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梁秋燕》的歌词

谁有《梁秋燕》的歌词,第1张

歌名是《梁间燕》(又叫《梁秋燕》)。

歌名:梁间燕

歌手:洪尘

作曲\编曲\混音\演唱:洪尘

作词:蓝紫青灰&桑止

古筝:墨韵随步摇

琵琶:俊豪

海报:AQUA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西窗外剪尾燕翩跹,伴双飞绿水人家间

旧时王谢转眼故园,独留衣冢黄昏难现 

梁间燕偷眼,桃叶复桃叶,啊~春风无限

摆渡人泪垂,桨声替无言,啊~殷勤语嫣

千百年迁延,有乌衣巷,有桃叶渡,有梁间燕

纸上惹风流,有诗上情,有画中意,有心中煎

年年燕翩跹,有屋上瓦,有檐下巢,新泥旧衔

剪烛愁断情丝难却,伊人窗前素衣谁怜

秦淮间是莺莺燕燕,小楼前盼朝朝圆圆 

听燕语媚娟,经年复经年,啊~谁看泪眼

独坐轩窗边,身伴当年月,啊~镜映谁颜 

千百年迁延,有乌衣巷,有桃叶渡,有梁间燕

纸上惹风流,有诗上情,有画中意,有心中煎

年年燕翩跹,有屋上瓦,有檐下巢,新泥旧衔

千百年迁延,有乌衣巷,有桃叶渡,有梁间燕

纸上惹风流,有诗上情,有画中意,有心中煎

年年燕翩跹,有屋上瓦,有檐下巢,新泥旧衔

扩展资料:

《梁间燕》是青禾音社原创古风音乐作品,由洪尘演唱。原词由蓝紫青灰创作赠予木浮生用在小说《衾何以堪》中,专辑于2014年03月04日开始发行。

创作背景:这首梁间燕原词由蓝紫青灰创作赠予木浮生用在小说《衾何以堪》中。因为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桑止向木浮生取得原词的授权,针对原词进行了二次修缮与创作,以刘禹锡的《乌衣巷》为背景扩充了词的深意,这首词才算得以呈现。

  《梁秋燕》是一出农村青年男女反对封建买卖婚姻,为争取婚姻自由而斗争的眉户戏。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与厚爱,群众中曾流传有“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谚语。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梁秋燕的唱词吧。

 情投意合

 梁秋燕:阳春儿天,秋燕去田间。慰劳军属把呀么菜剜,样样事我要走在前面。人家英雄上了前线,为保卫咱的好家园。手提上竹篮篮,又拿着铁铲铲。虽然说野菜不出钱,意算是娃娃们心一片。

 菜叶搓绿面,小蒜卷芝卷,油勺儿吃去香又甜,保管他一见心喜欢。秋燕只觉心里喜,放大脚步走呀走得急。二嫂和我一同去,约会好等她在这里。

 刘二嫂:春风吹来天呀么天气暧。

 梁秋燕刘二嫂:咱二人寻菜去呀么去田间。

 刘二嫂:回头看,哟!你今日好打扮。

 梁秋燕:这平平常常嫂子你何必出此言。

 刘二嫂:白羊肚手帕花牡丹,黑油油头发双辫辫,绿裤子粉红衫,桃红袜子实在鲜。

 梁秋燕:这是我纺织闹生产,自己劳动自己穿。

 刘二嫂:偏扣扣鞋大脚片,有红有白真体面。能织布能纺线,能绣花能做饭,地里劳动不让他们男子汉。千金难买好心眼,见人不笑不言传,这娃长得没弹嫌,近来就有点心不安。

 哪个男子有识见,娶上这个媳妇,哼!管叫他滔滔和和美美能过一百年。叫妹妹你慢一点。

 梁秋燕:二嫂子你麻缠。

 刘二嫂:把我赶得气儿喘,你越去越快越发欢。

 梁秋燕刘二嫂:姐妹二人把菜剜,麦苗一片一片看呀看不完,绿茸茸遍地接了天。菜子花儿黄,菜子花儿香,豌豆叶儿肥,豌豆叶儿胖。肥胖胖绿茸茸,黄浪浪浪喷喷香,再也不怕遭年荒。

 刘二嫂:问妹妹这是啥心肠,你何不看看那边?

 刘春生:春天里对对燕儿齐飞来,姐妹儿提上篮篮挑菜来。

 刘二嫂:你二人好比双飞燕,单等着双双展翅的那一天,他二人的感情赛蜜甜,今日正好把心事谈。

 是是是,明白了,我在这里不方便。看看那是谁?爱花和桂仙,春生和秋燕,我去到那边,我找他们有话谈。

 梁秋燕:他想说话难开口,说明白他怕把人丢。我有心给他说清楚,只觉得脸红有点羞。好的办法我没有。

 刘春生:难道说就这样把场收?秋燕对我有情意,我有心反映婚姻当面提,又怕她不愿意,不成了把人丢。

 梁秋燕:巧言从旁先提起,摸一摸他是啥心思,有句话儿要问你,咱二人谈问题,说得好了你莫喜,不好了也莫要发脾气。

 刘春生:你莫要多疑,尽管讲你的,绝不能给你发脾气。

 梁秋燕:话到嘴边留几句,摸摸头来整整衣。咋个儿说出才合体,咋个儿开口咋个提?我给他先做个媒人样,假意指东又打西。

 刘春生:你说的话儿啥心意?

 梁秋燕:我给你寻个做饭的,这个人好心底,做了饭还能缝新衣。我问你同意不同意?我是一个受苦的,只要衣服能遮体。哎!你说的话作就不对题。

 梁秋燕:不对题咱们再商议,我给你做个说媒的,这里有一个好闺女,介绍她给你当媳妇。过几天你就把她娶,她给你洗锅、做饭、喂猪扫院,一同下地生产劳动,欢欢喜、喜喜喜欢,又缝新衣。你看咋样?

 刘春生:她早就知道我的心意,故意儿指东又打西,你说的这个人作我满意,先谢谢你这个说媒的。你说她的名儿叫个啥,看人家愿意不愿意。

 梁秋燕:这个人常常和我把话叙,嗯!她的眼头真不低,她的眼里只有一个你,要和你做一辈子好夫妻。

雷开元是陕西华阴人,他的嗓音宽厚,情感丰富;吐字清晰明澈,唱腔激昂高亢,掷地有声,又不乏婉转悠扬、跌宕有序,极具韵味,因此被誉为“一声雷”。

雷开元的表演情感真切,朴素自然,而且能通过声腔变化把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别具一格,自成一家。

雷开元从小酷爱文艺,并考入了陕西省华阴县剧团。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再加上老师们辛勤的言传身教,几年后,他就成为团里的主要演员,艺术修养也不断提高。

这期间,由雷开元主演的《红心朝阳》、《二堂舍子》、《海港》、《祭灵》等戏深受观众的欢迎。后来,雷开元在《石场斗争》一剧中扮演潘大山一角,被评为陕西省四个现代剧优秀剧目之一。他在《迎春堡》中扮演老支书,被渭南地区文化局授予表演一等奖,并在参加陕西省戏曲调演时,在《葫芦坝》一剧中扮演徐茂,获得了极大成功,被观众称为“眉户王”。

雷开元从艺50多年,主演或配演过的眉户戏有《归队》、《红心朝阳》、《窦娥冤》、《粮食》、《徐九经升官记》、《李亚仙》、《海港》、《两颗铃》、《迎春堡》、《夺印》、《九岩风》、《石场斗争》、《花烛恨》等。

眉户传统剧目收集整理已达二、三百种,不包含各地同曲异唱。广泛流传的有《张连卖布》、《尼姑思凡》、《安安送米》、《刺目劝学》、《杜十娘》、《屠夫状元》等。新编演出的剧目有《兄妹开荒》、《大家喜欢》、《十二把镰刀》等。现代戏《梁秋燕》是其中的代表剧目,享有极好的声誉,以至于有“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赞美,其主演李瑞芳享誉全国。

现代剧《迟开的玫瑰》: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的大型眉户现代剧《迟开的玫瑰》,在深圳大剧院隆重上演,收获了深圳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作为“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头名和首部亮相鹏城的眉户戏,《迟开的玫瑰》以其紧扣时代脉搏的剧情、动人的音乐和优美的唱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迟开的玫瑰》叙述的是发生在西部某大城市的一个深巷小院中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初,年仅19岁的主人公乔雪梅,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就在她欲赴京就读时,母亲突遇车祸身亡,一家老少五口人的重担,便落在了她这个大姐的肩上,凭着责任感和良知,她先后三次牺牲掉再深造和成家立业的机会,把前途、事业和幸福,一次次让给了弟妹,甚至养妹。而自己的初恋情人—后任副市长的温欣,在生活的蹉跎跌宕中与别人完婚。直到36岁,弟妹们一个个披着时代的风采归来时,她才与捅下水道的工人许师傅倾心相爱,花好月圆……

全剧牢牢抓住普通人的命运,紧扣时代脉搏,通过乔家这个“社会细胞”的奔突演进和他们从艰难走向兴盛的现实,折射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和风采。尤其是秦腔“四大名旦”之首的李梅,以其声情并茂的细腻表演,完美演绎了女主角乔雪梅的内心世界,博得了在场观众分外热烈的掌声。

《迟开的玫瑰》自1998年创演以来,曾在陕西、北京、辽宁、贵州、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巡演,至今演出已逾400场。该剧是国家文化部向全国推荐的十五部优秀剧目之一,曾荣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大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中宣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进步奖”金奖、第十一届“曹禺戏剧文学奖”、“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第一名等多项殊荣。

具体的你可以眉户,有介绍,我说的话就是眉户的两个起源。眉户起源于宝鸡市眉县和西安市户县一代的山歌和民间歌谣,经过艺人的加工成了一种演唱的艺术形式;另说眉户起源于渭南市的蒲城华阴一代,大概也是这样形成的,不同的是华阴等地给眉户融入了皮影,发展成了皮影戏。还有一个区别就是两地的方言差异较大。

历史背景是抗战时期的延安就有了眉户剧的演出,那是延安的艺术工作者就将这一戏曲艺术称为眉户。

一、曲子的特征:

据《陕西志·文化艺术志》309、377、378页载:“一是清曲坐唱,凡有亲朋好友来访时,即令家班(王九思戏班)出以示欢迎;二是地摊演唱俗曲,凡有庙会,王九思则带家班以地摊形式演出民间俗曲。当时演出的曲目以他创作的散曲、小令、套数为主。其散曲有《碧山乐府》(上、下卷)、《碧山新编》、《碧山续稿》各一卷共有小令500首,散曲、套数100阕,还有《南曲次韵·傍妆台》小令100首。三是江湖曲子,原民间农闲、过节日时自娱形式,或艺人的坐摊卖唱”。

二、眉户戏剧的特征:

1、“眉户戏”的声腔曲调,是吸收明清时期关中民间俗曲形式的。兴起时间约在清乾隆以前,曲调主要为‘月起月落’等套曲形式。(见《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眉户条)。

2、眉户音乐由唱腔、锣鼓经与曲牌三部分组成。唱腔为曲牌联缀体,曲调有200多首,分为越弦(大调)、平弦(小调)两大类。越弦古老,曲体结构复杂,旋律富于变化,音域宽广,拖腔委婉,演唱难度大,三弦定“1—5—1”,主要曲调有[越调] [背宫][满江红][混江龙][边关][寄生草][老龙哭海][凤落箫][肝肠断][哭道情][罗江怨][金钱][黄龙滚][琵琶][吹腔][五更][大十片][十字慢][长城][西京]等。平弦多为民歌小调,结构规整短小,旋律流畅,变化不大,音域较窄,三弦定“5—6—3”,曲调有[放风筝][十对花] [十盏灯][十杯酒][十二花][采花][剪窗花][山茶花][一点油][打枣杆][闹子调][螃蟹调][钉缸][霸王鞭][三六子调][杂货调][纱窗][小桃红][太平年][银纽丝][五里墩][五烂香][绣荷 包][拉船花]等。另外,还有一些戏剧性强又不断反复变化的唱腔,如[慢诉][岗调][落子]等,节奏自由,吟诵性强的散板或近似散板的唱腔,如[滚白][说道情][箭板],以及类似秦腔紧打散唱的[带板][唱场]等。眉户的唱曲,有欢、苦音之分,如欢音[硬越调],苦音[软越调],有紧慢之分,如[紧西京][慢西京],还有正反、大小之异,如[金钱][反金钱][凄凉][小凄凉]等。一些曲调有前后、新老、头尾之别,唱腔丰富多彩。

眉户在20世纪50年代前全由男演员唱,扮男角时用本嗓演唱,扮女角时用真假嗓相结合。其音域宽阔,一般男演员为f—f2,女演员为a—a2。眉户音阶调式丰富,同一曲牌也有不同的调式。七声徵调式的欢音音阶为567123↑45,苦音音阶为56↓712345;欢音五声徵调式为561235,商调式和羽调式很少,套曲结尾用的曲牌或单独成段的唱腔曲牌多数为宫调式,其音阶为123↑45↓71;其次是徵调式和羽、商调式。音阶中的↑4和↓7的音高及游移性,与秦腔基本相同。

眉户的坐唱乐队由6人组成,分操三弦、板胡(正反各一把),笛子、水水(第四声)和四页瓦。乐器的增添变化见前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部分。

眉户只有弦乐曲牌,没有唢呐曲牌。弦乐曲牌分纯器乐曲,有[鼓耶调][八板][柳生芽][祭灵][杀妲己][凤凰 三点头][四尺调][纱帽翅][割韭菜]等20余首,唱腔牌子器乐化曲牌,有[西京牌子][大金钱][银纽丝]等10余首;还有唱段中间的大过门。前二者主要用于升帐、摆宴、祭典、迎宾等表演动作和配合唱腔之间的道白。后者多用于前奏,以渲染气氛,配合表演。(以上内容均见《陕西文化艺术志》310-311页)

三、眉户剧目所反映的内容以表现民间生活题材的居多。

小放牛调实为牧歌调,有人说凤阳调为王九思带回的安徽寿州凤阳的民歌调,《二姐娃》系列实为户县一带的道情,《文王访贤》乃为樵歌、山歌的对唱。后来的“大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不见,偏偏不见我的知心人”(见《梁秋燕》),则直接是情歌。因此说曲子曲调和内容大都是由元明的北曲吸收眉县、户县的山歌、牧歌、樵歌、儿歌等发展而成的。剧目方面经20世纪50年代未60年代初挖掘整理,计有500余个。主要有《张连卖布》《五更鸟》《打灶君》《小姑贤》《隔门贤》《脏婆娘》《休媳妇》《老少换》《安安送米》《烟火状元》《尼姑思凡》《二姐娃害病》等200余出。根据演义小说改编的剧目有《古城会》《访白袍》《审苏三》《花亭会》《杜十娘》《刺字劝学》《皇姑出家》《放饭》《沉香救母》《三上轿》《三进士》《火焰驹》《草船借箭》《清风亭》《游武庙》《铜台送子》《潘金莲调钗》《蝴蝶杯》《串龙珠》《八件衣》等。建国后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张连卖布》《杜十娘》《曲江歌女》《金碗钗》《屠夫状元》等,延安时期和建国后创演的现代剧目有《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夫妻识字》。(见《陕西省文化艺术志》311页),特别是户县秦渡镇韩五桥刘育秀1958年创作的《妇女生产歌》唱词,至今传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8119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