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我说说三国里所有的爱情故事啊

谁给我说说三国里所有的爱情故事啊,第1张

基本忠于历史~~不过也会参杂野史和猜测~~~ 1、曹操很浪漫,博爱而专情。何进的媳妇,想来是洛阳时的旧识,或者只是匆匆的一睥,然后便情根深中。他们很迟才重逢了吧,何宴已经是懂事的孩子,但20余岁**(汉时女子多是14、5虚岁便成婚)那种成熟之美想来依然魅力四射,而她们在这时也才真正是个女人。所以,不怪曹操喜欢成婚的女子,20余岁才是女人最美丽时候,现代人的审美观呢。秦宜禄的妻子、张济的妻子。呵呵,博爱的曹操。但对自己的元配夫人,也是很有感情。因为、长子之死,第一个原配丁夫人跟曹操闹离婚,分手后,曹操有悔意,亲自跑到丁的娘家请她,虽然丁依然不理,但曹操并无恨意,甚至准备让她再婚。曹一生虽然大言宁我负人,但对丁,内心还是非常内疚。第二个原配卞夫人,出自娼家,但曹操胸襟本异常人,夫人出后,继之为正室。嗯,曹操比段正淳还高一个档次,感情上。 2、三国里面,最美丽最传奇的女子应该是甄宓吧。先嫁袁熙,23岁时,邺城破,19岁曹丕见之,惊为天人。曹丕原本也是文武全才的牛人,想来初初还是恩爱得很。两人有一子一女。建安21年,甄宓33岁,女人最灿烂的年纪。曹操东征孙权,曹丕从征,甚至连一子一女都带着。偏留下甄宓一人在邺。也许,留守邺城的曹植从那时开始了跟甄宓的爱情故事。这时的曹植才23岁,英才横溢,很有希望成为曹操继承人。也许是跟甄宓的爱情腐蚀了曹植的野心,曹变得颓废起来,终于没能成为世子。而甄宓也开始失去曹丕宠爱,曹丕继位后第二年赐死。终年39岁。而在曹丕死后,曹植才敢写出名动千古的《感甄赋》,甄宓的儿子明帝不忍禁此文,只是将赋的名字改为《洛神赋》。 3、刘备,对女人,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或者,功利主义。用现代爱情观来衡量,他不合格。中原逐鹿,甚至到当阳大战。他都把自己的妻子当作逃跑的挡箭牌。所以,史书上说:备之正室多亡。甘、糜都是侧室吧。也许,他不过是学了先祖刘邦的故智,上行下效罢。最可恶的是,刘备娶妻多从政治角度出发,在徐州,取糜氏,为了得到糜竺家族的支持;取孙氏,是跟孙权结好缘故;取吴氏,是为了取得当地豪族的支持,或者,还因为吴有大贵之相。因此,不大看得起刘备的感情生活。他有真正的爱情么?他儿子,先后两位张后,都是张飞的女儿。而张飞的妻子,夏侯氏,夏侯渊的族妹吧,张飞驻扎徐州时半抢半娶来,估计也是绝世的mm。张飞出身大族,书法甚佳,好结交士人,想来他跟妻子的感情基础还是有的。颠簸流离多年,夏侯家族在中原好生旺盛,但对张飞依然紧随不离。两人的爱情也还是段佳话吧。先结婚后恋爱。后来,夏侯霸跑到蜀国,刘禅还忙不迭地把自己儿子拉出来让叫舅。这样转来转去,刘备跟曹操也算是远方亲家了。呵呵 4、本来想说说关羽的感情,但想来想去,只有一点:跟曹操争秦宜禄妻子,争不过。这件事说起来很丢武圣的脸呢,曹刘两家合作打徐州,吕布有位将领秦宜禄,正出使袁术,他妻子貌美异常,关羽跟曹操提到攻破徐州,希望能把这位mm赏赐给他,曹操答应了;城池快攻破了,关羽又急不可耐几次去罗嗦这件事,曹操这位好色大英雄终于起疑心了,卡卡,城破后,第一时间派心腹手下去抢过来瞅瞅,果然国色天香,于是自己收入后宫,不让给关羽。关羽那个气啊,后来刘备反徐州,关大哥可是最积极的。这些都说明关羽好色,呃,但实在不算什么爱情。所以也不多说了。:Q 5、“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老先生一阕词令人倍忆周公瑾。乱世三国中,雄才大略数一数二的英雄。若非早逝,中国的南北朝将提早100年出现。可惜了。没有周瑜这等人才的对垒,想来曹操会寂寞很多。当然,曹操口上,是不会服人的,一点要踩踩人才舒服,非得说赤壁时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获此虚名云云,就跟汉中之役后,一定要踩踩刘备才能消气。而世家大族出身与天资挺秀的缘故,熏陶出他极高的名士品位,“曲有误,周郎顾”,再加胸襟广博,谦让服人。此等风流倜傥之士,三国群英,有几人能及? 他与小乔,初初也是半抢半娶的吧。史云:攻皖,得桥公(不知究是桥玄还是桥瑁,呵呵,拎勿清了)二女,孙策娶大桥,周瑜娶小桥。孙策许是继承了孙坚轻狡的气质,半开玩笑对周瑜说:桥公两位女儿虽然美丽,但得我们两人为夫婿,也算是件大喜事了吧。”周的回应史无记载,从周瑜个性来看,多半是默默一哂罢。周瑜与小桥两人感情甚好,相守12年,周瑜36岁逝后,小桥将二子一女抚养成人。乱世佳侣,天亦妒之乎? 6、荀粲是荀彧的儿子。才华惊人,算是开魏晋玄学清谈之风的人物之一吧。年纪轻轻就公然宣称,女子才智德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姿容出众。听说骠骑将军曹洪的一个女儿极美,于是就求婚娶了过来。 婚后,夫妻感情很好,荀粲爱得如珠如玉。可惜,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一年冬天,曹氏得了热病,应该是高烧,多少名医都医不好,荀粲急得不行,最后干脆自己解衣跑到庭院饮风餐雪,然后跑回卧室,用冷下来的身子给妻子降温。自然,这没有什么效果。他的妻子还是死了。 妻子死后,荀粲似乎心也死了,哀伤不已,欲哭无泪。有朋友劝解他:天下美貌mm很多,再娶一个吧。 荀粲却不以为然:去世的内子虽然不是天下最美貌的女子,但在我心中,像她这样的女子不会有第二个了。 不久,荀粲便郁郁而终。 (以上是转的) 再补充下 1孙尚香的利益联姻——最后为情而死 2曹植暗恋甄宓——《洛神赋》 3孙策和大乔——绝世英雄和绝代美女 4吕布和貂禅——不知道有没有爱 5诸葛亮和黄月英——强强联手 …………

《路边苦李》它告诉我们: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认真分析,认真思考,那么就不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蒙蔽。王戎就是因为善于思考,判断出路边无人摘的李子一定是苦的,所以他才没有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受骗上当”。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扩展资料

《路边苦李》的故事:

相传,王戎小时候,就聪明过人。

一天,他同村里的孩子跑到村外去玩。秋天时,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孩子们的心情也格外地好。大家边走边说笑、追赶,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离村子很远的地方了。一个孩子说:“我现在又累又渴,秋天果子多,若能碰到野果子就好了。”

经这孩子一提醒,大家都感到累了、渴了、饿了。于是,他们放慢了脚步,将目光集中在道路两旁的各种树上。

只有王戎一个人发愁地说:“这里不可能会有好吃的果子的,我们还是回去吧。”不过,孩子们哪里会理会王戎的话呢,他们还是不停地向前走着。忽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原来,他们发现前面不远的路边,长着一棵李子树,树上长满了鲜润的李子,诱人极了。

孩子等不及便跑到李子树下,几个动作快的,甚至眨眼之间就象灵巧的猴子一样,爬上去了。只有王戎,在后面慢慢地走着,来到李子树前,也只是站在那里,晃着大脑袋看着,既不捡掉在地上的李子,也不爬上树上摘。

“上来嘛,你傻站着干什么嘛?”孩子们在树上兴奋地招呼他。王戎摇摇头说:“我不要,这树上结的果子不好吃,也许全是苦的呢。”

这时,树上和地上的孩子都拿出最大最红的李子尝了尝,哇!”大家全都不约而同地吐了出来。“真的,真的太苦了!王戎,你吃过吗?你怎么知道这些李子是苦的呢?”

孩子们连声问道。王戎不慌不忙地说:“你们想想看啊,这棵李子树就长在路旁,每天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如果树上结的李子不是苦的,那不是早就该被人摘光了吗?”孩子们听了王戎的话,信服地点点头,沮丧地扔掉了手中的李子。

晋高祖司马懿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宗白华曾说过“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魏晋时期,服药与饮酒之风却极度盛行

一、 魏晋服药之风

魏晋时期文人或盲目跟从,或逃避现实,或反感现状,总之,服药的理由各有不同。“皆操不死之药”可以说是古代服药的源头。自此以后,历代君王服丹之风,百姓服药之风不断盛行。何晏,魏晋时期玄学创始人之一,是魏晋时期服药之风的开拓者,极其喜好五石散。自何晏之后,许多名士趋之若鹜,服药之风在魏晋时期盛行。

五石散,又名寒食散,主要以矿药石为主。“常当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服此方之后身体燥热,喜好寒食,故称为寒食散。“凡是五石散先名寒食者,言此散宜寒食冷水洗取寒,唯酒欲清,热饮之,不尔,即百病生焉。”“寒食散之方,虽出汉代,而用之者寡,靡有传焉。魏尚书何晏,首获神效,由是大行于世,服者相寻也”。何晏首次尝试五石散并不是因其有什么特殊功效,只是“心加开朗,体力转强”罢了。

五石散原料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何晏曾说过“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何晏服药的原因由此可见。服药还可“驻颜”,古代社会人们寻求长生不老之术,服药的这种结果足以吸引众多名士趋之若鹜。更有寻求放荡生活的需求在内。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就会有弊。我们之前提到过何晏曾说过服药后“神明开朗”,事实上“副作用”也随之而来——幻想频发。司马懿曾提过何晏的死因“六朝贵游,动云散发,蕴寒生熟。辄丧厥躯。假令何晏不诛,亦终夭殁”。司马懿认为何晏服药导致身体各功能下降,最终过世。无独有偶,管辂曾说过“何之侍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鬼幽者为火所烧”。可见,药已经对何晏的身体下手了。

除了幻觉,五石散的副作用还有会使人性格暴躁,最好的例子就是嵇康。嵇康性格暴躁,他自己曾评价到“吾直性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尔”。嵇康也被称为“性烈而才俊”。嵇康性格的暴躁不仅仅因为自身基因的缘故,后天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药物的副作用已经在我们的身体里慢慢渗透,在不经意间毁坏我们的身体机能。久而久之,对我们的身体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最终夺去我们的生命。而何晏的“明星效应”在魏晋时期刮起了一阵服药大风。

二、 精神食粮“酒”的过度消耗

酒,可谓是古今中外人尽皆知的“宝物”。古代文人雅士喜欢饮酒作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是在其酒酣微醺之际创作出的,为后人传颂。

唐朝大诗人李白便是最好的例子,“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还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曹操。而在魏晋时期,饮酒不单单是微醺,已经演变成了酗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诗。自古以来,酒都备受喜爱,可魏晋时期对于酒的偏爱有些过头了。《世说新语》中曾说“名士不必须有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不仅仅文人墨客喜爱,当朝皇帝也是喜爱至深,晋元帝司马睿更是嗜酒如命。”可见,饮酒之风在魏晋时期的影响之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竹林七贤”都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他们是饮酒爱好者,也是酗酒的领路人。刘伶曾自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斛解酲”。嵇康也是一位爱酒人士,他的《酒会诗》中有“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索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的名句。

阮籍的饮酒嗜好也不占下风,《晋书》中载“籍由是不与政事,遂酣饮以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东晋有位名士曾评价阮籍“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此评价可谓恰当至极。“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这便是阮咸在宗族聚会时的饮酒再现。“竹林七贤”个个都是饮酒高手。

孔融,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之一,“孔融让梨”一直都被用于教育孩子的典例。孔融,也是一位爱酒人士,“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陶渊明的爱酒也是被人津津乐道,其饮酒诗也被后人传颂至今。他曾评价自己“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酿酒需要的粮食众多,据《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记载,东晋一郡断酒一年,省下的粮食可超过本郡的田租数。可见,魏晋时期的饮酒风气可以说是全员参与。“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晋人饮酒的风气在历史上都是一绝,酗酒在晋人文士之间也成了独特的标识。“引以曲水流殇”,“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三、 动荡社会下风气却不减

上文我们提到了魏晋时期的服药饮酒之风,那么这种风气究竟为何盛行。除了何晏等人的“明星效应”外,当时社会的大环境也是促使服药之风盛行的原因。

1、精神寄托转变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儒家的地位一度下滑,失去权威。于是,人们又把目光转会到了老庄思想。“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兴起。

儒家思想对人影响很深,它提倡忠君为国,提倡忠义。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东汉末年,社会不安,外戚专政“窃取朝政,临逼主上。淆乱君臣之义。”,使得士人痛心疾首,士人争相觐见,觐见忠言,然而他们的下场是悲惨的。这无异于给了这个时期的士人们当头一棒。也就是在这时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又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士人们在这样的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被迫进行了思想上的转变。儒家的积极入世、忠君报国深深影响着士人,但现在他们被迫进行了思想转型,崇尚玄学,崇尚清静无为。在此刻,他们需要的是内心排解,需要释放情感,服药与饮酒便成了最好的选择。服药,追求长生不老,但也是他们不满现实的发泄。饮酒,麻醉神经,麻醉思想。他们防止自己的胡思乱想,用酒精麻醉自己的神经,逼迫自己远离现状。

2、环境时局的逼迫

政局混乱。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最是混乱。朝代大多都是短命王朝,更替频繁。在这样的动乱的政局下,士人们也满眼失望。他们对现实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不得以只能寻求方式发泄心中的不满。

政治破坏。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是当时最重要的选官制度,它有了客观的选人标准,并三年检定一次,在制度的制定上也是很严谨的。可是,中正的官员大都是出身世族,在选官的时候难免会受到影响,更何况中国自古就是个人情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些官员自然都希望选自己信任的,能够调遣的人当官,也算是一种人脉。于是,他们免不了要徇私舞弊,官官相护,往往只看门第,而忽略人们的才德。说白了,这些官员就是想卖个人情,而这个人情恐怕只有世族才能领得起。造成了“上品无豪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在这样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想要逃避现实,挣脱现实,反对封建,追求个性张扬、精神自由。饮酒可以让人们在醉态中翱翔,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麻醉自己,可以作出不朽的诗篇。人的潜意识是可以在醉态中显露出来的,人们可以一酒作为挡箭牌,控诉这世道的不公。借酒消愁,控诉官场黑暗,揭露形形色色的官场人性。借酒消愁,发泄心中不满的牢骚。可醉态终不会长久,酒醒之后还是委屈,还是压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服药、饮酒,展现了个性的独特,精神觉醒,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也是为什么魏晋时期政治最坏,而思想最解放的原因。

四、 总结

曹操曾说过“这大概是吃药和喝酒之分的缘故,吃药可以成仙,仙是可以骄视熟人的。饮酒不会成仙,所以敷衍了事”。无论是服药,还是饮酒,都是麻醉自己,逃避现实的方式。越是这样动荡的社会,越是容易压抑人心,处处不得志。思想、社会各种因素交织而成,造成了魏晋时期独有的服药、饮酒之风。

陈留阮籍,谯囯嵇康,河内山涛,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戒。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阮籍即其中最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怆恨使心伤”——阮籍

1)“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阮籍,林中奇鸟也。何以称奇?首先奇在性格和品行。

他顺应本身所欲所想,不把礼教,舆论放在眼里:

「《世说新语》卷五 任诞第二十三 二」

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曾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至海外,以正风教。”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世说新语》卷五 任诞第二十三 九」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臀,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世说新语》卷五 任诞二十三 七」

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世说新语》卷五 任诞二十三 八」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阮籍的真性情,遵从内心而不被礼教所束缚,正在这自若之神中也。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非所欲而不为。想哭的时候就大哭,他人觉得自己应该哭的时候就偏不哭。母亲去世了,悲伤之下阮籍吐血,这种行为在当时的人看来,大概是比痛哭流涕更加孝顺的行为表现。然而,按当时的习惯,父母去世孩子必须多年守孝以表达自己的孝顺,最好伤心得不吃不喝,辞官专门守着父母之灵。这种有些扭曲了的病态规则,(有一种想法,自发地这么做是孝,规则约束下执行是麻木)阮籍又怎么可能遵守呢?因为阮籍内心始终是清醒的,他能神色自若,能在葬母前大吃酒肉,正说明他明白孝顺不等于子女在灵床前哭喊着父母不要离开,自己给自己永远背负着越沉越好的负罪感,守孝亦不是真的铭记和感恩,不过是对自己良心和众人观念,眼光的一种解释和回应。但他似乎也是在故意和礼教,和他人眼中的“理所应当”作对,把那些和自己为人准则和底线相违背的条条框框当作孩戏以示自己的不屑和“清高”。任诞第二十三 第八则中,阮籍打酒喝醉,“眠其妇侧”。关键在于此乃邻家酒铺,要睡,回家才几步路。况且是在他明知“邻家妇有美色”的情况下,而“终无他意”。不禁使人怀疑他这么做,会不会是故意想戏弄一下他人的认知。他自有作风,自辨黑白,因而众人面对阮籍议论纷纷,怀疑他猜忌他,就像是把一个大智之人,被当作无知的愚者来劝说或关心,更别说居高临下的嘲讽了,那会显得多么可笑。而阮籍,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些身边的玩笑,不语。

阮籍凭其真性情,成为竹林七贤中最重要人物之一。他同时著有八十二首咏怀诗等,均为有感之作,情感深厚复杂,因此又为魏晋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故阮籍自比为凤凰,一点儿也不过分。阮籍部分的小标题选自咏怀第七十九首,可谓完美地诠释了阮籍的志向坚守和忧愁。具体在下文加以阐述。

2)”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世说新语》卷五 栖逸第十八 一」

阮步兵啸,闻数百步。彼犹如前,凝瞩不转。籍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复啸。意尽,退,还半岭许,闻上口酋(左口右酋为一个字,字典上无记载)有声,如数部鼓吹,林谷传响。顾看,乃向人啸也。

“高鸣彻九州”如果仅从字面上简单粗暴地来与阮籍的行为对应,那便是“啸”。

对“啸”的解释是:一种歌吟方式,称之为“啸”。啸不承担切实的内容,不遵守既定的格式,只随心所欲地吐露一派风致,一腔心曲。若是在如今,长啸恐怕是不太风雅的行为,然由栖逸第十八 一 可见,魏晋时期,连山上一个不知名的人,尚且被长啸声所吸引,以长啸相回,更不必说名士了。阮籍之啸尤为著名。连其常流连吟诗长啸的一段黄土城墙都被筑为“阮籍啸台“供后世人仰慕先辈。

苦吟诗派诗人贾岛更是作《阮籍啸台》:

如闻长啸春风里,荆棘丛边访旧踪。地接苏门山近远,荒台突兀抵高峰。

阮籍正是在这”突兀抵高峰“,“高处不胜寒”之地,仰天长啸,延颈远望,怀着一身的才能,怀着“彻九州”,“望八荒”的志向和天下,在重山叠嶂,空谷传响的孤寂中,寻得一丝内心的慰藉。

3)”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晋书·《阮籍传》节选」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事,虽去佐职,恒游府内,朝宴必与焉。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大部分解释认为,咏怀第七十九首很可能是为嵇康的悼诗或悼其下狱。而这个解释,在颈联中最可行。何也?“羽翼自摧藏”。

阮籍对待司马政权,是有些委曲求全的。晋书·《阮籍传》中记: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即阮籍从不议论他人的好坏,喜怒不在神色之中表现出来,可见其谨慎。阮籍参政亦是如此,他对司马政权的不满,只敢藏在心里。相比之下嵇康则相当了断,完完全全拒绝容忍政治。山涛邀他做官,他便断然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不怕死,弹一曲《广陵散》潇洒从容就戮,于他,是生命的自我完成,是“自摧藏”羽翼,更是“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可是呢,嵇康之死,却在多少人的心里引起了一场地震。阮籍便是其中之一。

曾经在语文课上讨论《小石潭记》时说道,柳宗元被凄清环境触发出的感情中,会不会有王安石变法失败,同志者被杀的后怕?于阮籍而言,他会不会有嵇康被杀的后怕?想必是有的。阮籍向来不是直接反抗,拒绝与政治相关的事情,却是以醉酒为由躲避。他躲避司马昭联姻,一醉便是两个月;司马昭要他写劝进表时,阮籍的回应如出一辙。然而婚姻毕竟是个人之事,司马昭加九锡之大事,岂是阮籍可以敷衍搪塞的?醉不下去了,他立马一挥而就一篇锦绣之文,只怕是早有准备吧。因为即使是阮籍,终究也是怕死,不敢乱来的啊。因此“自摧藏”中的自,于阮籍不免还是有一点被动的意味。再加上阮籍咏怀诗起调一般不高,而咏怀第七十九首,无论是“自言是凤凰”的自比,还是“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的志向,都是偏豪放,而与性烈而才隽的嵇康恰好对应,因而有此说法。

但我们如果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用这一首诗解释阮籍亦是极其恰当的。特别是看到《阮籍传》中“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有济世志“岂不不对应“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天下多故”即“适逢商风起”,“但恨处非位”中的“非位”,而“名士少有全者”即对阮籍谨慎的直接诠释,亦是阮籍“后怕”,在意生死的证据,“遂酣饮为常”即阮籍“羽翼自摧藏”的方式,(再进一步细分,阮籍的所为偏向于“藏”,而嵇康会偏向于“摧”,为了自由即使是摧毁生命也在所不惜)。因此《阮籍传》中的阐释和咏怀第七十九首,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为什么同一首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完美地自圆其说?这大概便是由于时代的共同价值观。

曾做过《世纪·楚世家》节选的文言文练习。文章中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王,楚王问鼎轻重,王孙满一番议论,”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于是伐陆浑戎,观兵于周郊的楚王带兵回国。十六年,楚王伐陈,杀夏征舒。当楚攻下陈,把它当作自己的一个县时,大臣们都欢呼庆贺。唯独申叔刚从齐国出使回来,不庆贺。楚王问起,申叔便答:“俗语说,牵着牛笔直地走到人家田里,田的主人抢走了牛,牵牛走入人家田里确实不对,但抢走牛不也太过分了吗?当然,庄王您是因为陈国动乱才率领诸侯们攻伐它,明明是有理攻伐它,但贪婪地把它划归为自己的一个县,这怎么能在天下发布命令呢!”(鄙语曰: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听罢,楚王于是又恢复了陈国后代的地位。十七年春,楚王围郑克之,从皇门入郑都,郑伯恳切谦逊又无比深情地向楚王诉说,请求不要断绝郑国的祭祀。楚王听完了说:“郑国君能这样谦卑,就一定能任用自己的百姓,怎么可以断绝他的祭祀!“于是“自手旗,左右麾军,引兵去三十里而舍,遂许之平。二十年,楚国因为宋杀了楚国使臣而围宋五月。宋城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宋华元把情况告诉楚王。楚王一声”君子哉“,便撤兵离开。

看罢,不禁要感叹,楚王也太好说话了,真想和楚王做朋友!为什么楚王总是这么轻易地就被说服呢?当时我们对此的解释,便是:一个时代共同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认同。因为春秋战国时人们有着共同的道德标准,因此劝说的内容往往一针见血,往往能够被很好地理解。

魏晋亦然。为什么山上那人被阮籍的啸所吸引,沉默片刻后自己亦开始长啸?为什么嵇康就戮之际,三千太学生为之辩护?魏晋名士大爱喝酒,其程度过于疯狂,任诞第二十三里,54篇短文其中一半或多或少提及到酒。若是在今天,这无非是酗酒,无疑被摒弃,可为什么一直以来那些“酒鬼”却被钦佩,被视作率真?做,是自己的事,评论,却是他人的事。社会上众多评论者能够赞赏做事者的行为,能够钦佩或达成共鸣,这就绝非仅仅做事者本事的能耐,却是时代背景使然,乃一个时代之绝唱。

4)“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 十三」

阮浑(阮籍之子)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步兵曰:仲容已预之,卿不得复尔。“

「《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 五十一」

王季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世说新语》栖逸第十八 二」

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孙登,遂与之游。康临去,登曰:“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滕王阁序》」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晋书·《阮籍传》」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魏氏春秋》」

阮籍幼有奇才异质,八岁能属文,性恬静。

·阮籍之殇

人们常说魏晋之士有着孩童一般的天真。其实这也仅仅说明了他们率真,比起复杂的人世,他们宁愿如此简单,无所顾忌,为想为之事,不为不想为之事。可是呢,“像孩童一样”,言外之意便是,他们终究不是孩童了。阮籍的那些事例,那么的真性情,那么的洒脱,让人看一眼,便不禁笑出声来。因此很多人对阮籍的印象便停留至此,谈论起来,似乎是在讲一个个笑话。可是当你愿意再往下走一步,看第二眼时,便会发现,阮籍是一个多么悲哀的人物。至始至终他在痛苦中挣扎,他那些看似洒脱的行为之后,是无穷无尽的哀痛与无奈。

例如阮籍葬母吐血,我们往往过于看重,寻找,体会他的真性情,却忘了,不论是吐血还是痛哭,它们体现率真之前,首先要有悲伤。这悲伤,是对母亲去世的悲伤,更是对命运,对时代的透彻心扉的无奈的殇。没有可以效忠的明主只得认了,然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儒学世家的阮籍,从此连孝忠,作为行为指南的对象亦没有了,岂不悲哉?!

阮籍常跟刘伶一样,驾车携酒漫无目的地乱走,不同的是,刘伶让仆人带一锄头跟着,“死便埋我”,自己则边走边喝。而阮籍,茫然地走到道路尽头,大哭一场,哭自己的穷途末路,”山重水复无路“到连”疑“都不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又何从谈起?这是怎样的痛彻心扉?又怎么可能被忘记,被隐藏?

再说,阮籍父母去世早,家庭十分不美满,加之咏怀八十二首基调悲伤,阮籍劝小儿子不要学自己和兄长做疯狂之事,皆可说明,阮籍根性其实是“恬静”,内向的,更没有如此豁达。可他却能够做出那些和嵇康所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事情,用长啸这么外放的方式去表达内藏的情感,因此说阮籍不免有故作豁达之嫌。即物极必反,读本中所谓“赌气”的做法。“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将自己伪装成化外之人,来作为抵抗当局‘征辟’的盾牌”。(因此时代所致,当时有此中倾向的不止阮籍一个。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曾在嵇康死后投靠司马昭。司马昭问:先生不是要学尧舜禹时期的那些隐士吗?怎么会在这里?向秀却回答:他们哪里值得羡慕!

这不难理解。毕竟,多数人还是怕死的,哪怕他是竹林七贤。先前的勇敢,不过是因为不怕死的嵇康,有着一种”大哥“的感觉。有了他对官场展现最鲜明极端的个性,堵住枪口,把灾祸往自己身上招,而使那些实际上反感官场,追求自由却无如此勇气的人们,敢于站在他背后的阴影中,默默加入他的坚守,他的抵抗。嵇康死了,那挡枪口的盾牌便倒下了,有的人便退缩了。)

就像《小石潭记》中被贬的柳宗元,来自大自然的喜悦是一时,真正的了解他,还需透过深入骨髓的孤独凄凉。阮籍亦是如此,所谓真性情,不是豁达,豪放地饮酒,把凡事忘在脑后,却是一个人深之动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阮籍与酒,阮籍的分寸和保身处世之道

阮籍心中有块去不掉的疙瘩,只能用酒来浇灌。阮籍以“醉”为由,逃避自己内心抗拒却不敢直言的事情,不参与世事;以“醉”为由,他壮了胆,做了多少于当时人而言“出格”的事,拒皇帝联姻,眠妇侧,口出狂言,所谓真性情也。也因为“醉”,他得以被钟会豁免求得自保。就好像出于自保的本能,几个人同时被审判时,人们本能地会去说“他”怎么怎么样,而不是说自己。人们每每借他人之口诉自身之欲,似乎这样便会使自己变得更无辜,更中立。

阮籍醉酒亦有这样的意味,他在借“醉”中的自己传达着些什么。但事实上至始至终他的头脑都是清醒的,他懂得把握分寸,更深谙保身之道。该醒的时候,就不能醉了,因此即使不愿意,还是写了劝进表,还是要和皇帝处好关系。他明白礼教制度之中的麻木,也对借礼教之名谋篡的司马家族心怀不满,他更是深知,自己的才华在这个时代注定得不到重用和发挥,可若是学嵇康那么粗暴直接,结果注定只是一死。就算是阮籍也是怕死的,不会拿生命来戏耍。因此他选择了相对嵇康包容,委婉的方式活着,然所谓包容也非真正意义上的包容,更多情况下缓和了阮籍身边的一些矛盾,却同时使那些不可能实现的志向成为了心中隐痛,只能通过所谓真性情,“出格”之行为例如长啸,酗酒,以及用智慧与官场世俗斗智斗勇,坐看众人舆论之笑话以在困境之中自我娱乐,暂时获得一些快乐,发泄内心的苦闷。

试想假若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而有才之士都被重用,阮籍还会去长啸,去做那些令人哑目的事情展现自己的豁达吗?恐怕他会把自己的才华和生命重心放在建功立业上吧。

有才而不得志;欲展现自我而无处施展才华; 醉酒却无法摆脱清醒;勇敢,大胆,疯狂与胆小,容忍并存;内敛与外放,豁达与悲观忧愁同在。(用读本上的话具体来说就是人格分裂,一会儿‘喜怒不形于色’,一会儿‘当其得意,勿忘形骸’;一会儿‘发言玄远’,一会儿‘能为青白眼’;一会儿‘不与世事’,一会儿又‘求为步兵校尉’矛盾的实质,乃人物需求与现实的差异,即内心的高洁容不下社会的污秽而导致内心的挣扎,欲逍遥而终究有所待,此乃所谓真正的孤独!先前诗词鉴赏中写道的污浊之中拒绝同流合污,人群之中无以为伴,阮籍算是典例了)组组矛盾共同铸就了阮籍,铸就了竹林七贤,铸就了诸多名士乃至复杂矛盾的魏晋风度。反而言之,魏晋风度产生于混乱,病态,矛盾尖锐的时代,魏晋的名士们,注定也只能用病态的方法进行自我完成。

20190829

在中国封建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存在。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把皇权描述得淋漓尽致。但是你可能不会相信,历史上曾经有一个阶层甚至可以和皇权相抗衡,它就是士族门阀。

科举制度成熟之前,寒门无贵子,古代的大小官员几乎都被士族门阀垄断。大家族占据了大量土地,垄断了重要知识,再通过家族之间的互相联姻,最终在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一个足以对抗皇权的门阀贵族阶层。

士族门阀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士阶层,两汉时逐渐萌芽,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唐朝时走向消亡。虽然士族门阀消亡于唐朝,但是在唐朝时期,却存在着几个令唐太宗李世民也嫉妒的超级豪门。

唐初的几大家族在当时被合称为“五姓七望”、“五姓七家”。五姓是指崔、卢、李、郑、王,七望是指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当时天下有俗谚说“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这五姓之中,崔姓被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初期甚至超过了唐朝的国姓,足见士族阶层在当时的影响。

唐朝皇室自称源自陇西李氏,但受到社会的怀疑,而且有胡化之风,因此地位不及崔、卢。李世民登基不久,命人修订《氏族志》,结果官员依然按照习惯把崔氏列为第一,排在了皇族李氏之前。李世民看后勃然大怒,说:“山东士族世代衰微,全无冠盖,而靠以婚姻得财,不解人间何为重之?”

唐太宗李世民对崔氏的影响力既嫉妒又畏惧,更不能容忍其凌驾于皇权之上。为了加强皇权、打击士族,他命人重新修订《氏族志》,将皇室李姓列为第一,皇戚族长孙氏列第二,将民间声望最高的崔姓及其他山东士族降为第三。

李世民之后的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都对士族阶层进行了打压,但是即便如此,朝中为官为相者依然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崔、卢、郑、王等传统士族。这些士族在婚姻上更是矜高,对皇族李姓都不愿意与其联姻。

晚唐时期,唐文宗曾为太子向荥阳郑氏的郑覃家求婚。按理说与皇帝结亲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但是宰相郑覃却十分不乐意,因为他想把孙女嫁给”门当户对“的崔某,而崔某在当时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唐文宗听说后又气又无奈,感叹道:”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这种门阀观念在唐朝并不是个例,房玄龄、魏徵都争相与山东士族联姻,盛唐宰相薛元超也感叹:“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这些都足见士族门阀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士族门阀内部的腐败,再加上皇权的不断打压,士族逐渐走向衰落。唐朝末年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严重破坏了士族门阀的土地根基。而唐朝中后期印刷术的普遍应用,加快了知识的传播,摧毁了士族垄断的知识壁垒。经过这双重的打击,士族制度最终不复存在。

  结合原文《刘伶醉酒》: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刘伶醉酒》体现了纵情酒药,寻求超脱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主要有 :

  1崇尚老庄,惟尚清谈。

  2灭弃礼法,任情放诞。

  3寄情世外,仕不事事。

  4纵情酒药,寻求超脱。

  5坦然面对,视死若归。

  1崇尚老庄,惟尚清谈

  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禀受,何以正 善人少,恶人多”诸人莫有言者。刘尹 答曰:“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 略无正方圆者。”一时绝叹,以为名 通。 (《世说新语〃文学》) 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顾恺 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 布缠棺竖旒旐。”殷曰:“投鱼深渊放飞 鸟。”次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 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 “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 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 “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世说 新语〃排调》) 辘 轳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 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 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 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 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 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世说新 语〃言语》)

  2灭弃礼法,任情放诞

    嵇康:“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从欲为 欢;抑引则违其愿,从欲则得自然。然则 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经;全性之本, 不须犯情之礼律。故仁义务于理伪,非养 真之要术,廉让生于争夺,非自然之所出 也。”(《难自然好学论》) 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 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 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 外,以正风教。”文王曰:“嗣宗毁顿如 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 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 若。 ( 《世说新语·任诞》 ) 《礼记〃间传》:“父母之丧,既虞, 卒哭,疏食水饮,不食菜果。”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 后临决,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 废顿良久。(《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雪夜造访戴安道,经宿方至,不入 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乘兴而行, 兴尽而归,何必见戴?”(《世说新 语·任诞》) 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复 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 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 (《世说新语·任诞》)

  3寄情世外,仕不事事

  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 求为步兵校尉。 (《世说新语·任诞》) 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 辄恸哭而反。(《世说·栖逸》注引《魏 氏春秋》) 子猷作桓车骑骑兵参军。桓问曰:“卿 何署?”答曰:“不知何署,时见牵马 来,似是马曹。”桓又问:“官有几 马?”答曰:“‘不问马’,何由知其 数?”又问:“马比死多少?”答曰: “‘未知生,焉知死。’”(《世说新 语·简傲》)

  4纵情酒药,寻求超脱

  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 神明开朗。”(《世说新语·言语》) 五石散: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 石、石琉黄等。 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 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 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 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 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世说 新语〃任诞》) (阮)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 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 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 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 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晋书·阮籍传》)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 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 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 祝鬼神,自誓断之尔。便可具酒肉。’, 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 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 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 听。”便引酒进肉,魄然已醉炙。(《世说 新语·任诞》) (宋)叶梦得:“晋人多言饮酒有至于 沉醉者,此未必意真在于酒,盖方时艰 难,人各惧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 盖自陈平、曹参以来已用此策流传 至嵇阮刘伶之徒,虽全欲用此为保身之 计。”(《石林诗话》)

  5坦然面对,视死若归。

  张湛好于斋前种松柏。时袁山松出游,每 好令左右作挽歌。时人谓:“张屋下陈尸, 袁道上行殡。” (《世说新语·任诞》)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 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 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 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 不许。文王亦寻悔焉。(《世说新 语·雅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8860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0
下一篇2023-07-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