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之前就出现过关于艺术终结问题的片言只语。在早期关于艺术的历史描述中,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认为,青铜艺术在第121 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就停止了。G瓦萨利1550 年出版的《意大利杰出画家、雕塑家与建筑家的生平》描述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时说,米开朗琪罗的作品表现了“艺术的终结和完美”(the end and the perfection of art)。画家普桑曾经抱怨卡拉瓦乔走到了毁灭绘画的世界; 保罗·德拉罗奇在1839 年观看银版照相法(daguerreotype)时说:“自今日起, 绘画已经死亡(from today painting is dead)。”
这些言论是就某一具体的艺术而言的,并不具有某种艺术史的基本哲学和美学意识, 真正从哲学意识的高度提出艺术终结问题的是黑格尔,他在《艺术哲学讲演录》中谈到浪漫艺术时提出了“艺术终结”这个概念。
黑格尔的哲学,绝对理念是最高的真实。绝对理念有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三个发展阶段。绝对精神又有艺术、宗教和哲学三个发展阶段。哲学是绝对理念发展的顶端。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象征型艺术是形式压倒内容。古典型艺术是形式和内容的完满契合所以是最完美的艺术。浪漫型艺术是精神(内容)溢出物质(形式),这种内容和形式的分裂不但导致浪漫艺术的解体,而且也导致艺术本身的解体。精神要进一步脱离物质,“艺术的形式已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艺术“已丧失了真正的真实和生命,已不复能维持它从前的在现实中的必需和崇高的地位,毋宁说它已经转到我们的观念世界里去了”。这样,艺术就让位于哲学。这就是艺术的终结。
所以黑格尔所说的艺术的终结,并不是说艺术从此消亡了,而是说艺术对人的精神(心灵)来说,不再有过去那种必需的和崇高的位置了。
后来美国哲学家丹托以西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为背景,重新提出“艺术终结”的命题。他的逻辑是:当艺术品和现成品在感觉上找不出差别时,人们就要思考“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因而就必须转向哲学了。
黑格尔和丹托都主张艺术终结于哲学(观念),但他们的出发点不同。黑格尔是立足于他的观念哲学,即绝对理念的发展的逻辑决定了艺术的终结。丹托是立足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实践,即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些流派抹掉艺术品和现成品的界限,艺术转到观念的领域,艺术变成哲学,这导致了艺术的终结。
黑格尔在《美学》中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把艺术分为( )。
A 象征型
B 写实型
C 古典型
D 浪漫型
E 理想型
查看答案解析[答案] ACD
[解析] 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对于艺术的分类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他把美看作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因此,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就成为黑格尔划分不同艺术的出发点。他认为,这种辩证关系的演变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种形式的艺术: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黑格尔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 WilhelmFriedrich Hegel,1770—1831)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他出身于德国符腾堡公国的一个官员家庭,十八岁入图宾根大学神学院读书,二十三岁大学毕业。后担任过家庭教师,以后又执教于耶拿大学、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1830年任柏林大学校长。他以毕生精力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其主要著作有其在世时出版的《精神现象学》、 《大逻辑》、 《哲学全书》, 《法哲学原理》及死后由其学生编辑整理出版的《历史哲学》、 《宗教哲学》、 《哲学史讲演录》和《美学》等。
黑格尔对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批判地加以吸收,如他从客观唯心主义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说出发,批判了康德把思维与存在割裂开来,宣扬“物自体”不可知的学说,认为物自体只不过是“思想的产物”, “或思想纯粹的抽象作用之不断地进行的产物”,就连整个世界历史也只是“绝对理念”矛盾发展与转化的历史。基此他创建了空前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这一哲学体系本身存在美学框架与方法的巨大矛盾:一方面由于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既想革命却又怯懦妥协造成了明显的保守性,它适应了普鲁士政权的需要而被尊奉为“国家哲学”;另一方面在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三段式”体系外壳中,黑格尔全面地、有意识地运用了本质上是革命的辩证法。对于他能把辩证法思想应用于自然、社会历史和哲学的研究,恩格斯曾予以高度评价: “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对其辩证法“合理内核”的批判吸取与革命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黑格尔哲学堪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在美学方面,黑格尔集西方美学理论之大成,把德国古典美学推向最高峰。他的美学思想理论主要见于《精神现象学》和《美学》等著作中。尤其是在《美学》三卷书中,他创建了完整、系统的美学思想体系。黑格尔的美学是其整个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他把整个世界的本原归之于非物质的“绝对理念”,认为它是辩证发展着的。他的哲学就是论证“绝对理念”如何按照“正” (肯定)、 “反”(否定)、 “合” (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辩证发展的哲学,探讨的是理念、精神转化为物质、存在,并由此再回复于理念、精神的过程。他把这一发展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即“逻辑阶段”、 “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在逻辑阶段, “绝对理念”只是以一种抽象的、纯粹的概念形式向另一纯粹概念推演转化;在自然阶段, “绝对理念”以感性形式“外在化”为物质或自然界;在精神阶段, “绝对理念”摆脱了它在自然阶段中的那种与自己格格不入的物质形式而回复到精神自身。精神阶段是自然阶段和逻辑阶段的统一,也是“绝对理念”达到自觉地认识自己、实现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包括“主观精神”、 “客观精神”与“绝对精神”三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阶段,而绝对精神阶段是“绝对理念”发展的最高阶段,它又是通过艺术、宗教、哲学三种形式(或三个阶段)达到了绝对的自由和无限。黑格尔的全部哲学也分为与“逻辑阶段”、 “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相适应的三部分,即“逻辑学”、 “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黑格尔视美学为研究艺术的哲学,属于“精神哲学”的范围。由于在他看来, “绝对精神”是经过艺术、宗教、哲学这三个由低到高的发展阶段才最终实现了认识自己、回复自己的全部目的,所以他以能否充分地使“绝对理念”完成自我认识为根据,认定哲学高于宗教,宗教又高于艺术。艺术只是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低级阶段。因为在艺术中,绝对精神既不象在哲学中那样以最适合于精神自身的概念形式来认识自己,也不象在宗教中那样以表象的形式来认识自己,它只是以直观的感性的形象形式来显现自己、认识自己。由此,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提出了其美学理论的核心命题: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的全部艺术美学主张都是由这一核心命题生发开来的,并且与他的哲学体系是一致的,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部分。
对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解释为: “这个概念里有两重因素:首先是一种内容、目的、意蕴,其次是表现,即这种内容的现实与存在。第三,这两方面是相互融贯的,外在的特殊的因素显现为内在因素的表现。”在这里,所谓“理念”就是美或艺术的内容、意蕴,具有概念的普遍性和无限性,所谓“感性显现”则是指作为理念的客观性相的具体可感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具有特殊性和有限性。美正是这二者的统一。黑格尔根据辩证统一原则来阐述美的本质,即“正是概念在它的客观存在里与它本身的这种协调一致才形成美的本质”。而艺术美就是理念通过感性形式得到了显现的艺术形象,是“理念或说心灵性的意蕴与感性形式的统一体”。艺术是在有限的感性形象中去显现无限的普遍真理,它应是理性与感性、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客观与主观的辩证统一。他还根据显现理念的完满程度来区分美的形态及其品级。他认为理念显现在自然中就成为自然美,显现在艺术中则成为艺术美。由于黑格尔把美的本质与“自然人化”同人的社会化的历史发展联系起来,主张“自由是理念的本性”,美本身是“无限的, 自由的”,强调美与人的心灵、精神的自由的联系,而“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不能完满的显现理念,所以自然美低于艺术美。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艺术形象是经过“清洗”并“灌注了生气”的心灵化的东西,理念显现为个别性相,它“为自己而存在”,能够充分地“观照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从而达到一种和悦的静穆境界,这才是艺术的最高理想。据此,黑格尔认为只有在艺术领域才有真正的美,而且只有艺术美才是美学的唯一对象。由此联系到他关于人总是在自己所创造的对象性世界中观照和创造自身的观点,不难看出他那把艺术美与现实人的对象化实践相联系的实践美学倾向。
值得重视的还有黑格尔把人视作艺术的最主要对象,认为塑造理想的人物性格(即典型性格)是“理想艺术的真正中心”,是“绝对理念”在艺术中得以显现的极重要方面,它也可使艺术美得到最完满的体现。他要求理想性格须有丰富性、鲜明性和坚定性等特征,要注重个性化,强调在“这一个”中表现普遍性。他强调把人物与环境条件(所谓“一般世界情况”和“情境”等)联系起来,在矛盾冲突中去刻划性格。这种典型理论在黑格尔艺术美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还专题论述了艺术家的问题,探讨了想象、天才和灵感等对于艺术创作的意义。他注重艺术的独创性,表现出对艺术审美规律的深刻理解。
基于“绝对理念”辩证发展这一核心思想,黑格尔从逻辑观点与历史观点相统一的角度探讨了人类的艺术发展史。虽未跳出历史唯心主义窠臼,但却也体现着他那种“宏伟的历史观。”
他认为艺术也是随理念自身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理念发展的三大阶段,艺术也相应地表现为三种历史类型,即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在分析这三种艺术类型时,黑格尔赋予构成自己美学基础的“崇高”、 “美”、 “丑”三个范畴以历史性内涵。以东方古建筑为典型代表的象征艺术,只是以物质体积符号来象征精神内容的某些方面,前者压倒了后者,它并非美的艺术,而是崇高的艺术;以古希腊雕塑为典型代表的古典艺术,达到了精神内容与物质形式的完满统一,是最理想的美的艺术;而以西方近代绘画、音乐和诗歌为代表的浪漫艺术,则是主观的精神内容压倒了物质形式,使理念“退回到精神自身”,基本上是丑的艺术。他进而得出了“现时代的一般情况是不利于艺术的”结论,预言艺术将被比之更高的宗教和哲学所取代。他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与艺术没落的因果关系,但却作了玄虚的歪曲解释。他把艺术的发展归结为理念的精神内容与物质形式斗争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是荒谬的。另外,他还根据感性材料显现理念的功能差异,对各种具体艺术门类的基本特征和品级作了区分,得出了最高的是诗,最低的是建筑等结论,也表现出明显的片面性。
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其后的许多西方美学家、艺术理论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他的影响。尽管他的美学存在着“头足倒置”的深刻矛盾,其辩证法也不彻底,加之生硬地追求唯心主义三段式体系的完整,而多有玄虚、偏颇之处,而且其阶级局限性也造成了一系列不可克服的缺陷,但它所体现的总结以往全部美学成果的整体观和历史主义,强烈的现实感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使美学真正成为一门历史科学的“划时代的作用”,使之在整体上堪称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之前的最高成就。
黑格尔在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中研究人类的艺术意识。在时间上,他考察了从古代东方到现代的艺术。在空间上,他考察了各种艺术样式(即《美学》中译本中所说的各门艺术)的分布,它们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显示出艺术世界的完整性。
艺术的这种研究方法在黑格尔以前的美学中业已存在。赫尔德运用历史主义原则进行艺术研究,谢林的《艺术哲学》对艺术的历史构拟和形态构拟作了有意义的尝试。但是,在黑格尔以前的美学中,对艺术的历史研究和形态研究是分开进行的,两者没有结合起来。黑格尔美学恰恰实现了这种结合。他在对艺术作历史研究时,阐述了艺术作为整体的进化过程,即由象征型经过古典型然后达到浪漫型的发展过程,在每种类型的艺术中都有占主导地位的艺术样式。另一方面,各种艺术样式也有不依存于那些艺术类型的独立的变化或发展过程。它们都有在艺术上达到了完满发展的繁荣期,前此有一个准备期,后此有一个衰落期,像自然界产品那样,要经过开始、进展、完成和终结。这样,在黑格尔美学中历史研究和形态研究处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中。
黑格尔《美学》第2卷研究了艺术的历史发展,这种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象征型(古代东方艺术),古典型(古希腊艺术)和浪漫型(基督教世界的艺术)。这三个阶段的划分和谢林的划分相类似,然而由于黑格尔和谢林对艺术的本质和逻辑发展的理解不同,他们对这三个阶段的解释也不同。
黑格尔以“理念的感性显现”为原则划分出艺术发展的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区别在于艺术理念(内容)和感性显现(形式)的不同关系。艺术的初始阶段、即古代东方(波斯、印度、埃及)艺术是象征型的。这里的理念本身还是抽象的、未定性的,它不能由自身产生出一种合适的表现方式,于是抓住自然界和精神界现成的具体的客观存在,用幻想把它们造成形象,再用这些形象表示普遍意义。这些具体形象,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人的形象,都要由本身指引到本身以外的东西,这就是象征。例如,埃及建筑中的七级台阶和七座石柱都是象征的,因为七是日月行星的数目,它被看作神圣的。埃及的金字塔是些国王或神牛、神猫之类神物的坟墓的外围,在庞大的躯体下隐含着一种精神的东西,它们用一种由艺术创造的外在形象把这种精神的东西包围起,使人得到这样一种印象:它们立在那里,是为着标志出一种已摆脱单纯物质性的内在的东西。金字塔的象征意义在于,它们是隐藏一种内在精神的外围。
象征艺术的特点是暖昧性、谜语性和神秘性,它们以巨大的物质体积和重量、怪异的形状、坚固的结构压抑、禁锢和限制精神的自由。这一点在埃及艺术作品狮身人首兽中表现得特别明显。黑格尔写道:“我们可以把狮身人首兽看作埃及精神所特有的意义的象征,它就是象征方式本身的象征。在埃及,这些狮身人首像多至无数,往往千百成行地排在一起,用最坚硬的石头雕成,琢磨得很光滑,身上刻着象形文字,在开罗附近,这种石像大到狮爪就有一人长,兽身的部分躺在地上,上面人身的部分却昂首立起,头偶尔也有牡羊头,但是绝大多数是女人头。人的精神仿佛在努力从动物体的沉闷的气力中冲出,但是没有能完全表达出精神自己的自由和活动的形象,因为精神还和跟它不同质的东西牵连在一起。”类似的艺术作品还有庞大的门楼、大得惊人的石柱、时宽时窄的方尖形石坊、刻满了象形文字和大幅石刻画的墙壁、错综复杂的迷径等。在象征艺术中,内容和形式、精神和物质、理念和形象的结合是机械的、直接的(即未经艺术调解的,不自觉的),因而是不适合的,“不能使内容和形式在一种较静穆的统一中得到表现”。为了克服这种不协调,在象征艺术内部逐渐产生出古典型艺术,这种艺术类型在古希腊得到最充分的表现。
在古典型艺术中,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形象符合个性的自由的精神性。黑格尔把艺术解释为外部世界的人化,人在外部对象中的“自我产生”。他有一段名言常被援引:“例如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这种需要贯串在各种各样的现象里,一直到艺术作品里的那种样式的在外在事物中进行自我创造(或创造自己)。” 黑格尔把艺术类型的发展理解为力图在世界中确证自身的人的精神发展过程。人在艺术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形成真正的美和艺术的中心和内容的是有关人类的东西”,因为人的形象是艺术家揭示人的精神体验中所隐匿的普遍意义最合适的形象。黑格尔认为希腊雕刻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可能性。
希腊雕刻作为古典型艺术的最高峰,“一方面在于把意义的昔遍性完全纳入形象的个性里,另一方面在于把感性的形式提到精神意义的正确表现的高度”。无论在单纯的精神内容方面,还是在感性形式方面,普遍性和个性都结成统一体。在这方面,希腊雕刻和埃及雕刻完全不同,埃及雕刻缺乏内心方面的创造的自由,而是一种一成不变的类型。这是精神奴役状态在艺术中的反映。黑格尔写道:“一般地说,埃及雕刻中形象整体及其形式都缺乏由线条的真正有机的动荡所产生的那种秀美和生动。轮廓是由僵直的很少曲折的线条所构成的;姿势显得勉强和生硬,两条腿挤在一起,如果在站立的姿势中虽然一条腿在前,一条腿在后,却都朝着一个方向,而不是分成八字形;在男像上两只胳膊也笔直地垂下,紧贴在身旁。”
艺术的第三种类型是浪漫型。浪漫型艺术是精神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浪漫型艺术中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重新显得不协调。如果在象征型艺术中物质溢出精神,那么,在浪漫型艺术中精神溢出物质。但是,就精神的无限发展来说,浪漫型艺术处在艺术发展的最高阶段。由于自身的丰富性,精神不能找到合适的感性体现。黑格尔所说的浪漫型艺术指中世纪基督教艺术,也包括莎士比亚、塞万提斯、17—18世纪的作家和艺术家以及德国浪漫主义者的作品。在古典型艺术中,精神从外在的感性事物中寻找它的对象;在浪漫型艺术中,精神返回到它自身,从它自身获得对象,即把个人的内心世界作为对象。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而形式是“精神的主体性”,即听命于艺术家的创作能力和技巧。
浪漫型艺术的主要样式有绘画、音乐和诗。从绘画到音乐再到诗,其中的精神性越来越强,而物质性越来越弱。虽然绘画的内容表现于外在的人体和一般的自然事物的形式,但是已不停留在雕刻的那种感性和抽象性里。它不像雕刻那样以精神与肉体的绝对完全地融成一体为它的基本特征,而是表现凝聚在本身上面的内心世界。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和造型艺术相对立,它紧紧地把握着内心生活的无形象性。诗不像绘画那样运用外界事物的感性形象,而只用代表观念的语言。语言的文字本身无意义,只是意义的符号,所以诗是各种艺术中观念性最强的,因而也是精神性最强的。
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导致浪漫型艺术的终结,这也是整个艺术的终结。因为艺术本身还是一种局限,精神要越过这局限而达到更高的认识形式,艺术要让位给宗教和哲学。黑格尔写道:“不管是荷马和索福克勒斯之类诗人,都已不可能出现在我们的时代里了,从前唱得那么美妙的和说得那么自由自在的东西都已唱过说过了。这些材料以及观照和理解这些材料的方式都已过时了。”这是否意味着艺术的灭亡呢当然不是。与艺术终结的论点一起,黑格尔也谈到艺术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可能性。“我们尽管可以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日趋于完善,但是艺术的形式已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我们尽管觉得希腊神像还很优美,天父、基督和玛利亚在艺术里也表现得很庄严完善,但是这都是徒然的,我们不再屈膝膜拜了。” 黑格尔认为现代的社会情况使得艺术“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发展的敌对性。艺术的终结是社会发展和艺术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结果。另一方面,艺术不会灭亡。从浪漫型艺术的解体中产生出所谓“自由艺术”,歌德和席勒等人的创作就是这种艺术的范。
黑格尔以历史主义方法研究了人类艺术史,把艺术看作为辩证发展的过程。艺术类型的更替是由一般的世界情况决定的。所谓“一般的世界情况”就是社会时代背景。黑格尔区分了两种世界情况:英雄时代和散文气息的时代。前者指古希腊社会,后者指近代资产阶级社会。在古希腊社会中,个人与社会还没有分裂对立,个人可以代表社会的普遍理想,“普遍的东西应该作为个体听特有的最本质的东西而在个体中实现”。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由希腊英雄们自己制定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而完成的”。在近代资产阶级社会中,个体丧失了独立自在的完整性,成为社会中一个受局限的成员,“不管他向哪一方转动,他都隶属于一种固定的社会秩序”。个人和社会分裂,退缩到自私自利的狭小的圈子里,不能代表崇高的普遍理想。这样,古希腊社会最有利于艺术的发展,而现代社会则不利于艺术的发展。
黑格尔对艺术类型的研究始终坚持了历史主义原则,包含了对许多艺术现象,例如古埃及建筑、古希腊雕刻、浪漫主义艺术、现代意大利绘画和荷兰绘画的精细观察和深刻解。他对许多艺术创作流派特征的说明,迄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不过,黑格尔对艺术史研究对缺点在于,他根据精神发展的逻辑构拟的三种艺术类型,无法包容艺术史的全部丰富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