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说林下

韩非.说林下,第1张

学究

        韩非《说林下》继续上篇的解读,把春秋战国时代很多战列进一步探讨。从本文中看到许多案例是因为没有合乎自然规律导致的,初看和发家思想并没有多大联系,细细品味才明白只有彻底理解了道法才能实践发法家思想。

原文

      伯乐教二人相踶马,相与之简子厩观马。一人举踶马。其一人从后而循之,三抚其尻(kao)而马不踢。此自以为失相。其一人曰:“子非失相也,此其为马也,踒肩而肿膝。夫踢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子巧于相踢马拙于任肿膝。”夫事有所必归,而以有所肿膝而不任,智者之所独知也。惠子曰:“置猿于柙中,则与豚同。”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卫将军文子见曾子,曾子不起而延于坐席,正身于奥。文子谓其御曰:“曾子,愚人也哉!以我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也?以我为暴人也,暴人安可侮也?曾子不戮,命也。”

      鸟有周周者,重首而屈尾,将欲饮于河,则必颠,乃衔其羽而饮之,人之所有饮不足者,不可不索其羽也。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核,见蠋,则毛起。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教其所爱者相驭马。千里之马时一有,其利缓;驭马日售,其利急。此《周书》所谓“下言而上用者,惑也。”

      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崇候、恶来知不适纣之诛也,而不见武王之灭之也。比干、子胥知其君之必亡也,而不知身之死也。故曰:“崇候、恶来知心而不知事,比干、子胥知事而不知心。”圣人其备矣。

      宋太宰贵而主断。季子将见宋君,梁子闻之曰:“语必可与太宰三坐乎,不然,将不免。”季子因说以贵主而轻国。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勿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墨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惠子曰:羿执鞅持扞,操弓关机,越人争为持的。弱子扞弓,慈母入室闭户。”故曰:“可必,则越人不疑羿;不可必,则慈母逃弱子。”

      桓公问管仲:“富有涯乎?“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宋之富贾有监止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母举之者,负之时也。

      有欲以御见荆王者,众驺妒之。因曰:“臣能撽鹿“见王,王为御,不及鹿;自御,及之。王善其御也,乃言众驺妒之。

      荆令公子将伐陈。丈人送之曰:“晋强,不可不慎也。”公子曰:“丈人奚忧!吾为丈人破晋。”丈人曰:“可。吾方庐陈南门之外。”公子曰:“是何也?“曰:“我笑勾践也。为人之如是其易也,己独何为密密十年难乎?“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逃之,舍于家人,家人藏其皮冠,夫弃天下而家人藏其皮冠,是不知许由者也。

      三虱食彘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其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身而食之。彘臞,人乃弗杀。

      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遂相杀也,人臣之争事而亡其国者,皆虺类也。

      宫有垩,器有涤,则洁矣。行身亦然,其无垩之地则寡非矣。

      公子纠将为乱,桓公使使者视之。使者报曰:“笑不乐,视不见,必为乱。”乃使鲁人杀之。

      公孔弘断发而为越王骑,公孔喜使人绝之曰:“吾不与子为昆弟矣。”公孙弘曰:“我断发,子断颈而为人用兵,我将谓之何?“周南之战,公孙喜死焉。

      有与悍者邻,欲卖宅而避之。人曰:“是其贯将满矣,子姑待之。”答曰:“吾恐其以我满贯也。”遂去之。故曰:“物之几者,非所靡也。”

      孔子谓弟子曰:“孰能道子西之钓名也?“子贡曰:“赐也能。”乃导之,不复疑也。孔子曰:“宽哉,不被于利!洁哉,民性有恒!曲为曲,直为直。孔子曰子西不免。”白公之难,子西死焉。故曰:“直于行者曲于欲。”

 晋中行文子出亡,过于县邑。从者曰:“此啬夫,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且待后车?“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佩,此人遗我玉环:是振我过者也。以求容于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乃去之。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之其君矣。

 周趮谓宫他曰:“为我谓齐王曰:'以齐资我于魏,请以魏事王。'“宫他曰:“不可,是示之无魏也,齐王必不资于无魏者,而以怨有魏者。公不如曰:'以王之所欲,臣请以听魏听王。'齐王必以公为有魏也,必因公。是公有齐也,因以有齐、魏矣。”

 白圭谓宋大尹曰:“君长,自知政,公无事矣。今君少主也,而务名,不如令荆贺君之孝也,则君不寿公位而大敬重公,则公常用宋矣。”

 管仲、鲍叔相谓曰:“不寿君乱甚矣,必失国。齐国之诸公子其可辅者,非公子纠,则小白也。与子人事一人焉,先达者相收。”管仲乃从公子纠,鲍叔从小白。国人果弑君。小白先人为君,鲁人拘管仲而效之,鲍叔言而相之。故谚曰:“巫咸虽善祝,不能自祓也;秦医虽善除,不能自弹也。”以管仲之圣而待鲍叔之助,此鄙谚所谓“虏自卖裘而不售,士自誉辩而不信“者也。

      荆王伐吴,吴使沮卫、蹶鬲犒于荆师,而将军曰:“缚之,杀以衅鼓。”问之曰:“汝来,卜乎?“答曰:“卜。”“卜吉乎?“曰:“吉。”荆人曰:“今荆将以汝衅鼓,其何也?“答曰:“是故其所以吉也。吴使臣来也,固视将军怒,将军怒,将深沟高垒;将军不怒,将懈怠。今也将军杀臣,则吴必警守矣。且国之卜,非为一臣卜。夫杀一臣而存一国,其不言吉何也?且死者无知,则以臣衅鼓无益也;死者有知也,臣将当战之时,臣使鼓不鸣。”荆人因不杀也。

  知伯将伐仇由,而道难不通,乃铸大钟遗仇由之君。仇由之君大说,除道将内之。赤章曼枝曰:“不可。此小之所以事大也,而今也大以来,卒必随之,不可内也。”仇由之君不听,遂内之。赤章曼枝因断毂而驱,至于齐,七月而仇由亡矣。

 越已胜吴,又索卒于荆而攻晋。左史倚相谓荆王曰:“夫越破吴,豪士死,锐卒尽,大甲伤。今又索卒以攻晋,示我不病也。不如起师与分吴。”荆王曰:“善。”因起师而从越。越王怒,将击之。大夫种曰:“不可。吾豪士尽,大甲伤。我与战,必不克。不如赂之。”乃割露山之阴五百里以赂之。

 荆伐陈,吴救之,军间三十里,雨十日,夜星。左史倚相谓子期曰:“雨十日,甲辑而兵聚。吴人必至,不如备之。”乃为陈。陈未成也而吴人至,见荆陈而反。左史曰:“吴反覆六十里,其君子必休,小人必食。我行三十里击之,必可败也。”乃从之,遂破吴军。

 韩、赵相与为难。韩子索兵于魏,曰:“愿借师以伐赵。”魏文候曰:“寡人与赵兄弟,不可以从。”赵又索兵以攻韩。文候曰:“寡人与韩兄弟,不敢从。”二国不得兵,怒而反。已乃知文候以构于已,乃皆朝魏。

 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雁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听子。”鲁君请乐正子春,乐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君曰:“我爱之。”答曰:“臣亦爱臣之信。”

 韩咎立为君,未定也。弟在周,周欲重之,而恐韩咎不立也。綦毋恢曰:“不若以车百乘送之。得立,因曰'为戒';不立,则曰'来效贼'也。”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者。靖郭君谓谒者曰:“毋为客通。”齐人有请见者曰:“臣请三言而已。过三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进曰:“海,大,鱼。”因反走。靖郭君曰:请闻其说。客曰:“臣不敢以死为戏。”靖郭君曰:“原为寡人言之。”答曰:“君闻大鱼乎?网不能止,缴不能絓\也,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海也。君长有齐,奚以薛为?君失齐,虽隆薛城至于天,犹无益也。”靖郭君曰:“善。”乃辍,不城薛。

 荆王弟在秦,秦不出也。中射之士曰:“资臣百金,臣能出之。”因载百金之晋,见叔向,曰:“荆王弟在秦,秦不出也。请以百金委叔向。”叔向受金而以见之晋平公曰:“可以城壶丘矣。”平公曰:“何也?“对曰:“荆王弟在秦,秦不出也,是秦恶荆也,必不敢禁我城壶丘。若禁之,我曰:'为我出荆王之弟,吾不城也。'彼如出之,可以德荆;彼不出,是卒恶也,必不敢禁我城壶丘矣。”公曰:“善。”乃城壶丘。谓秦公曰:“为我出荆王之弟,吾不城也。”秦因出之。荆王大说,以链金百镒遗晋。

 阖庐攻郢,战三胜,问子胥曰:“可以退乎?“子胥曰:“溺人者一饮而止,则无溺者,以其不休也。不如乘之以沉之。”

 郑人有一子,将宦,谓其家曰:“必筑坏墙,是不善人将窃。”其巷人亦云。不时筑,而人果窃之。以其子为智,以巷人告者为盗。

通译

      伯乐教授两个人识别会踢人的烈性马。这两个人,起到赵简子的马棚里去观察马。一个人选中了一匹踢马。另一个人从后面去抚摸它,三次模马的屁股,马却不踢人。选中马的人自以为识别错了。另一个人说:“你没有识别错。这匹马,前腿摔伤,膝关节肿了起来。凡是踢人的马,抬起后腿之后,就要靠前腿支撑全身;前膝肿了,无法承受全身重量,所以后腿抬不起来。你善于识别踢人的马,却拙于了解前膝肿大所带来的影响。”事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起因。然而由于前腿臃肿大而不能承受全身重量的道理,独有聪明人才会知道。惠子说:“把猿放到笼子里,就和小猪一样。”所以形势不利就没有条件表现出才能。

 卫国的将军文子去会见曾子,曾子没有起身就邀请文子入座,自己却端坐在西南角的尊位上。文子对他的车夫说:“曾子是个愚蠢的人啊!把我当作君子吧,对君子怎么可以不加尊敬呢?把我当作残暴的人吧,对残暴的人怎么可以侮辱呢?曾子不被杀,倒算他命大。”

      有一种叫翢翢的鸟,头大尾秃,如果要到河边饮水,就一定会栽到河里,就需要另一只鸟衔着它的羽毛它才能饮水。人们有了欲望,条件却还不成熟的话,就不能不寻求帮手了。

      黄膳像蛇,蚕像毛虫。人们看见蛇就会惊恐害怕,看见毛虫就会汗毛竖起。渔夫捕捉黄鳝,妇女拾蚕喂养,因利益所在,都能像孟贲、专诸一样勇敢。伯乐教他所憎恶的人识别千里马,教他所喜爱的人识别普通马。千里马偶尔才有一个,识别这种马得利慢,普通马每天都有人出售,识别这种马得利快。这就是《周书》上说的“把特殊条件下说的话当作普遍法则来引用,是一种迷惑”。

      桓赫说:“雕刻的原则是,鼻子不如先刻大一些,眼睛不如先刻小一些。鼻子大了可以修小,小了就不能修大;眼睛小了可以修大,大了就不能修小。”办事也是这样。做那种日后还能补救的事,办起来就很少会失败了。 崇候、恶来知道不顺从纣王会遭诛杀,却看不到武王会灭掉约五。比干、子胥知道自己的君主必然败亡,却不知道自身会遭杀害。所以说:“崇侯、恶来懂得君主的心理,却不知道国事的兴废;比干、子胥知道国事的兴废,却不懂得君主的心理。”大概只有圣人才能兼备二者吧。

      宋国的太宰地位尊贵而处事专断。季子将渴见宋君,梁子听到后说:“你和君主说话时,一定要像太宰也在场一样。不然的话,就难免要遭殃了。”季子因此进说了一些尊重君主和少操劳国家事务的意见。

      杨朱的弟弟杨布穿着白衣服出门。天下雨了,他脱掉白衣服,穿着黑衣服回到家里。他家的狗不知道,向他汪汪大叫。杨布生气了,就想打它。杨朱说:“你不要打它,你自己也是这样。假如前些时候你的狗白颜色出去,变成黑颜色回来,你难道能不奇怪吗?” 惠子说:“羿拿着拉弦工具带着皮质袖套,拉开弓来牵引扳机射箭时,连关系疏远的越人都敢争着为他举靶。小孩子拉弓射箭时,连慈母都会躲进屋里关起门来。”所以说:“可以肯定没有危险时,就连越人也不怀疑界会射到自己;不能肯定没有危险时,就连慈母也要躲避张弓射箭的孩子。”

      桓公问管仲:“富有边际吗?”管仲回答说:“水有边际,就是不再需要水的地方了;富有边际,就是富到已经满足的时候了。人们不知道在足够富裕的时候就加收敛,那就失去了富裕的边际了吧!”

        有个叫监止子的宋国富商,同别人争买一 块价值百金的玉璞,就假装失手摔破了玉璞,赔了百金,而他修治了摔坏的痕迹,便又卖得了干金。事情有做了而失败伪,因而认为不做的好,那是只看到赔钱的时候啊。

      有个想凭驾车技术求见楚王的人,好多马夫都嫉妒他。他就说:“我能追打奔鹿。”于是见到了楚王。楚王自己驾车,并没有追上奔鹿;他就自己驾车,结果追上了奔鹿。楚王夸奖他驾车的技术,他才说明有许多马夫嫉妒他。

      楚国命令公子统率军队去讨伐陈国,有个老年人送他时说:“晋国强大,你不能不谨慎些。”公子说:“您忧虑什么?我替您攻破晋国吧。”老年人说:“可以。我将在陈国都城的南门外搭座小房子等着瞧了。”公子说:“这是为什么?”老年人说:“我这是笑勾践呀。做人像这样容易的话,他还何苦去经受谨慎勤恳的十年艰难呢?”

      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逃避不接受,住到一个普通人家里。这家人把皮帽藏起来了,怕被许由偷走。许由连天下都抛弃了,而这家人却把皮帽藏起来,这是不了解许由的缘故啊。三只虱子互相争吵,另一只虱子从旁经过,问道:“你们争吵些什么?”三只虱子说:“争占猪身上肥腆的地方。”那只过路虱子说:“你们也不担心腊祭到了,人们要用茅草烤猪,火烧火燎的,你们又何必在这些小地方计较呢?这”些虱子便相互聚在一起吸食猪身上的血肉。母猪消瘦了,人们就没有杀它祭祀。

      动物中有一种叫虺的毒蛇,一个身体上长着两张嘴巴,因为争食而相互咬斗。结果这两张嘴巴互相残杀,也就杀死了自己。臣子之间争权夺利致使国家灭亡的,都像旭蛇一样。宫墙涂上白色,器具用水冲洗,就干净了。做人也是这样,到不再需要洗涤和修饰的地步,过失就少有了。

      公子纠将作乱,桓 公派使者前去察看动静。使者报告说:“公子纠笑得不乐,视若不见,一定是要作乱了。”桓公就叫鲁人杀了他。

      公孙弘改变中原礼俗,剪短了头发去做越王的骑士,公孙喜派人宣布和他断交,说:“我不再和你保持兄弟关系了。”公孙弘说:“我不过剪了头发,你却卖命去替人带兵打仗,我还能说你什么呢?”周南之战时,公孙喜战死了。有人和蛮横的人作邻居,想卖掉住宅加以躲避。有人劝他说:“这人将恶贯满盈了,你不妨姑且等待一下。”想卖住宅的人说:“我倒害怕他会用我来填满罪恶哩。”于是就离开了。所以说:“事情到了危急关头,再也不应该拖拉了。”

      孔子对弟子说:“谁能劝阻子西的沽名钓誉呢?”子贡说:“我能。”于是前去开导了子西,无需乎再怀疑什么了。孔子说:“心胸宽广啊,不为利益所诱惑!品德纯洁啊,人的本性是恒定不变的!曲的就是曲的,直的就是宜的。,’孔子又说:“子西不能免于灾祸。”白公胜政变时,子西终于被杀了。所以说:“行为刚直的人同样会屈从于欲望。”

      晋人中行文子出逃,路过县城。随从说:“这里的乡官是您的旧人。您为何不去他家休息,暂时等待一下随后的车子?”艾子说:“我曾经喜爱音乐,这个人就送给我响琴;我喜爱玉饰,这个人就送给我玉环;这些都是在助长我的过失。以此求得我好感的人,我伯他会拿我去求得别人的好感。”于是就离开了县城。这个乡官果然没收了中行文子后面随从的两辆车子,并进献给他的主子。

      周对宫他说:“替我对齐王讲明,假如齐国大力帮助我在魏国掌权,我就会用魏国侍奉齐王。”宫他说:“不可以。这样就暴露了你在魏国无权。齐王必定不帮助在魏无权的人,从而结怨在魏掌权的人。您不如说:按照大王的要求,我愿拿魏国听命于大王。齐王必定认为您是魏国掌权的,一定依从您。这样您有了齐国的帮助,进而在齐、魏也都有了地位。”

      白圭对宋国大尹说:“君主长大后自己掌握政事,您就没事干了。现在君主年幼而追求名声,不如叫楚国来祝贺君主的孝顺,君主就不会剥夺您的权位,反会大大敬重您,这样,您就能长期在宋国掌权了。”

      管仲、鲍叔牙相互议论说:“君主昏乱极了,必定会丢掉国家。齐国诸公子值得辅佐的,不是公子纠,就是小白。我和你每人侍奉一个公子,先成功的就收留另一个人。”管仲就随从公子纠,鲍叔牙随从小白。国人果然杀了君主。小白先回齐国做了新君。鲁国人把管仲拘禁起来献给小白,在鲍叔牙的推荐下,管仲做了齐相。所以俗话说:“巫咸虽然善于祷告,却不能拔除自己的灾祸;秦医虽然善于治病,却不能针灸好自己的病。”凭管仲的英明,还要等待鲍叔牙的帮助,这就是俗谚所说的“奴隶自己出售裘衣是售大出的,士人自称善于辩说是没人信的”。

      楚王伐吴,吴王派沮卫、蹙融用酒食慰劳楚军。而楚国将军说:“把他们捆起来,杀了来祭鼓。”楚人问沮卫、蹙融说:“你们来时,占r过吗?”他们回答说:“占卜过。”“是吉兆吗?”他们说:“是吉兆。”楚人说:“现在楚军将要用你们祭鼓,怎么说呢?”他们回答说:“这正是吉利的所在了。吴王派我们来的时候,本来就等着将军发怒呐!将军发怒了,吴军将深沟高垒;将军不发怒呢,吴军将麻痹懈怠。现在将军杀了我们,吴军就一定会警惕起来严加防守了。再说国家的占卜,不是为个人臣子占卜。杀掉一个臣子而保存一个国家,这不叫吉利,叫什么呢?再说死者无知的话。用我们祭鼓也就没有好处;死者有知的话,我们将在打仗的时候,让楚军战鼓敲不响。”楚人因而没杀他们。智伯将要征伐仇由,但道路艰险难通,于是铸了一口大钟赠送给仇由国君。仇由国君非常高兴,准备修通道路把大钟接受下来。赤章曼枝说:“不行。送钟本是小国侍奉大国的事情,现在大国反而来送了,他们的军队一定会跟随在后,大钟是不能接受的。”仇由国君不听,于是接受了大钟。赤章曼枝就截短车毅以便赶路,逃到了齐国。七个月后,仇由国就灭亡了。越已胜吴,又向楚借兵去攻打晋国。史官倚相对楚王说:“越国攻占吴国,豪杰之士战死,精锐部队耗尽了,武器装备毁坏了。现在又来借兵去攻晋,是向我表示没有受损。楚不如起兵和越共同瓜分吴国。”楚王说:“好。”就起兵而跟踪越军。越王非常气愤,准备发动进攻。大夫种说:“不行。我豪杰之士战死了,武器装备毁坏了。我们和他们打,一定不能取胜,还不如贿赂他们。”就把露山北面五百里的地方割让给了楚国。

      楚国攻打陈国,吴国去解救,楚吴两军相距三十里。下了十天雨后,晚上放晴了。史官倚相对子期说:“下了十天雨,盔甲和兵器都集中存放着。吴军一定会来,不如多加防备。”于是摆好了战阵。战阵还没摆好,吴军就到了。看到楚军布阵,吴军又折兵返回。倚相说:“吴军来回六十里,当官的一定会在休息,当兵的一定会在吃饭。我们行军三十里去袭击他们,一定能把他们打败。”于是跟随过去,并把吴军打败了。韩、赵相互为敌。韩君向魏借兵说:“希望借兵去伐赵。”魏文侯说:“我和赵是兄弟,没法听命。”赵又向魏借兵去攻韩,魏文侯说:“我和韩是兄弟,不敢从命。”两国没有借 到兵,愤怒地回去了。事后才知道魏文侯是用这种方法让两国和解,于是都去朝见他。

      齐国讨伐鲁国。索要谗鼎,鲁国就把赝品送去了。齐人说:“这是赝品。”鲁人说:“是真的。”齐人说:“叫乐正子春来证明,我就相信你。”鲁君请求乐正子春,乐正子春说:“为什么不把真的送去?”鲁君说’:“我喜爱谗鼎。”乐正子春回答说:“我也爱惜我的信誉。”

      韩咎立为国君,事情尚未最后确定。他的弟弟在周国,周国想使其回国居于要位,但又伯韩咎最后不能立为国君。綦毋恢说:“不如用百辆兵车送他回国。韩咎能立为国君,就说是给他弟弟做警卫的;不能立为国君,就说是来献贼的。” 靖郭君田婴准备在薛地筑城,受到很多门客的劝阻。田婴对通报人员说:“不要替门客们通报了。”有个请求接见的齐国人说:“我只要求说三个字。超过三个字,就请把我煮死好了。”田婴就接见了他。客人快步上前说:“海大鱼。”说罢回头就跑。田婴说:“请告诉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客人说:“我不敢拿死当作儿戏。”田婴说:“希望给我说说清楚。”客人回答说:“您听说过大鱼吗?网不能捕住它,绍缴不能拖住它但它要是任性乱游脱离了水,蝶蚁都可在它身上为所欲为哩。现在齐国也就是您的大海。您能长期掌握齐政,还要薛干什么?您失去了齐国大权,即使把薛城筑得够得着老天,也没有好处啊。”田婴说:“好。”就把在薛地筑城的事停了下来。楚王的弟弟在秦国,秦国不放他回去。侍卫武官说:“借给我百金,我能让他回国。”于是带上百金前往晋国,拜见叔向后,说:“楚王弟弟在秦国,秦国不放他回去。”并希望把百金送给叔向,委托他来办理这件事。叔向接受了百金,就把它拿给晋平公说:“可以在壶丘筑城了。”;平公说:“为什么?”叔向回答说:“楚王的弟弟在秦国,秦不放他走,这说明秦国憎恨楚国,秦国也就一定不敢阻拦我们在壶丘筑城。如果前来阻拦,我们就说:‘看在我们的面上,放出楚王的弟弟,我们就不筑城了。’泰国如果放出楚王的弟弟,可以使楚国对我们感恩;如果不放,说明他们始终憎恨楚国,就一定不敢阻拦我们在壶丘筑城。”平公说:“好。”于是就在壶且筑城。晋平公对秦景公说:“看在晋国面子上放出楚王的弟弟,我就不再筑城了。”秦因而放走了楚王的弟弟。楚王非常高兴,把一百镒纯金赠送给晋国。

      吴王阖庐攻打郢都,多次取胜后,他问伍子胥说:“可以撤兵吗?”伍子胥回答说;“想淹死他,让他喝一口水就住手,那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中途停止了。不如趁机把他沉入水底。”

      郑国有个人,他的儿子将去做官,告诉他的家人说:“一定要把坏了的墙修建起来,这墙不修好,别人会来偷窃的。”他邻居也这样说。因为没有及时修建,别人果然偷了他家的东西。郑人认为他的儿子聪明,但却把说要修墙的邻居看作盗贼。

韩非子是性恶论者,他认为谁都不可以相信,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不能相信。你相信你的儿子,就有人利用你的儿子来谋取私利。赵武灵王英雄一世,老来把王位让给儿子,自称主父,臣子李兑就怂恿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把武灵王锁闭在沙丘宫,活活饿死;你相信你的老婆,就有人利用你的老婆来谋取私利,晋国的优施帮助丽姬杀死太子申生,而立丽姬的儿子奚齐,造成晋国几十年的动乱。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事情?韩非子解释,女人过了三十就年老色衰,但男人到了五十岁色欲不减,他必然找小老婆满足欲望,小老婆就会利用宠幸谋求让自己生的儿子继位,那么,王后和太子就危险了。因此,王后和太子都巴不得你早死,你不死,王后和太子就会想办法,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在饭菜里下毒,二是用绳子勒死。

王后和太子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利益太大了嘛,能够继承王位,享乐一分不减,还可以传给子子孙孙。如果被废黜,很可能家破人亡。

唉,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不能相信,你还能相信谁呢?

你可能会认为韩非子说的是君侯之家,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必不如此。韩非子却说,儿子小的时候,父母没有给好吃好喝的,儿子长大了就埋怨父母;儿子对父母供养的物品微薄,父母就会生气发怒讥诮。

父子之间如此,其他的关系就不用说了。卖宝马、奔驰车的希望人人发财,不是他的心好,而是希望有钱人多,好买他的车;开棺材铺的希望有人死,不是他的心坏,而是希望他的棺材能卖得出去。人是自利的,对待他人的态度,取决于利益,能够获得利益的,就会说好听的话,尽力为他做事。阻碍自己获利的,就会使绊子,耍计谋。利益大到一定的程度,杀人放火的事情都干得出来。

西方有个学者叫马斯洛,研究出一个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按重要程度由低到高排列,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韩非子认为人性恶,似乎只有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他是拼命把人性往低处拽啊。

如韩非子所言,天下真的没有谁可以信任的。

有朋友说,韩非子的性恶论固然有理,但孟子也有性善之说,依孟子的理论,人不是可以相信的吗?其实依孟子的理论,人还是不可以相信的。

孟子说,假如有一个不懂事的婴儿,向着井口爬去,眼看就要掉到井里了,这个时候,任何人看见了,都会把婴儿抱起来,告诉他的父母。这个人这么做,不是想从婴儿的父母那里获得什么好处,不是想获得乡邻的称赞,也不是讨厌婴儿的哭声,而是善良的本心自然流露罢了。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人心如此的美好,怎么不能信赖呢?

人有如此的“心”不能否认。但人类虽然有如此之“心”,仍然不能信任。因为有此“心”,只是存心而己,只是仁义礼智的开端而己,能不能表现出良善的行为,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且不说良心被遮蔽,就算良心彰显,人就可以值得信任吗?

我这么一说,估计朋友们都瞪眼了,一定会反问,一个良心彰显的人难道都不值得信任吗?吾答曰:“不一定。”

儒家学说,虽然倡导仁义、慈孝、良知等等正面的价值观,但有一点往往被大家忽略,那就是儒家的仁爱是等差之爱。简单的说,这个爱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确定关系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要先照顾好我的父母亲,我才能再去照顾别人的父母亲,我先照顾好我的孩子,我才能再去照顾别人的孩子。我的父母、我的孩子当然贵过别人的父母、别人的孩子。如果我把我的父母与别人的父母放在平等的地位,我就是不孝,如果我把别人的孩子与我的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我就是不慈。这是人之常情,没有错。因此,一个人虽然良心彰显,但仍然不值得信任,也没有错!

为何?假如我与你发生冲突,我的父母会站在你那边吗?你的父母会站在我这边吗?依此类推,儒家的爱有差等就会造成这样的效果,依亲疏远近站队。我和你关系再好,但在比我更好的兄弟、朋友面前,如果你和他们发生了冲突,我大概率不会站在你这一边。再好的朋友,当涉及到两家宗族的利益矛盾时,也会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曾经看过一本某人的自传,就谈过一件事,他所在的村族与隔壁村族因争水发生械斗,隔壁村族有一个和他十分要好的同学,但在那个场合,他一棍子就把同学打翻了。他说,几十年后他还因为这件事后悔。后悔有什么用,同学都打了,而且,那个时候,眼中哪有同学,只有村族的利益。

所以,就算是好人,你也不能完全相信!好人也有他的组织,好人也有他的亲疏远近,好人也有他的利益!

韩非子的不可信论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让人感觉好像时时处处被人算计,当下大行其道的阴谋论应该来自韩非子的嫡传。孟子主张的人性善虽然不能否定,但爱有差等,人以亲疏远近来判定立场,也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主流之一。

古人云: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智慧乎?无奈乎?

1 古代人一般多少岁结婚

从古代墓志等资料总结,古代女子在15-19岁结婚为多。

古代平均寿命短,夭折率高(需要生育六七个孩子才能防止人口减少),要珍惜生育时间,所以提倡早婚。另外,中国历代的法定婚龄的统计是这样的:战国齐桓公令:男三十,女十五。

战国越王勾践令:男二十,女十七。汉惠帝令:女十五。

晋武帝令:女十七。北周武帝令:男十五,女十三。

唐太宗贞观令:男二十,女十五。唐玄宗开元令:男十五,女十三。

宋仁宗天圣令:男十五,女十三。宋宁宗嘉定令:男十六,女十四。

宋司马光《书仪》:男十六,女十四。宋朱熹《家礼》:男十六,女十四。

明太祖洪武令:男十六,女十四。清《大清通礼》:男十六,女十四。

2 古代结婚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也有的说双十年华。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待年---女子成年待嫁。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会把头发梳起,插上簪子,表示已到出嫁年岁,又称“待字”或“待字闺中”也称及笄。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3 古代结婚的年龄

西周礼制规定,男子二十岁“冠而列丈夫”(将头发全部挽至头顶结为发髻,戴上保护发髻的小帽子“冠”),表示成年。女子则十五岁为“及笄”(也是将头发梳理为垂于脑后的发髻),是为成年(《春秋谷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女未达到成年年龄不得成婚。

《周礼》记载: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女子因故晚嫁的,最多不超过二十三岁。有的史籍说女子十五而嫁。说法不一。但是,后来的结婚年龄显然是大大提前了。《韩非子》:男子二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据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记载,汉代结婚年龄是男子十五六岁,女子十三四岁,其后的情况也基本如此。历代法律也大都是提倡早婚的。

4 古代多数人的结婚年龄

一般是16岁左右结婚,女的可以小一点。战争时期,由于士兵较多,所以结婚会略完。战争刚结束的时候,一般会推出一些强制性法律,提倡早婚,以使得人口恢复。

唐朝贞观时期,12岁就可以结婚,18岁不结婚就会受到处罚。以后就没有明文规定。大概还是16岁左右。

三国时期,由于个人情况不同,结婚的年龄也不同。比如刘备、曹操,很早就结了婚。比如许靖,50多岁还是单身。因为这个人满处跑,几乎走了大半个中国,所以没人知道他还有跑到哪去,自然没人和他结婚。鲁肃这个人既有才,又有钱。不过三国志说他死的时候,遗腹子继承。他死的时候已经45岁,看来结婚也不会太早。

5 古人的婚龄都有何规定

古代官方规定,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见于《周礼》《礼记》等书。

据《孔子家语》, 鲁哀公曾问孔子,这样的婚龄规定“岂不晚 哉”?孔子回答说:“夫《礼》,言其极也, 不是过也。”意思是说,官方的这个规定, 指的是结婚的最大年龄,超过这个年龄就是 “失时”,在此之前结婚是可以的。

实际上,由于人口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家 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历代封建王朝都提 倡早婚。西汉曾规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 三十不嫁,五算”,即罚交五倍于常人的人 头税。

宋代规定“凡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 并听婚嫁。”。

6 古人一般多大年龄娶老婆

西周时期,通行的是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婚龄。

古人认为:男三十筋骨坚强,可以做父亲,女二十发育成熟,可以做母亲。 此后,历代王朝关于婚龄的规定逐渐降低。

春秋时期,齐桓公规定:男子三十成家,女子十五出嫁。越王勾践规定:男子二十不婚,女子十六不嫁,罪及父母。

这是诸侯间为了争夺霸权,而采取加快人口增殖、增加劳动力和兵源的早婚政策。 汉代曾规定:女子十五以上不出嫁者交五倍的赋税,强迫人民早婚,以至许多父母不懂得怎样抚养教育儿女,造成婴儿死亡率增高。

西晋规定:女子年十七,父母不为其出嫁,由地方官吏择配。北齐时甚至把杂户中子女年二十以下、十四以上未婚嫁者全部征集服役。

北周时男十五、女十三以上都要婚嫁。 唐初为缓和社会矛盾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对婚龄有所放宽,规定:男二十娶,女十五嫁。

唐中叶时降低为男十五以上、女十三以上皆听婚嫁。否则官府干预。

此后,由宋至清,法定的婚龄都在男十六、女十四左右。 进入近代后,法定婚龄逐步提高。

民国民法规定男未满十八岁,女未满十六岁,不得结婚。解放初期,我国婚姻法规定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

现在新婚姻法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岁。

7 古代女人多大结婚

古代成婚的年龄,各朝代并不相同。

春秋时期,男子20加冠,女子16及笄,即可结婚;又谓“男30而娶,女20而嫁”,是为不失时。《汉书·惠帝纪》中就明文记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五算”就是罚她缴纳五倍的赋税。 其实,中国古代早婚的现象也很严重,宋代曾有“凡男年15,女年13,并听婚嫁”的规定。

《后汉书·班昭传》中就记载:班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汉书·上官皇后传》中甚至有“月余遂立为皇后,年甫六岁”的记载。

但一般都是在20岁前后。 其实关于婚龄古代是呈现一种转变的趋势,但是大致都回归到了20岁左右,而关于成婚年龄的利弊古书上有一段讲述得很好,引用如下: “人之男女不可于幼小之时便议婚姻。

大抵女欲得托,男欲得偶,若论目前,悔必在发穿篡费诂渡磋杀单辑后。盖富贵盛衰,更迭不常,男女之贤否须年长乃可见。

若早议婚姻,事无变易固为甚善。或昔富而今贫,或昔贵而今贱,或所议之婿荡浪不肖,或所议之女狼戾不检。

从其前约则难保家,背其前约则为薄义。而争讼由之而兴,可不戒哉?”。

结婚不一定非要孩子的。

现在丁克家族多得很,至少有30%。

生养孩子,现在的成本太高,会影响就业找工作,很多年轻人不会做饭,不会做家务,不会带孩子,有空余时间就喜欢在电脑上,手机里消磨时光。

你知道自己不能生孩子,就去找一个不想要孩子的男朋友结婚,很多男的就喜欢找这样的女孩爱。

结婚是为了有个伴,有个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人一起走过人生的道路。

因为父母都会老去,女孩不能一直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女孩应该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爱的人,这是情感的需要,有自己心灵得到安抚的空间。

所以,你应该去公园相亲,把要求告诉男方,不要隐瞒,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喜欢你的。

秦国宰相李斯告诉自己“耻大于贱,悲大于贫”。千万不要活得卑微如蝼蚁,生死由他人操纵。所以,他告诉自己,如果不努力,最后会像这个厕所里的老鼠一样肮脏卑微。于是,他完成学业后,不远千里来到秦国,他努力达到了他一生中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两千多年前,楚国上蔡县有一个年轻的小官吏,他雄心勃勃,梦想着有一天做一番事业。这个人就是李斯,李斯,秦朝的宰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李斯生于战国末期。他是楚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做过负责文件的文员。他是当时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荀子的弟子。他完成学业后,告别老师,去秦寻找出路。

如鼠命”也就是他在郭裁当小官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当时李四的官职很低,也就是粮仓里的一介平民。他在楚国,做着一些李斯认为是浪费生命的工作,没有出路。他怎么谈得上有大作为?”厕所里见吏,鼠食未净,狗近,数之慌。司入仓,看仓鼠,吃粟,住大屋檐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思奈叹道:‘人德如鼠,在己耳!’

有一次,李四在管仓库的时候,看到仓库里的老鼠,个个都很胖,吃的皮毛鲜亮。然后他上厕所的时候发现了厕所里的老鼠,骨瘦如柴,还在肮脏的厕所里上下活动,于是感叹老鼠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处境,然后想到了自己的处境。

韩嫣。comvye8

于是,他发出:“一个人的德行不腐败,如老鼠,就在自己的耳朵里!”“这种感觉。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抓住机遇和环境。事实证明,李斯确实抓住了机会。

李斯,有识之士,有天下之大才,有济世济民之术。李在上蔡时,做小官并不能满足他对名利的追求。相反,他从荀卿那里学到了帝王的艺术。在他完成学业后,他来到了秦国,投奔到秦国郭襄吕不韦的门下,并很快因其杰出的才能而受到赏识。他妻子的3000多个孩子被吕不韦选中。虽然他只是秦国的一个小官,但他终于有机会接近秦王了。

劝谏秦国,建议秦王疏远其他国家的王公大臣。对六国提出了“先灭高丽惧他国”的吞并令,得到秦王的赏识和重用。后来被提升为客座秘书。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他不要追客,秦王接受了。后来李四一路升任丞相。秦统一后,李斯参与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史书称赞他:“李四官复职后,卒用其谋,二十余年,与天下合而为一”。

当时还有一个人叫韩非,跟李斯学《荀子》。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战国末期的重要思想家,先秦时期的“法”、“木”、“势”等学说的集大成者。他极力主张封建君主专制,强调以法治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李四和韩非是同班同学。后人认为是李斯杀了韩非。其实李四早就说过:韩非,韩的子孙。今天国王要做诸侯,要么是汉,要么是秦。此人之情也。国王今天不需要,但他呆了很久又回来了。这是他自己的遗产。最好用法律来惩罚它。

李杀韩非的出发点不是嫉妒,而是韩非是朝鲜人。当时秦国正在攻打朝鲜,韩非的特殊地位必然会阻止秦国攻打朝鲜,而韩非回国也会对自己的国家有所帮助。不管他是否回去,这都是一个很大的秘密

1 文言文翻译 《韩非子 内储说上》:《言而有信》急

《论语》中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韩非子·内储说上原文1

主之所用七术,所察也六微。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

译文

君主所用的有七种手段,所考察的有六种隐微之情。七种手段:一是从多方面来参照观察,二是对犯罪一定要惩罚以显明威势,三是诚信奖赏以使受赏人能尽其所能,四是一一听取禀告并用禀告来督责下级,五是利用使臣下猜疑的命令来促使臣下谨慎从事,六是拿自己已经知道的情况去询问臣下是否虚伪,七是说些与本意相反的话做些与实情相反的事。这七种手段,是君主所用的。

2 古文《言而有信》译文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徵甲兵。於是乃倚一车辕於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於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人争趋之,於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译文

吴起担任魏武侯时的西河郡守。秦国有个小哨亭靠近魏境,吴起想攻下它。不除掉小哨亭,则会对魏国的种田人构成很大危害;要除掉小哨亭,又不值得为此征集军队。于是吴起就在北门外靠置了一根辕木,然后下令道:“谁能把它搬到南门外,就赏给谁上等田地,上等住宅。”没有人去搬它等到有了搬动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行了赏。不久吴起又在东门外放了一石赤豆,并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西门,赏赐如前。”人们抢着搬它。于是吴起下令道:“明天将攻打哨亭,有能先上去的,任命他做国大夫,赏他上等田地住宅。”人们争先恐后。于是攻打哨亭,一个早上就拿下了。

3 文言文翻译:《言而有信,见利思义》

原文

赵柔,字元顺,金城人也。少以德行才学知名河右。沮渠牧犍时,为金部郎。

世祖平凉州,内徙京师。高宗践阼,拜为著作郎。后以历效有绩,出为河内太守,甚著仁惠。柔尝在路得人所遗金珠一贯,价直数百纟兼,柔呼主还之。后有人与柔铧数百枚者,柔与子善明鬻之于市。有从柔买,索绢二十匹。有商人知其贱,与柔三十匹,善明欲取之。柔曰:“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利动心也。”遂与之。搢绅之流,闻而敬服焉。(选自《魏书·赵柔传》有删改)

译文

赵柔,字元顺,北魏金城人,年轻时就以德行才学闻名河西。沮渠牧犍做金帝时,赵柔做金朝的部郎。

世祖平定凉州以后,赵柔到京师任职。高宗即位以后,赵柔任著作郎。后来因为历任有政绩,出京任河内太守,仁厚的名声非常显著。赵柔曾经在路上捡到别人掉的一贯金珠,价值数百匹黄绢,赵柔立即叫回失主,把金珠还给了他。后来有人赠送给赵柔数百枚铧(犁铧,翻土农具),赵柔于是同儿子善明去集市上卖。有个人要买赵柔的铧,赵柔向他要价20匹绢。另一商人见他的要价低,于是要给他30匹绢来买,善明便打算卖给这个商人。赵柔说:“和别人做交易,一句话说了就好了,怎么可以因为利益而改变心意呢?”随即卖给了原来那个人。当时的官僚士绅听说此事后,都对赵柔非常佩服。

4 言而有信,见利思义文言文翻译

原文赵柔,字元顺,金城人也。

少以德行才学知名河右。沮渠牧犍时,为金部郎。

世祖平凉州,内徙京师。高宗践阼,拜为著作郎。

后以历效有绩,出为河内太守,甚著仁惠。柔尝在路得人所遗金珠一贯,价直数百纟兼,柔呼主还之。

后有人与柔铧数百枚者,柔与子善明鬻之于市。有从柔买,索绢二十匹。

有商人知其贱,与柔三十匹,善明欲取之。柔曰:“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利动心也。”

遂与之。搢绅之流,闻而敬服焉。

(选自《魏书·赵柔传》有删改) 译文赵柔,字元顺,北魏金城人,年轻时就以德行才学闻名河西。沮渠牧犍做金帝时,赵柔做金朝的部郎。

世祖平定凉州以后,赵柔到京师任职。高宗即位以后,赵柔任著作郎。

后来因为历任有政绩,出京任河内太守,仁厚的名声非常显著。赵柔曾经在路上捡到别人掉的一贯金珠,价值数百匹黄绢,赵柔立即叫回失主,把金珠还给了他。

后来有人赠送给赵柔数百枚铧(犁铧,翻土农具),赵柔于是同儿子善明去集市上卖。有个人要买赵柔的铧,赵柔向他要价20匹绢。

另一商人见他的要价低,于是要给他30匹绢来买,善明便打算卖给这个商人。赵柔说:“和别人做交易,一句话说了就好了,怎么可以因为利益而改变心意呢?”随即卖给了原来那个人。

当时的官僚士绅听说此事后,都对赵柔非常佩服。 题目 搢绅之流,因为什么而敬服赵柔?解答古人认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应该“见利思义”,就是在面对个人利益时,应该想到是否符合道德准则。

“言而有信,诚实不欺”作为经商者的“法宝”,也是做人必须具备的美德。经商者见利忘义,欺诈蒙骗,这是只图眼前小利,以后不会再有回头客的。

与人相处也是同样的道理,谁都不会喜欢与这种人交往。

5 《韩非子》文言文的翻译

宋人酤酒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那么)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雍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本领)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是)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无义,表取独)所以蔽胁(被动),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被动,被重用)也。

翻译:

宋 国有个卖酒的。给的量很足,待客殷勤,酒又酿得香醇,而且店铺门前高悬酒幌,但是酒却卖不出去,变质发酸了。إ他感到很奇怪,就向知道(道理很多)的邻人杨倩老人请教。إ杨倩说:“你店铺里狗很凶恶吧?”إ他不解地问:“狗凶,酒为什么卖不出去?”إ杨倩说:“人们都害怕呀!有的人打发自己的小孩,装上钱,拿上壶,去打酒。而你的狗咬龇牙咧嘴窜出来咬人,谁还敢到你这里来买酒呢?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变酸的原因。” “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呀,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把它献给君王,那些大臣像恶狗一样龇牙咧嘴地窜出来咬人,这就是君王很少有人帮助,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生明智的原因啊。”

6 文言文翻译:言而有信、许金不酬、曾参教子、《君子之学,贵乎慎

不知道 文章要多做、患难见真情 这句话你要问的什么《言而有信》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约好了日期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酒,尽欢而别《许金不酬》济阴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大声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渔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恐怕不行吧!”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该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再一次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又落水了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却不兑现承诺的人”渔夫撑船上岸,远远地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曾参教子曾参的妻子到市集上去,她的儿子跟在后面哭他的母亲就说;“你回去吧,等我回来以后,给你宰一头猪吃” 妻子从市集上回来了,曾子想要捉一头猪来杀了他妻子马上阻止说:“我不过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 曾子说:“可不能跟小孩开玩笑啊孩子小,把父母当作老师向他们学习,听父母的教育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撒谎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母亲,以后就难以教导他了”于是就杀猪做菜了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每经过,刘蓉总要被绊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刘蓉父亲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他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他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刘蓉不禁感慨道:“习之中心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红莲的联姻提上日程,让很多人担心。韩非忙着劝魏扎雄,纪忙着让儿子纪快点回来,而的爷爷可能会得到消息。汪涵废了李思,要求韩非迅速挑选一个有能力的人来竞争李思的职位,变被动为主动。也有可能是我爷爷会说服张亮参加红莲的征婚比赛。毕竟,这是一个嫁给皇室的机会,也是一个巩固家庭的好时机,这样张亮就会告诉韩非,他现在必须冒这个险。红莲结婚有什么办法?魏扎雄比有飑牙还值钱。

武术只是一个方面的考核,更重要的是背景和贡献。魏扎雄武功高强。虽然被黑白玄鉴打败了,但也有原因。在对阵白凤莫雅之前,他已经消耗了不少内力。他匆匆赶回紫兰轩,错过黑白轩剑很正常。况且黑白玄剑还是老一辈的高手,年轻人打江湖老手也是正常的。

红莲结婚时,可能会选择竞聘结婚的方式。毕竟古人尚武。如果未来的丈夫有强大的力量,他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保护家人。魏扎雄的实力毋庸置疑。他是从鬼兵截击、火雨玛瑙、红眉龙蛇、多才多艺、翡翠虎的案例中战斗的。除了保护紫兰轩,红莲被多次保护,使得红莲一次又一次增加了魏扎雄的好感度。但不能光有武功。你需要其他的东西来保证两个人的长久爱情。这是背景和贡献。

背景和贡献也可能在真爱面前让路,毕竟真爱不易得。如果魏扎雄是一名官员,如果他做得好,他将受到汪涵的赞赏。只要汪涵满意,魏扎雄就会赢得汪涵的好感,无论是比武还是其他方式。他不是唯一有最终决定权的人。君主政体的国王有权一口气说出所有的话。即使纪的能力很大,他也不能侵犯皇室的权力,抢皇室的女人。魏扎雄自己的净资产也不多。他可能值很多牙。当官后收入会上升。

当然,一切都要以红莲对徐野有好感为前提。如果红莲不喜欢一个人,她会用脾气反抗到底,任何人逼她都没用。红莲我已经认定魏扎雄是她的真爱,我愿意为魏扎雄取蛇毒,所以我请魏扎雄做她的练剑师。可见红莲想创造机会和魏扎雄独处。

爱一个人就是给她最好的,这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承诺。在红莲《秦时岳明的故事》的回忆中,有一个魏扎雄闯进将军府救她的场景,甚至还有魏扎雄许下的诺言,他欠红莲一个家,他想回红莲一个国。即使这只是他单方面的承诺,红莲并没有要求魏扎雄这么做,魏扎雄是一个很看重承诺的人,尤其是对心爱的女人,他不能骗她。就算他撒谎,也是善意的谎言。

韩非的小故事,对他自己而言确实关系身家性命的故事。韩非去投靠他自己的老同学李斯,李斯人为韩非的才华超过自己,害怕韩非会取代自己的地位。所以李斯就响秦始皇进献谗言致使秦始皇处死了韩非。后来秦始皇后悔了但是悔之晚矣。事实上韩非的思想在后来秦国的得到了很大的应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5250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