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公元六八五年――公元七六二年),是一位毁举兼加的人物。平心而论,他在唐代还不能算做错聩元能的人物。公元七一○年,二十六岁的李隆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息了韦后之乱,扶助自己的父亲睿宗李旦登基,使自己成为皇储,从而在通向皇帝宝座的道路上稳步前进。两年后,在保留太上皇某些权力的情况下,李隆基登上皇帝宝座,接管权力。公元七一三年,又以极其果断的行动,消除了太平公主政治集团的隐患,既巩固了自己得到的权力,又迫使父亲交出了全部权力。这两次行动虽然以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形式呈现出来的但它的意义却令人瞩目:初唐的安定局面能够保持并发展,形成后为的开元盛世,是和李隆基的努力分不开的。纵观初唐的历史,继太宗的是武则天,继武则天的李隆基。因此,李隆基即位前后的两次斗争,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
李隆基完全掌握皇帝大柄之后,选择了一些出身寒族的人担任重要职务,任命了几位德才兼备近宰相,国家的政治局面安定,生产继续发展,出现了李唐王朝建立以来,也是中国防大学地 阶级执政以来的最好局面。开元后期,他在政策上逐渐改变了方向:重兵驻守边陲,意在图示边而放松中原的防务,失去了居安思危的信念:防备大臣连结形成政治势力而过分放纵文臣与文臣、文臣与武将、武将与武将之间的矛盾,致使统治集团内部人人自危,互相戒备;挥霍过度,赏赐过厚,不知节用储财,致使国库空虚而无法应急;对各种势力失去控制,又丧失了必不可少的警惕性。安禄山、史思明以范阳之兵直捣长安,决不是偶然的现象。“安史之乱”发生后,李隆基仓皇出逃四川,唐王朝从此江河日下,李隆基的封禅泰山,却是处在开元盛世的高潮之中。
开元十二年(公元七二四年)末,悲崔、原乾曜、张说等大臣先后上书,请求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唐玄宗经过一番谦让,表示同意。他的《允许封禅诏》保留在《册府元龟》和《全唐文》中。他说:
自古承受天命为帝王的,何尝不想封泰山禅梁父以报答天帝的厚德,宣告自己的成功呢!夏、商、周三代之前,已经这样做了。但自魏、普以来,直至北周和隋朝,帝王举行大典的制度阙失而道理亦不为人所知,由于帝王的纲纪废驰而典章制度也受到破坏。千载岑寂,封禅之典无人承继。然而,物极必反,天帝福佑大唐,高祖、太宗二帝,承秉天书图很小。至高宗之世,恢复了封禅盛典,高宗秉受天理,登封泰山,敬祀百神,声振天地,他继承殷、周的传统,承接唐尧、夏禹的遗风。中宗皇帝恢宏美德,睿宗皇帝大道纯清有唐一代皇恩浩荡,没有不称颂的。我往年多遭灾难,禀奉先朝,忠诚地执行睿宗的旨意,最后继承皇帝大业。因此,创设九庙以表示对祖先的孝敬,祭祀天地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提倡俭朴,反奢侈,兢兢业业,不敢说和前代帝王比美,但日日谨慎,实在想遵奉祖宗的教训。至于巡行视察的大典,封祥泰山的鸿名,只觉自己道德浅薄,未敢仓促进行,至今已有十四(三)年了。现在,百谷丰收,物产丰茂,刑罚不用,礼义大兴,国家和睦团结,风气良好。边远少数民族和周围国家,四面八方异服殊音民族,派来的携带翻译随员的使者和首领,每月每日都有到达朝廷的;奇兽珍禽,甘露清泉,各色各样的祥瑞征兆,每是每晚都出现在林苑之中。王公大臣尽忠心于宫廷;儒生博士,献宏文巨著于朝外,没有不认为神灵和我们意合,黎民百姓和我们心同的。这都是列位圣祖贤考遗留下来的恩德所致。所以,我能够蒙受皇天的保佑,依靠祖宗的洪福,以一介渺小之身而特享帝王大位,我要接受诸位的建议,来发扬光大封禅泰山的传统,显耀我高祖皇帝的宏图,继续我太宗皇帝的伟业。高祖、太宗永受祭祀,我永远感戴他们的深恩。可于开元十三年十一月十日,遵照封禅的惯例,去泰山举行大典。有关部门和公卿大臣儒生博士,要详细制定典礼仪式,进行准备。但不应过分劳役人民,务必厉行节约,以合我意。所拟定的封禅礼仪条文、调集军队随从护卫诸事,皆应逐一向我报告。特此通告远近臣民知晓。
这篇文告并没有提出新鲜的思想。文中的厉行节约和唐率宗到泰山过程中的实导情况也差别甚大。据记载,唐率宗庞大的仪仗队伍中的马队,就以一种颜色的马千匹为一个方阵,“远望之如云锦”,由此可以想见骑从之盛状。
由于李隆基的指示,他的大臣张说、徐坚等积极主诗封禅礼仪条款的拟制,考功员外郎赵冬曦、太学博士、太学博士侯行果、四门助教施敬本等参与起草和讲座不过,封建统治者重视的仪礼制度,无非是祭祀坛多长、多宽、多高,名垒几个台阶,无非是什么时候烧火,什么时候下跪。什么时候掩埋玉牒,以及祭神时是否要洗手之类的问题。这些总是既繁琐又枯燥无味,连唐玄宗看起来也头疼,他决定“方便从事”。
唐玄宗李隆基集团为上泰山做的一另一项准备工作是考虑封禅期间的国家安全。开元之世,北方的突厥族仍然是不安定因素。所以东封泰山之前,张说想在北方边境增加军队,以防备突厥。兵部郎中悲哀光庭却认为,封禅祭天,显示成功,忽然征发大军,有点名与实不相符。张说的理由是,突劂族虽然请和,但他们向来不守信义,而且现任首领小杀很有权术,善于驾双手下官员,文臣有智谋,武将骁勇善战,如果他们利用东封泰山的机会举兵内侵,仓促之间,无法对付。于是,裴光庭建议、派使者出使突劂,请小杀派大臣随从玄宗东封泰山,这样一来,小杀不敢不从,也不敢轻举妄动。张说接受裴光庭的建议,派中书省属官袁振出使突劂。小杀见袁振后,提出请求与唐公主结为婚姻,说:“吐蕃人并不好,唐朝却与他们结婚姻;奚人和契丹人原是我突劂人的家权,你们唐朝廷也把公主嫁给他们。而我们突劂人前后多次请求与唐公主结为婚姻,唐文朝总不同意,这是为什么呢?”袁振问答说:“你是可汗,与唐朝的皇帝是父子相称。父子两辈怎能结姻亲呢?”小杀对袁振的回答不满意,说:“吐蕃、契丹也是唐王朝赐姓,却能和唐公主结婚。依照这个先例,有什么不行?况且,我听说到吐蕃、契丹去的公主都不是皇帝的亲女儿,我现在求婚,不问真假,只要有个名声。多次求请不同意,实在面子上过不去!”袁振见其意诚情奶,答应代为向后帝秦请。于是,小杀派大臣阿史德颉利发随袁振入朝进贡,并随玄宗到泰山封禅。
在做好一切准备之后,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三年十一月七日(公元七二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到达泰山进行封禅大典。
据《旧唐书》记载,玄宗李隆基的车驾到泰山西侧时,忽然东北风大作,从中午到晚上乱个不停。随从官员们住的帐莫被吹裂,支撑帐篷的柱子被吹折,官员们大惊小怪,十分恐慌。张说出来告诉大家说,不要惊恐失措,这是海神来迎接皇上封禅。等到达泰山之下,天气晴和,一线风也没有。但到玄宗斋戒的晚上;又狂风袭人,寒气彻骨。玄宗停止饮食,肃立夜露之下,直至夜半。他虔诚地祷告上苍:“如果是我本人有罪过,请上天惩罚我本人。如果其他随从人员没有福分参加山上的封禅,亦请求降罪于我。随从的兵士和骑乘的马匹委实受不了寒风袭击,请停风寒。”玄宗祷告之后,果然风停,山间的气温随之转暖。玄宗登山之日,从山下一直到山顶的祭坛,一路上都有士兵设岗,他们组成一条“人”的传话线,负责传呼时间辰刻,传递皇帝及大臣的命令,只需一会儿功夫就能到达。夜间,山道上沿途燃火,一堆堆火光相连,从山下望去,仿佛是星星从地上一直串连到天上。这一天泰山上热闹极了:山上天气晴和,微风南来,歌吹之声不绝于而,丝竹之响飘向天外。
李隆基登山是十一月十七日。这一天早晨,他乘马从泰山南麓循山谷登山。原先决定三次祭祀礼活动,两次在山下,一次在山上。但是,礼官学士贺知章认为,皇天上帝,应属君位;五方时帝,应属臣位;虽然所祭的神都带一个帝字,实际上它们的地位并不相等。玄宗是皇帝,按礼应祭祀天帝,而礼成于“三”,因此,三次祭天的活动,都应该在山顶上进行。山下的祭五神时,应由大臣主持进行。玄宗同意,说贺知章的想法和他本的想法一致。这是唐玄宗封禅泰山在礼仪上的一项改革。
唐康宗问贺知章:“前代帝王封禅泰山的玉牒文(按:刻在玉石片上的祈祷文章)为会么秘而不宣呢。”贺知章回答说:“玉牒文是封禅的人向神灵说明自己的意愿的。前代到泰山来封禅的帝王,有的想请求长生不老,有的想请求成为仙人,这类事自然微茫隐秘,因此,后世人都不知晓。”玄宗说:“我这回来泰山,目的是为天下的老百姓求福,本人没有隐秘的请求,所以,应该将玉牒文出示给诸位大臣看,使他们了解我的本意。”唐率宗的《玉牒文》意译如下:
唐代继承帝位之臣李隆基,谨昭千于皇天上帝:天助我们李姓,使人产运逢土德(古代人有循环论思想,把阴阳家的五行――金、木、水、火、土,称为五德,历代周而复始。唐代属土德。)高祖和太宗,受天帝之命而建唐朝;高宗到泰山封禅,天一兴盛;中宗继复皇位,遭受挫折。幸蒙天地佑护,赐臣忠武,平息内乱,拥戴父亲睿宗。我巷承皇位,已经十三年。承蒙天意,四海平安。谨封禅于泰山,感谢天地赐予的成功。子子孙孙享受无上的俸禄,老百姓享受天赐的幸福。
公开玉牒文、公开宣称:“为苍生祈福,更无秘请,”是唐玄宗封禅泰山的第二项改革。第一项改革说明唐玄宗李隆基在思想上和人格上都比以前封禅泰山的帝五略高一筹。
为了纪念这次封禅盛典,李隆基亲自撰写了《纪泰山铭》一文,刻山泰山山顶的崖壁上,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大观峰上的“魔崖碑”。《纪泰山铭》全文一千余字,以工整的八分书镌刻在依山而立的自然崖壁上,字体峻雄飞动,堪称杰构。全碑气象宏伟,非寻常碑刻可比。全文意译如下;
我接任帝王之位,已经十四年了,只觉得自己道德水平不高,不懂得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对皇帝之位常觉力不生任,想使天下平安亦委实难以实现。现在,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上罪于天,下获罪于地,还在这里心雄气大,象要横渡大江一样。幸蒙天皇上帝垂爱,多次给予幸远;宰相百官,同心协力于治国平天下,因而四海大同,各种典章制度能顺利执行,连年丰收,人民安乐。各级官员共同谋议,鼓动我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大家说孝莫大于新生父亲,礼莫盛于以成功告天,既然在赐的祥瑞征兆已经出现,国人的愿望又是如此的强烈,他们再向我提出封禅的请求,我多次辞谢都不被他们理解,只好放肆地和二三大臣,考查虞舜时的典籍,演绎汉代的规章制度,动员皇家六军,惊动天下人众来泰山封禅。一路上旗帜排列整齐,士兵、马匹都静寂无声,整个队伍严肃团结,恭敬有序地前进,直至泰山,堪称顺利。
《尔雅》书上说:“泰山是东岳”。《周礼》上说:“泰山是兖州的镇山。”其实,因为泰山标志万物之始,所以称之为“岱”;泰山位居五岳之首,所以又称之为“过”过去帝王承天命而改朝换代,都要启天地,陈述自己的成功,把完成的业绩记载在典籍上,同时记录自己的姓名年号。我继承先王而即帝位,也遵循这个典则,只是企图报答天帝所赐的恩惠,为天下老百姓求幸福而已,哪里敢轻视历史,和历代著名帝王相比匹呢!所以特在泰山下设祭坛,接受各方的助祭;自己只亲自在泰山上举行祭祀典礼,希望我微薄的诚心能通达神意。这也是因高山而尊崇天帝,就平而敬重神的一片诚心而已。
我于十一月十一日,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祀上帝天神,以我高祖配祭。请天上诸神,都下降受祭。第二是,设祭坛于社首山,求佑于我列祖列宗,兼祭祀地神。请在地诸神,都来受祭。
同月十三日,会见各路诸侯,上公进言说:天子上应天帝的符瑞征兆,享受天帝赐予有大福。群臣必须以首叩地来朝拜庆贺,高呼万岁。欢庆大同之际,请陈述美德以警戒。万物协调合理,天人之理畅顺,勤政利民率由总宰,这是当代的功线!万物按时生长,亿万百姓赖以生存,委派各级官吏加以管理,这也是当代的功业!有一二史弟,能够忠实奉行和睦敬爱之道,这种好风气能流播周围各国,也是当代的美德!边远异服殊音的民族,携带翻译人员前来纳贡,这是圣人才能达到的教化,如今业已实现,我还有什么企慕的呢!奇兽珍禽及各种宝物,每月每日地江集于朝廷,繁荣昌盛的宏远已经到来,我还有什么疑惑的呢!从今以后,谨慎在位,统一朝廷制度,整肃国家法纪,权衡过去的规章制度,适时补救政治上缺失,简易便人者保留,繁锁苛刻者革除。时刻想着做人的表率,就能体现苍天的典则。
啊啊!天生人民百姓,只有皇帝才能治理,如果能给天下人民以丰厚的利益,尊崇苍天的道理就算通晓了。大地能生长万物,只有皇帝才能促使它茂盛生长,如果能给天下人民以丰厚的生活养料,虔诚于大地的道理就算明白了。天地之道既明,鬼神之理也通达了。我的列祖宗或有才干,或有文德,他们灵魂在天,说:“具有美德的小孙子,来祭祀天帝;按时祭享天帝,才能承受天帝的赐福”,他们又说:“有唐王朝的后李隆基,秉承天帝新命,继承我们的旧业,永远保持皇位,子子孙孙继承皇位。”我后生小子屺敢对搞天帝的命令?只有同各位大臣同心协力安抚天下的老百姓,决心发扬前世祖宗的功德,努力革除后世出现的祸患。如有一人不努力,请万方百姓来惩罚我;如果大家一心努力到底,则请苍天察鉴我。我一定努力实行三种美德:慈爱、节俭、谦逊。慈爱,就是包容保护各种各样的的意见;节俭,能为未来人作榜样;自满的人一定招到别人损害,自谦的人一定会得到天帝的奖赏。假如真能如此实行,那么,一切规范都易于遵循,国家的基业定能长守。磨治泰山石壁,飧刻我上述言论,希望后来人能看到我说的话而了解我的心迹,象看见树梢就能知道树的根基一样。铭曰:
上天生下百姓,立帝王来治理,帝五瑷 天帝之命,就尊奉天而为天之子。朝代一个一个地过去,未来继承皇帝之们的人却无尽止,道德低下的人被来亡,道德高尚的人就兴起。赫赫威名的高祖,贤明强干的太宗,他们革除隋朝的疾风知劲草政,占有天下。天为他们张开了边界,地为他们除去疆封;人们武功赫赫,文治太平。高宗考察古制,恩惠编施,茫茫九州大地,实现了大统一。他又进行封禅大典,其功业可与帝舜、大禹相媲美,巍巍泰山,护卫我祖宗神主。中宗继续大唐国运,使旧邦复兴。睿宗圣明,天下感戴他的仁德,他贵为天子却十分谦甚,政治教化大成,却把封禅泰山的大典给了后人。缅想我后生小子,继承五位圣明的祖先而为帝王,我不敢自夸有多大的功绩,更不敢自矜有多高的道德,只是敬爷前朝的祭祀大曲,继承先帝的意愿,以自己的虔诚来感动天地,望天地赐福于天下百姓。古人封禅泰山的,有七十二君,他们有的禅亭亭山,有的禅云云山。他们的遗迹不能见到,但其名声依然在流传。我遵循有文德的祖先,发扬光大他们的勋业。方术之士常弄虚作假,儒生写的书常不足以取信,荒*的后帝企图求仙,用玉片刻祈祷文以欺神。秦始皇上泰山有风雨为灾,汉武帝上泰山典藉记载不清,都是因为他们道德还不配封禅告天,所以才遭受种种挫折。一个皇帝的道德如何,要看他的政绩,美誉佳名不能由个人的欲望来决定。我把自己的心意刻在高山崖壁上,以昭告五岳群山。
唐玄宗身为帝王,自以为承天之命,时刻想着“以美利利天下”,记挂着“以厚生生万人”,总比身居深宫大殿,却残民以逞,竭泽而渔,使人民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要好一点;身握政柄,提出“道在观政,名非从欲”的主张,总比利用权力沽名犯错误誉的统治者要强一点;李隆基自称“顾惟不德,懵于至道,任夫难任,安夫难安”,总比那些自称神人下界,天生优种的昏愚霸主稍高一筹。因此,这块刻着《纪泰山铭》的摩崖碑,巍然几立泰山之顶,还不是一件十足的古董,它多少还给后世人民提供了一点鉴别、比较、思考的材料,给人们顷怀历史,展望示来提供了一个直接的依据。
唐玄宗东封泰山时,国内各少数民族的首领和周围各友好国家的国王或使者都随从至泰山,统统参与朝觐大典,并在泰山山顶上礼部尚书苏廷页撰写的《东封朝觐颂》碑上留名。可异这位和张说在唐代被并称为“燕许大手笔”所撰写的碑刻被后世的俗夫俗子磨去,刻以“忠孝谦节”四个大字。
如前所说,唐率宗上泰山是骑马的,但唐人笔记却说是骑骡的。相传唐玄宗上泰山封禅时,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地方)曾进献白骡一头,状极奇伟。唐率宗乘白骡上山下山,下至山麓、忽报白骡死去。唐玄宗为了酬报白骡驮他上山下山的功绩,封它为“白骡将军”。今泰山红门东侧山坡上,尚有“白骡冢”的遗址。
唐玄宗封禅泰山之后,大为得意。下令给各级官员晋级。中书令张说,身为封禅主持人,自然可以利用这特殊的机会。据唐人笔记记载,张说女婿郑镒,时官九品。登封后连升四级,晋升为五品,具备了参加皇帝举行的庆祝宴会的资格。相传在宴会上唐率宗曾注意此人,声称原先并不认识。诸大臣聪慧而幽默地回答说:“此乃泰山之力也”。妙语解颐。唐玄示识以为是封禅中的功臣。后人把泰山和岳父联系在一起,称岳父为<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mso-fareast-font
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等。北朝的碑志、杂曲中,往往泛称之为“匈奴”、“鬼方”、“凶奴”、“猃狁”、“北虏”、“北狄”等。“柔然”名号始于车鹿会之自称。而“蠕蠕”之名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对柔然侮辱性的改称。北魏后期柔然又以“茹茹”作为自称或姓氏。“柔然”一词,有认为是“聪明、贤明”之意,或认为含有“礼义、法则”之义,或认为源于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草”等。
关于柔然人的来源,由于史籍记载歧异、简略,有东胡、鲜卑、匈奴、塞外杂胡诸说。如《魏书·蠕蠕传》提及蠕蠕为“东胡之苗裔”、“匈奴之裔”、“先世源由,出于大魏”;《宋书·索虏传》、《梁书·芮芮传》均认为柔然是“匈奴别种”。而《南齐书·芮芮虏传》则以为是“塞外杂胡”。此外,欧洲历史著作中有称柔然为“阿哇尔人”(Avars),认为公元5世纪中叶,居住在太平洋沿岸名叫阿哇尔的民族,因大洋雾气过重和龙蛇侵扰,向中亚迁徙,迫使Savirs等族向西奔逃。阿哇尔即是柔然。而有的学者持否定态度。或认为柔然与悦般同族。
实际上,柔然最盛时,其势遍及大漠南北,北达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到大兴安岭,与地豆于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及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使天山南路诸国服属。在柔然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了其它民族成分。根据《魏书》、《北史》及其它南北朝至隋唐有关史书记载,柔然所统辖的姓氏共有60余种,其中属于柔然的民族、部落有郁久闾氏、俟吕邻氏、尔绵氏、约突邻部、阿伏干氏、纥奚部、胏渥氏;属东胡鲜卑的有托跋氏、丘敦氏、无卢真氏、树格干氏、尉迟氏、谷浑氏、匹娄氏、勿地延氏、莫那娄氏、叱豆浑氏、库褥官氏、温盆氏、树黎氏、乌氏(乌洛侯);属于敕勒的有乙旃氏、斛律氏、副伏罗氏(部)、达簿干氏、屋引氏、他莫孤氏、奇斤氏、泣伏利氏以及东部高车等;属于匈奴余部的有拔也稽部(一说属敕勒)、贺术也骨部、乌洛兰氏;属于突厥的有阿史那氏;属于西域诸胡的有龙氏、高氏(一说为汉人)、希利垔、邢基祗罗回、侯医垔等。此外,柔然内部还有一些汉人。由上可知,柔然主要是鲜卑、敕勒、匈奴和突厥等许多民族和部落所组成。因此,东胡之裔、鲜卑一支、匈奴别种之说,亦皆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但就柔然统治者的世袭贵族而言,无疑是从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中分离出来的。柔然一个归附北魏的首领阿那瓌曾对北魏孝明帝元诩说:“臣先世源由,出于大魏。”元诩回答:“朕已具之”,以表示认可。故有的史书直称柔然可汗社为鲜卑社或河西鲜卑社。说明柔然、拓跋、秃发均有一个共同祖源,皆由鲜卑与匈奴融合而成。柔然贵族是从拓跋鲜卑中分离出来的一支。随着柔然势力在大漠南北的发展,与进入中原地区的拓跋鲜卑分道扬镳,出现的差异也越来越大。
5世纪至6世纪中游牧于蒙古高原。他们辫发左衽,居穹庐毡帐,逐水草畜牧,无文字,以刻木记事。最盛时期,势力北到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达大兴安岭,与地豆于族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达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服属了天山南路南北两道诸国。
族源与族称 柔然系东胡苗裔,与鲜卑同源。但也有记载说柔然是“匈奴之裔”、“匈奴别种”、“塞外杂胡”。传说柔然始祖名木骨闾(3世纪后半叶),是鲜卑拓跋部的奴隶。子孙采用与始祖之名声音相近的郁久闾为氏。木骨闾之子车鹿会开始拥有部众。 4世纪中叶起自称柔然。其族称,北魏太武帝改用音近而有贬义的蠕蠕;唐修《晋书·载记》称为□蠕;南朝称为芮芮;齐、周、隋史书中称茹茹,可能是后来柔然族自己采用的汉字名称。柔然等字的原义,东西方学者有种种推测,以为来源于古蒙古语的“贤明”或“法则”,阿尔泰语的 “异国人”或“艾草”等等,尚无定论。18世纪中叶以来,东西方学者长期争论拜占廷历史上的阿瓦尔人是否即被突厥灭亡后西迁的柔然族问题,近年多数学者倾向于肯定这个说法。
称□与制度 车鹿会的后裔社仑开始建立军法,以千人为军,置将一人;以百人为幢,置帅一人。作战先登有赏,懦弱退却者以石击首杀之。柔然自此强大起来,吞并高车和匈奴余种。北魏天兴五年 (402)社仑自称可 □。可□原是鲜卑族对贵人的尊称,社仑首先把它用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以后突厥、回纥、蒙古等族都沿用下来。柔然立□国以来的制度,除立军法,学习中原立法,初具规模以外,总的说来,与中原比较,其“国政 □简”。魏和平五年(464),可□予成开始用汉字建年号。 6世纪20年代,可□阿那□又仿北魏制度,建立一些官号。柔然族原信萨满教,以后曾传入佛教,北魏僧人法爱作过柔然的国师。
同北魏的关系 柔然与东方的北燕和西方的后秦和亲,赠送马匹,还经过吐谷浑和益州,与南朝的宋、齐、梁通好。其目的都是为了牵制北魏,以便向南进攻。柔然夏季分散部众畜牧,秋季马畜肥壮,就背寒向暖,进入北魏境内,夺取所需粮食和物资。大檀原统别部镇守西界,能得众心,被推戴为可□,多次进攻北魏。北魏始光元年(424),大檀率6万骑深入云中,攻陷盛乐宫(什翼犍建都之地,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魏太武帝亲自抵御,被柔然骑兵包围五十余重。柔然成为北魏北面的严重威胁。从始光元年至太平真君十年(424~449),太武帝在灭赫连夏、北燕、北凉的过程中,同时与柔然斗争,七次率军分道进攻柔然。神□二年五月,太武帝主动出击柔然,取得重大胜利。魏军舍弃辎重,轻骑前进,到达栗水(克鲁伦河)。大檀大败西走,部落四散,牲畜布野。太武帝沿栗水西进,过汉将窦宪故垒,驻军兔园水(土拉河),分兵追击,北过燕然山(杭爱山)。原服属柔然的高车诸部也背叛柔然,柔然三十余万投降,被俘获戎马百余万匹。高车部落的背叛,以后常常成为柔然内在的威胁。太武帝以后,文成帝和文献帝在位时间不长,也都曾亲自统兵出征柔然,双方互有胜负。文献帝皇兴四年(470),北魏又一次大败柔然,斩首五万级,降者万余人。北魏在出击之外,还致力于防御。自魏明元帝泰常八年(423)修筑长城,东起赤城(河北赤城),西至五原(内蒙古包头西北),到5世纪30年代初,已先后在河套以北自西而东设置了沃野、 怀朔、武川、 抚冥、柔玄、怀荒6镇,派兵戍守,以拱卫京都平城。北魏与柔然并非始终处于敌对状态,在战争间歇时,曾友好相处。文成帝的母亲景穆帝妃,就是柔然人郁久闾氏。柔然人在北魏朝廷中居文武高位,以及与鲜卑贵族结为姻亲的人不少。
魏孝文帝即位后,冯太后执政。对待柔然,多少改变了太武帝以来的武力进攻为主的政策。孝文帝本人也曾表示:“兵者凶器,圣王不得已而用之”,主张停止对柔然用兵。柔然也改变方针,对北魏以媾和为主,如魏承明元年(476)二、五、八、十一月4次遣使,魏太和元年(477)三次遣使。另一方面,柔然势力开始向西扩张,魏和平元年(460)吞灭高昌;魏皇兴四年(470)进攻于阗。于阗向北魏求救,说西方诸国都已服属于柔然。北魏以路途遥远,没有派兵。延兴二至三年(472~473),柔然又连连进攻敦煌,谋求割断北魏通向西域的商路。魏孝明帝熙平中(516~517),柔然可□丑奴遣使于魏,态度傲慢。朝廷有人主张不予复书,未被采纳。北魏对柔然的态度软弱下来。
6世纪初,柔然内讧。可□阿那□逃亡于魏。魏正光二年(521),北魏派兵送阿那□北归。一度柔然两可□并立,阿那□在怀朔镇北(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婆罗门居西海郡(今甘肃居延)。后来婆罗门投向□哒,被北魏俘虏,阿那□势力逐渐强大。正光四年,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人破六韩拔陵起义,北魏借阿那□的十万兵力镇压。北魏朝廷在“六镇起义”的打击和尔朱荣入洛的纷乱中日趋衰弱,而阿那□兵马日益强盛。
突厥崛起与柔然□国灭亡 魏分东西后,双方都争取柔然的联盟,以打击对方。柔然也利用东西魏的分裂,更为骄横,不断南攻,东边深入到易水,西边到达原州(今宁夏固原)。然而,至6世纪初中叶,突厥日益强大。 552年,突厥酋长土门(伊利可□)因求婚于阿那□被拒绝,发兵击柔然,阿那□大败自杀。柔然余部立邓叔子为可□,又屡被突厥木杆可□打败,西魏恭帝二年(齐天保六年,555)率千余家奔西魏。柔然□国灭亡,余众辗转西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