但目前仍然无法确定抑郁症产生的确切原因,一般认为遗传、生化、心理、社会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导致抑郁。所以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对抑郁症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2)遗传因素

家系研究发现抑郁障碍亲属同病率高出一般人群30倍,血缘越近发病一致率越高。寄生子研究发现,亲生父母患病率为31%,养父母仅为12%,提示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3)生物学因素

神经递质

研究认为5-羧色胺(5-HT)直接或间接参与调节人的情绪,5-HT功能活动降低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心境、食欲减退、失眠、昼夜节律紊乱、内分泌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焦虑不安、不能对付应激、活动减少等密切相关。研究还发现,5-HT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降低与自杀和冲动行为有关。

情感障碍患者的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功能系统处于异常状态。研究发现,抑郁患者突触前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激活,导致左甲肾上腺素(NE)释放减少,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可抑制NE的回收。故可治疗抑郁症。

此外,研究还发现,抑郁患者脑内的多巴胺(DA)功能降低;乙酰胆碱能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之间张力平衡可能与情感障碍有关,脑内乙酰胆碱能神经元过度活动,可能导致抑郁;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可能与情感障碍有一定的关系。

(4)神经内分泌因素

研究最多的两个内分泌系统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半数的抑郁患者有皮质醇分泌过多,一旦得到治疗后,皮质醇分泌则恢复至正常水平。甲状腺素对于大脑发育、成熟和联系具有显著作用,但对情感调节的作用尚不明确。

(5)心理因素

精神分析和精神动力学理论

按照精神分析论的解释,抑郁是一种失落反应;是当事人目前生活中的失落经验,引发了隐藏在潜意识中童年生活失落经验的痛苦;两者交互作用.致使患者在情绪上陷入了痛苦绝望的困境。以此推论,抑郁患者的童年生活中,必定有较多的失落痛苦经验,如自幼丧失父母、得不到父母爱护、在家庭无地位、受同伴欺负等。

行为学习和认知理论

主要有3种理论:①Lewinson提出抑郁可能是由于正性强化不足或不适当所致;②Seligman根据抑郁症动物模型发展起来的习得性无助感理论(实验动物当发现难以躲避痛苦刺激后,会对以后的任何刺激即使可以躲避也均表现出被动忍受);③Beck根据临床观察,提出抑郁症错误或歪曲理论,即抑郁患者好比戴了一副墨镜,消极悲观地看待自我,消极悲观地解释事件和对前途或未来的悲观绝望(抑郁认知三联症)。

(6)人格因素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均可在适当的环境下产生抑郁,但并没有单一的人格特征或人格类型可以单独地作为抑郁发作的预测指标。有人认为性格内向、多思多虑、常怀疑自己的能力等可能与抑郁情绪有关。

(7)社会因素

生活事件

应激性生活事件和精神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与抑郁症的关系更为密切。有报道认为,以往6个月内经历重大生活事件者,如离婚、丧偶等,抑郁发病的危险性增加6倍,自杀危险性增加7倍。即使是慢性生活事件,如长期的不良处境、家庭关系破裂、贫困、失业、持续2年以上的慢性躯体疾病,也与抑郁发生有关。女性应付应激能力低于男性,更易患病。处于压力事件中产生的失落与在人际交往中的分离是抑郁产生的最明显因素。另外,也有—些学者则认为生活事件在抑郁的发作和时间上仅起有限的作用。

(8)社会文化因素

个人的自我功能是在现实社会中建立的,当丧失权利、身份或自尊时,会导致自我功能的障碍而产生抑郁。自我理想与社会常规产生冲突时也容易引起抑郁。女性人口中抑郁者高于男性,按心理学家Nelen-Hoeksema解释,这可能与患者遭遇生活困境时所采取的适应策略有关。男性可能将思考方向转移,借由其他活动(如运动或饮酒等),使痛苦情绪淡化;而女性则往往钻牛角尖,反复思考,使情绪得不到自行纾解。而日久形成了适应上的困难。

“抑郁症在急性期一般不建议怀孕生孩子,而在稳定期可以怀孕生孩子,在稳定期患者的整体的精神心理状况是稳定的,此时怀孕生育对胎儿和孕妇来说都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而在急性发作期往往孕产妇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缺乏兴趣乐趣,丧失愉快感,而且患者的疲乏无力或者是自我评价低,对自我的照料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的想法和行为。所以说在这样的状况下,患者往往很难够对自我进行照料,而且对于胎儿来说也有不好的影响,所以说在临床上总体来说,在稳定期怀孕是合理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6810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