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南京游学
组诗十七首
“道分宇内,尚求察于今古;星聚精阳,正所望于南京。山川间之,常念岁月之屡去;白马过矣,乃哀绝学之难修。既慕君子之余风,希闻长者之大道。即趋函丈,纳家国之微言;而请比邻,披杏坛之遗风。光转阴流,一旬徂逝,各向天涯,历历尤新。恐年华之暗蚀,回首一白;维赋诗以记之,驰心他乡。”
01
南京游学其一(七律·访南大贺晓星老师兼爱徳基金会聋人朋友)
一行和曲山阴去,孤日中天白社开。
教室空明新月挂,宗师淡朴重言来。
聋人尚可行王道,听众难能避雾埃。
昼夜死生何所恶,等闲谈笑并无猜。
小注:
山阴:既是实指又是虚指,子猷故事
白社:出《晋书•隐逸传》,董贤故事
新月:在教室中呈弧形坐定
重言:出《庄子•寓言》,世人所尊重者之言语
聋人一句:典出《汉书•黄霸传》
雾埃:喻社会建构,偏见
昼夜一句:典出《庄子•至乐》,喻人生短暂而变化无定,何必厌恶
02
南京游学其二 (七律·访马连平老师)
闻道高淳有志士,倾心公益不东回。
教支玉树韶光去,游走官商济款来。
杯水轻熄枯木火,一书且上郭隗台。
丈夫当有安民志,何以家为鼓角催。
小注:
高淳:马老师其公益组织的所在地
东回:典出玄奘“不取真经,誓不东归一步”
教支句:马老师在玉树地震后立即上玉树,毅然支教三年
游走句:公益的筹款获得十分不易
杯水句:老师有一个”一人一水杯”的公益项目,给山区儿童捐赠水杯
一书句:老师有个关于阅读(梦想之光)的公益项目
郭隗台:即黄金台,燕昭王故事,此处喻通过读书获得安天下的本领
何以家为:典出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老师本身仍租房子住,并不准备买房
03
南京游学其三(浣溪沙)
雅乐幽灯聚一堂,
听君旧事大风扬,
古今英气少年郎。
拊掌忽闻糕已至,
邀杯惟愿茶不凉。
梁下之约勿相忘。
小注:
大风扬:典出刘邦大风歌,此处以喻不平凡的事迹
糕已至:我们的领队麻麻得知今天是树树的生日给悄悄准备了蛋糕
茶不凉:树树希望我们这次离别后互相保持联系,不要冷淡了
梁下:典出《庄子·盗跖》,尾生故事。此处以喻树树提议五年后我们再次在南京相见的约定。
04
南京游学其四(五古·与同志座谈有怀)
袖断君得寐,桃甘我不辞。
红青虽相配,木叶亦无亏。
众喣飘秦岭,独自且行之。
今日为何日,酣醉未得知。
萱堂无嫌怨,横身难撼移。
香火不足道,吾儿安可欺。
阿呆性散朗,十年故迹驰。
惊张更苦恨,当时心曾痴。
化蝶了残梦,昂首擎虹旗。
二狗亦清敏,问道无留遗。
委求适尘世,终得返东篱。
碧血人常弃,催归何所悲。
何当捐前罅,生人共举卮。
苟日新国法,王子同舟时。
小注:
袖断:典出《汉书》,董贤哀帝故事
桃甘:典出《韩非子·说难》,弥子瑕卫灵公故事
红青:即花叶,代指异性恋
木叶:即叶子和叶子,代指同性恋
众喣句:喻世人冷眼相待
独自句:典出《孟子·公孙丑上》,化用虽千万人吾往矣
今日为何日,酣醉未得知句:典出《晋书·阮籍传》——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表面指酒醉不问世事,喻指多事之秋,包括北影事件,乒乓球事件,前段时间出台的《网络视听节目审核通则》把同性恋和性变态放在一起,收紧舆论等等……
萱堂:代母亲,即一位男同的妈妈,一直倾心于同性恋权益保障的事业
阿呆:男同志朋友,20多岁,很开朗很棒的男子汉,给我们分享了他的经历
化蝶:典出《庄子》,此处喻指思想觉悟
虹旗:即彩虹旗,同性恋的标志之一,阿呆目前也在做同性恋权益保障的公益事业
二狗:外号二狗子,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女同志朋友,很和善的大姐姐,也和我们分享了蛮多故事
东篱:典出陶渊明故事。二狗子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曾经也有过一段婚姻经历,最终因确不适合而离婚了
碧血:典出《庄子·外物》,此处双关,阿呆分享了以前他去献血却因为同志身份而被拒绝的故事。
催归:即杜鹃,传蜀王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此处双关,二狗子分享了以前她准备去签署捐献遗体表格的故事,当时对方要求其最好有丈夫来陪同方可生效
苟日新一句:化用大学其句,希望有朝一日能更新法律,允许同志婚姻
王子同舟:典出《越人歌》,喻同志朋友可光明正大的在一起
05
南京游学其五(访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怀)
关东鼙鼓震,淞沪战士辛。
一苇将军渡,走马避胡尘。
天子幸蜀去,大雪长安颓。
白日青天落,寒山泪叶摧。
荒城赤草蔓,血水玄鸦徊。
君不见,中华门,
豺虎纷纷横刀行。
风雨如晦硝烟壮,骋肆黄蚊焦雷鸣。
城破黎民何所避,哀鸿惊断月光明。
脍不厌细舂磨砦,剜心摘脑竟为烹。
生离死别尚为幸,将赴黄泉旧鬼迎。
遗尸遍野狂犬啖,三百年前扬州城。
淬砺荆轲匕,中正仲由缨。
君不见,贝德士,
抛家跨海还危邦。
君不见,魏特琳,
守校容女遏贪狼。
马吉孤身铁证录,拉贝大义生门张。
春秋八十载,夜阑千灯扬。
斯已矣,举头云开金乌中天来。
秦赵仇可泯,弑逆史必言。
钟悬祭鼎立,罪人未登门。
何日释前怨,且把鲁酒温。
小注:
一苇:典出达摩故事,传达摩渡江非乘船,折苇立其上而过;将军指唐生智,南京保卫战司令官,其战前为表决心毁掉了其所有的渡轮,但是偷偷留下了一艘,后来用以逃跑。
天子幸蜀:双关,既指代唐玄宗故事,也指代蒋介石跑到重庆
长安:双关,代南京
白日青天:双关,除实指外,亦指代青天白日旗的落下,南京失守
泪叶:典出《晋书·孝友传·王裒》,(父殁),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
风雨如晦:典出《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此处喻局势黑暗。
黄蚊:喻子弹
焦雷:喻子弹声音大而急
脍不厌细:典出《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舂磨砦:典出《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黄巢传》——“贼围陈郡三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俄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与前词对比之而渲其极恶 ;后一句亦为日军之暴行。
扬州城:满清攻破扬州城后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与之类似的还有清初嘉定三屠等等
荆轲匕:荆轲故事
仲由:即子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荆轲子路此二君以义行于世
贝德士、魏特琳、马吉、拉贝:四个外国的正义之士,在南京大屠杀中救助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像这样的英雄还有不少,建议大家可以搜索相关资料了解下
千灯扬:走出纪念馆的最后一个屋子即黑暗中点着许多的蜡烛
秦赵:像秦赵那样的世仇;在长平赵军被坑杀四十万
史必言: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意为历史不容篡改,和着前一句话的意思即为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的老奶奶说的话: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钟悬祭鼎:纪念馆中的和平钟和公祭鼎
鲁酒:代薄酒
06
南京游学其六(七绝·莫愁路见失明老者乞请有怀)
行人走马汗急流,闭目横纹坐路头。
信手空将二胡叹,高蝉竞劝老莫愁。
07
南京游学其七(五律·求香道访陆柏茗老师)
宗师隐何处,莫愁菡萏芬。
孤寂金匙弄,颓然万象纷。
平生千岭醉,大道一丝闻。
怎断壶丘相,归别列子欣。
小注:
莫愁:老师和后面教咏春拳的老师都在莫愁湖公园的园林内
金匙:即香匙,一种香具
尾联:典出《庄子·应帝王》,壶丘子本为列子的老师,列子偶遇某看相的神巫以为高,壶子便引其人三次为己看相,分别显示出不同的风貌,最终以其莫测而吓走巫师,列子晓自己浅薄而归隐三年。此处譬之。
ps:讲完香道的历史后,老师教我们自己做了线香,当时未干,几天后老师专门派人开车把我们做的香送到我们的驻地,感动。
08
南京游学其八(五律·求咏春访孔庆国老师)
望胄延先圣,寻桥自叶门。
收身三脚架,起步陨星痕。
道体招常化,心高派不存。
开言即明理,内隐大乾坤。
小注:
延先圣:孔老师是孔子的后人
寻桥:咏春的招式之一
叶门:老师是叶问的再传弟子
三脚:咏春重三角,以其稳定。老师讲解的时候即以我们摄影的三脚架为例阐明咏春的特点。
陨星:其行动迅捷如流星
颈联:撷取老师讲解时的两个观点
09
南京游学其九(五律·过秦淮)
黄花开粉黛,碧水照舳舻。绍酒杯中圣,汤包叶上珠。乌衣王谢过,玉树商女无。故迹今人返,明月万古孤。
小注:
黄花:喻灯
杯中圣:典出《三国志·魏书·徐邈传》——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曹操)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
叶上珠:灌汤包摇摇晃晃的样子像叶子上的水珠。
10
南京游学其十(五律·访伊顿学园)
碧玉畦田种,篁深白社开。
拥书南面乐,咏史月光皑。
愿解黎民苦,安求浮世财。
熙熙千万去,冷眼热心哀。
小注:
碧玉:喻菜地
白社:喻隐士居处
拥书:典出《魏书·逸士列传·李谧》——辞气磊落,观者忘疲。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遂绝迹下帏,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卷无重复者四千有馀矣。伊顿学园有一个很棒的图书馆,有着很丰富的人文社科类图书。
咏史:《晋书·文苑列传·袁宏》——少孤贫,以运租自业。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焉。答云:“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之谭论,申旦不寐,自此名誉日茂。
…………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加走字)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宇慧)
简历与书目:
萧红(1911.6.2—1942.1.22),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著作书目: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选集》 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短篇小说逊 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 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242671html
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他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也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
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下面是更详细的简介了:
契诃夫,А.П.(АнтонПавловичЧехов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曾开设杂货铺,1876年破产,全家迁居莫斯科。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
在19世纪80年代的俄国,反动的书刊检查制度空前严格,庸俗无聊的幽默刊物风靡一时。契诃夫开始创作时常以安东沙·契洪特等笔名向这类杂志(如《蜻蜓》、《断片》)投稿。短篇小说《一封给有学问的友邻的信》(1880)和幽默小品《在长篇、中篇等小说中最常见的是什么?》(1880)是他初期发表的作品。80年代中叶前,他写下大量诙谐的小品和幽默的短篇小说,很多是无甚价值的笑料和趣事,但其中也有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继承俄罗斯文学的民主主义优良传统,针砭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如写卑欺强节的小官吏(《在钉子上》、《一个官员的死》、《胜利者的胜利》,均1883),凌辱弱者的士绅和老爷(《英国女子》1883),见风使舵的奴才骨(《变色龙》,1884),专制制度的卫道士(《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但他迫于生计和缺乏经验,在当时主要只求速成和多产。1886年3月,名作家格里戈罗维奇写信要他尊重自己的才华,他深受启发,开始严肃对待创作。写于1886年的《万卡》、《苦恼》和1888年的《渴睡》,表现了作家对穷苦劳动者的深切同情。1888年问世的著名中篇小说《草原》描绘和歌颂了祖国的大自然,思考农民的命运,表达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命名日》(1888)和《公爵夫人》(1889)等暴露了伪善、爱慕虚荣和庸俗等习气。这些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都有明显进展。但受小资产阶级环境影响的契诃夫在这时不问政治,只“想做一个自由的艺术家”,要有“最最绝对的自由”。他从1886年起为反动文人苏沃林发行的《新时报》撰稿,虽经批评家尼·米哈伊洛夫斯基的劝告,仍同它保持关系。1888年10月,契诃夫获“普希金奖金”半数。这时他已是5部短篇小说集的作者(《梅尔波梅尼的故事》,1884;《五颜六色的故事》,1886;《在昏暗中》,1887;《天真的话》,1887;《短篇小说集》,1888)。声誉和地位的日益增高,使他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认真地思索人生的目的和创作的意义。他说:“自觉的生活,如果缺乏明确的世界观,就不是生活,而是一种负担,一种可怕的事情。”这种思想形象地表现在中篇小说《没意思的故事》(1889)里。
从这个时期起,契诃夫开始创作戏剧。独幕剧《结婚》(1890)和《论烟草的危害》(1886)、《蠢货》(1888)、《求婚》(1888~1889)、《一个不由自主的悲剧角色》(1889~1890)、《纪念日》(1891~1892)等轻松喜剧在思想内容和喜剧性上接近于他的早期幽默作品。剧本《伊凡诺夫》(1887~1889)批判缺乏坚定信念、经不起生活考验的80年代的“多余的人”。
1890年4月至12月,体弱的契诃夫不辞长途跋涉,去沙皇政府安置苦役犯和流刑犯的库页岛游历,对那里的所有居民、“将近一万个囚徒和移民”逐一进行调查。库页岛之行提高了他的思想觉悟和创作意境。1891年他在一封信里说:“……如果我是文学家,我就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间……我至少需要一点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哪怕很少一点点也好。”他开始觉察到,为《新时报》撰稿所带给他的只是“祸害”,终于在1893年同这家刊物断绝关系。他对俄国的专制制度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写出了《库页岛》(1893~1894)和《在流放中》(1892)等作品,而最重要的则是震撼人心的《第六病室》(1892)。这部中篇小说控诉监狱一般的沙皇俄国的阴森可怕,也批判了他自己不久前一度醉心的“勿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列宁读它后受到强烈的感染,说自己“觉得可怕极了”,以致“在房间里待不住”,“觉得自己好象也被关在‘第六病室’里了”。
在1890至1900年间,契诃夫曾去米兰、威尼斯、维也纳和巴黎等地疗养和游览。从1892年起,他定居在新购置的莫斯科省谢尔普霍夫县的梅里霍沃庄园。1898年,身患严重肺结核病的契诃夫迁居雅尔塔。1901年他同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员奥尔迦·克尼碧尔结婚。在雅尔塔他常与列·托尔斯泰、高尔基、布宁、库普林和列维坦等人会见。
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期是契诃夫创作的全盛时期。当时俄国的解放运动进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新阶段。在革命阶级的激昂情绪激荡下学生以及其他居民阶层中间的民主精神渐趋活跃。契诃夫也渐渐克服了不问政治的倾向,积极投入社会活动:1892年在下诺夫哥罗德省和沃罗涅什省赈济饥荒;1892至1893年间在谢尔普霍夫县参加扑灭霍乱的工作;1897年参与人口普查工作;1898年支持法国作家左拉为德雷福斯辩护的正义行动,并因此疏远同苏沃林的关系;1902年为了抗议沙皇当局取消高尔基的科学院名誉院士资格的决定,他和柯罗连科一起放弃在1900年获得的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1903年他资助为争取民主自由而受迫害的青年学生。他的民主主义立场日益坚定,对社会生活的底奥的观察更为深刻,对酝酿中的革命的预感也日益明朗,从漆黑的现实中渐渐看到隐约的“火光”。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强调艺术作品应该有明确的思想(剧本《海鸥》,1896);他在一系列作品里接触到重大的社会问题。例如《农民》(1897)以清醒的现实主义反映了农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贫乏:赤贫、愚昧、落后和野蛮;《在峡谷里》(1900)并描绘了农村资产阶级——富农疯狂地掠夺财富和残忍本性。这些小说对美化农村公社生活的民粹派是有力的反驳。揭露资本主义的主题也见于《女人的王国》(1894)和《三年》(1895)等作品;而《出诊》(1898)则表明资本主义“魔鬼”不仅压榨工人,而且也折磨着工厂主后裔的良心,他们意识到生活没有意义和不合理,因而深深感到抑郁不安。剧本《万尼亚舅舅》(1897)描写没有真正理想和严肃目标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命运,他们的正直无私的劳动终成无谓的牺牲。《带狗的女人》(1899)以爱情为题材,暴露庸俗和虚伪,唤起读者“对浑浑噩噩的、半死不活的生活……的厌恶”。《带阁楼的房子》(1896)和《我的一生》(1896)否定80至90年代流行的、用日常工作代替社会斗争的“小事”论,批判自由主义者的渐进论思想,认为需要一种“更强大、更勇敢、更迅速的斗争方式”,要走出日常活动的狭隘圈子,去影响广大群众。他的创作中逐渐响起了“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的呼声。在《套中人》(1898)里揭示80年代反动力量对社会的压制及他们的保守和虚弱,并鞭挞当时存在的套中人习气。在《醋栗》(1898)和《姚内奇》(1898)里他刻画自私自利、蜷伏于个人幸福小天地的庸人的心灵空虚和堕落,并指出“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也不是一座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在那广大的天地中,人才能尽情发挥他的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质和特点”。
随着20世纪初社会运动的进一步高涨,契诃夫意识到一场强大的、荡涤一切的“暴风雨”即将降临,社会中的懒惰、冷漠、厌恶劳动等恶习将被一扫而光。他歌颂劳动,希望每个人以自己的工作为美好的未来做准备(《三姊妹》,1900~1901)。在1905年革命的前夕写成的《新娘》(1903)表达了要“把生活翻一个身”、奔赴新生活的渴望。剧本《樱桃园》(1903~1904)展示了贵族的无可避免的没落和由新兴资产阶级所代替的历史过程,同时表现了毅然同过去告别和向往幸福未来的乐观情绪:樱桃园伐木的斧声伴随着“新生活万岁!”的欢呼声。然而由于契诃夫的思想立场从未超越民主主义的范畴,他笔下的新人都不知道创建崭新生活的必由之路,他们渴望的“新生活”始终只是一种朦胧的憧憬。
1904年6月,契诃夫因病情恶化,前往德国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在那里逝世,遗体运回莫斯科安葬。
契诃夫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种小说抒情气味浓郁,抒发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他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他提倡“客观地”叙述,说“越是客观给人的印象就越深”。他信任读者的想象和理解能力,主张让读者自己从形象体系中琢磨作品的涵义。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契诃夫的剧作中有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他的现实主义富有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海鸥”和“樱桃园”就都是他独创的艺术象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以及莫斯科艺术剧院(1898年建立)与契诃夫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对舞台节术作出了重大革新。
契诃夫在世界文学中占有自己的位置。他以短篇小说和莫泊桑齐名。欧美许多作家谈到契诃夫的创作对20世纪文学的影响。在中国,在契诃夫逝世后不久,《黑衣教士》和《第六病室》等小说就被译介过来。他的剧本《海欧》、《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也早在1921年和1925年先后由郑振铎和曹靖华等译成中文。以后,鲁迅艺术学院曾在延安演出《蠢货》、《求婚》和《纪念日》。瞿秋白、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对契诃夫都有过论述。他的小说和戏剧几乎全部有中译本。
“在舞台上得让一切事情像生活里那样复杂,同时又那样简单。人们吃饭,仅仅吃饭,可是在这时候他们的幸福形成了,或者他们的生活毁掉了。”
——契诃夫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16000html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30392html
萧军原名刘鸿霖。又名刘吟飞、刘蔚林。笔名除萧军外,还有三郎、田军等。萧军于1907年出生于辽宁省义县下碾盘沟村(今属锦县)。
1929年,萧军写出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懦》,以“酡颜三郎”为笔名,发表在当年5月10日沈阳《盛京时报》上。小说愤怒地揭发了军阀残害士兵的暴行。接着萧军又在《盛京时报》上发表了《端阳节》、《鞭痕》、《汽笛声中》、《孤坟的畔》等小说。
1932年初,萧军到了哈尔滨。正式开始文学生涯,也正式成为党的地下组织所领导的革命文艺队伍中的一员。1933年秋天,他和萧红合印了一部短篇小说集《跋涉》。其中收有萧军的《孤雏》、《烛心》、《桃色的线》、《这是常有的事》、《疯人》、《下等人》等六篇小说。
于1934年6月中旬离开了东北故乡,来到关内。在青岛,萧军、萧红一边编辑《青岛晨报》副刊,一边写作。萧军在里写完了他的成名作《八月的乡村》。1935年7月,萧军自费“非法”出版了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立即轰动了文坛,奠定了萧军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艺术上,《八月的乡村》有着鲜明的特色。首先,它以浓郁的乡土色彩强烈地吸引着读者。其次,在人物塑造上,萧军既能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牲,作速写的勾勒,又善于精雕细绘,并且常常把二者结合起来加以描写。此外,《八月的乡村》的风格也质朴刚健,充溢着一种不可抑止的力量,可以说是“力”的艺术。这种艺术风格特别体现在对社会生活的概括和开掘方面。
这时期,萧军的创作力极为旺盛。继《八月的乡村》之后,他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羊》、《江上》,散文集《十月十五日》、《绿叶的故事》,中篇小说《涓涓》等。正是在这样基础上,萧军开始撰写他的长篇巨著《第三代》。从1936年春起,他断断续续写了近二十年,才全部写完。这部巨著以宏大的气魄,全面真实地再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东北社会现实。
1940年6月第二次去延安。从这时起,一直到1945年冬末,萧军一直生活和工作在延安。他担任了鲁迅研究会主任干事,“文协”分会的理事,《文艺月报》的编辑,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教员等职务。
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23日重返阔别了十二年的哈尔滨。萧军先后担任了东北大学便迅艺术文学院院长、鲁迅文化出版社社长、《文化报》主编等职务。就在这时,发生了《文化报》与《生活报》论争事件。当时中共中央东北局作出的“关于萧军问题的决定”确认了对萧军的政治迫害。从此萧军便被排斥出文艺界,被湮没了整整三十年。
萧军在极端困难的逆境中写出《五月的矿山》、《吴越春秋史话》以及《第三代》最后部分等大量作品。即使在十年动乱的年月里,他身陷囹圄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写出了大量的诗词,近年来又有《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近作》等重要著作问世。
萧军解放后所写的这些作品,不但思想更见深沉,艺术上也是精益求精。近年来,萧军还出版了《萧军近作》、《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等著作。这些作品不但保存了宝贵的文学史料,而且是非常优美的散文艺术珍品。特别是后两部作品,名为“注释”,其实是别具一格的艺术品。
粉碎“四人帮”后,党为萧军同志彻底平反,恢复名誉,重新作了符合历史事实的公正的结论,充分肯定了他“早年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并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宣传抗日救亡,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政策和独裁统治”的历史功绩,撤消了1948年东北局“萧军关于问题的决定”,推倒了“四人帮”给萧军强加的各种诬陷之词,称赞“萧军同志拥护中国***,拥护社会主义,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革命作家。
http://wwwtop188com/archive/mingren/mingrendanganphpnum=1857
能。
有一些男生,因为是初次和女生谈恋爱,所以其实对很多事情都没有一个概念,不知道应该怎么对自己的女朋友才是好的。所以这个时候,通常都需要女生来做出引导,让自己的男朋友明白什么事情是应该做的。
先明确一点,他是否真的对你贴心。如果是,他可能没有过节的习惯,所以他觉得你也是。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跟他说过节你想要礼物或者约会之类的;如果不是,那就是不在乎。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符分切,音汾。说文墓也。礼·檀弓古者墓而不坟。注土之高者曰坟。衡山志楚灵王之世,衡山崩,而祝融之坟坏,中有营丘九头图。张衡·思赋赌有黎之圮坟。注有黎,祝融也。 又水涯曰坟,大防也,所以扞水。诗传辛受无道,商人慕文王而归之,赋汝坟。 又白虎通三坟,分也。论三才之分,天地人之始也。孔安国·尚书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左传·昭十三年左史倚相,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又大也。周礼·秋官司烜氏共坟烛。 又与羵同。鲁语土之怪曰坟羊。 又广韵正韵房吻切集韵韵会父吻切,音愤。土膏肥也。书·禹贡白坟,黑坟,赤埴坟。见土字注。 又集韵部本切,音笨。土沸起也。左传·僖四年公祭地,地坟。
考证:〔周礼·春官司烜氏共坟烛。〕 谨照原书春官改秋官。
说文解字
墓也。从土贲声。符分切〖注〗,古文。
《汉语大词典》
坟1 [fén ㄈㄣˊ]
[《广韵》符分切,平文,奉。]
亦作“ 坆2 ”。“ 坟1 ”的繁体字。亦作“ 隫1 ”。
⒈堤岸;水边高地。《诗·周南·汝坟》:“遵彼 汝 坟,伐其条枚。”孔颖达疏:“坟,大防。”《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朱熹集注:“水中高者曰坟,《诗》‘ 汝 坟’是也。” 南朝 宋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2墓之封土隆起者。后泛指坟墓。《礼记·檀弓上》:“古者墓而不坟。”郑玄注:“墓,谓兆域,今之封茔也。古,谓 殷 时也。土之高者曰坟。” 唐 温庭筠 《过陈琳墓》诗:“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元赵孟頫《岳鄂王墓》诗:“ 鄂王 坟下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沈从文《从文自传·我的家庭》:“我四五岁时,还曾回到 黄罗集 乡下去那个坟前磕过头。”3筑坟。唐 韩愈 《故贝州司法参军李君墓志铭》:“圹於丁巳,坟於九月辛酉,窆於丁卯。”4大。参见“坟烛”、“坟首”、“坟仓”。5顺从貌。《管子·君臣下》:“治斧钺者不敢让刑,治轩冕者不敢让赏,坟然若一父之子,若一家之实,义礼明也。”戴望注:“坟,顺貌。或刑赏之,莫敢违逆。若子之从父,家之从长。如此者,礼义明故也。”6划分。《楚辞·天问》:“洪泉极深,何以窴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王夫之通释:“洪泉,洪水。窴,与填通,塞也。九则,九州田赋九等之式。坟,分也。言 禹 平水土,定则壤,用何道也,顺其理而已。”7三坟的简称。亦以泛称古代的典籍。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之一:“显允陆生,於今尠俦。振鳞南海,濯翼清流。婆娑翰林,容与《坟》《丘》。” 清 王韬 《〈蘅花馆诗录〉自序》:“余足不出里巷,目不覩邱坟,所与交接者,又绝少当今通人名士,方弇鄙自愧,何敢言诗?”8姓。见《新编千家姓·习惯用姓》。
坟2 [fèn ㄈㄣˋ]
[《广韵》房吻切,上吻,奉。]
“ 坟2 ”的繁体字。
⒈土质肥沃。《书·禹贡》:“厥土黑坟。”陆德明释文引马融云:“有膏肥也。” 晋 潘岳 《藉田赋》:“沃野坟腴,膏壤平砥。” 清戴名世《记红苗事》:“沃土黑坟,种粳稻绝美,馀惟种黍稷麻菽。”2高起。《国语·晋语二》:“公至,召申公献。公祭之地,地坟。”韦昭注:“坟,起也。” 宋苏轼《东坡志林·先夫人不许发藏》:“其後某官於 岐 下,所居大柳下,雪方尺不积;雪晴,地坟起数寸。” 鲁迅 《坟·人之历史》:“特动植之遭开辟,非止一回,每开辟前,必有大变,水转成陆,海坟为山。”
坟土指墓葬。《後汉书·明帝纪》:“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於坟土。”
坟山1用做坟地的山。泛指坟地。《儒林外史》第九回:“小的老子看着坟山,着实兴旺,门口又置了几块田地。”《花月痕》第五一回:“昨宿坟山,老伯讳讳垂诲,促令进城。”周立波《禾场上》:“做坟山的地可以留下,不必入社。”2高大的坟头。3坟墓后的土围子。也叫坟山子。
坟井谓家乡,故土。唐沈亚之《省试策三道·第三问》:“失其产者,吏督其不奉而赋岁以重,是以割姻爱弃坟井,亡之他郡而不顾,亡者之赋又均焉。”
坟田旧时私人用作埋葬死者的田地。茅盾《手的故事》:“八少爷,又下乡了么?坟田查得差不多了罢?”洪深《香稻米》第二幕:“什么债欠得多,利钱背得重,种的不过是三亩半人家的坟田,要自己完钱粮,还要每亩出四块钱的佃租!”
坟史指典籍史书。《魏书·裴延儁传》:“涉猎坟史,颇有才笔。”《新唐书·文艺传中·刘宪》:“时玄宗在东宫,雅意坟史。” 宋陆游《贺黄枢密启》:“加之博极坟史,得兴亡治乱之由;综练典章,识沿革始终之际。”
坟丘三坟、九丘的并称。亦泛指古代典籍。汉 应瑒 《文质论》:“览坟丘於皇代,建不刊之洪制。”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之一:“振鳞南海,濯翼清流。婆娑翰林,容与坟丘。”
坟包坟墓;坟堆。沙汀《堰沟边》:“一个身材高大,拖着两片沙白胡子的老人,从另一条路上叫住了他;接着横过一片麦地走来,蹲在路边一个坟包上面。”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九章:“下面就是密密麻麻的地堡,象乱坟包似地一时看不出头绪。”
坟寺古代大臣墓地上的用以祭祀死者的建筑物。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公既登政路,法当得坟寺。”《宋史·徽宗纪二》:“甲寅,诏夺 元佑 辅臣坟寺。”
坟地埋葬死人的地方;坟墓所在地。《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蒯公 的公子 蒯敬共 与豪户 查 家争坟地疆界,嚷骂了一场。”《新华月报》1950年第3期:“没收地主土地及征收富农出租土地时,坟地及坟地上之树木一律保护不动。”
坟兆坟墓之间的界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但见坟兆万接,迷目榛荒,鬼火狐鸣,骇人心目。”
坟羊古谓土中所生之怪。《史记·孔子世家》:“ 丘 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坟羊。”裴駰集解引唐固曰:“坟羊,雌雄未成者也。” 汉 张衡 《思玄赋》:“经重阴乎寂寞兮,愍坟羊之潜深。”
坟花古代祭祀帝王陵园寝庙用的纸花。用纸钱扎成,加以装饰彩绘。又称宝花。《清会典·礼部·祠祭清吏司》:“清明祭埽,不得插用坟花。”
坟丘坟墓。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二折:“哥哥若不到时,我灵车不动,不入坟丘。” 李冰 《你和我们生活在一起》诗:“如今你的坟丘象路碑一样屹立在这里,指引千万女孩向那幸福走去。”
坟典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书>;序》:“讨论坟典。”《隶释·汉太尉刘宽碑》:“幼与同好镌坟典於第庐。”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先生既穷观坟典,又兼综奇秘。”《新唐书·薛元超传》:“惟殿下罢驰射之劳,留情坟典,岂不美欤!” 宋 苏轼 《求婚启》:“禀粹德门,教成家庙。中郎坟典之付,岂在他人?”章炳麟《再与刘光汉书》:“自顷輈张,退息坟典,匈怀相契,独有黄生。”
坟封坟上的封土;坟墓。《後汉书·独行传·范冉》:“坟封高下,令足自隐。”
坟埏墓道。《汉武故事》:“葬 茂陵 ,芳香之气异常,积于坟埏之间,如大雾。”
坟衍指水边和低下平坦的土地。《周礼·夏官·邍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邍隰之名。”贾公彦疏:“水涯曰坟,下平曰衍。” 汉 王粲 《登楼赋》:“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文选·潘岳<;射雉赋>;》:“巡丘陵以经略兮,画坟衍而分畿。”李善注:“言周行丘陵,因其坟衍,以为疆界,分而护之,不相侵越也。”
坟首大头。《诗·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毛 传:“坟,大也。” 朱熹 集传:“羊瘠则首大也。”一说,“坟”当读羒羊之“羒”,即雌羊。参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坟院犹坟园。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消不的你请我坟院裏坐一坐,教你祖宗都得生天。”
坟素泛指古代典籍。《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敷陈坟素,坐而论道。” 晋 潘岳 《闲居赋》:“傲坟素之场圃,步先哲之高衢。”《南齐书·高帝纪上》:“自 轩黄 以降,坟素所纪,略可言者,莫崇乎 尧 舜。”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引》:“夫以霸闰之朝,草莽之士,犹或拮据坟素,忝窃雌黄。”
坟2起凸起,高起。《书·禹贡》“厥土黑坟” 孔 传:“色黑而坟起。” 宋苏辙《息壤》诗:“江上寒沙薄如席,一夕坟起成高邱。” 清赵翼《疽发于背医来以刀割治作诗志痛》:“初谓癣疥不足忧,旋复坟起如赘疣。”叶圣陶《欢迎》:“搬运行李货物的工人,露出他们筋肉坟起的手腕,推着小铁轮的车子,象机器一般地向月台走来。”
坟索三坟八索的并称。亦泛指古代典籍。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穷览坟索,著述粲然,可谓立言矣。”《周书·庾信传论》:“若乃坟索所纪,莫得而云,《典》《暮》以降,遗风可述。” 唐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日既不暇给,坟索何由专。”
坟仓大粮仓。《韩非子·八奸》:“其於德施也,纵禁财,发坟仓。”
坟记古代的典籍和记载。《後汉书·方术传序》:“若夫阴阳推步之学,往往见於坟记矣。”
坟冢亦作“ 坟冢 ”。
坟墓。後蜀何光远《鉴诫录·鬼传书》:“ 蜀 人呼老弱为波,坟冢为块。”《三国演义》第六回:“﹝董卓﹞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寳。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刘大白《泪痕之群》诗:“掘好了坟冢,把思想埋葬了,但是她一瞬间就破冢而再生了。”
坟陵1帝王的陵墓。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又梁孝王先帝母 昆 ,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 惠公 孝公 ,并是 穆公 之後,继世之君矣,子孙无由起宫於祖宗之坟陵矣。” 宋孔平仲《续世说·直谏》:“惟陛下思之,将何圣颜以见 唐 家宗庙?将何诰命以谒大帝坟陵?”2代指祖先。《北齐书·任城王湝传》:“下官 神武帝 子,兄弟十五人,幸而独存,逢宗社颠覆,今日得死,无愧坟陵。”《周书·齐炀王宪传》:“今日得死,无愧坟陵。”
坟堆犹坟墓。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七章:“到清明节的一天,平原上所有的坟堆,就都插了白纸钱了。”
坟圈坟地,墓园。《红楼梦》第四二回:“妞妞儿只怕不大进园了。比不得我们的孩子,一会走,那个坟圈子裏不跑去?” 孙盛才 《抗粮》:“打村前的柳树林,可以通向村后的坟圈。”
坟庵设于墓地的庙庵。唐吴融《冤债志·庵僧化蕈》:“徽州城外三里, 汪朝议 家祖父坟庵在焉。绍兴间招僧惠洪住持。” 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 唐 末,一山寺有僧卧病久,因自题其户……适有部使者经从过寺中,见其题,因询其详,恻然怜之,邀归坟庵,疗治之。”
坟场墓地。田间《我的歌》:“看红色的宫墙上,革命者的坟场上,一位革命的女神,高举她的红旗。”
坟策指典籍。《後汉书·儒林传序》:“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
坟腴肥沃的土地。晋 潘岳 《藉田赋》:“沃野坟腴,膏壤平砥。”
坟冢见“ 坟冢 ”。
坟墓1古时称墓之封土成丘者为坟,平者为墓;对称有别,合称相通。后指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坟头。常特指祖坟。《周礼·地官·大司徒》:“安万民,一曰媺宫室,二曰族坟墓。”《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南史·虞寄传》:“且兵革已後,人皆厌乱,其孰能弃坟墓,捐妻子,出万死不顾之计,从将军於白刃之间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你看筑起铁路来,坟墓也要迁让呢,何况祠堂!”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十一章:“杨雪的坟墓就在 松风里 的南山上。”2古星名。属危宿,共四星。《星经》:“坟墓四星,在危下。”《隋书·天文志中》:“虚南二星曰哭,哭东二星曰泣,泣、哭皆近坟墓。”
坟碑墓碑。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九场:“要是我有不测长和短,就在那胡桥镇上立坟碑。”
坟园陵园;墓地。《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二十年前时,你爷去掘一家坟园,揭开棺材盖,屍首觑着你爷笑起来。”田间《在高山旁》诗:“烈士的坟园上,红花已经开放。” 沙汀 《烦恼》:“ 刘久发 叹息着,顺下锄头在坟园拜台上坐下来。”
坟茔坟墓;坟地。《後汉书·窦融传》:“诏右扶风修理 融 父坟茔,祠以太牢。” 晋 潘岳 《西征赋》:“眷 巩 洛 而掩涕,思缠緜於坟茔。”《宋书·王弘传》:“朕薄巡都外,瞻览坟茔,永言想慨,良深于怀。” 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如今好了,也是我老汉同些村中父老,检骨殡殓,起了一座大大的坟茔,好不体面。”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三:“去看看我们 裙子 的坟茔,就在北门外。”
坟窠墓穴。清洪升《长生殿·冥追》:“将肉质护泉窝,教魂魄守坟窠。”
坟台坟前用以供放祭品之台。郭沫若《虎符》第三幕:“那坟台上有一把锄头,请你把它掩藏起来。”
坟墩方言。坟头。戴沛霖 陶瑞 《向往》三十:“ 小莲 拖着沉重的双脚,向一丘长满荒草的坟墩走去。”
坟坛坟前的祭坛。宋洪迈《容斋三笔·土木偶人》:“ 赵德甫 作《金石录》,其跋 汉 居摄 坟坛二刻石云:‘其一 上谷 府卿坟坛,其一 祝其 卿坟坛。曰坟坛者,古未有土木像,故为坛以祀之。两汉时皆如此。’”俞樾《茶香室三钞·桃俊》引 南朝 梁陶弘景《真诰》“ 桃俊 字 翁仲 ”自注:“今冢在 钱唐 临平 ,坟坛历然。” 鲁迅 《集外集·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坟坛冷落将军 岳 ,梅鹤凄凉处士 林。”
坟头埋葬死人之后在地面上筑起的土堆,也有用砖石砌的。《水浒传》第三二回:“大路上有一乘轿子,七八个人跟着,挑着两个盒子,去坟头化纸。”《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将来我撒手一走之後,叫我们姑爷,在我坟头裏,给我立起一个小小的石头碣子来。”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二章:“一直闹到晌午大错,才将死鹰送到墓地埋了。据说,比庄稼人的坟头大好几倍。”
坟烛大烛。《周礼·秋官·司烜氏》:“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 郑玄 注:“故书坟为蕡。郑司农云:蕡烛,麻烛也。玄 谓:坟,大也。树於门外曰大烛,於门内曰庭燎,皆所以照众为明。”
坟垒坟墓。唐元稹《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前年孟亡,今年仲死,抚视遗孤,瞻望坟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赵城虎》:“坟垒方成,虎骤奔来,宾客尽逃。”
坟陇1坟墓。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谷水》:“其泽野负源夹郭,多坟陇焉。” 明梁辰鱼《浣纱记·吴刎》:“ 吴王 既死,当高其坟陇,多其封树,以国君之礼葬於 秦 馀杭山 之下。” 清 姚梅柏 《双头牡丹灯记》:“伏念某杀青为骨,染素成胎,坟陇埋藏,是谁作俑而用面目?”2指祖坟。《周书·柳霞传论》:“ 柳霞 立身之道,进退有节。观其眷恋坟陇,其孝可移于朝廷。”
坟垆高起的黑色硬土。《书·禹贡》:“厥土惟壤,下土坟垆。” 孔颖达 疏:“垆,音卢,《说文》黑刚土也。”《史记·夏本纪》:“荆河惟 豫州 :伊 、 雒 、 瀍 、 涧 既入于 河 , 荥播 既都,道 荷泽 ,被 明都。其土壤,下土坟垆。” 明唐顺之《<;江阴县新志>;序》:“夫其田赋高下之异等,坟垆黎赤之异壤,九镇九泽之异名,而五戎八蛮之异服,其列而载之可也。”
坟壠见“坟垄”。
坟垄亦作“坟陇”。
坟墓。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陵》:“陵有天性自然者,今王公坟垄各称陵也。” 晋陶潜《搜神後记》卷二:“ 蜀 贼纵暴,焚烧邑屋,发掘坟壠,民人迸窜。” 宋 苏辙 《石鼓》诗:“ 宣王 没後坟壠平, 秦 野苍茫不知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坟壠湮没,莫可辨识。”
坟壤坟地。清刘大櫆《游大慧寺记》:“寺之西,坟壤纍纍,而石人石兽,巍然夹侍于前,大抵 雄 族亲之冢也。”
坟2壤肥沃的土壤。《周礼·地官·草人》:“凡粪种,騂刚用牛,赤缇用羊,坟壤用糜。” 清黄景仁《泗州喜洪大从姑孰来》诗:“推窗纳 扬 徐 ,披图验坟壤。”
坟飘方言。上坟时挂在坟头的一种纸钱。沙汀 《淘金记》十四:“一天上午,寡妇去买丝线,手上拿了几帖坟飘,因为过几天就是冬至节了。”
坟籍古代典籍。《後汉书·郭太传》:“﹝ 郭太 ﹞就 成臯 屈伯彦 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新唐书·褚亮传》:“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坟籍之始,肇自 羲 黄 ,盛於 周 汉 ,衍于 梁 晋 ,极于 隋 唐。” 章炳麟 《文学说例》:“两 宋 以降,斯道渐普,然有所述作,犹号曰古文辞,其称谓不能无取於坟籍。”
曹操回寨,原来被魏
延射中人中,射断两颗门牙。他这才想起杨修的见解正确,就收尸厚葬,传令退兵。他坐上
毡车,刚出营,两边山上火起,马超领兵追杀。曹兵日夜不停,直奔到京兆,方才放心。
刘备命刘封、孟达、王平等攻上庸诸郡,守将申耽等都开城投降。众将见已拥有东西二川
,想拥戴刘备称帝,齐来找孔明。孔明领着法正等人见刘备,劝他登皇帝位,名正言顺地讨
伐曹操。刘备大惊,反驳说:“我是臣子,若即帝位,就是造反了。”孔明劝道:“天下分
崩,群雄并起,有德有才的人归附主公,都想建立功名。主公避这种嫌疑,只怕失去众人的
心。”刘备坚决不肯称帝,孔明就退了一步,让刘备称汉中王。刘备认为没有天子的诏书,
称王也不对。张飞大叫:“姓曹的还称王呢,哥哥是汉室宗亲,为什么不能称帝”孔明再
劝,让刘备先称王,再奏明天子。刘备推辞不过,只好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登坛称汉中王,
立刘禅为世子。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诸葛亮为军师,总理国家大事。封关、张、
赵、马、黄为五虎将,魏延为汉中太守。其余文武官员各依功劳封赏。然后,他修表章送上
许昌,呈交献帝。
曹操得知,气得大骂:“织席的小子也敢称王,我发誓要消灭他!”当即传令,起全国兵
马去跟刘备决一雌雄。司马懿献计,让曹操派人去东吴,说孙权攻打荆州。刘备必救荆州,
魏王可乘机发兵取两川。曹操依计,就让满宠为使者,赶往东吴。满宠见了孙权,呈上曹操
的书信,让孙权打荆州,曹操取两川,打败刘备,两家平分土地。孙权让满宠去馆舍歇息,
让众谋士献计。顾雍提议,一面答应曹操,一面派人去荆州,侦探关羽的动静。诸葛瑾说:
“云长自到荆州,刘备为他娶了妻子,生了一子一女。我去为主公的世子向他女儿求婚,他
答应了,我们就和刘备联合抗曹,他不答应,我们就和曹操联合击刘。”孙权先送满宠回许
昌,然后派诸葛瑾去荆州。诸葛瑾见到关公,说是代孙权的儿子向关公的女儿求婚。关公
大怒,骂:“我的虎女怎能配他的狗儿子不看你弟弟的面子,我一刀杀了你!”命左右把
他赶走。诸葛瑾见到孙权,一五一十地说了。孙权大怒,说:“太无礼了!”就要进攻荆州
。步骘说:“曹操让我们进攻荆州,是想嫁祸于我们。主公可派人去许昌,让曹操派曹仁先
攻荆州,关羽必取樊城,主公可乘机取荆州。”孙权派使者到许昌,曹操就派满宠为参谋
,前往樊城助曹仁动兵,一面让东吴水路出兵。
刘备得知此事,请教孔明,孔明让派人给关公送封赏,命令他取樊城,敌军胆寒,攻势自
然瓦解。刘备就派前部司马费诗为使,前往荆州。关公问:“汉中王封我什么爵位”费诗
说:“五虎大将第一位。”“都有谁”“关、张、赵、马、黄。”关公动了怒,说:“张
飞是我弟弟,马超出身名门,赵云跟我哥哥多年,也是我弟弟。黄忠这老家伙算什么,敢跟
我平起平坐”费诗劝:“当年萧何、曹参跟汉高祖同时起义,不曾封王,而韩信是从楚霸
王那里投奔来的,却封了王,萧、曹并不抱怨。汉中王虽封五虎将,但他和将军有结拜之情
,他就是你,你就是他,怎与别人相同请将军不要计较。”关公这才接受了封号。他派傅
士仁、糜芳为先锋,先领兵驻扎城外。当夜二更,城外营中火起。却是傅、糜二人饮酒,不
小心失了火,引着火yao。关公忙领兵救火,到四更才救灭。他把傅、糜叫回城,说:“我让
你们当先锋,还没出兵,你们就烧毁军器粮草,火yao炸死自己人,要你们有什么用”喝令
杀头。费诗忙劝下来,关公命令各打四十棍,摘去先锋印,让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
临走时说:“我回来再有过错,二罪同罚!”关公改命廖化为先锋,关平为副将,自领中军
,马良、伊籍为参军,一同出发。胡班来投荆州,关公让他跟费诗同去成都受封。
关公祭了帅旗,发兵直奔襄阳。曹仁听说关公兵到,想坚守不战。副将翟元却认为关公是
来送死,不听满宠的劝,要出兵迎敌。曹仁就听了他的,让满宠守樊城,领兵迎敌。关公派
廖化、关平出战,兵败二十里。第二天,关公又败二十里。曹仁正追廖化、关平,忽听后面
战鼓震天,慌忙回军,却被关公拦住去路。曹仁不敢交战,抄小路奔回襄阳,夏侯存被关公
一刀砍死,翟元也被关平砍死。关公趁势掩杀,曹兵大半淹死襄江,曹仁只好退守樊城。关
公得了襄阳,随军司马王甫说:“将军虽攻下襄阳,但吕蒙屯兵陆口,不可不防。”关公说
:“你可到江边,每隔二三十里,选择高地,修筑烽火台,每台派五十人看守。吴兵若渡江
,
夜间放火,白天放烟,我就亲自攻击他们。”王甫说:“恐怕糜芳、傅士仁不会尽心竭力。
”
关公并不在意,说:“我已派潘璇守荆州。”王甫说:“不如改派赵累好。”关公说:“赵
累在军前掌管钱粮,也是重要差使。你就修烽火台去吧。”关公就让关平准备船,要渡襄江
攻打樊城。
曹仁退守樊城,见关公准备攻打,满宠说:“只能坚守。”部将吕常说:“我愿领兵数千
,趁关羽正渡江时攻击他,正合兵法。”曹仁就给他两千人马。吕常来到渡口,关公已过了
江,横刀出马。曹兵一见,先吓掉魂,掉头就逃,吕常禁止不住。关公追杀过来,曹兵折了
大半。曹仁忙派人连夜到许昌求救兵。曹操就封于禁为征南将军,庞德为先锋。发七路人马
,前往樊城。两名领军将校,一名董衡,一名董超,参见于禁,说:“庞德是马超的老部下
,现在马超在西川为五虎上将,他哥哥庞柔也在刘备那里当官,让他打先锋是泼油救火。”
于禁忙去告诉曹操,曹操就免去庞德的先锋。庞德脱了帽子,把头磕出血来,说:“我虽是
马超的老部下,但现在各为其主。我杀了我嫂子,早和哥哥断了亲情。如今我在大王部下,
感恩戴德,怎会有外心”曹操挽起庞德,安慰一番。庞德回家,找木匠做了一口棺材,摆
在堂上,向亲戚朋友说:“我去樊城跟关公决死战。这口棺材里不是装他就是装我,绝不空
回!”贾诩听说,对曹操说:“庞德这样做,让我很忧虑。”曹操就派人向庞德传令:“
关羽智勇双全,不可轻敌。”庞德却说:“我要把关羽三十年的名望扫光!”于禁说:“魏
王的话不可不听。”
关公听说于禁来救樊城,庞德抬棺来决死战,不由大怒,说:“天下英雄听到我关某的名
字,无不畏惧佩服,这小子竟敢藐视我,我要亲手杀死他!”关平愿代父去斩庞德。关公就
让关平出马。关平与庞德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败。关公大怒,让廖化去攻樊城,亲自去战
庞德。二人大战一百多回合,越打越有精神。魏军怕庞德有失,忙鸣金收兵。关平怕父亲年
老,也鸣金收兵。庞德回营称赞:“都说关公英雄,今天我才相信。”于禁来到,让庞德暂
避关公的锋芒,庞德不肯,于禁也没办法。关公回寨,关平劝:“父亲纵然杀了他,也不过
是西羌的一个小卒,父亲若有意外,怕辜负伯父的重托。”关公说:“不杀了他,难出我胸
中的怨气,不必多说了!”次日,关公再战庞德,斗有五十余回合,庞德回马就走。关公边
赶边骂:“我能怕你施拖刀计”庞德却一箭射来,正中关公左臂。关平杀出,救回关公。
庞德要赶,于禁却妒忌他立功,鸣金收兵。庞德功败垂成,悔恨不已。
关公回营,见箭伤不深,敷上药,咬牙切齿地说:“我誓报这一箭之仇!”众将劝他歇息
几天,再去战庞德。第二天,庞德挑战,关平把住关隘,不让报告关公。庞德挑战十多天,
无人出战。庞德建议趁关公箭伤未好,用大军冲寨。于禁只怕他成功,就是不答应。把七
军移过山口,离樊城十里下寨,让庞德屯兵谷后,不能进兵。关公伤好,派人打听,于禁的
营寨下在罩口川,不由大喜,说:“鱼入罩中,就没有命了!”当时正值八月,下了几天大
雨,关公就让部下准备船筏。关平不知用处,关公说:“襄江水涨,于禁屯兵洼地。待水再
涨,我们就放水淹他。”督将成何见连日大雨,对于禁说:“连日大雨,我军屯兵低处,关
公已把军队移到高地,准备船筏,我们应早作提防。”于禁不听,扬言再多说的杀头。成何
只好来见庞德,庞德说:“你说得很对,他不肯移兵,明天我移兵。”当天夜里,风雨更大
,庞德听见涛声,出帐一看,大水铺天盖地淹下来。七军争相逃命,淹死无数,于禁、庞德
与众将各登小山躲避。天色刚亮,关公领兵乘船杀来。于禁见四下无路,投降关公。庞德与
二董、成何领几百人立在堤上,沉着抵抗。关公让放箭,射死魏军大半。二董要投降,被庞
德杀死。成何被关公射死。庞德夺一条小船,想逃往樊城,周仓撑大筏赶来,撞翻小船,生
擒庞德。关公升帐,刀斧手先押上于禁,于禁叩头求饶,关公命人把他押送荆州大牢。庞德
被押上来,关公劝他投降,他破口大骂,关公命令把他斩首,安葬了他的尸体。关公乘水未
退,再来攻樊城。曹仁见水势浩大,城墙渐渐泡塌,就想乘船逃命。满宠说:“不可!水势
虽大,不几天就会退去。将军若放弃樊城,黄河以南都要丢失了!”曹仁决心守城,让军民
搬砖抬土,修复城墙。只十多天,大水退去。关公的儿子关兴来军前探望父亲,关公就将各
官的功劳开列,让关兴奏明刘备,进行封赏。关兴辞别父亲,回成都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