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勤奋成为一种习惯

如何让勤奋成为一种习惯,第1张

  我国东汉伟大的科学家张衡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这句话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历久弥新。勤奋是人的美德更是一种能力。人类社会中总有一种思想的风潮在引领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的升华。勤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更是当代中国铁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让勤奋成为一种习惯去成就自己;让勤快成为一种美德去传递正能量不断创造价值;让勤俭成为一种境界去报效祖国。

  作为祖国的建设者,勤奋学习是我们的基础。假如给你一千万去买你的双手和双脚,你愿意卖吗?我想你的回答应该是三个字:坚决不!那么既然有了价值千百万的双手为什么不去创造呢?我们存在的价值在于不断地创造价值,但是这个基础的前提是勤奋学习。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蚕蛹不经过破茧的艰辛,怎能成就那化蝶的美丽?鲤鱼在越过龙门之前如果不经过急流一次又一次地冲刷拍打,怎能跃过龙门成就那化身为龙,翱翔九天的辉煌?勤奋学习是坚韧品性的另一种表达。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古人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成就值得世人铭记,勤奋使然。

  作为祖国的建设者,勤奋是我们成功的途径。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是以建设者的身份来到中国铁建进入社会的,这是我们的特质,没有比勤奋更好的方式来体现我们存在的价值了。万恶孰为首?懒字当头!大部分人都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大事之成也必源于勤。上天之所以赐我们双耳、双眼、双手、双腿就是在告诉我们多听、多看、多做。勤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里的一名新的建设者我倍感自豪,因为我们伟大的党和伟大的时代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社会和可供选择的成长成才之路,千万条路中只有勤劳才是我们成功的唯一途径。

  中国是个资源大国更是个人口大国,每个人都要会算这样一笔账,一个人的事乘以13亿就是件大事,同样,一种资源除以13亿就是一个小数。为什么有些人活着但他却死了,而有些人为什么死了但他却活着?就是因为他们把全身心都献给了党,自己始终都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化身,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党的正确主张做出了最有意义的实践贡献。把一个人的勤奋变成13亿人的勤奋,把一个人的力量变成13亿人的力量,实现伟大的强军梦不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远!不要问以勤爱国的路有多长,只要方向正确中国成功是必然!中华复兴是必然!中国强大是必然!

  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只有正确把握时代脉搏,准确理解党中央精神,把中华民族的美德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勤奋成为一种习惯,沉淀和积累自己的能力、意志、品质,珍惜伟大时代,抓住年轻的美好时光,全面锤炼自己的青春,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在时代的进步中实现质的飞越。

初拿此书,一看到封面便联想到这会是一本写中国铁路的书,果然,翻开阅读之后——它就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知晓高铁,也都坐过高铁,他是中国的新名片,与“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一同成为中国现代的“新四大发明”。在这称号的背后,我们是否知道背后的故事?

本书内容讲述的是一个没脸没皮但经验丰富的大叔代表铁建第四集团,打着不影响国际政治同时也不为自己国家招来祸患,受命带领团队去国外竞标的故事。派给这位大叔是两个黄毛助手以及一个不怎么对付的队友,明面找了个正经身份为真实竞标做掩护,私下利用有限资源为真正的海外竞标做准备,不拨巨款,也不多给人力,住贫民房,做的好升职加薪,做的不好得背锅受组织处分。脑子秀逗的人才会接这个活,但谁让你在集团干活,又被领导赶鸭子上阵呢,你能咋滴?当然是政治觉悟高的揽下此活。

当阅读完此书后,内心很是感叹“基建狂魔”背后的不容易,是有很多平凡的小人物付出才会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辉煌。书中描述他们开工的那个场景,一周内调动国人6000,本土人3000,三小时内同水通电,一夜之间搭配起周边物资设施,开工现场同时几千台设备指挥调度干过,令国外精良的考察团也是为之一惊,那一刻我内心是骄傲且自豪的。

再者,书最后的部分,可谓出乎意料。竞标是历经波折、层层阻挠、斗智斗勇,甚至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一次竞标活动,最后都快演变成一场巨变的政治活动,书中每个竞标的团队都代表着各自的利益,哪怕是放标的国家也存在不同的声音,他们要的是利益,是自己所背靠组织的利益。

书中同门师兄弟的争夺也是一出好戏,贯穿全文,是另个故事附线,三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有三个选择,当然也就有三个结局,丁成抹不开脸面,穷苦出生的他根本无法接受科研结果的失败,拥有高自尊的他远走他乡奔赴日本求学精进,然后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个耳光,同样出卖他们两人的大师兄,尽管内心愧疚让仍旧选择踩着同门师弟上位,只有主角守护正义,尽管也是拖了关系的光,但人总各自有机缘,他的论文研究课题也在之前是获得过大奖了,这次的竞标,原以为会和解,但实则进一步恶化,最终也是水落石出,各有结局。有时,对待事物别那么好面子,面子真的不能靠饭吃,混社会,还是脸皮厚,会更吃香。

附:

1829年,一辆蒸汽机车带动的火车载重四十吨在英国的铁轨上行使了35英里标志铁路诞生了。

1875年,英国先斩后奏在上海建设了145公里长的吴淞铁路,后被清政府收购,成为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是继日本和印度之后第三个修建铁路的国家,这距离第一条铁路诞生已过去36年。

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 京津城际铁路。 离中国人第一次知道高铁的存在,已经过去30年。中国高铁仰望新干线的日子,到此为止。

运营时速最高 ——4861 公里; 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试验段,CRH380AL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第一速。

世界首条新建高寒高铁 —— 哈大高铁; 2012年12月1日,中国首条也是世界第一条新建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哈尔滨-大连高铁投入运营。

世界单条运营里程最长高铁 —— 京广高铁; 2012年12月26日,全球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全长2298公里的京广高铁,北起北京,南至广州,全线设计时速350公里。

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铁 —— 兰新高铁; 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贯通。全长1776公里,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铁。除此之外,它还是首条穿越沙漠大风区的高铁,拥有横穿海拔最低的吐鲁番盆地和海拔最高的祁连山高铁隧道,被誉为 “ 世界高铁第一高隧 ” 。

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 —— 轨道长超过 19 万公里; 截至2016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已经占到全世界的65%,全世界拥有高铁的国家一共16个,中国高铁里程数高居第一。

峰爆讲述的是史无前例的地质灾害突袭县城,16万民众命悬一线,以老洪、小洪父子为代表的中国铁建员工同消防员、飞行员英勇逆行,守护人民生命安全,谱写了一曲“灾难面前生命至上”的“中国式救援”史诗

影片于9月11日开启29城超前点映,勾连现实传递感动,引无数观众翘首以待。9月17日,影片在全国公映,3个小时创造了超过2500万元票房的佳绩。

影片在融合了大量铁建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开拍前,主创团队到中铁十四局集团北京地铁建设工地实地走访,零距离接触隧道施工场景。拍摄期间,剧组在中铁十七局集团遵义片区项目群取景,百余名中国铁建建设者本色参演。

为确保视觉效果,中国铁建协助剧组量身定制了国内最大尺寸的隧道二衬台车,配置300余台(套)隧道施工专业机械设备,让“基建狂魔”的硬实力溢出屏幕。

首映礼现场,铁建人与剧组温情互动

据悉,9月12日,许多老铁道兵和新生代铁建人来到首映礼现场。老铁道兵陈元生和儿子陈诚的经历,与影片中老洪和小洪的故事极为相似。陈元生说:“我更能体会到影片里从老铁道兵到铁建员工的精神传承。”他们在剧中演员的“示范”下,也做出片中父子拥抱的动作。

首映礼现场,中铁十六局集团原董事长陈树林赞扬剧中主要演员表演真实,令人感动,并称中国铁建是“基建狂魔”中的“狂魔”,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听到这一番发言后,演员黄志忠现场敬礼向老铁道兵和中国铁建致敬。

演员朱一龙表示,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节假日不回家、奉献基建的人存在,才能让更多人能够以更便捷迅速的方式回家团圆,感谢每一位基建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30110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1
下一篇2023-08-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