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美如花的白俄女性,为啥中国小伙不愿意娶?

貌美如花的白俄女性,为啥中国小伙不愿意娶?,第1张

每个国家的人在外貌上其实是有一些差异的,即使是同为东亚国家的中日韩三国,在长相上也有区别,很多人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是哪一个国家。可见即使是地理位置相近的国家,在外貌上也是有差异的。而有的国家则比较令人羡慕,有的国家盛产美女,当地女性颜值都比较高。

说到外貌好看的国家,俄罗斯一定是其中一个,俄罗斯人的外貌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好看,而今天要介绍的白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名字和俄罗斯很像,在很多方面也和俄罗斯关系密切,比如他们的官方语言有俄罗斯语,同样信仰东正教,以及当地的女性颜值都很高。

01貌美如花的白俄美女,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

白俄罗斯人在长相上和俄罗斯人很像,他们都是东欧人,相貌比较精致,身材比较高大,是公认的高颜值国家,白俄罗斯女性也是如此,当地女性可以用貌美如花来形容,和俄罗斯女性相比,白俄美女没有战斗民族这么彪悍,当地女性更加温柔知性,但是在找另一半上,白俄美女却时常遇到困难。

白俄罗斯是一个男女比例差别有些大的国家,和中国不同的是,白俄罗斯是一个女多男少的国家,所以当地很多女性找不到心仪的对象,政府为了解决女性的婚姻问题,也是十分鼓励外国男性迎娶白俄美女,甚至在国内举办相亲节目,帮助女性解决单身问题。

02为啥中国小伙不愿娶白俄美女,这点劝退很多人

白俄罗斯女性虽好,但是却基本没有听过中国人娶白俄美女,中国人娶俄罗斯女性和乌克兰女性倒是时有听说,貌美如花又温柔知性的白俄美女,按理来说应该很多中国男性想要娶,为啥中国小伙不愿意娶白俄美女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白俄罗斯对外国男性还是十分友好的,他们欢迎外国男性迎娶白俄女性,甚至会在他们结婚当天,给夫妻俩送上一份大礼,但是白俄同时是一个不鼓励女性外嫁的国家,他们希望男性可以留在白俄罗斯发展,转入白俄罗斯的国籍。

这就让很多中国的小伙接受不了,一些在白俄罗斯打工的中国男性,其实内心还是十分想要回到中国,他们认为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十分好,回国更有发展的机会,再加上中国人传统的观念,对家乡十分眷恋,讲究落叶归根,因此要求男性在白俄罗斯发展这点,劝退了很多想要在白俄罗斯找个美女媳妇的中国男性。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 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的贵族,他原本具有善良的本性, 热情、积极向上、关心社会进步、具有牺牲精神。但是, 聂赫留朵夫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促使他向另一条道路上滑下去。自从他被提升为军官后, 军人的职务使他堕落、放荡。在这样的生活中,他感到空虚。糜烂的生活就像一张弹簧床,身心陷在其中,虽然知道对自己无益,却难以自拔。幸好,这时候他遇到了一件足以让他的灵魂惊醒的事件——法庭上的审判。

一、法庭上的审判——拨开罪状

十九世纪的俄国可以说是一个十分黑暗的时代,这里一切美的东西都遭到人们的嘲笑,而那些卑劣、丑恶反而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当时的沙皇统治下的官僚系统十分腐败,同时教会也成为了束缚人们的工具。可以说整个社会都是黑暗的,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里没有人性,而人们也不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冥灭人性的。聂赫留朵夫就是生活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

他的复活,是从审判开始的。虽然法庭上审判的是马斯洛娃,但是,聂赫留朵夫却经历了一次更严峻的灵魂的审判。

在此之前,军旅生活以及世俗的评断使他陷于持续不断的利己主义疯魔状态里。然而这不是他的本性,他早年的真诚与自我牺牲精神毕竟在他的内心存留过,在他的人生道路上留下过痕迹而潜藏在他的灵魂深处。所以,当他听到庭长的问话和“柳波芙”、“卡吉琳娜”、“马斯洛娃”等字眼的时候,他的内心慌乱起来,他的灵魂受了莫大的震动。这位被告就是他当年诱奸的卡秋莎!此时,他的灵魂里在进行一种复杂而痛苦的活动。这次审判不仅审判的是马斯洛娃,更是对聂赫留朵夫心灵的拷问。这种惊人的巧遇使他想起了自己的过去,他一方面想到自己的罪恶,一方面又极力掩盖自己的心虚,他害怕这样的审判继续下去,因为越是往下发展,他的不伦行径越是在他的记忆里明晰起来。

当马斯洛娃把眼光转到陪审席,并且停留在涅赫留朵夫身上时,他的胆战心惊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他十分害怕被认出来。但是,这种害怕遭到了另一种心理的抵抗:“他想起那个可怕的夜晚,尤其是想起了将近早晨才升上来的弯弯的下弦月,照着一个乌黑而可怕的什么东西。目前这双虽然瞅着他却又没有看见他的黑眼睛,使他想起了那个乌黑而可怕的什么东西”①。那个夜晚,涅赫留朵夫诱奸了马斯洛娃,把他最后的一点纯洁也糟蹋了,是他该下地狱的时候。在那个夜晚结束时,他还在内心庄重地与卡秋莎告别,那是他在与少年时代的理想、纯洁、道德告别。

法庭上马斯洛娃的眼睛让他想到了夜晚的阴森可怕,实际上这是他的麻木不仁的情感受到了触动,他回忆起他原先不愿想到的事——他感到羞耻痛苦并且急于忘掉的事,想到这种事情令他有下地狱的感觉。较之于他在此之前的麻木的情感状态,这种撕开的面纱的回忆,虽然痛苦,但对于他灵魂的苏醒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当马斯洛娃被咬定独自一人犯下了这一切罪行时,聂赫留朵夫忽然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那是压抑的哭泣声。但他的灵魂一时无法承受这一痛苦,更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压抑他灵魂的苏醒。于是,他希望赶快结束这种局面。

但是,事情不仅没有结束,而且发展得更加荒唐:就在自己陪审的过程中,有罪的他错把马斯洛娃判成毒死人命罪,并且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他十分内疚地感到,他已经没有参与审判马斯洛娃的资格,现在他不是要去审判马斯洛娃,而是要接受审判。这种局面加深了涅赫留朵夫内心的焦虑,他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羞于见人的罪人,他心灵中本来就存在的羞愧、悔恨的因素终于重新萌发出来。“我一定要做一切能够做的事来减轻她的厄运,而且要赶快做,马上就动手”②。忏悔的灵魂在他的心里萌动,然而他并不愿意就此顺从,他跟律师谈了一番话,再加上他已经采取步骤为马斯洛娃辩护,就越发心安了。一天的审判结束了,不仅把马斯洛娃定为罪犯,更审出了他的过去——向肉欲屈服并且毁坏了马斯洛娃的一生的那个丑恶的夜晚。

在科尔恰金家的宴会上,看到种种丑恶、庸俗、自以为是的行为,他不由得生出了“可耻而又丑恶,丑恶而又可耻”的想法。这是他在意识到自己有罪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怎样充满罪恶的圈子里。他开始与自己的生活圈子拉开了距离,面对真实的自我:“当初他是生气蓬勃的、自由的人,生活在他面前展开无限的可能;如今他却感到已经被愚蠢的、空洞的、毫无目标的、渺小的生活罗网从四面八方围住,从中看不见任何出路,甚至大概也不想闯出去了”,“随他们(别人)爱怎样评断我就怎样评断我好了,我能够欺骗他们,可我欺骗不了我自己”③。是的,人可以逃避别人的眼睛,但无法逃避自己和上帝的眼睛。这样的解剖让他一步步认清自己,基督教的“原罪论”

④在俄罗斯人心中是根深蒂的,加之他原本就对罪孽感格外敏锐,这种心理机制使得他不时地清洗自己,使之除去污垢,开始忏悔。忏悔,基于人在痛苦之后对自我的一种新的确信,是衡量一个知识分子心理成熟与否的尺度。同时它又是一副沉重的十字架。负着它,人在痛苦的自我折磨中煎熬,又在痛苦中获得灵魂的净化,重新获得自我。

二、马斯洛娃的审判——卸下虚荣与自尊

“马斯洛娃的受审及不公正判决换起了他心中被压抑了的道德追求。这种道德要求一经唤起,就成了难以改变的决心和果敢的行为”⑤。聂赫留朵夫决定为马斯洛娃的案子奔走,从他几次到监狱探望马斯洛娃时的内心活动,读者可以触摸到涅赫留朵夫复杂而又艰辛的灵与肉的交战过程。几次探监、悔罪完全是主动的,但是,每次探监时的心理是不一样的,正是在马斯洛娃的诘问与审判之中,他的灵魂才深入思索,才有了质的飞跃。

1、第一次写到探监,她媚笑

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是以陪审员和公爵的身份通过层层关系在监狱见到马斯洛娃,他来是请求马斯洛娃的宽恕,对她称呼“您”,甚至为了道德方面的圆满而不惜牺牲一切跟她结婚,虽然他没有说出来,但是这样的想法让他特别感动,虚荣心鼓励他去牺牲。可是马斯洛娃根本不理会他的赎罪,反而微微一笑,那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可怜样的媚笑。甚至还向他讨钱。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呢?

多年后的重逢让马斯洛娃猛然一惊,她心里有一种断然敌视他的东西,它保护着她的自尊,它使她虽然处在卑贱的地位而不觉得自己卑贱,造成这样痛苦生活的始作俑者,正是他——聂赫留朵夫!她心里掩抑着一种控诉:在那个漆黑的夜晚,他无情地糟踏了他们纯真的爱情,糟蹋了她少女的纯洁。他对她不伦的占有是拿一百卢布来补偿的,他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无情地抛弃了她,接下来无穷无尽的屈辱和苦难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他现在却来请求宽恕,马斯洛娃觉得毫无必要甚至十分可笑。如今,她想把曾经爱过的青年同眼前的老爷连在一起,实在让她太痛苦了。于是,她只能把他当作其他拿她寻欢作乐的老爷一样,既然他找到这里,她必须尽量利用他为自己谋利益,于是她才对他那样媚笑。她这样精神的堕落无疑给他当头一棒,他对她几乎没有办法了,人的内心总有一个平衡的支点,他认罪并且打算作出牺牲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仅仅是看到了马斯洛娃堕落的精神,内心的支点被眼前的事实撼动着。然而他又想到:“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的梁木呢”⑥。不正是自己造成了这样的她吗良心呼唤他从马斯洛娃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她的处境——她心里有一种断然拒绝他的东西,使她甘心作她这样的人,不准他去触碰她的心。这激起了他使她在精神上清醒过来的欲望。

从监狱回来,聂赫留朵夫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忏悔,但这种认识是不彻底的,忏悔也是不深刻的。这要从聂赫留朵夫的身份说起,他是“忏悔的贵族”,他有知识、有教养,曾经有一个纯洁而善良的灵魂,能意识到贵族阶级的罪恶,他现在想要通过忏悔来洗涤自己曾经犯下的罪,但是他毕竟是一个贵族,他有心要改变自己的外部生活,却又以“案子还没有解决”等种种理由为自己开脱。再者,他的忏悔一时也无法得到受害者的认同和体谅,马斯洛娃对他的第二次“审判”就是对他最好的试炼。

2、第二次写到探监,她大笑

写到第二次探监时,马斯洛娃为梅尼绍夫母子求情,这足以看出她的善良本性依然存在,这个天使般的姑娘,虽然她的生活堕落了,精神麻痹了,但那也只是在男权社会中备受压迫和奴役不得已做出的选择。而聂赫留朵夫正处在这个社会的顶层,并且是致使马斯洛娃沦落风尘的罪魁祸首,也是把她判为有罪的中心人物之一。然而当她沦为罪犯时,他却像一个圣徒一般来请求她的宽恕。在遭受如此深重而长久的灾难之后,马斯洛娃无法接受这个曾经深深伤害过她的高高在上的“老爷”赎罪,正是他和他那个阶层的“老爷”们,使她成了奴隶制度和“法律神坛”的祭品,现在他还要拿她做上天堂的祭品吗?所以当聂赫留朵夫再次请求宽恕时,遭到痛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聂赫留朵夫觉得自己在上帝面前应该这样做,“上帝”一词却激起了马斯洛娃心中的千层浪,他想起了她去火车站找他的那一幕:在怀孕后的那个漆黑的、下着雨的、冰冷的夜晚,她认出火车里不知为什么事情在发笑的聂赫留朵夫,就举起冻僵的手敲着窗户,把脸贴到窗户上大声喊他,可他拉下窗帘,随火车疾驰而去。她的心被深深地伤害了,从那一刻起,她已经不再相信善,不再相信上帝。于是就有了她对聂赫留朵夫这样的审问:“上帝?什么上帝?当初那个时候您才应该想起上帝呢”,“可是,我要说你做不到(再也不离开我)”⑦。她说完之后,就大笑起来。这是一种痛彻心扉的笑,她无法相信他的忏悔是真诚的。

在此之前,他在心理上仍将自己置于她之上,他在“怜悯”她,他的地位高高在上,现在连精神也高出一般人,他以自己能认罪、敢说出自己的罪为傲,连自己的忏悔都是高高在上的。正是这种施与恩惠的心理再次遭到痛击:“你在尘世的生活里拿我取乐还不算,你还打算在死后的世界里用我来拯救你自己”⑧,马斯洛娃的愤怒发泄,正好证明了他的罪孽深重。这句话震颤了涅赫留朵夫的心灵,在这以前,他一直对自己和自己忏悔抱着欣赏的态度,现在他简直害怕了。他害怕自己曾经的所犯下的深重罪孽的得不到宽恕,更害怕自己刚从罪孽中拔出的右脚再次陷进灵魂的骄傲中去,而马斯洛娃的审判恰似一记耳光提醒了他。

他的忏悔为自己的自义开辟了道路,然而道阻且长,来自上层社会的甚至普通民众的重重的诘问、质疑、打击、甚至讥讽、嘲笑在等待着他。

3、第三次写到探监,她微笑

作者对聂赫留朵夫的心灵复活的描写是实事求是的,这是一个在外界的审判力量和自己的忏悔力量共同完成的心灵复活历程,外界的审判促使他反思与自省,忏悔的心呼他正直的灵魂,善与爱一步步占据他的心,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甚至人生的虚荣被一点点地排挤。现在,他的善良的品质和赎罪感远远超过其他的品质,如何才能让这样的品质保持下去而不被自己的“老我”所战胜呢?是爱,是能鼓舞自己为别人牺牲的爱,在托尔斯泰的作品里,“无论何处,结论永远是爱”⑨。这爱激发人去行动,聂赫留朵夫为马斯洛娃奔走,为梅尼绍夫母子的案子张罗,将自己的田产分给农民,从中体会到从未体味过的大爱的快乐,善与爱的荣光在他的心灵闪耀。

作者第三次写他探监的时候,正是这样的光景。他也遇到了完全不同的回应。她仍然没有原谅他,但是她的态度缓和了很多,听说他在为梅尼绍夫的案子张罗,她微微一笑,这微笑虽然没有冰释前嫌,但是发自内心的,她看出他不仅愿意为她奔走,也愿意去帮助与他无关的犯人,可见他的忏悔是来自灵魂深处,是真诚的。可是她仍然没有接受聂赫留朵夫的求婚,这一次的拒绝,一方面是她由于自己的高傲不好改口,另一方面,她不想连累他。爱与善在她的心灵里复活了,她重新爱上了他。她停止了恨他的审判,却开始了对他的爱的审判。聂赫留朵夫能否接受她爱的回暖呢?虽然他每次都口口声声说要跟她结婚,但是他的心里是有压力的。在他姨母家里,他和玛丽叶特谈天时,他就感觉到过这种压力,甚至怀疑自己放弃田产、到西伯利亚去的决定是否正确,他的私心偶尔会出来试探他。他能按照自己想的那样去做吗?

从莫斯科回来以后,聂赫留朵夫听到马斯洛娃与人调情的传言,他的纯洁的灵魂遭到严重的挑战,受了侮辱的自尊心和对这个受苦女人的怜悯心在交战,最终后者战胜了。

第三集。《武士弥助》是一部的电视动画作品,由Netflix负责配信。作品以最强非洲浪人武士「弥助Yasuke」为主角,在16世纪的战国日本为封建领主卖命,并被人称为黑武士,为了守护拥有谜之力量的少女,下定决心再次拔刀对抗袭来的黑暗势力。

《婚事·[俄国]果戈理》作品提要|作品选录|赏析

作品提要

主人公波德科列辛想要娶妻,可又懒于行动。他的朋友科奇卡廖夫从媒婆处打探到待嫁的商人女儿阿加菲娅的住址,热情甚至亢奋地把波德科列辛拉到阿加菲娅家要促成这件事。在阿加菲娅家,求婚者们心怀鬼胎,虚荣傲慢,在算计着阿加菲娅的嫁妆。科奇卡廖夫用手腕打败了其他求婚者,并成功说服波德科列辛马上举行婚礼。在科奇卡廖夫匆忙地准备婚礼的过程中,一直犹豫不决的波德科列辛经过激烈的思考与内心斗争后,从窗户跳了出去,逃走了。

作品选录

第十四场

波德科列辛和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敬请坐下。

两人坐下,沉默无语。

波德科列辛**,您喜欢划吗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划什么呀

波德科列辛夏天在别墅划船很快乐。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是呀,我有时候和熟人一起散步。

波德科列辛今年夏天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希望会是个好夏天。

两个人都沉默无语。

波德科列辛**,您最喜欢什么花儿啊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香味浓的那一种,比如石竹花。

波德科列辛鲜花给女士们增添姿色。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是啊,是令人愉快的事情。

(沉默)

上星期天您到哪个教堂去了

波德科列辛是升天大教堂;前一个星期天我去过喀山大教堂。话说回来,随便在哪个教堂里祷告都一样。只不过那座教堂装饰比较好一些。

(两人沉默无语。波德科列辛用手指弹桌子。)

叶卡捷琳娜游园活动快到了。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是啊,好像还有一个月。

波德科列辛不到一个月。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这次游园活动一定很热闹。

波德科列辛今天是八号。(数着手指头计算)九号,十号,十一号……还有二十二天。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您瞧,好快呀!

波德科列辛我还没算今天。

(沉默无语)

俄国老百姓胆子多大啊!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怎么回事

波德科列辛我是说工人们。站在高空作业……我路过一幢房子,抹灰工在抹灰泥,一点也不怕。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是吗请问是在什么地方

波德科列辛就在我每天到局里办公的路上。要知道,我每天早上都要去办公的。

沉默无语。波德科列辛又开始用手指敲桌子。最后终于拿起帽子鞠躬告别。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您已经想……

波德科列辛是的。对不起,也许我已经使您厌倦了。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没有呀!相反,有机会这样消磨光阴,我应当感谢您才是。

波德科列辛(微笑着)说真的,我以为已经使您厌倦了。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哪里呀,没有没有,真话。

波德科列辛嘿,既然没有,那就请您允许我下次有机会晚上来拜访您……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非常愉快呀。

互相鞠躬告别。波德科列辛退场。

第十五场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独自一人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多有身份的一个人呀!现在我才真正了解他。真的,不能不爱上他: 既谦虚,又有头脑。是啊,他的朋友刚才说的是实话。可惜他很快就走了,我倒愿意听他多说说。跟他谈话多愉快啊!最主要的是他不说空话,这就很好。我本来也很想对他说几句话,可是,老实说,胆子太小,心跳得太厉害啦……多么出色的一个人哟!我去对姨妈说说。(退场)

第十六场

波德科列辛和科奇卡廖夫登场。

科奇卡廖夫何必回家呢别胡闹!回家干什么

波德科列辛我留在这儿干什么呢该说的话我都说了。

科奇卡廖夫那么说,你已经把心里话全说给她听了

波德科列辛只剩下心里话没说给她听。

科奇卡廖夫瞧你办的事!你为什么没对她说

波德科列辛唉,你怎么想的,事先不聊一聊就突如其来地说:“**,让我来娶您做太太吧!”

科奇卡廖夫那么,你们聊了整整半个小时都说了些什么呢

波德科列辛嗨,我们海阔天空无所不聊!老实说,我非常满意;非常愉快地度过了时光。

科奇卡廖夫喂,你听我说,你自己想一想: 我们来不及呀!要知道,一小时之后,我们就要去教堂举行婚礼啊。

波德科列辛你怎么,发疯啦今天就举行婚礼!

科奇卡廖夫为什么不行呢

波德科列辛今天就举行婚礼!

科奇卡廖夫是你自己答应的呀,你说: 一旦把求婚的人都赶走,你立刻就娶她。

波德科列辛是啊,我现在也不收回自己的话呀。不过,不能立刻就结婚呀。至少要有一个月来歇口气。

科奇卡廖夫一个月!

波德科列辛是啊,当然需要。

科奇卡廖夫你真的发疯了吗

波德科列辛少于一个月不行。

科奇卡廖夫唉,你这个笨蛋!我已经订好晚宴啦。喂,听我说,伊万·库兹米奇,别固执啦,亲爱的,现在就结婚吧。

波德科列辛老兄,你说些什么呀怎么能现在就办呢

科奇卡廖夫伊万·库兹米奇,我可求求你啦。要是你不愿意为自己,那至少就为了我吧。

波德科列辛唉,真的不行啊。

科奇卡廖夫亲爱的,可以,全都可以。喂,亲爱的,你别撒娇啦!

波德科列辛真的不行!不好意思,真不好意思呀。

科奇卡廖夫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是谁对你说的你自己想想吧,你是个聪明人。我这样说,不是为了讨好你,也不是因为你是个官。我纯粹出于友爱才说这话……喂,行啦,亲爱的,你下决心吧,你用一个有头脑的人的眼光看一看这事。

波德科列辛要是可以的话,我也就……

科奇卡廖夫伊万·库兹米奇!亲爱的!可爱的!你愿意不愿意要我给你跪下

波德科列辛那又何必呢……

科奇卡廖夫(跪下)你瞧,我已经跪下了!求你看看,我一辈子忘不了你帮的忙。亲爱的,你别固执啦!

波德科列辛不行呀,老兄,真的不行!

科奇卡廖夫(站起来,生气地)猪猡!

波德科列辛骂你自己吧。

科奇卡廖夫大笨蛋一个!从来没见过这种事。

波德科列辛骂吧,尽情骂吧。

科奇卡廖夫我这是为谁卖力为谁卖命傻子,全是为了你好。我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我现在就扔下你不管,关我什么事呢

波德科列辛谁又叫你忙活呢你就扔下吧。

科奇卡廖夫那你会完蛋的。没有我,你什么事也办不成。不给你讨老婆的话,你要当一辈子的笨蛋了。

波德科列辛那与你有什么关系

科奇卡廖夫傻子,全是为了你。

波德科列辛我不想要你费神。

科奇卡廖夫那你就见鬼去吧!

波德科列辛我就去见鬼。

科奇卡廖夫你就该去见鬼!

波德科列辛好呀,我就去。

科奇卡廖夫去吧,去吧,叫你立刻断了腿。我全心祝愿你,叫你的醉鬼车夫把车杆直戳你的喉咙!你是个废物,根本不是个当官的!我向你发誓: 现在我们之间一刀两断,你别在我面前露面了!

波德科列辛我就不露面。(退场)

科奇卡廖夫你见鬼去吧,见你的老朋友去吧!(边打开门边对他身后喊道)大笨蛋!

第十七场

科奇卡廖夫独自一人激动地大步走来走去。

科奇卡廖夫难道说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吗这样的大傻瓜!不过说实在的,我的表现也够好的!我请诸位证明。我不也是个糊涂虫嘛,也够蠢的! 吗这样卖命,叫喊,把嗓子都叫干了请问,他是我什么人是亲戚我又是他什么人是奶妈姨妈丈母娘还是亲家我替他忙活,自己不得安宁,是见鬼了吗叫他去见鬼吧!鬼知道我是为了什么!你有机会去问问任何一个人,他干吗要办某件事!这个 !多叫人讨厌的卑鄙的家伙!我要把你这头蠢猪好好揍一顿!朝你的鼻子,耳朵,嘴巴,牙齿,狠狠揍!(生气地朝空中打了几个响榧子)可恼的是我自己倒霉,他倒是一根汗毛也没伤着!他满不在乎!真叫人不能容忍!他回家去,往床上一躺,吸起烟斗,自由自在!这个叫人讨厌的家伙!叫人讨厌的家伙常有,像他这样的,可叫人难以想象!再也找不出这样的家伙!真找不出!不行,我还要去故意找这个家伙,不让他安宁!不能让他溜掉!我要把这个 弄回来!(跑步退场)

第十八场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登场。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真的,心跳得真厉害,跳得难以表达我的心情。无论走到哪儿,眼前总是伊万·库兹米奇。命中注定,难以逃脱,这话不假。本来说想想别的事吧,可是,无论做什么事——我试着纺线,绣花,心里老想着伊万·库兹米奇。(沉默片刻)我的处境终于要起变化了!他们会带我上教堂……然后把我一个人留下来,同一个男人呆在一起——哎哟!我全身发抖。永别了,我的少女生涯!(哭)多少年我过着平静的日子。生活得好好的,现在不得不嫁人!以后麻烦事多着呢: 养孩子啦——男孩们喜欢打架;还会养一群女儿,等她们长大了,还得送她们出嫁。要是嫁给好人,那就很好;要是嫁给酒鬼或者嫁给拿全部家当去赌的人,那就糟啦!(又开始慢慢哭起来)我也没能快快活活过上少女的日子,当姑娘也没能当到二十七岁……(换一个腔调)伊万·库兹米奇干吗拖这么长的时间不来呀

第十九场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和波德科列辛(科奇卡廖夫用双手把他从门口推上舞台)

波德科列辛(结结巴巴地说)**,我是来向您说清楚一件小事的……不过我要先知道,您是否会觉得这件小事很奇怪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垂下目光)什么事呀

波德科列辛不,**,您还是先说一下,您会不会觉得奇怪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依然垂下目光)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波德科列辛您承认说吧: 您会觉得我对您说的事很奇怪吗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哪里的事呀,不会觉得奇怪的,您说的话听起来都很愉快。

波德科列辛不过我要说的事,您从来没听说过。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更加垂低目光;这时科奇卡廖夫悄悄登场,站在他身后。)

事情是这样的……最好我还是以后有机会再告诉您吧。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波德科列辛这个嘛……坦白说,我本想现在对您宣布一件事,可是我还有点犹豫不决。

科奇卡廖夫(抄起手来对自己说)我的上帝啊,这是个什么人啊!这简直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废物,是人类的耻辱,是对人的嘲笑!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您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波德科列辛我总下不了决心。

科奇卡廖夫(大声说)太蠢了!太蠢了!**,您瞧,他向您求婚,他想宣布,说他没您活不下去,活不成。他只是想问问您,您是否同意赐给他这个幸福。

波德科列辛(差一点吓坏了,推推他,小声说)哎哟,看你说的!

科奇卡廖夫**,您说吧!您是否下决心赐福给这个平凡的人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我从来没敢想我会赐福给别人……不过,我同意。

科奇卡廖夫棒极啦,棒极啦。早就该如此!请把你们的手伸给我!

波德科列辛这就伸出来!

想对他耳语。科奇卡廖夫伸出拳头给他看并皱起眉头;他伸出手来。

科奇卡廖夫(把他们的手联在一起)好啦,上帝保佑你们!我同意,也赞成你们的联姻。婚姻是件大事……这不是叫个车夫到什么地方去: 这完全是另外一种义务……这种义务是……现在我没时间,以后我再告诉你这是什么样的义务。喂,伊万·库兹米奇,吻吻你的未婚妻吧。现在你可以做这件事了。现在你应当做这件事。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垂下目光。)

没关系,**,没关系。这是应该的。叫他吻一下吧。

波德科列辛是啊,**,现在请允许我吻一下。(吻她并拉起她的手来)多么美丽动人的纤纤小手呀!**,您的小手为什么这样美丽动人啊……**,请允许我说,我要现在就去教堂举行婚礼,一定要现在就去。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怎么现在就去这可有点太快啦。

波德科列辛我不听!我不听!我要更快一点!立刻就去教堂举行婚礼。

科奇卡廖夫棒极啦!好极啦!你是一个崇高的人!老实说,我一直对你的未来抱着厚望!**,现在您真的应该赶快梳妆打扮一下,说实在的,我已经派人去叫马车了,还请了一大批客人。现在他们都直接去教堂啦。我知道您的婚纱已经准备好了。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是啊,早就准备好了。我一下子就能穿好。

第二十场

科奇卡廖夫和波德科列辛

波德科列辛喂,老兄,谢谢你!现在我看清了你帮的大忙。你为我做的事情比亲爹做的还多。我看清楚了,你确实出于友谊之情。老兄,谢谢你。你帮的忙我永世不忘。(感动地)明年春天我一定去给令尊扫坟。

科奇卡廖夫没什么,老弟,我自己也很高兴。喂,过来,我来吻吻你。(吻他一边面颊;然后吻另一边面颊)上帝祝你日子过得平安顺利,(两人互吻。)过得富足有余,子孙满堂……

波德科列辛老兄,谢谢你。正是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生活的意义。现在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现在我看到了,这一切都在运动,都充满生机,有感情;好像在升华,好像你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在发生什么事情。从前这一切我都没有看见,不理解,就是说,好像是一个一无所知的人,不去研究,不去深入探讨,过着平凡人的日子。

科奇卡廖夫我很高兴,很高兴!我只去看一看桌子收拾的情况;马上就回来。(旁白)帽子还是藏起来好。(拿起帽子,随身带走)

第二十一场

波德科列辛独自一人

真的,至今我是什么呢是否理解生活的意义呢不理解,什么都不理解。再说,我那单身汉日子怎么样呢我有什么价值我都干了些什么呢天天过日子,到局里去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总之,是世上一个最空虚无聊最平凡的人。现在才看清楚不结婚的人是多么蠢啊。如果认真看一看——有多少人处于这种视而不见的状态之中啊。如果我在某个国家当国王,我就会发圣旨,叫所有的人,一定叫所有的人,都结婚;不许我的国家里有一个单身汉!……真的,你想想看吧: 几分钟之后就成了一个结过婚的人。突然间能尝到只有神话里才有的极乐幸福。这种幸福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沉默片刻之后)不管怎么说,认真想一想这件事,就会觉得有点可怕。不管怎样,一辈子拴住自己,以后再辩白,再后悔,都没用了。什么办法都没用。一切都完了,生米煮成熟饭了。就拿现在来说,已无后退之路: 片刻之后就要举行婚礼。逃都逃不掉: 马车雇好了,一切都准备就绪。好像真的不能逃脱吗是啊,真的逃不掉。门口和各处都站着人群。他们会问: 为什么不行,不能干。窗子倒是开着的。怎么着,跳窗子不能干,不行。既不体面,又太高。(走到窗前)嗯,不那么高,只有一层地基。地基不高。是不行啊,帽子不在了。没有帽子怎么能行呢不好意思。不过,没有帽子真的不行吗试一试怎么样试一试跳窗吧(站到窗台上,说:“上帝保佑。”然后跳到街上;他在台后哎哟哎哟哼哼不止。)哎哟!太高啦!喂!车夫!

车夫的声音要车吗

波德科列辛的声音上小运河街,谢苗诺夫桥下。

车夫的声音十戈比,不讨价还价!

波德科列辛的声音好吧!走啊!

传来马车离去的轧轧声。

第二十二场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穿着婚纱礼服登场,胆怯地垂下头。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这是怎么一回事!又觉得很害臊,我全身发抖。哎呀!要是他能在这会儿有事离开房间一小会儿就好了!(胆怯地环视房间)他跑哪儿去了呢一个人影也没有。他到底上哪儿去了呢(打开通往前厅的门,对着前厅里说)菲奥克拉,伊万·库兹米奇到哪儿去了

菲奥克拉的声音他在那儿。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他不在那儿呀。

菲奥克拉(登场)刚才他还坐在房间里的呀。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你看,他不在啊。

菲奥克拉他也没有从房间里走出来呀。我一直坐在前厅里来着。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他到底在哪儿

菲奥克拉我也真不知道他在哪儿。是不是从另外一个门,经过后门楼梯出去了吧会不会坐在阿林娜·潘捷列伊莫诺夫娜的房间里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姨妈!姨妈!

第二十三场

前场人物和阿林娜·潘捷列伊莫诺夫娜

阿林娜·潘捷列伊莫诺夫娜(打扮得漂漂亮亮)怎么回事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伊万·库兹米奇在您房间里吗

阿林娜·潘捷列伊莫诺夫娜没有呀。他应当在这屋里。他没去过我屋里。

菲奥克拉再说他也没去过前厅,要知道我一直坐在前厅里。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你们看,他也不在这里啊。

第二十四场

前场人物和科奇卡廖夫

科奇卡廖夫怎么回事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伊万·库兹米奇不见啦。

科奇卡廖夫怎么不见了走啦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人不在,也没走。

科奇卡廖夫怎么回事人不在,也没走

菲奥克拉我真不明白,他能跑到哪儿去。我一直坐在前厅,一步也没离开过。

阿林娜·潘捷列伊莫诺夫娜哼,他总不会从后门楼梯走了吧。

科奇卡廖夫活见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果他没离开这屋子,绝不会不见了呀。会不会藏起来了……伊万·库兹米奇!你在哪儿别开玩笑啦,快出来!哎呀,开什么玩笑啊早就该上教堂去了。(看柜子后面,甚至斜着看椅子下面)莫名其妙!不,他不会走开的。绝不会。他一定在这里。帽子还在那个房间里,是我特意放到那儿去的。

阿林娜·潘捷列伊莫诺夫娜只好问一下使女喽。她一直站在街上。她会不会知道呢

第二十五场

前场人物和杜尼亚什卡

阿林娜·潘捷列伊莫诺夫娜伊万·库兹米奇在哪儿你见到没有

杜尼亚什卡他老人家从窗子里跳出去啦。

阿加菲娅·吉洪诺夫娜摊开手,惊呼一声。

三人异口同声跳窗户啦

杜尼亚什卡是哇,跳出来以后,他叫了一辆马车就走啦。

阿林娜·潘捷列伊莫诺夫娜你说的是真话吗

科奇卡廖夫你胡说,不可能!

杜尼亚什卡真话,是跳出来的!杂货铺的老板也看见了。他老人家花了十个戈比雇了一辆马车就走啦。

阿林娜·潘捷列伊莫诺夫娜(逼近科奇卡廖夫)我的爷,您这是捉弄我们吗打算嘲笑我们吗您要败坏我们的名誉吗我活了快六十岁,从来没碰到这样丢人的事。我的爷,您既然是个正派人,那我又干吗要看不起您呢。您既然是个正派人,在这一切之后,您就是个卑鄙的家伙。在大庭广众之下败坏一个姑娘家的名誉!我是个乡下人,可也干不出来这样的事。您还是贵族老爷呢!您的贵族老爷的本事只够干下流蒙骗的勾当!(生气地离开,把新嫁娘带走)

科奇卡廖夫大为震惊,站在那里。

菲奥克拉怎么样瞧,这就是会办事的人!没有媒婆能办婚事!尽管我手上的未婚夫都是些形形 的人,模样寒碜的人,可是对不起,绝对没有跳窗户的人。

科奇卡廖夫这是胡闹,不是这回事,我马上去找他,我去把他找回来!(退场)

菲奥克拉好呀,你去吧,去把他叫回来!你懂不懂办婚姻的事啊要是他从门口跑出去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可是,要是未婚夫是跳窗户的,那就对不起啦!

(白嗣宏译)

赏析

果戈理在1833年就着手写作剧本《求婚者》(后改名为《婚事》),情节发生在外省,待嫁姑娘是个地主,而求婚者感兴趣的是她的嫁妆。后来经过多次修改,外省的地主变成了彼得堡的低等商人女儿,不过求婚者的兴趣没有变,仍然是她的嫁妆。1835年手稿完成后,果戈理曾在友人家举办过作品的朗诵会,非常成功,但他仍决定继续修改作品,《钦差大臣》和《死魂灵》的写作常常打断对作品的修改,直至他的文集出版时这部剧作才与观众见面。

这部作品的情节是围绕男女主人公的婚事展开的,看起来是一部爱情题材的喜剧,不过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情节的发展打破了相爱的男女主人公经过种种误会、阻挠而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习见喜剧模式。主人公波德科列辛经过激烈的内心挣扎,在朋友科奇卡廖夫的帮助下终于战胜其他求婚者,准备结婚,至此似乎要出现大团圆结局了,观众的期待视野却突然被打破,一个果戈理式的荒诞结局出现了: 剧情急转直下,准新郎不可思议地跳窗逃跑,行为可鄙可笑。剧作在一派喧闹的准备婚礼的 处戛然而止,荒诞离奇的滑稽达到顶点,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

作品一开场便是主人公波德科列辛躺在沙发上思考结婚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应该讨老婆了,他不停地问仆人一些无聊的琐碎事,并且总是向仆人打听别人是不是问起他是否想要结婚,无聊而可笑。这时媒婆来了,他向媒婆询问相亲对象的情况,从媒婆的口中可以得知在近三个月内他不断地重复问这些问题,但却不肯去亲眼看看,而只是穿着睡袍,吸着烟斗在家里凭空考虑结婚的事情。他是矛盾的,婚姻于他,既是幸福欢愉也是恐惧的肆虐。幸福和恐惧像经纬线,令他神经错乱,左右为难。这是一个典型的缺乏行动力的俄罗斯人的形象,是个懈怠、懒惰、苟安现状、不喜欢挪动半步的形象。他渴望着结婚,渴望“尝到只有神话里才能有的极乐幸福”。幻想出来的极度幸福感已经充斥了他,无限的愉悦和福祉围绕着他,让他如醉如痴。同时恐惧又如毒蛇一样死死地缠着他,使他像躲避瘟疫一样小心翼翼地绕路而行。这恐惧并非是担心娶到不称心的妻子或是婚后生活不能幸福,而只是单纯地惧怕改变,改变现在的生存状态,怕已经深入骨髓的习惯遭到破坏。渴望与惧怕都在向极端发展,似乎渴望占了上风,在即将举行婚礼的时候,形势发生突转,一下滑向了另一个极端,波德科列辛跳出窗户仓皇而逃,正如康德所说的“笑是一种从紧张期待转化为虚无的感情”,突转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只愿意懒懒躺在家中的波德科列辛能够去阿加菲娅的家相亲要归功于他的朋友科奇卡廖夫。与波德科列辛相反,科奇卡廖夫是个行动力极强的人,朋友的婚事一经提出,科奇卡廖夫的身影便出现在各个能够促成这桩婚事的地方。他把这件事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如同传福音的圣徒一样虔诚和专注。对他来说,这已经不是波德科列辛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和自己息息相关,已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不容许任何人阻挠他前进的脚步,即使是当事人也不行,为逼迫波德科列辛马上行动,不惜一跪,他使出浑身解数: 套信息、探虚实、斗对手、定日子、进教堂,整个过程干净利索,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一般。但细细品来,我们发现,促使他积极忘我地帮助波德科列辛的,不是朋友间的友谊,而是寂寞空虚的生活急需外来的 ,以使死水一般的生活泛起几个涟漪。他的投入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因此,无论婚丧,抑或嫁娶,对他来说都一样,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做。正如别林斯基所评论的,“一个十足的心肠滚热而头脑空虚的家伙,一个无赖汉,一个能折腾的人……谁要是领受了他的友情,谁便有苦头可吃了!”

因此,虽然两个人行事风格迥异,但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活得空虚、庸俗,灵魂猥琐贫乏,生存无目的和意义可言的人。剧中其他人物亦是如此: 端着架子、斤斤计较的庶务官亚伊奇尼察;吹嘘自己穿了二十多年的军装的热瓦金;不学无术的阿努奇金……他们都是强撑门面的破落贵族,缺少学识教养,对阿加菲娅的嫁妆比对她本人更感兴趣;还有待嫁女阿加菲娅也对结婚的目的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丈夫不甚了了,竟然想抓阄决定,她一直处在莫名其妙的境地,被别人主导着。正是这种普遍存在,让人在笑的同时,亦产生对自己、对他人的怜悯与悲凉之心。

果戈理用他惯用的夸张手法,将波德科列辛对生活的恐惧与逃避放大到荒诞可笑的地步。他设置了有着强烈集中冲突的戏剧情境,让人物在冲突中充分展现性格,使波德科列辛最后的行为有合理的解释,让讽刺更为深刻厚重。剧中各个人物的行为是荒唐可笑的,但作者的意旨并不在于表面的笑,果戈理的笑是有着深刻哲理性的笑,它能使事物深化,将被人疏忽的东西,将无聊和空虚鲜明地表现出来,直指严肃的人生问题。

波德科列辛和其他人物的恐惧和无聊是普遍存在的,不能确知生存的终极目的或对其产生怀疑的话,生命是无意义的。果戈理笔下的“庸人的庸俗”令人触目惊心,这不仅是对俄罗斯的病苦的揭露,更是对人们难以正视的空虚沉闷的生活状态的揭露,对沦陷在无价值的人生中难以自拔的悲哀的揭露。正因如此,果戈理的喜剧常常受到攻击: 人们可以接受对不同寻常的反面人物的刻画,但难以接受对无聊和空虚的表现。

(朱秋佳)

普京是最符合俄罗斯心中的总统,因为“钢铁”俄罗斯,就需要这样一个“钢铁”总统。普京上台后,改变了俄罗斯的国际状况和国内状况,体现了真正的俄罗斯精神,就像每一个俄罗斯人都喜欢伏特加一样喜欢普京。每一次普京出访时,都会被俄罗斯人们围得水泄不通,普京更是连续四次当选总统,普京能被俄罗斯人们喜欢,证明他是一个很优秀的总统。

1、“钢铁”普京成为俄罗斯人的国民英雄

有一首歌提到“做人就要做普京一样的人”,之前遇到一位“敢言敢语”的俄罗斯女性,直呼让普京“娶了自己”,普京面对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以前就有很多俄罗斯女性对普京表白,不过都被普京用幽默的语言巧妙的回应了。普京从1999年上台,许多人都不看好这个总统,但是普京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俄罗斯之魂,让俄罗斯逐渐成为世界的重要角色,而不是一个配角,普京成为全民的“英雄”,成为年轻人的心中“变形金刚”。

2、普京能四次连任是有民众的意愿

从1999年10月开始,普京在俄罗斯人们的心中的地位就很高,此后他的民众支持率就不会下跌到65%,甚至在2007年,创造了各国中最高支持率,高达84%。普京之所以能成为民众之愿,最重要的一点是让俄罗斯再一次彰显大国的尊严,普京带领下的俄罗斯成为军事强国,而且在美国的重重阻挠下,俄罗斯的经济依然能够快速增长。虽然普京的支持率很高,但是反对的声音也不少,俄罗斯人们对普京存在一种盲目崇众的现象,个人崇拜主义也遭到批评。

回想到普京20年前竞选总统时,对民众的承诺“20年的的时间,我可以给你们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现在的普京的确做到了。

欧洲政治版图中,现有的44个国家中有12个保留了君主制(包括国王、大公等)。

但如果将时间前推100余年,20世纪初的欧洲更是王权遍地,90%以上的国家实行君主制。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摧毁了包括俄罗斯、德国等国的君主王座,他们的后裔成为流亡贵族。

圣以撒大教堂的婚礼

2021年10月1日,曾统治俄罗斯近3个世纪的罗曼诺夫家族再度吸引了媒体的目光。家族继承人乔治迎娶意大利女子丽贝卡。

但如果让时间回流,在1917年被赶下皇位前,掌握实权的罗曼诺夫王朝统治者对意大利女人或许不会感兴趣。

俄国沙皇们

从1762年来自德意志的彼得三世成为俄国沙皇,至1917年沙皇制取消,罗曼诺夫家族(及支系)共有8位君主(7男1女)统治过沙俄。7位男沙皇中有6位均迎娶德意志的公主为皇后,另外一位也是拥有德意志血统的丹麦公主。

而这期间唯一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本人,就是一位德意志的公主。

强大的俄国君主为何都倾心于德意志小国的公主?这些来自德意志的贵族女性又给俄国政治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公元3世纪,强盛一时的罗马帝国一分为二,西罗马帝国最终在476年亡于日耳曼等蛮族的入侵,而东罗马帝国在动荡的 历史 中暂时延续了下来。

罗马帝国分裂,引来了许多“继承者”

公元961年,东法兰克(日耳曼人建立)国王奥托一世占领罗马。次年,在教皇主持下他加冕为帝,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奥托一世及其继承者宣称自己的冠冕来自罗马帝国,作为西罗马帝国的法理继承者是名副其实的皇帝(emperor),而不是英法那样低一等级的国王(king)。

德意志是神圣罗马帝国(紫色)主体

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后,自12世纪起就有大量德意志人向东迁徙,与东欧的斯拉夫人发生联系。德意志文化渗透到斯拉夫文化中,地理位置方便了德意志文化的传播,这种距离上的优势是英法等国不具备的。

1240年,蒙古大军侵入东欧,东斯拉夫人被蒙古人征服并分化成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大支系。

俄罗斯人的精神基因中渗透进了蒙古人对扩张领土的执念,随着蒙古人实力的衰减,以莫斯科公国为代表的俄罗斯邦国开始积攒力量意图崛起。

1453年,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延续千年的东罗马帝国宣告灭亡。被看作东正教核心、有“第二罗马”之称的君士坦丁堡落入穆斯林手中,这给了基督教世界极大的震撼。

君士坦丁堡沦陷

1472年,东罗马末代皇帝的侄女(一说侄孙女)索菲亚·帕列奥罗格在其教父——教皇保罗二世的安排下,嫁给了统治莫斯科大公国的伊凡三世。虽然东罗马帝国已灭亡,但其在基督(东正)教世界的 历史 地位依然被欧洲国家承认。

1480年,伊凡三世击败蒙古人取得了国家的独立。但西欧国家仍将莫斯科大公国看作是蒙古人的继承者是“野蛮的化身”。索菲亚与伊凡三世的结合,弱化了俄罗斯人在西欧人眼中的“野蛮形象”。

索菲亚

东罗马灭亡后,神圣罗马帝国成为距离莫斯科最近的欧洲“帝国”。在封建秩序下,神圣罗马帝国试图在欧洲构建自己的“天朝体系”,帝国皇帝把莫斯科看做“蛮邦”希望他们能够归化。

1479年,神罗皇帝弗里德里希三世派人出使莫斯科公国。希望莫斯科接受皇帝的册封。

伊凡三世认为弗里德里希三世不应该把手伸到莫斯科。但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影响巨大,在拒绝接受册封的同时,伊凡三世还是尽可能强化与神罗的外交联系。

另一方面,索菲亚为莫斯科公国带来了东罗马帝国的血统,莫斯科大公借此构建自己的正统地位,莫斯科取代君士坦丁堡成为“第三罗马”的思想被不断宣扬。

伊凡三世(黄袍者)

1547年,索菲亚的孙子——素有“雷帝”之称的伊凡四世将莫斯科大公国改名为俄罗斯,自己的封号也由大公升级为沙皇。沙皇一词来源于罗马皇帝的称号“凯撒”,伊凡四世借此表明自己的强大的实力和正统的地位。

作为俄国的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的感情史也不平凡。根据东正教教规,信徒一生中最多只能有三段婚姻。但根据史料记载,伊凡四世有8位妻子(其中2位待考)。

伊凡四世

除了这一堆妻子,伊凡四世还曾写信给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希望迎娶女王的亲戚玛丽·黑斯廷斯。后来,伊凡四世干脆写信向英格兰女王“吐露心意”,但女王以冷漠作回应,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1598年,统治沙俄的留里克王朝绝嗣。国家随即在权力斗争和波兰入侵下陷入混乱。直到1613年,罗曼诺夫家族重新收拢权力。

这个家族(及其分支)将带领俄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沙皇的后宫也将成为德意志女人的天下。

波兰入侵俄国

在罗曼诺夫王朝统治前期,沙皇们依然是从本国王公大臣的女儿中挑选妻子,事情在18世纪初发生了改变。

1696年,经过多年政治斗争的彼得一世掌握了俄国的最高权力。彼时的西欧在经过文艺复兴洗礼后,经济文化愈发繁荣。

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等地虽然政治上陷入分裂,但千百年的文化积累使当地具有较高发展水平。大西洋沿岸的西葡英法等国也把握住大航海时代的机遇,通过对新大陆的殖民和对新航路贸易的掌控后来者居上。

相比之下,地处东欧腹地的俄国还是一个地理闭塞、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波雅尔贵族在地方上拥有巨大权力,沙皇对土地的控制受到贵族掣肘。农奴制也让农业生产毫无生气,庞大的国土与落后的官员制度无法协调,行政效率极其低下。

彼得一世决定效法西欧,推行改革。1697年,彼得一世派遣使团出使西欧各国。沙皇本人隐藏身份,跟随使团游历了荷兰、德意志和英格兰。

彼得一世

彼得设立元老院、推行行省制、完善官员体系。原有旧贵族的权利被大大削弱,土地的管理权被集中起来,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贵族在官员队伍中的一部分位置,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俄国的经济 社会 和文化面貌也为之一新。凭借对俄国的贡献,彼得一世被加尊“大帝”称号。

在俄国贵族婚姻制度上,彼得也把西欧通行的贵族通婚制度照搬过来。即贵族只能与贵族通婚,这样才能保证血脉的纯正。

彼得一世认为贵族通婚应该成为俄国贵族伦理道德的一部分,这样可以让俄国的贵族在精神上与西欧国家更加贴近,有利于为俄国去除“野蛮”的标签。

俄国在西欧国家眼中仍十分落后

除了文化元素,贵族通婚还能给沙皇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有了贵族通婚制,俄国贵族就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挑选伴侣,普通俄国女性生下的孩子也不具备继承权。这就提升了俄国贵族家庭绝嗣的风险,而贵族一旦绝嗣,他的封地就会落到沙皇手中。

再次,站在西欧式“伦理制高点”的沙皇能够以“不合规制”为由,利用贵族通婚制的“最终解释权”加强对俄国贵族的控制。

彼得大帝本人不想被贵族通婚制束缚,早在1689年,17岁的彼得就迎娶了比自己大3岁的洛普希娜。

洛普希娜并不是贵族,她的父亲曾是彼得一世父亲的宫廷事务官,这段婚姻在1698年以两人离婚而告终。洛普希娜不会想到,她将是俄国 历史 上最后一位本族本土的皇后。

洛普希娜

与洛普希娜离婚后,彼得于1700年发起了大北方战争,旨在从瑞典手中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不久后俄国便在这里营建新都圣彼得堡,为俄国打开了一扇西方化的窗口。

战争中,一个名为玛尔塔(日后的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立陶宛农家女孩被俄军俘获,她成为彼得大帝的御用厨娘之一。玛尔塔很快得到了彼得的欢心,并在不久后成为皇后。

叶卡捷琳娜一世

虽然自己不遵守规定,但彼得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与西方国家的公主通婚。在彼时的西欧,贵族通婚已成常态,这也是封建贵族们积累财富、强化实力的重要手段。贵族通婚制要求贵族等级匹配,能配得上俄国皇室的必须是外国的公主。

但英法等国的公主对远嫁俄国这种“蛮邦”并无兴趣,而俄国则把突破点放在了邻近的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身上。因为在英法等国不断强化中央集权的同时,神圣罗马帝国却陷入了权力分散的困境。

早在中世纪时,神罗皇帝为远征意大利,亟需德意志诸侯们为他提供资金和兵员支持。而皇帝一般会给予诸侯们一些特权作为回报。

内部分裂的神圣罗马帝国(红圈)

所谓特权,即皇帝不在国内时诸侯们可以在自己的领地上修建宫殿。名为供奉皇帝,而诸侯们借此在封地内成为了“土皇帝”。到18世纪时,随着皇帝对地方控制力日益削弱。

除了普鲁士、奥地利两大强邦(王国级)外,依据封建等级排序,神罗陷入分裂,领土上存在大量选帝侯国、大公国、侯国、伯国以及上百个骑士领地。可谓是邦国林立、公主遍地。

对于俄国皇室来说,德意志就是自己突破“贵族通婚制”限制的一把钥匙。一方面,德意志遍地的邦国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公主群体。

按照通婚原则,德意志境内的选帝侯国、王国、大公国贵族女性都可成为沙皇的结婚人选,这让沙皇的婚姻等同于“自由恋爱”。

另一方面,德意志邦国大都国小民寡,德意志中央集权也不像英法那般强大,公主嫁到俄国后,背后不会有强大的“娘家势力”,有利于沙皇的“乾纲独断”。

俄国的皇宫——冬宫

最后,随着俄国的扩张,波罗的海等德意志人的聚居区成为帝国领土。德意志的文化对俄国的影响日益增强,这种文化吸引力也提升了沙皇对德意志公主的认可。

1709年,彼得大帝的长子阿列克谢在德意志的德累斯顿完成学业的同时,结识了夏洛特·克里斯汀。夏洛特是神圣罗马帝国一个邦国的公主,而她的姐姐是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后伊丽莎白。

阿列克谢与夏洛特在1711年完婚,夏洛特成为俄国 历史 上首位德意志出身的皇储妃。只可惜夏洛特在1715年去世,阿列克谢皇储也因与父亲反目,3年后死在了彼得保罗要塞。

父子反目

彼得大帝去世后,俄国的皇位在罗曼诺夫家族内几经流转,由于罗曼诺夫家族直系绝嗣。

1762年,彼得大帝的外孙——彼得三世继承了俄国皇位。彼得三世的父亲是一位德意志公爵,彼得三世本人自小生活在德意志,几乎不会说俄语。

彼得三世

彼得仅仅在位185天,便因不顾及俄国贵族利益而被推翻。彼得三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成为俄国新的统治者,即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也是德意志人,出身于萨克森的安哈尔特家族。因其父拥有“亲王”封爵,叶卡捷琳娜出生就自带贵族身份。

但由于领地狭小,收入无法供养家人,叶卡捷琳娜的父亲只得去另一个德意志邦国普鲁士的军队中服役。虽然叶卡捷琳娜是德意志人,但她在位期间,俄国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欧洲的主要政治力量,叶卡捷琳娜二世被俄国人奉为“大帝”。

叶卡捷琳娜二世

俄国人对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德意志身份并不在意,只要她讲俄语、信东正教、将俄国利益放在首位,那么她就是俄国人。

叶卡捷琳娜二世去世后,其后的4位沙皇都迎娶了来自德意志的公主。俄国皇室的德意志血统比例不断升高。而随着德意志各邦国政治力量的变化,沙皇的迎娶对象也在不断调整。

1801年至1855年,叶卡捷琳娜大帝的两位孙子亚历山大一世与尼古拉一世先后成为俄国沙皇。二人的妻子都来自不断崛起的普鲁士,这也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俄国争取普鲁士的外交方针。

尼古拉一世与皇后(普鲁士的夏洛特)

德意志的女人们也积极融入俄国生活,为俄国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例如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年在位)的皇后,来自德意志黑森的玛丽亚就是俄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

当然,并不是说沙皇对俄罗斯的女性失去了兴趣,毕竟除了皇后外,宫廷里的女官大都是俄罗斯人。亚历山大二世就爱上了妻子身边的女官多尔戈鲁科娃,二人育有2子2女。

1880年玛丽亚皇后去世后,亚历山大二世随即与多尔戈鲁科娃结婚。但1年后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多尔戈鲁科娃“情妇转正”的身份让俄国皇室难堪。在皇室要求下,多尔戈鲁科娃带孩子搬到巴黎,直到1922年在那里去世。

亚历山大二世与多尔戈鲁科娃

1871年,普鲁士通过3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曾经虚弱的德意志崛起成欧陆强权。

整个19世纪上半叶,主导俄国后宫的是2位来自普鲁士的公主,政治联姻让俄德之间有了天然的亲近感。俄国沙皇还联系德奥两国君主组建“三皇同盟”,借此维持君主专政体制。

由于俄德两国在地理上接壤,东欧形成了俄德两强并立的局面。且德国统一后境内仍保有一些小邦国。出于政治合作的考量和君主制国家的传统,俄国皇室和德意志贵族间的通婚仍在继续。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去世后,其子亚历山大三世即位。新沙皇的妻子是来自丹麦的达格玛公主,一举打破了德意志公主们对俄国后宫长达1个多世纪的“垄断”。

这种情况也并不让人意外。首先,俄国皇室并没有明文规定必须娶德意志公主;其次,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曾经一盘散沙的德意志消失了;最后,达格玛公主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德意志贵族,所以亚历山大三世勉强也算“德意志女婿”。

亚历山大与达格玛

1884年,亚历山大三世的弟弟与一位来自德意志黑森的公主举行婚礼。婚礼上,新娘12岁的妹妹阿莉克丝与16岁的俄国皇储尼古拉(即后来的尼古拉二世)一见钟情。

2人在1894年举行大婚,阿莉克丝把名字改为俄式的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同时皈依了东正教。

由于现实利益冲突,俄德两国最终走向对立。1914年一战爆发,俄德两国在东欧大打出手,拥有德国血统的亚历山德拉皇后饱受俄国民众质疑。

俄国宫廷和军队中还有大量波罗的海德意志人,这些德裔的俄军将领在前线表现不佳,亚历山德拉皇后也同他们一起被打上了“德国奸细”的标签。

一战局势

严谨来说,经过长期与德意志女性的通婚,刨除掉俄语与东正教信仰,从血统上来说俄国的沙皇自己就是“德国人”。

历史 没有给罗曼诺夫家族更多的机会,对德作战中俄军节节败退,伤亡和被俘人数超过300万。而俄国国内物资短缺、物价攀升,人们对腐败无能的沙皇政府失望透顶。

1917年3月8日(儒略历2月23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发生暴动。沙皇被迫退位,王朝在二月革命中被推翻。俄国内战爆发后,沙皇一家又被苏俄红军转移到乌拉尔山以东的叶卡捷琳堡。1918年7月16日,沙皇一家7口在伊帕切夫别墅被集体枪决。

尼古拉二世一家

一战结束后,欧洲大陆改天换地,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皇室均被推翻,皇族们成为流亡贵族。德国在战后保留了资本主义制度,部分皇室成员回到了德国。

威廉二世的儿子(威廉皇储)曾和希特勒有过交集。威廉二世的长孙作为德军的一员,1940年在入侵法国的战斗中阵亡。

德国、奥地利等国的君主虽在一战后被推翻,但家人的生命得以保全,甚至在战后仍有部分家族成员生活在祖国。

但俄国皇室却没有这种待遇,出于消灭敌对势力的需要,苏俄(苏联)政府对前皇室成员十分敌视,除了遭处决的沙皇一家,另有大批贵族被杀,流亡海外的也不被允许回国。

由于亚历山大三世子嗣断绝,1924年,罗曼诺夫家族的族长之位流转到基里尔(亚历山大三世的侄子)手中。俄德流亡皇族还在继续通婚,基里尔的女儿基拉就嫁给了德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的次孙(日后德国皇室族长)。

希特勒与威廉皇储交谈

二战后,意大利、罗马尼亚等众多欧洲君主被推翻,他们大都被逐出母国,流亡贵族的队伍日益庞大。流亡在外的俄国皇室依然不受苏联政府欢迎,德国的分裂也让其皇室成员被逐出东德。

苏东剧变后,大部分被推翻的皇室成员被允许回国。俄国皇室虽被允许返回俄罗斯,但经济相对落后的祖国显然无法吸引这些“老贵族”,绝大部分俄国皇室后裔仍居住在其他欧美国家。

曾几何时俄国的沙皇们对英国、荷兰这些国家的虚位君主制嗤之以鼻,而如今英、荷等国的虚君仍安坐在王座上,甚至连德、意、奥等国的君主后裔也保全了家族血脉,而罗曼诺夫家族却在俄国的革命中人丁凋落,只能依靠愈来愈远的支系来延续罗曼诺夫家族的名望。

罗曼诺夫家族族长的传承

如今罗曼诺夫家族的族长(有争议)是基里尔的孙女玛丽亚女大公。在嫁到德国皇室的姑姑的安排下,玛丽亚与一位德国王子结婚,二人的儿子乔治出生后,这段婚姻便宣告结束。

2021年,在经过10年的爱情长跑后,40岁的乔治迎娶39岁的意大利外交官之女丽贝卡。包括意大利、法国(波旁派)、葡萄牙、保加利亚等在内的一众欧洲王室(大部分被废黜)参加了这场婚礼。

俄罗斯国内一时间刮起了恢复沙皇“仪式性地位”的风谈,但大婚带来的皇室热很快就消散了。

罗曼诺夫家族(支系)离开俄国权力中心已100余年,德国公主也不再是沙皇后裔们的首选新娘,但德意志公主留给俄国 历史 的日耳曼印记将永远流传下去。

俄国的6位德意志皇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5600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9
下一篇2023-07-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