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族的解释

维族的解释,第1张

维族的解释

尔 族的简称。详“ 尔族 ”。

词语分解

维的解释 维 (维) é 系,连结:维系。维絷。 保持: 维持 。 维护 。维修。维生素。 纲:纲维(总纲,亦指 法度 )。 数学 名词 , 几何 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 概念 ,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是“二维”,直线只有“一维”。 族的解释 族 ú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 家族 。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 特征 的人群:种族。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 稳定 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 生活 以及表现于共同 文化 上的心理素质: 民族 。 聚居而有

楼上回答的很好可是只看他的恐怕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吧~

我从小新疆长大~知道一些维语~~~

大概给你说说吧~~我用汉字给你讲解~

见面说的“你好”是:安赛俩目尔来空(这是穆斯林之间的用语,通常说“赛俩目”就可以了~“俩”lia发三声~) 相当于 你好~还有一句是:“亚合西姆塞斯”~

朋友:“阿达西”可以直接用做主语比如:阿达西 这个东西多少钱?

兄弟:“附康” 用法可以同上~

再见:“好西”

还有见了小男孩可以直接称呼“巴郎”

行礼的话没有什么特别的,见面微笑握手就可以了~

穆斯林之间问候的时候会手贴小腹微微弯腰的,但你不是穆斯林就没必要了~

等等吧~我知道的也比较有限~城市里的维族大多都会说汉语所以你不用太担心交流问题~~~

希望对你有帮助~ 你们等级都好高啊~如果可以就把分给我吧~ 嘿~

 维吾尔族舞蹈和民间音乐结合得十分紧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维吾尔族舞蹈节奏动律的特点,欢迎阅读!

维吾尔族舞蹈节奏动律的特点

  节奏特点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伴奏音乐非常丰富,节拍的种类繁多,除常见的散板、2/4、4/4、3/4、3/8和6/8拍外,还有5/8、7/8等混合节拍形成。音乐既有歌唱性,又有活泼、愉快、开朗、幽默的特点。附点和切分节奏运用的较多。休止符在乐曲中形成明显的动与静的对比,达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效果,音乐材料十分洗练,常用变奏、移调或调式交替等手法发展旋律。手鼓在音乐伴奏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能稳定速度,发挥其烘托舞蹈气氛和表达情感的作用。主要节奏型有表现情绪活泼愉快的,也有表现平稳抒情的。

  动律特点

 维吾尔族民间舞的动律特点是,挺拔而不僵,微颤而不窜,上身撒得开,脚步不离散,晃身带摇头,耸肩绕手腕,技巧多旋转,节奏多符点。

  基本体态

 挺胸、昂头、立腰。这种腰背挺拔的体态,挺而不僵,一直贯穿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始终。

  维吾尔族舞蹈的历史渊源

 维吾尔族吾尔舞蹈的特点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条件及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维吾尔族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原先居住在中国北方草原,后迁徙到西域,并逐渐由草原游牧生活发展为定居的农业生活。维吾尔族经历了游牧、畜牧、农耕等经济生活阶段。曾先后信奉萨满、摩尼、佛等宗教。维吾尔族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生活和宗教信仰,形成了风格典型化、形式多样化的民族民间舞台表演艺术。

  (一)维吾尔族舞蹈与绿洲文化

 绿洲,是人类战胜自然在浩瀚沙漠中开辟的片片沃土,而绿洲文化则是闪烁着人类智慧光辉的明珠。当时的“西域”各民族居民,由于得天时地利之便,广收东西方乐舞文化之优长,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绿洲型的舞蹈风韵。今居住在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的民间舞蹈中,依然保存有古西域乐舞遗风,具有鲜明的绿洲文化色彩。

  (二)维吾尔族舞蹈是西域乐舞的继承者

 西域乐舞是绿洲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对周围地区尤其是对中原地区的乐舞,有着深远影响。西域乐舞又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地。人们在跳舞时多用赛乃姆的曲调,其节奏平稳,又非常丰富,所以人们把这类舞蹈称为“赛乃姆”。赛乃姆中保存了西域乐舞的诸多特点。如唐杜友的《通典》关于西域乐舞(胡舞)的描述中有:“胡舞铿锵镗嗒,洪心骇耳…是以感其声者,莫不奢*燥竞,举止轻赕,或踊或跃,乍动乍息,跷脚弹指,撼头弄目,情发于中,不能自止。”上述之中带有贬义,但它却如实反映出舞蹈的动人形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061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