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奥禅师 于1934年6月24日出生在缅甸中南部伊雅瓦底省兴答达镇(Hinthada Township)雷超(Leigh Chaung)村。
1944年5月(10岁)于该村的萨林寺(Sa Lin Monastery)依止 伍索那(U Sona)长老披剃出家受沙马内拉戒。
从1950年开始,禅师在多位老师的教导下学习巴利语与经论,并且在沙马内拉时代即通过了三级巴利佛法考试。
1954年5月10日(20岁)于兴答达镇的耶吉戴迪寺 (Ye Kyee Taik-Thit Kyaung)礼请明嘎喇西雅多伍般雅(Mangala Sayadaw U panna)长老受比库戒。
1956年,22岁的帕奥禅师参加僧伽会考,获Dhamma- cariya(达摩阿阇梨,法师)资格。
经过了十多年研习经教的生活,他于1964年(30岁)开始转向禅修实践。他跟随数位当代长老学习四界分别、入出息念、观业处等多年,随后于达通镇(Thaton)内明达拉山(Nemindara)附近的岛外居森林(Taung-waing-gyi Tawya)、木冬镇(Mudon)的心乐丛林寺(Citta-sukha Tawya Kyaung),以及叶镇(Ye Township)附近的阿新丛林寺(Ah-sin Tawya Kyaung)等处,度过了17年简单刻苦的潜修时光。于此期间,帕奥禅师依据巴利圣典及其相关注疏,深入研究禅修理论,并配合止观实践,同时兼修头陀行(dhutaiga)。
1981年7月,帕奥禅林前任住持 佩窦 西亚多伍阿嘎般雅(Phel-htaw Sayadaw U Aggapanna)长老病危,邀请帕奥禅师(47岁)前来照看禅林。长老去世后,他成为帕奥禅林(Pa-Auk Tawya)的第三任住持。
1983年开始,不断有禅修者前来求法禅修。因其教法殊胜,目前前来求法禅修者已增至数百人,其中有许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僧众及禅修爱好者。
现于缅甸国内,除毛淡棉的帕奥禅林总部之外,还在首都仰光的丹林 (Thanlyin Yangon)、上缅甸的曼德勒 (Mandalay)及眉妙 (Maymyo)、下缅甸的巴固 (Pago)、帕安 (Hpa-an)、叶镇(Ye)、达威 (Dawei)等多处设有分部。
1996年,帕奥禅师获颁Mahà Kammahànàcariya(业处大阿阇梨,大禅师)称号。
1999年,帕奥禅师在禅修教授方面获颁最高荣衔——Agga Mahà Kammahànàcariya(至上的业处大导师)。
一、舍利佛与目键连出家在先,皈依佛陀在后。地点是竹林精舍。
二、相关资料:
舍利弗与目犍连的出身
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的宾毘沙罗王(Bimbisara),继承王位不久,有位南印度来的地师婆罗门,向王舍城的学人求辩论,国王推选迦罗毘村的摩达罗和他对辩,最终摩达罗取得了胜利,国王便推派他为迦毘那村的村主。摩达罗结婚后养有一男一女。男儿名为拘提达(即是后来于佛陀的僧团出家名为摩诃拘絺罗,舍利弗的舅父) ,女儿称为沙利。兄妹受父母的家教,对印度古典学有相当的修养,也是辩才无碍。
后来又有从南印度来一位名为低沙的婆罗门,向王舍城发出求辩。在这一场辩论,摩达罗却被低沙论破了,国王下令将村主的职位移交于低沙,但为低沙拒绝。摩达罗保持了他的职位和财产,即将其外聪内慧的女儿沙利,嫁给低沙为妻。不久生下男丁,取名优婆低沙(或译优波提舍即后来的舍利弗) 。同一天,在隔壁村另一位名为摩嘎利(Moggalli)的婆罗门女也同样怀孕生子,取名为“拘律陀”(即后来目犍连)。这两个家族是七世交好的世亲。
两个男孩长大之后,他们接受印度四吠陀、梵书、奥义书的古典学教育,对于时下新兴的宗教理论亦有涉入,难得的博通古今,辩才无碍的伟大青年。两人私底下志同道合,且各拥有五百名婆罗门少年追随者(粉丝团) 。
发愿求道
两位年青学人, 深感世间苦乐是无常, 一心向往能得到宗教上的心灵解脱,可是当时的婆罗门已沦为一般的祭祠祷告,唯求物欲钱财的形式,而无至诚的信仰。最终,选择在怀疑论者的删阇耶( Sanjaya)教团出家(六师外道中之一派)。
在《四分律》谓〝删若梵志,有二百五十弟子,优婆提舍、拘律陀为上首…(大正藏二二、P798c。)依《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说:〝优婆低沙和拘律陀于删阇耶处出家,于时删阇耶多得利养……今获利养。莫不由彼二人福德,非我福德故,作是念已,时删阇耶先有五百弟子,常教论典,即令彼二,各领二百五十弟子,受其教法。〞
删阇耶五百弟子以优婆低沙和拘律陀为教导师,两人各领二百五十众,如二人不求真理只图名闻利养,绝不会想更求究竟的真理了。后来,两人对散惹耶的怀疑论非常失望,凡事都不可以肯定,要给于怀疑和批评。最终成了为怀疑而怀疑,永无合理答案,徒具虚论或诡辩。为此两人相约,虽先发现能解决人生之苦恼的真理(不死的解脱道),即必相告。
归依佛陀
当时佛陀刚在伽耶(Gaya)成道并于鹿野苑成立僧团不久,应宾毘沙罗王(Bimbisara)之约前往王舍城。接受国王赠与的竹林精舍(Veluvana),并在那里落脚。
有一天优婆低沙发现一位光头穿着袈裟的修行者,持钵入城乞食,走路不左右顾盼,威仪整齐,一看使人由然生起恭敬心。优婆低沙即往前请问他尊姓大名,跟谁出家,老师是谁,老师教您什么?能否为我说明一点!修行者回答说:〝我名阿说示比丘(或译阿沙基Assaji,意为马胜,是佛陀度五比丘之一),跟佛陀出家。我刚出家不久,懂得很少,唯记着简要几句。〞优婆低沙渴望地说:唯说简要的就好。阿说示便说:
〝瞿昙沙门我大师,常教我们说:诸法因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优波提舍听到因缘偈(gatha)后,得法眼净,证入流果(sotapanna),(阿罗汉(arahant) 的初果)。
他为之大喜,道:“这就是我要找的解脱法。尊者!我们的老师住在哪里呢?”“在竹林精舍,沙门。”感谢阿说示后,即去找拘律陀。拘律陀见他行路自在,充满喜悦。想必是发现了解脱烦恼的真理,才这样的高兴。优婆低沙说明其所闻的妙法,拘律陀亦立刻远离尘垢,得法眼净。
二人商量决定归依佛陀出家修学。《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说,二人带领二百五十人去归依佛陀以前,删阇耶禁止优婆低沙跟拘律陀离去,但二人不能为师情而放弃追求真理。所以不听阻止,删阇耶即愤怒呕血而死。
当时,世尊在竹林精舍为弟子说法,〝世尊遥见,告诸比丘,彼来二人者,一名优婆低沙,二名拘律陀,此二人于我弟子中最为上首,智慧无量,无上得二解脱。二人并诸弟子到如来所、头面礼足已,世尊渐次为说胜法……,即于坐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可能是佛陀在王含城早已得知这二位年青学人的努力精进吧,佛陀只说了:“善来,比丘!法已善说,现在就修习梵行,以止息苦吧!”两人就完成受具戒,成为佛陀弟子。(见《四分律》卷三三(大正二二、七九九上)。) 比后,优波提舍改称为“舍利弗或沙利子(Sariputta)”,而称拘律陀称为“大目犍连(Mahamoggallana)”。
刚开始佛度五比丘及耶舍及舍耶的朋友数十人,又加上舍利佛和大目犍连放弃外道来归依佛陀,又有拜火教的迦叶三兄弟,率一千弟子亦来归依。佛教之教团即大大的兴隆起来,故经中常说一千二百五十人众,印度称500是指大数目之意,这是大约值。这个短时兴起的新宗教团体, 发展近迅速,让一般长者担忧,大家都去出家怎么办呢?比丘们闻此事告之世尊,世尊即说,你们念此偈七日后就会平息。所以诸比丘遇到惊惶者即诵偈:「如来大势力,以法而将去,以法将去者,汝等何忧惧。」(见《四分律》三三(大正二二、七九九中)。) 意思说, 佛陀说的是正法, 依正法去修行是不用担心的。
想成为王舍城首富, 绝非一夕至富, 相同的, 舍利弗的智慧第一美称, 靠自己的天分和努力积累而成。此二大弟子都是在佛陀下密集训练才得成就。
出家后的大目犍连住在摩揭陀国(Magadha)的伽罗瓦拉子村(Kallavalaputta),靠托钵乞食维生。到第七天精进禅修时,为疲惫与昏沉所苦。佛陀要他不要注意造成瞌睡或瞌睡前的想法。如果这方法不成,可以想些能激励自己的想法,或思维佛法的殊胜。如果无效,他就应转向身体的活动,例如:拉耳动身,或借由摩擦四肢加速血液循环,或用冷水洗眼睛,或在晚上观看浩瀚的星空等。这可让人移情忘了瞌睡。如果又无效,可以试着在心中生起光明相,让心中充满光亮。以这光明之心,他就能像梵天一样,将感官所认知的日夜观念整个抛开。这个叫「光明想」(alokasanna)。如果也行不通,就应保持正念地经行,如此借着专注于身体的动作,试着去除昏眠。最后,如果这七种措施都无效,他干脆就躺下来休息一会儿。但只要他感到精神恢复,就应立刻起身,不容睡意再回来。同时佛陀为他讲解“界业处” (dhatukammatthana),要观察、思维身体是由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四界所组成,其中并无实体的“我”存在,身体是不净所成,观身不净进而能断除此身的执着,而达解脱,因此大目犍连得入声闻果位。
舍利弗待在佛陀身边,住在王舍城“野猪窟”(sukarakhatalena)的岩穴中,靠托钵维生。在他出家后半个月,舅父拘提达到南印度游行修学回来, 就是有名的长爪梵志(Dighanakha),听说优婆低沙离开删阇耶教团,去竹林精舍归依佛陀 ,就到了竹林精舍,舍利弗陪他见佛陀,他也是诡辩论者,对未来之果报等,不是有亦不是无,非有非无,故不承认一切说。所以拘提达就对世尊说:“我不承认一切说。”佛陀一针见血的问他说:“那你自己说的承认不承认?“雄辩滔滔战无不胜的他冷汗直流,低头认错。当世尊为拘提达说法时,舍利弗于世尊身后摇扇。随着世尊的开示思维时,当下便成就了最高的声闻证阿罗汉(arahant)果,获得四无碍解智(Patisambhida-nana)。拘提达听完开示后,证得入流果。愿归依佛陀出家以目犍连为阿阇梨,舍利弗为和尚以受具足戒。拘提达出家后称为摩诃拘絺罗,也是僧团中的龙虎之辈。(见南传大藏经第二七卷小部经典五、五三四经)
瑜伽焰口前面的五个佛叫什么名字
五方五佛是佛教密宗中的概念。又名五智如来、五智佛、五方佛、五圣,或称五禅定佛,一般以毗卢遮那佛为首的五尊佛分别阐释佛的功德。
名字由来编辑根据唐密祖师、「开元三大士」之一的不空所译《菩提心论》记载,大日如来为教化众生,将其自身具备的五智变化为五方五佛: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东方阿閦佛,代表大圆镜智;南方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西方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
正中一尊,为中央世界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代表佛的清净功德,表法界体性智。
左下一尊,为东方世界阿閦佛(不动如来),表觉性及大圆智。
右下一尊,为北方世界不空成就佛(不空成就如来),表弘法利生的事业及成所作智。
左上一尊,为南方世界宝生佛(宝生如来),表佛德及平等性智。
右上一尊,为西方世界阿弥陀佛,表智慧功德及妙观察智。
密教五方佛有金刚界五佛与胎藏界五佛的区别。
金刚界五佛为果曼荼罗,表智,即毗卢遮那、阿閦、宝生、阿弥陀、不空成就五佛。这五佛居住在金刚界曼荼罗中央的五解脱轮中。
毗卢遮那佛身白色,结智拳印,位于中央。阿閦佛身黄金色,左右我劝置于胁部,右手下垂触地,位于东方。宝生佛身金色,左右握拳安于脐部,右手向外结施愿印,位于南方。阿弥陀佛身亦金色,结三摩地印,位于西方。不空成就佛身金色,左右作拳当脐,右手舒五指当胸,位于北方。
胎藏界五佛为因曼荼罗,表理,即大日如来、宝幢、开敷华王、无量寿、天鼓雷音五佛。
大日如来位于中央,身呈黄金色,结法界定印。宝幢如来在东方,身呈赤白色,左手握拳安于胁部,右手结触地印。开敷华王如来在南方,身呈黄金色,结离垢三昧。无量寿如来在西方,身亦呈黄金色,结弥陀定印。天鼓雷音如来在北方,身呈赤金色,为入定印相。
在新时代里,从构建中国佛教信仰体系的角度出发,对"五方五佛"理论作了全新的解释和演绎。神州大地上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别有五尊大佛--东方灵山大佛、南方天坛大佛、西方乐山大佛、北方云冈大佛、中央中原大佛。
佛前面的那尊佛叫什么名字你是说释迦牟尼佛之前住世的那尊佛吗?是燃灯古佛。
木质五方童子像(佛教瑜伽焰口用的)没有这回事。
“五方童子/五方灵童” 是道教的东西。
作瑜伽焰口用不着这个的。
放焰口其实就是比较大型的施食,也就是给饿鬼道的众生布施饮食及佛法。
出自《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超度
所谓的“超度”,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去造作善因,以替亡者做的名义而行,然后把功德福报回向给他们。即便如此,去世的人也仅仅得到很小的一部分。甚至都是有比例的——七分之一。这是有依据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讲,“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我们众生能不能往生善处,其实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因缘果报,而非他人的祝福、祝愿。(详见《未曾有因缘经》及《长阿含经·伽弥尼经》)如果你做了恶事,哪怕是周围的人都去赞颂你,也不可能令这个恶事有善报。就是这个道理。因缘果报并非能靠他人的意愿而改变。所以你说临终你的子女、亲人哪怕再盼望你转生、转世于善道天堂。也无济于事。这不是有良好的愿望就能实现的,也不是你合掌、行礼、祈祷就可以实现的。
但这并不是说“超度”是骗人的。对于已经去世的人,或者即将去世的人,想要往生善道,必定从前有善因。前面我们也说了,业力、业力,其实就是一场力量的比拼,看那种力量更强。临终也是如此。就是看各种业力相互影响最终结果是什么。那么想要在临终替亲友、家人加分,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他自己肯定是做不了什么事情,要么临终,要么已经去世了。怎么办?我们替他做!其实就这么简单,所谓的超度,就是我们替已经去世、或者临终的人,做做善因,希望给他新增一点善果的筹码而已。如果您了解“回向”,那就应当很容易明白,超度其实就意味着,把自己的善行善因回向给自己去世的亲人。
如果说这个很难理解。那么我们把这个过程放到现实社会中。比如一个小孩子,自己没有钱,但是在某个慈善捐款的时候,他父母给了一点钱,让他捐。那么这个孩子算不算做了善事,将来会有善报呢?当然算的。再比如一个人,在生活中很有影响力,一些人因为他的缘故,自发建了一个什么慈善组织,或者医院、敬老院之类,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在这个事情中这个人有没有善因?会不会有善报?也会有的。当然肯定不是全部,但有其中一份是肯定的。
资料来源:地藏论坛(:bskk/thread-2731070-1-1),有适当修改
欢迎追问,希望对您有帮助,南无地藏菩萨!
<瑜伽焰口科范>是什么书瑜伽焰口为一种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之施食饿鬼之法事。此本为唐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的一个和刻本。
何谓「瑜伽焰口」?施放焰口法会之缘起为何?为什么佛寺在每年农历七月份常施放焰口?
(一)瑜伽,为梵文音译,那密部的总名,据清初宝华山德基大师所解释,其意是:「手结密印,口诵真言,意专观想,身与口协,口与意符,意与身会,三
业相应,故曰瑜伽。」 据《焰口饿鬼经》中提到,「焰口」为饿鬼道中鬼王的名字,因为他身体枯瘦,咽细如针,故意译
为「焰口」,又因其脸上冒火,所以又称「面然」。以生前悭吝之故,遂有此一果报。「焰口」,曾于阿难入定中显现,并因而成为佛教「放焰口」仪式之缘起。
(二)「瑜伽焰口」为一种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之施食饿鬼之法事。该法会系以饿鬼道众生为主要施食物件;施放「焰口」,则饿鬼皆得超
度。亦为对死者追荐的佛事之一。又作放焰口。
(三)「瑜伽焰口」法会之缘由:起于往昔,阿难于林中习定,见一饿鬼(名为焰口)形容枯槁,面貌丑恶,披头散发,爪长甲利,腹大如山,喉细如针,面上
喷火,阿难惊骇,因而问其原因,饿鬼告以生前居心悭吝,贪不知足,所以往生后堕入饿鬼道中,变是身形,长年受饿,备受诸苦。
饿鬼并告诉阿难:「汝三日后亦当命尽,堕饿鬼道。」阿难大惊,急至佛前哀求救度,佛乃为说〈无量威德自在光明殊胜妙力陀罗尼〉,及施食之法,谓阿难若
能诵持此咒,即能免饿鬼苦;并施饮食予恒河沙数饿鬼及诸仙等,非但不落此道,且能延年益寿,诸鬼神等常来拥护,遇事吉祥。
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载,于一切时,取一净器,盛以净水,置少饭面及诸饼食等,以右手按于器上,诵咒七遍,并称多宝、妙色身、广博身、离怖畏
等四如来名号,然后弹指七遍,取于食器,展臂泻之于净地上。
后人据《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增益科仪》,遂有敬供与悲施二部,敬供可分升座、入定、洒净、归依、道场观、献曼荼罗,普供养等七项;悲施可分入定、召
请、显施食、灭障、密施、回向等六项。作此施法,宜于戌亥二时(晚间七时至十一时),因过此时段则鬼神不得食。
最早传入我国有关焰口之经典为唐代实叉难陀所译之《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及〈甘露陀罗尼咒〉。二书中各载有真言,名为变食真言、甘露真言;谓取
一掬水,咒之十遍,散于空中即成甘露。
其后,唐朝不空译出《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与实叉难陀所译《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为同本异译。其中,不空译《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仪轨
经》所述行法次第为:破地狱真言、召饿鬼真言、召罪真言、摧罪真言、定业真言、忏悔真言、施甘露真言、开咽喉真言、七如来名、发菩提心真言、三昧耶戒真
言、施食真言、乳海真言、普供养真言、奉送真言。此后,施饿鬼食便成为修密法者每日必行之仪式。 (文章参考来源:瑜伽焰口)
佛教中《瑜伽焰口》在那能下载?《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
:cbeta/result/normal/T21/1320_001htm
放‘瑜伽焰口’是什么意思?瑜伽为印度语,意为相应,即手结密印,口诵真言,专意观想,身口意相应,故曰瑜伽。焰口是佛经里讲的一种饿鬼,也叫‘面然’,其行貌枯瘦,咽喉细的像针一样,口吐火焰。 据《焰口饿鬼经》记载,昔日阿难于林中习定,见观音菩萨度受苦鬼道众生所示现之鬼王,形容枯槁,面貌丑恶,头发散乱,爪尖长利,腹大如山,喉细如针,面上喷火,阿难骇而问其故,鬼王告以其前生贪心悭吝,故死后堕入饿鬼道中,变是身形,长年受难,备受诸苦。饿鬼父复谓阿难三日后亦当命尽,堕饿鬼道。阿难大惊,急至佛前哀求救度,佛乃为其演说焰口经及施食法,若众生能施饮食予恒河沙数饿鬼及诸仙等,非但不落此道,反而延年益受,诸鬼神常来拥护,遇事吉祥。 焰口施食是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之佛事,法会当中除了解除饿鬼饥虚之外,最主要是为他们说法、皈依、受戒,令他们具足正见,不再造罪受苦,早日脱离苦趣,成就菩提。
哪里有佛教瑜伽焰口的视讯?土豆上有,
推荐台湾大诠老法师的,地址是:
:tudou/playlist/id/2061419/
还有一个是大陆福建的三法师焰口:
:tudou/playlist/id/3919949/
沭阳县 前面的公园叫什么名字(五个字)虞姬生态园
瑜伽焰口中的这个字拶怎么读文字:拶
拼音:zā
解释:逼迫:“崩腾相排~”。
拶刑是古代对女犯施用的一种酷刑。
“拶”是夹犯人手指的刑罚, 故又称拶指(用拶子套入手指,再用力紧收,是旧时的一种酷刑)
瑜伽焰口手印如何学?发无上菩提心,在受戒后,三请瑜伽甚深三昧上师允许,可得传授。
在身、口、意三业相应下,焰口施食的真实密意,才能得到实践。
自己修行是否有达到相当境地,亦须请根本上师,或当代大师相印证(如《六祖坛经》关于永嘉玄觉禅师之叙述)。
一、关于“瑜伽”与“焰口”
瑜伽,相应之意。依调息(调呼吸)等方法,集中心念于一点,修止观(奢摩他与毘婆舍那)为主之观行,而与正理相应冥合一致。
相应有五义:一与境相应,不违一切法自性故;二与行相应,谓定慧等行相应也;三与理相应,安非安立二谛理也;四与果相应,能得无上菩提果也;五(与机相应)得果既圆利生救物,赴机应感药病相应。(《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二本)
此中显宗多取理相应之义,瑜伽唯识之瑜伽是也。
密教取行相应之义,瑜伽三密之瑜伽是也。(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真言之法以三密相应为旨,三密相应则可至所期之悉地,故真言之法总称瑜伽。(佛光大辞典)
“焰口”,一为阿难所见之饿鬼名,二为衍伸出施食予饿鬼的仪式。
可详实叉难陀之《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和不空之《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
二、关于修习
依《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除明述施食由来,也说明受持此《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陀罗尼法》,“今汝福德寿命增长,饿鬼生天及生净土受人天身,能令施主转障消灾延年益寿,现招胜福当证菩提”。
“若有施主深信大乘渴仰瑜伽,愿乐见闻陀罗尼藏甘露法门,为诸有情兴拔济心,慇勤称赞舍大财宝,三请于师方许坛法。”
“平等一如离怨憎想,常行布施无有悔恨,亲近善友勇猛精进无有怯弱,至求大道称赞三宝。抚育生命方便拔济皆令解脱,不以恶求而养身命,常自利他,彼善男子是真善友。”
“若欲受持施食之法,须依瑜伽甚深三昧阿阇梨法。若乐修行者,应从瑜伽阿阇梨学。发无上大菩提心受三昧戒,入大曼拏罗得灌顶者,然许受之。受大毘卢遮那如来五智灌顶,绍阿阇梨位,方可传教也”。
因此,若能发大乘菩提心,舍大财宝,平等一如,亦需“三请于师,方许坛法”。
自己的条件,是“发无上大菩提心受三昧戒,入大曼拏罗得灌顶者”。
求教的老师,是“瑜伽阿阇梨”,并且“受大毘卢遮那如来五智灌顶,绍阿阇梨位,方可传教也”。
如不依上述条件呢?
“若不尔者递不相许。设尔修行自遭殃咎,成盗法罪终无功效”。
因此,无论显密,宜先忖度个体修证与师承条件,是否可达到上述标准。
能自利而利他,方得有真实义。
密教,又被称为密宗,汉地又称真言宗。“密教”一词有秘密、神秘、隐秘、深奥等意义。 此宗主张三密相应,所谓三密,即身语意三密,就是手结印、口念咒、意作观想,靠三密加持,可以即身成佛。
密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由印度传来,可分为两派,一为胎藏界,一为金刚界。唐一行便得了两宗真传。唐印果长老时,将密宗传于日本空海。日本密宗,分为东密与台密。包含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秘密乘、金刚乘等宗派。佛教密宗综合了各国家地区密宗的传承。八世纪时印度密教,由善无畏阿阇梨、金刚智阿阇梨、不空法师等宗派祖师传入中国,并传僧一行。僧一行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被称为密宗领袖,并著有《大日经疏》,为《大日经》的注解。此宗派依《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无上本尊秘法。
密宗因密法奥秘,不经阿阇梨亲自灌顶,不经阿阇梨亲自授三昧耶戒,并持执不怠,不经传授不得互相传习及显示非密宗信众,因此被称为“密宗”。
密教作为佛教诸多宗派之一,有着三大特点:
一是它具有融合性: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密教都会在当地固有的宗教或是门派基础上对自己进行改造。比如藏传佛教里的密宗与苯教,汉传佛教里密宗与道教。
二是它具有神秘性:密教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象征系统和符号系统,表达其教义、思想,而对这一套系统的解释和掌握则是专有的,不是密教中人,难得与闻。
三是它具有入世性:密教相比于其他佛教大宗,更加入世。在古代,密教功能有召请,降伏,息灾,疗病、灭罪,护国,护法。
亦名:受比丘戒法、授比丘戒法 、具足戒受法、受具戒法 , 子题:正授比丘戒体前具八法、 请得戒和尚法、安受具戒人所在、差教授师问缘法、教授师出众问遮难法、白召戒子入众法、乞比丘戒法、戒师和问法、正问遮难法、问遮难法、正授比丘戒体法、比丘受戒白四羯磨、授四依法 ,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一、 正授戒体前具八法 :一﹑初明 请师法 。律云,弟子无师教授故,造作非法,佛言当立和尚,弟子看和尚当如父想,敬重相瞻视;又病比丘无人看故,便致命终,佛言,当立弟子,应共相敬重瞻视,便得正法久住,增益广大,和尚看弟子,当如儿想。善见云,以初不请故,后便违教,佛制令请也。若依本律,请法不在僧中。今依十诵僧祇,令受戒人先入僧中,教使次第一一头面礼僧足,然后请之。当偏袒右肩、脱革屣、右膝着地、合掌,教如是请言:『大德一心念。我某甲请大德为和尚。愿大德为我作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请已。僧祇云,众中三请已,和尚应语发彼喜心,律本言:『可尔,教授汝。清净,莫放逸。』依佛阿毗昙中,二阿阇梨亦有请法,即准上文,余师义例。二﹑ 安受者所 在 。佛言,受戒人不得在空、隐没、离见闻处、若在界外,其和尚及足数人亦不得在空乃至界外,佛言当安欲受戒者眼见耳不闻处立。三﹑ 差人问缘 。时有欲受戒者,将至界外脱衣看,稽留受戒事,佛言不应尔。自今已去,听于先问十三难事,然后受戒。戒师当问云,众中谁能与某甲作教授师?若有者,答言我某甲能。戒师应和僧索欲已,白言:『大德僧听。彼某甲从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若僧时到,僧忍听。某甲为教授师。白如是。』四﹑ 出 众问〔遮难〕法 。五分云,应安慰言,汝莫恐惧,须臾持汝著高胜处等已,取其衣钵示语之言:『此是安陀会,此是郁多罗僧,此是僧伽梨。 萨婆多云,此三衣名,九十六种外道所 无,唯佛法中有,今故示汝。 此是二、多罗 十诵云,钵是恒沙诸佛标志 。此衣钵是汝有不?』答言:『是。』诸部中亦即加受法者。应语言:『善男子谛听,今是至诚时,实语时,我今当问汝,汝随我问应答,若不实者,当言不实;若实,言实。汝不犯边罪耶? 答言无者,应语言,汝应不识此罪名 ,谓曾受佛戒已,犯于四重,即是佛法海外人 ,故名边罪,汝不有耶?义决云,凡问难有无 ,意在相解故,中边不相领解,尚不成犯戒舍 戒,今虽问而不识者,与不问无别,律云不成 受戒故,以下类此可知。 汝不污比丘尼耶? 僧祇律云,谓白衣时污净戒尼梵行。 汝非贼住耶? 谓白衣沙弥时,盗听说戒羯磨, 同僧法事。 汝不破内外道耶? 谓曾作外 道,来受具足戒,后复入外道;今又重来受具 足戒者。 汝非黄门耶? 谓非生、揵、妒、 、变、半月、自截等六种者。 汝非杀父耶?汝非杀母耶?汝非杀阿罗汉耶?汝非破僧耶?汝非恶心出佛身血耶? 僧祇律云,此二难,佛灭后无,佛久涅槃 ,依旧文问耳。 汝非是非人耶? 谓诸天 鬼神等变为人形而受戒者。 汝非畜生耶? 谓有龙畜能变形为人而来受戒者。 汝非二形耶? 谓此身中具有男女根,正乖道器,汝 今无不?应一一具解,问已,若答言无者。 汝今字谁?和尚字谁?年岁满不? 此三事及十三难,并须一一问答,以不具故不 得戒 。三衣钵具足不?父母听汝不?汝非负人债不?汝非奴不?汝非官人不?汝是丈夫不? 律本云,年满 二十者,能耐寒、热、风、雨、饥、渴、持戒 、一食、忍恶言,及毒虫十事,是丈夫相。僧 祇云,二十已上,七十已下,有所堪能,是丈 夫位,得与受戒。若过若减,纵有所堪,及是 应法而无所堪者,并不得与授戒。 丈夫有如是病,癞、痈疽、白癞、干痟、癫狂,汝无如此诸病不? 并依有无具 答。 如我今问汝,僧中亦当如是问,如汝向者答我,僧中亦当如是答。』教授师应正理威仪已,便告言,待至僧中召命当来。五﹑ 白召入众 法 。佛言,彼教授师问已,还来众中,如常威仪,相去舒手相及处立。当作如是白言:『大德僧听。彼某甲从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若僧时到,僧忍听。我已问竟,听将来。白如是。』作此白已,应唤言汝来,来已,当为捉衣钵,在戒师前右膝着地合掌,当教如是乞。六﹑ 明 乞戒法 。彼教授师如前教已,应语言,计乞戒法,汝应自陈,但以不解,故我教汝。应言:『大德僧听。我某甲从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我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某甲为和尚。愿僧慈愍故,拔济我。』三乞已,教授师复坐。七﹑ 戒师和问 法 。应作白言:『大德僧听。此某甲从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某甲为和尚。若僧时到,僧忍听。我问诸难事。白如是。』八﹑ 正问〔遮难〕法 。 应言,此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钵多罗 ,此衣钵是汝有不?彼答言是。又语言: 『善男子谛听,今是至诚时,实语时,今随所问,汝当随实答。 僧祇云, 汝若不实答,便欺诳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诸天 世人,亦欺诳如来及以众僧,自得大罪。 汝不犯边罪耶?汝不犯比丘尼耶?汝非贼心受戒耶?汝非破内外道耶?汝非黄门耶?汝非杀父耶?汝非杀母耶?汝非杀阿罗汉耶?汝非破僧耶?汝非恶心出佛身血耶?汝非非人耶?汝非畜生耶?汝非二形耶? 若随答言无者。 汝字何等?和尚字谁?年满二十未?三衣钵具足不?父母听汝不?汝不负人债不?汝非奴不?汝非官人不?汝是丈夫不?丈夫有如是病,癞痈疽白癞干痟癫狂病,汝今有如是病无耶?』 并依问已, 有无具答,词义相领,同前教授。 二、 正授 戒体法 。(一﹑说法开解)。萨婆多论云,凡欲受戒,先与说法引导开解,令于一切境上起慈悲心,便得增上戒。应语彼言:『六道众生,多是戒障,唯人得受,犹含遮难,不必并堪。汝无遮难,定得受戒。汝当依文发增上心,所谓救摄一切众生,以法度彼。又戒是诸善根本,能作三乘正因。又戒是佛法中宝,余道所无。又能护持佛法,令正法久住。又羯磨威势,众僧大力,能举法界胜法,置汝身心中,汝当一心谛受。』二﹑ 正加〔比丘受戒白 四〕羯磨 。应作白言:『大德僧听。此某甲从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某甲为和尚,某甲自说清净无诸难事,年满二十,三衣钵具。若僧时到,僧忍听。僧授某甲具足戒,某甲为和尚。白如是。』僧祇云,作白已,问僧成就不?乃至羯磨第一、第二第三亦如是。十诵云,羯磨受戒时,当一心听,莫余觉余思惟,应敬重,当正思惟,心心相忆念,应分别之,违者突吉罗罪。『大德僧听。此某甲从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某甲为和尚,某甲自说清净无诸难事,年满二十,三衣钵具,僧今授某甲具足戒,某甲为和尚,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授具足戒,某甲为和尚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是初羯磨。 第二第三亦如上,次第问答无违者得。 僧已忍,与某甲授具足戒竟,某甲为和尚。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善见论中及律本并云,授具足已,和尚阿阇梨 等当为记春夏冬时某月某日乃至量影等时受具 足戒。 」三、次说随相。(一﹑说四重法)时有比丘受具足已,众僧舍去,既不识犯,便造重罪。佛言,自今已去,作羯磨已,当先与说四波罗夷法:『善男子听,如来至真等正觉说四波罗夷法,若比丘犯一一法,非沙门,非释子。汝一切不得犯婬,作不净行。若比丘犯不净行,受婬欲法,乃至共畜生,非沙门,非释子,尔时世尊与说譬喻,犹如有人截其头,终不能还活,比丘亦如是,犯波罗夷法已,不能还成比丘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不? 答言:能持。 一切不得盗,下至草叶,若比丘盗人五钱,若过五钱,若自取教人取,若自破教人破,若自斫教人斫,若烧若埋若坏色者,彼非沙门非释子,譬如断多罗树心,终不复更生长,比丘亦如是,犯波罗夷法已,终不还成比丘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不? 答言:能持。 一切不得故断众生命,下至蚁子,若比丘故自手断人命,持刀授与人,教死叹死,与人非药,若堕胎,若[示厌]祷杀,自作方便,若教人作,非沙门,非释子,譬喻者说言犹如针鼻缺不堪复用,比丘亦如是,犯波罗夷法已,不复还成比丘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不? 答言:能持。 一切不得妄语,乃至戏笑,若比丘非真实,非己有,自说言我得上人法,得禅,得解脱,得定,得四空定,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天龙来鬼神来供养我,彼非沙门,非释子,譬喻者说,譬如大石破为二分,终不可还合,比丘亦复如是,犯此波罗夷法已,不复还成比丘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不? 答言:能持。 』」二﹑ 授四依法 。 时世饥俭,乞求难得,有外道辄自出家受戒, 后僧无食,便即休道;佛言先与四依,然后授 戒。复有外道求僧出家,先说四依,彼即报言 ,我堪二依,若纳衣腐药不堪此二,便即休道 ;佛言此外道大有所失,自今已去,后授四依 。应如是授言 :『善男子听,如来至真等正觉说四依法,比丘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比丘依粪扫衣,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是中尽形寿能持不? 答言 :能持。 若得长利,檀越施衣、割坏衣,得受。比丘依乞食,比丘依是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是中尽形寿能持不? 答言:能持。 若得长利,若僧差食、檀越送食、月八日食、十五日食、月初日食,僧常食、檀越请食,得受。依树下坐,比丘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是中尽形寿能持不? 答言:能持 。 若得长利,若别房、尖头屋、小房、石室、两房一户,得受。依腐烂药,比丘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是中尽形寿能持不? 答 言:能持。 若得长利,酥、油、生酥、蜜、石蜜,得受。(三﹑结劝学方)汝已受戒已,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处所,和尚如法,阿阇梨如法,众僧具足满,汝当善受教法。应当劝化作福治塔,供养众僧。和尚阿阇梨若一切如法教,不得违逆。应学问诵经,勤求方便,于佛法中,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汝始发心出家,功不唐捐,果报不绝,余所未知,当问和尚阿阇梨。』 佛言当令受具戒者在 前而去。弟子当日三时问讯和尚,朝、中、日 暮。当为和尚执作二事,劳苦不得辞设,一者 修理房舍,二者补浣衣服。和尚一切如法教, 尽当奉行,违者如法治。 」 (随机羯磨卷上 ‧二一‧一五)(请参阅附录三『受戒法略例』一八七页)
只有八大福田之说
八大福田
佛、圣人、僧三种为敬田;和尚、阿阇梨、父、母等四种为恩田;救济病人为病田,又称悲田。此八种,皆堪种福,故称为‘田’。若人能尽力从事此八种,亦犹农人之力田,则获秋成之利。
(一)佛田,佛,梵语buddha。音译佛陀,意译为觉。谓觉道俱圆,位登极果,世出世间最胜无比。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能获一切福,亦能灭一切罪,故称佛田。
(二)圣人田,谓菩萨、缘觉、声闻等出离三界,证悟圣道,具足无量功德智慧。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获胜福,故称圣人田。
(三)僧田,僧,梵语samgha。音译僧伽,意译为和合众。谓处众和尚,敬顺无诤,是佛弟子。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称僧田。
(四)和尚田,和尚(梵upadhya ),即教授师。谓出家者,因师教诲之力,生长法身,其恩实重。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称和尚田。
(五)阿阇梨田,阿阇梨,梵语acarya。意译为正行、轨范师。以能纠正弟子之行,即教授得戒等师,因依此戒,得生禅定智慧,其恩实重。若人能供养恭敬,即获福利,故称阿阇梨田。
(六)父田,父为资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成长,教诫育养,其恩罔极。为人子固当竭力奉养,岂有求福之念?设若心之至、孝之纯,则亦自然获福,故称父田。
(七)母田,谓母始自怀孕分娩,以至乳哺鞠育,护持长养,愍念劬劳,其恩罔极。为人子固当竭力奉养,岂有求福之念?设若心之至、孝之纯,则亦自然获福,故称母田。
(八)病田,谓见人有病,即当念其苦楚,用心救疗,给予汤药,则能获福,故称病田。
《梵网经》卷下说:“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
又:
《菩萨戒本疏》卷五所举八种福田略有区别:
(一)旷路义井,于旷远道路,穿凿义井,以济往来渴乏之人,是为福田。
(二)建造桥梁,用济往来之人,以免病涉之苦,是为福田。
(三)平治险隘,以免往来颠坠之患,是为福田。
(四)孝养父母,顺适亲意,以报劬劳之恩,是为福田。
(五)恭敬三宝,是为福田。
(六)给事病人,谓病患之人,众苦集身,实可悲悯。当给施汤药及所须之物,使其四大调和,身得安乐,是为福田。
(七)救济贫穷,谓贫穷之人,所须缺乏,饥馁逼切,无所哀告,当起慈悯之心,随其所需,皆周给之,是为福田。
(八)设无遮会,无遮,即周遍之义。谓修设普度大会,使一切沉魂滞魄,悉仗三宝慈力,皆得脱离苦趣,而获超升善道,是为福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