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希特勒

德国希特勒,第1张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男(1889年4月20日下午18时30分—1945年4月30日下午3时30分),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Braunau am Inn,林茨,莱茵河上的Braunau),卒于柏林。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的主席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犯。同时,他也是一个出色的演讲家、政治家和冒险的军事家。

  希特勒早年梦想做画家而来到维也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德军,是一名传令兵,获得了几枚铁十字勋章。在士兵中能获得几枚铁十字勋章是很少见的。战争结束后偶然间接触法西斯主义并开始传播。曾因于1923年11月8日发动啤酒馆暴动入狱,并在狱中写下《我的奋斗》一书,表达出他多方面的观点,如兼并奥地利,屠犹和独裁。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国总理;通过“国会纵火案”打击异己党派(德国***)。1934年8月2日德国总统兴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国总统,并将总统与总理两个职务合二为一,称为元首,拥有无限的权力,并命令所有军队以及法官和政府官员向他宣誓效忠。作为元首,他成为国家政权的单独执掌者,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一体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执政期间的德国正式名称为大德意志帝国和德意志帝国,通常被称为纳粹德国、德意志第三帝国或希特勒德国。 

  在第三帝国初期阶段,他的某些经济措施一度使得德国经济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泥潭,轻松摆脱经济危机,也因此以及富有煽动性的群众运动而获得下层民众的支持。 

  不过在政治体制上,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相对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倾向于民族保守主义的。他和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东条英机领导的日本联盟结成轴心国,这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军队在他的领导下干涉西班牙内战,扶持佛朗哥政权,并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兰、法国、等国家。 

  国内方面,他建立的第一个集中营即为关押***之用,在国内建立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等独立于国防军外的纳粹军事组织。在希特勒的领导下的第三帝国期间,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德国以及其占领国领土上大量建造死亡集中营,犹太人以及其他人种的遭到了大屠杀。根据粗略估计,期间总共有约600万犹太人、数千万其它人种因为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而被屠杀。 在军事占领期间用残酷的掠夺手段对待其他民族和国家。

  在战争方面,希特勒在军事上摒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模式,创立了并且实践了闪电战等新型战争模式,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1945年4月2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当天夜里希特勒与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30日15时30分,希特勒夫妇双双自杀身亡。1945年5月8日夜,纳粹德国正式投降。德国战败。

[编辑本段]姓氏的由来

  阿道夫·希特勒家世是非常混乱和复杂,希特勒这个名字的由来,应由他的祖父说起,这位德国未来元首的先祖,世居在瓦尔德维特尔,这位于多瑙河和波希米亚,摩拉维亚边境之间奥地利的一个县城,此处属森林茂盛的丘陵地区,也算是奥匈帝国的穷乡僻壤,此处有如捷克农民般的近亲通婚,而后来阿道夫·希特勒的父母便是,他们的私生子女很多,阿道夫·希特勒的祖父本名叫做约翰·格奥尔格·希特拉,希特勒(Hitler)这个姓氏是阿道夫的祖父把原本的姓氏希德拉(Hiedler)改掉而来,阿道夫的父亲本从母姓,这是因为阿道夫的父亲阿洛伊斯·希特拉也是私生子,他出生于1837年6月7日,在39岁之前一直袭用母亲姓氏施克尔格鲁勃,因此阿洛伊斯·施克尔格鲁勃这个名字伴随了阿道夫的父亲大半生,虽然人们没有证据证明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便是阿洛伊斯·施克尔格鲁勃的父亲,但后来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在销声匿迹30年后在瓦尔德维特尔、威特纳镇出现,为阿道夫的父亲阿洛伊斯认祖归宗,在公证上承认父子关系,此时他们的姓氏希德拉已改成希特勒,此时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已经84岁了。

[编辑本段]独特的身世

  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半,在流经奥地利和德国巴伐利亚边境的莱茵河河畔奥方的布劳瑙小镇的一家名叫波默的小客栈里,一个名叫克拉拉的年轻妇女生下了一个男婴。由于克拉拉前面生的三个孩子都早早夭折了,所以她对这个儿子就特别疼爱。这个男孩就是阿道夫·希特勒。阿道夫的父亲阿洛伊斯是布劳瑙边境小镇的海关官员,是一个42岁的农妇和流浪磨工的私生子。阿道夫的母亲是其叔父的外孙女。阿洛伊斯结婚时,已经48岁,新娘刚25岁,这是阿洛伊斯第三次结婚。此前他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阿道夫是他此次婚姻的第四个孩子。也可能是这种在世人看来极为奇特的身世来历和血缘关系,造就了希特勒的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性格。家庭暴力导致了他的残暴。

[编辑本段]幻想的年轻人

  阿道夫·希特勒3岁那年,他们一家随父亲搬往德国巴伐利亚的帕骚市,他父亲要在那里管理一个属于奥地利的海关,在这个德国城市里的生活以及与德国儿童们的共同玩耍,给希特勒留下了终生不泯的影响,他一生都操着帕骚时期学会的那种巴伐利亚南部的口音。 

  1895年,希特勒6岁,他父亲被调往林茨任职,全家又搬回奥地利。在林茨郊外,他们置办了一所环境清幽的漂亮住宅。不久,希特勒就被送到一所乡村学校上小学。学校离家很远,每天早上,他要和其异母姐姐走一个小时的路才能到达学校。就在这一年,干了40多年公务员的父亲退休养老。但他很难适应这种退休生活,于是开始与酒为友,消解烦闷。日子一长,就开始酗酒,变得脾气暴躁、易于激动,动辄对孩子拳打脚踢,用马鞭乱抽,以致于14岁的异母哥哥小阿洛伊斯被逼离家出走。于是,小阿道夫·希特勒就经常成了他爸爸的“出气筒”。 

  1896年,7岁的阿道夫·希特勒随父亲搬往拉姆巴赫小城居住。在新学校的学习,希特勒是个佼佼者。但希特勒的父亲很快又对这里的生活感到厌倦了,他又于1898年在林茨附近的莱昂汀村买下一所房子和花园,不久便举家搬迁此地。到了新地方后,希特勒在新学校的学习仍很轻松。这时,他发现自己有绘画天赋。于是他转而幻想将来成为一名“艺术家”。但他父亲却坚决要儿子成为和他一样的公务员。因此,在希特勒四年制小学毕业后,决定送他到林茨市的六年制中学就读。但希特勒到了这所学校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后终因数学和自然考试不及格而留级。1903年1月,希特勒的父亲在早晨散步时中风而死。对希特勒来说,这是一个转折。14岁的他成了家庭中唯一的男子汉,形单影只的寡母对他没有任何约束力,甚至家庭中的事务也要受到他的支配。 

  中学三年结束的时候,希特勒没能通过法语考试,补考虽然勉强及格,但却因成绩不理想而失去继续在林茨的六年制中学就读的机会,他不得不转学到离林茨市40公里处的州立四年制中学去继续读他的四年级。这一年秋天,在他补考及格后,领到了四年制中学的毕业证书。他虽可继续进入综合性高中就读,但他却不愿吃这份苦,终以自己患过肺结核,繁重学业对健康有害为理由,说服溺爱他的母亲,让其中断了学业,进行休养,在林茨过起他自己称之为“好像梦幻一般”、“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虽然他母亲、亲戚劝他、催促他去做工学得一技之长,但他却在此后两年半的光景里,陶醉在将来做艺术家的美梦里,在多瑙河畔逍遥闲荡,做“妈妈的心肝宝贝”,打发“懒洋洋的日子”,享受“空虚的舒适生活”。他也贪婪地涉猎书籍、大量作画、欣赏歌剧、参观博物馆,这时的希特勒虽然只有16岁,但已经热衷于政治了,已经成了一个至死不改的德国民族主义者。在这段时间里,作为他日煽动家的希特勒表现出一种极端的落落寡合,一种带有自怜情调的唯我独尊和经常突发的一种压抑不住的演讲欲,他对制订“宏伟计划”有着一种强烈的欲望,而对于任何一种按部就班和循规蹈矩的活动则都嗤之以鼻。

[编辑本段]初到维也纳

  1906年,希特勒过完17岁的生日之后,带着他母亲和亲戚们给他的钱,去他早就向往的维也纳住两个月。维也纳这座金碧辉煌的巴罗克式的奥匈帝国帝都令希特勒神迷目眩。他成天在街头闲逛,兴奋地瞻仰环城公路附近的宏伟建筑,在博物馆、歌剧院、剧场中所看到的景象,使他眼花缭乱、如醉如痴。至少在此刻他已深信不疑,要想在艺术上有所建树的话,就必须在维也纳求学。于是他千方劝说母亲同意他到维也纳的艺术学院去就读。1907年夏,母亲终于同意他带着从父亲的遗产中提取的可以在维也纳生活一年的700克朗,来到维也纳参加入学考试,以圆他那做画家的梦,他共参加了2次考试。第一次他通过了第1轮考试,却止步于第2轮。第2年,希特勒再次参加维也纳艺术学院的考试但却第1轮也没通过。考官甚至连他的作品看都没看就否定了他。因为考官认为他并不会有什么进步的,来参加考试只是浪费时间。校方告诉他:他的天赋是在建筑方面、而进入学院的建筑系则必须念完整个六年制中学并具有毕业证书,可希特勒只有四年制中学证书。(没考进维也纳艺术学院,对于他以后产生重大影响,可能也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面对这一情况,希特勒束手无策,神情沮丧。他没有给家中写信,也没有回家,而是独自留在维也纳,闭门谢客,埋头读书,听听歌剧或在大街上茫然无主地游逛。直到10月底,他才返回林茨。这时身患乳癌的母亲克拉拉已气息奄奄。12月21日,他母亲终告不治,离开人世。 

  母亲死后,希特勒面临着想办法谋生的问题。他虽完全独立了,但他并无一技之长,又一向轻视体力劳动,从来没想靠自己的力量赚一分钱。然而他并不气馁,仍信心十足,他向亲戚告别,宣布他若不得志,决不回乡。

[编辑本段]维也纳的流浪汉

  1908年2月,希特勒重新回到了维也纳。当时的维也纳是哈布斯堡王朝行将覆灭之前回光返照下的灿烂帝国。但也有住贫民窟、穿破衣服、营养不良的穷人。这时的希特勒开始变得富于批判精神和反抗精神,他常常为世道的不公和豪门贵戚们所榨取的不义之财而感到愤愤不平。到维也纳之后,希特勒根本不去想方设法进建筑系,也不想学什么手艺,或者从事任何正常的职业,相反他倒宁愿干些零活——扫雪、拍打地毯、在车站扛行李。第一年,他主要就靠父亲的那点遗产和每月25克朗的孤儿补助金生活,到1906年,父亲的遗产用完了,只还有每月25克朗的孤儿费,他完全成了一个流浪汉,夜晚宿在公园的长椅子上或随便哪家的大门门洞里,白天在小酒肆和候车室中以廉价食品充饥。 

  1909年圣诞节前夕,穷愁潦倒的希特勒把自己的最后一些冬服悉数典当,失魂落魄地进入了一个流浪汉收容所。但不久,希特勒在一位朋友的鼓动下,又离开收容所,搬进一个廉价的单身汉公寓,决定靠自己的本事挣钱糊口。他每天呆在房间里画他的明信片,由他的这位朋友去兜售,销路竟然十分理想。他还画一些大的水彩画让朋友去兜售,销售情况也不错。他就靠画这些画赚来的钱和还可继续领取的孤儿费,过上了吃住不愁的生活。但没过多久,这位一直热衷于政治的“画家”就把单身汉公寓里的阅览室变成了一个政治俱乐部。希特勒向那些聚在此处的房客中的“上流人士”和市民阶层中的失意者高谈阔论。他按其需要,热忱地维护一切他所赞同的社会口号和政治口号,激烈地抨击那些造成他失败的社会口号和政治口号,对自己周围纷乱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简单化的解释。在这期间,希特勒经常阅读大肆鼓吹极端国家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反犹主义的小册子。特别是一本名叫《东方天坛星》的杂志,希特勒更是爱不释手。该杂志的宗旨是创造一种金发碧眼的雅利安优秀人种,反对所谓的“劣等的杂交人种”、尤其是所谓犹太人那种“堕落不堪”的影响,并以万字旗作为其标志。在这种氛围中熏陶,几年时间,希特勒的政治世界观的坚实基础就被打下了:这就是反对宽容和全世界各族人民一律平等的世界观,反对民主和议会制度,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犹太人集团,反对社会平等和政治自由。其中核心和他一生都始终不渝的“真正信仰”,从当时看,就是反犹主义。他笃信他所属的“雅利安种族”天生就是高贵的,而犹太种族则恰恰相反是低贱的。这期间,希特勒还注意观察奥地利各政党的活动,他特别注意阅读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报刊,分析该党***的演讲,总结经验,他在反复琢磨后,终于得出结论:政党必须与群众运动结合,必须掌握在群众中进行宣传的艺术,否则将一事无成。

[编辑本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下士

  1913牟5月,对大德意志民族充满着狂热情绪的希特勒,离开维也纳移居慕尼黑。他想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追求。此时,他仍无正常职业,继续靠卖画为生。这段时间,他常常闭门谢客,一头扎进从图书馆借来的一大堆政治书籍中,并特别集中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因为茜茜公主失败的教育,缺失母爱婚姻不幸,31岁的儿子抛下妻女为红颜殉情。

巴伐利亚的伊丽莎白女公爵(全名:伊丽莎白·亚美莉·欧根妮;Elisabeth Amalie Eugenie;1837年12月24日-1898年9月10日)是奥地利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妻子,奥地利皇后和匈牙利王后。

伊丽莎白是巴伐利亚王室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一员。在16岁与弗兰茨·约瑟夫结婚之前,伊丽莎白一直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成长。婚后,毫无准备的伊丽莎白被强行推入了与其性格极其不相符的古板沉闷的哈布斯堡宫廷生活 。

人物生平:

1837年12月24日,伊丽莎白·亚美莉·欧根妮在巴伐利亚王国的慕尼黑出生,她是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公爵和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同父异母的妹妹玛丽亚·卢多维卡·威廉明妮公主的第四个孩子。

当时的人们认为马克西米利安是一个稀奇古怪的公爵,他有一个颇受孩子们喜爱的马戏团并且逃到巴伐利亚的乡村远离世事。茜茜一家居住在远离宫廷礼仪束缚的波森霍芬城堡,茜茜和她的兄弟姐妹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长大,她经常逃课前往乡村骑马。

1435年,明朝宣德十年

大事记 1)收1月31日 明宣宗朱瞻基逝世。

2)3月13日 世界上最佳的白葡萄品种之一,是以高贵优雅而著称,顶尖白葡萄酒雷司令酿制出品,产自德国。

3)1435年,波布瓦向秋生格主寺时,噶陀的殊胜密法远播到西藏、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前来朝拜的僧众有近万人之多。

4)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5)明宣德十年(1435年)出版了《况郡守政绩记》,记载了况钟任苏州知府时,惩办贪污、清理冤狱、兴修水利等事迹。

6)1435年勃艮第公爵臣服于法王。

7)1435年西班牙强迫犹太人改信基督教。

出生 廷克托里斯(Johannes Tinctoris) (1435年-1511年),文艺复兴时期佛拉芒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足利政知(永享7年(1435年) - 延德3年4月3日(1491年5月11日))是室町时代中期武将。初代堀越公方。 足利茶茶丸及足利义澄(11代将军)之父。 室町幕府第6代将军足利义教四子、母亲为斋藤朝日、兄乃第7代将军足利义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及足利义视。从三位、左兵卫督。法名胜瞳院九山。

逝世 郭嫔(逝世于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的嫔,全名郭爱,字善理,凤阳人。

郭爱贤德,又有文采,入宫才二十日,便要殉葬。(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矩,除了皇后,其他的妃嫔都要殉葬)郭爱自知死期,作词曰:“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明史·后妃列传·后妃一》对郭爱评价甚高,称“贤而有文”。

19世纪产生的历史画中的巴伐利亚的伊萨博伊萨博(法语:Isabeau de Bavière,德语:Isabella von Bayern,1371年-1435年9月24日),是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公主,1385年至1422年为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的王后。

伊萨博于1371年出生于慕尼黑,她是巴伐利亚-因戈尔施塔特公爵斯特凡三世与其夫人的女儿。

她的祖父是斯特凡二世公爵,祖母是西西里国王腓特烈三世的女儿西西里的伊丽莎白。她的曾祖母是那不勒斯国王查理二世的女儿。她的外公是米兰僭主贝纳博·维斯孔蒂。1385年7月17日伊萨博在亚眠与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结婚,成为法国王后。

信嫔辛氏(逝世于1435年),朝鲜太宗的后宫嫔御,父亲为辛永贵。

《朝鲜王朝实录》对辛氏着墨不是很多,只知道她原本是元敬王后的宫女,后被太宗召幸,在太宗2年生下太宗庶二子诚宁君李裀,但奇怪的是,她却直到太宗14年才被册封为信宁翁主,这或许是因为元敬王后善妒再加上辛氏出身低微的缘故,但辛氏一生为太宗生育三子六女,在李氏朝鲜所有君王后宫中排第二。

朱济熺(1375年-1435年),明朝晋恭王朱㭎嫡长子,母王妃谢氏。

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戊申生,其后封为晋王世子。幼时与日后的建文帝朱允炆、秦隐王朱尚炳、明仁宗朱高炽在南京读书。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袭封晋王。他一直对明成祖篡位心怀不满,因此被成祖忌恨。其弟平阳王朱济熿借机在明成祖前不断诋毁。永乐十二年(1414年)明成祖终于下诏革去他的晋王爵位并命他去守其父的陵园,改立济熿为晋王。

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永乐九年(1411年)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成祖征讨。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号宣德,成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听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建议,停止对交阯用兵,与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宣德皇帝既是一个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皇帝,又是一个喜欢射猎、美食、斗促织(蟋蟀)和戏游无度的皇帝。《聊斋志异》里的名篇《促织》里的皇帝正是明宣宗,人称“蛐蛐皇帝”,吴伟业有《明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

故事 1435年法国探险家卡蒂埃到此,问印第安人此地名称,酋长答“加拿大”,意指附近的村落。卡蒂埃误认为是指整个地区,从此便称之为加拿大。另一说法是,1500年葡萄牙探险家科尔特雷尔到此,见到一片荒凉,便说cancda!意为“这儿什么也没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是加拿大最早的居民。

历代罗马皇帝年表

奥古斯都•恺撒(前27年—公元14年间在位)

提贝里乌斯•尼禄•恺撒(公元14年—公元37年间在位)

盖尤斯•恺撒(公元37年—公元41年间在位)

克劳狄亚斯•恺撒(公元41年公元-54年间在位)公元42—43年间对不列颠的战争和对玛乌列塔尼亚的合并。

尼禄•恺撒(公元54年—公元68年间在位)

尼禄在公元68年的被废黜和自杀使得尤利乌斯王朝的世系断绝,恺撒的姓氏从此成为历代元首们的荣衔。

第二次贝德里亚库姆战役中维特里乌斯派战败,维特里乌斯随即被废黜和被杀,佛拉维乌斯—维斯帕西亚努斯进入罗马并成为唯一的元首。此前登位的皇帝总计3人加上佛拉维乌斯—维斯帕西亚努斯共计是4人。

公元69年也因此被称为四帝争立之年。此前被杀的三位元首是:

伽尔巴(公元68—69年间在位)公元68年由西班牙军团所拥立,公元69年在近卫军叛乱中被杀。

奥托(公元69年在位)公元69年由近卫军所拥立,并在同一年的第一次贝德里亚库姆战役失败后自杀。

维特里乌斯(公元69年间在位)公元69年由日尔曼军团拥立,赢得第一次贝德里亚库姆战役以后进入罗马,但又在第二次贝德里亚库姆失败以后被迫退位并被杀。

公元69年佛拉维乌斯•维斯帕西亚努斯结束了席卷罗马世界的大内战而登位,佛拉维王朝由此开端。

佛拉维乌斯•维斯帕西亚努斯(公元69—79年间在位)公元69年由犹太的军团所拥立,并在结束内战后成为唯一的元首,公元70年提图斯攻陷和摧毁耶路撒冷。

提图斯•维斯帕西亚努斯(公元79—81年间在位)。

多米提乌斯•维斯帕西亚努斯(公元81年—96年间在位)。

公元96年近卫军谋杀了元首多米提乌斯并拥立了年迈的涅尔瓦罗马的黄金时代由此开端。

涅尔瓦(公元96—98年间在位)

图拉真(公元98—117年在位)原高卢总督为涅尔瓦所过继、真正创造了帝国辉煌的顶峰的皇帝、也是第一位和最后一位在印度洋上航行的罗马将军,公元120年—131年间对达契亚和帕提亚的征服。

哈德良(公元117—138年间在位)。

安东尼•庇护(公元138年—公元161年间在位)。

马克•奥略留斯•安东尼(公元161—177年间独自在位)(公元177—180年间与康茂德共治)哲学家皇帝《沉思集》的作者。

公元180年奥略留斯•安东尼逝世,其子康茂德成为唯一的元首。

康茂德(公元180年—192年间独自在位)。

康茂德的统治最终使他为所有阶层所厌弃,公元192年几名近卫军官出人意料的杀死了康茂德,军队没有自己的候选人便接受了元老院所推举的元老佩尔提纳克斯为皇帝。

艾尔维尤斯•佩尔提纳克斯(公元192年间在位)试图恢复安东尼王朝政策的佩尔提纳克斯很快为军队抛弃。

公元192年失去近卫军支持的皇帝佩尔提纳克斯被近卫军杀死,缺少候选人的近卫军拥立了出价最高的迪迪乌斯—尤利亚努斯,近卫军的行径激起了行省驻军的愤怒反抗的风潮演变为一场新的内战,在不列颠、潘诺尼亚和亚细亚驻防军团都拥立了各自的皇帝、此间登位的皇帝是迪迪乌斯—尤利亚努斯(公元192年—公元193年间在位)近卫军拥立的皇帝却在战争中为近卫军所抛弃。

公元192年失去近卫军支持的皇帝佩尔提纳克斯被近卫军杀死,缺少候选人的近卫军拥立了出价最高的迪迪乌斯—尤利亚努斯,近卫军的行径激起了行省驻军的愤怒反抗的风潮演变为一场新的内战,在不列颠、潘诺尼亚和亚细亚驻防军团都拥立了各自的皇帝、此间登位的皇帝是:

迪迪乌斯•尤利亚努斯(公元192年—公元193年间在位)近卫军拥立的皇帝却在战争中为近卫军所抛弃。

配申纽斯(公元192年) 公元192年为叙利亚军团所拥立。

克洛洛斯•阿尔比努斯(公元192年)公元192年为不列颠军团所拥立。

塞普狄米尤斯•塞维鲁斯(公元192年—公元193年)作为争位者之一为潘诺尼亚军团所拥立。

公元193年塞普狄米尤斯—塞维鲁斯赢得了内战而登位

塞普狄米尤斯•塞维鲁斯(公元193年—198年间独自在位)

(公元198年—209年与安东尼•塞维鲁斯共治)

(公元209年—211年与安东尼•塞维鲁斯和盖塔•塞维鲁斯共治)

公元194年对东方行省的重组,公元202—208年对帝国军队和行政制度的改革,公元203年塞普狄米尤斯•塞维鲁斯凯旋门落成。

安东尼•塞维鲁斯和盖塔•塞维鲁斯的共治(公元211—212年)

安东尼•塞维鲁斯(卡拉卡拉)(公元212年—公元217年间独自在位)公元212年授予帝国境内全体自由人以罗马公民权的《安东尼尼亚努斯法》。公元212年卡拉卡拉浴场落成、公元216—217年间对帕提亚的远征。

公元217年卡拉卡拉在远征帕提亚途中被近卫军刺杀,近卫军统帅马克里努斯随即登位。

马克里努斯(公元217年—218年间独自在位)

(公元218年与狄阿杜墨尼阿斯共治)

公元218年卡拉卡拉的婊甥埃梅萨的祭司长巴西亚努斯(绰号埃拉伽巴卢斯)被拥立为皇帝怀念塞维鲁斯家族的军队立刻抛弃了马克里努斯而倒向埃拉伽巴卢斯、埃拉伽巴卢斯在赢得胜利以后进入罗马

安东尼(埃拉伽巴卢斯)(公元218—222年间在位)期间对宗教的改革。

公元222年拥有实权的宫廷上层贵妇废黜了埃拉伽巴卢斯而以另一个帕西亚努斯取而代之,并取名为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塞维鲁斯(公元222年—235年间在位)这位皇帝加强对经济控制的政策最终导致自由职业与技术职业的分离,他在公元224—233年间对帕提亚的战争。

公元235年亚历山大•塞维鲁斯在进军多瑙河途中被近卫军杀害近卫军拥立了近卫军长官马克西米努斯,从而导致了新的内战。

马克西米努斯(公元235年—238年间在位)第一位从身曼族的皇帝。

公元235年在得悉马克西米努斯登位的消息以后阿非利加院辖省拥立了代执政官安东尼乌斯—哥狄安和他的儿子哥狄安二世,元老院承认了对两个哥狄安的选举,但哥狄安父子随即在与奉命镇压的军队交战中被杀。元老院随即选举了元老蓬配努斯—马克西米努斯和巴尔比努斯为皇帝抵抗马克西米努斯,意大利也最后一次振作起来保护自己的国门,公元238年围攻阿魁莱亚失败的近卫军杀死了马克西米努斯内战结束

蓬配努斯•马克西米努斯和巴尔比努斯的共治(公元235年—238年间)

公元238年军队迫使两位皇帝与未成年的哥狄安一世的孙子哥狄安三世共治

蓬配努斯•马克西米努斯和巴尔比努斯与哥狄安三世的共治(公元238年)

公元238年近卫军杀死了两位元老出身的皇帝而使哥狄安三世成为唯一的元首

哥狄安三世(公元238—244年)独自在位

公元244年在远征波斯的途中兵变的士兵杀死了哥狄安三世拥立了近卫军长官尤利乌斯—菲利普

阿拉伯人菲利普(公元244—247年间独自在位)

(公元247—249年间)与其子菲利普共治

公元248年罗马建城千年庆典。

公元248年多瑙河和叙利亚地区的叛乱又一次成了帝国混乱的先声,这两处的叛乱即随被镇压但奉命讨伐的将军昆杜斯—图拉契亚努斯—德秋斯却被军队强行拥立为帝,并在维罗那战役中击败菲利普而登上皇位。

英国王室

诺曼底王朝

1威廉一世(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诺曼底公爵1035-1087,英格兰国王1066-1087)

2威廉二世(1060-1100)(英格兰国王1087-1100 )(威廉一世之次子。长兄罗伯特继承诺曼公国)

3亨利一世(1068-1135)(英格兰国王1100-1135)

4斯蒂芬(1096-1154)(英格兰国王1135-1154)(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外甥,法国的布鲁瓦伯爵之子,母亲阿黛拉是威廉一世四女。)

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

1亨利二世(1133-1189)(英格兰国王1154-1189 )

2理查一世(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英格兰国王1189-1199)(参加十字军东征,获得狮心王的称号。

3约翰(1167-1216)(英格兰国王1199-1216)("无地王",在贵族胁迫下签署《大宪章》,布汶战役被法国击败,失去大部分大陆领地)

4亨利三世(1207-1272)(英格兰国王1216-1272)

5爱德华一世(1239-1307)(英格兰国王1272-1307)

6爱德华二世(1284-1329)(英格兰国王1307-1327)(征服苏格兰失败,承认其独立。被王后伊莎贝拉和小舅子法王查理四世谋害)

7爱德华三世(1312-1377)(英格兰国王1327-1377)(发动英法百年战争,在克莱西和普瓦提埃大破法国骑士团,获得法国西南的大片土地)

8理查二世(1367-1400)(英格兰国王1377-1399)

兰开斯特王朝

1亨利四世(1367-1412)(英格兰国王1399-1413)

2亨利五世(1387-1422)(英格兰国王1413-1422)(重开英法战争。在阿金库尔取得胜利,和法国签订特鲁瓦和约,成为法王查理六世的王位继承者)

3亨利六世(1421-1471)(英格兰国王1422-1461)(出生后九个月即位。外祖父法王查理六世去世而身兼英法两国国王。法国在圣女贞德带领下扭转战局,英国丧失全部领地。1455年,约克家族与兰开斯特家族长期混战开始。)

约克王朝

1爱德华四世(1442-1483)(英格兰国王1461-1483)(约克公爵理查之子。父亲理查在1460年战死后作为约克派首领。1461年即位)

2爱德华五世(1470-1483)(英格兰国王1483)(爱德华四世长子。即位的同年同弟弟约克公爵理查一起被摄政的叔父格洛斯特公爵送入伦敦塔,之后便再无下落)

3理查三世(1452-1485)(英格兰国王1483-1485)(爱德华四世之弟。格洛斯特公爵。1483年成为摄政王,杀害侄子爱德华五世后即位。在和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的交战中被杀。约克王朝结束)

都铎王朝

1亨利七世(1457-1509)(英格兰国王1485-1509)

(亨利六世同母异父弟里士满伯爵爱德华•都铎和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的孙女玛格丽特之子。1486年与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结婚,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合并,结束了红白玫瑰战争)

2亨利八世(1491年6月28日-1547年1月28日)(英格兰国王1509-1547)(亨利七世次子。即位后同亡兄的未婚妻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结婚。由于离婚问题而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1541年起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

3爱德华六世(1537-1553)(英格兰国王1547-1553)

4简•格雷(1537-1554)(英格兰国王1553)(萨福克公爵亨利•格雷的女儿。外祖母玛丽是亨利八世的妹妹。嫁给诺森伯兰公爵之子达德利。诺森伯兰公爵伪造遗嘱让简•格雷继承王位。后阴谋败露,简•格雷被玛丽女王废黜,关入伦敦塔后斩首)

5玛丽一世(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国王1553-1558)(亨利八世同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之女。和西班牙国王菲利佩二世结婚。由于镇压新教徒被称做"血腥的玛丽")

6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英格兰国王1558-1603)(终生未婚,去世后都铎王朝结束)

斯图亚特王朝

1詹姆斯一世(1566-1625)(苏格兰国王1567-1625,英格兰国王1603-1625)(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之子,伊丽莎白女王的表侄孙,在苏格兰称詹姆斯六世)

2查理一世(1600-1649)(英格兰国王1625-1649)(资产阶级革命中被砍头)

1649-1653 共和政体

1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1658)(在位1653-1658)

2护国公理查•克伦威尔(1626-1712)(在位1658-1659)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查理二世(1630-1685)(苏格兰国王1651-1685,英格兰国王1660-1685)(查理一世次子,信奉天主教)

2詹姆斯二世(1633-1701)(英格兰国王,苏格兰国王1685-1688)(光荣革命中被推翻,流亡并死于法国)

3玛丽二世(1662-1694)(英格兰国王,苏格兰国王1689-1694)(詹姆斯二世长女。光荣革命后与丈夫尼德兰联合省总督威廉亲王共同回国执政)

威廉三世(1650-1702)(英格兰国王1694-1702)(尼德兰联合省总督,奥兰治亲王。荷兰的奥兰治-拿骚家族中的奥兰治支随着他的死亡而绝嗣,由德国拿骚家族继承荷兰执政的头衔)

4安妮(1664-1714)(苏格兰国王1702-1707,英格兰国王1702-1714)(在位期间宣布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死后无嗣,斯图亚特王朝结束)

汉诺威王朝

1乔治一世(1660-1727)(联合王国国王1714-1727)(德国汉诺威选帝侯恩斯特•奥古斯特与普法尔茨选帝侯的女儿,詹姆斯一世的外孙女。根据《权利法案》英国王位继承权)

2乔治二世(1683-1760)(联合王国国王1727-1760)

3乔治三世(1738-1820)(联合王国国王1760-1820)(在位期间发生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采取强硬态度。参加神圣同盟反对法国,1801年吞并爱尔兰)

4乔治四世(1762-1830)(联合王国国王1820-1830)

5威廉四世(1765-1837)(联合王国国王1830-1837)(乔治三世次子。克拉伦斯公爵。因为夏洛特女王储去世而继承其哥哥乔治四世的王位)

6维多利亚(1819-1901)(联合王国国王1837-1901)(乔治三世第四子肯特公爵爱德华之女。汉诺威家族不承认女性的继承权,因此宣布放弃对德国汉诺威领地的继承权,英国王室也不再使用汉诺威作为朝代名。和舅舅萨克森-科堡公爵的次子阿尔伯特结婚。1876年成为印度女皇)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爱德华七世(1841-1910)(联合王国国王1901-1910)

温莎王朝

1乔治五世(1865-1936)(联合王国国王1910-1936)(爱德华七世次子。约克公爵。长兄阿尔伯特去世后被宣布为王位继承人。在位期间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爱尔兰独立。在一战中因为德国是其敌国,所以将王室的姓氏改为温莎)

2爱德华八世(1894-1972)(联合王国国王1936)(同曾经两次离婚的辛普森夫人的关系被披露后,于1936年12月退位,法国定居)

3乔治六世(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乔治五世次子。约克公爵。他是最后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后一位爱尔兰国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领国王(1947-1949))

4 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在位1952年2月6日-)(1947年和希腊王子菲利普•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松德堡-格吕克斯堡亲王结婚。菲利普王子在归化英国国籍的时候选取母系姓氏蒙巴顿(德国巴登堡家族)为姓。现有三子一女:长子威尔士亲王查尔斯,长女安妮大公主,次子约克公爵安德鲁,三子威塞克斯伯爵爱德华)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

法兰克尼亚王朝(911-918)

康拉德一世(-9181223)(德意志国王912-918)

萨克森王朝(919-1024)

1亨利一世(876-93672)(德意志国王919-936)

2奥托一世(9121123-97357)(德意志国王936-973,罗马帝国皇帝962-973)

3奥托二世(955-983127)(德意志国王961-983,罗马帝国皇帝967-983)

4奥托三世(9807-1002123)(德意志国王983-1002,罗马帝国皇帝996-1002)

5亨利二世(97356-1024713)(德意志国王1002-1024,罗马帝国皇帝1014-1024)

萨利安王朝1024-1137)

1康拉德二世(990-103964)(德意志国王1024-1039,罗马帝国皇帝1027-1039)

2亨利三世(10171028-1056105)(德意志国王1039-1056,罗马帝国皇帝1046-1056)

3亨利四世(10501111-110687)(德意志国王1056-1106,罗马帝国皇帝1084-1106)

4亨利五世(1089811-1125523)(德意志国王1099-1125,罗马帝国皇帝1111-1125)

5洛泰尔二世(10756-1137123)(德意志国王1125-1137,罗马帝国皇帝1133-1137)(注:"凡尔登条约"中得到中部王国的洛泰尔拥有皇帝位,称一世)

霍亨施陶芬王朝(1138-1208,1212-1254)

1康拉德三世(1093-1152215)(德意志国王1138-1152)

2腓特烈一世(1123-1190610)(德意志国王1152-119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5-1190)

3亨利六世(1165-1197928)(德意志国王1169-119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91-1197)

4菲利普(1178-1208621)(德意志国王1197-1208)

韦尔夫王朝(1198-1215)

奥托四世(1175或1182-1218519)(德意志国王1198-1215,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09-1215)

霍亨施陶芬王朝(续)

1腓特烈二世(11941226-12501213)(德意志国王1212-125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20-1250)

2康拉德四世(1228425-1254521)(德意志国王1250-1254)(注:教皇英诺森四世1254年开除康拉德四世教籍,无皇帝加冕)

3空位时期

哈布斯堡王朝(注:此世代只担任德意志国王,皇帝位为北意大利王国拥有)

1鲁道夫一世(121851-1291715)(德意志国王1273-1291)

2阿道夫(1250-129872)(德意志国王1292-1298)(注:拿骚伯爵,不属哈布斯堡系,为德意志贵族推举以对抗强大的哈布斯堡家族,被阿尔贝特一世处死)

3阿尔贝特一世(1255-130851)(德意志国王1298-1308)

卢森堡王朝

亨利七世(1269或1274-1313824)(德意志国王1308-1313,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312-1313)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路易四世(1283-13471011)(德意志国王1314-134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328-1347)

卢森堡王朝(续)

1查理四世(1316514-13781129)(德意志国王1346-1378,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355-1378)

2文策尔(1361226-1419816)(波西米亚国王1373-1419,德意志国王1378-1400)(注:阿韦尼翁与罗马两教廷内乱,文策尔无皇帝加冕,后被废黜)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续)

鲁佩特(135255-1410518)(德意志国王1400-141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03-1410)

卢森堡王朝(续)

西吉斯蒙德(1368215-1437129)(匈牙利国王1387-1437,波西米亚国王1419-1437,德意志国王1410-143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33-1437)

哈布斯堡王朝(续)

1阿尔贝特二世(1397816-14391027)(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德意志国王1438-1439)

2腓特烈三世(1415921-1438819)(德意志国王1440-1493,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52-1493)

3马克西米连一世(1453322-1519112)(德意志国王1486-1519,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93-1419)

4查理五世(1500224-1558921)(西班牙国王1516-1555,德意志国王1519-1555,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20-1555)(注:此后哈布斯堡家族分为西班牙系和奥地利系,以下为奥地利系)

5斐迪南一世(1503310-1564725)(匈牙利国王1526-1563,波西米亚国王1526-1562,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5-1564)

6马克西米连二世(1527731-15761012)(波西米亚国王1562-1575,匈牙利国王1563-1572,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1576)

7鲁道夫二世(1552718-1612120)(匈牙利国王1572-1608,波西米亚国王1575-1611,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76-1612)

8马蒂亚斯(1557224-1619320)(匈牙利国王1608-1618,波西米亚国王1611-161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12-1619)

9斐迪南二世(157879-1637215)(匈牙利国王1618-1625,波西米亚国王1619-162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19-1637)

10斐迪南三世(1608713-165742)(匈牙利国王1625-1655,波西米亚国王1627-1656,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37-1657)

11利奥波德一世(164069-170556)(匈牙利国王1655-1687,波西米亚国王1656-169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58-1705)

12约瑟夫一世(1678726-1711417)(匈牙利国王1687-1711,波西米亚国王1690-1711,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05-1711)

13查理六世(1685101-17401020)(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11-1740)

14玛丽亚•特蕾西亚(1717513-17801129)(奥地利大公,匈牙利、波西米亚女王1740-1780)

弗兰茨一世(1708128-1765818)(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45-1765)

15查理七世(167986-174512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42-1745)(注:属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因特蕾西亚女性无法继位皇帝而当选)

16约瑟夫二世(1741313-1790220)(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1780-179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65-1790)

17利奥波德二世(174555-179231)(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90-1792)

18弗兰茨二世(1768212-183532)(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92-1805)(注:神圣罗马帝国后被拿破仑勒令解散)

法兰西国王(皇帝)列表

法兰克王国

墨洛温王朝(481-751年)

1克洛维一世(466-511)(法兰克王国国王481-511)

2克洛塔尔一世(500-561)(法兰克王国国王511-561)

3希尔佩里克一世(539-584)(法兰克王国国王561-584)

4克洛塔尔二世(584-629)(法兰克王国国王613-629)

5达格贝尔特一世(605-639)(法兰克王国国王623-639)

6克洛维二世(634-657)(法兰克王国国王639-657)

7懒王时代宫相掌权丕平家族

(1)丕平一世(-640)

(2)丕平二世(635-714)

(3)查理_马特(铁锤查理)(688-741)

加洛林王朝(751-987年)

1丕平三世(矮子丕平)(714-768)(法兰克王国国王751-768)

2查理一世(查理曼)(742-814)(法兰克王国国王,皇帝768-814)

3路易一世(虔诚者路易)(778-840)(法兰克王国国王,皇帝814-840)

4查理二世(秃头查理)(823-877)(西法兰克王国843-877)

5路易二世(口吃者路易)(846-879)(西法兰克国王877-879)

6路易三世(863-882)(西法兰克国王879-882)

7卡洛曼(-884)(西法兰克国王882-884)

8查理三世(胖子查理)(839-888)(西法兰克国王884—888)

9厄德(-898)(西法兰克国王888-898)

10查理三世(天真者查理)(879-929)(西法兰克国王898-922)

11罗贝尔一世(865-923)(西法兰克国王922-923)

12鲁道夫(-936)(西法兰克国王923-936)

13路易四世(921-954)(西法兰克国王936-954)

14洛泰尔(941-986)(西法兰克国王954-986)

15路易五世(懒王路易)(967-987)(西法兰克国王986-987)

法兰西王国

卡佩王朝(987-1328年)

1于格_卡佩(938-996)(法兰西国王987-996)

2罗贝尔二世(虔诚者罗贝尔)(970-1031)(法兰西国王996-1031)

3亨利一世(1008-1060)(法兰西国王1031-1059)

4腓力一世(1052-1108)(法兰西国王1059-1108)

5路易六世(胖子路易)(1081-1131)(法兰西国王1108-1131)

6路易七世(小路易)(1120-1180)(法兰西国王1131-1180)

7腓力二世(奥古斯都)(1165-1223)(法兰西国王1179-1223)(

8路易八世(狮子路易)(1187-1226)(法兰西国王1223-1226)

9路易九世(圣路易)(1214-1250)(法兰西国王1226-1270)

10腓力三世(大胆腓力)(1245-1285)(法兰西国王1270-1285)

11腓力四世(美男子腓力)(1268-1314)(纳瓦拉国王1284-1305,法兰西国王1285-1314)

12路易十世(固执者路易)(1289-1316)(纳瓦拉国王1305-1316,法兰西国王1314-1316)

13约翰一世(1316-1316)(纳瓦拉国王,法兰西国王1316)

14腓力五世(高个子腓力)(1293-1322)(纳瓦拉国王,法兰西国王1316-1322)

15查理四世(美男子查理)(1294-1328)(纳瓦拉国王,法兰西国王1322-1328)

瓦卢瓦王朝(1328-1589年)

1腓力六世(1293-1350)(法兰西国王1328-1350)

2约翰二世(好人约翰)(1319-1364)(法兰西国王1350-1364)

3查理五世(贤明者查理)(1338-1380)(法兰西国王1364-1380)

4查理六世(疯子查理)(1368-1422)(法兰西国王1380-1422)

5查理七世(胜利王)(1403-1461)(法兰西国王1422-1461)

6路易十一世(谨慎的路易)(1423-1483)(法兰西国王1461-1483)

7查理八世(1470-1498)(法兰西国王1481-1498,那不勒斯国王1485-1498)

瓦卢瓦王朝(奥尔良支)

8路易十二世(人民之父)(1462-1515)(法兰西国王1498-1515)

瓦卢瓦王朝(昂古莱姆支)

9弗兰西斯一世(1494-1547)(法兰西国王1515-1547)

10亨利二世(1519-1559)(法兰西国王1547-1559)

11弗兰西斯二世(1544-1560)(法兰西国王1559-1560)

12查理九世(1550-1574)(法兰西国王1560-1574)

13亨利三世(1551-1589)(法兰西国王1574-1589)

波旁王朝(1589-1792年)

1亨利四世(1553-1610)(纳瓦拉国王1562-1610,法兰西国王1589-1610)

2路易十三世(1601-1643)(法兰西国王1610-1643)

3路易十四世(1638-1715)(法兰西国王1643-1715)

4路易十五世(1710-1774)(法兰西国王1715-1774)

5路易十六世(1754-1793)(法兰西国王1774-1792)

6路易十七世(1785-1795)(未在位国王)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

1拿破仑一世(1769-1821)(皇帝1804-1814)

2拿破仑二世(1811-1832)(未在位皇帝)

波旁王朝(复辟)(1814-1830年)

1路易十八世(1755-1824)(法兰西国王1814-1824)

2查理十世(1757-1836)(法兰西国王1824-1830)

奥尔良王朝(七月王朝)(1830-1848)

路易_腓力(1773-1850)(法兰西国王1830-1848)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

拿破仑三世(1808-1873)(皇帝1852-1870)

首先,有悖伦理,然后就是遗传病。近亲结婚会使得后代患有遗传病的几率大大提高。欧洲一些著名的王室家族为了保证“纯正血统”近亲结婚,导致家族遗传病。哈布斯堡王室:颌面畸形遗传。维特尔斯巴赫王室:遗传性精神病。著名的茜茜公主就出自这个家族,很不幸,她也是近亲结婚的受害者,患有遗传性精神病。与此同时,这些王室家族的后代死亡率不低,很多孩子身体羸弱,极有可能也是近亲结婚导致的恶果。同性恋没有后代,随着社会越来越包容,大家也开始慢慢理解。但是近亲结婚有悖伦理,同时危害后代,怎么可能会有人声援呢?

当然有

德国是在一战以后才取消的君主制度

生活应该是不错的

德国是一个和其它君主国家不同的国家,在麦俾斯统一全德意志前整个德国是一个分裂的国家,所以他们的王室比较复杂,而且和其它欧洲国家一样,整个欧洲的王室都是有联系的,德国的联系就更复杂了。

统治英国的德国血统王朝。1638年,德国不伦瑞克-卡伦堡-格丁根公国在德意志成立,首府为汉诺威。后改名为汉诺威公国。1692年,被定为选帝侯国,其公爵恩斯特·奥古斯特(1629~1698)娶德国巴拉丁选帝侯腓特烈(英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婿,三十年战争的重要人物)之女、英王詹姆斯一世外孙女索菲娅为妻。他们的儿子乔治·路易与德国吕讷堡公爵的独生女结婚。1705年两公国合并称不伦瑞克-吕讷堡公国,汉诺威王朝的正式名称应为不伦瑞克-吕讷堡王朝。

1714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女王安妮去世,依1701年的嗣位法,乔治·路易到英国即位称乔治一世,从而开始英国的汉诺威王朝。 乔治·路易的外祖母是英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儿。

这个王朝的前5个国王乔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和威廉四世都兼领德意志的汉诺威公国。1837年威廉四世死后无子,而按汉诺威的继承法女子无权继承王位(1815年维也纳会议承认汉诺威为王国),因此,由其弟恩斯特·奥古斯特(1771~1851)继承汉诺威王国王位,而英王位则由其侄女维多利亚(维多利亚女王)继承。

维多利亚与来自德国萨克塞-科堡及哥达诸侯国的艾伯特王子结婚,因此当他们的儿子艾伯特·爱德华在1901年继位(称爱德华七世)时,有人称汉诺威王朝为萨克塞-科堡及哥达王朝。

1910年乔治五世即位。1917年6月,他为了表示与臣民共同反对德国的决心,宣布凡有英国国籍而带德国贵族封号者一律改封为英国贵族;7月进而宣布放弃自己及家族的一切德国尊号,明文规定王室改姓温莎,故此后改称为温莎王朝。

值得一提的是,1840年,维多利亚和她的大表哥萨克森-科堡-哥达亲王阿尔伯特结婚,他们生有九个孩子,和欧洲各国王室联姻,以至于到了19世纪末,维多利亚被称为“欧洲的祖母”。基本上全欧洲的君主王室都和维多利亚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附:德意志王室世系表

墨洛温王朝(481-751)

懒王时代 宫相掌权 丕平家族

丕平一世(-640)

丕平二世(635-7141216)

查理·马特(688-7411022)(注:私生子)

加洛林王朝(751-987)

丕平三世(714-768924)(法兰克王国国王751-768)

查理一世(74242-814128)(法兰克王国国王,皇帝768-814)

路易一世(778-840620)(法兰克王国国王,皇帝814-840)(注:三个儿子签订《凡尔登条约》,法兰克王国分裂,下面是德意志的东法兰克王国)

路易二世(804-876828)(东法兰克国王843-876)

路易三世(830-882120)(东法兰克国王876-882)

查理三世(839-888113)(东、西法兰克国王,皇帝881-887)(注:西法兰克的“秃头”查理为查理二世)

阿努夫(-899128)(东法兰克国王887-899,皇帝896-899)(注:私生子)

路易四世(893-911924)(东法兰克国王900-911)

第一帝国——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

法兰克尼亚王朝(911-918)

康拉德一世(-9181223)(德意志国王912-918)

萨克森王朝(919-1024)

亨利一世(876-93672)(德意志国王919-936)

奥托一世(9121123-97357)(德意志国王936-973,罗马帝国皇帝962-973)

奥托二世(955-983127)(德意志国王961-983,罗马帝国皇帝967-983)

奥托三世(9807-1002123)(德意志国王983-1002,罗马帝国皇帝996-1002)

亨利二世(97356-1024713)(德意志国王1002-1024,罗马帝国皇帝1014-1024)

萨利安王朝(1024-1137)

康拉德二世(990-103964)(德意志国王1024-1039,罗马帝国皇帝1027-1039)

亨利三世(10171028-1056105)(德意志国王1039-1056,罗马帝国皇帝1046-1056)

亨利四世(10501111-110687)(德意志国王1056-1106,罗马帝国皇帝1084-1106)

亨利五世(1089811-1125523)(德意志国王1099-1125,罗马帝国皇帝1111-1125)

洛泰尔二世(10756-1137123)(德意志国王1125-1137,罗马帝国皇帝1133-1137)(注:“凡尔登条约”中得到中部王国的洛泰尔拥有皇帝位,称一世)

霍亨施陶芬王朝(1138-1208,1212-1254)

康拉德三世(1093-1152215)(德意志国王1138-1152)

腓特烈一世(1123-1190610)(德意志国王1152-119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5-1190)

亨利六世(1165-1197928)(德意志国王1169-119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91-1197)

菲利普(1178-1208621)(德意志国王1197-1208)(注:韦尔夫家族引发内战,菲利普无皇帝加冕)

韦尔夫王朝(1198-1215)

奥托四世(1175或1182-1218519)(德意志国王1198-1215,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09-1215)

霍亨施陶芬王朝(续)

腓特烈二世(11941226-12501213)(德意志国王1212-125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20-1250)

康拉德四世(1228425-1254521)(德意志国王1250-1254)(注:教皇英诺森四世1254年开除康拉德四世教籍,无皇帝加冕)

空位时期

哈布斯堡王朝(注:此世代只担任德意志国王,皇帝位为北意大利王国拥有)

鲁道夫一世(121851-1291715)(德意志国王1273-1291)

阿道夫(1250-129872)(德意志国王1292-1298)(注:拿骚伯爵,不属哈布斯堡系,为德意志贵族推举以对抗强大的哈布斯堡家族,被阿尔贝特一世处死)

阿尔贝特一世(1255-130851)(德意志国王1298-1308)

卢森堡王朝

亨利七世(1269或1274-1313824)(德意志国王1308-1313,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312-1313)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路易四世(1283-13471011)(德意志国王1314-134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328-1347)

卢森堡王朝(续)

查理四世(1316514-13781129)(德意志国王1346-1378,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355-1378)

文策尔(1361226-1419816)(波西米亚国王1373-1419,德意志国王1378-1400)(注:阿韦尼翁与罗马两教廷内乱,文策尔无皇帝加冕,后被废黜)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续)

鲁佩特(135255-1410518)(德意志国王1400-141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03-1410)

卢森堡王朝(续)

西吉斯蒙德(1368215-1437129)(匈牙利国王1387-1437,波西米亚国王1419-1437,德意志国王1410-143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33-1437)

哈布斯堡王朝(续)

阿尔贝特二世(1397816-14391027)(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德意志国王1438-1439)

腓特烈三世(1415921-1438819)(德意志国王1440-1493,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52-1493)

马克西米连一世(1453322-1519112)(德意志国王1486-1519,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93-1419)

查理五世(1500224-1558921)(西班牙国王1516-1555,德意志国王1519-1555,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20-1555)(注:此后哈布斯堡家族分为西班牙系和奥地利系,以下为奥地利系)

斐迪南一世(1503310-1564725)(匈牙利国王1526-1563,波西米亚国王1526-1562,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5-1564)

马克西米连二世(1527731-15761012)(波西米亚国王1562-1575,匈牙利国王1563-1572,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1576)

鲁道夫二世(1552718-1612120)(匈牙利国王1572-1608,波西米亚国王1575-1611,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76-1612)

马蒂亚斯(1557224-1619320)(匈牙利国王1608-1618,波西米亚国王1611-161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12-1619)

斐迪南二世(157879-1637215)(匈牙利国王1618-1625,波西米亚国王1619-162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19-1637)

斐迪南三世(1608713-165742)(匈牙利国王1625-1655,波西米亚国王1627-1656,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37-1657)

利奥波德一世(164069-170556)(匈牙利国王1655-1687,波西米亚国王1656-169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58-1705)

约瑟夫一世(1678726-1711417)(匈牙利国王1687-1711,波西米亚国王1690-1711,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05-1711)

查理六世(1685101-17401020)(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11-1740)

玛丽亚·特蕾西亚(1717513-17801129)(奥地利大公,匈牙利、波西米亚女王1740-1780)

弗兰茨一世(1708128-1765818)(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45-1765)

查理七世(167986-174512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42-1745)(注:属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因特蕾西亚女性无法继位皇帝而当选)

约瑟夫二世(1741313-1790220)(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1780-179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65-1790)

利奥波德二世(174555-179231)(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90-1792)

弗兰茨二世(1768212-183532)(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92-1805)(注:神圣罗马帝国后被拿破仑勒令解散)

第二帝国——德意志帝国

霍亨索伦王朝(注:普鲁士王国部分略)

威廉一世(1792322-188839)(普鲁士国王1861-1888,德意志帝国皇帝1871-1888)

腓特烈三世(18311018-188865)(普鲁士国王,德意志帝国皇帝1888)

威廉二世(1859127-194164)(普鲁士国王,德意志帝国皇帝1888-1914)

德意志共和国(第一共和国) (1918-1934)

纳粹德国(第三帝国)(1934-1945)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50-1990)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49-1990)

德意志第二共和国(1990- )

克洛维一世(466-5111127)(法兰克王国国王481-511)

克洛塔尔一世(500-561)(法兰克王国国王511-561)

希尔佩里克一世(539-58410)(法兰克王国国王561-584)

克洛塔尔二世(5845-6291018)(法兰克王国国王613-629)

达格贝尔特一世(605-639119)(法兰克王国国王623-639)

克洛维二世(634-65710)(法兰克王国国王639-65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0279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