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名世的书法家书法作品

草书名世的书法家书法作品,第1张

 草书书法作品的艺术非常的高,我国千百年来出现了很多以草书闻名于世的书法家,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书法作品吧,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草书名世的书法家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草书名世的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草书名世的书法家书法作品1

 草书名世的书法家书法作品2

 草书名世的书法家书法作品3

 草书名世的书法家书法作品4

 ​以草书著名的书法家张旭

 ​张旭(生卒年不详),唐代书法家。

 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

 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

 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

 一挥而就。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支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真藏。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

 史称"草圣"。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说:"张旭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极重要的人物。他创造的狂草向自由表现方向发展的一个极限,若更自由,文字将不可辨读,书法也就成了抽象点泼的绘画了。"

 张旭死后,大家都很怀念他。如杜甫入蜀后,见张旭的遗墨,万分伤感,写了一首《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中曰: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李颀在《赠张旭》一诗中说: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可见大家对张旭的敬爱之深。常熟人民为了纪念张旭,直到今天,城内东门方塔附近还保留着一条"醉尉街"。旧时,城内还曾建有"草圣祠",祠内的一副楹联:"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酒狂称草圣,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表达了邑人对这位草书之圣的深深崇敬。张旭洗笔砚的池塘也曾长期保留,称为"洗砚池"。苏州将兴建唐代张旭草圣祠。位于唐寅墓西侧,全部采用古建筑材料兴建,将草圣祠建成类似浙江绍兴兰亭的建筑,陈列展示张旭书法艺术成就,并成为国内外文人雅士笔会场所。苏州百姓以书法家张旭引为自豪。草圣张旭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光荣。

 ​以草书著名的书法家怀素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地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文暇,颇喜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 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 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以草书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以草书著名的书法家黄庭坚

 黄庭坚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江西修水县人。生于1045年六月十二日(7月28日),北宋诗人,书法家,词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1105年九月三十日(11月8日)死于宜州贬所。

孟昌明书法作品如下:

《似曾相识燕归来》

第四次来汉中,没变的是那些郁郁葱葱的植被,那些长流不息的水流,那些总也吃不完的美食 ,米皮,菜豆腐,浆水面,冰豆凉粉和蕨根饺子、罐罐茶,变了的是我那一头华发。

大开通、石门铭、石门颂、杨淮表纪是一个永远的象征,它们总能够在生命的深层启发我为艺术家的那一点聪明才智,告诉我属于民族性的文化符号。

东汉那些在悬崖峭壁上的摩崖石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我一生的艺术方向,走遍万里江山却也有了一个属于家的联想。挥一挥多情的春风我对着褒河水一笑,一个浪漫的行旅把每一缕灿烂的阳光定格。

书法家协会主席,军队老班长级别的宋宏告诉我,汉三颂的《郙阁颂》就在汉中的略阳县,周健于是说明天去么。顺便又看了沔县的武侯祠,汉柏森森,定军山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脑海中又过了一遍。

乌鸡汤是朋友留给我的一个念想,近日高密度车马劳顿,补,让我有了遐想——娃娃鱼、乌鸡汤,我在精神上更需要汉文化的蒙养与召唤,嘉陵江边,悬崖峭壁的深处,《郙阁颂》,《郙阁颂》—— 静立如山。

 钢笔由于轻易便携,很受到当代年轻人的喜爱,当钢笔与行草书法相遇时,会有什么样的书法作品被创作出来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钢笔行草书书法字帖,希望对你有用!

  钢笔行草书书法字帖欣赏

 钢笔行草书书法字帖1

 钢笔行草书书法字帖2

 钢笔行草书书法字帖3

 钢笔行草书书法字帖4

 狂草书法的收与放

 狂草书是一种高度夸张的线条造型艺术形式。了解、掌握、熟练运用其中的收放规律,对创作出成功的狂草书作品来十分重要。现代着名草书家于右任先生说“狂草,草书中之美术品也。”“以放纵鸣高,以自由博变为能”。本文仅就狂草书的收放内涵论述如下。

 因字设形中的收与放

 因字设形是书法艺术创作中的一条重要规律,狂草书尤其强调因字设形规律在创作中的运用。在服从于、服务于一副作品整体美的前提下,每个字都表现为整体美中的一个点,这个点的收与放要根据其所在的位置,即表情达意的阶段而定。如果是起的阶段,以收为主;承的阶段,以渐放为主;转的阶段,以放为主;合的阶段,以更高一层的收放互动为主,并注意与起的阶段相呼应,不可尾不顾头,各自独立。当然,这是运用因字设形规律一般的把握尺度,具体到一幅作品,即使是同一个字在各阶段的收与放的表现就千差万别了。这种千差万别,并不是这个规律本身发生了改变,而是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身体、年龄(主观因素),笔墨纸砚、环境(客观因素)的变化,使因字设形过程中的收放关系发生了变化。可见,字形结构的变化是动态的,绝对的,收放的规律是稳定的,相对的。

 一个墨单位中的收与放

 一个墨单位即毛笔啖一次墨后所写出的字到下一次啖墨间的空间和时间。一个墨单位相对于整幅作品来说,它是一个局部;对于本单位来说,它又是一个全局。其中的收与放,具体表现着狂草书家的语言方式、风格、情趣、韵调、节奏、特色。因此,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根线条、每一组线条(即书法语言、也叫语汇)的收放首先要服从这个局部的全局,然后才是这个局部内的收放变化。轻轻重重、轻重轻重、虚虚实实、虚实虚实、长长短短、长短长短、左左右右、左右左右,枯润、黑白等等,或顺势而下,或向背而行,“放纵鸣高,自由博变”,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一个墨单位的收与放还要与上一个墨单位的收放有承接、有变化、有对比、有发展,还要区别于左右墨单位的收放,并与其和睦相处,共繁共荣,双赢璧合。能否处理好每一个墨单位的收放是关乎整幅作品成败的关键一环。有时一个墨单位的收与放是表现为表情达意的铺垫之用;有时它的收放是表现为情感的九曲回肠之态;有时它的收放表现为情绪爆发之果。可见,每一个墨单位的任务是不同的,因此它们收放的起始和结束部分不要相撞,以形成墨色收放关系的对比、均衡,自然产生视觉冲击的错落美、情绪美、节奏美、韵律美、形式美。为此,每一个墨单位的墨含量和墨色尽可以不同(这里涉及到墨法、纸法的运用,在此不述)。即使墨含量相同,写出的字数也不要相等,轻重、大小,都不可重复,保持墨单位间的变化各不相同,又融于一炉。在各具特色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丰富多彩,进而达到一个墨单位收与放的理想境界。可谓:情带墨墨生千般颜色,神使笔笔化万种风姿。

 行气中的收与放

 行气,即一行的气势、韵味、情调的整体艺术效果。行气的收放颇像一个人说一句话时的抑扬顿挫,一个人唱一首歌时的长短、高低、快慢一样,是作者思想感情、艺术功力的自然留痕,而不是事先设计好了的机械制造。因此,在有限的时空里用抽象的线条语汇,将作者心中的那份澎湃激越、闲庭信步、怒发冲冠、兴高采烈、悲痛欲绝,恰到好处、妙处、绝处地表现出来,这是狂草书行气收放规律运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行气的收放,相关的制约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受上一行的影响较大。比如:右边的一行相对应的部分是放,那么本行相对应的部分一般就应表现为收(形式可多种多样);反之右边的一行相对应的部分是收,那么本行相对应的部分就该回应为放(形式可随弯就弯,相向、向背、轻重、浓淡、大小等等)。此虽非模式,但左右两行相对应的部分在收放的形式上不可相争,无论是大小、浓淡、粗细、长短、虚实、正侧,乃至相同笔画都不可与右相争。即使是隔行或通篇里,相同的字、笔画(尤其是长竖、横、撇、捺)也应当避免重复,即相争。第一行的行气(即引境部分),是下一行乃至全篇的参照系,应当做到是不留痕迹的精美妙道,引而不发、留下伏笔、干净利落、活泼生动、引人入胜。其收放主要有浓淡、大小、正侧、长短、轻重等起笔之法;承接下来的(即入境部分)收放主要有松紧、宽宰、快慢等技术;转接(即化境部分)的收放主要有摇摆、腾挪、跳跃、狂怪等强烈手段;结束时(即出境部分)的收放主要有顺势落在中心线上求稳求工,也可以留下不稳之感,含蓄生味儿,做到不收之收。

 通篇的收与放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是一幅书法作品的基本要素,好与不好的标准就看能不能准确、生动、创造性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艺术风格、审美理念,进而给读者的视觉以美的、真的、善的冲击,给读者的心灵以理想的震撼。使其根据自己的人生、艺术积累自然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得到美的艺术享受,这样的狂草书作品就可以说是成功的了。如果能令人经久不忘,那便是精品了,如果能传世,那就是神品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狂草书的收与放是否成功,检验的标准就在于此。通篇的收与放主要指风格、神韵,即整体艺术品位——表现出的独到、新鲜、现代、超前、先进,这一个、这一家的狂草书艺术特色。总的来说,就是全篇收与放的和谐、统一和独特,点线面体相得益彰,视点迷人,线律生动,面貌新鲜,整体精彩。当然,这里说的统一,绝不是一个面孔的代名词,也不是泯灭个体美的克隆,更不是千篇一律的印刷。而是丰富多彩、各具风采,令人心动的统一、完整。还有墨法、纸法、装裱也是通篇收与放不可缺少的内容。

 作品内容的收与放

 作品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字内容。二是作者文化艺术修养的程度。三是作者感情类型。这三个方面是决定狂草书作品能否收放到好处、妙处的决定因素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当然,在继承发展基础上的精熟的、独到的、全面的技法也是绝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文字内容。狂草书作品以选择浪漫、粗犷、豪放、激烈、大开、大阖、喜怒哀乐表现突出、对比明显的文字内容,如果是自作诗词歌赋就更为有利。同时,在选择文字内容时,作者应当自觉地或更多地站在广大读者的立场上、习惯上,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习惯上。这样,就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创作原动力,欣赏原动力,这是艺术效果上的“四两拨千斤”,也是更深层的书艺创作,即充分地发挥利用读者具备的艺术资源和艺术修养共同完成一幅书法作品的创作,进而达到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合一境界。这样,看似少少矣,实是多多也。这是因为,时代不同了,狂草书的功能也不同了,它更倾向观赏性、装饰性、商品性。作为狂草书家主动地选择一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文字内容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这既是市场规律的要求,更是艺术创作、欣赏规律的要求。时代要求狂草书作品要从书斋里、展厅里的历史和现状中走出来。另一个原因是,文字内容本身适宜用狂草书的形式表现,那么写起来自然就容易有如鱼得水的感觉,也容易达到太极拳中借力发力的境界。作者文化艺术修养的程度。成功一幅狂草书作品,是作者文化艺术修养程度的结晶,作品的成就越高,说明作者文化艺术修养也就越深越全面。作为狂草书家,他的文化艺术修养是多方面的的。比如: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哲学的、美学的、音乐的、体育的、美术的、摄影的、网络的,他不必是这些方面的专家,但他不可以不懂,不研究,不修养。狂草书家,还应有意识地观看艺术体操、花样滑冰、飞行表演、NBA篮球赛、冰球赛、拳击、散打、现代舞,听钢琴曲、小提琴曲从中吸纳狂草书的时代元素,甚至是灵感、形式、技法等等。总之,狂草书家不可以只钻在书法这个圈圈里,孤陋寡闻,就法识法、练法、用法,那将囿于法、盲于法、死于法。诚然,这并不是说,可以不学习、不研讨、不创造狂草书的相关技法,正相反,狂草书家的一切文化艺术修养都是其“诗外功夫”,既是放;都是为了他心中的那个“宠儿”,手上的“公主”-作品,既是收。

 作者的感情类型。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品的灵魂,古往今来。没有哪一幅传世之作不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而成为神品的。狂草书家的思想感情类型必须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色彩,尤其是在创作作品时表现得尤为突出,他物我两忘,笔墨人纸合一,几近癫狂。在平素的处人为事中他的浪漫、他的狂放、他的潇洒、他的不羁、他的率直、他的明快,对狂草书艺术的痴迷与持久,也是十分独特的,甚至是惊人的。当然,他也不乏理智,只是又一次与众不同而已。张旭、怀素如果不具备上述天生的气质,能成为狂草书的大家吗。能写出流芳百世的书作吗。毛泽东,如果不具备狂草书家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博大胸襟和天才,能写出满纸云烟、惊天地泣鬼神的“忆秦娥·娄山关”吗。其实,狂草书家本身的行为就是一件实实在在的狂草书作。很难想象,一个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心胸狭隘、急功近利、少激情、输文采、逊风骚的人能写出成功的狂草书作来。一位优秀的狂草书家具备的思想感情应当是浪漫的、理想的、艺术的、现代的,甚至是前卫的。因此,狂草书作品中的收与放,是狂草书家思想感情、文化艺术修养、人生境界的一种自然流露和表现,狂草书的收与放是否成功,检验的标准就在于此。

何光年(1925~2003),号半楼,1925年12月生于长沙。长沙市教师进修学院古文系古典文学专业毕业。曾任秘书、编辑、统计员、语文教员,省文化局戏曲艺术顾问委员,长沙工艺美术专科学校校长等职。诗书兼长,为风格独具的诗人书法家。曾任编辑、教员、美专校长等职。生前曾为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湖南诗词学会顾问、长沙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看何光年的行草书作品,细细品味其中蕴涵的宁静与纯粹、生拙与朴质,亦非一般书家所能及。笔法古、结构生,最终出以烂漫、松脱的章法,艺术语言极其纯粹而又极其古远。也可以说,与一般碑家相比,何光年的行草书绝不似他们那么驳杂、间或有杂乱的"赘笔",而是精粹逼人、用笔一如帖学家般的精金美玉;而与帖学家相比,后者又明显不具备他的生拙与质朴、扑面而来的古气以及天设地造的惊绝。稍微遗憾的是何光年行书的气局略显松散玩味有余、纵横挥霍不足,有一种古调自爱的自足感,而缺乏一种激越迸发的精神。有魏晋竹林七贤出世之散淡,无屈原浪漫主义之豪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594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