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白》有两层含义, 一个人自言自语是独白, 四周是黑暗的, 只有自己一个人也是独白。当时两岸还没有交流,我的美国华人朋友来了,还有很多台湾的文人去到香港,我都会带他去登八仙岭, 用望远镜看落马洲, 大陆始终是母亲。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创作背景
1974年至1985年余光中先生在香港教书,他在香港呆了11年。《独白》是他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所写,也就是去香港的头两年。
余光中生于中国江苏南京,父亲余超英,母亲孙秀君。但是母亲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战争时在四川读中学,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曾自言:“大陆(中国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
诗人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结婚61年,两人相知相惜,互信互补。作家张晓风曾形容,余光中是众人汲饮的井,而范我存,就是那位护井的人。
图1:余光中全家福
余先生四女依次为余珊珊、余幼珊、余佩珊、余季珊。长女珊珊定居纽约,是美国著名艺术评论家,次女幼珊在高雄中山大学任教,三女佩珊是留美行销学博士,后在台中东海大学授课,小女季珊留法学广告设计,余光中所译王尔德的《理想丈夫》,封面设计就出自她手。
《我的四个假想敌》太火,女婿反而被忽略了(不过也确实不出名)。
“敌人”最终攻占了余家的后花园,四女均自由婚姻。三女余佩珊已离婚,再婚与否不详。二女、四女均嫁给台湾人,不甚出名。
大女余珊珊嫁给粤籍美国人栗为政,此人有点来头,曾任美国花旗银行副总裁(右三)。
乡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人们对自己曾经所居住过的环境,以及家人朋友、精神文化等都抱有一种独特的依恋之情。古往今来,以乡愁为主题的作品层出不穷,使乡愁成为一个经典而永恒的话题。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这首诗,包含了不少文化意象和文化情感,将乡愁与别离书写得一唱三叹。
余光中先生被世人称赞为“诗文双绝”,其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真挚而细腻。《乡愁》这首诗,自遥远的时空摘选出四种意象来,即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几个意象在诗中表现得十分明朗,感情强烈而又集中,给人以不蔓不枝、简洁明快之感。而这些意象虽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其中蕴含的感情含蓄而又充满张力,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与共鸣。
作者在诗中采用了时间线索将这些意象串联起来,比如“”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按时间排列的顺序就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了整首诗歌,同时也讲述了作者漫长的人生经历以及对祖国的殷切思念。诗歌前三节就像是汹涌澎湃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到最后一节全部汇集起来,将所有的情感倾泻而出,形成了整首诗的高潮。这些由时间线索串联起来的意象表现了作者和熟悉的文化环境分别,从而深深埋下文化乡愁的种子。
二十世纪中期,一道绵长的海峡将我国划分为两岸,众多人口离开大陆,迁移到了孤岛上。《乡愁》这首诗抒发的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中背井离乡,漂泊台湾的人们的伤感。一直以来,有关于思想的文化情感都贯穿着我国诗歌的发展历程,而“家乡”这一概念,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敏感的神经之一。
故乡正如一双无形的手,在影响人们日常活动的同时,还汇聚了国人传统的长幼亲情,形成了中华民族共有的情感归属。我国诗歌中有着许多与故乡有关的词汇,如”落叶归根”“游子思乡“”衣锦还乡“等。漂泊在外的人们,都会产生一种无根之感,因此思想的情怀也一直牵引着一代代游子的心。而对于当时漂泊至台湾的同胞而言,乡愁还仅仅停留在与故土的别离上,但对余光中先生而言,”乡愁“还代表着文化的缺失和无根之感。因此,诗歌成了许多漂泊游子的精神归属,其意象的使用也进一步唤醒了海峡两岸对文化的呼唤。
有了优秀的诗人之后,一个民族的语言及文化才能够逐步走向成熟。余光中一生漂泊不定,来往于两岸之间,其心中一直积淀着浓浓的乡愁。余光中曾自述,《乡愁》这首诗是“写实的”,因为自己小时候读寄宿学校,需要和母亲通信;结婚后到了美国,又需坐船回台湾;到后来母亲离世,和母亲天人永隔。《乡愁》的前面三节,所思念的对象都是以女性为主,到了最后一节时,思念对象升华成了大陆这位“母亲”,自此全诗的文化意境与思想感情都豁然开朗,并衍生出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这一经典的句子。“坟墓”与“海峡”在某些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是“矮矮的”或“浅浅的”,看似一步就可跨过,但却近在咫尺而远在天边。作者通过对这类文化意境 的营造,表达了对大陆母亲深沉而真切的思念。
陌生环境更容易给人带来孤独感,让人内心产生对故乡的思念。余光中先生说,自己仅仅用了20 分钟就写出了《乡愁》,但在此之前,他的乡愁已经持续了20多年。这种乡愁并不局限于空间方面,还跟历史、文化有着分不开的差异。
漂泊在外的游子,更能够体会到异域文化带来的生疏感,并产生 “边缘心态”。而遭遇文化障碍的人,离开了自己熟悉的故土,失去与亲人和朋友的联系,也失去了原有的文化依靠和社会地位,其语言、环境、文化、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陌生感和差异感,都容易使之产生浓浓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一生辗转,他曾说: “我庆幸自己离开大陆时已经二十一岁,已接受过《四书》、《五经》的熏陶。”而随着岁月的更替,乡愁也在逐步深化。当乡愁变为“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生与死的距离是如此遥远。而需要“小小的邮票”和“窄窄的船票”才能纾解的乡愁,也都是人们无法抗拒的事实。一个人若是离开故乡20年后,待到重新回来,家乡虽然仍是那个家乡,但物是人非,长辈作古,也会引起当事人的乡愁。
真正意义上的乡愁是地理、历史和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概念,也是诗人更高层次的思想追求。身在他乡的诗人,对大陆梦萦魂牵,面对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文化差异,乡愁的主体从 “家”放大成了“国”,代表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乡愁》一诗,不仅描述了个人遭遇和环境变迁,还表达了思乡之伤与历史之痛,其情感丰富真切,婉转动人。这种“乡愁”不单单是个人的,还是民族的、人生的、文化的、历史的。台湾乡愁承载了我国传统乡愁文学的血脉,仔细研究并解读其中的文化元素,能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台湾新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走过了与大陆颇有差别的一段曲折的路。大体是从西化到回归传统,后又走向了现代与传统融合的多元化格局。
诗的游子余光中先生的诗最初师法“五四”以来的新月派等,尔后进一步学习了英国的浪漫派,求学美国期间又热衷于现代派诗的实验,总之是做过一段诗的游子。
从早年的创作道路看,他似乎逐渐疏离了民族传统,到了 60 年代,诗集《莲的联想》的问世,才出现了回归传统的迹象。
在地理空间上来说,他幼时便跟随母亲到处流亡,从大陆迁往了台湾,而后又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海外求学经历,这使他离开故土越走越远。然而他现在又回到了台湾,重回了大陆,回到了最初的起点。这不仅代表是台湾新诗的整体变化,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诗坛 三十多年来的大致走向。
在这种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民族的摆荡中,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尤其显得深沉而富有韵味力量。乡愁文化是我国千年以来就有的文化。乡愁诗便是传承这一文化的不朽载体,千百年来名篇名句不断。离开祖国大陆定居台湾地区的人们,情系祖国,怀念祖国大陆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渴望回到那个曾经的故乡,渴望在那片炙热的土地上洒下一腔思乡的热血,因而乡愁诗的创作也成为台湾诗歌中的重要题材。在那个两岸隔离的年代,台湾文坛涌现了很多乡愁诗人,但是无论从诗作数量还是影响的广度,余光中先生都堪称突出者。
余光中先生作为台湾乡愁诗人的典型代表,他的诗歌中既包含对含对祖国家乡的深切思念,也包含对中华民族的归依认同,更包含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挚爱归宿。无论是在大陆地区还是台湾地区,他的作品总能得到广泛的阅读和传承,他情意和文采俱佳,擅长运用简单而精准的意向来映射深入骨髓的情感,作品中既带着中国传统古典主义的韵律色彩,又有现代诗歌宽阔辽远的空间维度。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选用意象往往简单而质朴。融无限大爱与简单而质朴的意象里,让人顿感亲切、温暖。细细品读他不同时期的乡愁诗,其中展现出来的多维空间耐人寻味,他不限于抒发个人情感,在他的作品中更多体现了多种情愫和意识交织的艺术境界,有对特定文化环境下的独特文化感受,对中华民族的归一认同和传统艺术境界升华的文化回归,对祖国家乡深切思念的爱国情怀,对民族文化传统挚爱归宿的民族情结,多重维度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纵观之下构成了一曲壮丽磅礴的民族史诗。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先生在高雄医院过世,终年90岁。
《乡愁》这首诗曾经给过我很大的感动和慰藉。谨以此文,希望先生一路走好。
齐帆齐微课
《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是余光中先生的一部散文集。此书精选余光中的散文36篇,其中包括游记见闻、感情经历、生活智慧、人情世故、文化随想五个部分内容。
书的封底写道:“在这本书里,余光中先生以人生过来人的姿态,为每个读者提供生命的启示和前行的力量。”读完书觉得所言不虚。
余光中,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封面对他的介绍如下:
笔者孤陋寡闻,在读到他这本书之前,只听过余光中的名字,并没有拜读过他的作品。
曾经读到过警句: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当读到这本书的260页时,豁然发现这句话原来是余光中先生翻译的,并写下这篇《猛虎与蔷薇》加以阐述对这句话的理解。
至此,我才真正的开始认识余光中先生及其作品。
1、读过余光中先生的散文,被他丰富的阅历和强大的学识深深折服。
他的每一篇文字写作角度很特别,文章的结尾部分有时幽默,可以想象他是睿智而幽默的学者。
这本书的每篇散文里,余光中先生都完美地展示了年少读书时老师对我们说过的:虎头、猪肚、豹尾。
每篇文章写的都是那样饱满,让我们在阅读他文章的同时,见识到更多的风物人情,随着他的笔墨观山玩景,体悟他的思想,走进他的生活,感受他的情感。
文章的开头多半是开门见山,根据所写内容或轻松,或幽默,或严肃……有时结尾也不忘幽默一把。
在《我的四个假想敌》这篇文章,他在结尾的时候写道:“笨客还想问下去,忽然门铃响起。我起身去开大门,发现长发乱处,又一个假想敌来掠余宅。”
《牛蛙记》的结尾:“那一夜,我们听见的不是群蛙,而是枕间彼此格格的笑声。”以这样的语句结尾,让人意犹未尽,想要一探究竟。
他的语言厚重,充满哲理,又带有些诗意,清秀隽永,每篇都一气呵成,忍不住追着细细地品读。
2、在这本书中,能体会到他对妻子细水长流的情感。
有几篇文章里提到了“我存”的名字,当时有些不理解,查过百度才知道,原来“我存”是他的妻子。
范我存,是余光中的远房表妹。两人相识超过70年,在余光中28岁,范我存25岁两人结为夫妇。
他们的相恋并不是太顺利,曾经遭到过家庭的反对,两人最终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在一起。
余光中和范我存结婚61年,夫妻几乎没吵过什么架,他们彼此的兴趣、价值观差不多,感情丰厚。
张晓风曾经形容余光中是众人汲饮的井,而范我存就是那位护井的人。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情感如潺潺流水,相伴一生,从青梅竹马走到了耄耋白头。
看到这样一段感情,让人在当下的社会中,又燃起对爱情的希望。正如诗人对美满婚姻的心得: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相处是靠妥协。
看看当下的快餐爱情,速配婚姻,想一想诗人对爱情的坚守,对婚姻的诠释,你会知道两者的差距在哪里。
从甜蜜的爱情迈向婚姻,实际上是一个人对一个人的承诺,也是相互之间的责任。正如两个人牵着手消失在绯红的夕阳中,长长的人生路,你我相携慢慢地走……
22年度写作营第31篇(主题文) 1390字 累计44111字
该诗写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
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扩展资料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
《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在意象上,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愁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
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乡愁
——余光中
我的余生也是你。
余光中给结发61年的妻子写过这样一封信:别问我爱不爱你,我的余光中都是你,我的余生也是你。也许我们结婚吧,仅仅是短短的五个字,但是你要说出这五个字,却不容易。
余光中,男,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毕业于爱荷华大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