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喜欢什么样的男人?

女人喜欢什么样的男人?,第1张

有钱、把自己捧上天的男人,女人最喜欢。有钱的男人,女人最喜欢。有钱、又帅的男人女人喜欢。学历高、工作好的男人女人喜欢。

富二代,女人喜欢。会挣钱,又体贴的男人,女人喜欢。有权利的男人,女人喜欢。**明星,女人喜欢。有名的歌星,女人喜欢。

说相声出名了,成了角了,女人喜欢。挣钱多,身体好,女人喜欢。能帮助女人出名的男人,女人喜欢。能让女人成网红的男人,女人喜欢。网红男人挣大钱,女人喜欢。

踢足球挣大钱的男人,女人喜欢。

自古文人墨客大多风流倜傥,喜好舞文弄墨。但是如果和你说有人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的话,那么这样的才子想必一定更加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了吧。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才子。他不仅容貌堂堂,而且学富五车、出口成章,更难得是他不仅能做出一手好诗,还能穿上铠甲在战场上保家卫国,能文能武、侠骨柔情。这位才子就是在历史上造就无数佳话、留下无数经典诗篇的辛弃疾

说到辛弃疾,他算是一位真真正正有勇有谋的文学家、军事家。他从小文武兼备、又喜欢练习武术,这样就使得他不仅写的一手好文章,还有着沙场男儿的热血。他少年成名,在年少的时候加入了南宋一支抵抗金国入侵的起义军。

在得知有一部下杀害将领投敌叛国的时候,辛弃疾怒发冲冠,率领着五十悍骑便追讨叛将,最后将他枭首示众。这样为了国家甘愿身先士卒、以命相抵的冲劲儿,应该算是历代文人臣子的楷模了吧。

虽然他身为文人文采出众,身为臣子政绩战绩兼备,但是只要是人,就有七情六欲,辛弃疾也不例外,他不仅一生功成名就,更是非常懂得享受生活,非常懂得生活的情趣。我们今天要讲的也并不他的那些功名成就、壮岁旌旗,而是很多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中二、自恋的老男孩

在很多历史典籍上,对辛弃疾的外貌都有过很多的描述。但是无一例外都是对他的长相、身形多加赞誉。形容他身材魁梧、健壮有型,还是个不折不扣的肌肉男,绝对不是那种弱不禁风的文人形象。而且他的眼神非常英气,眉眼端正,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真英杰。

就连他的朋友陈亮都称赞过辛弃疾的眼神还有身材,说他身形非常健美,而且肌肉发达,一看就是真爷们!而且眼神犀利,英气勃勃,这种人让人看了第一眼,就是满满的安全感。

一个才子,不仅有才,还这么有型,在那个缺乏文艺娱乐的时代,是多么的紧俏啊!关键辛弃疾还好好习武,这样文武兼备的大帅哥,简直在当时迷倒了无数少女。而且辛弃疾本身是山东人,山东人本来就非常豪爽耿直,性格上辛弃疾就非常讨喜。一个这样帅气有型、又文武兼备的美男子,简直在当时就是巨星。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没错,这句话就是出自辛弃疾的口中。这样完美的大才子如果说非要有什么缺点,就是做人实在太优秀了,不自恋简直不能体现自己多优秀!事实上,辛弃疾是位不折不扣的大自恋狂,从他写出的诗句我们就可以可见一二。

一位把自己的“美貌”相比青山,甚至觉得青山应该同样欣赏自己的人,对自己的样貌该是多么的自信啊?当然,辛弃疾自恋的确有自恋的资本,他是在他那个朝代少数不畏惧上战场,还打了胜仗的文人,不仅战场上保家卫国,写下我的诗篇还能流传千古,一位心胸多么豁达、对自己多么有自信的人,才能这样不畏惧别人的眼光,尽心的喜爱自己、称赞自己呢?

妻妾成群,不爱做官爱隐居

虽然辛弃疾为官的政绩战绩都还可以,但是他却不是一个官迷。虽然几次三番被重新起用,但是没过了多久就又回到了自己庄园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说出来这个原因,估计很多人都要羡慕辛弃疾的“艳福不浅”了。

辛弃疾喜欢隐居,是因为他妻妾成群,除了自己的原配夫人范氏,光有名号、有记录的小妾就有七个:田田、钱钱、整整、香香、卿卿、飞卿、粉卿。这还不算那些没有记录下名字的“露水情缘”。果然人帅多金就做不了单身狗,以辛弃疾的才貌,估计就算自己不用怎么费力气,就有大批爱慕他的人为他趋之若鹜了吧。

当然,辛弃疾并不是个随便的人,他对于自己的妻妾非常的宠爱。不仅生活无忧,还动不动就写情诗来“秀恩爱”。“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旁人笑问”,“娇痴却妒香香睡,唤起醒松说梦些。”试问这样的温情细雨有几个女人能抵挡得住,管不得辛弃疾妻妾成群还依旧能消瘦的了,关键就算是“分得一杯羹”,那些爱慕她的女子没有理由拒绝他吧。

怪不得辛弃疾刚刚42岁就忙不迭的着急退休,后院儿有那么多的人间春色,“自笑好山如好色”的辛弃疾又怎么忍住不“有花堪折直须折”呢?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辛弃疾最难得是从来不隐瞒自己的喜好,而且大方的承认,这更加显得他豁达、直率,不像很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明明和凡夫俗子无二却还要装的道貌岸然。

庄园豪宅,重情重义

如果你要问辛弃疾除了妻妾成群还有什么最值得炫耀的,恐怕就是他足足有10几个足球场大的私家豪华庄园了。

为官几十载,也积累了不少财富,辛弃疾就实现了自己的庄园梦。选择了在江西上饶,一片山明水秀的地界,自己建筑了一座非常优美壮丽的庄园。试想一下,在这样的庄园里,不仅守着秀丽风景、还怀抱“艳阳春色”,这样的人间仙境估计只有像辛弃疾这样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才能计划的出来吧。

虽然辛弃疾喜欢享受生活,平日的生活也是五光十色,“春色盎然”。但是他却并不是一个只会喝酒、只爱美女的酒囊饭袋。只能说他之所以这样肆无忌惮的享受生活,最重要的是因为他是真正的性情中人。因为真性情,所以才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不安于世俗的条条框框。

这点还反应在他十分重情重义上,他的朋友五湖四海,即便随后卸任官场,也经常有很多人来到他的庄园做客。比如之前我们提到过的陈亮,就是和辛弃疾肝胆相照的好兄弟。他们二人在相遇的时候就已经是四十不惑的年纪,但是而且却非常投缘。

在平常的时候,两人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有一次辛弃疾生了重病,陈亮甚至为了去看望辛弃疾,大雪天沿途跋涉了八百多里地,当辛弃疾看到大老远来看望自己的陈亮,病都好了大半。两个人经常在一起探讨国家大事,分析时局,一同宣泄着昏庸无能的南宋朝廷的悲愤,他们二人的友谊也慢慢的得到了升华,直至现在都为人所羡慕。

另外非常有名的就鼎鼎大名的诗人陆游,作为同样是南宋文坛上的****,他们二人因为晚年被罢黜闲置而格外的惺惺相惜。而且他们两个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爱国”,这些在他们的诗词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陆游和辛弃疾在做官的时候就是非常好的朋友,陆游还曾经做过一首诗《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这是陆游在八十岁的时候为辛弃疾做的一首诗,一句“深仇积愤在逆胡,不用追思霸亭夜”,道出了陆游无尽的情怀,还有对辛弃疾无尽的关怀,希望他能始终以国事为重,可见二人的情谊有多么的深厚。

“是真名士自风流”,这句话用在辛弃疾的身上恐怕再准确不过了。在中国历史上,辛弃疾的文学成就已然不用多说,他可以算的上中国诗歌史上最杰出的词人。

在他的诗词中,我们能看到这位爱国词人慷慨豪迈和坚韧不屈。或许在辛弃疾豁达、直率的背后,隐藏的是自己不羁的侠骨柔情,还有一种看透世事的自我慰藉吧。这是一种在精神层面如何富足的人,才能有这样的胸怀呢?所以即便人无完人,但是这样真性情的辛弃疾才是最让人喜爱和敬佩的吧。

罗贯中著《三国演义》,一部分取材于史料《三国志》、《后汉书》等,一部分采用唐宋民间话本、传说。他象一个特级大厨,巧妙地把各种虚与实的素材,揉合在一起,作出了一盘精致的大餐,脸炙人口,经世为人称道。

血气方刚年龄,尝有敬慕英雄的情节,赞赏沙场驰骋或纵横江湖的好男儿。相信很多读者喜欢三国,绝大多数是先由年少时,先看迷了书中的马战武勇,才开始一步步去读深的。

如果真深读了,你就会发现武有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许褚、张飞先后恶斗马超等,文有借东风、三气周瑜、空城计,都是小说家言,类比武侠小说中之九阴白骨爪、如来神掌。不足信为实也。

然而演义中有些悍将擎千钧之力,奋武勇之威,真不是虚的,是罗贯中照搬史料稍加修饰,即挪用到他的书中。

譬如典韦。

典韦以武勇,深得曹操赏识。

《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将拦住走路。众将死战,操当先冲阵。梆子响处,箭如骤雨射将来。操不能前进,无计可脱,大叫:“谁人救我!”马军队里,一将踊出,乃典韦也,手挺双铁戟,大叫:“主公勿忧!”飞身下马,插住双戟,取短戟十数枝,挟在手中,顾从人曰:“贼来十步乃呼我!”遂放开脚步,冒箭前行。布军数十骑追至。从人大叫曰:“十步矣!”韦曰:“五步乃呼我!”从人又曰:“五步矣!”韦乃飞戟刺之,一戟一人坠马,并无虚发,立杀十数人。众皆奔走。韦复飞身上马,挺一双大铁戟,冲杀入去。郝、曹、成、宋四将不能抵挡,各自逃去。

这一段在史籍《三国志》中是有原型的,罗贯中稍加更改借用。

《三国志-典伟传》:

太祖讨吕布於濮阳。布有别屯在濮阳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袭,比明破之。未及还,会布救兵至,三面掉战。时布身自搏战,自旦至日昳数十合,相持急。太祖募陷陈,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时西面又急,韦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不视,谓等人曰:“虏来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惧,疾言“虏至矣”!韦手持十馀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会日暮,太祖乃得引去。

文中太祖即曹操,写他与吕布交兵时,情况紧急。曹操招慕敢死队,典韦首先报名,带领敢死队员数十人,都是身穿两层铠甲,不用盾,手持长矛和撩戟(投枪),冒着敌人如雨般的箭矢,奋勇向前。典韦一人就手持挟抱十余支撩戟,高声大叫,冲入敌阵,连连甩发撩戟,抵抗的敌人无不中戟而倒,杀退吕布之军。

连环画中,曹操濮阳战吕布,典韦危急之时显身手。

曹操军中有谚:“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古人文化普及率低,底层之家书籍稀有,纵有也是文言晦涩或八股类文章,远不及《三国演义》这种通俗化、戏剧冲突化的小说,及由其演变成的戏曲和街谈,更倍受世人欢迎。久之,历史类演义小说在民间盛行,反有了压过真历史、更象历史的现象。

演义流行之下,很多事件人物就走了样,正角方面越传越盛,反角越传越奸。象唐朝猛将苏烈、宋朝元勋潘美,都成了演义评话中大奸角。同理,在武力值方面,很多原本平常甚或虚构的人物,成为了武威翘楚,不少名见史传的悍将反成为了二、三流。

三国时典韦,还有许褚,皆是曹魏实打实的猛人。

典韦豪壮,喝酒吃肉都是两个人的分量,善使大双戟和长刀,军中有谚:“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宛城之战,为救曹操,力杀敌众,血拼寨门而亡,这一段演义基本就全照搬了《三国志》原意。

曹操宛城遇危,辛得典韦死战,保全性命。

许褚力大过人,倒拽过牛尾走了百余步。潼关曹操征伐凉州马超,一日只带了许褚,驱马阵前与马超议话,马超本想借机上前突袭,但看到曹操身后的许诸彪悍貌威,没敢动手。在演义中被改写成马许二人大战百多回合,一是增加了趣点、看点,二是书中对反曹人士都进行了文学性抬高。

倘使古时有人以三国曹魏为主角,刘备、孙权为割据军阀,著成小说,保不齐典韦、许褚之魏之悍将,就更横勇无敌了,盖压马超、赵云之光茫了。如果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挂靠历史的文学作品岂不更是任人笔墨夸艳或砥毁的艳妇了。

典韦,实是东汉末年一超级悍将。多次救护曹操于危难之时。

古代真打的悍将不是在沙场上动辄与某某单挑一百回合,这是后世评书、文学小说家对战场斗将的夸张提炼。都拿的是碰上见血的长刀利矛,哪有那么多浪漫式的来来往往,半天不见血光。而不畏生死,敢于千军万马中以力博战,能亡敌数十,挫敌气势,自身还无重创,才是最贴近现实战场的猛人了。

战场是残酷的,战绩是靠每次血拼,笑到最后的锤炼出来的,不是文学作品东战谁谁一百合,西打某某二百合,随心随性演义出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166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