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怎么吃酥油吃法简单介绍

酥油怎么吃酥油吃法简单介绍,第1张

1、酥油饼:把酥油用微波炉加热化开,用温水加少许盐,用盐水和面,里面加少许酥油一起和成光滑的面团。抹一层酥油,用保鲜袋包好,醒面30分钟以上。小葱洗净切末。把醒好的面团分成大小一样的小剂子,用手压成小圆饼,用擀面杖擀成薄饼形状。在面饼上抹上一层酥油,撒上少许盐和葱花卷成长条状,后再卷成蜗牛状。稍压扁,轻轻地擀一擀,最后擀成圆饼。电饼铛用电,按下合适的功能刷上一层酥油,加圆饼听到滴滴响声,就翻面。继续煎,直到两面金**就好了。

2、酥油茶:先将奶汁加热,然后倒入一种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高4尺、直径l尺左右),用力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灌进皮口袋,冷却了便成酥油。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再把茶水倒入酥油茶桶。接着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茶桶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3、奶油松饼:面粉、盐、泡打粉、糖混合均匀。酥油用勺子拨成小块,用软勺或刮刀上下翻搅成絮状,直至酥油搅碎。分次加入奶油,蛋液,留半个蛋黄最后刷在表面用,揉成面团。把面团放入大保鲜袋,对折2次按平,轻擀成1厘米厚片,剪开保鲜袋压花。剩下的用保鲜袋团起,重复以上操作。可换不同模具压花。烤盘铺好锡纸,用勺子刷蛋黄液至表面。箱180预热5分钟,入烤箱20分钟。香甜可口的奶油松饼出炉。

结婚前一天,男方在下午请两名能歌善舞、能说会道的“纳什金”(即娶亲者)带上娶亲的礼品和新娘穿戴的服装、首饰,拉着一只白母羊(象征着纯洁和财富)到女方家娶亲。此时,女方家故意不给纳什金开门,并由阿姑(年轻女子)唱起悦耳的“花儿”,让纳什金对歌,还从门顶上向纳什金身上泼水,以示吉祥。直到阿姑们被唱得无歌以对或者是娶亲人词穷时,女方才肯开启大门将纳什金邀至家中。 随后由新郎向岳父母敬献哈达,拜神佛,礼毕上炕喝茶、吃饭。此时阿姑们拥挤在窗口唱起婚礼曲,气氛热烈欢快,紧接着阿姑们冲进屋里拉起娶亲人到庭院或麦场上去跳“安昭”舞。整个婚礼一直进行到深夜才结束,其间所涉及歌舞的种类近二十种,一场土族人的婚礼就是一次优美的歌舞盛典。

第二天天亮前,新娘经过梳装打扮,头上罩上一层层五颜六色的漂亮纱巾,上马起程。新娘的亲属将一把红筷子撒在院子里,母亲将新娘穿过的衣服扔出墙外,表示姑娘已经出嫁。土族姑娘出嫁方式有两种,一种叫“小出小进”,一种叫“大出大进”。所谓“小出小进”,即新娘到婆家后才改变发式。这种方式比较复杂、庄重。所谓“大出大进”,即在娘家改发式,到婆家后立即拜天地,这种方式比较简便、省事。“小出小进”的出嫁方式,新娘到了规定的时辰,须坐“经卷”,即在堂屋的桌子上,依次摆着“经卷”、柏树枝、佛灯、牛奶、红筷子、茯茶、粮食、羊毛等九种吉祥物品。纳什金在堂屋门前唱《依姐》歌,并使劲摆动褐衫衣襟,新娘由其兄弟用白毡或红毡抬着沿院里的圆槽转三圈后,出门上马。“大出大进”的出嫁方式,纳什金可以不唱《依姐》歌,穿戴一新的新娘,由其母亲或姐姐陪着绕圆槽三圈后,出门上马。新娘由其姐姐作伴娘、小妹作伴女同到婆家。伴娘当天随送亲队伍回去,伴女则要等到婚后第三天新娘新郎回门时带回。新娘在娶亲人、送亲人的簇拥下来到新郎家门口,首先由新郎捧着美酒和哈达,迎上前去接新娘下马。在他身后,每一步站一个姑娘,一个捧着酒盅、酒壶,为送亲的宾客致酒。新郎新娘进门时,进大门时,有两个年轻妇女在前面拉着红毡或白毡,新郎新娘跟着毡,男左女右,抱着用红布制作的布娃娃,并肩缓缓迈入庭院。

如果是“小出小进”,则新娘到伙房灶神爷前,由事选定的妇女动手为她梳头改发式,穿新婚服装,开口。开口仪式是,有一位也是事先选定的妇女,手拿用红线缠着的擀面杖,在新娘面前绕几下,说:“新娘新娘你开口,金口玉言,家里的话不要到外面去讲,外面的话也不要在家里乱说,守口如瓶,免惹是非……”。

穿戴后,即举行拜天地。新郎新娘要连续拜四次,进入洞房。人们围着媒人,一边唱谢媒歌,一边给媒人敬酒,并向他嘴里喂炒面,额头上贴酥油。媒人被请到上房,设宴款待。过去一般不炒菜,主要是酒肉。现代更是有摆八盘的,还有土、汉宴席并上,十分丰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3447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