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 如: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二、对比象征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三、原始朴实天真的自然观如:华兹华斯的《水仙》,雪莱的《致云雀》,济慈的《夜莺颂》
现代派爱情小说创作在中国新文学中创造了一瞬的辉煌尽管这辉煌是瞬间的、短暂的,但它已成为中国新文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爱情小说在现代派小说中占有很大比重,而爱情题材又最能够切入现代派小说创作所借助的视角--人的心理和情绪因此,通过对现代派小说的透析,可以窥见现代派小说乃至于对当今文学研究和创作能有一点启示和借鉴作用这就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回顾新文学的现代派爱情小说产生和发展的轨迹共经历三个阶段:"五四"时期,即现代派爱情小说的初创时期;三十年代,创作的高峰时期;四十年代,艺术上的成熟时期它的发展轨迹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但每一阶段之间又不是互相割裂的,具有一定的传承和借鉴作用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经历了从"五四"时期的初创模仿阶段到三十年代的感性层次,最后达到四十年代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过程
第二部分:全面分析新文学的现代派爱情小说在主题思想及艺术上的规律和特点在主题方面,揭示了人物畸型变态的心理、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孤独的自我意识"五四"时期的爱情小说创作,带有明显的图解西方现代派的痕迹;三十年代小说则体现了作家一定的心理感觉和体验;而四十年代小说则在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与体验中,又注入了作家对现实理性与哲学的思考,在对人生和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与探索中使现代派爱情小说在主题思想上走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在艺术上充分运用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如心理分析手法、意识流手法、心理感觉外化的手法以及怪诞的语言无论在主题还是在艺术上都表现出不断深化、成熟的规律和特点
第三部分:对现代派爱情小说作出评价,通过对爱情小说的透析,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中国新文学历史上存在着现代派的小说创作和流派,它丰富了文学创作的流派和方法,使文坛创作出现了多样化格局它强调表现人的主观内心世界,拓宽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它在艺术上的成就对于整个小说创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现代派爱情小说创作具有其明显的局限与不足
在主题方面,脱离时代,逃避现实,过分强调了夸大了现实的丑恶和阴暗面,对黑暗和丑恶现实的批评往往是非主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作品的深刻性的现实感在艺术上,过分强调主观和艺术技巧,往往使作品主题模糊不清,陷入神秘和荒诞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世界和创作流派,我们不应因其在主题上的局限与不足而忽略其在艺术上的价值,而应将其置于历史的长河中作出历史的、公正的、客观的评价
内容摘要:新文学的现代派爱情小说是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现代派爱情小说所运用的心理分析手法、直觉表现手法、意识流手法经现代派作家引进、尝试和发展,为小说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艺术表现手法,它的出现使文坛创作出现了一种多样化的格局,为文学创作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关键字:现代派,爱情小说,新文学,爱情题材,小说创作
《伤逝》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也可以说是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它所讲述的是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作为鲁迅的唯一爱情小说,却以涓生和子君他们爱情的破裂为结局,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但它的悲剧原因又是什么呢?我想,大概有以下的几方面首先,他们生活在那“万难破坏的铁屋子里”,整个社会的沉滞、腐朽不可能不毁灭这个爱情的绿洲。
封建礼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爱情,当然也不例外。涓生和子君只是希望获得婚姻自主和爱情上的自由,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一个小小的愿望,但那些“仁义道德”却容不下他们的叛逆!他们需要的是奴隶!一个“忠诚”的奴隶!在那些“德高望重”的封建卫道士和“铁屋子”里面的“沉睡者”们,他们都不允许他们的“屋子”里出现叛逆者!
在那间“铁屋子”里,人们永远地维护着他们认为是无法替代,无法逾越的礼教精神。封建伦理道德,纲常名教,诸如节烈、孝道。“以不情为伦理,都是吃人”的东西,最低限度也是压制人的个性的东西。涓生和子君在追求自己爱情和婚姻的自由的时候,便触动了“仁义道德”者们。
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之间是没有爱情自由可言的,有的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旦脱离了他们的准线,那就是“叛逆者”,当然,他们是不会让那些“叛逆者”好过的。于是,涓生和子君便生活在一个众人白眼的环境里。
涓生和子君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成功地同居了,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在他们自己看来,一切都是幸福的(最起码刚开始的时候是那样),但在那些封建卫道士的眼里,他们这些坏纲乱常的“激进分子”是不允许存在的!
创造社
成立时间:1921年
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穆木天、冯乃超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等、、、
四、 简评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和浪漫主义倾向及其对新文学的主要贡献:
1、 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2、 属于富有反抗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3、浪漫主义文学在青年中产生很大反响,对当时和以后的新文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创造社作家翻译了许多外国浪漫主义文学名著,和文学研究会成为我国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形成新文学的一股强大文学思潮。创造社是我国最早介绍和尝试现代主义创作的新文学社团。后期创造社,还积极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五卅”以后为创造社后期,倡导革命文学。
1921-1927年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
1、 异军突起的创造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
2、 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其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虽具有唯美主义倾向,追求诗的形式美,但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
3、 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被大量翻译。
4、 社会黑暗,封建复古派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扑。
还有,郭沫若和田汉的剧作: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聂莹》);田汉这一时期的剧作显示出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产带有深厚的“世纪末”情调,爱与美的追求为基本主题,名作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等。
吃饭了、这回应该对你有帮助了吧?
在理想主义精神的支配下,浪漫主义文学更多地采用了远离现实生活的神话传说、奇异故事等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以富于幻想的方式创造出想象的和虚构的艺术世界。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曾说:浪漫主义艺术“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
因此浪漫主义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往往带有幻想的特点,在虚构的特殊的环境中,描写一些具有奇特的超人品格、行为和能力的形象。
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为了纯洁自由的爱情,可以死而复生;《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能力;雨果《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以他的人格、道德,可以感动一切人,可以做到一切事,可以使从不说谎的修女,也为之违反教规。
所有这些形象显然不是现实生活种可能有的,而是充分体现了作家的希望,富于理想色彩的人物或英雄。正如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说。
“在最狭义最本质的意义上说,浪漫主义就是人的灵魂的内在世界,他的心灵的隐秘生活。在人的胸部和内心里,潜伏者浪漫主义的秘密源泉。”为了表现理想和激情,浪漫主义常常以强烈的对比色彩来强化和突现主观倾向。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是以美与丑的对比、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表现了作家爱憎分明的情感。
扩展资料
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自发组成,但至于浪漫主义的详细特征和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一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史界争论的题材。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