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怎么样

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怎么样,第1张

古典派的代表人物:贝多芬、莫扎特、海顿等人

早期浪漫派:肖邦、柴可夫斯基、舒伯特、舒曼、门格尔松等人

晚期浪漫派:李斯特、拉赫、马勒等人

古典时期的音乐相比浪漫派、印象派、现代派的容易欣赏,主要代表就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和交响曲!随着时代的发展早期浪漫派也相对来说容易理解,比如肖邦夜曲,门格尔松无词歌等一些经典作品!而到了晚期浪漫派往后,音乐已经不去注重听觉上的和谐了,作曲家们打破了传统的作曲规则和套路,以音响效果尖锐刺耳,以表达某种感情!印象派和现代派更为刺耳,现代派代表人物可以参考勋伯格,如今的现代派是朝着无调性音乐发展,听觉上舒适和谐已经被打破了。

在写作手法上,古典派的写作比较规矩,和弦选择与运用是符合逻辑的正常的,大量的正格进行来强调调性。而早期浪漫派写作手法会发现和古典派很大的区别,和弦运用非常多,音响效果很丰富。而到了晚期浪漫派以后,作曲规则被打破,一些反功能进行大量出现和一些不符合常规逻辑的运用!

如果要去欣赏建议先从贝多芬他们古典派欣赏开始,再去听浪漫派,如果你刚开始就听晚期浪漫派的东西会接受不了,觉得是一团遭,那是因为欣赏水平还没有达到,要慢慢一步步来,从古典派老师听慢慢的音乐素养就会提高,欣赏水平也会提高!

纯手工!纯手工,绝无复制粘贴!拒绝盗用!!

《春江花月夜》继承了魏晋时期的美学观念,是魏晋时期美学中心思想的集中表达。文字对仗,韵律悠扬,意象纯粹,文笔风流。既有俯瞰天地,通达宇宙的磅礴;又有小楼玉帘弱女子的娇柔,思索,忧愁。并将其二者无违和感地完美结合。

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笔法和想象力使得魏晋时期文人的抽象意趣的把握能力被展示出来。唐代美学思想作为魏晋时期美学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因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发达,所以产生了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两家主要流派。

儒家学派是包含志于道和温和敦厚两方面的主要因素的,道家美学集中表现为意境理论的创立,创建了“味外之旨的审美标准。在上文提及了《春江花月夜》的意境之美,其意境的创造切合了唐代的美学思想,十分符合当时对于意境的审美构成和审美品格。

扩展资料

中国古典美学绵延千年,在于它坚持从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一体圆融关系着眼,探求审美现象的根源、实质和意义。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形成和奠基的时代,经历儒、道等学派的学说不断发展,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也在更新。

汉代美学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先秦美学,而且使汉代美学养成了一种像外部世界扩延的气质和气魄。魏晋时期是中国美学的发展时期,形成了新的气象和张力,中国文字所蕴含的形式上的美得以淋漓极致地发挥,且山水画的产生对中国人抽象意趣的把握能力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这也就不难理解《春江花月夜》中所描写之景色为何如此生动空灵,也不难理解其文采风流之因了。唐代美学是魏晋美学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辽阔的版图、统一的局面及统治阶层的贞观培养起了包容天下、蕴含着浓郁的诗性智能和灵敏的诗性感受的文化品格,还有一种思想上的自由。

宋代主要发展市民美学,注重日常生活的行为表达,是唐代美学的进一步发展。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开始暴露其虚伪性和不合理性,美学因而也形成了具有了近代个性解放色彩的浪漫思想观念。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其发端于六朝,发展于唐人的“境”的理论,而在晚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论述。“意境”反映了中国古人对宇宙、人生、艺术的深入体悟,体现了古人对“存在”的独特体验方式及思辩方式。一般认为,“意境”强调了艺术中所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心物空间。

在“意境”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关于“意境”的阐释,主要包括“生气说”、“象外说”、“情景交融说”、“境界说”、“哲理说”、“交流说”等。这些阐释都偏于使用文学化、概括性的语言,而“意境”究竟为何,似乎一直未能完全揭橥其本质。

在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下,可以对“意境”做出如下的阐释:“意境”是艺术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虚实相生、心物交融的“格式塔”结构,它既包含具体的“象”(即内容、情节等),又包含主客统一、包含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意”(即情趣、情感、意志等),是一种超越了具体物象的、指向宇宙人生本体的“境”。

同时,“意境”又是一种自由的状态,是主体在审美中超越了现实限制,获得了自由,并通过艺术作品传达出来的状态。“心”在“意境”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不仅创作需要“心”的参与,欣赏也需要“心”的参与。只有主体之心与对象之心一起相互作用,“意境”才能真正得以产生和形成。

“意境”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古典美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经验,并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于宇宙、人生、艺术的思考和体悟需求。同时,“意境”也为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指导。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代之一,政治之黑暗与思想之解放是这一时期的两个突出特征。汤用彤先生在《魏晋玄学论稿》里曾说:“汉末以后,中国政治混乱,国家衰颓,但思想则甚得自由解放。此思想之自由解放本基于人们逃避苦难之要求。故混乱衰颓实与自由解放具因果之关系。”

唯其如此,后世才有了“魏晋风流”之说。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具体表现为个体生命意识的张扬,由注重传统儒家教化下的道德风范,开始向崇尚人物外貌、精神气质的生命情态转变。

“美容之风”。这是说魏晋时期对于男性美的欣赏,作者从“看杀卫玠”的故事入手,追溯到战国时期宋玉、邹忌的故事,梳理出历史上对男性美欣赏的生理标准:即皮肤白、身材高;又从王戎、裴楷、潘岳等人物事迹,论述眼亮、仪态反映出的内在精神气质的重要性。在作者笔下,魏晋美容之风极大促进了中国美学发展。

“服药之风”。这主要讲的是毒品“五石散”。以“王蓝田食鸡子”为例,说明魏晋士人性情狂躁背后与服食“五石散”有很大关系。通过桓玄、裴秀、王恭、王羲之等人服食的故事,探析了五石散所引发的“生理并发症”和“文化后遗症”。魏晋名士的服药之风既是魏晋士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也值得人们反思。

“饮酒之风”。分别从东方朔、钟氏兄弟的故事,概括出古代社会酒的解忧、成礼的功能,,并通过阮籍饮酒的故事,交代魏晋饮酒之风的一个重要特征,即饮酒逐渐从群体性仪式的“成礼”道具,演变成了个性解放、自我张扬的“越礼”媒介。并从“刘伶病酒”、“人猪共饮”等魏晋酒徒的事迹,剖析魏晋名士傲岸不羁的人格精神下真实的内心世界。

“任诞之风”。“任诞”是任达、放诞之意,也就是言行“出格”,表现“另类”,其文化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庄子。王粲有“好驴鸣”这一癖好,曹丕为其“驴鸣送葬”这一荒诞无礼的行为背后,蕴含着一种超越礼教束缚的真性情。书中引述了东晋名士王羲之“东床快婿”、王子猷“雪夜访戴”等故事,展现了魏晋名士潇洒倜傥的风度。

“隐逸之风”。以“管宁割席”的故事开篇,认为导致管宁割席断交的深层原因不是华歆有缺点、有毛病,而是管宁通过两件小事,发现他与华歆志不同,道不合—管宁的志向与汉末魏晋流行的隐逸文化息息相关。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传奇性、超越性和浪漫气质的一种文化现象。诸如许由、巢父、伯夷、叔齐、严子陵等这些古代著名隐士,都是“有志之人”。这里其实揭示的是古代隐士和隐逸文化的精神实质。

“品鉴之风”。这是汉末魏晋品评人物、鉴别人才、预测发展的风气。曹操便是通过汉末名臣桥玄的引荐,以及评论家许劭给出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而暴得大名,一步步走向人生的高峰。而郭泰、裴潜的识人故事也折射出识鉴风气的深厚文化背景。识鉴人物另一个内容就是品第人物,即把一个人和另一个人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优劣、雅俗、高下。其中以王子猷与王子敬、祖约与阮孚、谢安与王坦之的“雅量pk”最为惊心动魄。

“清议之风”。这指的是一种清正的政治风气,它以激浊扬清、弘扬正道为目的,以批评现实政治和当朝人物为主要内容。汉末一大批正直的士大夫处于维护儒家道统和王朝命脉的需要,联合三万太学生,参政议政、鞭挞腐败,发起了对宦官集团的口诛笔伐。参与清议运动的名士被称作“清流”,他们是不与宦官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士。李膺和孔融即汉末清议之风的两个重要人物。书中评述了汉末清议之士与宦官集团做斗争,最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故事。

“清谈之风”。魏晋清谈是魏晋时代贵族和知识分子以探讨人生、社会、与宇宙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汉末的清议之风被两次“党锢之祸”所打压,知识分子不敢再议论政治,于是名士之中就兴起了谈玄说理、坐而论道的“清谈之风”。尤其是在何晏、王弼、阮修、乐广等清谈家身上体现了求真、自由、平等、创新的精神,正是他们推动了中国思辨哲学的进步,为中国思想和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奢侈之风”。在魏晋时代,“奢侈之风”盛行于上层贵族。《世说·汰侈》篇就记载了不少“暴发户”和“败家子”。这股奢侈之风最早从魏明帝曹叡开始,特别是西晋一朝,从皇帝、朝中大臣到其他权贵,奢侈之风日盛。豪门大族富可敌国,开始争豪斗富,炫财摆阔。暴发户石崇、王济就是其中的代表。奢侈之风正是人性弱点的总爆发,它给后世人们带来的思考是复杂的。

“艺术之风”。艺术之风贯穿着整个魏晋南北朝,尤其是魏晋的两百多年,几乎所有的艺术样式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筑雕塑、书法绘画、诗歌文赋、音乐舞蹈,大师辈出,星光灿烂,琴有嵇康、王子猷,棋有王导、谢安,书有韦诞、王羲之,画有戴逵、顾恺之……魏晋艺术之风一直影响到今天。

以上十种风气,前人或多有论述,有些广为人知。但其所体现出当事人的精神和境界,今人恐远没有完全理解。那时候没有聚光灯,没有商业炒作,有的只是对美的事物的热爱,对高贵气质的欣赏,以及对卓越才华的仰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451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