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原生家庭,四位妻子,六个儿女,都是怎样的?陈独秀是中国近代 历史 上的风云人物,1921年,陈独秀在广东省担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时,有一次,广东军阀陈炯明一本正经地询问陈独秀说:“外间都传说你曾组织过什么‘讨父团’,真有此事吗”陈独秀听了也一本正经地回答说:“我儿子才有资格组织这样的团体,我可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因为我自幼便没有了父亲。”那么,陈独秀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呢?其妻子和儿女又都经历过怎样的磨难呢?
上面陈独秀和陈炯明说的虽然是笑话,但也是实话。陈独秀自幼丧父,6岁时就由祖父陈章旭启蒙教读。陈章旭为人思想保守,性格怪癖。家族的晚辈都称他为“白胡爹爹”。据说,在当地只要提起“白胡爹爹”几个字,哭闹的小孩子马上就不敢哭了,由此可见其严厉程度。
幼年的陈独秀很有小聪明,令他不解的是,却因此常常遭到爷爷惩罚,别的孩子读书,“白胡爹爹”较少过问,却时常盯着陈独秀不放,“ 恨不得要他一年之中把四书五经都读完,那样他才称意 ”。如果陈独秀背书背不出,“白胡爹安”便大发雷霆,吓得小陈独秀不敢说话。到陈独秀十岁时,“白胡爹爹”去世了;但他专横粗暴的家长作风,给陈独秀留下了终生不忘的印象。
因为生父早逝,所以,陈独秀在十七岁时,被过继给叔父陈昔凡为子。陈昔凡曾当过清朝的道台,告老还乡后,每日在家以诗画自娱。他的画以山水见长,功力深厚,在清末民初的安徽画坛上,风靡一时。陈昔凡的性格很谦和,“接见里人,如山林逸老,几不知曾为显宦者”。陈昔凡很喜欢陈独秀,外出做官时,常把陈独秀带在身边,可陈独秀受他的影响却很浅,不仅诗画平平,性格也很暴躁。后来陈独秀投身革命事业,陈昔凡害怕受牵连,便到宗祠办了“退继”手续,在表面上与陈独秀断绝了父子关系,却在暗中始终接济陈独秀的生活。
陈独秀在性格上,主要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其母查氏,“ 能干而慈爱 ”,但往往“ 优容奸恶,缺乏严肃坚决的态度。 ”陈独秀自己曾说过:早年有个“阴差先生”,常打着捉鬼弄神的幌子收取乡邻的财物;其母明知那是骗人的,却总是心甘情愿地受骗,请他买纸钱银锭,以“供奉祖先”。陈独秀认为自己一些事情也缺乏严肃、坚决的态度,有时一样会“优容奸恶”。所以他说:“ 母亲性格之遗传,也有影响 ”。
查氏对陈独秀的学习要求很严格,但她不赞成陈章旭对孩子的过度严苛,而希望对孩子循循善诱。陈独秀对人说,他不怕打、不怕杀,就怕母亲哭,“ 母亲的眼泪,是叫我用功读书之强有力的命令 ”。查氏常以举人、进士、状元等人的事迹,勉励陈独秀努力学习,不料陈独秀后来却只考了个秀才。陈独秀二十岁时,查氏便病故了。当时陈家在当地是个大家族,五世同堂。查氏病故后,陈昔凡的第二个妻子——射氏,就成为陈家的主宰;她的话谁也不能违抗,就像《红楼梦》中的贾母那样。但她对陈独秀很好,很体贴,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看待。后来陈独秀留日回国,穿着西装。谢氏对此横竖看不惯,说他“穿着像鬼一样的衣服。”陈独秀不愿惹谢氏生气,只好再换上了长袍马褂。
陈家是安庆有名的大家族,其父还做过候补知县;叔父陈昔凡更是做过道台,同时又是名的画家;陈独秀兄弟俩也都曾考中了秀才。所以陈家在当地人很受尊重,不少富户人家争先恐后向陈家为其提亲。最后皖北副将高登科的长女高晓岚被选中。1896年,陈独秀刚满十七岁时,就和比他大三岁的高氏结了婚。高氏“ 常穿着长长的大襟褂子 ”,“ 一双小脚,很少穿色调鲜艳的服装 。”是典型的旧式女子,在思想上与陈独秀格格不入。陈独秀留学日本时,路费不够,想借用高氏的金镯子换钱;好说歹说,高氏也不给他。夫妻俩并没有什么感情,平日也是“ 多口舌之争 ”。
后来,陈独秀和高氏的妹妹高君曼自由恋爱,并且不顾族人反对,于1910年与其结了婚。开始时两人还能相亲相爱,但陈独秀的私生活不太严肃,慢慢引起了高君曼的不满,最终离开了陈独秀,先到南京,后又回到安庆,一个人抚养着两三个孩子。1931年,高君曼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陈独秀的第三位妻子是施芝英,据说施芝英是上海一家私立医院的医生,二人是在陈独秀一次看病的过程中认识的,后来陈独秀相中施芝英美貌及热情,施芝英则被陈独秀的高谈阔论所折服,一来二去两人便走在了一起,共同度过了14个月的短暂夫妻生活。后来二人分手失去了联系,最后施芝英在1973年去世,据说她再婚后仍旧认为“一生里,待她最好的还是老陈”。
陈独秀的第四位夫人,是上海英美烟草公司的一个名叫潘兰珍的女工。二人结婚时,陈独秀已经51岁,潘兰珍却只有二十岁。最初,潘兰珍并不知道陈独秀的真实身份,直到1932年陈独秀被捕时,她才从报纸上知道了陈独秀的真实情况,当即从上海赶到南京,照顾陈独秀的生活。此后,潘兰珍便留在了陈独秀的身边。她做事勤快,又沉默寡语,所以很受家人的尊敬。1949年11月,潘兰珍在上海病故,终年只有四十岁。
陈独秀一共育有七个子女。其结发妻子生育四个子女,分别是长子延年,次子乔年,松年以及女儿陈玉莹。第二任妻子高君曼生了三个子女,分别是:陈光美、陈子美、陈哲民(又名陈鹤年)。他的后两位妻子没有为其生育子女。1913年,陈独秀参加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时,遭到北洋政府的通缉,被迫逃往上海。袁军抓不到陈独秀,就把陈独秀的家给抄了,还到处捉拿延年和乔年等人,想斩草除根。延年、乔年二人**逃走,连夜跑到乡下,在亲戚家里躲了三天三夜,才躲过去。
延年和乔年的性格完全不同。延年“ 气宇深沉,不苟言笑 ”,乔年却很调皮。小时候的乔年喜欢唱戏,常常穿个小马褂,戴一把白胡子,唱伍子胥过关,不仅自己唱还教别的小孩。长大后,乔年还是“依然故我”,他天真烂漫,但工作时却很严肃,一是一,二是二,绝不马虎。
因为陈独秀早年投身革命,四处奔波,对延年和乔年的照顾就不是很周到。两兄弟都是自学,而且都很刻苦,到十五、六岁的时候,他们的文才在当地已经是小有名气了。1917年,陈独秀把延年、乔年接到上海。后来陈独秀应蔡元培之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对两兄弟更少照顾。两兄弟寄宿于《新青年》杂志发行所的地板土,白天在外工作,自谋衣食,生活很艰苦。高君曼对陈独秀苦苦相求,要延年、乔年回家,但陈独秀认为这是妇人之见,其心虽善,却未必有好的效果。他认为应该让孩子们自谋生路,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高君曼的苦劝总是起不了什么作用。
延年和乔年,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两兄弟一起参加工读互助运动,一起去法国勤工俭学。陈延年是中***旅欧总支部的负责人,乔年也于1922年入党,1924年回国,负责中共北京地委和以后的中共北方区委的组织工作,这时他才二十二岁,是领导同志中最年轻的一个。1926年3月18日,北京爆发了反帝爱国的群众示威运动,乔年是这次运动的组织者之一,并亲自参加了示威游行,被反动军警刺中,几乎伤及心脏。但乔年只在医院休养了两天,就又投入了工作。
延年曾经担任中共两广区委书记,对他父亲所执行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很反感,作了一些斗争。两兄弟都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后,延年出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于1927年6月中旬在江苏被捕。党组织多方营救,因叛徒出卖,营救无效,1927年7月4日,延年在上海龙华壮烈牺牲。
1928年2月,乔年也在江苏被捕,然后被关进龙华监狱,于5月6日壮烈牺牲。
延年被捕后、妹妹筱秀(陈玉莹)赶到上海,因营救无望,筱秀也在悲痛中不幸病逝。
三个孩子的先后去世,对陈独秀打击很大。他好几天没有吃饭,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后来抗战爆发,胡适想拉陈独秀进“国防参议会”,陈独秀断然拒绝,说蒋介石杀了他的许多同志,还杀了他的两个儿子,他与蒋介石有不共戴天之仇;现在大敌当前,国共再次合作;既然国家需要蒋介石抗日,他可以停止反蒋活动。但要他与蒋介石合作,绝对办不到。胡适听了,只好扫兴而归。松年一生过得也很辛苦和不幸,但保住了性命,直到1976年后,他才算过上安稳日子,到1990年时不幸病逝。陈哲民是陈独秀的幼子,因为母亲与陈独秀分开,所以他与父亲也分开了,后来他到了香港生活,直到2000年时,终于走完了77岁的一生。陈独秀次女子美早年半工半读,后学妇产科,具体经历不详,据说后来辗转到过香港和纽约等地生活。陈光美是陈独秀最离奇的儿子,其缘由可到网上搜索《陈独秀诞辰140周年,儿子陈光 美文 章首公开 》去品读。
晚年的陈独秀先后在武汉、重庆等地居住,在重庆住院时,周恩来、朱蕴山等都去看望过他。后长期隐居在四川江津,以教书为生,保持低调。到1942年时,陈独秀因病于四川江津鹤山坪石墙院逝世,享年63岁。
1。政治家陈独秀
陈独秀一生有三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和第二任妻子是姐妹。这段单恋一度引起轩然大波。虽然陈独秀和第二任妻子高君曼不顾流言蜚语走到了一起,但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了。
陈独秀于1897年在他的家乡怀宁结婚。他的妻子是,是清军安庆前中尉高的女儿。
结婚后,夫妻俩起初相处得还不错。一方面,陈独秀对这段婚姻期望不高。另一方面,高小兰到了陈家后,坚持妇道,过着很简朴的生活,在村里很高贵。几年后,给陈家生了几个孩子。照理说,该是夫妻好好谈一谈的时候了,但陈独秀觉得两人的性格和思想差异已经到了难以弥合的地步:陈独秀是一个事业有成、远近闻名的年轻人,而高晓岚是个文盲。婚后,陈独秀多次劝她多学单词、语法、有趣的小说、好听的儿歌。偏偏高小兰对此不屑一顾,认为“无才便是德”,于是陈独秀渐渐失意。从此,即使在一起,也很少说话,成了陌生人。
就在陈与妻子的关系渐行渐远之际,同父异母的妹妹高君曼走进了陈独秀的生活。
据刘《飞翔与孤独:陈独秀弃世的悲剧》记载,高晓岚母亲去世后,其第二任妻子齐于1885年生下高君曼。高俊曼真名叫少数民族,也叫俊美,而陈独秀只有六岁。高俊曼和姐姐高小兰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她是她父母的掌上明珠。她从小娇生惯养,很少遭受挫折。她是由一位导师带教的,学识渊博,思想开放。她开朗、能干、自由、热情。她就读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她思想进步,见多识广,热爱文学。她特别喜欢看陈独秀在各种报纸上发表的作品,很佩服姐夫。
高俊曼身材高挑时尚,短发,明眸皓齿,微微一笑,处处展现出美丽与尊重的新面貌。在他们的交往中,陈独秀被妻子和妹妹的热情、新颖的思想和不凡的谈吐所激动,很快他们就觉得相见恨晚。
后来,高俊曼以各种理由寻找机会单独与陈独秀接触,或促膝谈心,或沿着小路散步,交流思想,热烈讨论。那时候陈独秀经常去图书馆做时事演讲,高俊曼也经常去图书馆看进步报纸或者听姐夫的演讲。
起初,他们两个没日没夜地讨论他们的学习。在传统伦理中,人们很难想象会发生什么。这种想法当然也包括遵守传统的高晓岚。
当两者难以割舍时,一个难题出现在封建家庭面前。两个意志坚强的反抗者的出现,使得最后的结果只有两个:毁灭或者杀戮。
对于两个因为家庭压力而决定随时离开对方的人来说,这种逐渐形成的感情是不可能消除的。陈的继父甚至扬言要“退休”,但陈独秀无意继承他的遗志,陈的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
四邻的传说是激烈的,陈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是他们不在乎。
1909年底,陈独秀从日本归来,正式与高君曼在杭州同居。至此,陈独秀与高晓岚的婚姻关系已名存实亡。
31岁的陈独秀在高晨及其家人的反对和讥讽声中,在西湖正式宣布与高俊曼结婚。此时的高俊曼,身着时尚江南,雍容华贵,无时无刻不在温雅。他经常陪陈独秀去高鹏,听钢琴和竖琴,过着美丽的隐居生活。
九年奋斗中的苦闷、孤独、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交织着娱乐美女的快乐和报国的悲伤,也表达了他不脱离实际,积极投身革命的入世精神。高曼、陈独秀、高马德、小兰的组合成为同情的对象,甚至陈延年、陈乔年对他们的组合也深感不满,成为难以解开的家族心结。
高小兰,一个老派的女人,嫁到陈家33年,生了很多孩子,有延年、巧年、、松年。她总是穿着一件蓝色的长衫,裤子很宽,用绳子紧紧地系着。孝顺公婆,爱抚孩子。1930年9月9日,高晓岚病逝于安庆,享年55岁。
高小兰去世后,高俊曼带着两个孩子去悼念妹妹。虽然时光匆匆,20多年过去了,但在陈家的这一年多,她依然牵挂着自己。
猜疑渐生,高俊曼离开陈独秀。
经历了一场婚姻悲剧,陈独秀自然爱了高俊曼两次。戈德曼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能够理解陈独秀的事业,所以和妻子长期和睦相处。
根据《党史》的记载,秦和色的生活中不乏暗流涌动。高君曼渴望稳定祥和的家庭生活,但正是在这方面,陈独秀无法实现高君曼的愿望。他生来就轻视家庭生活。他从一个地方旅行到另一个地方,重复冒险,他的家人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这让他非常难过,无法过上舒适的生活。尤其是陈独秀参加建党后,高俊曼的生活一直充满动荡,甚至和他一起坐在教室里。毕竟,这种可怕的日子远远不是高俊人所向往的教授夫人的生活,而只是一场与他对陈独秀的仰慕的斗争。然而,这种努力并没有得到陈独秀的理解。尤其是在对待陈独秀和高晓岚的子女时,陈独秀的固执和偏见极大地伤害了高俊曼的心。
事情是这样的,自从陈独秀把《新青年》编辑部搬到上海后,陈独秀和高晓岚的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也来到了上海。他们白天在外打工为生,晚上在《新青年》杂志的地板上过夜。生活很艰难,人们看到了都暗暗责怪陈独秀。高俊曼想把延年和乔念接回家来住,陈独秀坚决不同意。于是她跑去找朋友潘赞华,让他给她老公出出主意。哭着说“我是他们的月经,后妈。”我看重他们兄弟的名字和情感,肯定会比我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不让他们在家里吃喝。如果我不知道为什么,谁会原谅我?"谁知陈独秀知道后,说:"妇人之仁,贼之子,虽是好意,却是恶果。“还是不同意让延年和乔念来家里住。
陈独秀顽固、暴戾、古怪的生活方式使高马德君曼不堪忍受,伤心欲绝,最后开始舌战,进而发展成互相厮杀。高盛从小被宠坏,经不起任何恶意。更有甚者,陈独秀振振有词地宣称自己是“资本家”,于是她低估了爱情的前景,最后把陈独秀留给了自己的孩子。直到项去世,我再没去看过陈独秀。
2。军事家王金山
朝鲜战争结束后,王金山回到了祖国。先任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后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1955年,就在他迷茫之前,他被授予中将军衔。但碰巧的是,在这个盛世,他的人生撞上了一块巨石,一场情感的变故让他从辉煌跌落到谷底。
事情的起因是王金山“疯了”,要和妻子韩秀燕离婚。
王金山和韩秀燕结婚十几年了。1937年12月,王近山在神头岭大战中身负重伤,住进129师医院。129师医院护士韩秀燕是有名的“医院之花”。她的叔叔曾经是当地一位著名的医生。抗日战争爆发后,包括60岁老奶奶在内的12个朝鲜族家庭加入了八路军。他来的时候,全家给129师医院带了很多医疗器械和药品,这个医院叫半院。这辉煌的背景,加上“医院之花”的美誉,让韩秀燕在医院名声大噪。她在王金山住院的时候,钱新忠院长专门派她来照顾。一起住院的陈锡联在城里看到了爱情,偷偷设下了。结果一年后他们结婚了。婚后,虽然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多了,分开的时间少了,但还是生了八个孩子。应该说夫妻双方都是有感情的。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邓的军队进军西南剿匪。王金山率领三个代表团来到重庆。我经常被邀请给大学生讲课。几次报道下来,他传奇的经历,幽默的语言,让那些崇拜英雄的大学生们佩服不已。俗话说:英雄,美人,美人。王金山走不出这个永恒的怪圈。此时他才34岁,年轻帅气,是军团的指挥官。最后,他的风采迷倒了一个女大学生。
这个女大学生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子和妹妹,韩秀妍的一姐。
一个是久负盛名的年轻将军,一个是美丽迷人的女大学生。两个人靠在一起发呆。
“智者”就是“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但这个王金山就是“一根筋”。一次和她相处,她就和妻子韩秀燕打架。这时,海军医院副院长韩秀燕突然得知第三者是她的姐姐,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在痛苦、失望和愤怒中,她选择了等待,直到王金山回心转意。但等了几年,王金山从朝鲜回来,让她失望了:冷战依旧。1963年,夫妻吵架后,韩秀燕气得要向组织汇报,要求组织解决丈夫的“作风问题”。
王金山和韩秀燕夫妻多年,性格却像他们的“介绍人”陈锡联说的“他们是个性情中人,针对麦芒”。这一次,韩秀燕向组织反映丈夫的“作风问题”,事情一度失控。
这封投诉信经过多次递交,交给刘少奇副主席,由他派人做王金山的思想工作。当王金山听到他的妻子向党中央报告他的“作风问题”时,他看起来像一头愤怒的狮子。他一怒之下,组织了离婚报告,要和韩秀燕离婚。组织找他谈话,批评他,教育他,但他回答说:
“我是王金山的好马,不吃回头草。我决心离婚。如果组织你的爱情,你该怎么办!”
老首长冲过去打招呼,被他推了回去;当老战友再次试图劝说时,他无动于衷,无人劝阻。形势对他越来越“不利”,中央不得不对付他的风声。然而,他仍然“疯狂”,只是不回头:
“不报的话,最好跟中央说不能离婚!”
最后,据说有个老首长“偏心”指示:“离婚是家事,归法院管,组织上不好干涉。”于是这件事就被暂时叫停了。
但王金山不耐烦了,马上去法院离婚。结果,离婚案终于惊动了毛泽东,并亲自指示刘少奇处理此事。
几天后,中组部撤销了王金山军区副司令员职务;行政级别降为副军级;开除党籍;转移到当地安排。
“爱”这个词让这位绝望的将军从天而降,跌落谷底,呜呼哀哉
1950年10月14日,北京青少年宫灯火辉煌。29岁的孙维世嫁给了39岁的金山,北京各界名流纷纷前来祝贺。结婚那天,邓同志来了。她送给孙维世一份珍贵的结婚礼物——《婚姻法》,意思是大家都要遵守《婚姻法》,彼此忠诚,善待女儿。
结婚后,他们搬到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分配给金山的宿舍。心石觉得再和姐姐住在一起不合适。经邓同意,他们住进了西花厅。在孙中新的记忆中,这是一个她非常怀念的时代。周总理和邓颖超亲切地称她为盛岳的女儿。和外宾休息10分钟后,总理回来和几个孩子打乒乓球,直到1952年。“总理的父亲去了朝鲜。晚上和小超妈妈聊了很久。她让我睡在首相父亲的床上。这才是真正的幸福。”说到这里,新世界老人像个孩子,皱纹都开了。
孙此时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但此时她姐姐的婚姻却发生了转折。1951年,金山和文化艺术吊唁团奔赴朝鲜战场,受到金日成的欢迎。金山说想写一部中朝之间的反美**。这部片子非常感谢金日成,亲自安排他的女秘书做金山的导游和翻译。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因为感情出轨而犯了一个错误。金山被开除党籍,让孙维世的生活和心情陷入低谷。最后她原谅了金山,这让金山很感动。
之后,孙中新世赴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专修俄罗斯文学。邓经常给她寄书、寄信,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让孙中新世远离祖国,不感到孤独。孙中新也向邓的母亲详细汇报了一切。当她告诉她找到了男朋友李宗昌时,她很快收到了邓妈妈的亲笔信,祝贺孙欣找到了她的另一半,这让孙欣非常高兴。
1957年2月,三十多岁的孙晓星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不久,她和丈夫回到祖国,她被分配到北京大学任教。让孙晓星高兴的是,她经常能再见到邓的父母。
“后来我生了小英,孩子们都叫他们爷爷奶奶。第一次带孩子去西花厅,小超妈妈亲了亲女儿,说:“让大英亲我小英。"。小英太小了,不喜欢别人。她在西花厅所有的沙发上撒尿。邓同志还是很开朗的。这对老夫妇非常喜欢孩子。有一次,我们在电视上看“第11次阅兵”。第二天,女儿对总理说:我昨天看了电视上的游行,我看到你了。总理说:“你长大了,也要参加游行。她说,那我怎么进去?她认为她必须去看电视上的游行。丞相带她到西花厅外的大镜子前,说:“你看,你不是进去了吗?”结果孩子们笑了,总理也笑了。“特别容易这样的时候也不多,因为很快‘文革’来了,孙中新世再也没有听到爽朗的笑声。”
嫁给她姐姐的丈夫[/s2/]
“文化大革命”风暴开始后,江青无端指责孙维世是“苏修间谍”,对他进行了残酷的批判,并把他带走了。被捕前,孙伟士每周五晚上秘密约他的妹妹辛士在天安门广场前见面,并告诉她:“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自杀。如果我死了,我必须被杀死。你不应该相信我自杀了。”然而,为了杀死他们,推翻周恩来,江青很快就折磨死了这个世界。心石很生气,因为她比别人更了解姐姐,更爱姐姐。父亲去世后,魏氏跟随母亲躲在上海。他十五六岁才找到组织。后来,他和邓出国深造,进入苏联东方艺术学校。在苏联,魏氏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因为她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1950年,当毛泽东和周恩来第一次访问苏联时,他们在“毛泽东-斯大林-周恩来”会谈中担任首席俄语翻译。这样的人怎么会是坏人?针对江青的恶行和违法行为,孙晓星绝望地说,“如果把革命同志当作敌人,她自己也会变成敌人。”中新世孙立即被扣上“现行反革命”的帽子。但是,几经争斗,就搁置了。驻扎在他们办公室的军代表没有把她的材料上报给“中央文革小组”,所以她活了下来。
1975年4月,金山从秦城监狱获释,却得知妻子已经去世。为了更好地照顾金山,孙家与金山相依为命,这给了失去妻子的金山晚年不少安慰。“文革”结束后不久,孙晓星离开了工作了20多年的北京大学,被调到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我感觉姐姐去世后,唯一的亲人就离开了我们。我们应该好好照顾他。我爱人当时也有同感。后来我爱人去世后,金山考虑我要不要搬走,就给党组写了一封信,希望能批准他娶我。”新老先生和蔼地说。
1976年,50岁的孙新和65岁的金山开始携手生活,愈合伤口。1978年,金山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1982年7月7日,因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71岁。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身边的亲人都一个个离开了。目前孙老的孩子在国外生活,她也经常出国探亲。对于这个80岁的老人来说,她在北京的家总是让她留恋。她总是在清明节或亲戚去世的那天去北京的墓地向亲戚问好。有几个纪念日是一定要纪念的,周总理的纪念日,邓母亲的纪念日,我姐姐的纪念日,金山的纪念日,我哥哥的纪念日要写点东西来纪念。“我写短文到《文汇报》的时候,病了很久,因为回忆起来的时候,病了。等我准备好了,我会写一本回忆录来纪念我的姐妹们。我觉得对不起他们。”新老头来擦脸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