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
目录[隐藏]
总概况衣锦坊
文儒坊
光禄坊
杨桥巷
郎官巷
塔巷
黄巷
安民巷
宫巷
吉庇巷
南后街
建筑特色
《三坊七巷宣言》
主题展馆
坊巷名人
传统小吃
旅游指南
同名电视主创人员
演员名单
剧情梗概
总概况 衣锦坊
文儒坊
光禄坊
杨桥巷
郎官巷
塔巷
黄巷
安民巷
宫巷
吉庇巷
南后街
建筑特色
《三坊七巷宣言》
主题展馆
坊巷名人
传统小吃
旅游指南
同名电视 主创人员
演员名单
剧情梗概
[编辑本段]总概况
福建省福州市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算"三坊七巷"街区。约有40公顷。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
“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
三坊七巷全貌“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 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许多民居的门窗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石刻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随处可见,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线形,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翅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宅院有一进或多进,每进都有大厅、后厅、正房、后房、左右披榭、前后天井。天井是福州传统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厅、榭的敞廊围绕构成矩形空间,为宅内交通枢纽,并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气流畅,排水便利。室内的门、窗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
三坊七巷图“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我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福州市三坊七巷,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
2009年7月19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在福州南后街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衣锦坊
衣锦坊衣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现在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过去称“通潮”,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
坊中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其中的衣锦坊水榭戏台最具特色。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现存的水榭戏台。
文儒坊
三坊中的第二坊为文儒坊。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陈承裘的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清代的著名诗人、《石遗室诗话》作者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内有光华阁是为入室弟子课业的地主。陈寓隔壁是现代著名法学家柯凌汉教授的住宅,这条坊就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
光禄坊
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光禄坊 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历史上,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在今光禄坊公园内)。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
光禄坊也是名人聚居的地方。明末有万历间举人、画家林有台,提学孙昌裔,以及学政许豸,其子许友、许宾,孙许遇,曾孙许鼎、许均,玄孙许良臣、许荩臣,都是诗人、书画家。清康熙年间有林侗、林佶兄弟。林侗是考古学家,著有《来斋选古》、《来斋金石考》等。林佶精诗文,著有《朴学斋诗文集》,又善书法,他手写的刻本《渔洋山人精华录》、《尧峰文抄》、《古夫于亭杂录》、《午亭文编》非常有名,被称为“林佶四刻”,在中国印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还有诗人、著名藏砚家黄任,琉球国册封使齐鲲、同榜兄弟两进士——刘齐衢和刘齐衔、博物学家郭柏苍、近代小说翻译家林纾、著名作家郁达夫等等。还出过不少才女,如黄任之女黄淑宨和黄淑畹,齐鲲之女齐祥棣,郭柏苍之女郭拾珠姐妹,她们或精书画,或工诗文。
光禄坊名胜以光禄吟台最为有名,擅池、台、亭、石、花、木之胜,以及宋至清摩崖题刻多处,1961年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光禄吟台西荔枝树下,原有石刻“鹤磴”,是纪念林则徐晚年放鹤处。还有清代大木构造、宽敞明亮的刘家大院(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末古朴木构房的黄任故居,高墙窄道的早题巷,明代石板铺设的老佛亭桥,都保存了明清建筑的特色。
因原来光禄坊旁的房屋都比较老旧,目前该地正在进行整体大修工作,预计2010年国庆节前全部完工。
杨桥巷
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杨桥巷古名登俊坊,因西能通杨桥而改名。民国时因城市建设需要,已被扩建为马路,所以后来便更名为“杨桥路”。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这一烈士故居,后来卖给作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我的故乡》中,亦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巷道扩大为道路后,林觉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可参见词条“福州冰心故居”),有相当部份被保存下来。
杨桥巷(南)有座“双抛桥”,规模不大但传奇多。一是此桥所处内河沟道,是东西两水“合潮”的地方,“万里潮来一呼吸”的内河奇观,在此感受得最为真切。二是双抛桥边两岸相向而长的一对榕树,在空中竟枝叶连理,相拥成阴,于是就有个青年男女殉爱的凄美故事,传之久远,以至后人已说不清先有爱后有树、先有树后有桥,还是相反。近闻有海外作家将之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绝唱相提并论,更添了几分悲情。不过,由于河道改造和城市建设的缘故,双抛桥已经由“桥”慢慢变成了一座街边的“亭”,成为路人歇脚品茶的场所。
郎官巷
郎官巷,在杨桥巷南,南后街的东侧,巷的东头通福州市内闹区八一七北路东街口。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据清《榕城考古略》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东能八一七北路闹市区,西能南后街。据《榕城考古略》载:“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改名兴文,后改文兴。今呼塔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此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还在,以后未见记载。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片的小塔,作为古迹纪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 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传有一首赞誉他诗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至今仍传为美谈。
黄巷
黄巷在塔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据志载,晋永嘉年间(307-312的)中原黄姓人家避乱入闽,落户在此,故称黄巷。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曾一度改名新美坊,后称新美里。巷内有一“唐黄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还有人见过。 黄巷中有一庭院名曰“小黄楼”,属于文物保护单位。
安民巷
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据《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旧有锡类坊,以宋刘藻以孝闻,后太宰余深居此改曰:“元台育德”。历史上巷内人家多为社会贤达。元行省都事贾讷居之。巷西侧民居旧宅仍保留匀称格局和古朴风韵。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驻闽办事处设在其间。今此老宅列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宫巷
宫巷宫巷在安民巷之南,东西两端分别一八一七北路和南后街相接。据清《榕场面考古略》载:“旧名仙居,以中有紫极宫得名。后崔、李二姓贵显,更名聚英达,明得改英达。”
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今人叹为观止。如漏花窗户采用缕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过木格骨骼的各种精心编排构成了丰富的图案装饰。在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常饰以重点雕刻。各种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上随处可见。可以说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
吉庇巷
吉庇巷,福州三坊七巷之一,俗称“吉避巷”。宋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凌辱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
福州著名的“安泰楼”酒楼也就位于吉庇巷口。
南后街
福州三坊七巷不仅仅是三条“坊”和七条“巷”,还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南后街。
三坊七巷之南后街福州南后街西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是从福州三坊七巷兴起至民国期间主要的商业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贾云集。
这里柴米油盐、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业)一应俱全。还有专为文化人服务的刻书坊、旧书摊、裱褙店,以及元宵、中秋两节的灯市。“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客里偷闲书市去,见多未见足开怀。”清末举人王国瑞这道诗中将南后街比为北京正阳门外琉璃厂,体现南后街以前的文化风貌。明、清时期的南后街依旧是“粉墙黛瓦石板路”、两旁铺面林立的热闹街市。至民国时,将路面拓宽,改成柏油马路。
南后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轴, 翻修后的南后街将充满古色古香韵味,路面的宽度将达到12米,包括中间宽7米的步行街和两侧各2~25米的路侧带。起于杨桥路、止于吉庇路的南后街全长只有634米,定位上,它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休闲文化商业街。
历史上的南后街曾聚集了花灯、裱褙、书坊等许多福州传统工艺行业。有关人士说,根据相关规划,南后街的定位是传统文化商业街,初步打算根据老字号的经营现状选择一部分予以恢复,如“米家船”裱褙店、“聚成堂”书坊、花灯等百年老字号,市民喜爱的传统灯市也初步打算每年定期举办。此外,有关部门还有意邀请寿山石刻、脱胎漆器、软木画等福州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在南后街设置工艺美术大师展示店,以增加传统商业氛围。
现在,在南后街的经营商业业态规划上,出现了酒吧咖啡、顶尖奢侈品等“新面孔”。这些新面孔的出现,将给传统的南后街注入现代化的因素。
南后街沿街保护性修复工程于2009年1月全面完成,目前已经开街,再现其“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的历史风貌。
[编辑本段]建筑特色
习惯上讲,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其实,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后,再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从建筑空间的处理来看,三坊七巷在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比北方的厅堂明显高、大、宽,与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极富变化的空间格局。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而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使的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极少见到。例如宫巷林聪彝故居之轿厅以及祠庙的戏台,均是如此处理。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结构上与众不同之外,在围墙、雕饰、门面上都很有特色。
马鞍墙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江南建筑中,绝大多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福州仅个别建筑有,包括福建的闽北、闽南、闽东也有存在,惟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雕饰
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窗扇的雕饰。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上则煞费苦心。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企及的。窗饰的类型特别丰富,有卡榫式图案漏花,有纯木雕式窗扇,也有两者相间使用。可以说是江南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卡榫式漏花中,工匠通过精心编排,构成不同的装饰效果,有直线型、曲线型、混合型--直线型疏密有致,曲线型富有动感,混合型变化多端,且各有吉祥寓意。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题材有飞禽走兽,人物花卉,整个窗扇雕饰有对称式有不对称式。如文儒坊尤恒盛的明代古宅,在二进厢房的门窗隔扇上,透雕了较复杂的瓶花图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涤环板上是浅浮雕的花开富贵这些用卡榫斗拼或木材镂空精雕而成的花窗雕饰,充分显示了福建民间工匠的高超技艺。
建筑门
三坊七巷建筑门的处理也极具特色,约有四种。一种是在前院墙正中,由石框构成的与墙同一平面的矩形师门,另一种则是两侧马鞍墙延伸作飞起的牌堵,马鞍墙夹着两面坡的屋盖形成较大的楼,像沈葆桢故居、陈承裘故居、林聪彝故居都是这种门楼。
[编辑本段]《三坊七巷宣言》
《三坊七巷宣言》是在2009年7月20日在福州举办的“老城保护与整治———三坊七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通过。宣言就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如下共识和行动倡议: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属于一个城市,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每个城市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社会发展的进步。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应不仅注重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应注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重视建立民众与文化遗产间的情感联系,应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途径,使文化遗产为民众所关注与分享,使文化遗产真正为社会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
文化遗产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而深刻长远的,是不可复生的精神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文化遗产的丧失是无法补偿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每个城市都有她应保护的“紫禁城”。
[编辑本段]主题展馆
用于展示三坊七巷文化价值的博物馆拟选地址现已基本确定,将开辟8个博物馆和3个展示区:
1三坊七巷历史人物博物馆,拟选址刘家大院。理由是刘家大院是福州乃至全国领先的城市公共事业的先驱,又临近光禄坊,是三坊七巷的“客厅”。
2福州当代艺术中心,拟选址蓝建枢故居。理由这里紧贴光禄坊公园,对带动人流,提高知名度,方便参观都极为有利。
3当代漆艺博物馆,拟选址南后街中心地段的叶氏民居。理由是这里是福州百年老店与老行当和现代生活嫁接的中转平台。 4福州民俗展示与演艺中心,拟选址郭柏荫故居。
5戏剧戏曲演艺中心,拟选址水榭戏台。
6茶文化世术馆和国宾级接待中心,拟选址林聪彝故居。
7明清家具民俗博物馆,拟选址二梅书屋。
8楹联博物馆拟选址梁章钜故居(梁章钜是福州先贤楹联学鼻祖)。拟开辟的3个展示区为:“一个专项展示区”,即“七巷”中自郎官巷至黄巷之间的展示区,主要展示闽台亲缘关系;“第一综合展示区”为黄巷至吉庇路之间的展示区,主要展示林氏价值的各种文化和船政文化;“第二综合展示区”即“三坊”中各展示点有机结合形成的展示区,主要展示文人墨客的相关文化。 此外,三坊七巷还将借助“一水一节点两街两片区”的结构,构建不同功能区。其中“一水”即安泰河的滨水休闲风情带。“一节点”规划是拟将光禄坊的“光禄吟台”作为三坊七巷南节点。“两街”为南后街传统特色商业带和南街商业更新发展带,“两片区”规划是结合北入口,将郎官巷、塔巷及水榭戏台部分作为旅游集中展示区。宫巷—安民巷有大量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将作为博物馆建筑集中区;文儒坊南北段两侧作为会馆会所片区,以创意和休闲为主。
[编辑本段]坊巷名人
近代以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 、 “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等等,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从三坊七巷中走出的人物都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时代推手的角色。
林则徐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1785—1850)是揭开中国近代史序幕的杰出政治家,又是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对西方文明成果采取积极的了解和吸收并为我所用的态度,故能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之开风气者”。三坊七巷旁的澳门路有林则徐祠堂。
沈葆桢: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1820—1879)在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中,被推向前台。他担任福建船政大臣,负责造船、练兵和人才培养,为组建福建水师、南洋水师而努力,成为早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引进西方科技的先驱,我国近代教育和近代海军的创始人之一。他脚踏实地、不遗余力地将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
曾宗彦(1850—1972):近代“陆军之父”。曾宗彦居于安民巷。他甫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便于1898年5月,上书光绪皇帝《时艰孔迫,宜用洋操克期练军陆军折》。他主张:“为今之计,莫若先尽各省已有之饷,练各省洋操之兵,但求其精,不患其少。”即以新法精练陆军。并提出必须“整顿军队,各省陆军一律政习洋操,尤以东三省为急”。光绪皇帝十分重视,立即下谕:“今日时势,练兵为第一大政,练洋操尤为操兵第一要着。惟须选教习以勤训课,核饷力以筹军实。”曾宗彦的奏折,引发清廷兵制改革,所以有人称其为“近代陆军之父”。
冰心(1900—1999),人称“世纪老人”,福建长乐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冰心 。“一片冰心在玉壶”。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作家,儿童文学家,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在南后街与杨桥巷交界处有她的故居,在她的散文名篇《我的故乡》中,留下了对故居情真意切的描述:“我记得在我11岁那年(1911年),从山东 烟台回到福州的时候,那时我们的家是住在‘福州城内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这个住址,现在我写起来还是非常地熟悉、亲切,因为自从我学会写字起,我的父母亲就时常督促我给祖父写信,信封也要我自己写。这所房子很大,住着我们大家庭的四房人。祖父和我们这一房,就住在大厅堂的两边,我们这边前后房,住着我们一家6口,祖父的前、后房只有他一个人,和满屋满架的书。那里就成了我的乐园……”
林旭(1875—1893):“戊戌六君子”之一。少年即颖绝秀出,为特达奇才。他追随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历时百日,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派杀害,年仅24岁,其英名永载史册。
林长民(1876—1925):“五四”运动引发者。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与《国民公报》上出现《外交警报告国民》的文章,作者林长民惊呼:“山东亡矣,国将不国,愿四万万众誓死图之。”言辞恳切而沉痛。事情缘于1918年的巴黎和会:彼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外交总长陆征祥奉命出使巴黎和会,总统徐世昌特设外交委员会,聘林长民为委员会主任兼事务主任。日本与英法三国秘密约定,战后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既得侵略权益;并同曹汝霖约定,由日本出资建设“济顺”、“高徐”两条铁路,借此进一步控制中国。林长民知后气愤难平,决定向国人披露此等外交黑幕与卖国行径,遂于1919年5月2日发表文章,并由蔡元培校长告知北大学生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12所学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群情激昂地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就此爆发。
陈矩孙(1913—1987):“一二·九”运动组织者。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史书记载,这是“中国***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学生运动”,之后波及全国各地。北平燕京大学学生陈矩孙时年22岁,参与组织了这次大游行。在游行的前一个晚上,是他将参与游行的大部分学生匿藏在钓鱼台。在“一二·九”运动前夕,他以学联干部的身份做了大量思想动员工作,将燕京大学的革命学生有效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二·九”运动的中坚力量。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汉族。福建福州人。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1905年回乡与陈意映结婚。1906年自费去日本留学,专攻日语。翌年补为官费生,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兼习英文、德文。此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春,得知黄兴、赵声等在香港建立统筹部,筹划广州起义,遂赴香港,后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4月24日夜,在香港给父亲及妻子写下绝命书,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亲人的爱及为国捐躯的决心。4月27日,陈更新等率福建志士进入广州。下午5时30分,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冲出督署后,转攻督练所,途中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清两广总督张鸣岐、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在提督衙门内审讯,他毫无惧色,在大堂上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道理。又在堂上发表演说,谈到时局险恶的地方,捶胸顿足,愤激之情,不可扼抑。最后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被关押几天,滴水米粒不进,泰然自若地迈进刑场,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手绘元旦追溯传统手抄报传统手抄报
手抄报欣赏原创手绘中国风元旦插画元旦新年快乐小报传统文化古风中国
我们的传统节日元旦拐儿小学开展手抄报作品展活动
我们的传统节日元旦拐儿小学开展手抄报作品展活动
我们的传统节日元旦拐儿小学开展手抄报作品展活动
元旦节传统节日手抄报传统节日手抄报
我们的传统节日元旦拐儿小学开展手抄报作品展活动
罗定市罗城城南小学举行庆元旦手抄报绘画比赛
我们的传统节日元旦拐儿小学开展手抄报作品展活动
三年级一班举行2021庆元旦迎新年手抄报绘画比赛
生生长长庆元旦传统文化我继承手抄报传统文化手抄报
喜迎新年庆元旦绘画手抄报大全
欢庆元旦手绘新春龙山小学手抄报评比活动
四年级上册庆元旦迎新年手抄报四年级上册手抄报
属相为牛的元旦节手抄报内容
庆元旦的来历手抄报元旦的手抄报
2021年庆祝元旦手抄报教程简单漂亮的元旦手抄报画法
简笔画元旦节手贺卡简笔画元旦贺卡这样的话可以做新年贺卡或者是元旦手抄报在里面写上表达心意的
满载祝福的可爱节日贺卡元旦简笔画来啦
元旦马克笔画贺卡马克笔画贺卡
预祝老师元旦快乐的贺卡元旦快乐的贺卡
元旦贺卡简笔画
新年贺卡简笔画
简笔画做贺卡
新年贺卡我们一起放鞭炮简笔画
2017年元旦节到啦儿童在这喜庆的节日里手工制作了元旦节贺卡送给
新年快乐贺卡涂色画
儿童新年元旦贺卡填色卡diy节日礼物手工圣诞节感谢卡涂色卡片
插画手绘教程新年贺卡怎么画
新人如何设计婚礼手绘婚礼布置包含:
迎宾区、合影区、舞台背景、T台、路引、交接区。(室内婚礼)
背景、仪式区、路引、交接区、甜品区、合影区、迎宾区、观仪区。(户外婚礼)
注意事项:色系一致。最好不要超过3个以上的颜色色系。婚礼色系选择和季节、环境、灯光、有关系。当然,你喜欢什么颜色都行。
婚礼风格:森系、中式、欧式、简约现代、复古美式等等,建议你先去看看婚庆公司的一些作品,找灵感。
湘西旅游景点介绍
湘西旅游景点介绍
年轻人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维持家庭的生活,推进社会的发展,但是枯燥的生活总会带来一些压力,同时也会失去一些美好的东西,来一场所走就走的旅行,是当今大多数年轻人的心声呼喊,那么,湘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呢以下,我为大家介绍湘西的旅游景点,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乌龙山
《乌龙山剿匪记》故事发源地,位于湘黔边界算深山峡谷之中。这里由于人迹罕至,至今尚较完好地保存着原始生态之风貌。乌龙山大峡谷,原始次生林覆盖,林木蓊郁,是天然的氧吧。峡谷两岸溶洞横陈,构成一个个神秘的地下迷宫,被誉为“世界溶洞博物馆”。据国际洞穴专家考证,乌龙山大峡谷是我国最大的溶洞群。
价格:60元/人
交通:从吉首重庆乘坐汽车至龙山再转乘巴士
老司城
老司城是西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土司城址,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的民族古文化遗存。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老司城留存遗址很多,主要有祖师殿、彭氏宗祠、土司德政碑、翼南牌坊、土司地宫、土司古墓群等。
门票价格:免费
交通:可从吉首、张家界乘坐巴士到达永顺,再转乘小巴
黄丝桥
黄丝桥古城是国内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兵营。最早是个土城,明代为镇压苗民改建为土石混合城,之后又修建成一个全石结构的防御性城池。古城只有东西北三个城门,没有南门。因为建时缺水,从建筑上说南方属火,开南门容易引火入城,所以为了吉利就没有修南门。
门票价格:40元/人(学生打8折)门票包含免费苗人导游一名讲解
交通:从凤凰搭中巴前往阿拉营,6元一人,再从阿拉营坐电瓶车到黄丝桥,2元一人
洗车河
洗车河位于龙山县洗车河畔,是土家族聚居区,至今仍普遍使用土家族语。也是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民宅多为吊脚木楼,依山傍水而建。造型玲珑的凉亭桥如双龙卧波,气势雄骏的公路桥如彩虹双跨,把沿河三岸连成一体,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线。洗车河还有一个叫“鸡屎潭”的温泉,温泉的水除污力极强,并能医治疮疥,维护皮肤健康。
门票价格:免费
交通:从吉首坐车至龙山再转乘巴士
芙蓉镇
芙蓉镇,本名王村,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因小**《芙蓉镇》在此拍摄而得名。芙蓉镇的名气和游客数量都远比不上凤凰,所以芙蓉镇并没有被过度商业化。芙蓉镇的夜晚是出奇的安静,静的能让人浮躁的内心平和起来,除了大瀑布哗哗的水流冲击声音,你听不到人为的噪声。
而且不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也是融自然景色与古朴的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又是猛洞河风景区的门户、一个寻幽访古的最佳景点。
门票价格:100元/人
交通:可从吉首、张家界乘坐巴士到达芙蓉镇
边城茶峒
沈从文代表小说《边城》,就是以茶峒为背景(不是凤凰)。2005年茶峒镇更名为边城镇。边城位于湘、黔、川三省交界处,界以一河之隔。河两岸古镇的建筑风格别致,着以民族服装的人流如潮,周围田园锦绣。主要景点有翠翠岛、百家书法园、沿河吊脚楼、南方古人类遗址、古老城墙、拉拉渡、悬棺遗址、连心桥、连心坝等景观。
门票价格:免费景点另外收费(翠翠岛 20元/人)
交通:从吉首乘坐巴士到达边城茶峒
山江苗寨
“山江”苗语称叭固,意为蛤蟆洞,因寨边有个山洞,蛤蟆甚多,故而得名。山江苗寨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军事防御功能,碉楼和防御墙是构成苗寨的两类主要建筑。一般第一次去苗寨的客人,都要过三关,也就是“三卡”:卡歌、卡酒、卡鼓。只有过了这三关,才能顺利的进入苗寨。这里鲜丽夺目的苗族服饰,情调别致的拦门酒,风格独特的卡鼓、拦路歌、边边场,会使你耳目一新,如痴如醉;还有传统节日“四月八”的跳月跳花,“六月六”的山歌对唱。
门票价格:套票100元/人
交通:到达凤凰县后乘坐的士或旅游巴士都可
坐龙峡
坐龙峡位于古丈县河西镇,与王村仅一水之隔。经由300万年大自然的风吹、水蚀而成,一直隐逸于湘西茫茫十万群山之中。峡谷长约3500米,最大落差达300余米;宽处不足丈余,窄处仅容一人通过;谷内绝壁纵叠,溪瀑横悬,崖树斜逸,异草遍坡。
坐龙峡拥有中国第一条特种游道。所有游道均建于峡谷深处,依山取势,既经细心雕琢听却又浑然天成。粗朴的板栗木栈道,可以让你零距离的亲近那一潭碧幽、听闻山泉叮咚;精巧的跳墩,可以让你媳戏流泉、触感溪瀑;原质的石坎道,让你不得不调动全部的身心能量悉心攀援、感悟峡谷;有惊无险的铁梯,让你伴着脚下轰鸣的溪水,在惊怵中体味一份快慰。 出口处的土家山寨,保留了古朴独特的生活习俗。
门票价格:100元/人
交通:可从吉首、张家界乘坐巴士到达河西镇或王村,再转车至坐龙峡
红石林
古丈红石林距古丈县城26公里,东与沅陵县接壤,南与泸溪、吉首两县市毗邻,北和永顺县以酉水河为界,于“芙蓉镇”对岸。正好处在张家界至凤凰这条旅游黄金走廊的中间位置。地处湘、鄂、黔、渝旅游版块的中心腹地。
据地质专家考证,红石林岩石形成历史约有 45 亿年,红石林地域与坐龙溪峡谷一样同属地史上所称的扬子古海,海底沉积了大量混合泥砂的碳酸盐物质,经地壳运动和侵蚀、溶蚀作用,形成了这片美丽的地质奇观。红石林目前是全球唯一在寒武纪形成的红色碳酸岩石林景区。红石林的色彩因天气而变,晴天一片紫红,阵雨过后成褐红,雨过天晴,由褐红变成紫红。
门票价格:148元/成人 90元/学生
交通:先从吉首、张家界乘坐巴士到达王村,再转公交车至红石林散客中心
乾州古城
民间有云:“乾州的城,凤凰的兵”。自古以来,具有4200多年历史的乾州就是南长城上的与凤凰古城齐名的双子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区内的万溶江河畔,十里盆地,二水环洲,三陆横陈,状如乾卦。城内有十里古街,城中有十里河道,城外有十里边墙,是秦、汉时期重要的商埠码头,是明清时期南长城防卸线上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
古城内有“小桥、流水、人家”之称的胡家塘,是池塘水源之地。环塘而居的人家,明清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粉墙黛瓦、飞檐翘脊、别具一格。在蛙跳蝉鸣的夏天,满塘的荷花竞相绽放,塘边漫步,惬意闲适。这里有中国古建筑史上举世无双的三门开,由古城南大门、通济门和月城(也叫耳城)组成,是一座集交通、防卫、取水、防火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志性建筑,属冷兵器时代重要的兵防设施,还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建筑,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北城门;建于清朝雍正时期,湖南省至今保存最好的文庙之一乾州文庙等。
除了沉甸甸的古城遗风,有“北有松花江,南有万溶江”美誉的万溶江风光更添古城风韵。漫步在古巷,跳岩、万溶江边,城楼城墙,会深深地被一种超然的宁静所触动。这“一城”,值得寻味。
门票价格:80元/人
交通:从吉首下车之后乘坐公交车,打的皆可直达
猛洞河漂流
从山上下来的瀑布直入潭底,夏天下雨后就尤为的壮观。一般漂流都是从哈尼宫到猴儿跳一段,这里多险滩,水流较湍急,此段漂流全程约需5个小时。可以只漂半程,那是从哈尼宫到泥路河大桥这一段,需要3个小时。如果是全程漂流,到达猴儿跳后,会有游船载开往芙蓉镇,全程约需2个小时。如是早上开始漂,可以漂全程,然后去芙蓉镇上游玩;如果是下午开始漂,就只来得及漂半程了。漂流时一般6至10人乘一艘皮筏,每人均会穿上救生衣,船由当地艄工撑,所以有惊无险。
门票价格:160元/人
交通:可从吉首、凤凰、芙蓉镇乘坐巴士到达猛洞河漂流处
矮寨特大悬索桥
矮寨特大悬索桥,主跨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桥面设计标高与地面高差达330米左右。这里有著名公路奇观,湘川公路上最险关卡——矮寨天险,从山麓到山顶全长只有6千米,却转了13道弯,公路如白带盘旋于青山之上,车行路上,伸手可抓到窗外白絮般的云雾。
门票价格:免费
交通:可从吉首搭乘小巴至矮寨镇,然后步行至矮寨大桥;或者从矮寨镇包车上去
里耶
“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里耶”是土家语,土家语是开拓这片土地的意思。里耶战国古城城遗是中国迄今发现唯一的一处秦朝古城遗址,被评为“2002年全国考古六大发现之一”。里耶古城“一号井”内出土的37400余枚秦简,其数量是过去秦简出土总数的10倍,以文字的形式“复活”了秦朝历史,其价值可以和殷墟甲骨文及敦煌莫高窟文书相媲美,是继西安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
门票价格:免费,景点另收费(古城遗址:60元/成人;30元/学生)
交通:可从吉首、张家界或者重庆秀山县乘坐巴士到里耶镇
苗疆长城
苗疆长城又名南长城。位于湖南省凤凰县,南起与铜仁交界的亭子关,北到古丈的喜鹊营,全长190公里左右,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竣工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2年),被称为“苗疆万里墙”。又由于其为中国南方的唯一的长城,所以又称中国南长城、南方长城,简称南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筑之一,禁止了当时的苗 、汉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往。 它表现了一个朝代的特征,涵溶了那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现象,构架了那个朝代治国方法的精神实质,是研究明清两代对边远少数民族征服统治鲜活的历史史料。
门票价格:45元/人
交通:乘坐凤凰到阿拉镇的班车,在南方长城下车;或从凤凰打的过去
德夯苗寨
有一首盛赞德夯之美的诗,诗的源头无从考证,但想必是哪位行者游玩于此心情的真实写照吧: “一人盘古到如今,佳境蓬莱何处寻莫向仙神询去路,湘西德夯醉游人”。
德夯地处一片奇险秀美,绝壁高耸的峡谷之中。这里溪河交错,四季如春,景色秀丽怡人。“德夯”是苗族语言,意为“美丽的峡谷”。在德夯的村寨里,世代居住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男耕女织的苗家人。在这里,你不但能观赏到流纱瀑布,天问台,三姊妹峰,盘古峰等壮丽的风景;还能参观苗家特有的吊脚楼,水车,亲自体验苗族文化,感受苗族人的热情淳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致在德夯这个身居峡谷的村寨里被完美地融合起来。
门票:100元/人
交通:可从吉首、凤凰乘坐巴士到达德夯
;
湘西十大旅游景点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景点: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AAAAA。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位于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区,由被誉为国际桥梁界“珠穆朗玛峰”的矮寨大桥、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天下鼓乡、天然氧吧”德夯大峡谷等景区共同组成。
婚丧习俗:
恋爱:以歌为媒,农历三月初三,青年男女穿戴整齐,成群结队赶到山头水边,对歌恋爱。情同意合者,便相邀离去,表示恋上了。平时看牛、放羊也对歌,并赠红。双方父母同意便结婚,如不同意,还有逃婚的习俗。
结婚:一般在结婚前一个月,长则半年,就开始哭嫁。对长辈要一个一个地哭,然后再送礼物,
改变了许多。男女结婚时,女方和来人到男方家吃三天三晚酒,这三天新娘只能同伴娘睡,不能与新郎同床。三天后,新娘与伴娘一起回娘家生活,二年、三年、五年不等。男方有农事需人帮忙,接女方在男方家同住。待女方怀孕后,才能接新娘到男方家长住期共同生活。
湘西旅游景点
湘西旅游景点有:凤凰古城、沱江、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景区、凤凰奇梁洞景区、乾州古城。
1、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4A级景区,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城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2、沱江
沱江是凤凰古城的母亲河,你可以直接站在岸边与她亲密接触;也可以站在高处向下眺望,如万名塔等地;还可以乘船换个角度欣赏沱江,清澈的河水下还有水草摇摆,一种远离尘世之感油然而生。
3、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景区
位于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内的寒武纪地质剖面发育完整、岩相稳定,古生物化石丰富,是我国寒武纪地层最好的典型地层剖面。在红石林的石头上到处可以看见许多化石,它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这些化石的前身就是角石,又称为“宝塔石”或“中华角石”。
4、凤凰奇梁洞景区
在当地有“奇梁归来不看洞”的说法,奇梁洞中有山,洞内有楼,洞中还有绝壁、田园、村落等,整个洞长约6公里,洞口巨大,高达约50米,一条清溪穿过溶洞。
5、乾州古城
自古以来,乾州就是南长城上的与凤凰古城齐名的双子城,十里盆地,二水环洲,三陆横陈,状如乾卦。城内有十里古街,城中有十里河道,城外有十里边墙,是秦、汉时期重要的商埠码头,是明清时期南长城防御线上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
湘西旅游有哪些景点
湘西的著名景点主要有凤凰沱江、虹桥、猛洞河、奇梁洞和湘西坐龙峡风景区。
1、凤凰沱江是凤凰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对于游客来说沱江就是凤凰古城城墙边的那段河段。
2、虹桥原名卧虹桥,位于凤凰古城中心横卧于沱江之上与民族一条街竖横交错、互为辉映。
3、猛洞河中青砖碎瓦敲响的是苍远历史的回音;碧水河谷激荡的是野性火辣的山歌;荒野莽原,摇曳的是原始古朴的舞步。
4、奇梁洞位于凤凰古城以北约5公里处,在当地有“奇梁归来不看洞”的说法,奇梁洞中有山、洞内有楼、洞中还有绝壁、田园、村落等,整个洞长约6公里、洞口巨大、高达约50米,一条清溪穿过溶洞。
5、湘西坐龙峡风景区中龙峡风景区与芙蓉镇只一水之隔,从芙蓉镇对岸的河西镇沿亮溪河而上,即可进入坐龙峡。
(一)
马到成功行好运,
建树非凡双喜临。
凯旋迎娶佳人归,
携手百年共来生。
罗家姑娘品行好,
雪亮聪慧人勤奋。
齐心协力奔小康,
飞黄腾达享太平。
(二)
跨天马建大业迎佳人凯旋归来
做新郎娶娇妻伴罗雪比翼齐飞
百年好合
(一)同父异母兄妹婚
日本古代史中,可以看到许多同父异母兄妹结为夫妇,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张表:
仁德天皇(大雀命)—— 八田皇女(八田若郎女)
仁德天皇 —— 菟道稚郎姬皇女(宇迟能若郎女)
隼总别皇子(速总别皇子)—— 女鸟皇女(女鸟王)
履中天皇(伊邪本和气命) —— 幡梭皇女
敏达天皇(沼名仓太玉敷命) —— 推古天皇(额田部皇女、丰御食炊屋比卖命)
用明天皇(橘丰日命)—— 穴穗部间人皇女(间人穴太部王)
押坂彦人大兄皇子(麻吕子皇子) —— 田村皇女(糠手姬皇女)
押坂彦人大兄皇子 —— 小垦田皇女(小治田王)
押坂彦人大兄皇子 —— 樱井弓张皇女(樱井玄王)
藤原不比等(藤原史) —— 五百重娘
藤原房前 —— 片野
物部石上贽古连 —— 御井夫人(布都姬)
我们所罗列的还只是有名的人物,象敏达天皇之子日子人太子娶庶妹田村王(糠代比卖命)等都没有列出。为什么同父异母兄妹婚的情况如此普遍呢?这是因为母系社会的残余影响力,以及当时是招养婚和服役婚的缘故,孩子们在各自的母亲家中出生并长大,母亲不同而父亲相同的兄弟姐妹之间并不比陌生人亲密多少。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日本婚姻制度的演变和发展,魏晋时代日本是一夫多妻制——《魏志 倭人传》记载:“其俗国大人皆四五妇,下户或二三妇”,以至于我国后来不少史书曲解倭国女多男少。到唐代日本还是招养婚,即女方将男方招到自己家里做上门女婿。平安时代开始流行服役婚,即男方需在女方家里劳作三年才能将女方娶走。也就是说,在室町时代出现嫁娶婚之前,女方是比较自由的,甚至在婚姻中占优势地位。从《记纪》和《风土记》中可以看出,当时世袭的地方长官国造有不少就是女性,在平安时代夫妻不称为夫妇而是妻夫、妇夫,《万叶集》中也不称父母,而是母父,可见女性的重要地位。
想来当时不仅是皇室、贵族同父异母兄妹结婚现象屡见不鲜,就是民间这种情况也是很常见的。古代日本人,特别是皇室和贵族狂热的崇拜和模仿、引进中国的事物和制度,偏偏对中国汉朝开始就严禁的“同姓不婚”视而不见,实在令人困惑(注1)。更奇怪的是,中国人认为表兄妹之间结婚是亲上加亲,是件大喜事,而日本人却说“表婚鸭味”,极少有表亲之间结婚的现象,他们似乎很早就知道近亲结婚对后代不利,却偏偏对血缘关系更近的同父异母兄妹婚不予禁止。这是为什么呢?除了前文说到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之间并不比陌生人亲密多少和女性地位比较高这两个原因外(注2),力图保持血统的纯正,应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特别对皇室和贵族来说更是如此。
(二)同母(异父)兄妹婚
这是被严格禁止的行为,也就是说,这是公认的通奸行为!然而还是有那么几对赫赫有名的同母兄妹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
(1)天智天皇和间人皇后
舒明天皇和皇后宝皇女(即此后的皇极、齐明天皇)生有葛城皇子(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间人皇女和大海人皇子(后来的天武天皇)三个孩子。间人皇女嫁给了自己的舅舅轻皇子(即孝德天皇)成了皇后,但却暗中与自己的同母哥哥中大兄皇子私通。
白雉二年(651年),花了六年时间建造的难波长柄丰碕宫终于落成,孝德天皇迁都到了这里(大多数史学家认为迁都其实是中大兄皇子的意思)。然而两年后的白雉四年(653年),皇太子中大兄皇子要求孝德天皇将都城迁回大和。孝德天皇没有同意,于是中大兄皇子带着母亲皇极上皇、弟弟大海人皇子和妹妹间人皇后,率领群臣去了大和,将孝德天皇一人留在了难波。也就是说,间人皇后抛弃了自己的丈夫,追随了自己的哥哥。伤心不已的孝德天皇翌年就在难波孤独的死去了。
孝德天皇一死,中大兄皇子将要与同母妹间人皇女结婚的消息就流传开来,但结果却是中大兄皇子请出自己的母亲皇极上皇,让其再次即位成为齐明天皇,中大兄皇子此后做了整整十五年的皇太子(若从“大化革新”算则做了二十三年的皇太子)。中大兄皇子既然只是皇太子而不是天皇,自然间人皇女就没有成为皇后。然而中大兄皇子与同母妹间人皇女通奸,在当时却是公开的秘密。当时的舆论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侵犯了别人的妻子这样不道德的行为(通奸),这已经不仅仅是丑闻,而是天人共愤决不允许的罪行。也许这就是中大兄皇子宁愿弃虚求实,不要天皇名号而只求握有实权的原因所在,这样一来就二者兼顾了。直到母亲齐明天皇和妹妹间人皇女都死后,中大兄皇子才即位,成为天智天皇,真不愧是老谋深算的人物啊。
(2)木梨轻皇子和轻大娘
允恭天皇之子木梨轻皇子也与其同母妹轻大娘(轻大郎女)通奸。《日本书纪》说木梨轻皇子“容姿丽佳,见者自感”,就是说是位人见人爱的美男子。“同母妹轻大娘皇女亦艳妙也”,可见轻大娘也是位美人。《日本书纪》记载二人通奸行为暴露后,轻大娘被流放到伊予,木梨轻皇子由于是皇太子(储君)而免于治罪,但是群臣却开始疏远他,不久允恭天皇死去,木梨轻皇子被穴穗皇子(后来的安康天皇)率兵包围后自杀了。《古事记》则说允恭天皇死后不久,木梨之轻太子被穴穗皇子领兵包围,捉住后被流放到伊予温泉(指伊予的道后温泉,在今爱媛县内),轻大郎女(衣通王)不胜思恋,追赶木梨之轻太子来到伊予,在那里二人双双自杀。
由于古代严格禁止同母兄妹相通,才造成了木梨轻皇子与轻大娘的悲剧,现在看来这种说法难以令人信服。因为和死去的木梨轻皇子一样,胜利者穴穗皇子自己也与同母姐姐结婚了。《古事记》记载穴穗皇子即位后不久,就杀死父亲的同父异母弟弟大日下王(大草香皇子),夺去其妻子也就是穴穗皇子的同母姐姐长田大郎女皇女,并立为皇后。《日本书纪》则说安康天皇夺走的是大草香皇子之妾中蒂姬,但这也疑点重重。因为如果安康天皇真的将大草香皇子同母妹幡梭皇女的女儿中蒂姬(中矶皇女)作为妻子,那么弟弟大泊濑皇子(雄略天皇)将哥哥(安康天皇)的妻子(中蒂姬)的母亲(幡梭皇女)作为妻子,这样的关系实在让人感到困惑。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穴穗皇子杀害了木梨轻皇子篡夺了皇位,而为了使其行为正当化,才编织这样让人一头雾水的记录。但是木梨轻皇子与轻大娘之间相互爱恋却很可能是真的,因为在五世纪时,这种同母兄妹间的相通行为已经开始不为人接受,才给了穴穗皇子篡位的机会吧?
(3)崇神天皇和御间城姬
古史中明确记载同母兄妹婚配的是崇神天皇(《日本书纪》作御间城入彦五十琼殖天皇、《古事记》作御真木入日子印惠命)与其妻子(《日本书纪》作御间城姬、《古事记》作御真津比卖)。《记纪》都说崇神天皇娶的是大彦命(大毘古命)的女儿。大彦命对崇神天皇来说是伯父,也就是说这是堂兄妹结婚。可是,在《古事记》中关于崇神天皇之父开化天皇的那些记载里,却说御真木入日子印惠命与御真津比卖是同母兄妹。“开化天皇又娶庶母伊贺迦色许卖命而生御子。长者名唤曰御真木入日子印惠命,次子为御真津姬命也。”并且,在孝元天皇条中关于大彦命子孙的记录里找不到御真津比卖这一人物。
从拥有同一位母亲的孩子常用类似名字命名这一点上来看,无论是《日本书纪》的“御间城”,还是《古事记》的“御真”,崇神天皇夫妇俩的名字都很相似,他们很可能是同母兄妹而不是堂兄妹。类似的例子还有伊香色雄-伊香色谜、丰城入彦-丰锹入姬、狭穗彦-狭穗姬等等。
很可能正是因为崇神天皇偏偏娶了自己的同母妹妹为妻,结果让编撰《记纪》的作者大感头疼,于是刻意回避这一事实,在崇神天皇条中介绍娶的是大彦命(大毘古命)的女儿,是堂兄妹结婚。然而百密一疏,在开化天皇条介绍其子女的记录里却忘记消去御真津姬命的名字,结果就露出马脚来了。此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同母兄妹婚在编撰《记纪》的八世纪是被禁止的行为,但在四百年前的四世纪,同母兄妹婚可能并不是那么令人难以接受的。
(三)民间的兄妹通婚现象
兄妹结婚不是只存在于《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这一类的古书中,在民间也口耳相传着。
(1)民间传说中的塞神
塞神是在村落入口防止邪灵入侵的神,现在日本各地的村庄还常常可以看见道旁小祠中祭祀着塞神,估计是受了中国的道神和守护神观念影响才产生的,不仅仅是在村落的入口,山巅和桥头等交通要道及坎坷难行之处,也常常祭祀塞神,人们相信塞神是守护旅人保护他们旅途平安的神。有趣的是,塞神常常是男女二尊神像,据说可以使夫妇和睦、帮助人们缔结良缘、顺利分娩和养育孩子。值得一提的是,塞神并不是夫妇,而是兄妹。
大岛健彦先生为了考察兄妹结婚的民俗而在日本全国进行了细致的考察,结果发现关于塞神的传说有八十五种以上,下面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说法:
(a)群马县势多郡粕川村月田
有对兄妹都非常美貌,二人为了寻找各自理想中的伴侣而在全国跋涉。当两人厌倦了这种寻觅再次返回家乡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最合适的伴侣就是对方,于是兄妹二人就成为了夫妇。
(b)枥木县上都贺郡栗野町上粕尾、下粕尾
有对兄妹因为性器官太大而找不到合适的伴侣,于是为此而奔走各地,然而始终没能找到适合的伴侣,结果兄妹二人试着交合,并最终成为幸福美满的一对夫妇。
(c)岐阜县吉城郡宫川村中泽上
有对双胞胎兄妹,哥哥出行而妹妹成了妓女。几年后,哥哥在旅途中与一位美丽的妓女相爱并结合,当二人得知是双胞胎兄妹时就一同自杀了。此后,这个地方有双胞胎兄妹诞生的话,就分开来养育,待其长大后就结为夫妇。
(2)妹背岛
日本古代的故事集中也有兄妹结婚的传说。《宇治拾遗物语》的第五十六回与《今昔物语》的第二十六卷第十话,其实讲的是同样的内容,就是关于土佐妹背岛的故事。
说的是有对夫妇离开自己的住所,小船上装着稻苗、食品、农具、锅釜和自己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前往有水田的村子。上岸后他们开始将船上的货物卸下,却将兄妹二人留在了船上,然而突然狂风大作,海水暴涨,小船被冲进了海里。最终船只飘泊到了一个无人岛,兄妹二人在岛上建造房屋开垦稻田,顽强的生存下来了。后来兄妹二人成为夫妇并且养育了很多的孩子,使这个无人岛成了个生机勃勃的岛屿。
如今高知县宿毛市的冲之岛上四百零四米的最高峰就被称为妹背山。
(3)いもせ
日本古代兄妹结婚未必是禁忌,从“いもせ”(妹背)这个词就可以看出端倪。
“いも”有两种解释:姐姐、妹妹或是妻子,“せ”也有两种解释:哥哥、弟弟或是丈夫。所以“いもせ”(妹背)也就有两种解释:兄妹、姐弟或是夫妇。
这说明什么呢?这表明在日本古代,兄弟姊妹和夫妇并没有太大的概念上的区分。也就是说古代血婚的比例比较大,那时的兄弟姊妹之间不象现在这样严格禁止有性行为。
(4)おなり神
冲绳的“オナリ神”信仰也很能说明问题。在冲绳,女性姊妹称为“オナリ”、男性兄弟称为“エケリ”,并且人们相信“オナリ”有守护“エケリ”的灵力。也就是他们认为姊妹是兄弟的守护神。因此,男人去航海的时候,姐妹就让男人带上自己的手帛或自己的头发以求平安。
谷川健一先生在《日本的众神》结尾记载了久高岛“オナリ”与“エケリ”的成婚仪式(即兄弟姊妹间的结婚仪式)。据说经过“イザーホー”祭祀仪式后,就有灵力附着在“オナリ”身体里。祭祀仪式完成回家后,“オナリ”与“エケリ”相向而坐,“エケリ”取来盛有神酒的酒杯,神女们就开始唱祝婚歌。
这些民间传说和民俗,恰恰反映了民间兄妹婚的存在,而且还为人们所认可和接受。
人们是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并制定规则的,兄妹结婚这种婚俗无疑对优生优育不利,我们中国很早就把“同姓不婚”作为戒条了,这个同姓甚至包括了同宗,但是日本在引进吸收中国的风俗文化时却并没有接纳这种戒条。《记纪》神话中生育众神、创造国土的伊邪那歧命和伊邪那美命就是兄妹,由此可以窥见八世纪初日本人不接纳“同姓不婚”的婚嫁心理。平安时代的实权者藤原氏也经常同姓结婚,除了维持血统的纯正外,害怕权力旁落应该也是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古代日本兄妹婚配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估计直到公元五世纪左右才开始排斥同母异父兄妹(或姐弟)结合,到编撰《记纪》的八世纪这种行为被完全禁止,但是同父异母兄妹(或姐弟)的结合却并未受到禁止。有趣的是,同母异父兄妹(或姐弟)不是同一姓氏却不允许结合,而同父异母兄妹(或姐弟)明明是同一姓氏,他们的结合却大多为人们所接受,这真是奇怪的习俗!中国古来习俗,妻子虽然将丈夫的姓放在前面,但仍旧保留自己的姓,比如“李王氏”就是丈夫姓李而她自己姓王。然而就算是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现代,日本的女性在结婚后还是抛弃自己原来的姓而改用丈夫的姓。从这一点上来看,在完全禁止兄妹结婚的现代,日本人的意识深处,还是对“同姓不婚”有所排斥的呀!
日本古代学习和模仿中国的制度与风俗,是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学习与模仿,而不是完全照搬。比如排斥“同姓不婚”、不建立罗城(古京都是没有围墙的)、不用马车而用牛车(日本多河川山地)、不采用科举制度(豪族的势力过于庞大)、没有宦官(对牛马之类也不采用阉割技术)等等,可见日本的“拿来主义”是以是否符合自身实际情况为标准的,在引进的同时往往还结合自身状况予以改进。从这一点上来看,是日本选择不接纳同姓不婚的,即认为同父异母兄弟姐妹可以结婚,只是不鼓励这样做而已。
制作:德间书店 日本电视放送网 博报堂 吉卜力制作
原作: 柊 葵
《侧耳倾听》里的小女孩月岛霞,正在念中学,象每个临将毕业的学生一样,她也面临着今后的抉择。但是她并不是一个沉迷于功课的小女孩,她喜欢看更多的课外书,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有一天,霞给当图书馆管理员的爸爸送盒饭,半路上遇见一只胖猫,居然象人一样搭坐电车。她好奇的一路追踪过去,于是在半山坡发现了一家古老而精致的玩具店——“地球村”。放在店里桌上的猫玩偶男爵闪烁着神奇的光晕,令她深深着迷。回家的路上,一个男孩送回了她遗忘的便当。而先前失踪的那只胖猫,则笑嘻嘻的坐在男孩自行车的后坐上。于是一个神奇的童话般的故事在男孩和霞之间开始了。
原来男孩自己在学做小提琴,并且希望霞能唱她正在翻译的一首英文歌:约翰·丹佛尔的《COUNTRY ROAD》,自己用小提琴来为她伴奏。这时候其他的老乐手们回来了,于是在“地球村”,他们演奏起了自己的乐器。这个温馨的小型演唱会,最后在大家快乐的掌声中结束。经过互相的介绍,霞认识了这个学小提琴的男孩,天泽圣司。圣司对霞倾诉了自己想去意大利古老的制琴学校学习的梦想。而霞被玩具店的猫男爵的爱情故事所启发,也决定写关于猫男爵的作品——相爱的两个人却因为种种误解而不能在一起的故事。
霞和圣司两个人都在面临着毕业抉择的十字路口,却坚定的选择了自己所向往的道路。顶住学业和考试的重压,霞终于完成了小说,并带给玩具店的老爷爷看。老爷爷深受感动,并讲述了猫男爵真正的故事。原来猫男爵的故事恰恰和霞所写的故事吻合。霞为这一切幻境般的经历而陶醉。而圣司也终于得到家里父母的理解,终于可以去意大利学习造琴技艺。最后在那个日出时分,在明净晴朗的天空下,临行前的圣司勇敢的向霞告白,而霞幸福的答应了。他们拥抱在一起 —— 圣司高喊着: “嫁给我吧! ”
《侧耳倾听》最寓意深刻的是在影片末,圣司用自行车载着霞走着一段很陡的路,霞想到她可能会成为圣司踏上理想之路的负担,所以毅然从车上跳了下来帮忙推车,“ 不想成为圣司君的负累,而是要和圣司君一起努力把路走完。”当时这短短的一幕实在令人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