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汉代刘歆所著,东晋葛洪抄录的历史笔记小说《西京杂记》当中有记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因为家道中落,被迫入宫作了宫女。而在当时为了能够有出头之日,得到皇帝青睐,很多的宫女们都选择用钱去贿赂宫里的画师希望他们把自己画的貌美一些,但唯独王昭君无钱支付,加上其本身老实本分、只会踏实做事,所以一直得不到出头的机会。再后来,南匈奴请求和亲,当时在位的汉元帝显然不会真拿自己的女儿前去受苦,于是打算从宫女中挑选宫女来充当公主与匈奴和亲,而最后王昭君则被选定成为了这次和亲的对象。
作为中原汉文明中风华绝代的美女,王昭君背负着历史的使命远嫁匈奴为妃,其后来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美好,恶劣的塞北自然环境不说,单单匈奴的婚嫁制度,即收继婚制度,就着实在令她难以接受,王昭君被迫连嫁祖孙三人,这对于中原王朝堪称亘古未有的奇闻。
一、收继婚制度是匈奴的合法制度
收继婚制度作为中国封建历史时期游牧民族当中一种盛行的婚姻继承制度——在一般情况下是同辈亡故,作为兄弟要娶寡嫂、弟媳为已妻,更有甚者还要把自己的庶母(父亲除去母亲以外的所有妻妾)娶为妻。
这在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这样描述匈奴的婚姻制度“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其实这类收继婚制度并不是匈奴这种游牧民族所专有,而是绝大部分文明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都会有的一个传统,而它的兴起还得追溯到父系氏族时期——在父系氏族时期,当时男性的地位由于不断的加强巩固,相对应的是女性的地位逐渐滑落严重。
而由于崇尚完全性质的弱肉强食,导致这种地位滑落一直没有能够得到有效制约,这就造成最后女性甚至成为了男性财产的一组成部分。既然在父系氏族社会结构的少数民族游牧团体,女性被视为是一种财产,而依据遵循父死子继的原则,大儿子理所当然就要把父亲的妻妾们作为财产全部收继为妻。
二、收继婚制度在中原汉文明的始末
其实这种类似匈奴收继婚制度的事情,在我们两周时期的中原地带也是时有发生,不过这种事在宫廷私密与民间存在比较多,毕竟当时汉人文明在周时期就有了较大发展,比如有了“礼”的制约,对礼义廉耻看的还是挺重的,对于这种陋习还是加以苛责的。
而到了战国中晚期,由于经过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格局,使得中原文明的礼法制度开始完善,这就使得收继婚制度逐渐在中原地区存在越来越少了。虽然在唐之时,又流行了起来,但也仅有唐一代而已,这种现象随着时代进步,在我国历史上整体来说是越来越少。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封建社会的市井小巷里,兄弟之间收继兄嫂弟媳虽然不符合法理,但适应民间人情——毕竟封建社会时期,终究还是生产力低下,很多贫苦人家没钱娶妻生子,鳏寡两相将就逐渐地就变成一种约定成俗的事情,这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收继婚制度,只是为生活所迫而已。
比如在《明律》中有记载“兄亡收嫂,弟亡收妇者,各绞”。
由此可见,明朝仍旧有这种现象存在,而至于原因毫无疑问是市井民众之间出于各种无奈,不得不这样,这就导致此现象根本不能彻底禁止。
不过虽然完全禁止不了,但汉人王朝终究还是没有明确认同这种现象,甚至还对这类现象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抨击。但游牧民族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收继婚制度一直到清朝都十分盛行,而且与汉人私密下行为不同,他们是光明正大,虽然在清时期已经没有匈奴了,但像鄂仑春族、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这种少数民族在依旧有“兄死弟收、弟死兄纳”的事情,即便是父子、叔侄间都是可以继婚。
因此,在古代,对于汉民族来说,一直都相当的鄙夷匈奴此类游牧民族。这其实也是无可厚非,因为他们如此毫有悖人伦的婚姻做法实在令文明程度更高的华夏子民难以接受。
三、收继婚是无限递推式收继
其实我们以王昭君为例,就会发现这个制度的一个相当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只要你活着,就要继续嫁下去,即为无限递推式收继。王昭君最初远嫁给呼韩邪单于,但呼韩邪单于当时已经年近古稀,因此在两人成亲以后不到三年,即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就病逝了。而此时的王昭君盼星星盼月亮,心想自己的任务终于完成,于是上表执政的汉成帝请求回归中原故里,结果汉成帝批复三个字“从胡俗”。
王昭君之所以请求回到中原,一方面是难以适应塞北的气候,另一方面是按照匈奴的规定,父亲死后,儿子要娶生母以外的所有庶母,这一点令深受中原文明熏陶的王昭君难以接受。结果等到的却是汉成帝无情的三个字。
王昭君回归中原汉地的请求破灭后,再嫁呼韩邪单于嫡子复株累单于,复株累单于也十分疼爱王昭君这个来自中原的女子,两人生活了十一年,生了二个女儿,即“须卜居次与当于居次”。在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也因病去世。此时的王昭君只好再嫁给继任为搜谐若鞮单于的且糜胥,而就在嫁给搜谐若鞮单于后不到两年,王昭君抑郁而死,年仅三十多岁。
四、收继婚制度在当时存在的一定合理性
不过,虽然说收继婚这项制度对于女性来讲是极其不公平的,在历史上这种制度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极其落后的表现。但凡事都有利弊,它其实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比如可以有效地解决氏族内部财产的继承问题。匈奴民风剽悍,若没有相应制约,定会为了利益大起争端,而这样的办法则可以使得匈奴的妇女们丧偶以后只能在本氏族内进行婚嫁,从而可以保证财产永远不会被分割,完完整整地保存下来。
而且这种做法还有一个最大的作用那就是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本来就人口不多的部落氏族劳动力不会对外流失。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匈奴的继承制度它是根据民族部落本身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情风貌而制定,在当时匈奴内部条件来说,是存在一定合理性的。
但无论怎么说,作为像匈奴这样少数游牧民族的女性,她们始终是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对人生的选择权利,仅仅被视作为一种财产被继承者所继承。在今天看来,还是过于悲凉了一些。
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汉朝对匈奴的和亲可以分成被动和主动两个阶段。
首先中原多美女,汉朝皇帝有的是美女,怎么会要满身羊骚味的匈奴女人呢?其次汉朝和亲的公主都不是真公主,大多是宫女冒充的。
最后说一首翦伯赞先生的诗
汉武雄才真伟略,
长城两边尽狼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
第一个阶段就是从汉高祖刘邦被困平城之围,不得已而采取和亲政策,将一名宗室公主嫁到漠北,企图稳住不可一世的冒顿单于,这是汉朝对匈奴的首次和亲。随后几十年中,又有多名公主远嫁匈奴,目的都是想用和亲的方式组织匈奴骚扰大汉边境。但是结果很令汉朝失望——他们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和亲当然不只是将公主嫁过去这么简单,同时还要配送大量的嫁妆。
但是匈奴并不买账,反而见识到了汉朝的先进,助长了他们掠夺的欲望。所以,虽然汉朝初期与匈奴有多次和亲,但是并没有起到预定的效果。汉朝很无奈,在当时来说,匈奴太强,汉朝没有与之倾全国之力作战的能力与决心。
第二个阶段则是从汉武帝改变大汉对匈政策,开始主动出击,在卫青、霍去病等诸多大将长途奔袭数千里驱逐匈奴之后,匈奴实力衰弱,致使“漠南无王庭”。再加上匈奴内部产生分裂,常年内斗,形成了汉强匈弱的局面。
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内附汉朝,在公元前33年他又入长安朝觐,并请求当大汉皇帝的女婿,随后才有了昭君出塞。这种情况下的和亲算是对匈奴的一种抚慰,仿佛是皇帝给臣子的一种赏赐,自然是对汉朝有利的。
《世说新语》中专门记载女性事迹的《贤媛》一门,其中有一条记载了王昭君的一个故事:
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王昭君,本名王嫱,字昭君。因晋人避司马昭之名讳,改称王昭君为王明君,为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
很明显皇帝定夺后宫侍寝的唯一条件是美貌,可是皇帝又不看活人长得什么样,因此,画像便很关键。像画得漂亮了,则皇帝能够眼前一亮,该女此生的幸福就来了。所画的像要是不那么漂亮,则有可能一辈子就那么冷清着,名义上嫁给皇帝了,实际上也许到老还没见过丈夫什么样,自然待遇处境非常可怜了。宫中女人们从这个角度着想,即使是拼着自己省吃简用甚至借贷,这个给画工的贿赂,是一定要足够的。这里,区区一个画匠竟然能够将皇帝的妻妾们的命运主宰了,也是个旷古奇闻。
王昭君为什么不去贿赂画工?
能够被皇家选进宫的女人,想必都不是太难看。但是,昭君比他们任何人都漂亮,这,是昭君最大的优势。但是这个绝对的优势所造就的绝对自信,却带给了昭君另一种命运:你的美貌第一,但是不看你本人,要看你的像。这个样子颇有点今天官场的风貌: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人治的社会,人的真实的处境和实际上该得的处境被一种邪恶的外力所左右,这是昭君的悲哀,也是后世很多人的悲哀。
昭君在宫里一共被冷落了几年?
估计时间不会特别久,因为女人的容颜最不耐老,那么郁郁寡欢年长了,没准就不会再漂亮了,皇帝看到了也不会后悔得肠子青。但是估计时间也不会短,因为皇帝已经通过画工的画,见到了那么多的“美女”,没比较就没有鉴别的。不过这个皇帝也是个糊涂蛋,今天照着美女图招来一个,一见不如图漂亮;明天了又是这样,后天还是这样,怎么着也该想想这里是不是画工有问题的,可是他没有。至于为什么没有去查,又有谁知道呢?
关于“和亲”一词,本是“和好亲近”的意思!
后人多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两国首脑做儿女亲家,或者是天子以藩帮首领为婿,达到姻亲友好的目的。《汉书》载,“和亲”始于西汉时候的汉高祖,那时候北方匈奴太强大了,于是就采取将公主嫁给匈奴单于的方法,再送上粮食丝绸等东西,以求个边境安定匈奴不来侵犯。西汉期间七八十年,一共有六次将皇室女外嫁匈奴,也确实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
后来和亲政策有些走样了,出嫁的不再是公主,更多的是宫人!
6元帝显然不重视匈奴的求婚,否则也不会轻慢到随便将一个宫人搪塞匈奴国王呼韩邪单于。只是这一招歪打正着,竟然将大汉最美貌的女人送出。对于呼韩邪单于来说,实在是个非常大的惊喜,自此感激大汉,甘心为婿,两国和平达六十多年。对于汉元帝这个糊涂皇帝来说,终究没福分消受昭君的美貌,但是也无意中干了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情。对于昭君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与其在宫中郁郁寡欢,不如信马由缰,轻松自在!
有个成语叫“沉鱼落雁”,用来形容女人的美貌异常,其中,“落雁”的典故就来自昭君。
传说传说昭君出塞后想家了就弹琵琶,曲哀人艳,连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慕不已,以至甘心放弃飞行,落在昭君的周围,“落雁”故此而来。王昭君在蒙古族人民的眼里,非常受尊敬。两千多年过去了,西汉最出色的这个女人,在历史上留下了耀眼的光芒,昭君的名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那些贿赂画工的宫人呢,几不可察!所以说历史总是公平的!
因为和亲也是需要看双方势力的,不是想和亲就可以和亲的,而只有那些弱的国家才需要和亲的。在古代的时候,战争也是比较频繁的,但是因为有的国家实力实在是太弱了,他们不想再继续打仗了,所以他们就会选择向一些强大的国家屈服,他们屈服的手段就是派出自己国家的公主去和亲。
在古代的时候,匈奴的势力是非常的强大的。匈奴这个国家与中原不同,他们是依靠着蛮力取胜的,而当时中原的实力是比较弱的,但是匈奴是非常强大的,这个时候中原实在是不想再和匈奴打仗了,因为每次和匈奴打仗,他们都是战败的那一方,所以中原就想要和匈奴和解,但是他们还需要向匈奴示好,所以他们就会选择把一些中原的公主送到匈奴那里,也就是选择了和亲的方法,匈奴的人看到和亲公主来了之后,他们就知道了中原的意思,他们也就不会再攻打中原了。
匈奴的人一般非常喜欢中原的女子。匈奴的女子是非常强势的,而匈奴的男人子一般都不喜欢这样的女子,他们都喜欢那些比较小鸟依人的,而中原的女子正好符合他们的审美,因此中原就知道了如果想要和匈奴和解的话,就需要送去一些中原的女子,但是如果只选择一些普通百姓家的女子,肯定不足以显示他们的诚意,所以他们就会选择把公主送去和亲,这样的话就会显得他们对匈奴是非常有诚意的,而匈奴和中原也就化干戈为玉帛了。
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原一般是打不过匈奴的,为了使匈奴不再攻打中原,中原就会把一些女子送到匈奴去和亲,而匈奴在战争中总是胜利的一方,他们肯定不需要选择把匈奴的女子送去和亲了。
王昭君嫁到匈奴后惊艳匈奴
古时候,匈奴人一直是中原封建王朝历来治理的难点,也是一个中原皇帝抹不去的心头患。
匈奴的祖先据说是夏王朝的遗民,他们西迁之后由月氏和楼兰人这些白种人形成。
秦末汉初,匈奴人越来越兵力强盛,并且开始朝中原地带发展,他们的这种行为给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带来威胁和困扰。
因此,不少统治者都开始派兵去镇压,还有的则是通过较为平和的方式解决冲突和争端。
汉武帝时期,皇帝曾经派出霍去病等人攻打匈奴。后来,汉朝还开始将皇室女性通过和亲的方式嫁到匈奴,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持着一个双方比较稳定的局势,维持着较为和平的局面。
汉宫有一个叫王昭君的美人,就以自己的和亲带给了两国百姓长久的和平发展。
王昭君出生于南郡,她的家庭是一个平民之家。王昭君是王家唯一的女儿,从小就是一个美人胚子,而且聪明伶俐,家里的父母和兄弟都非常宠爱她。
王昭君从小被照顾得很好,她的父母也让她接受了充足的教育。王昭君从小就读书习字,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长大以后的王昭君不仅相貌非常出众,更有一身才华,被当时的人广为流传。
这一年,恰逢汉元帝大选秀女入宫,王昭君就被推荐进入了皇宫,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宫女。
她的美貌在家乡就广为流传,入宫以后的她因为没有贿赂宫里的人,于是得不到皇帝的青睐。
后来,王昭君眼见着自己既不得宠爱,大好的芳龄也渐渐消逝,心中很是难过。正逢汉宫要与匈奴和亲,又没有人自愿和亲,她便自愿要与匈奴和亲。
汉元帝知道有人愿意自荐和亲,心中十分喜悦,便很快就答应。
汉元帝将王昭君这个小宫女封为了公主,然后让她以公主身份远嫁匈奴部落,成为匈奴的王后。
匈奴也非常高兴能娶汉宫的美人,王昭君也能成为公主,成为匈奴的王后,这么一看,似乎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王昭君到匈奴后的真实境况怎样,过的幸福吗?
远嫁北方匈奴后,王昭君将她的才华施展出来,不仅与匈奴人相处很好,还把一些先进的中原文化传给了匈奴人。
王昭君出塞时,更是让大雁都落下来观看她的美貌,这也是“沉鱼落雁”中“落雁”的由来。
到了匈奴后,王昭君在匈奴的日子也并不平凡。王昭君远嫁的原单于死后,因为匈奴人一向是父死子继的制度,王昭君又嫁给了新单于,这个新单于还是原单于的大儿子。
原来的呼韩邪单于对于多才多艺的王昭君非常满意,他对王昭君还是非常宠爱的。
王昭君和他育有一子,但是仅仅三年后,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自己和呼韩邪单于的儿子还被继任的单于亲手杀死。
后来,边疆战乱四起,王昭君在极度思念家乡和忧虑成疾的情况下绝望死去。
当年出塞的王昭君,对于汉元帝和故土都抱着遗憾与不舍,在匈奴的她依旧每日思念家乡,碍于种种原因又无法与家乡之人相见,也无法回故地再看一眼。
不过,远嫁和亲的王昭君还是很被匈奴人喜爱的,匈奴人十分善待王昭君。
在她去世后,匈奴人还为她修建了坟墓。后来,新的单于,也就是复株累若鞮单于去世了。王昭君自从出塞和亲直至去世,一共过了14年的时间。
王昭君三十几岁就去世了,她的年纪和际遇也让人们为其惋惜。
匈奴的单于隆重的厚葬了王昭君,匈奴人还为她哭丧,这个历史场景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一幅壁画里可以证明。
这部壁画叫做《各国王子举哀图》,这幅壁画描写的就是丧葬的情景。壁画里的每个人都面露痛苦的神色,里面的单于也哭泣不已。
总结:在古代那个社会环境之下,出塞的王昭君风光的背后,是她一个普通人无法抗争的命运。
但是,王昭君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汉朝宫女,但她德才兼备,她用她的才能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和平和稳定的生活,这也是她的故事流传至今的价值所在。
提到匈奴,很多人都会想到一群勇猛的游牧民族,他们勇猛无敌,骑着战马多次侵犯中原。由于影视剧的影响,许多人对匈奴有片面错误的印象,认为匈奴是一个只知道厮杀的民族,他们打仗没有任何战术,而且武器装备非常落后,我想说,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估计早就被中原王朝灭掉了。
匈奴最强盛的时期,要数匈奴冒顿单于所统治的时期。那个时候的匈奴,地盘非常广阔,从长城以北直到贝加尔湖,新疆、中亚一带也在他们的统治下,至于甘肃,河套地区以及内蒙,更是匈奴人的根本地区。
除了地盘广阔,他们还非常猖狂,在汉文帝刚刚继位的时候,匈奴就率军破关直逼长安,但此次前来并不是占领,而且来“祝贺”,在此期间烧杀抢虐,汉国的步兵根本追杀不及。
后来,冒顿单于还写信给汉文帝,蔑视汉文帝,汉文帝顿时火冒三丈,想立马出兵北伐,但是想到刘邦的遭遇,最终还是选择和亲。因为汉文帝没有一点办法,只能选择妥协。
匈奴固然强大,那冒顿单于向吕后求婚是为何呢?
其实,这跟匈奴的习俗有关系,白登之围后,匈奴跟刘邦签订条约:
第一、双方以长城为界,彼此不得闯入对方领土;第二、汉朝定期与匈奴和亲;第三、汉朝每年赠送大量礼品,以换取匈奴不再侵扰边界;第四、汉朝与匈奴约为兄弟;第五、双方进行通关互市。
合约里的和亲、约为兄弟,是冒顿向吕后求婚的原因。因为冒顿在白登之围中已经与刘邦结为兄弟,所以兄长去世后,依照习俗向嫂子求婚是正常的事情。
细君公主
(上)
几乎整个西汉王朝,蒙古高原的匈奴势力一直是西汉政权面临的最大外在威胁。早在汉高祖时期,刘邦为了国家的稳定,曾经打算把嫡出的女儿鲁元公主送去和亲,只是由于吕后的一再哭求才做罢,最后汉廷在后宫中挑选了几位美女送给匈奴可汗,又陪送大量金银珠宝,才算勉强解决了暂时的危机。
此后,汉朝诸帝继续推行“和亲”政策换取暂时的和平,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经济。汉武帝即位时,社会经济经过长达70余年的休养生息,已经得到恢复和发展。汉高祖时期,即使皇帝出行也凑不齐4匹同样颜色的马,宰相只能乘牛车;而“文景之治”后,各个仓库中堆满了粮食和金钱,甚至穿铜钱的绳子都放的腐烂了,社会的富足可想而知。
公元前135年,文帝窦皇后(窦太皇太后)病死,武帝终于摆脱束缚,随即清除异己,终止“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独尊儒术。他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大刀阔斧的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的改革,取得辉煌成就。国家富足,皇帝又大权在握,抗击匈奴的时机终于成熟了。在前127年---前119年的几年中,武帝大举讨伐匈奴,终于迫使匈奴北迁。
然而,西域却并未安宁,彪悍的匈奴民族也从未罢休。为了彻底铲除匈奴的威胁,武帝广泛展开外交攻势,其中一条,就是与西域大国乌孙结盟以“断匈奴右臂”。
公元前115年,乌孙国王昆莫派使者出访汉朝,使者亲眼见到汉朝的富强,深感不虚此行。昆莫听了使者的汇报,不由对汉朝产生了仰慕之情,他派人送来1000匹良马作为聘礼,表示愿与汉朝通婚,武帝当然答应,从宗室女中选中刘细君嫁与昆莫。
(下)
刘细君原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武帝的同父异母兄弟刘非的孙女。早在前121年皇室的互相倾轧中,细君的父亲刘建和母亲成光就以谋反罪被处死,家族受牵连也被夷灭三族,细君因是幼小的女孩得以幸免,但身价却因此一落千丈,她是靠父辈亲戚的怜惜才得以长大成人的。虽然依然保持着皇族的身份,但皇族的荣华富贵却与她无关。身世的坎坷和世事的冷漠,使柔弱的细君过早的尝到了人生的苦难和无奈。
但细君毕竟拥有皇室血统,又生的美丽,所以在她16岁时被选为和亲公主。瞬息之间,早已被世人遗忘的孤女成为了高贵的公主。然而,这样的大起大落,对细君究竟是福是祸呢?
前105年,细君到达乌孙首都赤谷城,乌孙国王昆莫举行盛大的婚礼迎娶细君为右夫人(第二王后,第一王后是匈奴女子)。可是再喜庆的场面也冲淡不了细君内心的忧伤,因为新郎昆莫已是一位年过七旬、满头白发的老人了。
尽管细君从小失去父母、寄人篱下,过着与平民无异的生活,却从未丧失过对幸福生活的追求;16岁正是花一般的年纪,在她的内心深处,多少次的编织过未来的美好生活,她渴望有一个如意郎君能给她爱给她保护给她幸福,可是,眼前漫天的沙暴和狂风卷走了她所有的渴求和盼望,使本来就多愁善感的细君心中更加悲苦!
于是在出嫁不久,细君便请求昆莫为她仿照汉人的房屋样式建造了一所居室,自己带着宫女独自住进去,一年也只是礼节性的和丈夫见1、2次面而已。
由于语言不通,又不习惯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细君悲愁难抑,她作诗道: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鹕兮归故乡。
这首诗内容平实简单,却感情真挚,千百年来不知道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因此流传了下来。
两年后,昆莫去世。临死前,昆莫留下遗言,要细君按乌孙风俗嫁给自己的孙子岑辄国王。
这显然与细君从小受到的道德伦理相距太远了,细君抵死不从,并上书汉廷请武帝为自己作主。
武帝虽然同情细君的心情,可对他而言,政治需要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他回书细君,要她为国家大计着想,按乌孙风俗行事。细君无奈,只得含泪顺从又成为岑辄国王的妻子。
不久,细君为岑辄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少夫。
然而,由于几年来一直郁郁寡欢、悲愁过度,此时的她大概已经得了产后忧郁症吧,加上身体虚弱,产后不久,细君公主便撇下襁褓中的女儿撒手而去。死时年纪应该在20岁左右。
#日志日期:2006-6-20 星期二(Tuesday) 晴
评论人:音语石 评论日期:2006-6-20 20:09
汉匈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解忧公主
(一)
汉武帝刘彻为了联合西域大国乌孙夹击匈奴,于公元前105年派宗室女细君公主出塞和亲,可仅仅几年细君便因悲愁过度去世。刘彻在读着细君的《悲愁歌》,同情她不幸的同时,又焦虑万分:虽然汉朝通过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占领了河西走廊,大败匈奴主力,迫使匈奴北迁,但英勇善战又民风彪悍的匈奴人并没有罢休。刘彻深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道理,匈奴人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乌孙虽然与汉朝和亲,却依然保持对匈奴友好的中立政策,乌孙历代国王的第一王后依然从匈奴贵族中选取就是明证。细君公主的远嫁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却也为联合乌孙夹击匈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汉武帝左思右想,为了不前功尽弃,决定再选派一位宗室女和亲乌孙。
这位女子便是本文的主角----解忧公主。
解忧是楚王刘戊的孙女。汉景帝时期,发生了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楚王刘戊是其中的主谋之一,所以失败后家族遭到残酷的洗刷,只有极少数后代因为“皇恩浩荡”侥幸免死,算是留下了一点血脉。解忧出生时,距楚王刘戊自杀已有30多年,家族早已衰败。
解忧的身世和细君极其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解忧不像细君那样多愁善感。她从小性格爽朗,暗淡的幼年生活磨练了她的意志,使她过早的独立。同样是小姑娘,解忧在性格上是比细君成熟坚强的。因此,对于被选定为和亲公主,解忧只是悲伤一时,心中很快便豁让开朗了。她处之泰然,勇敢的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前102年,19岁的解忧公主来到乌孙。她努力学习当地语言,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尽力和乌孙贵族打成一片。
几年后,岑辄国王去世,他的叔伯兄弟翁归靡即位,取解忧公主为妻。解忧与翁归靡的关系应该是不错的,因为几年中解忧先后为翁归靡生下了5个孩子。3个儿子中,大儿子当了乌孙大国王,次子是沙车国国王,小儿子成了乌孙大将;2个女儿,大女儿是龟兹国王后,次女嫁给乌孙侯王为妻。当然,这些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6岁的汉昭帝即位。匈奴借机卷土重来。此后十余年,匈奴与汉朝、乌孙战争不断,各有胜负。
前74年,匈奴与车师国结盟,以武力威胁乌孙交出汉朝公主。面对匈奴的挑衅,解忧公主毫无惧怕,她毅然上书昭帝,请求汉廷支援。可是告急文书刚到朝廷,汉昭帝便去世了。
同年秋天,汉宣帝即位,乌孙国王翁归靡再次上是湖请求支援。宣帝积极备战,于公元前71年派出15万大军,兵分5路出击匈奴;乌孙也自带5万人马配合汉朝。在汉、乌孙的夹击西,匈奴大败,包括匈奴单于在内的3万9千人被斩杀,汉朝获得牲口70多万头。
第二年,匈奴新单于带领1万人马攻打乌孙,俘获了一些人质,以此作为报复。可是在回师中遇见大雪,士兵被冻死有十分之九,汉、乌借机追击。匈奴自此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再也无力与汉朝对抗。而在这场胜利中,解忧公主配合汉朝夹击匈奴,做出了卓越贡献。
公元前63年,解忧与乌孙国王翁归靡上书汉宣帝,表示愿意立两人的长子元贵靡为乌孙的王位继承人,并请求嫁汉朝公主于元贵靡,亲上加亲。
宣帝认为解忧的建议很好。于是解忧公主弟弟的女儿相夫公主被选为新的和亲公主。
然而,车队刚刚走到敦煌,乌孙国内形势突变:翁归靡病死,乌孙贵族立前国王与匈奴女子所生的儿子为新国王,号称“狂王”。宣帝命令相夫公主返回长安(相夫运气真是好)。解忧又成为狂王的妻子。两人虽然婚后生有一子,但关系却并不好,狂王性格暴虐,无人敢接近。解忧决定除掉他。
不久,汉使来到乌孙,解忧向他们介绍了乌孙的情况,并合谋设下酒宴宴请狂王。酒宴散后,事先埋伏的兵士拔剑向狂王砍去。可是,剑砍偏了,狂王只受了点轻伤,他夺马狂奔。狂王的弟弟和儿子得知,派兵包围了解忧的住所。
可是解忧毫无惧色,她带领侍卫坚决的抵抗。几个月后,汉朝管理边防的官员派兵赶来支援,终于解决了危机。宣帝随即派张翁出使乌孙,了解情况。
由于除掉狂王一事解忧和汉使者事先没有请示朝廷,结果造成了被动局面,张翁一来到乌孙便宣布公主有罪,还抓住她的头发肆意辱骂。
解忧无端受辱,不得以上书朝廷,痛陈狂王当杀的理由和张翁的无礼行为。宣帝见了解忧的书信,终于认识到要争取乌孙联合抗匈奴,必须除掉狂王。张翁因对公主不敬,被处死。
就在此时,乌孙国内形势再次发生突变:前国王翁归靡和匈奴女人所生的儿子乌就屠,杀死狂王自立为国王。
(3)
解忧公主忧心冲冲,因为这样一来,乌孙势必倒向匈奴,对汉朝极为不利。她立即采取措施,力图化险为夷。
在跟随解忧从汉朝来到乌孙的宫女中,有一位姓冯的女子,她为人像解忧一样果敢、干练。她曾经多次跟随解忧出使西域各国,享有很高的威望。解忧将她嫁给了乌孙的右大将为妻,西域各国臣民尊称她为“冯夫人”。
因为右大将和乌就屠关系比较密切,解忧派冯夫人游说乌就屠。冯夫人向乌就屠晓以利害,郑重告戒他汉军已经集结待命,如果他一意孤行,后果不堪设想。乌就屠不得不让步了,他同意不当国王,只当“小国王”。
解忧派冯夫人亲自去长安向宣帝详细陈述。宣帝见连解忧身边的宫女都如此能干,非常高兴,干脆任命冯夫人为正式的使节。
冯夫人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队,马不停蹄的赶回乌孙。解忧立即召集乌孙国王、贵族开会,由冯夫人宣读汉朝皇帝的诏书:立解忧的长子元贵靡为乌孙大国王,管理6万户;乌就屠为小国王。管理4万户。
在此之前,乌孙国王都是由匈奴王后所生的儿子担任。元贵靡能成为乌孙大国王,实在是破天荒第1次。这说明汉朝的影响终于在乌孙占据了压倒的优势。而这一切,与解忧公主的长期努力和冯夫人等人的竭力斡旋是分不开的。
公元前51年,解忧的儿子元贵靡病死。她上书宣帝,表达了丧子之痛和思念故乡、想回故国的心情。宣帝同意了。
此时的解忧已是71岁的老妇人了。她带着另外几个孩子荣归故里。宣帝派专人迎接公主,并为她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解忧终于回到了阔别50多年的故乡,她虽满头白发,苍老不堪,却精神矍铄,十分激动。
回国后,解忧在长安过着安逸轻松的日子,直到两年后因病去世。
(四)
解忧公主的名气远比不上后来的王昭君和文成公主,但她实在是个不平凡的女子。仅仅从她在历史上留下了那么多的事迹就可以看出她是和亲公主中的大人物。她识大体、顾大局,性格坚毅果敢,以其大义凛然之气和聪明才智,为我国与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密切联系和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谓女中巾帼。
正是因为解忧公主成功联合乌孙与汉朝夹击并大败匈奴主力,才使得汉朝边境在宣帝中期逐步得到安宁;不仅大伤了匈奴的元气,而且促使其内部发生分裂,一部分人开始谋求与汉朝和亲,这是后来元帝时期,匈奴主动向汉朝求婚、昭君出塞、汉匈关系由战争转为和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终年以泪洗面--王昭君的婚姻
王昭君是蜚声史简的历史人物。近两千年来,诗坛大家、史学巨擘乃至老一辈革命家都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其中有杜甫、江淹、王安石、马致远等,在今人中有董必武、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曹禺、吕振羽、翁独健等。文学家选韵赋诗、擘笺觅句,要塑造出一个绮年玉貌的汉朝女子别乡去国、和亲匈奴的形象;史学家则力求透过扑朔迷离的历史烟雾,钩沉发微,还原那一段尘封土积的历史事实;老一辈革命家则盱衡时局,讴歌那段民族融合的历史佳话。
昭君和亲的历史功绩自应肯定。汉朝在立国之初,便与匈奴兵戎相见,烽烟蔽日,鼙鼓震空。“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百姓流离,田园丘墟,北方边陲迨无宁岁。自昭君和亲后,双方化干戈为玉帛,铸刀剑为犁锄,北方边陲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1954年在包头汉墓出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瓦当残片便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秦汉之前,北方少数民族不受中原王朝管辖,“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自呼韩邪归汉开始,边疆王朝才置于中央王朝的领导之下,从而为祖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匈奴因和亲而受到汉文化的浸润和影响。呼韩邪单于为使昭君所生之子立为单于,改父子继承制为兄弟继承制,并在他的继承人称号前加上“若”二字。“匈奴谓孝为若,自呼韩邪单于降后,与汉亲密,见汉帝谥常为孝,慕之。至其子复株累单于以下,皆称若。”(《后汉书 南匈奴传》)在其他生活习俗方面,匈奴也刻意摹仿汉朝,从而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正是有鉴于此,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才写出了“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的诗句。
汉朝和亲女子成就的大小,既不在于她才识的高低,也与她容貌的妍媸无关,起决定作用的是汉朝的强弱。若汉朝势力强大,无远弗届,和亲的女子便会受到敬重;若汉朝势衰,和亲的女子便会受到冷落。昭君和亲时,恰值汉强胡弱之时,这便给她的成功带来了契机。昭君下嫁的呼韩邪单于有一段凄风苦雨的经历:他是老单于的长子,本该由他嗣位,不料变生肘腋,却被右贤王屠耆堂捷足先登,称握衍朐单于,呼韩邪只得逃往妻父乌禅幕那里避难。握衍朐单于因暴戾恣睢引起国内不满,乌禅幕趁机拥立呼韩邪为单于,并发兵进攻握衍朐单于,握衍朐单于兵败自杀。正当呼韩邪踌躇满志、重整旗鼓之时,又有人觊觎单于宝位,先是“五单于争立”,后有三单于并立,群雄逐鹿,匈奴再次陷入混乱之中。经过一番鏖战,最后只剩下呼韩邪及其兄长郅支单于两人,呼韩邪又在交战中败北,狼狈万状,走投无路,只得皈依汉朝。当汉朝诛杀了他的对手郅支单于时,他“且喜且惧”,“愿婿汉氏以自亲”。此时的呼韩邪势穷力蹙,俯仰由人,事汉则安,背汉则危,他的荣辱兴衰完全在汉朝天子一念之间。昭君在这种情况下和亲,匈奴举国上下岂敢怠慢?她被尊为“宁胡阏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有的论者夸大其辞,说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召,去完成汉匈和好的使命,似乎她一身系汉朝之安危、社稷之休戚,只有她才能挽狂澜于既倒,这是不切实际的溢美之辞!
“环影摇青冢月,琵琶声断黑江秋。”就昭君个人的遭遇来说,她那和亲的壮举其实是一出悲剧。这是一桩政治婚姻,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联姻“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婚姻问题的最后决定权怎能属于爱情呢?”昭君不过是汉元帝羁縻匈奴的一个筹码而已。汉朝一共有9位女子和亲,没有一个是天子之女,不是迫不得已,谁愿远嫁异域?昭君虽然是自愿请行,但那是因为“数岁不得见御”,忿而反抗的一种方式。《西京杂记》说昭君因不肯贿赂画工毛延寿而无缘得到天子临幸,是耶非耶,众说纷纭。但杜甫、王安石对此笃信不疑,有杜甫“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月夜魂”、王安石“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的诗句为证。昭君从风光旖旎的江南乍到风虐雪饕、气候冱寒的漠北,住穹庐,被旃裘,食畜肉,饮酪,习俗迥异,语言不通,呼韩邪年龄比她大一倍还多,两人不可能萍水相逢便一见钟情,更何况两人才结婚三年,刚生一子,呼韩邪便一病不起?呼韩邪死,其前妻之子复株累若欲妻之,昭君不肯,“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既然落花无返树之期,逝云无归山之理,昭君只得含泪再醮,再生二女。后来她的儿子又无辜被杀,丧子之痛使她悲愤难抑。她在匈奴度日如年,以泪洗面,哪里像戏剧中那样光采照人,风情万种呢?可见,戏剧塑造的是艺术形象,而历史上的王昭君又是另一回事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